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构造设计
《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 墙体)

▪ 填充墙:是位于框架梁柱之间的墙体。
▪ 幕墙:当墙体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围护作用时,称为幕 墙。幕墙的自重由其连接固定部位的梁柱承担。位于高层建 筑外围的幕墙,虽然不承受竖向的外部荷载,,但受高空气 流影响需承受以风力为主的水平荷载,并通过与梁柱的连接 传递给框架系统。
第二节 块材墙构造
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砌块等块材组砌而成 的墙体。
一、墙体材料
(一)常用块材
1、砖:从材料上看,有粘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煤矸 石砖、水泥砖 。 从外观上看, 有实心砖、空心砖、多孔砖。
▪ 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 MU7.5 MU为块材强度等级符号;MU30即抗压强度平均值≥30.0N/m㎡。
筋网片,使之拉结成整体
三、墙体尺度
1、定义:墙段厚和墙段长两个方向的尺度。 2、墙厚:由块材和灰缝的尺寸组合而成的。 3、洞口尺寸:指门窗洞口,其尺寸按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制定。
尺寸≤ 1000mm ,采用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 尺寸>1000mm ,采用扩大模数300mm的倍数。
四、墙身的细部构造
(一)砖墙的组砌 (见图2-6) 1、定义:砖组砌是指砖块材在砌体中的排列。 2、方式:错缝搭接,使上下皮砖的垂直缝交错。 3、关键:墙体表面不能形成通缝(垂直缝处于一条线上),使墙体的强度和
稳定性降低。 4、横缝:上下皮之间的水平灰缝。 5、竖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垂直缝。
图2-6 砖墙组砌名称 (《建筑构造》教材P21页)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构造柱一般加设在以下三个位置: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 楼梯间的内墙处。
墙体细部构造—墙体保温构造(建筑构造)

墙体保温构造
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步骤
墙体保温构造
优势
1、保温效果好 2、改善室内环境 3、对墙体保护好 4、应用范围广
特点 1、防火 2、保温
墙体保温构造
放置要求
• 设有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建(构)筑物全部列入烟花爆竹 禁放范围,其中属于重点消防单位的高层建(构)筑物 及其周边6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其他10层以上或高于 24米以上的建(构)筑物周边3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
墙体保温构造
定义
• 外墙保温是PS)等 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
墙体保温构造
外墙保温构造做法(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
基层处理→测量放线→粘贴EPS聚苯板→聚苯板打磨→涂 抹面胶浆→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抹面胶浆→涂耐水弹性 腻子和→面层涂料或面砖施工。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3.6 圈梁
圈梁: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及部分横墙设 置的连续而封闭的梁。
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墙体的稳定 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 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洞口)截断时, 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附加 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 亦不小于1000mm(图3.19)。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 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
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 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 而成的墙体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 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9度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各层 所有的横 墙
4φ12 150mm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 两种。
钢筋混凝土圈梁宜设置在与楼板或屋 面板同一标高处(称为板平圈梁);或紧贴 板底(称为板底圈梁)(图3.20(a)、(b))。
钢筋砖圈梁(图3.20(c))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如进一步利用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及材料构成特点在墙体构件成型时采取措施使其表面具有装饰性的线型不同的质感并尽可能地改善其色彩效果从而满足立面装饰要求形成装饰混凝土饰面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 墙体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墙体的一般构造和细部构造;墙体 的保温、隔热及节能构造;隔墙和 墙体装饰装修构造。
墙体构造设计实例

外墙身详图
外墙身详图即房屋建筑的外墙身剖面详图,主 要用以表达: 1.外墙的墙脚、窗台、过梁、墙顶以及外墙与室 内外地坪、外墙与楼面、屋面的连接关系; 2.门窗洞口、底层窗下墙、窗间墙、檐口、女儿 墙等的高度; 3.室内外地坪、防潮层、门窗洞口的上下口、檐 口、墙顶及各层楼面、屋面的标高; 4.屋面、楼面、地面的多层次构造; 5.立面装修和墙身防水、防潮要求,及墙体各部 位的线脚、窗台、窗楣、檐口、勒脚、散水的尺 寸、材料和做法等内容.
1.右图所示为外墙身详图。根 据剖面图的编号3-3,对照平 面图上3-3剖切符号,可知该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 绘图所用的比例是1:20。图中 注上轴线的两个编号,表示这 个详图适用于 、 两个轴线的 墙身。也就是说,在横向轴线 ③-⑨的范围内,A 、E 两轴线 的任何地方(不局限在3-3剖 面处),墙身各相应部分的构 造情况都相同。 2.在详图中,对屋面楼层和地面 的构造,采用多层构造说明方 法来表示。
• 7.在详图中,一般 应注出各部位的标 高、高度方向和墙 身细部的尺寸。图 中标高注写有两个 数字时,有括号的 数字表示在高一层 的标高。 • 8.从图中有关文字 说明,可知墙身内 外表面装修的断面 形式、厚度及承重层是预制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按3%来砌坡,上面 有油毡防水层和架空 层,以加强屋面的隔 热和防漏。檐口外侧 做一天沟,并通过女 儿墙所留孔洞(雨水 口兼通风孔),使雨 水沿雨水管集中流到 地面。雨水管的位置 和数量可从立面图或 平面图中查阅。
• 4.从楼板与墙身连接部分, 可了解各层楼板(或梁)的 搁置方向及与墙身的关系。 在本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 空心板是平行纵向布置的, 因而它们是搁置在两端的横 墙上。在每层的室内墙脚处 需作一踢脚板,以保护墙壁, 从图中的说明可看到其构造 做法。踢脚板的厚度可等于 或大于内墙面的粉刷层。如 厚度一样时,在其立面图中 可不画出其分界线。 • 5.从图中还可看到窗台、窗 过梁(或圈梁)的构造情况。 窗框和窗扇的形状和尺寸需 另用详图表示。
外墙墙体构造设计

外墙墙体构造设计一、设计条件1. 根据某住宅(建筑设计作业)进行本次作业。
2. 采用框架结构3.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层。
4. 室内外均要做饰面装修(包括内、外墙,地面,顶棚),其材料、做法自定。
二、设计内容及深度用一张2号绘图纸(不得使用描图纸)以铅笔完成以下内容。
1. 一层建筑平面图,比例1:1001)绘出纵横定位轴线并标注其轴线编号。
2)在平面图的上、下、左三个方向各标注三道尺寸。
a)第一道尺寸——总尺寸(即左边外墙轴线和右边轴线之间的距离)。
b)第二道尺寸——定位轴线间尺寸。
第一根定位轴线和最末一根定位轴线处应标出至外墙边缘的距离。
c)第三道尺寸——墙段尺寸及门窗尺寸。
若定位轴线穿过墙段时,应分别在轴线两边标注墙的尺寸。
3)标注各纵横墙厚度、内墙墙段及洞口尺寸,散水宽度。
4)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5)画出指北针。
6)画出门扇并表示开启方式。
7)画出楼梯踏步。
8)画墙身剖面节点详图索引号圆圈,并编号。
9)用10号字注明图名“一层平面图”和比例1:100。
2. 墙身剖面节点详图按平面图上索引位置画三个节点详图,布图时要求按照顺序将1、2、3节点从上至下布置在一条垂线上。
详图①:外墙墙脚节点详图,比例1:10。
此详图:下部画至基础以上;上部画至底层踢脚板以上;左边(根据剖面节点详图索引号的剖视方向)画完散水,并画出一部分室外地面;右边画出部分室内地面;上、下、右三个方向用折断线断掉。
具体要求如下:1)画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
2)画墙身、勒脚、内外饰面层,并表示其材料符号,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勒脚墙体厚度。
3)画水平防潮层,标注其标高、材料、做法。
4)按构造层次画散水和室外地面,按制图规则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标注其材料、尺寸及做法;标注散水宽度、流水方向和坡度值,表示散水与勒脚之间的构造关系,标注室外地面标高。
5)按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并标注各层厚度、材料及做法。
画踢脚板,并标注其尺寸、做法。
标注室内地面标高。
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

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题目:墙体构造设计依据下列要求,设计某建筑的墙身剖面节点大样。
一.设计条件今有一两层楼建筑物,条件如下:1、钢筋砼楼板25厚1/2水泥砂浆面层,120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2厚混合砂浆顶棚。
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横墙和梁支承楼板。
2、地面25厚1/2水泥砂浆面层,80厚C10素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
3、散水20厚水泥砂浆面层,80厚C10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4、层高3.0米,外纵墙窗洞口高1.5米,窗下墙0.90米。
5、外纵墙为砖墙,厚370mm。
6、室内外高差为450mm,室内地坪层次分别为素土夯实,3:7灰土厚100mm,C10级素砼层厚80mm,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二、设计内容要求沿外墙窗纵剖,直至基础,绘制墙身剖面。
重点绘制以下大样。
比例为1:10,注写图名及比例(1:10)。
1、散水、勒脚和地坪构造1)画出墙身、散水、勒脚、防潮层、室内地坪,踢脚及墙内外面装饰。
2)用引出线注明勒脚、踢脚、防潮层、墙面做法,并标注尺寸。
3)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散水、室内地坪构造层做法、坡度、尺寸。
4)标注墙身定位轴线及墙身厚度,室内外设计标高及各构件竖向尺寸。
2、窗台构造。
1)画内外窗台,窗框、窗下墙墙身及内外墙面装饰材料做法。
2)标注外窗台排水方向及坡度、标注各细部尺寸,用经线标注窗台及饰面做法3)画清楚窗框与墙、与窗台饰面的连接关系,窗的材料。
4)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窗下墙饰面做法,标注定位轴线、窗台标高。
3、窗过梁、圈梁及楼板层构造1)画窗框、窗过梁、墙身、楼板层、踢脚及墙身内外墙面饰面做法。
2)画清楚各构件断面尺寸及相互连接关系。
3)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楼板层做法及踢脚线做法、尺寸。
4)标注定位轴线、楼面标高及尺寸。
用一张A图纸3完成。
图中线条、材料符号等,一律按建筑制图标准表示。
四、说明。
墙体构造设计浅述

墙 体 构 造 设 计 浅 述
墙 新
( 庆 工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庆 重 重 摘 要 : 体构造 设计主要表达 墙身与地 面、 面、 面 墙 楼 屋 的 构造连接 情 况 , 及檐 口、 窗顶 、 台、 脚 、 潮层 、 以 门 窗 勒 防 散 水 、 沟 的 尺 寸 、 料 、 法 等 构 造 情 况 , 砌 墙 、 内外 装修 、 明 材 做 是 室 门窗 安 装 、 编制 施 工预 算 , 以及 材 料 估 算 等 的 重要 依 据 。 关 键 词 : 体 构 造 设 计 内容 表 达 方 式 技 能训 练 墙
墙 身 详 图也 叫墙 身 大样 图 反应 墙 体构 造设 计 的 内 容 , 实 际 上 是 建 筑 剖 面 图 中 有 关 墙 体 部 位 的 局 部 放 大 图 ,通 常 选 择 外 墙 大 样 同 , 设 计 包 括 : 墙 墙 脚 节 点 详 图 ; 墙 窗 其 外 外 台 节 点 详 图 ; 墙 过 梁 及 楼 板 层 节 点 详 图 : 顶 檐 沟 、 儿 外 屋 女 墙 节点 详 图 .
2技 能训 练 . 21 计 条 件 .设
( ) 注 散 水 ( 沟 、 沟 ) 窗 台 等 处 尺 度 、 度 、 水 6标 明 暗 和 坡 排 方 向。 ( ) 注详 图名 及 比例 。 7标 22 设 计 参 考 资 料 ._ 3 门 、 洞 口参 考 尺寸 : 窗 窗 洞 宽/m:0 、0 0 10 、5 0 10 、10 20 、0 0 m 60 10 、2 0 10 、8 02 0 、4 03 0 、
480 ) 0 00
() 3 按采 光要 求 及 立 面 设 计 的美 观 要 求 开 设 窗 洞 口。 () 4 在外 墙 处 标示 散 水 , 注 散 水 宽度 及 坡 度 。 设 有 明 沟 标 或 暗 沟 的应 同时 标 注 。 ( ) 出 门 扇 ( 启 方 向 一般 按 内 门 内开 、 门 外 开 ) 5画 开 外 。 ( ) 注 室 内 外地 面标 高 。 6标 ( ) 择 一 处 窗洞 口进 行 详 图设 计 并 标 注 详 图 引 出 符 号 。 7选 ( ) 注 图 名及 比例 。 8标 221 墙 身 剖 面 节 点 详 图 11 .. 2 . :0 ( ) 平 面 图 上 详 图 索 引 位 置 画三 个 节 点 详 图 ( 脚 及 散 1按 墙 水 、 台 、 梁 ) 布 图 时 要 求 按 顺 序 将 12 3 点 布 置 在 一 条 窗 过 , , ,节 垂直线上 。 ( ) 注 各 点 控 制 标 高 ( 潮 层 、 台顶 面 、 梁 底 、 层 、 2标 防 窗 过 楼 地 坪 等 ) 。 ( ) 出定 位 轴 线 及 轴 线 圈 。 3画 ( ) 构 造 层 次 表 示 内 外 抹 灰 、 脚 板 、 板 、 坪 、 框 4按 踢 楼 地 窗 等 处 的 关 系 , 画窗 台板 、 如 窗套 、 脸 板 等 构件 。 贴 ( ) 制 图规 范 表 示 材 料 符 号 并标 注 各 节 点 处 材 料 、 度 5按 尺
墙体—隔墙构造(建筑构造)

图4 碳化石灰板隔墙
加固措施,其做法是每隔0.5m砌入φ4钢筋2根。隔墙上部 与楼板相连处,用立砖斜砌,以防止上部结构构件产生挠 度使隔墙被压坏。隔墙上设门时,需采用预埋铁件,或用 带木楔的混凝土预制块,使门框固定在砖墙上。
图1 隔墙构造
(2)砌块隔墙
砌块隔墙可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砌筑,其质量较轻,但 吸水性强,用于多水场合时要作好防水处理。砌筑时应在 墙下先砌3~5皮粘土砖。
板材与骨架的连接构造有两种:一是钉(粘)在骨架的 一面或两面,用压条盖住板缝;二是将板材镶嵌到骨架中 间,四周用压条固定。
图3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三、板材式隔墙
板材式隔墙:采用工厂生产的板材制品,用粘结材料 拼合固定形成的隔墙。
常见的板材有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碳化石灰 板、泰柏板及各种复合板等。
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重量 由梁柱承担。框架结构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没有承重 墙,半框架有承重墙。
二、轻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隔墙
轻骨架隔墙:以木材、钢材或铝合金等构成骨架,把 面层粘贴、涂抹、镶嵌、钉在骨架上形成的隔墙。
这种隔墙的骨架由上槛、下槛、立筋与横撑组成,面 板可用纤维板、胶合板、石膏板等各类轻质人造板材。
隔墙构造
隔墙是分隔内部空间的非承重墙体。 隔墙的设计要求:
自重轻、厚度薄、便于装拆、有一定的隔声能力等。 同时满足厨房、卫生间的防火、防水、防潮。
一、砌筑隔墙
(1)半砖隔墙 半砖隔墙用砖顺砌为半砖墙;侧砌1/4砖墙,并采用
M2.5级或M5级砂浆砌筑。 当半砖墙高度超过5m,就应该考虑墙身的稳定而采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楼面踢脚板:画出材料符号,并标注其高度。
5
4.详图编号:画完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 下方画详图编号圆圈,编号圆圈用粗线条绘制, 直径14mm,因为第一个节点详图,所以在:20”或“1:10”。
6
一、设计任务
按图上详图索 引位置画出三个 墙身节点详图: 墙角、窗台处、 过梁及楼板层节 点详图。
比例:1:20或1:10
1
二、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
1.外墙墙角节点详图 (1) 范围:基础顶面以上,底层踢脚板以上;散水
和地坪,室内地层。 (2) 画出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 (3) 墙面抹灰:画出墙身、勒墙角、内外抹灰层厚
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在定位轴线两边 分别标注砖墙厚度。
2
(4) 水平防潮层:注明材料和做法,标注标高。 (5) 散水和室外地面:按层次画出构造,用引出线
标注材料、做法及各层厚度;标注散水宽度、 流水方向和坡度,交待清楚散水与勒脚之间的 变形缝构造处理。 (6) 室内地层及踢脚板:按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 用引出线标注室内地层材料、做法及各层厚度; 标注室内地面标高,标注踢脚板高度。
3
2. 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1) 详图范围:窗台以下,窗上框以上。 (2) 墙面抹灰: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厚度。 (3) 窗台:画出细部构造,表示窗台的材料和做
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向及坡度大小; 标注窗台的标高。 (4) 窗框:画出窗框截面、与窗台的连接构造。
4
3. 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详图
(1) 详图范围:下层窗上框以上,上层踢脚板以上。 (2) 墙面抹灰: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层厚度。 (3) 窗上框:画出窗上框截面、与窗台的连接构造。 (4) 窗过梁:画出过梁构造,标注材料符号,标注下 表面标高。 (6) 圈梁及楼板层:画出过梁构造,标注材料符号, 标注相关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