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
有机物与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完整获奖版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1)
教学目标:
1、会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一些简单有机物的性质;
3、了解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4、学生了解有机物的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重点
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会分析有机物中的元素种类
教学难点
有机物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物质的鉴别,知道常见物质的燃烧反应,对于有机物能举例一二,却缺少系统的认识,更缺少有机物中元素确定的分析。
有机合成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 教学目标 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2.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3.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课前回顾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你能利用所学的有机反应,列出下列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吗?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回顾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醇的消去反应 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2.烷烃或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取代)反应 不饱和烃与HX 、X 2的加成反应 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3.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醛(酮)的加成反应 酯的水解(或取代)反应二、知识点讲解(一)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
步骤越少,最后 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 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 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初三化学下学期有机合成材料说课(PPT)4-1

三、说学法: 1、 由于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 活紧密相连,并且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学 生亲手做实验来完成。为此实验探究学习 法是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2、 本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材料,查阅相关资料等 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的
最后一个课题,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单 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面 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 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本单元重点介绍有机合成 材料,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 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运用的范畴。因 此,在课程标准里,对它的教学要求并不高, 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内容。但是本课题的知识 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 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 电不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 兹层、喷射起电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后分离就能产生静电,流动的空气当然能产生静电。为什么流动空气会产生静电呢?因为空气也是由 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 产生危害。 早在公元前8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 等问题,所谓顿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西汉末年,有关于"玳瑁吸(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以及"元始中(公 元三年)……矛端生火",即金属制的矛的尖端放电的记载。晋朝(公元三世纪)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 有光者,亦有声。 人物在对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英国医生威廉.吉尔伯特。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 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用干燥的手掌擦着干燥的球体使之停止可获得电,盖利克的摩擦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在静电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PPT课件(初中科学)

三、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植物
CO2光合
体内 有机
作用 物
植物呼吸
动物呼 吸作用
动物体内的
有机物
植物 尸体
O、N四种元素组成。
氨基酸阅读
1.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 焦__臭_的_____气味,同时看到_黑__烟__。 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_烧__焦__的__气味
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所闻到气味为什 么不同?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 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情势存 在于体内(皮下脂肪)。
8.将常见有机物和它们的用途用直线连起来。
乙醇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仿
用于消毒
乙酸
作香精和黏合剂
汽油
石油产品之一
乙酸乙酯
用作食醋
9.现有可燃性气体:①氢气;②一氧化碳;③ 甲烷。现将可燃性气体燃烧后的产物先通过A 瓶(内盛浓硫酸),再通到B瓶(内盛NaOH 溶液)。发现:
(1)若A瓶质量增加,B瓶不增加,则可燃性 气体是 H2 。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 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干洗、制药 酒等)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 中含有有机物?请能列举出来
酒精(C2H5OH)、醋(CH3COOH)、 木材,纸张,肉类,淀粉,骨骼,毛 发,塑料…….
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__肪_等。
有机合成材料(说课教案).doc

有机合成材料(说课教案)27中李娜教材分析:本课题作为教材的最后一个课题,将学生与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好本课题对不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还是走入生产第一线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教学屮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了解“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屮有机合成材料的调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在塑料的分解、降解探究屮,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调查与探究屮,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2)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化合物的知识和在生活屮能接触到的实际物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科学探究、课下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引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能进入天空,但太空的环境非常恶劣,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神舟飞船以及航天服上都使用了大量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如上图)。
例如:⑴降落伞——布料可以耐高温;⑵ 伞绳——是高强聚乙烯制作(3)返回仓的外面的涂料——是烧蚀材料,它们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本节课我们来认识、研究有机合成材料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什么叫有机化合物?什么叫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化合物活动与探究(一)(1)完成下内容,写出化学式,组成元索,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合作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S = 32 Na二23 Cl二35. 5化合物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甲烷CH4 C H16乙醇C2H5OH C H 046葡萄糖C G H^O G C II 0180淀粉(C G H IQ O S) 1) C H 0几万到几十万蛋白质CHON几十万到几百万硫酸H2SO4H S 098氢氧化钠NaOH Na 0 H40氯化钠NaCl Na Cl58.5(2)根据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1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和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和对分子质量和比有什么不同?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通过分析表小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引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什么是有机材料,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的概念。
有机合成说课稿

有机合成说课稿 有机合成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基础课 出示挂图:最近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好长时间不下雨了。你们看,出现了什么结果:花园里的花儿渴得闭上了嘴巴,鱼池里的鱼儿渴得不要尾巴了(不动了),田野里面的苗儿渴得不长了。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线路;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感受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鼓励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不同问题,可以是一步计算的,也可以是两步计算的,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
2. 学生情况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因此在本节之前我们上了一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巩固课,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官能团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掌握重要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能够从断键、成键的角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的认知尽可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这样为我们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让学生初步了解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前面八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有了简单的认识,对常见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掌握。
有机合成材料放在整个初三化学的最后一节,其用意只有一个:联系化学与生活,化学改变生活。
从学科价值角度而言,通过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丰富视野,增长见识,建立起化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而言,通过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及造成的危害,让学生体会合成材料既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一些性能和常见用途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三、说学法
本课题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主要是以了解为主,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应比较容易,新型材料的奇妙用途能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四、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图片展示、相关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补充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五、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
(2)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2)提高科学素养,能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1、提前几天将学生分成4-5人一小组,上网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有关塑料的利与弊,以及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
2、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可分二部分,前半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组织。
后半部分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根据课前布置,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学会用正反两方面来看待问题,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
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口:“白色污染”。
3、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发展,便于学生相互交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领略化学的奥妙。
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一、有机化合物:一般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1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2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八、教学反思
把化学的理念溶解于生活,再结晶出来,一定是一朵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