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窃读记》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害怕、充分、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厨、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感悟窃读的复杂滋味,感觉作者对念书的热爱,对求知的盼望,并遇到感染。
3、学习作者借助仔细入微的动作描绘和心理描绘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诵课文、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知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着重学生从小喜爱念书的好习惯。
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觉窃读的复杂滋味,感觉作者对念书的热爱,对求知的盼望。
教课难点:学习作者用仔细入微的动作描绘和心理描绘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要修业生收集名人念书的故事或念书名言。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话导入,激发念书兴趣1、同学们,书本让我们增加知识,宽阔视线,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似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觉呢?(学生放谈念书的经历与领会,教师依据学生的报告适合的激励与评论。
)2、方才,同学们谈得特别好,老师也感觉到了你们念书的乐趣。
是啊!念书能令人奋进,令人进步,念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特别喜爱念书,居然去“窃书”。
这终究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展望:为何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如何的感觉?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方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仔细读边思虑,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下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育学生阅读的归纳能力。
)(学生念书、思虑,教师与个别学生沟通。
)2、指引学生归纳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测学情1、认读生字与写字:如“目的地”的“的”读digrave;;“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临时”中的“暂”读zagrave;n;有一些字的笔画许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示学生注意各个零件的构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课,教材内容为《松鼠》。
该课程主要围绕松鼠的生活习性展开,通过对松鼠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松鼠的日常活动,并通过文学性描写呈现松鼠的形象。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1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有关松鼠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描绘松鼠的形象。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松鼠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描绘松鼠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松鼠的兴趣。
•提出问题: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有哪些独特的特征?3.2 学习活动1.课文导读–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松鼠的生活场景。
–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词语学习–分析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固定搭配,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3.理解课文–分组讨论,学生描述松鼠形象并展示自己的想法。
3.3 拓展延伸•观察野外松鼠或通过视频观察松鼠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松鼠的印象。
•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小短文,描述松鼠的生活习性。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松鼠生活习性的记忆。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松鼠的热爱和关注,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
五、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围绕《松鼠》展开,通过课文学习、词语学习和拓展延伸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三、精读,理解感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妙。
2.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达,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2. 引入课题,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2. 分段讲解生字词,强调重点和易错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全班纠正读音。
4.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本文主要写了哪些自然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是什么?5.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2.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等,让学生通过造句、仿写等方式加深理解。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培养环保意识。
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白鹭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白鹭的?白鹭与人类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特点。
3.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白鹭,你会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答案:1. 抄写生字词略。
2. 示例: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它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3. 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只白鹭。
我生活在美丽的湖泊边,喜欢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我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学的魅力
•能读懂课文,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能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与朗读
3. 教学难点
•理解与借用课文中的句型
4. 教学准备
•课文《白鹭》
•课件
•指导书
•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
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
2.分段理解,进行小组讨论,梳理课文内容
(3)朗读训练
1.师生共读,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表现积极性
(4)课文赏析
•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
(5)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白鹭》的教学中,我观察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较高,课文中的
意境也深深吸引了他们。
但在背诵部分,部分学生存在记忆困难的现象,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另外,课文讲解时可能存在语言过于晦涩的问题,需要简化语言,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上即是对《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总结,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所帮助。
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教学案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但她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呢?
讲+小动
1.接读课文。(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听、讲、想+小动
听、想、讲
1.是啊,读书有千百种滋味。今天我们用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的书店一起来受到了一下窃读的滋味。组内交流,展示汇报
2.说说你通过《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
想+做
1、听写词语。(10个)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
语( )戏()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展示
合作探究
回顾拓展
达标检测
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书滋味。
3.组内的的汇报展示+约定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上饶县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
主备:葛斌审核:葛斌审批:李燕飞授课人:班级:授课时间:
课题:
1、窃读记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并进
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学习目标
问题导入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第一课读图识字《学生会彩排》【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图片,复述故事,了解故事情节;2. 掌握生字词“学生”,“会”,“彩排”的读音和意义;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独立理解故事情节,并且能够正确运用生字词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2. 图片资料:《学生会彩排》的图片;3. 课堂道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 利用图片资料展示《学生会彩排》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2.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解1.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重点解释生字词“学生”,“会”,“彩排”的意义和读音;2. 老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三、课文学习1. 学生课文跟读,重点训练生字词的发音;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图片顺序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学习1. 学生分组进行问答环节,巩固生字词的认读;2. 学生自由讨论,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
五、作业布置1.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并使用生字词进行造句;2.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相关故事,扩大阅读面。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并且掌握了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通过分组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图片故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篇示例: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小蝌蚪在水中寻找妈妈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蝌蚪的冒险经历,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母爱的伟大。
通过教授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和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2. 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技巧表达文章情感;3. 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4.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隐含含义,领会课文中的教育意义;5. 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和情节,感受亲子关系的深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清溪联升小学“和谐课堂”教学设计
酸:左边是“酉”不是“西”;右边笔顺。
(3)理解词语。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4)组词练习,积累词语。
窃——偷窃窃听窃贼充——充分充足充满填充
皱——皱眉皱纹褶皱撑——支撑撑船撑门面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读书,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还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下面,就让我们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
1.品读课文,丰富阅读体验。
(1)以接读的方式品读课文。
学习过程时读了那么多书,我觉得她会更聪明,更成熟。
四老师小结,有感情朗读
是的,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启智慧,而且会使一个人成长起来。
从同学们的体会中,我不仅感受到窃读五味俱全,而且领悟了读书的真谛。
下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板书设计
读菜勺起yō哟饥怕足屋起眉头一真支书
备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