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来客—陨石

合集下载

浅谈“天外来客”——陨石

浅谈“天外来客”——陨石

98Pleasure reading 悦读编辑|王 越陨石是个“奇异的天外来客”,根据陨石本身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铁陨石,也叫陨铁,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2.石铁陨石,也叫陨铁石,这类陨石较少,其中铁、镍与硅酸盐大致各占一半;3.石陨石,也叫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这种陨石的数量最多。

陨石包含着大量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实验分析将有利于探求太阳系演化的奥秘。

通过对陨石中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含量测定,可以推算出陨石的年龄,从而推算太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陨石可能是小行星、行星、大的卫星或彗星分裂后产生的碎块,它能携带来这些天体的原始信息。

著名的陨石有吉林陨石、中国新疆大陨铁、美国巴林杰陨石、澳大利亚默其逊碳质陨石等。

近年来,被称为天外来客的陨石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不少收藏家对它更是爱不释手,国内的陨石收藏热潮也悄然兴起。

陨石,一旦被科学家发现,便成了珍贵的宝物,备受宠爱。

科学家为什么会如此注重陨石的收集研究呢?这恐怕是由于陨石身上载有大量地球上无处可寻的“天外信息”了。

现在已经发现陨石中存在有机化合物60多种,而且这些有机化合物都是在原始太阳星云凝聚的晚期合成。

这就是说,在地球形成之前,已经有了一些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链条——有机化合物存在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断,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也该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登台”,但是地球演化后期的复杂地质过程已经使这些有机化合物难以辨认。

幸运的是,在陨石的母体中却保留了形成时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研究“素材”。

对于陨石中存在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成因研究,为人类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演化过程开拓了一个新的前景。

陨石是太阳系的“考古”标本,根据对陨石中铀、钍、钾等元素的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推算出,太阳系元素的年龄为54±4亿年,元素形成后至太阳星云凝聚之间的“间隔年龄”为1亿~3亿年,太阳星云开始凝聚是在距今47亿年前,太阳系中各类陨石凝聚的年龄大约是45亿~46亿年,这也可以作为太阳系各行星形成年龄。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天外来客——陨石》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天外来客——陨石》

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8&-1&di33108547140&objURLhttp%3A%2F%%2F58%2F93%2F200000 014328126922931264680_950.jpg&fromURLhttp%3A%2F%%2F285%2F7.html%3Fprd%3Dzutu_thumbs&W500 &H393&T8035&S66&TPjpg 有一位作家为天外来客作了一首诗歌,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吧! 二、探索新知。 (一)独立识字。 1.播放课件朗读,要听准字的/07/2762053.html 2.请同学们按大屏幕的要求, 尝试读文。 (大屏幕出示: 初读课文, 勾画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新词, 练习正确读文。 ) 3.你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了吗?这些生字朋友早早站好了排,想考考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检查生字词) 4.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又跑到了课文当中,你能正确读出课文吗?提问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一定对这位来自天上的朋友很感兴趣吧,你想更深入了解它们吗?看看文中告诉了陨石的哪些事情,你还有什么疑问? 与小组同学合作解决,每个小组要有记录。那么,赶快行动吧! 2.你知道了关于陨石的哪些事情?从哪看出来的?(组长汇报:它是石头,也是星星,它沿轨道航行,没有生命,坚硬,由物质 组成) 。 你还有哪些疑问?(理解“唤醒”“信使”等词语, 、 “奇”在哪里?) 3.诗歌中有些句子描写得特别生动,你能找出来,说出原因再读一读吗?(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4.这篇诗歌因为有了比喻句和拟人句,才显得生动,我们平时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写一些这样的句子,使你的习作也变得生动。这 么生动的诗歌,你一定很喜欢吧!你能用这种感情朗读一下吗?(喜欢读几段就读几段,教师适当范读) 5.这篇诗歌不光写得生动,而且有很强的音韵美,再读课文,体会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每个小节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似,这就是押韵,我们在古诗里经常遇到押韵的情况)出示古诗《静夜思》 ,让生朗读并体会诗的押韵美。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今天,我们不光学习到这么美的诗歌,我们还有幸请到了陨石的发言人:假如你是那个来自天上的陨石,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你的来历吗? 三.课外拓展。 1、了解了陨石的来历,让我们共同欣赏它=%E1%B6%D1%D2%D4%C9%CA%AF%BF%D3&in=15798 &cl=2&lm=-1&st=&pn=3&rn=1&di=41563795125&ln=347&fr=&fm=hao123&fmq=1332036669546_R&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5&-1&di54058048770&objURLhttp%3A%2F%%2F0%2F00%2F50%2F9 6%2F509673_989855.jpg&fromURLhttp%3A%2F%%2Fnews%2Fsystem%2F2010%2F11%2F13%2F001060382 .shtml&W550&H201&T7826&S110&TPjpg (介绍岫岩陨石坑:这是世界最大的陨石坑,值得骄傲的是它位于我们岫岩县苏子沟镇,坑的直径 1800 米、深约 150 米,呈碗状。 坑底,60 余个农家院落散落其间。在“大坑”入口,只留给人们一条狭长的土路,也成了我们岫岩的旅游景区。 ) 2篇科普类型的儿童诗,用儿童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陨石落地的过程,内容浅显易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 然的兴趣。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注重收集、识字、学文、表达、朗读这几方面。在设计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注重课前 收集和课后拓展,目的让学生学会积累,培养科学兴趣。2.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例如:几人分小节读、男女生对读等,让学生 在读文中理解课文,体会押韵。3.带问读课文: “默读课文,文中告诉了陨石的哪些事情?”把陨石由空中落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 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利于学生了解这一科学过程,也有利于第二课时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天外来客陨石批注

天外来客陨石批注

天外来客陨石批注天外来客陨石是指从太空飞来的陨石,它们不仅令人震惊,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关宇宙起源和太空探索的宝贵信息。

陨石批注是指对陨石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其构成、成因和历史的科学数据。

以下是关于天外来客陨石批注的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天外来客陨石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陨石制作工具。

这些陨石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生存,还启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陨石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陨石批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

通过对陨石的形态、成分、结构和痕迹的观察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起源地和形成过程。

陨石批注的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对陨石批注,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陨石中的微小颗粒和化学元素可以提供有关太阳系形成和行星演化的重要线索。

其次,陨石批注对于太空探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通过研究陨石,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太空环境,为未来的探险任务提供指导。

陨石批注也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陨石中的物质可以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为地质学家提供关于地球内部构造和地球历史的信息。

此外,研究陨石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规模撞击事件,并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在实施陨石批注时,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手段。

他们使用显微镜、电子探针、质谱仪等设备对陨石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借助地球上的实验室条件对它们进行测试。

同时,他们也利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例如冰川和沙漠,寻找陨石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陨石批注的研究成果丰硕。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有关太阳系和地球的重要发现。

他们发现了陨石中存在的特殊气体组合,验证了太阳系形成的理论模型;他们发现了陨石中存在的有机物质,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他们还通过研究陨石的落地分布和形态特征,揭示了宇宙中不同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陨石批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天外来客——陨石拾零

天外来客——陨石拾零

天外来客——陨石拾零作者:策划/纽他来源:《初中生·博览》2011年第11期标签一: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

大多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标签二:陨石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收藏价值。

陨石多半带有地球上没有或不常见的矿物组合,以及经过大气层高速燃烧的痕迹。

标签三: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

石陨石中的铁镍金属含量小于或等于30%;石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在30%~65%之间;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大于或等于95%。

陨石来了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的卫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它就是陨石的故乡。

这些小行星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

那些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与大气摩擦发出光热便成为流星。

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与其内部的温度、压力不平衡,便发生爆炸,形成陨石雨(流星雨)。

未燃尽的落到地球上,成了陨石。

陨落在吉林桦甸方圆250公里土地上的陨石雨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中“1号陨石”落到永吉县桦皮厂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云。

它产生的震动相当于6.7级地震,附近房中的家具都倾倒了,杯碗都被摔碎了。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的陨石。

它不但把50公里以外居民住宅楼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圆15公里的森林化为灰烬。

在爆炸的中心区,树林还没来得及燃烧就已炭化,呈辐射状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几棵“炭树”竟然直立着,原因是当时产生的高压使其变得坚固。

那颗陨石爆炸时,傍晚的莫斯科如同白昼,可见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可怕。

其实,比较起来,这也算不得什么。

人们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发现了一个直径1 240米的陨坑,在南极还有直径达300公里的大陨坑。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陨石的兴趣。

(2)运用探究、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陨石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1)陨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陨石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4)课堂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陨石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陨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陨石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陨石?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总结陨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4. 巩固拓展:(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陨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强调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观察周围环境,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陨石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天外来客》课文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天外来客》课文

天外来客——陨石说它是石头也行,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它曾沿着自己的轨道,在宇宙的海洋里航行。

当它和大气接触的时候,就放射出耀眼的光明。

落在地球的怀抱,像一盏熄灭的灯。

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它含有丰富的铁和镍,所以才这般坚硬。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宇宙派它来做信使,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

天外来客--陨石陨石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石质的陨星。

它是流星体自宇宙太空落到地面上的残骸。

闯入地球大气层的诸多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由于有些流星体质量较大,在经过与地球大气剧烈的摩擦后未能充分燃尽,最后坠落到地球表面成为陨石。

有的大陨石在下落过程中,一方面发出轰隆巨响,一方面爆发出巨大火花,甚至分裂成无数碎块,如暴雨、冰雹一样倾泻于大地,这就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陨石雨。

陨石的坠落世界上的陨石事件非常多,下面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1947年2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在苏联海参崴以北的锡霍特·阿林山区,蔚蓝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个像满月那么大的火球,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它一面爆燃发射出火花,一面发出轰隆巨响,自北向南以极快的速度飞驰而过。

接着,发生了大爆炸,巨大的烟柱拔地而起,浓烟升到30千米左右的高空,一块大陨石坠落在山林中。

周围村子里许多人家的玻璃窗被震得粉碎,人们惊恐万分。

1976年3月8日下午,中国吉林省吉林市的近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陨石雨,其规模之大居国内之冠。

其中最大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石陨石。

巨大的陨石哪里去了1891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杰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280米、深180米的巨大坑穴,坑周围有一圈高出地面40多米的土层。

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人们迷惑不解,干脆叫它恶魔之坑。

后经学者们考证,这是个陨石坑,是距今2.7万年前,一个重达2.2万多吨的陨石以5.8万千米的时速坠落在地球时冲撞而成的。

初一作文:天外来客_700字

初一作文:天外来客_700字

天外来客_700字一颗千年陨石降落地球,传说这陨石要经过几千年才扫过天空一回,因此,这成了一件千年一遇的奇观。

漆黑的夜空中闪过一束光——千年陨石划过天空时的光芒。

陆地上成千上万的人抬头仰望天空观看这奇观。

突然,只见陨石从天而降,向中人群飞来,……嘣~一声,陨石重重的落在了地上,地面由于受到重击裂开了缝。

众人为了上去观看时陨石突然闪出了一道光,刺眼的光是人睁不开眼,一股强大的气流震倒了众人。

轰~一声爆炸,在一团烟雾中出现了一群外星生物,两双眼闪烁着蓝光;机械的身体;手上有许多射击孔……众人见了纷纷逃跑,只见这些外星人大批地向人们射击,炮弹激光在人群中炸开了花。

在弹雨中只听见惨叫声,地被血染红了,死神在暗暗恶笑。

第二日,外星人进行了大规模捕杀破坏,城市中到处是外星人在巡逻,房子被炸毁;桥被轰塌……只见许多人成了外星人的奴隶,其余的在一旁悲伤地哭。

为了不再受外星人的拘束,不再让外星人破坏我们的家园,人们决定给外星人一个回击,让他们尝尝被攻击的滋味。

有关政府派出了军队来与外星人抗衡,一场激烈轰动的战争开响了。

军队向外星人发起了进攻,出乎意料的是外星人竟然有飞行器——飞碟,飞碟有着防护罩和激光炮,对付起来相当困难。

飞碟在空中东窜西窜连续向军队射击,军队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枪射去也会被防护罩给挡下来。

无可奈何之下,军队已经意识到自己斗不过打算撤退,在撤退时许多人又招受攻击,伤亡惨重。

军队因为斗不过而另想计策,他们发现,外星人自从来到这里就在建设基地,基地是他们的连接线,只要基地没了他们就没了主力,说不定还会撤退。

这计策被采用了,军队第二日向他们基地进攻,轰~外星人的基地在那一刻灰飞烟灭了,没了基地的外星人束手无策,最后离开了地球。

这次突然袭击的天外来客使人们震撼和威胁,这场事件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到底。

陨石,教学反思

陨石,教学反思

篇一:《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用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语言,在介绍有关陨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

于是,我在第二课时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韵味,并背诵;2.了解陨石的知识;3. 仿写句子。

其中“了解陨石的知识”和“仿写句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1.读文,思考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关于陨石的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指导朗读。

2.熟读并背诵诗歌。

3. 出示句子,读并仿照句子提问,最后写下来。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有很多不足。

首先,在第一个活动中对朗读的指导很不到位。

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什么,却没有指导他如何去读,是凸显重点词语、放低音量还是柔化语气等,我都没有指明方法,也没有请其他孩子点拨评价,错失了教学良机。

如果用示范的方法,由词到句,或小组竞读的方式,应该更易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的效果。

其次,背诵时没能结合板书,通过梳理内容帮助孩子记忆,成了干巴巴地死背书,背死书。

且背诵的呈现形式太单一了。

这里可以将巩固练习的内容调整过来,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再背诵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个活动“在观察中想象并提问”引导不透彻,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怎么表述出来?每一步都应该落实,而不是急于表述,导致想象不合理甚至与观察脱节。

对学生思考及交流的过程关注度还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

同时,这一难点在突破时设计太高了,应该更有练习的层次性,由简入难逐步上升,学生提问会更精彩。

最后,板书不够科学、美观。

本来设计时题目靠左,中间用大括号从上到下依次罗列陨石的名字、来历、经历和性格,再用大括号归纳它的奇妙,写在右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一片片金黄色的树叶不时的落在我的头上。
----------------------------------
【温馨提示】
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问题生成】
测 评
反 馈
谈自己的愿望
【整理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课 题
天外来客—陨石
课时
1
课型
预习+展示
审阅
学 习
目 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学 习
重 点
1.练习独立识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 习
难 点
1.练习独立识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 习
准 备
预 习
导 学
1.关于陨石你了解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收集资料。
2.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运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重点字词。
3.学生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有什么收获?
4.学生回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知识链接】
学赛读诗歌
【学法指导】
合 作
交 流
精 彩
展 示
缩写句子。
1.可怜的小华目不转睛的望着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