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针的原理
穿刺接种原理

穿刺接种的基本原理穿刺接种是一种将疫苗通过皮肤屏障直接注射到皮下或肌肉组织中的接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尖锐的针头或注射器将疫苗推入皮肤或肌肉组织中,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进入人体细胞内,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
穿刺接种的原理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高度复杂的防御机制,它能够识别外来入侵的病原体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及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消灭病原体。
这种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个阶段。
先天免疫是迅速而非特异性的,它通过非特异性的执行机制来抵御多种病原体。
适应性免疫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能够针对特定的抗原(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穿刺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引入病原体的抗原物质来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
2.疫苗的制备:疫苗是一种在实验室中经过处理和净化的生物制剂,它包含病原体的抗原或其代表物,以及一些辅助物质。
这些辅助物质的作用是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即让疫苗在注射后能够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
例如,疫苗中可能添加了佐剂(adjuvant),它能够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并且延长免疫反应的持续时间。
通过适当选择和处理抗原物质和辅助物质,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疫苗。
3.注射方法:穿刺接种是将疫苗通过注射器或其他器械推入皮肤或肌肉组织中。
注射器的尖端通常是一个细小的针头,可以穿透皮肤屏障和刺激皮肤或肌肉下的神经末梢和免疫细胞。
通过控制针头的深度和注射速度,可以确保疫苗被准确注射到皮肤或肌肉组织中并能够达到免疫细胞。
注射器也可以使用自动装置来控制注射深度和速度,以提高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免疫反应的产生:穿刺接种后,疫苗中的抗原物质被引入到人体的细胞内。
抗原物质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分解成小的碎片,这些碎片将被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以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
激活的T细胞将与抗原物质结合并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B细胞和NK细胞。
激活的B细胞则会分化为浆细胞,继而分泌抗体,以中和和消灭病原体。
活检针设计原理

活检针设计原理活检针是一种常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工具,其设计原理的理解对于研发更好的活检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全面介绍活检针的设计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活检针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首先,活检针的设计目的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获取患者体内组织的样本。
活检针一般由外壳、内芯和切割功能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外壳通常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造,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活检针操作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内芯是活检针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取样和切割。
取样是指活检针通过内芯将组织样本获取到内部的空腔中。
为了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内芯一般具有锋利的针尖和足够的刚性。
同时,内芯的直径和长度必须适当,以确保足够的取样量,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切割功能是指活检针通过内芯的旋转或推进运动实现组织的切割。
切割机构通常由多个刀片或针刺组成,其设计原理是通过旋转或推进产生足够的切割力,使刀片切割组织样本,并将其送入内芯的空腔中。
为了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刀片或针刺通常采用优质的材料,并经过适当的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锋利度。
除了取样和切割功能外,活检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为此,在活检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符合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此外,活检针的外形和操作方式也应尽可能地方便医生的使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综上所述,活检针的设计原理涉及取样和切割功能的实现,以及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活检针可以准确、稳定地获取患者组织样本,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通过对活检针设计原理的全面了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活检针的工作原理,并在研发过程中提供有益的指导。
穿刺针工作原理

穿刺针工作原理穿刺针是一种用于采集生物组织、液体或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针头的切割或穿刺作用,将针尖插入病人身体内部的特定位置,以便于采集或治疗。
穿刺针主要由针头、针身和针尖三部分组成。
其中,针头是最关键的部分,通常由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针头的形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而有所不同,有直针头、弯针头、锐针头等。
针身则是针头与针尖之间的连接部分,一般是由塑料和金属材料制成。
针尖则是针头的延伸部分,在穿刺时起到切割或穿刺组织的作用。
穿刺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针尖的穿刺或切割作用,将针头插入体内特定位置,以采集生物组织或者液体,或者进行介入治疗。
穿刺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例如肿瘤治疗、放射学、内镜学等。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精准地控制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以避免伤及周围重要组织或器官。
在穿刺前,医生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定穿刺位置和深度,并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进行操作。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穿刺并发症。
穿刺针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
首先,穿刺针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以避免感染。
其次,穿刺针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此外,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穿刺针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针头的穿刺或切割作用,将针尖插入体内特定位置,以采集生物组织或者液体,或者进行介入治疗。
穿刺针的使用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包括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形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等。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各种穿刺活检针.精品文档15页

TSK全自动活检枪
产地:日本
适应症:用于肺、甲状 腺、前列腺、肝脏、肾 脏、乳腺和胰腺等腹部 肿瘤的活检。
特点:安全开关:位置 “ II ”、位置“ I ”、位置 “ L ”,可以自由调节内 针和外针的向前伸出。
缺点:操作比较复杂, 内针容易折断及弯曲。
谢谢!
xiexie!
规格:16G、18G
Biopince活检枪
特点:前端是三叉的结 构,便于更好抓取组织, 适用于较硬组织的活检。
缺点:激发前测量针尖 到附近组织的距离,避 免损失附近组织。
Magnum 活检枪
产地:美国巴德 组成:活检枪+活检针 特点: 1、BARD Magnum 活检枪是内
Precisa(普利塞HS活检针)
缺点:1、针尖有长约 0.5cm的活检无效区, 比较容易损伤附件的组 织,不利于较小肿物的 活检。
2、如果组织较硬,不容 易抓取,导致取不到病 变组织。
Super-CoreTM 半自活检针
产地:美国MD 规格:14G、16G、
18G、20G 优点:针头采用回声增
小于其他任何一种重复使 用的活检枪。 2、强有力的弹簧使发射速度 更快,确保获取完美标本。 3、表面有突起的防滑设计, 加之重量轻,易于稳定抓 握,控制性能极佳。
TSK半自动活检针
产地:日本 特点: 1、超声增强针头方便医生
进针时的精确定位. 2、活检槽的长度可调节
(可选择9.5mm或19mm) 便于医生灵活使用 规格:14G、16G、 18G、20G
缺点:如果组织较硬不 容易切割。
Biopince活检枪
产地:美国
BIOPINCE的设计可以安 全、快速取得组织样本, 强大的动力、锋利的切割 可减少对组织的挤压,为 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的样 本,应用广泛,当组织样本 取出后活检装置又重新上 膛,可进行下一次活检。
骨髓穿刺活检的原理和过程

骨髓穿刺活检的原理和过程
骨髓穿刺活检是一种用于诊断骨髓疾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穿刺骨髓腔,采集骨髓组织样本进行检查,以了解骨髓内是否存在异常细胞、病理变化或其他异常情况。
骨髓穿刺活检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患者通常会在医生办公室、手术室或检查室等地进行骨髓穿刺活检。
在检查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清空胃部等。
2.医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是髂骨后上棘或胸骨下端。
然后在局部麻醉下,用一根特制的骨髓穿刺针穿刺到骨髓腔内。
3.医生通过骨髓穿刺针抽取一些骨髓组织样本。
这些样本有时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骨髓内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其他异常情况。
4.患者可能会在检查后感到一些不适或疼痛,但通常这些不适会很快缓解。
通过骨髓穿刺活检,医生可以获取到关于骨髓内细胞结构、数量和状态等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骨髓疾病,如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胸膜活检穿刺针

胸膜活检穿刺针关于《胸膜活检穿刺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安全性能很大的确诊胸膜增厚病症的技术性。
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在临床医学上常见于原因模糊不清的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
关键病发症是气胸。
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现阶段选用较多的是Abrams胸膜增厚穿刺活检针。
接下去我们就实际了解一下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技术性和Abrams胸膜增厚穿刺活检针。
扎针胸膜增厚穿刺活检扎针胸膜增厚穿刺活检,别称: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术;胸膜增厚扎针穿刺活检术术。
扎针胸膜增厚穿刺活检是一项简单易行、较为安全性的胸膜增厚疾患诊断方式,现阶段选用较多的是Abrams胸膜增厚穿刺活检针。
气胸是最普遍的病发症,发病率为6%~8%,穿刺术后应紧密观查0.5~1h,尤其是湿啰音的转变,必要时可拍胸片查验,无异常后再让病人离去。
适用范围扎针胸膜增厚穿刺活检适用:1.原因模糊不清的胸腔积液,反复抽胸液查验不可以诊断者。
2.发病原因模糊不清的胸膜增厚或包块。
禁忌1.凝血阻碍或有流血趋向者。
2.比较严重肺功能检查不全,伴随肺大泡或全身状况偏差者。
3.脓胸。
手术前提前准备Abrams穿刺器由三个构件构成,血压外衣管;血液内切防水套管;补充针芯。
内切防水套管可密不可分地面插座出外套管针内,并可根据电源开关使二者固定不动。
外衣管于近针头处侧边有一槽孔,入针时,相互之间交叠使之封闭式,取标本采集时,显出槽孔,采用激光切割封闭式方法获得标本采集。
麻醉和姿势座位,选用局麻,穿刺术点选取在肩骨线第8~9肋间。
手术治疗流程在穿刺术位置作3mm长的皮肤竖直创口,将穿刺活检扎针入胸膜腔,拔掉针芯,装上注射器收集胸液标本采集。
随后旋转内切防水套管显出外出防水套管的槽孔,转为侧方位或正下方,轻轻地后抽使组织置入槽孔,合闭内切防水套管将组织割除在针内,拔掉穿刺器,将割除的组织从内防水套管中取下复检。
穿刺针

3.肺活检
1)适应症:肺部周围或纵膈疾病纤维支气管镜由于其它原因活检失败者。 2)原则: ①凡超声在肺周围组织和纵膈中能看见的异常回声团块均可作活检,活检后可以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来治疗; ②为了选择治疗方案必须作病理学检查者; ③了解转移癌的原发病灶来源; ④肺部炎性肿块须确定病理性质,还可以引流注药治疗; ⑤已有全身转移,在纵膈和肺脏周围肿块中注射化疗药、生物学制剂、硬化剂等,延长患者寿命。
穿刺针
介绍
01 发展历史
03 的规格 05 的清洗
目录
02 分类 04 常见的活检穿刺术
基本信息
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 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现代医生所使用的穿刺针是在静脉输液针和注射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输液针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作为针头,把药物注入狗的静 脉,成为了历史上首例静脉注射的实验。
1662年,德国一名叫做约翰的医生,首次将静脉注射针用于人体,虽然病人由于感染未能救活,但在医学史 上却有里程碑意义。
1832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成为首个静脉输液成功的案例,为静脉输液治疗奠定 了基础。
2.冲洗:经5~30℃ 为宜,使用压力水枪和压力气枪交替冲洗腔内,去除腔内的污渍。
3.超声波清洗:将针芯和针套用橡皮筋捆结、或置于专用器械盒,放入超声清洗篮筐,浸没在酶清洁剂液下, 腔内注满水。根据器械材质和锋利度,选择相匹配的超声频率。超声清洗时间宜3~5min,必要时液面下刷洗和擦 洗。
4.甲状腺活检
1930年Martin和 Ellis首次报道用18号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 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此技术未被广泛接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 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到20世纪8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各种穿刺活检针教学提纲

TSK半自动活检针
产地:日本 特点: 1、超声增强针头方便医生
进针时的精确定位. 2、活检槽的长度可调节
(可选择9.5mm或19mm) 便于医生灵活使用 规格:14G、16G、 18G、20G
规格:16G、18G
Biopince活检枪
特点:前端是三叉的结 构,便于更好抓取组织, 适用于较硬组织的活检。
缺点:激发前测量针尖 到附近组织的距离,避 免损失附近组织。
Magnum 活检枪
产地:美国巴德 组成:活检枪+活检针 特点: 1、BARD Magnum 活检枪是内
置弹簧、可重复使用的活体组 织块取出装置。它可选择性地 取出长度为 22mm 和 15mm 的 活体组织。 2、BARD Magnum 活检枪出售 时未消毒,但已有合适的包装, 可随时消毒。 BARD Magnum 活检针已经过环氧乙烷消毒。 在 BARD Magnum 活检枪上可 使用日本 TSK 株式会社生产与 之配套的各种规格活检针。
软组织活检针
产地:美国MD
类型:Chiba千叶针,用 于肝脏和其他组织抽吸 活检。 Franseen福星针,用于 肺脏和其他组织抽吸活 检。 MaxiCELL细针,用于甲 状腺、乳采用负压切割
特点:透明的套管针柄, 更便于看到液体; 独特 的锁定结构 ;不同的针 头适用不同组织的穿刺 活检。
适应症:适用于肾脏、肝 脏、肺、乳腺、甲状腺、 前列腺、胰腺、睾丸、子 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 官,可用于锥体肿瘤和不 明种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 吸取细胞。
优点:利用外针可拆卸, 可注射止血剂和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刺活检针的原理
穿刺活检针是一种用于获取组织样本的医疗器械。
它的原理是通过穿刺操作将针尖插入患者的皮肤和组织中,以获取可供病理检查和诊断的组织样本。
穿刺活检针一般采用空心设计,可以保证在穿刺过程中组织样本不被破坏或污染。
针头通常具有锐利的尖端和光滑的外壁,使得穿刺过程相对较少引起损伤或出血。
使用穿刺活检针进行组织样本采集时,医生会在预定的穿刺区域消毒并注射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随后,医生会将活检针缓慢插入至预定深度,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旋转或抽吸来获取足够的组织样本。
最后,医生会将活检针缓慢地拔出,完成整个穿刺活检过程。
穿刺活检针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进行选择。
一些穿刺活检针还具有附加功能,例如引导针或标记针,可以帮助医生在穿刺过程中更精准地定位或标记病灶。
总的来说,穿刺活检针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通过穿刺获取组织样本,以实现临床诊断和病理检查的目的。
它在肿瘤和其他组织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