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基础知识75380共50页

合集下载

遥控器原理知识点总结

遥控器原理知识点总结

遥控器原理知识点总结遥控器原理知识点总结遥控器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一种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电视、音响、空调等电器的遥控操作。

本文将针对遥控器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总结。

一、遥控器的工作频率遥控器的工作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不同品牌的遥控器可能有不同的工作频率。

这是因为电器设备的接收装置根据工作频率来解码遥控信号。

二、遥控器的编码方式遥控器的编码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固定编码和滚动编码。

固定编码指的是遥控器每次按下一个按键发送的信号都是相同的,而滚动编码则是每次按键都会自动改变一次编码。

滚动编码方式相对更加安全可靠,因为遥控信号不能被复制破解。

三、遥控器的发射方式遥控器的发射方式一般有红外线和无线射频两种。

红外线发射方式主要用于家庭电器控制,而无线射频发射方式则常用于汽车遥控器和无线门铃等场景。

红外线发射方式需要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特定的红外信号,而无线射频发射方式则通过无线射频模块进行信号发射。

四、遥控器的接收方式遥控器的接收方式一般是通过红外线接收模块或无线射频接收模块来接收信号。

红外线接收模块可以接收红外信号,并通过解码芯片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输给被控制的电器设备。

无线射频接收模块则可以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通过解码芯片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五、遥控器的电源遥控器一般使用纽扣电池或干电池作为电源。

红外线遥控器的电池一般使用3V的电压,而无线射频遥控器的电池则一般使用12V的电压。

六、遥控器的工作原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键触发电路来发送指令信号。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电路会将特定的信号编码并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

被控制的电器设备接收到信号后,会通过解码装置将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指令,然后采取相应的操作。

七、遥控器的遥控距离遥控器的遥控距离一般与发射装置的功率和接收装置的敏感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室内遥控距离可以达到10米到20米,而室外遥控距离可以达到50米到100米。

遥控器学习方法

遥控器学习方法

dear hf,这几年,全国各地数字电视转换,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机顶盒.当然随着机顶盒都会配带一个学习型遥控器,也就是可以把电视机的遥控器码值学进去,电视机和机顶盒的二合一遥控器,但由于位置有限,一般遥控器只能学5-8个电视机的常用按键.用户在装机顶盒的时候一般广电安装人员都会帮忙把遥控器学好给到用户直接使用,这样就不用用户自己操作,但用户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用户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偶尔也会出现学习区域掉码,需重新学习才能使用.如果懂学习原理的用户,可能就会重新学习一次就ok了,但不懂的用户,像家里是老人小孩的.除了换电池试一下,如果还是没反应,就会判定遥控器坏了.其实学习的方法很简单,有的机顶盒厂家会随遥控器配送一张学习使用方法,而有的厂家就没有,所以这样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 顺便拿一款广电的遥控器来分解说明.具体图示说明如下: 按键学习方法:1.按住“设置”键,并保持2秒,led(灯)由暗变亮进入学习状态;2.按一下要学习的键led(灯)闪烁,此时处于学习接收状态;3.两个遥控器的发射头对准且在一条直线上距离约1到3mm,按下电视机遥控器按键并保持1秒左右放开;4.学习成功后led(灯)快速闪烁三下后继续保持长亮,可以再次选择其它学习按键进行学习;5.若要学习其它键,重复2-4步骤多次;6.学习完毕按“设置”键保存并退出学习状态,led(灯)熄灭。

注意:进行学习操作时必须保持两只遥控器的稳定,不得抖动a) 学习时两个遥控器的发射头要在同一直线上,且距离要在3cm以内;b) 进入学习功能后若14秒钟内不选择按键将自动退出学习状态,选择按键后若14秒内不进行学习将自动退出学习状态;c) 在学习选键状态和等待接收信号状态下按设置键都能退出学习功能。

d) 反复学习同一个按键,最多可以连续的进行学习两次,同一按键连续学习两次后不能够马上选择此键进行学习,此键将保存以上连续两次学习的数据;但在学习其它按键或重新进入学习功能后可以重新选择此键进行学习,学习后将覆盖掉以前学习的码。

遥控器工作原理

遥控器工作原理

遥控器工作原理遥控器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通过发送无线信号来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它广泛应用于家庭电器、汽车、玩具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一、遥控器的基本原理1. 发射器:遥控器的发射器部份包括按键、编码器和射频发射模块。

当用户按下按键时,编码器将按键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射频发射模块将信号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发送出去。

2. 接收器:遥控器的接收器部份包括射频接收模块、解码器和执行器。

射频接收模块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无线射频信号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解码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的按键信息。

执行器根据解码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打开电视、调节音量等。

二、遥控器的工作流程1. 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

2. 发射器的编码器将按键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

3. 发射器的射频发射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

4. 接收器的射频接收模块接收到无线射频信号。

5. 接收器的解码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的按键信息。

6. 接收器的执行器根据解码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打开电视、调节音量等。

三、遥控器的编码和解码1. 编码:遥控器的编码过程将按键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固定编码和滚动编码。

固定编码是指每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固定的编码,滚动编码是指每次按下按键时,编码都会发生变化。

2. 解码:遥控器的解码过程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还原成原始的按键信息。

解码器根据编码器的工作方式来选择相应的解码方式,确保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能够正确解码。

四、遥控器的通信方式1. 红外线通信:大多数家用遥控器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

发射器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红外线信号,接收器通过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通信具有成本低、功耗低的优势,但受到距离、角度、遮挡等因素的限制。

2. 射频通信:部份遥控器采用射频通信方式,如汽车遥控器、无线门铃等。

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射频信号进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的优势,但成本较高。

遥控器拆解,这些电子知识赶紧学起来

遥控器拆解,这些电子知识赶紧学起来

遥控器拆解,这些电子知识赶紧学起来
我们生活经常用到遥控器,如遥控电视,空调,风扇等,做单片机开发时,我们也经常接触到遥控项目,现在我通过手上的一个小遥控器,介绍一下遥控器的原理。

这款小巧的遥控器尺寸为8x4.5cm,塑料外壳制作,底部是电池仓,用的是3.3V的纽扣电池。

小遥控器
遥控器的组成
通过拆解我们看到,整个遥控器分为外壳,键盘,电池仓,电池,PCB板,和螺丝组成。

整块PCB电路比较简单,主要的器件是黑色的集成电路和红外发射管,简单到甚至连电阻和电容都没有。

键盘上的按键是一层凸起来的黑色导电材料的涂层,按键原理是,当按键被按
下时,使PCB上的按键电路短接,达到检测按键按下的目的。

拆解图
遥控器协议
红外遥控器的编码方式是NEC协议,信号由引导码+8位用户码0+8位用户码1+8位数据码+8位数据反码+1位停止位组成,用脉冲的时间间隔来区分‘0’和‘1’。

个别厂商也会根据自己的规范,通
过修改引导码脉冲的时间间隔和添加控制码的方式定制遥控协议。

协议格式见下图:
NEC协议
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的波形
我们通过示波器,抓取当按键按下时发射管的信号,通过简单的解析得出下图,可以看到低电平部分是频率为38KHz的调制波,发射管正是通过这个38K的调制波传递信号。

红外发射管波形
用示波器抓取到红外接收头端的信号,对比发现,接收头准确无
误的收到了红外发射管发射的键码,接收码的格式和发射码格式是一样的。

红外接收头波形
总结
通过波形很直观的看到遥控器的编码信息和解码信息,也看的出来是按照NEC协议进行编解码的,明白了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以后我们学遥控器控制就更方便了。

学习遥控器操作教案

学习遥控器操作教案

学习遥控器操作教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控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配备有遥控器,它可以让我们方便地控制电视、空调、音响等设备,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对于遥控器的使用还有很多人存在困惑和不熟悉的情况。

本教案旨在向大家介绍学习遥控器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遥控器的使用。

二、基础知识1. 遥控器的结构和功能遥控器通常由按钮、按键、指示灯和电池组成。

不同的遥控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用于控制不同的设备。

要学好遥控器的使用,首先要了解遥控器的结构和各个按钮的功能。

2. 遥控器的电池遥控器通常使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作为能源。

在遥控器失效或按键反应迟钝时,很可能是电池电量不足。

因此,定期检查和更换电池是遥控器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

三、学习遥控器操作的步骤1. 熟悉设备在开始学习遥控器操作之前,首先要熟悉需要控制的设备。

了解设备的基本功能和各个按钮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遥控器进行操作。

2. 找到正确的遥控器多数情况下,一台电视对应一种遥控器,不同的电器设备使用不同的遥控器。

在控制设备之前,要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遥控器,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混乱和操作错误。

3. 理解按钮的功能遥控器上的按钮通常用来调整设备的音量、频道、亮度等。

在学习遥控器操作时,要认真学习每个按钮的具体功能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更加灵活自如地进行操作。

4. 学习组合按键一些设备需要通过组合按键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例如,一些电视机需要按下"菜单"按钮后再按上下左右箭头键来进行菜单操作。

在学习遥控器操作时,要仔细学习并掌握这些组合按键的使用方法。

四、遥控器使用的技巧1. 遥控器的定位使用遥控器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握持方式。

一手握住遥控器,另一只手指向要控制的设备,在视线范围内对准设备红外接收器,这样可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提高操作的效果。

2. 遥控器的保养遥控器是经常使用的物品,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养。

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

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

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概述家用电器遥控器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控制家庭电器的装置。

它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可以方便地远程操控各种家用电器,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原理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通信技术。

它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遥控器和接收器。

遥控器是可以手持的设备,通过按键输入指令。

接收器则连接到各种家用电器上,接收并解析遥控器发出的信号。

在遥控器内部,有一个电路板和一块红外线发射器。

当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相应的电路会被激活,并发送编码后的信号。

这个信号会通过红外线发射器以红外线的形式发送出去。

红外线是一种在光谱中不可见的辐射,能够在空间中传输信息。

在接收器的一端,也有一块红外线接收器。

它能够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接收器内部的电路会对这个电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以获得遥控器所发送的指令。

接收器将指令传递给相应的家用电器,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工作方式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的电路会将按键的编码信息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并添加校验位和同步信号,形成完整的红外线信号。

信号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送出去。

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后,红外线接收器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解码器将其转化为对应的遥控指令。

解码器根据事先约定好的编码规则和控制协议,将电信号解码为相应的指令。

接收器内部的电路将指令传递给被控家用电器,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例如,当用户按下电视机遥控器上的音量加按键时,遥控器会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接收器,接收器解码后将指令传递给电视机,电视机的音量就会相应地增加。

效果和应用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使得人们可以远程操控家庭电器,带来了诸多便利。

用户可以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就可以改变电视节目或者调整空调的温度。

遥控器的使用也减少了电器的物理接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家用电器遥控器的原理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如汽车遥控器、门禁系统等。

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

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

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 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 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红外遥控器的协议鉴于家用电器的品种多样化和用户的使用特点,生产厂家对红外遥控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编码,这些编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编码方式,统一称为红外遥控器编码传输协议。

了解这些编码协议的原理,不仅对学习和应用红外遥控器是必备的知识,同时也对学习射频(一般大于300MHz)无线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到目前为止,笔者从外刊收集到的红外遥控协议已多达十种,如:RC5、SIRCS、SONy、RECS80、Denon、NEC、Motorola、Japanese、SAMSWNG 和Daewoo 等。

遥控器原理

遥控器原理

遥控器原理引言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控制其他电子设备的操作。

例如,电视遥控器可以用来调节电视音量和频道,空调遥控器可以调节空调的温度和风速等。

本文将介绍遥控器的原理及工作方式。

遥控器的基本原理遥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信号来传送指令信号,以控制被控制设备的工作。

遥控器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1.发射器:发射器是指遥控器本身。

一般情况下,发射器内部有一个或多个按键,用来产生特定的控制信号。

2.接收器:接收器是指被控制设备上的接收部分。

它通常包含一个接收芯片,用来接收并解码发射器发送的信号。

无线电波遥控器原理无线电波遥控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按键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收到信号后,解码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以下是无线电波遥控器的工作原理:1.按键生成信号:用户在遥控器上按下特定的按键,按键内部的电路会产生一种特定的电信号。

2.编码信号:按键信号需要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语言。

编码器会将每个按键映射到特定的编码。

3.调制信号:编码后的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处理,将信号调整到适合传输的频率上。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频移键控(FSK)和振幅键控(ASK)。

4.发射信号:调制后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将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发射出去。

5.接收信号:被控制设备上的接收天线接收到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6.解调信号:接收器内部的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编码信号。

7.解码信号:解调后的信号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将其还原成用户按下的具体按键信号。

8.执行操作:接收器根据解码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控制被控制设备的工作。

红外线遥控器原理红外线遥控器是较为常见的遥控器类型,它通过红外线信号传输控制指令。

以下是红外线遥控器的工作原理:1.按键生成信号:用户在遥控器上按下特定的按键,按键内部的电路会产生一种特定的电信号。

2.编码信号:按键信号需要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一遥控器
到底是谁发明出第一个遥控器已不可考。但最早的遥控器之一,是一个 叫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的发明家(他曾经为爱迪 生工作,同样被誉为天才发明家)在1898年时开发出来的(美国专利 613809号,叫做“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Moving Vehicle or Vehicles”。
遥控器性能的几个评测参数
工作电压范围 发射信号的波长 遥控距离和发射角度 发射功率 待机功耗
2.4—3.5V
800—950nm 大于8m 30-45度 1单位40uW 不大于3uA 50uA
红外遥控器的主要构 成部件介绍
芯片 红外发光二极管 晶振 三极管 电容 电阻
芯片
遥控器芯片主要为单片机. MCU:是Microchip/Microcomputer的缩写。
单一: 单一简单的(通常用AISC) 单一特殊的(通常用MASK、OTP)
多功能: 单一多功能(通常用OTP、MASK) 万能多代码(通常用OTP、MASK) 万能组合多合一 (通常用MASK)
按用途:
电视(通常MASK、AISC、OTP) VCD(通常AISC、如6122) DVD (通常AISC、如6122) VCR (通常AISC、如6122) 空调(通常OTP、MASK,是4bit.8bit) 音像设备(通常AISC、如6122)
单片机的分类
按地址线可分为:4bit,8bit,16bit,32bit,64bit 按功能分:MCU、MPU、DSP
MCU :control,重点在功能.
MPU :program,重点在数据运算,典型应用为手机芯片。
DSP: 是数字图象信号处理,各种监控设备
按功能赋予IC的方式不同分为: ; ASIC:有特定的功能,如6122、301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第一只采用红外线的遥控器出现在20世纪80代, 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装置开发出来时,就慢慢取代了超声 波控制装置, 即使其他的无线传输方式持续被开发出来,它直到现在还持续广使用.
它的特点
遥控器内预置了一套编码,功能相对简单. 一只遥控器只能控制单一型号的电器.
万能及学习型遥控器
定义: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就是 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存放程序或数据的ROM和RAM)、总线、定 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和其他多种功能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的微型计算机。 基本构成:
CPU (逻辑控制) ROM (硬盘) RAM (内存) I/O (接口)
红外线的基本特性 光热效应 具有可见光的某些特性 具有微波的某些特性 传播速度300000km/s 在介质中传播会产生衰减 大部分液体对红外的吸收非常大 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保密性,环境光线
遥控器主要组成 :微处理器芯片、晶体 振荡器、放大晶体管、红外发射二极管以 及键盘矩阵等。
: 芯片 主要负责处理运算控制遥控器的工作状态,根据外部信息做
出相应的判断.
: 晶振 主要是为芯片工作提供准确的时基。
晶体三极管:对脉冲信号的电流进行放大。 红外发光二极管: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送出去 键盘矩阵:及时判断外部输入信息.
产生时间:20世纪90年代 主要特点: 遥控器内预置了多种编码,通过代 码调用方式进行选择.遥控器能学习记录其他遥 控器的编码信号. 主要分类 :单一万能.组合式万能.单纯学习型. 固定代码+学习.
网络及RF型遥控器
产生时间:目前 主要特点:遥控器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利 用强大的网络技术,实现用户对遥控器的自己 制作.操作遥控器时无需考虑电视位置和遥控 器的指向。
最早用来控制电视的遥控器是美国一家叫Zenith的电器公司(这家公司 现在被LG收购了),在1950年代发展出来的。 一开始是有线的。1955 年,该公司发展出一种被称为“Flashmatic”的无线遥控装置。但这种装 置 没办法分辨光束是否是从遥控器而来,而且也必需对准才可以控制。 1956年罗伯.爱德勒(Robert Adler)开发出称为“Zenith Space Command” 的遥控器,这也是第一个现代的无线遥控装置,他是利用超声波来调频 道和音量,每个按键发出的频率不一样,但这种装置也可能会被一般的 超声波干扰,而且有些人及动物(如狗)听的到遥控器发出的声音.
MASK: 控制部分固定,由厂家或根据客户要求厂家赋予.
; OTP:由用户赋予,只能烧写一次
FLASH可电擦写,多次烧写。
按体系:
51系列:指令多,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 RISC:精简指令系列 ,如PLC 16C54 /1602. 美欧系列、日、韩、台、大陆系列 .
遥控器IC的种类
按功能:单一、多功能
内容:
1.遥控器发展历程. 2.红外遥控系统及遥控器工作原理. 3.红外遥控器的主要构成部件介绍 4.红外遥控器的常见协议分析. 5.红外遥控器的常见异常与处理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红外遥控器的认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方式:
相互学习与探讨
遥控器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单一遥控器 第二阶段:万能及学习型遥控器 第三阶段:网络及RF型遥控器
红外遥控系统及遥控器工作 原理
第一:红外遥控系统 第二:遥控器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系统
遥控器系统组成方框图

传 接控


感 收制

器 器 器器
遥控器系统工译码
执行电路
遥控器工作原理
定义:通过红外发射器件,发射被编码脉冲 信号调制的红外光,在一定距离控制相应设 备的有光功能的装置。
红外发光二极管
红外线的概念与特性 红外线的基本概念: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是太阳光谱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一种电磁波。
红外光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0.75 3 20 1000um
由图知红外的波长范围在0.76~1000um之间。硅光电器件对光波最敏感 区域在0.8~0.95um范围内,在这个波段内,利用砷化镓和砷铝化镓材料 制成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波段。将他们进行良好的匹配,作为红外遥 控器的主要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