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有关知识点复习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病毒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病毒知识点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寄生生物,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并进行自我复制,必须依附于宿主细胞才能完成自身的生命周期。
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病毒的了解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病毒的结构、感染方式、繁殖方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深入探讨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病毒知识点。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是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微生物结构。
一般来说,病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核酸(包括基因组和复制所需的辅助基因、调控基因等)、蛋白质外壳(也称为壳或衣壳)和尾部纤维(某些病毒具有)。
病毒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也没有细胞器和代谢机制。
二、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
其中,空气飞沫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例如感冒病毒就是通过打喷嚏、咳嗽时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其他病毒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则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此外,某些病毒还可以通过动物和昆虫进行传播。
三、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寄生式和裂解式。
寄生式繁殖方式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自身复制。
病毒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合成酶来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而裂解式繁殖方式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使其溢出成熟的病毒颗粒。
四、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病毒是引起许多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可以引起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一些病毒还可以导致慢性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此外,病毒还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关,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
因此,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起来,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寄生生物,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并进行自我复制。
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蛋白质外壳和尾部纤维等部分。
初中病毒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病毒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病毒的结构1. 病毒的组成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核酸可以是DNA或RNA,而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病毒外壳的壳蛋白。
有些病毒还含有脂质膜,形成病毒颗粒的外部结构。
2. 病毒的形态根据病毒颗粒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棒状病毒、球状病毒和螺旋病毒。
3. 病毒的外部结构病毒颗粒的外部结构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可能存在的脂质膜组成。
外壳可以保护病毒核酸,使其不容易受到破坏。
脂质膜则有助于病毒进入细胞内,进行感染。
二、病毒的生命周期1. 病毒的感染过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透、解壳、合成、装配和释放等阶段。
其中,吸附是指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过程;穿透是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过程;解壳是指病毒外壳在进入细胞后被解除的过程;合成是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合成新的病毒颗粒的过程;装配是指新的病毒颗粒在细胞内组装成熟的过程;释放是新合成的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到宿主体外的过程。
2. 病毒的复制方式病毒的复制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裂解复制和集成复制。
裂解复制是指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复制和合成新的病毒颗粒的方式;集成复制是指病毒核酸在宿主细胞内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成为宿主细胞的一部分,通过细胞的自身复制过程进行传递和复制的方式。
三、病毒的感染机制1. 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不同,导致的感染范围和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
2. 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宿主细胞在感染病毒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免疫机制。
细胞内的免疫机制主要包括RNA干扰、体内免疫等方式;细胞外的免疫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抗体的产生等方式。
3. 病毒感染的病变机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和病变发生。
总结生物病毒知识点初中

总结生物病毒知识点初中一、病毒的基本概念1. 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繁殖,能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
2. 病毒的结构:病毒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一般可以分为核酸外面包一层蛋白质的壳和一些病毒还有包膜。
核酸可以是DNA或者RNA,包蛋白质的外壳称为衣壳蛋白质,它们能够使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得病毒能够感染宿主细胞。
3. 病毒的生物学特点:病毒不属于细胞,没有自主进行代谢的能力,是一种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繁殖的微生物。
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有选择性感染、寄生、躲避免疫、遗传变异、形态多样等。
4. 病毒的分类:病毒是微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它们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的核酸类型、宿主范围、形态特点等进行划分。
目前已知的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二、病毒的感染和传播1. 病毒感染的方式:病毒感染的方式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选择的传播方式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病毒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2. 病毒感染的过程:病毒感染的过程主要包括入侵细胞、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出新的病毒颗粒、释放病毒等阶段。
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过程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这些步骤。
3. 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多样,既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物、水源传播,甚至可以通过昆虫等生物传播。
三、常见病毒性疾病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正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属。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给他人。
2.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肝脏炎症,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3.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艾滋病。
4. 乙型疱疹病毒:乙型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高中 病毒知识点

高中病毒知识点第一步:了解病毒的定义和特征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法自主繁殖。
它们依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并利用宿主的细胞机制来生存。
病毒通常被认为是非细胞性的生物,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细胞结构。
病毒有以下几个特征: - 非细胞性:病毒没有自己的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 寄生性: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完成复制过程。
- 感染性: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方式感染宿主。
-基因材料:病毒的基因材料可以是DNA或RNA。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基因材料类型。
第二步: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根据它们的基因材料类型、形状和宿主范围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基因材料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DNA病毒的基因材料是双链或单链的DNA,而RNA病毒的基因材料则是双链或单链的RNA。
根据形状,病毒可以分为四类:线状病毒、球状病毒、棒状病毒和多边形病毒。
根据宿主范围,病毒可以分为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等不同类型。
第三步: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宿主,包括: - 直接接触: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传播,如握手、亲吻等。
- 空气传播: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如打喷嚏、咳嗽等。
- 食物和水传播:病毒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给人体。
- 虫媒传播:某些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或其他生物媒介传播给宿主,如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
第四步:病毒的病理过程与防控措施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包括感染、复制、传播和免疫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 避免接触病毒源,尽量减少与病毒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
-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肝炎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某些病毒感染。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病毒是微生物界的一种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系统总结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病毒相关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病毒的特征1、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完全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繁殖。
2、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有些病毒还含有脂质或糖类成分。
3、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分子,能够指导病毒的复制和合成。
4、病毒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繁殖。
5、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各异,包括球形、杆状、丝状等,有些病毒还具有包膜。
二、病毒的分类1、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2、根据宿主细胞类型的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等。
3、根据病毒形态和结构的不同,病毒可分为球形、杆状、丝状等。
三、病毒的传播方式1、接触传播:病毒携带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等。
2、空气传播:病毒携带者在呼吸、讲话、咳嗽等过程中将病毒释放到空气中,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形式传播。
3、水源传播:饮用水、食物等被病毒携带者污染后,易引起病毒感染。
4、生物媒介传播:昆虫、动物等生物携带病毒,通过叮咬、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四、病毒感染的症状不同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各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发热:病毒感染后常引起体温升高,伴随恶寒、寒战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
3、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4、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
5、皮肤症状:如皮疹、疱疹等。
五、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1、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2、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与感染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接触后应立即洗手消毒。
3、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4、药物治疗:部分病毒感染可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病毒的知识点总结

病毒的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微生物。
病毒不能生长,不能繁殖,甚至不能制造自己所需的蛋白质。
病毒只能在寄生细胞内生长,并利用寄生细胞的代谢机制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当病毒进入寄生细胞时,它会释放出遗传信息,促使寄生细胞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病毒的定义具有争议性,有些科学家认为病毒属于生物,有些科学家认为病毒不属于生物。
2. 病毒的分类病毒按照它们的核酸种类和结构形态可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
RNA病毒包括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病毒包括双链DNA病毒和单链D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
按照宿主的类型,病毒又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 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通常由蛋白质包裹的核酸组成。
外层的蛋白质包裹着内部的核酸,核酸可以是DNA或RNA。
此外,一些病毒的外层还包含膜蛋白,用于感染宿主细胞。
不同种类的病毒外观也各不相同,有些病毒是球状的,有些是棒状的,有些是多面体的。
4. 病毒的传播病毒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经由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
其中,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飞沫进行传播。
此外,一些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物体或表面进行传播。
5. 病毒的感染病毒感染通常包括侵入宿主细胞、复制自身、产生大量新病毒颗粒、破坏宿主细胞等过程。
首先,病毒需要侵入宿主细胞,然后释放出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机制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随后大量的新病毒颗粒会破坏宿主细胞,释放出来感染其他细胞。
6. 病毒的病原性病毒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不同种类的病毒引起的疾病也各有不同。
目前对病毒的病原性了解的最多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
7. 病毒的免疫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外来病毒,保护人体不受病毒侵害。
病毒高三知识点归纳

病毒高三知识点归纳病毒是一种微生物,也是一种具有独立复制和感染能力的生物领域物质。
作为高三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病毒的研究对于学生理解微生物学和疾病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病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以便高三生理解和掌握。
一、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结构包括:1)病毒颗粒,也称为病毒粒子,是病毒的成熟形态,由核心部分和外壳组成;2)病毒核酸,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二、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血液、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感染方式包括:1)空气传播,如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2)飞沫传播,如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3)血液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4)食物和水传播,如诺如病毒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三、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复制包括侵入宿主细胞、合成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组装和释放新的病毒颗粒等过程。
具体步骤为:1)吸附,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2)进入宿主细胞,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3)复制,病毒核酸复制为新的病毒核酸;4)合成,病毒蛋白质合成;5)组装,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6)释放,新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释放出来。
四、常见病毒的类型和特点常见的病毒主要包括:1)DNA病毒,如乙型腺病毒;2)RNA病毒,如流感病毒;3)缺氧病毒,如艾滋病毒;4)逆转录病毒,如乙肝病毒。
五、病毒与人类健康病毒是引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感冒、流感、登革热等。
病毒的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源等。
六、病毒的防控措施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和控制疫情,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环境;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力;3)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4)隔离病毒感染源,减少人群聚集;5)加强病毒监测和研究,改进诊断手段和药物治疗。
病毒相关知识点总结

病毒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病毒的结构和组成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体,它通常由外壳和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1. 病毒的外壳病毒的外壳由蛋白质组成,它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起到保护遗传物质、识别宿主细胞和介导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
2. 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它负责编码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生长繁殖。
二、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按照宿主类型、遗传物质类型、外壳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1. 按照宿主类型分类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细菌等不同类型的宿主,因此可以按照宿主类型进行分类,比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等。
2. 按照遗传物质类型分类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因此可以按照遗传物质类型进行分类,比如DNA病毒、RNA病毒等。
3. 按照外壳结构分类病毒的外壳结构多样,可以按照外壳结构进行分类,比如裸病毒、包膜病毒等。
三、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进入宿主细胞、合成病毒遗传物质、合成病毒蛋白质、组装和释放等过程。
1. 吸附和进入宿主细胞病毒依靠其外壳上的特定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随后通过吞噬作用或融合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内。
2. 合成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合成,形成新的病毒基因组;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合成,并通过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形成新的病毒蛋白质。
3. 组装和释放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后,新合成的病毒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并通过裂解或融合等方式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四、病毒感染和免疫1. 病毒感染的过程病毒感染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进行生长繁殖的过程,它包括病毒的侵入、复制、破坏和释放等多个阶段。
2. 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宿主细胞通常会产生免疫反应来抵抗病毒感染,包括通过产生抗体、活化免疫细胞等方式来抵御病毒的入侵和复制。
3.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也会对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包括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式来清除病毒颗粒和感染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
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大小发现史: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加法、减法)得出结论: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二、成分和结构1、成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
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
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2、结构衣壳:蛋白质髓部:DNA或RNA特殊包膜刺突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
如DNA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
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三、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
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整个过程必须在它的宿主活细胞中完成。
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换言之,只提供了复制和表达的模板,其他的原料、能量、酶、相关细胞器全由宿主细胞提供。
2、培养方式能否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HIV病毒/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分别怎么培养?四、增殖方式1、复制式增殖:病毒在宿主细胞的协助下,以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均等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
病毒的增殖必须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2、(1)可能使宿主细胞裂解,如T2噬菌体,增殖曲线:(2)也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随宿主细胞增殖而增殖,如HIV五、遗传和变异1、变异方式2、遗传信息传递途径(1)DNA病毒(2)RNA复制病毒(3)逆转录病毒六、分类1、按结构分①病毒②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特点:与病毒相比结构不完整,仅由核酸或者蛋白质构成生命体,如引起疯牛病的阮病毒就是蛋白质构成的机体)2、按照宿主细胞和遗传物质将病毒分类:①动物病毒: RNA类(SARS病毒、、H1N1、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天花病毒)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③细菌病毒:噬菌体(DNA)3、按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分(1)DNA病毒(2)RNA复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3)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七、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应用1、部分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是三大类致癌因子之一病毒的致癌性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系列。
它们通过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如Rous 肉瘤病毒等。
据英国流行病学家对癌症诱因的统计分析,病毒感染占10%-15%。
2、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N和S,充分证明了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从而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利用了病毒侵染过程中会把DNA注入宿主细胞的特性。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单链RNA结构很不稳定,易变异。
这也是艾滋病药物难以研制的原因所在。
4、有关病毒的免疫问题(1)免疫过程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
所以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裂解靶细胞,使病毒没有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2)治疗特点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所以人体在平常生活如果因感染了由病毒而引起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3)病毒破坏细胞类型举例:①SARS病毒破坏人的肺部等处的细胞;②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③脊髓灰质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④HIV破坏人的T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力。
(4)病毒疫苗减活疫苗:经过实验处理,毒性减弱,但抗原性仍保留灭活疫苗: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基因疫苗:将病毒抗原蛋白基因导入5、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5.1 DNA分子杂交可作为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载体5.2 动物DNA病毒作为动物基因工程的载体5.3 植物病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6、在动物工程中的应用在动物细胞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的融合技术,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促融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灭活的病毒促融是动物细胞融合区别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之一。
使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既不损害它们体内的有用抗原,从而使灭活的病毒既保留了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又不会感染细胞7、检测方法:①病毒核酸检测:DNA分子杂交。
②病毒蛋白质检测:抗原-抗体杂交。
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算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2、分类:(1)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2)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狂犬病毒等。
4、知识总结图例题解析习题三:(2018•全国模拟)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元素组成为C、H、O、N、PB.由于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考点】病毒的相关知识【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故组成元素包括C、H、O、N、P,A错误;B、病毒体内没有细胞器,B错误;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D、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病毒,D错误。
故选:C。
习题四:(2018春•龙海市期末)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B.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微小层次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D.禽流感病毒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考点】病毒的相关知识【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C、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遗传物质为核酸,C正确;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示意图,SIV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此种核酸不具有mRNA功能,写作-RNA;具有mRNA功能的RNA,写作+RNA),其RNA与核糖核蛋白(RNP)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体,RNA-蛋白质复合体外面是病毒的囊膜,囊膜上还分布有形态不一的蛋白突起(如HA、NA、M等).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时,进入宿主细胞内部的成分是___.(2)图中过程①还需要的物质有___.(3)过程②和③形成的蛋白质分别是___和___,后者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___的加工,最终定位到宿主细胞膜上.(4)推测过程④中的RNA是以病毒RNA(-RNA)为模板先合成___,再以其为模板合成子代猪流感病毒的RNA.子代猪流感病毒的囊膜来源于___.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如图是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图中过程①是合成mRNA 的过程,需要的条件有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ATP等.过程②是形成RNP 的过程,③过程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终定位到宿主细胞膜上.由于SIV的单股负链RNA不具有mRNA功能,可推测过程④中的RNA是以病毒RNA(-RNA)为模板先合成+RNA的过程.解答:(1)由题图可知,猪流感病毒(SIV)侵染宿主细胞时,进入宿主细胞内部的是RNA-蛋白质复合体,即其成分是RNA和蛋白质.(2)图中过程①是合成mRNA的过程,需要的条件有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ATP等.(3)过程②形成的蛋白质会与SIV的单股负链RNA结合成RNA-蛋白质复合体,因此是RNP(或核糖核蛋白),③过程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终定位到宿主细胞膜上,所以为HA、NA、M等(或蛋白突起).(4)由于SIV的单股负链RNA不具有mRNA功能,可推测过程④中的RNA是以病毒RNA(-RNA)为模板先合成+RNA,再以其为模板合成子代猪流感病毒的RNA.题图显示子代猪流感病毒的囊膜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故答案为:(1)RNA和蛋白质(2)RNA聚合酶、4种核糖核苷酸、ATP等(3)RNP(或核糖核蛋白) HA、NA、M等(或蛋白突起)内质网、高尔基体(4)+RNA 宿主细胞的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