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合集下载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人记事散文的有关特点和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已称为记叙文。

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的散文和写真物的散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

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

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

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

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

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

二、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散文是学生常读常写的一种记叙文,关键是如何对他们予以理论性的指导,使他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当然,这种理论性的指导并非抽象、笼统地讲授,而应该结合课文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作文,这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

1、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

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

(1)真情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

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

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

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

写人记事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深入描绘人物和事件,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以下是写人记事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1. 选择主题和情感:在写人记事散文中,选择一个能够触动自己的主题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自身经历、身边人的故事或者社会热点中寻找灵感。

2. 刻画人物形象:写人记事散文的核心是人物,因此要注重刻画人物形象。

可以从外貌、性格、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

3. 叙述事件:事件是人物成长的催化剂,因此要注重叙述事件。

在叙述事件时,要注意事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同时要突出事件对人物的影响。

4. 语言优美:优美的语言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可以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引用经典语录等方式来使语言更加优美。

5. 情感真挚:写人记事散文需要表达真挚的情感。

在文章中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6. 结构紧凑:写人记事散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使文章更加紧凑有力。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式来安排文章结构。

7. 适当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手法,可以更加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8. 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要注重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和事件的特点。

总之,写人记事散文需要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事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结构紧凑等方面,通过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触动读者的内心。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散文阅读的读文方法第一步初读文本,明确类属根据散文阅读的经验,先初步明确散文属于哪种类型,如下:(1)写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写景状物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属抒情散文。

(3)哲思散文:这类散文表现作者某种哲思。

它也注重情感的抒发,但更重于理智。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4)文化散文:主要是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创作的、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第二步抓住文眼,理清思路——关于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找概括强的语句或词语。

比如,文中的总结句往往有文眼。

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理解

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理解

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理解
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理解是散文阅读理解的一种类型,它主要考察学生对写人记事类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类阅读理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形象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
行为特点等。

2.事件概括和细节分析:学生需要概括事件,并分析事件中的细节,理解事件
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

3.主题和情感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包括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等。

4.语言和写作手法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散文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包括语言风格、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以下是一个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理解示例:
父亲的手
小时候,父亲的手是一把梳子。

我总是喜欢躺在父亲的怀里,让他轻轻地梳理着我的头发。

那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长大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而如今,我已经长大,父亲却已白发苍苍。

他的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但仍然温暖如初。

每当我回家看到父亲那双熟悉的手,就会想起那个温馨的童年时光。

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文章中提到了“小时候”和“如今”,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父亲的手”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的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但仍
然温暖如初。


1/ 1。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指导

四、找出表现手法与语言最具特色的地方,反复揣摩。
如: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处的环境对比描写,表现了作 者的情感倾向。 2、《安塞腰鼓》中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先用排比,写一捶 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 舞姿写,如强震起来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比喻写急促 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 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具体,文章气势恢弘。 3、《藤野先生》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 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 成群结 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 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用反语,深刻、犀利 地揭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强烈的愤懑及极大的讽 刺。
如:《散步》“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 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 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深化主题)
关于叙事散文
1、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 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
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2、特点:以小见大
3、百色2010年中考题型及内容设置:以主观题
为主。 (1)整体把握。如:用简洁言语概括故事;用恰当词
语概括人物情感态度变化。 (2)品味赏析。如:从修辞、表现手法分析关键句子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基本理解: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

取材角度:叙事散文的取材有三类1.取材于历史故事。

2.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

3.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

写作特点:1.表达的情感含蓄、克制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读这类文章一定要读出这种含蓄的情感。

2.真情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是使人产生过心灵震撼或者记忆深刻的,是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3.细节细节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能让人物鲜活有力。

性格清晰可见,细微的描写也能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更好的揭示文章的主旨如何阅读叙事性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充分体现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所以,叙事性散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清线索(形)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虽不完整,但有条理,应把握住文章的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线索,看看作者叙了什么事,是怎样叙述的。

2.善抓“文眼”(神)叙事性散文表面看通篇是在写人叙事,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往往集中表现在句子里,阅读时可以找到这些“文眼”,才能更好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具体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景一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种情感,一个道理,通过“文眼”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3.巧借联想(形与神的结合点)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由眼前的物、事、景,展开联想,生事生情生景,阅读叙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是抓住联想的结合点,形与神的结合点,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美,领悟散文的意境美、哲思美。

2023高考语文导练:叙事散文阅读理解(附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语文导练:叙事散文阅读理解(附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语文导练:叙事散文阅读理解(附巩固训练+答案解析)一、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情”明“理”。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

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状态。

【应考策略】1、理清思路(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句。

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概括文段要点(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1)看标题。

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据标题确定中心。

所以也可以根据中心拟写标题。

(2)看注释。

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思想、写作背景及写作动机等,文章的中心往往与这些背景有关。

(3)看过渡句(段)。

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4)看开头结尾句。

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5)看抒情议论句。

叙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看反复出现句(段)。

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进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

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巩固训练】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初中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策略

初中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策略

初中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策略
一、明确阅读目的
在阅读写人记事类散文时,首先要明确阅读目的。

这类散文主要通过叙述人物事件来表达情感、思想或观点,因此,我们的阅读目标应集中在理解人物性格、事件发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上。

二、抓住文章线索
线索是散文的脉络,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路径。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的线索,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线索通常包括时间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等。

三、品味语言特色
写人记事类散文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要注意语言的细节,如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用词选择等,这些都能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四、分析表现手法
写人记事类散文常常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对比等,这些手法有助于作者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五、思考主题思想
写人记事类散文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事件的发展以及作者情感的抒发,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思考主题思想,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六、积累阅读经验
阅读写人记事类散文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建议多读一些优秀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并注意总结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导读: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讲师:王敦宏
内容定位
内容定位
写人记事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阅读记叙类散文的能力。
文本把握
概述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我与地坛(节选)
老王
罗曼·罗兰(节选)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阅读难度较大的文章,作为中学生应该从中读出什 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文中的丰富内涵?这是学习这篇文章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了解相关的知识,把握作者的思想,是读懂文本的一个重要前提。
训练要点
训练要点
方法点睛
散文的阅读方法
高考对接
高考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