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 (共27张PPT)

自治城市的自由和权利大于自由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特许状” 进步性: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 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 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
(1)城市居民的来源: 周围的农村农民(或农奴) (2)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一旦进城就成为市民,意味着享有一定的 自由。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居住满一 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3)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
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
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斗争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城市取得自由、自治的艰辛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向主教(也是领主)赎买了城 市自治权。
• 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琅城的自治权。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 1128年,法国国王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城实行自治。
城市兴起的背景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 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 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 恢复起来, ①农业技术提高,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主要功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万
比
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 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 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 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 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 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 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 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城市取得自由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特许状” 进步性: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 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 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
(1)城市居民的来源: 周围的农村农民(或农奴) (2)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一旦进城就成为市民,意味着享有一定的 自由。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居住满一 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3)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
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
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斗争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城市取得自由、自治的艰辛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向主教(也是领主)赎买了城 市自治权。
• 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琅城的自治权。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 1128年,法国国王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城实行自治。
城市兴起的背景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 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 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 恢复起来, ①农业技术提高,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主要功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万
比
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 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 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 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 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 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 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 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共18张PPT)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1-
5.下图中的巴黎大学是欧洲古老的大学之一。中世纪时,在该
校可以学习的专业课程应包括( A )
①几何 ②医学 ③法学 ④神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3-
( 3 )成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 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 市法庭,成为 自治城市 。 ( 4 )形式: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 里取得“ 特许状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0-
知识点3 大学的兴起 4.( 攀枝花中考 )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 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 合史实的是( D )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8-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 工商业中心,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意思相近即可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9-
知识点2 城市居民的身份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 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C ) A.农民阶级 B.封建庄园主 C.市民阶层 D.基督教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1张PPT)

(二)城市自治斗争
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控制。 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自治典型: 法兰西的琅城起义 结果: 出现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①自由城市特点: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
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②自治城市特点: 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
小结: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
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4.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常用手段是(
)
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协商解决
C.通过法律解决
D.委曲求全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早期资产
阶级产生。那么,早期资产阶级是由下列哪些人产生的( )
①手工业者 ②农民 ③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④商人 ⑤银
行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
创立于1096 年,至今已 有900多年历
史
创立于1209 年,至今已 有810年历
史
欧洲的很多著名大学都是兴起于“黑 暗的”中世纪,历史悠久。它们被誉 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行会:什么是行会?为什么成立?
最终经促济成的了发大裁展学缝促的进兴了起文。化教育的发面展包,师
(二)城市居民
• 城市的基本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 城市居民的来源: 周围的农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 大学的兴起
导入新课
中古西欧城市……街道大部分是弯弯曲 曲的,又很狭窄。路一般是石子路或干脆是 烂泥路。街道的两边都是木头房屋,住房有 的是三层,有的是四层,也有的是五层楼。 房子一般很暗,夜间点蜡烛。房子既是商店 ,又是住房,工匠、店主和他们的家族,都 住在这些房子里。
如果只从同时期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 比较的话,显然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远 远超过西欧城市,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情况 看,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此后一直到清朝 ,中国社会沿着既定轨道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但西欧城市的发展却孕育出了向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的因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三、大学的兴起
1.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
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 断传入西欧。
2.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2)有自主权(大学自治); (3)享有司法特权。
新课探究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的重新兴起 (1)原因
①农业技术提高;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2)时间: 10世纪
(3)地点: 意大利、法兰西、 英格兰、德意志等
(4)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 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 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 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2.争取自由和自治 (1)原因:
封建领主对城 市居民任意征税, 甚至要求居民像佃 户一样履行义务。
(2)斗争
材料: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
导入新课
中古西欧城市……街道大部分是弯弯曲 曲的,又很狭窄。路一般是石子路或干脆是 烂泥路。街道的两边都是木头房屋,住房有 的是三层,有的是四层,也有的是五层楼。 房子一般很暗,夜间点蜡烛。房子既是商店 ,又是住房,工匠、店主和他们的家族,都 住在这些房子里。
如果只从同时期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 比较的话,显然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远 远超过西欧城市,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情况 看,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此后一直到清朝 ,中国社会沿着既定轨道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但西欧城市的发展却孕育出了向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的因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三、大学的兴起
1.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
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 断传入西欧。
2.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2)有自主权(大学自治); (3)享有司法特权。
新课探究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的重新兴起 (1)原因
①农业技术提高;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2)时间: 10世纪
(3)地点: 意大利、法兰西、 英格兰、德意志等
(4)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 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 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 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2.争取自由和自治 (1)原因:
封建领主对城 市居民任意征税, 甚至要求居民像佃 户一样履行义务。
(2)斗争
材料: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8张PPT)

成。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地主阶级
6、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 (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课外练习:写小论文
二十岁生活在农村的你正赶上中国梦的 幸福时代,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题目自拟)
继续努力
再见
课堂小结
中世纪城市
推动 促进
时间:10世纪 居民:手工业者、商人产生行会
特点:交通便利 规模小 自由和自治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的大学
时间:12世纪 特征:教会、国王支持
自主权、特权 课程设计: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C ( )
米兰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第二幕:勇敢斗争
我进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一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 的生活,但是琅城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贪得无厌, 对居民随意征税,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 买了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挥霍金钱后,他又要重新统 治琅城。112年,愤怒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我加入这次斗争,我们 杀死主教,成立了“公社”。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主派军队 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28年路易 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琅域终于取得自治地位。
加入行会
学徒
期满
考核合格
帮工
作坊主 (师傅)
行东行头
(没有报酬) (雇佣工人)
(行会内部首脑)
第四幕:自我提升
加入行会后,我认真学习技艺,终于取得资格 开了一家裁缝店,先凭着我精湛的技术生意越 来越好。12世纪,我又开了几家裁缝店,曾经 的一些邻居都逃到了城市,他们都在我的裁缝 店帮工,生意越做越大。我需要能写会算,了 解更多的知识,我也想出去学习来补曾经的遗 憾,我加入了教师学生行会。
6、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 (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课外练习:写小论文
二十岁生活在农村的你正赶上中国梦的 幸福时代,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题目自拟)
继续努力
再见
课堂小结
中世纪城市
推动 促进
时间:10世纪 居民:手工业者、商人产生行会
特点:交通便利 规模小 自由和自治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的大学
时间:12世纪 特征:教会、国王支持
自主权、特权 课程设计: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C ( )
米兰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第二幕:勇敢斗争
我进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一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 的生活,但是琅城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贪得无厌, 对居民随意征税,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 买了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挥霍金钱后,他又要重新统 治琅城。112年,愤怒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我加入这次斗争,我们 杀死主教,成立了“公社”。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主派军队 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28年路易 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琅域终于取得自治地位。
加入行会
学徒
期满
考核合格
帮工
作坊主 (师傅)
行东行头
(没有报酬) (雇佣工人)
(行会内部首脑)
第四幕:自我提升
加入行会后,我认真学习技艺,终于取得资格 开了一家裁缝店,先凭着我精湛的技术生意越 来越好。12世纪,我又开了几家裁缝店,曾经 的一些邻居都逃到了城市,他们都在我的裁缝 店帮工,生意越做越大。我需要能写会算,了 解更多的知识,我也想出去学习来补曾经的遗 憾,我加入了教师学生行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
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 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今年20岁的他打算 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 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
中古西欧城市与中国城市之对比:
一、欧洲城市 1、与宋朝同期的欧洲,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 2、城市的规制相对比较严整,但面积通常不大,一般也就四五千居民,拥有 两万居民的城市就算是很大的了(巴黎的人口直到路易十四时期才首次接近50万)。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
第三单元
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 治父辈的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 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逃往城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 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 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 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而且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 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 条件。
二、宋朝城市 1.我国古代的城市是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出现的。 2.城市规模大,功能区划更加清晰合理,有比较完善的防火、防盗、防 疫措施。另外不仅取消了宵禁,城门关的很晚开的很早,允许居民彻夜行走、经 商、娱乐,而且城市的规划也比较科学,继承和发展了之前中国的经验。 3.虽然中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 层,但是由于我国制度的影响,古代的城市则没有那么突出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9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5张PPT)

农奴和市民生活的不同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 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 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二、城市居民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局限性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中世纪的城市为什么主要集中 在交通便利地区?
二、城市居民
城市的基本居民: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 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
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的来源:
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周围农村的农民 (或农奴)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性的课程: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等。 (5)从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你能得的历 史信息。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 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 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
定基础。
课堂小结
城市的空气使人 自由 中世纪城市
恢复、兴起 时间 10世纪 城市主要居 民: 手工业者和 商人 交通便利 城市 特点: 规模小 自由和自 治 产 生 孕育 促进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 中世纪大学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问题思考】牛津大学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获得了哪些特权?
1231年1月12日,英王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 1254年9月27日,教会以信件形特式权写1:明免大役学权教和师免税和权学生的自由 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同时规定,在牛津大学 与市民发生冲突时,在教会审判全部的将牛津大学的学者传唤到 牛津大学外审讯。
农民 农奴
离开庄园 定居城市
市民阶层
手工工匠 商人
早期资产阶级
经济发展 大手工业作坊主
阶级分化 大商人
裁缝
面包师
酿酒
铁匠
3.城市居民的身边演变
【相关史事】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 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 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 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 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 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 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 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 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 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行会 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 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 才可得到报酬。
西欧庄园
绝大多数人口 居住在庄园里
城市
中世纪城市和 大学的兴起
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伦敦
意大利的威尼斯
德国的慕尼黑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①兴起于10世纪; ②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方, 如港口、海湾、主教驻地; ③工商业为主(经济中心); ④人口相对较少; ⑤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2.争取自由自治的斗争
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 封建领主颁发的特许状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问题思考】牛津大学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获得了哪些特权?
1231年1月12日,英王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 1254年9月27日,教会以信件形特式权写1:明免大役学权教和师免税和权学生的自由 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同时规定,在牛津大学 与市民发生冲突时,在教会审判全部的将牛津大学的学者传唤到 牛津大学外审讯。
农民 农奴
离开庄园 定居城市
市民阶层
手工工匠 商人
早期资产阶级
经济发展 大手工业作坊主
阶级分化 大商人
裁缝
面包师
酿酒
铁匠
3.城市居民的身边演变
【相关史事】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 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 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 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 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 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 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 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 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 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行会 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 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 才可得到报酬。
西欧庄园
绝大多数人口 居住在庄园里
城市
中世纪城市和 大学的兴起
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伦敦
意大利的威尼斯
德国的慕尼黑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①兴起于10世纪; ②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方, 如港口、海湾、主教驻地; ③工商业为主(经济中心); ④人口相对较少; ⑤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2.争取自由自治的斗争
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 封建领主颁发的特许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技之长的人 小商小贩
手工业者
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银行家
商人
城市 基本居民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 展,最终促成了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背景: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 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 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B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
5、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 、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D 6、下列选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有关的是(
)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③选拨管理的
需要
④教师和行会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A 1、中世纪争取城市自治斗争形成的根本原因(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的形成
C 、王权的衰落
D、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2、“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它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
C 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了(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 B、罗马教廷的统治
C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英国的伦敦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西欧城市的兴起
时间: 10世纪
原因:
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 余产品增加; ②商业贸易发展; ③人口增长。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3
新兴城市 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 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渡口、港湾、城堡、 寺院,甚至交叉路口等地。
意大利的 威尼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 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
三、大学的兴起
背景:
经济的发展; 许多希腊、罗马文化的古典著作在西欧传播、
阿拉伯文化也传入西欧;
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类型: 教会学校、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三、大学的兴起
大学的课程
中世纪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
不列特城市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 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免受先前领主的追捕”。 洛里斯城市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只要在城市之中平安的 居住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以前的主人不得对他提 出任何权利主张。” 亨利一世授予泰恩河上的新城的特许状中规定:“如果一个 农奴来到一个自治城市,并在城内住满一年零一天,那他以 后就是一个市民了,并且可以继续住在这个城市里,除非他 先前被他的领主通知或者是他本人自己的意愿而只在这个城 市里呆一段时间”。 亨利二世颁发给诺丁汉市的特许状中也说:“无论任何人, 只要和平时期在城市里居住一年零一天,除国王外,任何人 对他无任何权利”
手工工匠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 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 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 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 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形成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农民 农奴
设立城市法庭
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 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 领主的控制。
市民是自由人 享有财产权 不得随意征税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城市的基本居民: 手工工匠、商人
他们一般从周围的农村的农民转 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 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 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 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 迫他们重新成为农奴。
天文
文法
修辞
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 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
几何
逻辑
学和神学。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 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
算数
音乐
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小结: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 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城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呢?它建立之初就是自由的吗?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市民任 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市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 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特许状 ”
国王颁发,有利于削弱领主的权力,同时获得市民的拥护。 许多城市取得某种程度自由与特权;部分城市成为自治城市。
• 有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怀里揣着过去而放弃了现在的努力。有些痛苦也是自找的,因为无所事事而一直活在未来的 憧憬里。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靠天,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是不停地做,重复的做,用心去做,当你真 的努力了付出了,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 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 度。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间。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 一步;心中想过无数次,不如撸起袖子干一次。世界上从不缺少空想家,缺的往往是开拓的勇气和勤勉的实干。不要被 内心的犹疑和怯懦束缚,行动起来,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 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不谈以前的艰难,只论现在的坚持。人生就像舞台, 不到谢幕,永远不要认输!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年龄无关!生活要有激情,只要你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什么时候 开始都不晚,负能量的脑袋不会给你正能量的人生!简简单单,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路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 的 ,只有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雨,坚持走下去,阳光灿烂的笑容,在风雨后等着你我。笑着走下去, 一定会见到最美的长虹。每个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每一次付出,都会在以后的日子一点点回报 在你身上。生活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勒奋的人。别让未来的你怨恨今天的自己。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 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 自尊。喜欢一个人,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而爱一个人,即使不开心也想和他在一起。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 宵。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们就这样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忘。心有多大,舞台就 有多大。思考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因为思考可以释放能量。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 没听到过是非。因为清楚地明白得不到我想要的,所以就选择了放弃;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那么
D、巴黎圣母院的修建
3、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
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
的是(
)
A、农民阶级
C 、市民阶层
C
B、封建贵族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D 4、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 ②用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通过武力斗争
城市与王权之间的利益关系
双赢的关系。 国王:削弱领主势力,获得城市拥护,巩固 王权; 市民:与国王的联合可以获得自由和自治。
但是,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 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 持者。
自由城市与自治城市
自治城市
自由城市
取得完全自治的城市 没有取得完全自治的城市
有权选举市长、市 政官员
相关史事:
法国琅城起义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的毛纺织业发达,是当时法国毛纺 织业的中心。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 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 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 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 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 公社,实行自治。此后,琅城居民一直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