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词语运用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词语运用复习(有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词语运用复习(有答案)

中考词语运用复习一、题例解析1、(2013广州中考)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

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B.鳞次栉比C.相得益彰D.眼花缭乱解析:答案D 。

自相矛盾,“眼花缭乱”与下文的“清晰真切”表意矛盾,不合情理。

2、(2012广州中考)下列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解析:答案D 。

用错对象,“天伦之乐”指父母子女团聚一堂,不用于同学聚会。

3、(2011广州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全长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____________,成行成市。

(鳞次栉比星罗棋布)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各类场馆的介绍,又能__________地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

(栩栩如生绘声绘色)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_______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

(年纪年龄)A.鳞次栉比绘声绘色年龄 B.星罗棋布绘声绘色年纪C.鳞次栉比栩栩如生年纪 D.星罗棋布栩栩如生年龄解析:答案A 。

近义词辨析,“星罗棋布”指分布广,600米的路范围不广;“栩栩如生”指事物像活的一样;“年纪”专指人的年龄。

专题03:词语运用-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备考(广东专用)

专题03:词语运用-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备考(广东专用)

专题03:词语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匪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D.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茸..一新。

C.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________,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________,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________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

|针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答案】×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解析】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贯 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
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 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 望文生义。
3.从用法上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上,“爱护”适用于对下。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
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做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 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 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答案】× 【解析】 “难言之隐”的“隐” 就是“苦衷”,语义重复。
6.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 额利润。 ( √ )
7.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 【答案】×
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解析】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 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时一定要明辨对象和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例如][2020·齐齐哈尔]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的演讲,赢得大家一阵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不能形容“演讲”。
3.辨明褒贬色 词语的表现力常常来自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如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
色彩反向的错误。 [例如][2020·营口]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 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是贬 义词,这与本句意思相反,应为“事半功倍”。

2024年广东省语文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广东省语文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广东省语文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a.沉()默()b. 瞬()间()c.皎()洁()(2)请根据汉字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a.毅力b. 陶醉c.沉思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成绩进步神速,简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b.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解决办法。

c.他对朋友忠诚可靠,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请修改下列句子中的病句:原句:他的书法技艺,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答案:1、(1)a. 沉(沉)默(默) b. 瞬(瞬)间(间) c. 皎(皎)洁(洁)(2)a. 毅(yì )力 b. 陶(táo )醉 c. 沉(chén )思2、(1)b.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解决办法。

(“一时半会儿”是口语表达,正式书面语应使用“一时之间”)(2)修改后的句子:他的书法技艺精湛,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原句中的“技艺”和“技艺精湛”意思重复,可去掉“技艺”,使句子更加简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买了一堆“经典名著”。

(2)在这次比赛中,他奋力拼搏,终于脱颖而出。

(3)我国科学家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选项A中,“经典名著”一词使用不当,因为“经典”和“名著”有重复的含义,应该使用其中一个即可。

其他选项中的词语使用恰当。

故选A。

4、请将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补充完整。

(1)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 ________ 了。

(2)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终于 ________ 了。

答案:(1)小有成就(2)名列前茅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第一空应填入“小有成就”,表示取得了一些成绩;第二空应填入“名列前茅”,表示成绩排在前列。

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亘古(gèn)追溯(shuò)吞噬(tūn)忍俊不禁(jīn) B. 滑稽(jī)蓦然(mò)蓦地(mù)惟妙惟肖(xiào) C. 吞噬(tūn)洗濯(zhuó)秀颀(qí)骇人听闻(hài) D. 倔强(jué)猝然(cù)蓦然(mù)忍俊不禁(jīn)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B. 别具匠心巧妙绝伦 C. 迥然不同美味佳肴 D. 不可明状莫明其妙答案:A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来,有的骑自行车来,令接待他们的法国人感动惊讶。

B.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倾听着訇訇的海潮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内心无比欢愉。

C. 粤剧、潮剧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D. 一件原来令人泄气的消息,变得令人乐观,坚不可摧了。

答案:B二、非选择题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答案:乾坤日夜浮5、阅读下面文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为了保护极度虚弱的病患,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最前线。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们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最近,一款新的医用护臀垫片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这款名为“医护臀”的产品,可让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坐在防护座上,减轻了他们因为防护服密闭性而产生的不适感。

同时,“医护臀”还能吸收医护人员身体发出的多余水分,让他们的防护服保持干燥,从而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

此款产品的诞生与推广,无疑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向他们表达了我们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2023广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广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广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蒹葭苍苍,。

(《诗经》)(2)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下联:,人奚足算哉(7)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

2、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 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 tiě mǎ 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 ,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我们从古诗中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出蓬勃生机。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yōu xián()(2)jīn gē tiě mǎ()(3)piāo yì()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获取与时俱进迸发B.汲取与时俱进焕发C.获取与日俱增焕发D.汲取与日俱增迸发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 词语积累(含答案)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 词语积累(含答案)

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词语积累中考解读★大数据告诉你广东省中考命题规律考试要求主要考点考查频次题量和分值命题规律熟悉拼音,会写汉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左右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字词(课后“读读写写”及文下注释重点词) ★★★★★ 4道小题,共4分前两道小题为两字词语,后两道小题为四字词语或成语;考题“读拼音写汉字”考查的不是孤立的汉字,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核心素养要求识记常用汉字,注重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感受汉字独特的美广东真题1.(2022·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美观。

(2)静下心来——不要fú zào( )——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3)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bù qī ér zhì(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短片中的古诗词与二十四节气画面xiāng dé yì zhāng( )。

2.(2021·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qiān xǐ( )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2020·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 )地响。

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憔悴/鞠躬尽瘁擅长/草长莺飞B。

折损/不折不挠濡养/妇孺皆知C。

要塞/顿开茅塞蜷伏/诲人不倦D。

颁发/间不容发盘桓/持之以恒改写: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是()(2分)A。

憔悴/鞠躬尽瘁B。

折损/不折不挠C。

要塞/顿开茅塞D。

颁发/间不容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篷勃以身作则娴熟无精打彩B。

题跋天崖海角严峻正经危坐C。

挚爱合颜悦色决择相辅相成D。

恪守与日俱增侥幸胸有成竹改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分)A。

篷勃以身作则B。

题跋天崖海角C。

挚爱合颜悦色D。

恪守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研究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

“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

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D。

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

改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是()(2分)A。

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研究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

“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

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D。

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

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

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广东中考词语运用及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 • 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 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 • • • 在天边挣扎。

C. 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 •D. 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

• •B. 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 • •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 •B 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 • • •C 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 • • • 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D 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 •表。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目光深邃,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 •B 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

• •C. 海上日出真是美轮美奂。

• • • •D. 流落到荒岛的鲁滨孙十分孤独,为了回归人类社会,他苦心孤诣于制造独木舟。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中考前夕,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 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 • • •C.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 • • •D.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 •以法。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01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 • • •B.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C.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 •D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迎来了彩霞绚丽的一天第四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电信太痴迷于行业垄断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严重妨碍了中国社会把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把”改为“对”)B. 日前,国家审计署对申泰、国银等88家证券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表明这些证券公司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相当严重。

(删去“表明”)C. 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不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删去“其实”)D. 把经济改革的已有成就扩展到其他领域,进行社会政治文化,较之意识形态的抽象辩驳和进行改革的一般号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社会政治文化”后面加上“的相应改革”)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把“保障”改成“保证”)B. 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很重要的旅游观光之一。

(把“旅游观光”改为“旅游观光地”)C. 在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将“却”改为“都”)D.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在句末加上“之一”)B.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大约”和“左右”删去其一)C.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删去“使”)D.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删去“是否”)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将“控诉”改为“揭露”)B. 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将“听取”和“讨论”互换位置)C. 历史上那一个个着名的文学奖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D. 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删掉“自从”)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删掉“使”)B. 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

(将“降低”改为“减少”)C.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删掉“不”)D. 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6.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7.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增强”换为“增加”)B. xx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

(“讨论”和“听取”调换)C.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去掉“能否”)D.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删除“随着”)B.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将“充满”与“孩子们”调换位置)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女士,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改为“深受读者喜爱”)D.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将“因为”改为“由于”)第五章仿写句子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_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2.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私的包容。

3. 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

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 ;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4. 请你仿照画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O我喜欢红色6.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7.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

甜蜜的回忆如花, 芬芳四溢,令人迷醉。

它女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8. 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读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坚忍是到达成功的阶梯。

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10.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

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11.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语句。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

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12.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

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词语运用【演练•巩固提升】1. C解析:A项“驻足”停步;停留、立足。

该词语运用正确;B项“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该成语运用正确;C项“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与句意不符,词语使用不恰当;D项“妖娆”娇艳美好。

符合句意,词语使用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