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测量方法
探究长度测量误差的物理教案的实验设计与方法?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我们进行物理实验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精度和准确性。
其中长度的测量错误是我们最为常见的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有关于长度测量误差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实验设计和具体的实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尺子和卷尺等工具,熟练掌握长度测量的技巧方法;2、了解长度测量误差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3、掌握如何消除与减小长度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内容1、利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几组不同物体的长度,分析并记录测量数据;2、通过计算平均数,找出真实长度;3、通过比较真实长度和单次测量结果,分析误差来源;4、尝试减小误差,比较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实验器材尺子、卷尺、多个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
四、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1)检查量具的准确性,比较同类测量工具在长度上的准确度;(2)选择多个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并进行预实验测量。
2、实验操作(1)使用尺子或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一次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注意:必须保持物体静止,尺子或卷尺垂直于其表面,读取数据并保持尺子或卷尺不动再去读取结果,尺子或卷尺的指针必须位于刻度的中心;(2)重复以上操作三次或更多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通过计算平均值,得到单个物体的长度;(4)计算结果的误差数据,得出与真实值的差异。
3、实验结果(1)我们将测量结果数据记录在一张表格中,并计算出每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我们将使用平均值比较真实长度和单次测量结果的差异。
(2)比较不同尺寸和形状物体的测量误差,分析误差的来源。
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测量误差与物体尺寸、形状、材质等因素有关。
(3)尝试减小误差,比较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减小误差,例如改进测量方式、提高测量工具的精度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检查测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状态;2、使用尺子或卷尺时,必须保持物体静止,并且保持工具垂直于表面,以保持准确性;3、在测量结果时,尺子或卷尺上的指针必须准确定位于刻度的中央;4、进行实验时,应当避免使用过温或不良气候环境下的物体,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方法(一)

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方法(一)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引言物理实验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量法、控制法和推理法。
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实验方法之一,它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事物的现象和变化来获取实验数据。
观察法一般适用于研究事物的特性、行为模式等方面。
以下是观察法的主要特点:•通过肉眼或器具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现象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观察过程中对实验条件进行简单的控制。
2. 测量法测量法是物理实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来获取实验数据,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测量法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量化的结果。
以下是测量法的特点:•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计算;•通过实验结果进行量化和比较。
3. 控制法控制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和控制实验条件来观察和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方法。
它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变量的作用。
以下是控制法的特点:•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观察变量的变化情况,寻找变化规律;•确定因果关系,找出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推理法推理法是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获得实验结论的方法。
它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实验现象。
以下是推理法的特点:•结合已有理论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推导和解释;•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和论证。
结论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方法为观察法、测量法、控制法和推理法。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综合应用来更全面地研究和理解物理现象。
在实际的物理研究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或者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推动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物理实验的四种基本引言物理实验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实验方法。
大学物理设计性试验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提要实验课题及任务《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课题任务是: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λ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T 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即可改变波长λ,通过比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波长λ,进一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研究》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画出实验装置原理图,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⑷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
⑸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仪器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电子天平等主要仪器实验提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V f 液ρ=弦线在振动时频率ν、波长λ、张力T 及弦线的线密度μ有如下关系:μνλT1=当频率ν与线密度μ一定时,上式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式后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νμλlog log 21log 21log --=T 评分参考 (10分)⑴ 正确的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3分;⑵ 正确的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2分; ⑶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 ⑷ 电子天平的调零和使用,1分;⑸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3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2分、实验结果,0.5分,整体结构,0.5分)学时分配实验验收,4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
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物理研究方法是指在物理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1. 实验法: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现象,并得到准确的数据。
实验法可以提供直接的观测和量测结果,验证理论和模型,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2. 理论分析方法:物理学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究物理问题并进行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
理论分析方法基于数学方程和物理原理,通过推导和计算得出结论。
3. 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物理系统的运行和现象。
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对物理系统进行模拟,以获得数值结果和模拟图像,从而预测和验证物理现象。
4. 数值计算方法:以数字计算为基础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方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数值结果来预测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
5. 系统观察方法:对物理现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物理系统的行为和变化规律。
系统观察方法适用于一些具有较长时间尺度和多变量的物理现象,例如气候变化和行星运动等。
6. 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或模拟数据进行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信号和模式,从而得出结论和提出假设。
7. 归纳和演绎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归纳总结物理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基于这些总结,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关于其他相关问题的结论。
8. 比较研究方法:将不同物理系统或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理解共性和特殊性,从而得出更广泛的结论。
上述方法并非孤立存在,常常需要综合运用,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和结合使用。
解析物理实验中的设计性实验

化和体 态语 言去深 刻感 受语 言 的情 感; 另一 方面在 学 生理 解课
文 的基 础上 ,训练 将作 者 的思想感 情转 化成 学生 自己的 “ 口头 语” 去充分 表达发 挥 。如分 角色 朗读 、换 角色演讲 、“ 课本剧 ” 表演 、想象 延伸等 都是 口语练 习的好形 式 。
余 的聊 天,可 以让 我与 学生 之间 、学生 与学生 之间 的思想 得 以
熟练地 把一 堂课 的重难 点很好 地突 破, 而且经 过一 段 时间训 练 , 语言连 贯, 口齿清 晰 ,师味 浓厚 ,老 师课上 几分钟 稍 加评 议, 学生便 心领 神会, 口语 表达 能 力提 高 的很快 。 ( 四)看插 图练说 话 。
规律 ,这是 实验 的 目的,是 实验 设计 的 出发点 。实验 目的 明确 后, 应用所 学知识 , 广泛联 系, 看看 该物 理量 或物理 规律 在 哪 些 内容 中出现过 , 与哪些物 理现 象 有关 ,与哪 些物理 量 有直接 的联 系,这 些都是 应首 先分析 的, 以此 来确定 实验 的原 理 。
知识 的能 力。设计 性实 验对 学生 的能 力要求较 高 。
一
、
设计实验的基本 思路
1 依据 问题 的要求 、条 件,联 想相 关 的实验模 型 。 . 2 确定 实验原 理, 筛选 实验方 案 . 3 确定 所要测 量 的物理 量及 实验步 骤,选 择 实验 器材 。 .
4 做好 数据处 理 、误差 分析 .
器 材造 成危 害 。 () 用器材 时 ,应考 虑仪 器 、器 材性 能及 量值 的要求 。 1选
() 2 设计 方 案时 ,应安 排保 护措施 。
3 .精确 性 :实验误 差应 控 制在误 差允许 范 围之 内,尽可 能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设计性实验

比率测量法
交换法和替代法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系统误差 的分析与处理设计性实验
直读法
米尺测长、电流表测电流强度、电子秒 表测时间等,都是由标度尺示值或数字显示 窗示值直接读出被测值,称为直读法。
直读法操作简便实用,但它的测量精度取 决于标准量具(或测量仪器)的精度。因此,标 准量具和测量仪器一定要定期校准,还要按 照规定条件使用,否则就会产生很大的系统 误差。
把螺纹细分而进行放大。
d
15 0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系统误差 的分析与处理设计性实验
累积放大法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常常可能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即 受测量仪器精度的限制,或受人的反应时间的限制, 单次测量的误差很大或无法测出待测量的有用信息, 这就需要采用累积放大法来进行测量。
例如: 单摆实验的周期测量,假定单摆周期T为2.00s,人开 启和关闭秒表的平均反应时间为t=0.2s,则单次测量周 期的相对误差为t/T=10%。若我们测量50个周期,则 将由人开启和关闭秒表的平均反应时间引起的误差降 到t/50T=0.2%。 回旋加速器也是利用了累积放大的原理:电子每通过 加速器半圆的出口进行一次加速,使电子的能量不断 增加。
积累和放大法
当待测量或待测信号数值过小无法测准时,可以将其 放大后再进行测量。由于待测物理量的不同,放大的原 理和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放大法有以下几种:
累积放大法
机械放大法
电学放大法
光学放大法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系统误差 的分析与处理设计性实验
放大法:通过某种方法将被测量
放大后,再进行测量。
如:螺旋测微计测长---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系统误差 的分析与处理设计性实验
物理设计性实验(扭摆测转动惯量)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电气与信息学院和谐勤奋求是创新实验题目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室实验时间2011 年12 月6日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实验目的】(1)扭摆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和弹簧的扭转常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学会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3)了解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理解“对称法”验证平行轴定理的实验思想,学会验证平行轴定理的实验方法。
【实验重点】理解转动惯量与若干因素的关系。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表明刚体特性的一个物理量。
刚体转动惯量除了与物体质量有关外,还与转轴的位置和质量分布(即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有关。
如果刚体形状简单,且质量分布均匀,可以直接计算出它绕定轴的转动惯量。
对于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计算将极为复杂,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例如机械部件,电动机转子和枪炮的弹丸等。
转动惯量的测量,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和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本实验使物体作扭摆摆动,由摆动周期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难点】平行轴定理的理解。
平行轴定理:刚体对任一轴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对于过质心并与该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加上刚体的质量与两轴间距离的平方的乘积。
【实验仪器】(1)扭摆,附件为空心金属圆筒,实心高矮塑料圆柱体,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用的金属细长杆,金属滑块;数字式电子台秤;(2)转动惯量测试仪。
图2 TH -I 型转动惯量测量仪面板示意图【实验仪器及说明】1.扭摆及几种待测转动惯量的物体:空心金属圆柱体、实心塑料圆柱体、实心塑料球、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用的细金属杆(杆上有两块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滑块)。
实验中扭摆机座应保持水平,扭摆机架上装有检测水平度的水准泡,机座可以用底座螺栓进行水平调整。
2.TH -I 型转动惯量测量仪:由主机和光电传感器两部分组成。
主机采用新型的单片机作控制系统,用于测量物体转动和摆动的周期,以及旋转体的转速,能自动记录、存储多组实验数据并能够准确地计算多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物理实验设计的七种方法

物理实验设计的七种方法1.积累法某些微小量的测量,在现有仪器的准确度内难以测准确,若采用将这些微小量积累后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误差。
如要测一面书纸的厚度,可测全部书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纸张数;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的周期,用秒表去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但可以测30—50次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
2.控制法在一些实验中,往往存在多种变化因素,为了研究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验证加速度a与合外力F及物体质量m三者的关系,可以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研究a与m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验证a与m的关系。
又如研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与导体的电阻R和导体两端电压u的关系,可以先保持R不变,研究I与U的关系,再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从而得到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
3.放大法在现象、变化、待测量很微小的情况下,可采用“放大”的方法。
根据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的方法也各异。
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是对“长度”的“机械放大”;望远镜,显微镜是利用透镜来进行“光放大”;喇叭,蜂呜器是对声的放大;用晶体三极管可对电信号进行“电放大”;投影式是表、教具借助投影仪来放大。
物理课本上介绍的卡文迪许设计的测量万有引力的著名扭秤装置,该实验的关键是要测量出由于小球m受到大球m′的吸引时,石英丝被扭转的角度。
但是小球m和大球m′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因而石英丝扭转的角度也极为微小,不进行放大无法观测。
卡文迪许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光点反射放大法,借助从小平面镜M的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来求出扭转角,再根据扭转角就可以算出m与m′的引力F。
光点反射放大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放大方法,它是使光的反射角的微小变化,通过反射线投射到远处光屏上的光点的移位来显示,其变化的显著程度取决于反射镜至光点投射之间的距离;另外,杠杆放大法也是较常用的放大方法,它是利用有固定转轴的指针,微小变化作用于指针杠杆的短臂,而观察点则在长臂的顶端,观察的显著程度取决于长臂与短臂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物理模拟法
•
•3. 数学模拟法
• 迅达商务资料网
模拟法:对不易测量的量,用对模型的
测量代替对原型的测量。
•+
•- q
q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物理实验的 •基本操作技术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1.仪器初态和安全位置 • 所谓“初态”是指仪器设备在进入正式调整、实 验前的状态。正确的初态可保证仪器设备安全,保 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测 量方法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将待测的物理量直接或间接地与作为基准的 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得到比值的过程,叫 做测量。
•比较法
•积累和放大法
•转换法 •模拟法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1比 较 法
•就是把待测的物理量直接或间接地与作为基准( 或标准单位)的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得到比值 的过程。
• 迅达商务资料网
•地 球
•直角反射 器
•月 球
•非光量的光
• 通过测测发射与接收两光信号的时
•间间隔
,在C已知的条件
•下,可知地球、月球之间距离为38万
•公里。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故制
•成各种激光测距仪。
• 迅达商务资料网
•非电量电测
• 利用声波反射,判断前方障碍物 •(冰山、暗礁、船只、鱼群等)。
(1)替代法 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某一被测量进行测量 ,使在仪器上得到某一状态(如指针指示零位、 天平平衡等);再以同样性质的标准量代替被测 量,调整标准量值的大小,使在仪器上呈现出与 前者相同的状态,则此时的标准量值等于被测量 量值。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2)交换法 • 这种方法就是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相互交换,
用压电传感器 测驾驶员座椅的 受力分布。
•粮食烘干装置
•传送带 •待测粮食
•待测粮食的含水量 与反射光强 I 有关
• 迅达商务资料网
干涉计量法:现代精密计量的基础。
•待测平面
•待测平面
•平晶
•平晶
• 迅达商务资料网
•2.2.4模拟法 •模拟测量法是根据相似性原理,人为地制造一个 类似于被研究的对象或运动过程的模型,用模型的 测试代替对实际对象的测试的实验方法。
如:螺旋测微计测长---
•把螺纹细分而进行放大。
•20 •0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电学放大法 • 电子学的放大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后进行测 量,这就是电学放大法。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子器 件的发展,各种电信号的放大都很容易实现,因而 这一方法在电子仪器上应用十分普遍。
•光学放大法 •光学放大法分为视角放大和微小变化量(微小长 度、微小角度)放大两种。放大镜、显微镜和望 远镜等都属于视角放大的仪器。
• 迅达商务资料网
•9.先定性、后定量原则 • • 10.回路接线法 •11.跃接法
• 迅达商务资料网
•在示零法测量中,经常采用瞬间(而不是较长时 间)接通示零电路的方法来对平衡状态或平衡偏离 的方向作出判断。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远离平衡 状态时保护仪表(例如电位差计实验中的标准电池 和光点检流计),使其免受长时间的大电流冲击; 在接近平衡时,通过电路的瞬间通断比较,提高 检测灵敏度
使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对测量结果起相反的作用 ,从而抵消系统误差。例如,用天平称衡物体质 量时用复称法,焦距测定实验中将物与屏的位置 互换进行测量等。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系统误差的特征与规律
•线形(累进)变化 •变值系统误差 •非线形变化
•周期性变化 •复杂规律变化
•定值系统误差
• 迅达商务资料网
•消除系统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用修正值修正测量结果
•应用测量技术消除系统误差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 迅达商务资料网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仪器误 差•方法误差 •环境误差 •人员误差
•装置误差
• 迅达商务资料网
•1. 系统误差
•仪器误 差
•天平不等臂所造成的 • 系统误差
•比较系统 •有些比较要借助于或简或繁的仪器设备, 经过或简或繁的操作才能完成,此类仪器设 备称为比较系统。天平、电桥、电位差计等 均是常用的比较系统。 •为了进行比较,常用以下方法:
•(1)直读法 •(2)均衡法、补偿法或示零法 •(3)比率测量法 •(4) 交换法和替代法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迅达商务资料网
•4.消除视差的调整 •当刻度标尺与指示器或标识物不在同一平面时, 眼睛从不同方向观察会出现读数有差异或物与标 尺刻线有分离的现象,称为视差现象。为了测量 正确,实验时必须消除视差。消除视差的方法有 二:一是使视线垂直标尺平面读数。二是使标尺 平面与被测物密合于同一平面内。
• 迅达定的判据,逐次缩小调整范围,使 系统较快地收敛于所需状态的方法称为逐 次逼近调节法。判据在不同的仪器中是不 同的,如天平是看天平指针是否指零,平 衡电桥是看检流计指针是否指零。
•逐次逼近调节法在天平、电 桥,电位差计等仪器的平衡 •调节中都要用到,
• 迅达商务资料网
•2. 能量转换法——传感器转换法 •与参量转换不同,能量转换是利用—种运动 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形式时物理量之间的 对应关系进行的间接测量。
•(1)热电转换 •(2)压电转换 •(3)光电转换 • (4)磁电转换
• (5)几何变化量与电学参量的转换
• 迅达商务资料网
•参量转换法
•能量转换法两大类。
• 迅达商务资料网
转换法:对无法直接测量的量,转换为
对该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进行测量。 如:测酸、碱、盐溶液的浓度.
•I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用压电传感器 测驾驶员座椅的 受力分布。
•粮食烘干装置
•传送带 •待测粮食
•待测粮食的含水量 与反射光强 I 有关
•2.零位(零点)调整
•零位校准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测量仪器本身 有零位校准器,如电表等,则可进行调整, 使仪器在测量前处于零位。另外一种,仪器 虽然零位不准,但无法调整、校准,如磨损 了的米尺、螺旋千分尺等,则需在测量前记 录最初读数,以备在测量结果中修正。
• 迅达商务资料网
•3.水平、铅直调整 •物理实验所用的仪器或装置中,有些需在水平 或铅直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大部分需调整的仪 器自身就装有水准仪或悬锤,底座有二个或三个 (排成等边或等腰三角形)可调节的螺钉
• 迅达商务资料网
•6.等高共轴调整
• 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元件组成的实验系 统中,为获得好的像质,满足近轴光线条件,必须 进行共轴调整,即:使所有光学元件的光轴重合, 且其物面、屏面垂直于光轴。调整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进行粗调(目测调整),第二步根据光学规律 进行细调,常用的方法有自准法和二次成像法。
•直接比较测量法
•间接比较测量法
•比较系统
• 水银的热膨胀去测量温度、用弹簧的形
• 变去测力等均为这类测量,此种测量称间
• 接比较测量法。
• 迅达商务资料网
比较法:
如:米尺.电表都是根据比较法设计而成 的仪器。
0
10
•X
•50 •10 •20
0
0
•m A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的辨别。 •对音色的辨别。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环境
•输入
•市电的干 扰
•光点检流计
•接近时, 静 •使电干扰, •光斑移动 • 迅达商务资料网
•方 法
•内接
•VR •V A•A
•外接
•IR •A
•V
•V
• 用V作为VR的近似值
•IV
•时,求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迅达商务资料网
光杠杆放大
•S•1
q
q
q
q
D•L
•光杠杆
•d•2
•d•1
放大倍数=2S/d
取S=2m,d=80mm,
放大50倍
D•S
•望远镜
•S•0
•竖尺
• 迅达商务资料网
•3 转换法
• 转换测量法是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各种效应 和定量函数关系,利用变换原理将不能或不 易测量的待测物理量转换成能测或易测的物 理量进行测量,然后再求待测物理量。
• 迅达商务资料网
•5.调焦
• 在使用望远镜、显微镜和测微目镜等光学仪 器时,为了进行正确的测量或看清目的物,均需 进行调焦.例如望远镜要调节叉丝到物镜的距离使 之处于透镜的焦面上;使用显微镜要使被观察对 象处于物镜的工作距离处,而测微目镜则要使叉 丝在目镜的焦距内作适当的调节。这种调节统称 为调焦。
•公式
(忽略了空气阻力等)
• 意大利科学 •比家伽利略在 •的萨斜塔上做 •验铁球落地实 •重。两个不同 •高量的铁球从 •时处落下,同 •理着地。说明 •况论在一般情 •下都能较准 • 迅达商务资料网
• 下降时受空气 •阻力f与下落速度v •乃至 成正比,则 •f=v增m大g 一定值 •物体将作匀速直线 •运动,下落物体的 •极限速度约为
•2.积累和放大法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常常可能遇到这样一些 问题,即受测量仪器精度的限制,或受人的 反应时间的限制,单次测量的误差很大或无 法测出待测量的有用信息,这就需要采用累 积放大法来进行测量。
•1m
•单摆的物理模型
• 迅达商务资料网
机械放大法:通过某种方法将被测量
放大后,再进行测量。
• 迅达商务资料网
•理 •论 由于理论推导中的近似,产生的 •系统误差
•如 : • 螺线管为无限长,管壁磁漏可 •忽略。
• 迅达商务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