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管理办法》word版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规定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工具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中使用公司提供的工具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工具使用范围1. 公司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脑、笔记本、手机、打印机、投影仪等各类办公用具。
2. 公司工具仅供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不得私自带离公司使用,更不能转借他人使用。
3. 公司工具使用范围以工作需要为准,禁止将公司工具用于私人用途。
第三章工具使用规定1. 员工在使用公司工具时要正确安装和操作,保证正常运行;2. 不得私自更改工具设置或安装非公司指定的软件;3. 禁止在公司工具上下载、安装、传播非法、色情、攻击性等内容;4. 禁止在公司工具上访问、传播非法、不当内容,如赌博、色情等;5. 使用公司工具时要注意保存数据,并及时备份重要文件;6. 使用公司工具时要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不得将公司机密信息外泄;7. 禁止将公司工具借给他人使用,如有需要可以向上级申请;8. 员工离开岗位时要将公司工具关机或锁定,防止他人利用。
第四章工具保养维护1. 员工使用公司工具时要爱护,避免摔打、淋雨等操作;2. 定期对公司工具进行保养维护,确保正常运行;3. 遇到公司工具出现故障或问题,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报修;4. 不得私自拆卸公司工具或进行维修,如需维修请向技术人员报告;5. 公司工具维修费用由公司承担,员工不得自行报修。
第五章工具使用责任1. 公司工具仅供员工在工作中使用,责任自负;2. 员工在工作中造成公司工具损坏或丢失的,应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3. 如有员工私自使用公司工具或将公司工具外借给他人使用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4. 如有员工违反规定使用公司工具导致公司信息外泄或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六章附则1. 公司工具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未尽事宜由公司负责解释;3. 员工在使用公司工具时应当遵守本制度规定,如有违反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装修公司工具管理制度

装修公司工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装修公司的工具管理,提高工具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具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工具管理责任1. 公司的各级领导要重视工具管理工作,确保工具的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工具管理工作,包括工具的采购、保管、维护、报废等工作。
3. 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要负责本部门的工具管理工作,确保工具的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
四、工具采购1. 工具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负责根据各部门的需求进行采购。
2. 工具采购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采购过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采购的工具应根据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点,保证工具完好无损。
五、工具保管1. 工具应当按照专门的工具柜或柜架进行分类摆放,保持整洁有序。
2. 工具的保管人员要认真履行保管责任,确保工具不遗失、不损坏。
3. 工具使用后要及时清点,确保工具齐全,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六、工具维护1. 工具使用人员要爱护工具,正确使用,杜绝乱丢乱放等行为。
2. 工具维护要按照规定进行,保证工具的正常使用。
3. 若发现工具有损坏或磨损情况,应立即报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七、工具报废1. 工具因使用年限过长、功能丧失等无法继续使用时,应报废处理。
2. 报废的工具应按规定转交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处理。
3. 报废的工具要及时清点、记录,并做好报废手续。
八、工具使用1. 工具使用必须符合规定,不得私自借用或乱用。
2. 工具使用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使用,严禁私自改动工具的结构和功能。
3. 工具使用人员要对使用的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保证工具的功能正常。
九、工具借用1. 工具借用要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批,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2. 工具借用后要按时归还,并保证工具的完好无损。
3. 若因借用造成工具的损坏或丢失,应按规定进行赔偿或处理。
十、工具返还1. 工具使用完毕后要及时返还到指定位置,确保工具不遗失。
(完整word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关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层次的综合性系统,从法律规范的形式和特点来讲,既包括作为整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的宪法规范,也包括行政法律规范、技术性法律规范、程序性法律规范。
按法律地位及效力同等原则,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分为以下五个门类:(一)宪法《宪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中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
宪法中关于“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1.基础法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安全生产法》和与它平行的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
《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一部普通法律,处于第三法律位阶,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创制,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2.专门法律专门安全生产法律是规范某一专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
我国在专业领域的法律有《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3.相关法律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是指安全生产专门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中涵盖有安全生产内容的法律,如《劳动法》、《建筑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工会法》、《矿产资源法》等。
还有一些与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有关的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标准化法》等。
(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创制主体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处于第四法律位阶。
国务院为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或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而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具体规定,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我国已颁布了多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如《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
(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是指由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处于第五法律位阶。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版一本通附录word版

质量管理办法质量成本管理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道理很简单, 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附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一般有三个方法: 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
(1)符合性成本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2)非符合性成本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
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分别列出内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
有形损失是指内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见下面附。
附质量成本法概论1、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Quality-related Costs )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质量成本是体现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质量成本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公司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版)

公司文件管理制度1 目的为提高公司文件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对公司的文件的格式、编制、编号、审批、发布、归档等文件管理的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实现公司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公司文件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各类文件的起草、审查、审批、发布、执行、修改、废止和备案。
3 定义3.1 文件:公司文件是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执行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公司各项工作开展和进行相关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工具。
3.2 受控文件:需要对文件的分发、更改、回收进行控制。
随时保持有效版本的文件。
3.3 非受控文件:不受更改/修订的控制,其封面或者正文页面无“受控”标识,文件更改/修订后不必通知文件持有人。
3.4 外来文件:指来源于公司之外的与公司各项工作开展和进行相关活动有关的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行业规范、客户要求等)。
4 职责4.1 公司人事行政部是公司文件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文件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的起草及制度的宣贯、发放、废止工作,并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对制度执行的指导及监督。
4.2 各部门产生的内部使用的文件由部门负责人或者指定人员负责文件的收录、发放、归档、废止的管理。
4.3 文件编制、审批、发布的权责4.3.1 各部门负责制定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制度文件。
4.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组织制定公司体系文件、程序文件、管理文件。
4.3.3 人事行政部为公司文件规范化统筹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文件立、改、废的审核(核稿)、发布、汇总。
5 文件分级分类5.1 文件分级5.1.1 一级文件:公司战略规划具有长期指导性、规范组织行为的概述性文件或者制度汇编类文件等的系统文件。
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员工手册、经营管理规范等。
5.1.2 二级文件:规范各专业职能管理、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文件。
5.1.3 三级文件:各职能管理、服务规范等具体实施的作业指导流程及相关技术文件、操作规定、规范、项目管理文件、公文等,包括具体的作业方法和标准。
(完整word版)农耕劳动工具说明

农耕劳动工具说明犁头:简称犁,古称“耒耜(leisi)”,大型农具,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同时具有松土、碎土作用。
由犁舌、犁套、犁面、犁嘴构成。
据甲骨文记载,犁最早出现在商朝,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并开始用牛拉犁耕田。
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较大的改进,出现了曲辕犁。
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其《如梦令》中咏道:“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磨耙:古称“耰(you)”,俗称“耖耙”、“磨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大型农具,主要用于碎土、平整土地。
呈长方形,上有横木扶手,下部前后两根木档上,装有两排直竖的铁齿。
铁齿手指粗细,五寸长短,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人立于横木上,驱牛在田地里反复牵拉。
打墙板:建房时用以筑墙的工具,木制框架,长方形,长2米左右,宽与墙同。
筑墙时将泥土倒入墙板内,用锤筑牢夯实。
再将墙板移于已经坚实的墙体上,如前一样操作,周而复始,直到筑成整面墙壁。
风车:农用净谷工具。
民国《云阳县志》载:风车“高四尺许,长如之,厚尺许,形如立柜,四柱构成,傅以薄板,右为圆鼓,中置风扇,下有两口相次,前大后略小,尾留风洞。
上方如盘,内为迆槽,以纳谷米,槽底余缝寸许,小板承之……机动板开,谷随缝下,鼓扇扇之……大口出净谷,凹壳碎粒出于次口,糠屑则自尾出。
”风箱: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木箱为长园型或长方型。
使用时手拉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的皮橐内充满空气,再拉动其体将其内的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以进入炉灶中,使炉火熊熊燃烧。
以前农家灶房和铁匠铺里都有这种风箱。
扦担:农村挑具,大约分为两种,扁担和扦担。
扁担短而扁,大致1.5米。
扦担圆而长,两头尖,大致3.5-4米,一般用柏林做成。
扦担用于挑运轻抛蓬松的杂物,如秸杆、油菜杆、树枝等。
背夹:山区背运物资的工具,一般用于背柴。
公司对工具的管理制度

公司对工具的管理制度公司工具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确保工具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工具使用的部门和员工。
二、工具分类与采购1. 工具按照用途和价值分为常规工具和特殊工具两大类。
2. 常规工具由行政部门负责统一采购,特殊工具需经过使用部门申请,经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
三、工具领用与归还1. 员工领用工具时,需填写工具领用单,注明领用日期、数量及用途。
2. 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并在归还时进行检查,确保工具完好无损。
四、工具维护与保养1. 工具使用者应负责工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对于易损或精密的工具,应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维护。
五、工具损坏与报废1. 如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使用者应立即上报,并说明损坏原因。
2. 对于无法修复或维修成本过高的工具,应办理报废手续,由行政部门统一处理。
六、责任与处罚1. 员工在使用工具时应爱护公物,严禁私自转借他人。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造成工具损坏或丢失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
七、其他事项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工具管理制度,应报请公司管理层审批后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公司可以确保工具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规范操作的习惯,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上述管理制度范本仅供参考,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也是确保工具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定期对工具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保持管理制度的活力和适应性。
(完整word版)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1管理方法和工具(60个)1.MBIT测试工具;2。
愿望/能力坐标;3. 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4。
追随者表格;5。
领导风格谱系图;6。
四象限图示法;7。
领导力模型表格;8. 图示和表格交叉分析工具;9。
思维导图(是思维关系图,而不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11.BCG矩阵;12.背景分享法;13。
世界咖啡馆法;(托马斯—齐曼)模型;15。
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17.4D法则;18.目标行动表;19.LEAD模型;20。
议题思考表格;21.工作规划表格;22。
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24.组织架构图;25. 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
乔哈里窗(Johai Window);27。
TSCJ沟通模型;28。
ABCO流程;29. 4P模型;30. 4C 模型;31. 作业成本法;32. 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 SWOT分析;34。
PESTEL框架;35. Hype曲线;36. “五力分析”模型;37。
VRIO框架;38. 战略布局图;39. 四步动作框架图;40。
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 三轮模型;43。
平衡记分卡;44。
战略地图;45. 危机管理工具;46。
泰山摆模型47。
时间计划表;48。
标杆管理;49。
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
聚类法;52。
解构法;53. 艾森豪威尔矩阵;54. 甘特图;55.鱼骨图;56。
KPI体系;57。
工作特性模型;58. “排序激励”法;59。
西蒙斯架构;60. 约翰•科特八步法。
2学界大师及著名企业家(79位)1。
泰罗(管理学之父)2。
德鲁克(管理学领袖中的领袖)3。
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目前最贵的教授)4. 梅奥(哈佛商学院教授,霍桑实验)5. 罗里斯伯格(哈佛商学院教授)6。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7. 达马西奥(神经传导学家)8。
马云(爸爸)9. 乔·卡巴金(MIT分子生物学家)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维修和巡检工作的效率,规范工具的选型、配置、计划、采购、使用、保管等管理工作,特制订此办法。
本办法所称“股份公司”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指“*****有限公司”。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具管理,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维修工具、设备随机工具、自制维修工具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职责界定
第三条生产安全科的职责。
按要求制订、完善本公司工具管理办法;负责本公司供应科所采购工具的技术确认、质量鉴定和验收,按机电保全部委托进行采购,按合同对维修工具进行验收,办理资产登记手续;负责公司公用工具及设备随机工具、自制工具的台帐管理,核定本公司维修人员、维修工种以及人员和工种变化情况报公司审核,以便供应科据此进行个人工具的核发。
组织非资产类工具的报废鉴定;参加供应科组织的工具管理检查;负责工具的维修和日常保养。
第四条供应科的职责。
按供应部制订的消耗定额进行分解,做好定额的控制;负责工具计划汇总,按配备方案对计划进行审核,负责除公司公用工具以外的工具采购和验收,制订部门公用工具卡、个人工具卡,并对部门公用工具卡、个人工具卡进行管理;及时掌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组织个人工具报废鉴定;负责公司工具库房的管理,定期组织工具管理工作的检查,并负责相应的考核工作。
根据
生技科提供的维修人员及工种清单做好个人工具卡核发,人员离职时进行会签并督促归还工具;人员换岗时对工具配置进行调整。
第五条使用部门的职责。
负责部门公用工具和个人工具的日常管理;参加工具管理办法和配置方案的研讨和完善;按工具管理办法和配置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工具管理工作;负责本部门公用工具的登记、借用、归还、等台账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本部门个人、公用工具的完好情况。
第三章工具分类及配置原则
第六条工具按管理属性分为三类:即公司公用工具、部门公用工具、个人工具。
1、公司公用工具。
指在日常使用频率不高、部门间公用性较强的工具,如硫化机、滤油机、315A以上电焊机、卷扬机、20及50t 大型葫芦、100t以上千斤顶、动平衡仪检修工具等。
应保管在公司指定的公用工具库,并由专人保管,台帐由生技科管理。
公司公用工具,配置方案详见附件二。
2、部门公用工具。
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移动便携、不需配备到个人的工具。
如手拉葫芦、小型千斤顶等,应保管在指定的部门工具间,并由专人保管,工具卡由供应科管理;公司公用工具,粉磨站部门工具详见附件一。
3、个人工具。
岗位常用的、便于携带以及更适合于个人保管的工具。
由使用人保管,工具卡由供应科管理。
配置标准详见附件三。
第四章工具配置采购程序、验收及出库核算
第七条公用工具配置采购审批流程
公司公用工具根据生产规模、所在公司工具已配置情况、维修能力、管理水平等采取逐步配置到位的原则,按配置标准提交采购计划,经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区域专业组签字,区域主任签字后报机电保全部评审,股份公司审批后由公司执行。
第八条个人工具配置采购审批流程
个人工具根据维修工种及维修人员配置情况,由公司使用部门或工段提出申请,生技科评审,经公司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审批后由辅材采购部门执行。
第九条工具的采购。
采购时需按配备标准进行采购,采购程序应采取招(议)标方式由供应部或由供应部委托公司供应科进行。
采购计划或合同中需规定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或品牌,数量等,采购时不得随意更改规格型号、数量,确保采购质量。
第十条工具的验收。
验收时设备管理部门和供应科应共同参加、按合同对规格型号进行确认,办理验收手续。
第十一条出库核算。
已投产企业补充工具出库后费用列辅材消耗中工具消耗费用,工具日常维修费用列入备件消耗费用中。
第十二条在进行工具配置和审核时要熟悉各类工具的配置方案和所配工具的性能,优化选择,以减少配置的盲目性。
如少数工具目前维修时不需使用,可在配置标准要求的范围内有选择的进行配置,杜绝配置上浪费。
个人工具与公用工具在规格上不得重复;同一类别的工具,当规格有几种时,可在总数范围内适当调整;工具使用中的消耗品,如钻头、起重用钢丝绳等不属于工具;已有的设备随机小型工具和维修时自制工具应纳于配备方案中。
第五章工具领用及帐、卡管理
第十三条个人和公用工具领用后实行工具卡管理。
个人和公用工具领用时领用人必须凭领料单并携带工具卡(正本),由供应科工具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初审,并按规定审批,否则仓库不予发放。
工具发放后由供应科工具业务管理人员及时在工具卡上登记,发料人、领料人分别要在正、副本上签字确认。
第十四条工具卡。
工具卡分为个人工具卡和部门公用工具卡两
种,个人工具卡(正本)由使用人持有,部门公用工具卡(正本)由使用部门工具管理员持有;个人工具卡(副本)和部门公用工具卡(副本)由
供应科工具业务管理人员保管。
1、部门公用工具卡(正本)格式:
副本“发料人”改为“领用人”
2、个人工具卡(正本)格式:
副本“发料人”改为“领用人”
第十五条个人因离职或调离,所在公司使用部门负责工具回收并上交公司供应科仓库,由供应科工具业务管理员在“离厂交接手续”上签字。
因岗位变动,多出工具应上交,不足工具按新工种补充,且应随卡到供应科仓库办理工具交接手续。
第十六条公用工具借用。
公用工具日常借用时应建立台帐,使用部门工具管理员要督促借用后及时归还,归还时要对所归还工具完好情况进行鉴定。
台帐格式如下:
公用工具借用台帐格式:
第十七条资产类、随机、自制大型工具实行台帐管理。
资产类、随机、自制大型工具采购验收出库后生技科应建立台帐,生技科要对上述工具借用归还时的完好情况进行鉴定,对长期固定使用的工具要做好日常维护的管理,保证其完好。
台帐格式如下:
公司公用工具管理台账:
第六章工具使用维护及报废鉴定
第十八条每季度公司生技科应组织由供应科参加的不少于一次对全公司工具进行一次全面抽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成检查通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丢失、损坏等问题,提出处理建议,报公司经理部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工具领用应坚持以旧换新,工具丢失应进行赔偿,其中个人工具在规定使用寿命期内丢失由个人全额赔偿,公司及部门公用工具丢失由责任人进行赔偿。
第二十条工具维修。
生技科根据日常检查及部门申报的维修计划及时做好工具维修工作,修复所需零、配件及维修费用列入备件消耗费用,修复后的工具应办理入库验收手续。
第二十一条工具的报废分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两种。
正常报废:指工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老化,逐渐失去精度或效能无法修复的,同时维修成本较高(维修费用达到购置费用的80%),无维修价值或淘汰落后的大型工具,建议按以下年限进行报废处理(参考附件四)。
个人工具由供应科组织鉴定并执行以旧换新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可按报废标准以旧换新。
公用工具在经鉴定无法修复使用的条件下,填写《工具报废申请单》(附件五),公用工具报废,经公司总经理、区域专业组审批执行。
非正常报废:指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责任心不强造成非正常损坏。
应分析原因,查清责任,对责任者实行一定的考核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解释权属公司生技科、供应科。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
附件一:部门公用工具配置方案
附件二:粉磨站公用工具配置方案
附件三:个人工器具配置参考方案
附件四:工具使用周期参考方案
附件五:工具报废申请表
附件一:部门公用工具配置方案一)、总降公用工具配备方案
二)、化验室公用工具配备方案(质控处)
附件二:粉磨站公用工具配置方案
附件三:个人工器具配置参考方案
1、机械维修工(含钳工、焊工、起重工)个人工具:
2、电气维修工(含技术员)个人工具:
3、巡检工个人工具:
4、润滑工个人工具:
5、机械(工艺)技术人员工具:
6、汽修工个人工具:
7、工程机械驾驶工具:
附件四、维修工具使用周期参考
附件五:工具报废申请单
公用工具报废申请单
公司名称:使用部门:NO: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