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这是《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浩浩乾坤》。

发生在清朝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是“为祸”还是“为福”?值得我们深思。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运动前期)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准备(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外民族矛盾,外部原因)。

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本国封建统治和剥削,国内阶级矛盾,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③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各地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④西方宗教的影响(外部原因)。

(2)准备: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作了思想、理论、组织上的准备。

(洪秀全利用和改造基督教,把“拜上帝教”作为农民起义的工具,说明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提不出先进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前期斗争经过(1)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军名“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永安五王口诀:杨东萧西冯南韦北石为翼东王节)。

(3)北上转战:①北上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清朝统治者)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②冯云山(全州)、萧朝贵(长沙)相继牺牲;③攻克武汉(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省城)。

(4)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5)走向全盛:①北伐:目的在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北代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打乱了清政府围攻天京的计划。

②西征:目的在于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片地区,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讲解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史 料 研 习
中华民国成立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第二步:细读
材料二中②划线部
分的关键信息:
以对联的形式纪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 清王朝,结束了 始有去年今日;②一笔勾尽,四 第三步:史证 中国两千多年的 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和。”。 封建君主专制制 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在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里陈 度,建立资产阶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 列着很多纪念品。右图即为其中 级共和国 。 由的权利 的两件。
选A
《金版新学案》
宗教是发动民众的思想武器,与 孔教对立。但国人深受儒家思想 影响,宗教不足以支撑农民政权, 尊孔成为 必然,A正确 D太平天国的反孔与 尊孔与西方势力无关
返向全盛发 展,B“逆转” 之说不成立
传统士绅与太 平天国是 敌对关系,C与题干设问 无关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念辛亥革命推翻
栏目导引
史 料 研 习
中华民国成立
[史料应用]
材料一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 (1)材料一中孙 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 中山解除临时 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 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 大总统的条件 ①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倾覆 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 是什么? 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 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 答案: (1)清帝 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 退位,袁世凯 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 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 赞成共和。 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 日。 ——《临时政府成立记》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一、选择题.《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

”这突出体现了( )【解析】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一则材料不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但该研究者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结论也符合史实。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题重点落在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理解上,辛亥革命.旧历辛卯年,生肖属兔。

那么,年所对应的干支和生肖分别是( ).辛亥年、狗.辛酉年、鸡.甲午年、牛.辛亥年、猪【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文化常识,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思考的能力。

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可知,年爆发辛亥革命,所以是辛亥年,排除、两项;中国古代个地支对应的个生肖是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所以选择项。

【拓展】天干地支纪年法(年)去;除以的余数是天干,除以的余数是地支。

.(·青岛) “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选项。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于广州,三民主义提出于东京,故只有项符合题意。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讲辛亥革命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讲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某某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考纲要求辛亥革命主干梳理·理思路基础排查理一理一、背景1.经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迅速壮大。

3.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1)1894年,孙某某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某某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5.军事: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二、爆发——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某某保路运动。

2.革命主力:某某新军。

3.时间:1911年10月10日。

4.结果:占领某某三镇,建立某某军政府。

5.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危机。

三、高潮1.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某某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维护某某政体,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某某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近代政治某某化的里程碑。

四、结局1.1912年2月,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五、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某某革命。

2.功绩(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某某国。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三、1.曹汝霖 2.民主和科学
陆宗舆
2.凡尔赛和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
四、1.反帝爱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
3.思想解放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特别提示:
1.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 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课标展示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 主要史实,认识农民 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 的作用和局限性
考纲要求
考点聚焦 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的原因②太平天国动 动从兴起到全盛③《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④天京变 乱⑤太平天国运动的 失败 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 景②同盟会的成立③ 武昌起义④中华民国 成立⑤《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⑥辛亥革命 的结局 五四运动的原因、经 过、结果、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安徽桐城一个有
文化的地主曾作诗哀叹:“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 (yīnɡ)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 材料二 太平军进入南京后,立即大兴土木,把两 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拆毁了大批民房,动用了成千 上万的男女劳工,“半载方成,穷极壮丽”,旋因大火烧 毁。此外,天王还不断选取民间秀女入宫。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返回
(1)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
立了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
交,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主张同外国侵略者“尽心议和”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
政权。1861年,咸丰帝病逝后,慈禧太后勾结奕 发动政
变,控制了清政府的实权。 (3)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
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
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②。
揭示了从初期的“毁儒”到后期 “尊儒”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后 期洪秀全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持政权
返回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进行
“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
太平天国运动
一史料探史——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返回
史料一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①。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
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
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②。
史料二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和观念的更新。
返回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返回
重难点一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⑦。

高三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高三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3、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影响。 4、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自然灾害
理论组织准备
二、太平天国运功的过程
• 1、时间:1853——1864 • 2、对手:咸丰帝、曾国藩、李鸿章等 • 及外国武装 • 3、事件: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 都天京——孤军北伐(战略失误)——田 径变乱(阶级局限)——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
《资政新篇》
1859年为改革内政, 发展 衰弱时期 私有制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 资本主义经济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要求,群众基础薄弱 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农民反应不积极
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 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实施 加上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结论: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 相同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趋势,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都未能真正实施
解题思路
答案
A
•【示范3】 孙中山在评价太平天国时写道: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洪 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 主而不知有民主。”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 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天平天国是一场民族革命 •B.太平天国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为突 出的是( )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 系是 A 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相互矛盾 D继承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doc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doc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2020年4月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本文关键词: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本文简介:一、引言大学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3条主线贯穿全文:近现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史、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和近现代中国改革史。

其中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又着重介绍了中国3次主要革命的内容,这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该书的第2章至第7章共4个章节里。

这4个章节着重叙述了3次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本文内容:一、引言大学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3条主线贯穿全文:近现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史、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和近现代中国改革史。

其中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又着重介绍了中国3次主要革命的内容,这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该书的第2章至第7章共4个章节里。

这4个章节着重叙述了3次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至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前后14年,势力波及中国18个省区,规模之大,势力之猛,为中国历次农民起义之最,也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对外国侵华势力也给予了有力的打击,给本已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更是致命的一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虽然给清王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但清王朝却仍能命悬一线,倒是太平天国运动比清王朝先灭亡了。

究其原因,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目光短浅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并未以主力乘胜进军北京,给清王朝提供了缓冲、恢复的时间,让清王朝赢得了反击的机会。

(二)阶级自身的弱点起义的农民大都是奔着升官发财、追求享乐的目的。

起义成功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从高至低,都过上了极尽奢华的生活,建府邸,逐声色,再加上各王之间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爆发,严重削弱了自身的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时)第12课《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班级姓名编号本课高考考点1、定都天京;2、《天朝田亩制度》;3、《资政新篇》;4、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中国同盟会的成立;6、武昌起义;7、中华民国的成立;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考点知识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矛盾空前激化;2、定都天京:1853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定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评价:1、积极性: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以及外国侵略者,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2、消极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失败的根本原因(2)战略失误(如:北伐军的孤军深入)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并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5、《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

然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

则自今而至后,自小而至大,自省而至国,自国而至万国,亦无不可行矣。

其要在于因时制宜,审时而行而已。

——洪仁玕《资政新篇》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哪些方案反映了时代潮流?三个方案共同的进步意义是什么?实践结果如何?二、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①时间;地点:。

②政治纲领:③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④意义:标志着。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一:“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五)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校本练习1、(2011·一轮复习)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B.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C.在人民革命面前,中外反动势力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D.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2、(2011·郑州调研)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2011·黑龙江月考)据史料记载,太平军入城刚一个月,敌人威胁尚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图1:洪秀全故居图2:南京天王府的石舫A始终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 B一直保持农民革命本色C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 D不重视政权内部的团结4、(2011·一轮复习)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到,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以后,他们先是寒喧,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

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5、(2011·温州八校联考)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6、(2011·珠海模拟)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B.参加者都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7、(2011·淮北月考)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8、(2011·盐城摸底)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9、(2011·巢湖一检)10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指导思想 C.革命的目标D革命的手段10、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11、(2010年安溪、德化联考)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天京事变B.金田起义C.定都天京D.天京陷落12、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治开始资产阶级化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13、(2010年杭州模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