讲述老北京白塔寺的故事
老北京庙会沿革

58BEIJING OBSERVATION老北京庙会沿革【背景链接】祁 建提起中国古代的庙会,人们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
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
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
唐代已经存在。
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
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北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
”北京的庙会既多规模又大,据传说北京最早的庙市出现在辽代,明代已很兴盛。
明末刘侗、于正弈的《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了北京附近庙会情况:“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坛,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
市之日,族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谒乎庙者一。
”这是说,到庙会上看热闹、游玩观光的人占60%,买卖东西的人占30%,岁时纪胜》中对当时的庙会作了较详细的叙述,书中写道:“至于都门庙市,朔望则东岳庙、北药王庙,逢三则宣武门外之都土地庙,逢四则崇文门外之花市,七、八则西城之大隆善护国寺,九、十则东城之大隆福寺,俱陈设甚多。
人生日用所需,以及金珠宝石、布匹绸缎、皮张冠带、估衣古董,精粗毕备。
”这四个庙会的布局很合理,内城、外城东西各一个。
书中没有提到白塔寺,说明白塔寺庙会形成比较晚一点。
以后,逢四、五为白塔寺。
春节期间,各个庙会都有独特的地方。
在西郊的大钟寺庙会,人们击打永乐大钟,用钟声迎接新岁的来临;在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用娱乐活动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憧憬。
旧时庙会是结合佛、道两教的宗教节日而开放的,人们到庙里去,主要是为了进香,求福祈祥。
有些定期庙会,晚期已无香火,演变成纯贸易性的集市,人们逛庙主要是买些土特产和日用百货,顺便看看小戏和杂耍,进行娱乐。
而真正谒庙烧香磕头的人只占10%,说明这时庙会是在佛寺道观内或其附近形成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
清朝中叶,禁止汉人居住内城的命令稍稍松弛,这里逐渐成为满汉杂居的地方,庙会又兴起,最著名的是东城隆福寺和西城护国寺,称东西两庙。
北京白塔寺历史文化简述

北京白塔寺历史文化简述作者:苏艳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9期摘要: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座落在京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是一座融合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据史料记载,白塔寺在辽代时即有佛教塔寺建筑,原名永安寺,后毁于金元战火。
元至元九年(1279)在辽永安寺旧址上建寺院,定名大圣寿万安寺。
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寺院,明英宗赐名“妙应寺”,因寺内有一座元代覆钵式大白塔,又名白塔寺。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寺自始建至今,已逾740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遗存下许多珍贵古迹,其中的古代建筑、金石雕刻、佛教典籍等古迹文化内容丰富,镌刻和记载着白塔寺的历史发展以及历代修缮建造的情况。
关键词:白塔寺;覆钵式;文化一、千年古刹历史悠久1、辽元时期的白塔寺有关辽代佛学大师道敐于辽寿昌二年(1096),在辽幽州城东北择地(今阜成门内白塔寺)兴造永安寺及兴建“释迦舍利之塔”,在元代僧人如意祥迈所撰《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对辽永安寺有段具体记载:“初,旧都通玄关北,有永安寺,殿堂废尽,惟塔存焉。
观其名额,释迦舍利之塔,考其石刻,大辽寿昌二年三月十五日显密圆通法师道敐之所造也。
”这段文字把当时建塔时间、建筑者、宗派属性以及寺院毁弃原因的历史信息,在碑文上都有记述。
从碑文看,金末元初的辽永安寺殿堂毁于战火,独存一座残破的佛塔。
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克,金朝皇宫也被付之一炬。
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即位蒙古大汗。
元初时,都城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当时称作上都。
忽必烈为了实现对华北和中原地区的掌控,计划在燕京(今北京)修建宫室,并为下一步迁都做好准备。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并于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建中都。
期间经考察,忽必烈决心在旧城东北,以金代琼华岛(今北海)为中心,重新兴建一座新都城。
北京白塔寺探疑

去年,与朋友到平谷一游,闲来无事,说起了佛事,自然涉及到了寺庙。
朋友认为,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是白塔寺,并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为证。
我说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是潭柘寺,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为证。
双方各执异词,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并无输赢。
为了探出白塔寺的奥秘,和朋友的论点。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地处北京阜成门内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塔寺。
在路北白塔寺站下车,向西走不远便看到了那尊白塔。
远看白塔矗立在古色古香的房宇之中,与东侧马路上那车水马龙相比显得既古老又现代。
我步行到山门。
这山门与深山藏古寺那种山门无法可比。
山门前就是阜成门内大街。
人流、车流涌动,十分嘈杂。
那山门灰瓦红墙,有三个拱形门。
虽然马路上熙熙攘攘,车流人流不断,但山门处却很清静。
几个老者在山门前聊天,给这古老的山门增添了一种悠闲感。
步入山门两侧便是钟鼓楼。
钟鼓楼没什么可看,于是直接去了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灰顶、红墙,倒也显得威武。
进入大殿,弥勒佛坐像敞胸露怀、在嘻嘻的笑着。
弥勒佛脚下摆着三尊财神像。
这也给进寺庙的人一种喜气和财气之感。
那弥勒佛的后边为护法韦驮像,在怒目而视。
前面是四大天王,各个凶神恶煞。
一殿之中,一笑五怒,倒也显得天王殿的不同凡响。
过了天王殿便是大觉宝殿(也叫意珠心镜殿)。
那大觉宝殿面阔五间,仍是一个建筑模式。
两边各有小房通内外。
据说大觉宝殿原来是供奉三世佛的地方,现陈列《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
进的殿来,类似书架一样的佛位上,一排排、一尊尊小小的铜佛让人眼花缭乱。
那佛像各具神态、各有千秋,实在让人折服。
古代,佛像造像艺术之精湛、铸造手段之高明、形态绘制之各异,是我们今人无法比拟的。
看完万佛造像艺术展,顺着小门过去便是七佛宝殿,这七佛宝殿原供奉的是七佛,现供奉的是从护国寺移过来的元代整樘楠木三世佛——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三尊金身都坐于莲花之上。
侍卫站立在三世佛中间。
莲花下摆放着鲜花和贡品,信徒顶礼膜拜。
两侧供奉的是18尊护法神像,各个威严。
盘点北京知名古塔

盘点北京知名古塔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古老而知名的古塔。
这些古塔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为大家盘点几座知名的古塔。
我们来到了北京最著名的古塔之一——白塔。
白塔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海公园内,是一座汉传佛教塔。
白塔建于1271年,高达35.9米,共有9层。
塔身白色洁净,因此得名。
登上白塔,可以俯瞰整个北海公园的美景,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另外一座著名的古塔——观音堂塔。
观音堂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单大街上,是一座藏传佛教塔。
这座塔高56.6米,共有13层,是北京现存最高的古塔之一。
观音堂塔建于1741年,塔身以红色为主色调,富有藏族建筑风格。
登上观音堂塔,可以欣赏到西单周边的繁华景色,感受到佛教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佛教塔,北京还有一座著名的伊斯兰教塔——南锣鼓巷清真寺塔。
南锣鼓巷清真寺塔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南锣鼓巷内,是一座伊斯兰教塔。
这座塔建于明代,高约16米,共有3层。
塔身呈白色,犹如一朵莲花盛开,美轮美奂。
登上南锣鼓巷清真寺塔,可以俯瞰到南锣鼓巷的风貌,感受到伊斯兰教的宗教氛围。
我们来到了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古塔——钟楼。
钟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前门大街上,是北京古代城市的标志之一。
钟楼建于1272年,高达46.7米,共有3层。
钟楼是古代的城市钟楼,用来报告时间,也是古代官府的标志性建筑。
登上钟楼,可以俯瞰到前门大街的繁华景色,感受到古代北京城市的历史厚重。
这些古塔是北京城市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每一座古塔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每一座古塔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无论是来自本地的居民,还是来自外地的游客,都可以在这些古塔中感受到北京的魅力和底蕴。
希望大家有机会来到北京,亲自登上这些古塔,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
北京白塔寺的简介

北京白塔寺的简介
北京白塔寺(又名白塔寺、昭仁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著名
的佛教寺院。
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64年),故名
白塔,其颇有历史文化底蕴。
白塔寺地处海拔约47米的高程,占地约1087亩,主祀大慈菩萨,被誉为“法船镇天下”,“无量智海秘笈”。
塔为12层,每层高1.5-
2米,塔高14米,塔上刻雕的释迦牟尼佛面容生动。
白塔寺是北京风景名胜区之一,著名的“三昭”是指白塔寺、颐
和园、慈寿院,被认为是北京的制高点。
白塔寺的规模虽不大,但历史价值却极高。
如今,它已成为北京
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赏玩。
白塔寺还有
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那就是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此燃放礼炮,希
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幸福和吉祥。
白塔寺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称它为“昭仁寺”,其中一个很出
名的传说是关于唐朝末年李世民拜访白塔寺的故事。
有一个老和尚给
他出了一个“狗年马月”的悖论:“这一年,这个月,这天,这时,
李世民做却不了皇帝,但却可以做一只狗屁股吗?”李世民回答道:“听到您的话,我觉得一根蛇胆立刻被咬碎,所以,只要能改变命运,就不管什么时候!”从此李世民获得胜利,登上皇位,成为中国有史
以来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今天,白塔寺仍然是一座重要的古刹,秩序井然,幽静恬淡,历
史气息扑面而来,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
北京白塔寺导游词

北京白塔寺导游词【篇一:北海公园导游词】北京北海公园导游词(超级完整版 1)_导游培训材料_导游证考试必读游客朋友们,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
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历史最悠久的船坞;环湖的垂柳掩映着东岸的著名景点——濠濮间、画舫斋。
濠濮间是一处马蹄形小山围成的水潭,在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园林中现出它独特的野趣。
由濠濮间向北就是画舫斋,著名的古树——唐槐就在其中,画舫斋以其宁静、幽雅的园林意境名扬中外。
出画舫斋西门就可看到清代“先蚕坛”的大门。
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
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您每到一个景点游览,我都将伴随您,为您做更详尽的讲解。
琼华岛景区永安寺、白塔“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周碧水环绕,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
南面有永安桥连接团城。
穿过堆云牌楼就是永安寺;永安寺始建于顺治八(1651),初称白塔寺。
乾隆六年(1741)改称永安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这里是永安寺的山门。
根据佛教理论,喇嘛教寺院的第一座殿堂称天王殿。
殿内供奉的是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北京白塔寺白塔传说

北京白塔寺白塔传说白塔寺,又称清华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就是白塔,它高耸入云,犹如一朵白色莲花,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而这座白塔也有许多令人神往的传说,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其中一则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白塔寺周围是一片荒凉的地方,没有任何生机。
村民们过着贫困的生活,饱受风吹雨打之苦。
而在这片荒地上,有一群善良的僧人,为了让周围的人们摆脱贫困,他们决定建造一座寺庙。
这群僧人日夜努力,动员村民们一起帮忙,逐渐建起了白塔寺的基础建筑。
然而,在建造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来继续建设。
但是,僧人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决定向人们求助。
于是,在一个傍晚,一位名叫张大富的寺庙附近村民走进白塔寺,他向僧人们述说了自己的苦衷:他有一个急需手术的亲人,但是家庭的贫困让他无法支付手术费用。
张大富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他会竭尽全力回报善行。
僧人们听了他的故事后,心生同情。
他们告诉张大富,虽然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财富,但是如果他愿意留下来住在白塔寺,帮助他们完成寺庙的建设,他们愿意全力帮助他的亲人进行手术,并为他提供食宿。
张大富答应了下来,他带着一身土病,毫无怨言地投入到了白塔寺的建设工作中。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白塔寺真正完工了,寺庙也逐渐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张大富的亲人也得到了手术,并恢复了健康。
然而,目睹了白塔寺伟大变迁的张大富并不满足于此。
他决定为了报答白塔寺的恩情,将一生献身于这里。
他在白塔寺成为了一名僧人,并将生活中所有的物质都贡献给了寺庙。
从此,他将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白塔寺,同时也成为了这里最忠诚的僧人之一。
据说,张大富成为僧人后,每天清晨都会来到白塔前面,手持大钟敲响,向整个城市散发和平的善念。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老去,直到他临终时,他的灵魂也如同钟声一样,飞上了天堂。
自此以后,白塔寺的钟声便代表了和平与希望。
每天清晨,寺内的僧人会敲响大钟,向世界传递祝福和祈祷。
白塔寺也因此成为了北京市的一大名胜古迹,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
游白塔寺观后感

游白塔寺观后感一。
去了白塔寺之后,我这心里啊,就像开了花似的。
那白塔寺啊,就坐落在那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
我刚到那儿的时候,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小角落,但是这个小角落又有着无限的魅力。
我沿着那古旧的街道慢慢走过去,周围的小店一个挨着一个。
有卖老北京小吃的,那香味啊,直往我鼻子里钻。
还有一些卖小玩意儿的店,里面的东西都特别有趣,像是从旧时光里挖出来的宝藏。
我一边走一边看,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二。
再走近白塔寺,就看到那白塔高高地耸立着。
它可真是壮观啊,就像一个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俯瞰着这片土地。
白塔的颜色有点发旧,但是这旧色反而让它更有韵味了。
我站在塔下,仰着头看,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那白塔的线条很优美,就像一个巨大的艺术品。
我绕着白塔走了一圈,看到塔身上有些岁月的痕迹,那些斑驳的地方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就在想啊,这白塔经历了多少风雨,看过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呢?它就这么静静地站着,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三。
在白塔寺里逛的时候,我还碰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人。
有个老爷爷在那儿给小孙子讲白塔的故事,那小孙子眼睛亮晶晶的,听得可认真了。
老爷爷讲得绘声绘色的,我也忍不住凑过去听了一会儿。
老爷爷说这白塔啊,是以前的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信仰的象征。
我听了之后,对这白塔又多了一份敬意。
还有一群年轻人在那儿拍照,他们摆出各种搞怪的姿势。
看到他们,我就觉得生活真美好啊。
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的乐趣,这白塔寺就像是一个包容万象的大家庭。
四。
我在白塔寺里待了好几个小时,都舍不得走。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觉得特别亲切。
从白塔寺出来之后,我还一直在回味。
我想啊,这就是老北京的魅力所在吧。
它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我觉得这次游白塔寺,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我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还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我想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去,再去感受那独特的氛围,再去听听白塔的故事,再去吃一吃周围的小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述老北京白塔寺的故事
老北京白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四季景色秀美,环境清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以下是白塔寺的故事和特点:
一、白塔寺的历史
白塔寺建于辽代,原名银塔寺,后来更名为白塔寺。
从最初的一座小庙,到现在的占地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的大寺庙,白塔寺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二、白塔寺的建筑特点
白塔寺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建筑,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特别香炉、地藏殿、鼓楼、钟楼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高60米的白塔,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三、白塔寺的传说
白塔寺有一个著名的传说: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此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赞美了那广袤的草原和多情的蒙古女人。
后来白塔由此得名,成为了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
四、白塔寺的文化底蕴
白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拥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每年佛诞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时间,都会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
此外,白塔寺还拥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五、白塔寺的意义
白塔寺是北京市的著名景点之一,也是京城的文化名片之一。
它代表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并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的佛教文化和历史背景。
六、白塔寺的未来
白塔寺将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一个融古为今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