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历史选修3练习题: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1.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
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B.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D.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答案D2.墨索里尼曾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
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
”材料意在说明()A.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答案C3.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
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内战导致了二战的爆发B.西班牙成为参加二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C.西班牙内战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答案C4.在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装备落后B.内部出现叛乱C.缺乏国际援助D.大国纵容侵略答案D5.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C.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D.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结成了反西班牙联盟答案B6.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答案B7.聂耳和田汉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1934年)中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句,其实质是指()A.重新修筑起万里长城B.进行长城阻击战C.全民族共同投入抗战D.组成第二次反日同盟答案C8.在美国的西雅图、英国的伦敦等地,有许多国际纵队的纪念碑(如图)。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A.割占苏台德地区B.吞并奥地利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2.20世纪30年代各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相继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B.都没有得到国际援助C.法西斯势力较早实现了联合D.各国反法西斯的力量相对弱小3.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波兰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4.墨索里尼曾明确规定“事情的解决必须不迟于1936年”;在打几场胜仗之后,“要想瓦解那个帝国不应该是一桩艰难的任务”,“用这种方法什九能够保证成功”。
这件“事情”指的是A.颠覆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B.吞并埃塞俄比亚C.建立“新罗马帝国”D.同德国缔结盟约5.30年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的矛盾6.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7.观察下面的漫画,该漫画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8.对于二战全面爆发前举行的某次会议,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曾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极其爱好和平,愿意以高昂的代价去换取它,而不敢相信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敲竹杠的恶棍。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问题导学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结盟的原因和目的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36年2月,英国保守党的报纸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在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
”材料二《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说:“形式上让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
”日本驻英公使吉田茂表示:“尽管军部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
”材料三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1)材料一说明了英国当时的什么外交思想?材料二中里宾特洛甫和吉田茂的对话反映出德日联合的意图是什么?(2)据材料三,希特勒道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德、日、意法西斯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结盟的原因1.社会制度不同,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2.发动世界大战的时机尚不成熟,为发展法西斯力量和蒙蔽西方国家。
当堂检测1.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D.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2.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A.发动叛乱的反动军官是法西斯分子B.英法纵容德意对西班牙的干涉C.德、意法西斯直接派兵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D.德、意法西斯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3.德、意、日法西斯进行勾结的前提是()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三国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C.三国都将苏联作为头号敌人D.三国都退出了国际联盟4.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担当起领导重任B.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C.法西斯势力疯狂的侵略扩张D.农民阶级运动开展起来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协定签订后,希特勒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3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选B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其后不断蚕食关内领土,直至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
2.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它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
”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解析:选C综合上述史实可以判断,让意大利向非洲沙漠扩张,减少其对西欧国家的威胁,正是绥靖政策的体现。
3.促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佛朗哥发动军事叛乱B.“国际纵队”参战C.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D.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正是因为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才使反击右翼势力的内战变成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4.在美国的西雅图、英国的伦敦等地,有许多国际纵队的纪念碑(如图)。
这些国家纪念国际纵队最有可能是为了()A.弘扬国际主义精神B.铭记绥靖政策教训C.歌颂前苏联的伟大D.彰显法西斯的罪恶解析:选B在西班牙遭受法西斯侵略之际,国际纵队的战士们英勇地投入了战斗。
但与此同时,西方大国却推行罪恶的绥靖政策,致使法西斯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最终局部战争演化成全球性的世界大战。
西方各国纪念国际纵队,就是为了铭记绥靖政策的教训。
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C.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D.三国都退出国联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3.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Word版含答案

3.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知道1931年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开始全面抗战。
1935年,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侵略者。
西班牙内战的爆发与性质。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西班牙内战和埃塞俄比亚抗战失败的共同点。
20世纪30年代欧、亚、非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探寻局部战争逐步发展成为全面战争的过程。
通过分析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评价《反共产国际协定》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开始侵略亚、非、欧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开始了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扩大侵略,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难点:埃塞俄比亚抗击侵略意大利战争失败的原因。
西班牙内战的性质。
三、授课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前课内容提问: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面对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哪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方式?(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德、日法西斯对内、对外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对内: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有侵略必有反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最初他们把魔掌伸向了哪里?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各国的态度及反应又是什么?世界全图:法西斯国家最初侵略的国家位于哪几个洲?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中国人民的抗战(联系必修一的内容)(1)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开始:局部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不仅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而且进一步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等地区。
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军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发生了“卢沟桥事变”。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测试 精品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测试)1、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 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 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
”与张伯伦所谓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非战公约》 B.《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议》C.《五国条约》《慕尼黑协议》 D.《洛迦诺公约》《反共产国际协定》3、希特勒曾对一条约作出了如下的评价:“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
”他评价的是( )A. 《慕尼黑协定》B.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 《洛迦诺公约》4、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这种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该计划是指()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6、不少学者认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于1936年。
下列对应的史实应当是( )A.九一八事变 B.广田弘毅内阁上台C.七七事变 D.近卫文麿内阁上台7、1939年12月,日本阿部内阁签署《对外政策方针纲要》,提出“对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确保日苏两国平静无事”“努力使我方可能向南洋方向发展”的主张。
日本此时出台《对外政策方针纲要》,是由于()①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胜利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③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④英美荷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④8、墨索里尼曾明确规定“事情的解决必须不迟于1936年”;在打几场胜仗之后,“要想瓦解那个帝国不应该是一桩艰难的任务”,“用这种方法什九能够保证成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3.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1版高中历史 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3

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201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德国吞并奥地利2.面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采取的态度是()A.坚决制止B.漠然置之C.变相纵容D.中立政策3.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
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4.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的目的有()①形成对法国的包围②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③获得西班牙重要的战略资源④检验自己的军事实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
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西班牙成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6.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7.(2012·大连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C.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D.三国都退出国联8.(2012·杭州模拟)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