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护肤品市场分析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护肤品市场是指涉及护肤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整体经济环境。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护肤品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庞大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本文将对护肤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和消费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护肤品市场的规模庞大,涵盖了面部护肤、身体护理、口腔护理等多个细分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到了5000亿美元,估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趋势1. 品牌多元化: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功效和品质。

因此,护肤品品牌开始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针对不同肤质和需求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的护肤品越来越感兴趣。

无添加、天然有机的护肤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3. 电商渠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渠道在护肤品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

消费者更加便捷地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护肤品,而且电商平台还能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和用户评价,方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四、竞争格局护肤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际大品牌和本土品牌。

国际大品牌在技术研发、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方面具有优势,而本土品牌则更加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此外,电商平台的崛起也为小型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通过互联网渠道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

五、消费者需求1. 功效性: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功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翼产品能够解决肌肤问题,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2. 安全性: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翼产品不含有害物质,对肌肤无刺激。

3. 个性化: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护肤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翼能够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

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护肤品市场环境分析(一)随着人们对护肤意识的不断提高,护肤品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消费市场。

护肤品市场的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消费趋势三个方面对护肤品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护肤品市场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容的重视,护肤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另外,女性消费者仍然是护肤品市场的主力军,而随着男性护肤意识的觉醒,男性护肤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年轻人对于个性化护肤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促使整个护肤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护肤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由于护肤品市场的前景广阔,许多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争夺市场份额。

目前,护肤品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竞争模式:一是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二是品牌之间的竞争。

国际品牌具有品牌溢价和技术优势,一些知名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而国内品牌在品牌传播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本土优势,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此外,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品牌力的差异化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最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消费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护肤品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其次,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根据不同肤质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肤方案和产品成为了市场的趋势。

此外,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护肤品企业需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产品。

综上所述,护肤品市场环境在持续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激烈的竞争格局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护肤品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同时,护肤品企业还应加强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推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竞争优势。

化妆品行业的分析和改进方案

化妆品行业的分析和改进方案

化妆品行业的分析和改进方案一、行业概况化妆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行业,涵盖了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多个细分领域。

随着时尚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者对美丽和健康的追求,化妆品市场日益火爆。

然而,当前整个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品质量、可持续性、消费者教育等方面有待改进。

本文将从市场竞争、产品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市场竞争分析1. 品牌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很多具有知名度的化妆品品牌,并且不断有新品牌加入市场。

这使得整个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的市场策略来突围。

2. 消费升级: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功效和品质,追求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美容方案。

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产品定位。

3. 电商渠道崛起: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兴起,很多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化妆品。

这给传统实体店带来了很大挑战,企业要加强线上渠道建设,提高网络营销能力。

三、产品质量改进方案1. 注重原材料选择:化妆品的成分对于用户的健康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并通过认证机构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功效。

2. 加强绿色环保意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关注。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环保工作,选择环保包装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举措,并向用户传递绿色环保意识。

3.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通过严格把控全程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可持续发展改进方案1. 支持环境友好型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企业应该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通过推广使用可再生资源和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回馈社会。

我国护肤品数据分析报告(3篇)

我国护肤品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肤品市场逐渐成为消费热点。

消费者对护肤品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品牌竞争也愈发激烈。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护肤品市场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市场现状、趋势以及消费者偏好,为护肤品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000亿元。

其中,线上市场规模占比逐年提升,已成为护肤品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2. 市场结构我国护肤品市场结构以国产护肤品为主,进口护肤品为辅。

国产护肤品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尤其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备受青睐。

进口护肤品则以高端品牌为主,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

3. 消费群体我国护肤品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45岁年龄段,其中25-35岁年龄段消费者占比最高。

女性消费者占市场主导地位,男性消费者市场潜力巨大。

三、数据分析1. 品牌竞争(1)市场份额根据市场份额数据,我国护肤品市场前五品牌分别为:X光子、Y家、Z保湿、W科技、F天然。

其中,X光子市场份额最高,达到20%。

(2)品牌竞争态势从品牌竞争态势来看,X光子、Y家、Z保湿等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新兴品牌通过差异化竞争,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 产品类型(1)按功效分类我国护肤品市场按功效分类,主要包括:保湿、抗衰老、美白、防晒、去角质等。

其中,保湿类护肤品市场份额最高,达到45%。

(2)按成分分类我国护肤品市场按成分分类,主要包括:天然成分、化学成分、生物成分等。

其中,天然成分护肤品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3. 消费偏好(1)消费渠道我国护肤品消费者购买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达到60%。

其中,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线下门店等渠道是消费者购买护肤品的主要途径。

(2)消费场景消费者购买护肤品的主要场景为日常护肤、特殊场合护肤、旅行护肤等。

中国美容护肤用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中国美容护肤用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中国美容护肤用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美容护肤用品是指用于美容和护肤目的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中国美容护肤用品市场规模庞大,并且正在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美容护肤用品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1.3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3%。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女性消费者对美容护肤的不断追求和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要求。

二、市场竞争情况目前中国美容护肤用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和互联网品牌三个主要竞争方。

国内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资生堂、佰草集等。

国际品牌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如欧莱雅、兰蔻等。

互联网品牌通过线上销售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崛起,如宠爱之名、菲诗小铺等。

三、市场发展趋势1.绿色和天然成分趋势: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和天然成分的美容护肤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将驱动市场向这个方向发展。

2.个性化定制趋势: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及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美容护肤品行业将更加关注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互联网销售渠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销售渠道成为美容护肤品行业的重要一环。

未来,传统品牌和新兴品牌都将加大对线上渠道的投入,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四、投资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美容护肤用品市场持续增长的态势使得投资前景广阔,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支撑。

2.人口红利和中产阶级消费升级: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将为美容护肤用品市场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3.投资门槛较低:美容护肤用品行业的创业门槛相对较低,初创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成本较低,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4.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是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需要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的建设。

2023年护肤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护肤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护肤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肤品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

据统计,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市场之一。

而且,随着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主要分析护肤品行业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宏观环境1.政策环境:国家关注环保与生态建设,护肤品行业不断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企业应积极响应污染防治,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2.经济环境: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高速发展,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观念逐步成熟,护肤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3.技术环境: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护肤品行业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如时下最流行的面膜、精华素等,且技术已经可以代替化学成分,更加天然,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二、市场环境1.竞争环境:护肤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品牌也在迅速进入中国市场。

各品牌通过卖点定位,迎合不同的消费人群,不断寻求竞争优势。

2.消费者环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提高,但同时也追求性价比,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对品牌、口碑等因素要求更高,对产品的价格、品质、功能、服务等进行评估。

3.营销环境:品牌对于产品宣传的营销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因此,企业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提高品牌影响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行业环境1.产业链环境:护肤品行业需要涵盖从研发,生产,销售,整合和管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整个供应链由供应商、生产商、配送商和零售商组成,每个环节的质量和供应能力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2.品牌环境:品牌影响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消费者购买护肤品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护肤品行业中,已有很多品牌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品牌竞争更加激烈。

结论总之,护肤品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在未来,行业将加强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高和升级换代,完善供应链管理,优化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品牌影响力。

国产护肤产品的市场定位分析

国产护肤产品的市场定位分析

国产护肤产品的市场定位分析摘要: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护肤品行业市场未来前景;护肤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竞争焦点;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国产护肤品企业SWOT分析;对国产护肤品企业的几点启示关键词: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策略分析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护肤品市场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2006年全球化妆品市场》上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销售市场。

而占化妆品市场35%的护肤行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产、合资、进口品牌争奇斗艳,高档、中档、低档系列异彩纷呈。

全国有近3000家大小护肤品生产企业,2003年底对300家大中型护肤品企业统计,2003年1-9月完成销售额162.7 亿元,约占全国总销售额的21.6 %。

内地护肤品市场发展迅速,批发零售总额不断上升,1982 年只有2亿元,但至2002年根据中国香料香精护肤品工业协会数据,已经增至460亿元,2003年更突破500亿元。

不过相对于发达国家,内地仍处较低水平,具有丰厚发展潜力。

护肤品行业市场未来前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等低层次消费领域后在其他衍生领域如护肤领域内将支出更多。

因此,护肤领域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大,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到2010年,我国护肤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专家分析,护肤品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为:一,天然化妆品市场备受青睐;二,中老年化妆品市场需求巨大;三,专业化妆品市场一触即发;四,儿童化妆品市场方兴未艾;五,运动用化妆品前景广阔;六,男用化妆品发展迅速。

护肤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竞争焦点护肤品市场竞争格局我国护肤品市场呈现出品牌化的竞争格局。

国外及合资品牌占据着高档市场,而国产品牌则以薄利多销,更多地将力量集中在控制中低档市场,从而呈现出各踞一方的竞争格局。

然而近来不断有外资高端品牌向中低端市场进军,国产品牌也对高端销售跃跃欲试。

中国护肤品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中国护肤品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中国护肤品市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中国的护肤品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企业互相竞争的同时,还要应对来自国外品牌的竞争。

本文将分析中国护肤品市场竞争格局,从品牌、消费者和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品牌竞争中国护肤品市场的品牌竞争主要分为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两种。

目前,中国的护肤品市场上,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国内品牌的份额正在不断扩大。

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主要归功于高质量和创新,而国内品牌则因为价格优势和加强科研创新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国际护肤品品牌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几个国家。

国际品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知名度、质量、研发能力、市场份额、广告推广和销售渠道等方面。

同时,这些品牌具备全球性的优势资源,包括品牌形象塑造和市场推广、原料和技术、渠道和分销等,这些优势资源可以帮助国际品牌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护肤品品牌的竞争则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国内品牌的价值定位和特色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注重品质和包装,有的注重技术和研发,有的注重定制服务和体验。

国内品牌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份额,需要注重品牌定位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护。

二、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影响护肤品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改变。

他们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安全和效果,同时对自然成分和环保性能也越来越关注。

此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例如,年轻消费群体更看重的是时尚感和个性化定制服务,而中年消费群体则更注重抗衰老、保健和形象美容等方面。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护肤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产生了影响,不仅推动了护肤品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也促进了多元化产品的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品牌开始将天然成分、有机植物和绿色环保元素引入产品中,这些新型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护肤品市场分析前言护肤品行业,由于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回报相对较快,进入容易,品牌数量极多,竞争呈纷杂状。

护肤品的利润空间大、个性化强,给广大厂家和商家提供了广阔的操作舞台,因而护肤品领域没有绝对优势的领先品牌,玉兰油、大宝、小护士品牌的年销售额均未达到10亿元,并由于体制、管理基础或者商业理念问题,销售增幅缓慢,发展已经到达一种瓶颈状态。

根据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数据,护肤品(含洁面乳)2001年大约有100亿的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给诸多厂家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现就国内护肤品市场现状作简单分析, 并从渠道组建和概念产品开发两方面就中小型化妆品企业护肤品的开发、市场策略进行初步探讨第一部分国内护肤品市场现状一、国内护肤品产品定位现状及分析价格定位由于消费者注重护肤品的使用效果,并受心理认同因素的影响,国内顶尖级品牌均为技术实力雄厚、品牌内涵底蕴十足的外资品牌占据,国内护肤品厂家纷纷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于中低档,销售过亿的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价格定位集中在12元~~30元之间,以满足大众消费为宗旨。

(根据对国内诸多品牌的观察,我认为50元以上是一个雷区,价格定位高于50元,而又希望按塑造品牌模式运营的企业,结局只能是粉身碎骨。

)功能卖点定位定位于大众消费,所以在功能卖点的定位方面,国内护肤品以通俗易懂、易记忆、强调功能和成分、独特销售主张(USP)为特点,考察国内成名品牌,我们可以看到:小护士(维他命和防晒)索肤特(木瓜和减肥皂)丁家宜(一洗白)姗拉娜(祛痘和丰乳)东洋之花(绵羊奶)雅倩(珍珠膏和保湿摩丝)美媛春(清毒养颜)大宝(纳米物理防晒)以上品牌无不符合上述特点,是以概念产品取胜的典型例子。

而索肤特更是将产品定位的游戏玩得如火纯青,靠概念产品细分市场、靠功效宣传打动消费者,把自己送上了知名品牌的行列。

北京的大宝是一个例外,但大宝的电视广告独辟蹊径,以一种大众化的平民风格,通俗、易记忆,打开了市场,其拳头产品也仅仅是大宝SOD蜜和大宝洗面奶两个单品。

国内护肤品功能卖点定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A、以成分+功能命名包括动植物成分命名法和高科技成分命名法,前者如:绿茶(颜庄、露华浓的绿茶系列)、芦荟(安安、雅倩的芦荟系列)、银杏(婷美银杏系列)、木瓜(广州索肤特、深圳香雪兰的木瓜系列)、羊胎素(安婷羊胎素系列);后者如维他命(深圳小护士)、维他命C(露华浓维C系列)、核酸、基因、熊果苷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前者命名的产品销售要明显好于后者(除小护士外),可能是由于动植物成分更加容易让人产生记忆、而且让人有回归天然的联想吧。

B、以功能性命名以功能性命名的产品,典型的是丁家宜赖以成功的丁家宜一洗白、曾经风靡中国的奇妙换肤霜以及兰亭眼霜、美媛春清毒养颜洁面乳、安姿立即白、可采眼贴膜、深圳柔迪祛斑霜等。

C、以子品牌命名,旗下统揽产品子品牌是一个让人朗朗上口、感觉美好的词语,旗下统揽系列产品,如索肤特十大美女、姗拉娜喜肤洁面乳、香雪兰十全十美系列。

由上可见,国内护肤品的产品命名更加注重现实意义,以能够引起消费者记忆乃至购买冲动为目的。

二、国内护肤品销售渠道现状及分析就国内品牌而言,洗发水沐浴露由于宝洁、舒蕾等垄断品牌的封杀,无法拉开价格差距,象200ML的洗发水零售价集中聚焦在10元~25元之间,利润空间有限,导致了销售渠道的相对单一,在城市集中于传统百货商场和超市卖场,在农村则在广大小店铺。

而护肤品则不一样,由于消费对象需求的多样化,国内护肤品的价位差距较大,同一规格功效的产品,价格从5~80元不等(不包括美容院线的产品),特殊功效的祛斑产品价格甚至突破100元。

较大的利润空间、个性化的市场,给诸多品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表现在销售渠道上,鱼有鱼路,虾有虾路,精彩纷呈,但主要集中在六大渠道:1、商场专柜2、大卖场3、超市4、专卖店5、美容院6、直销(由于美容院线和直销暂时不在我司考虑范围内,在此不做描述)在国内护肤品的销售中,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专卖店四分天下,但从全国范围而言,在二类以下的市场目前销量主要产出在商场专柜和专卖店,随着大卖场、超市的逐步发展,这两者的销售量在近年内将会有大幅度攀升。

商场专柜高档次定位,决定了在一二类市场已开始逐渐将销售空间让位与国际品牌和合资大品牌的现状,但由于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国内护肤品名牌在商场专柜与国际顶尖品牌仍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共存局面;在三四类市场,护肤品销售仍集中在商场专柜,在3年以内这种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

这也是以三四类市场为目标的国内护肤品厂家,应该重点考虑的售点。

大卖场超市高速发展以及大众消费的定位,使得护肤品在该场所的销售业绩令人振奋,并逐渐成为国内护肤品名牌在一二类市场的销售主要渠道。

据悉2002年小护士、东洋之花等品牌均已作出全面进军超市大卖场、开展大卖场营销的决策,这也将大大加速国产护肤品销售超市化的进程,并逐渐波及到三四类市场,成为护肤品销售的主渠道。

决定进入一二类市场的护肤品厂家,必须根据大卖场超市的销售特点进行营销战略的调整。

专卖店以私人经营为特征的化妆品专卖店近年来在全国范围都有大幅度增长,尤其在东北辽宁等地,丽都百货、辽西日化等以专卖店为主业,已经开始发展化妆品专卖店连锁,独霸一方。

在浙江宁波面积仅100平米的一个专卖店,无品牌知名度的御芝堂的碧艾系列护肤品月销售一度在4万元以上,远远超过杭州大商场的形象专柜销售额。

专卖店希望有足够的价差以实现高利润,对品牌知名度和营销支持的要求不高,这正解决了国内诸多护肤品厂家欠缺品牌运作实力、不愿承担市场风险的尴尬。

厂商各取所需,专卖店的前景看好。

不可忽视的小经销商通路小经销商是指一些自有资金不雄厚(大部分资金在15万元以下),业主具有两年以上操作日化或其它日用消费品的终端经验,有强烈创业欲望和激情,护肤品的高利润吸引了他们的介入。

与专卖店通路类似,他们操作偏重终端人员促销,对品牌知名度的要求不高,更注重利润;不同的是专卖店营销为单点销售小经销商为区域多网点销售,以向零售商场专柜、超市供货或买断柜台经营的模式拥有较多数量的网点。

小经销商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呈现勃勃生机。

专卖店和小经销商对产品选择的要求是:A毛利要求较高,进货价格在零售价的3~4折甚至更低;利润的隐蔽性,同一品牌在同一区域的经销点不能过多,如在县级市场最好独家经营;B包装要精美,有卖相,有卖点可以让专卖店销售人员向顾客推销;C品种较齐全,从洁肤护肤到特殊护理,品种一应俱全。

三、国内护肤品营销手段现状及分析针对大卖场和商场专柜:以大卖场和商场专柜为销售通路的护肤品厂家,基本上都是实力较雄厚的品牌,一方面注重广告引导,另一方面强化终端促销力度,也有部分资金实力薄弱营销资源匮乏的厂家,在目标区域市场,以强化终端销售力度为主要手段。

国内护肤品厂家在经过了梦想一夜之间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浮躁、头破血流之后(广州的千姿莲品牌在2000年~2001年即有类似盲目扩张的激进,原有市场立足未稳,新开发市场又遭惨败),注重区域的重点突破将成为一种趋势。

表现在同一区域内,追求单点产出,将一些有潜力的售点培养成样板终端进而带动其它售点的销售。

由于大卖场和商场专柜的竞争激烈,终端执行力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但终端执行力是一个企业综合资源的集中体现,从总部、区域经理、终端主管到促销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企业执行力的弱化。

一线工作不到位,执行力薄弱成为困扰诸多企业的问题。

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护肤品尽管欠缺全国性表现上乘的企业(小护士、东洋之花除外),但在各个区域市场都有一些操作成功的品牌,他们注重目标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以农夫种田的模式将一亩三分地做精做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广州颜庄、深圳兰亭在浙江、逸肤雪在陕西、西安圣梦在新疆,均有不俗业绩。

典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品牌,以每个县配备本土化业务员、费用承包的形式,在浙江省取得了年销售3000万元、纯利1000万元的成就,让诸多护肤品厂家大跌眼镜。

调动销售链各环节的积极性、长久保留一线激情,强化终端营销气氛的营造、促销队伍的强化,辅之以少量广告投入,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专卖店和小经销商通路:专卖店和小经销商的困惑在于:A价格穿帮,遭遇竞争由于销量有限,无法直接向厂家进货,大部分货源从批发市场采购,无法确保利润隐蔽性,更为头痛的是,一旦产品出现旺销势头,其它专卖店势必进货销售,打破垄断销售局面,出现价格穿帮,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经营,重新寻找品牌。

B难以和厂家共同树立品牌形象出于树立自我品牌的原因,专卖店和小经销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扶持品牌的发展除,在确保利润的前提下,也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

但流通市场的批发商大都欠缺品牌意识,无法满足专卖店的愿望,而与厂家又因为销量有限,欠缺与厂家沟通的资格。

针对专卖店和小经销商的困惑厂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封闭操作区域保护和毛利保护低折扣供货;在合理的销售指标下,确保一定区域的独家经销权;不对全国任何一家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供货,对市场窜货制定严厉处罚措施,以保护经营者利益,确保利润的隐蔽性;降低经销资格的门槛,许多厂家地级城市的首批提货额只在2万元。

2、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在合理费用的前提下,协助专卖店和小经销商树立品牌形象,如授予总经销或特约销售点的证明,配备一定比例的灯箱片、赠品、POP等促销物料,定期安排统一的促销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予以营销指导,在全国媒体投入少量广告。

3、注重产品的开发讲究配套组合,产品系列性,品种齐全;包装精美,卖相好;有独特卖点;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定期有新品面市。

4、市场经营费用由专卖店或小经销商自行承担,厂家不承担终端发生的任何经营费用,以确保企业费用控制。

厂家针对专卖店和小经销商通路的营销策略正在雏形之中,在小经销商通路方面,以上海美臣、依琳娜为代表的上海中小化妆品企业和深圳姬丝化妆品公司,已经取得不俗业绩。

由于迎合了许多人做小老板自己创业的需求,生意红红火火,甚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均有专柜销售。

运作好的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3000万元,在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利润率在25~30%,其效益颇为可观。

雅芳中国化妆品公司于2001年提出大规模发展连锁专卖方案,各地雅芳分公司均配备销售经理专门负责专卖店的加盟工作。

方案内容是在两年内在全国范围建立5000家雅芳加盟专卖店,通过专卖店实现5个亿的零售额。

第二部分中小型化妆品公司护肤品的对策探析一、护肤品的产品定位及市场定位价格及市场定位根据国内护肤品成名品牌的成功经验,中小型化妆品公司的护肤品应定位在大众消费,零售价在20~30元之间(价格过低容易使市场运作费用捉襟见肘,不利品牌进一步拓展和促销优惠活动的开展),以三四类市场超市卖场销售、专卖店和小经销商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