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_趣味数学题锦集
(word完整版)高三数学试题

高三数学试题一.填空题:1.假设某10张奖券中有1张,奖品价值100元,有二等奖3张,每份奖品价值50元;其余6张没有奖.现从这10张奖券中任意抽取2张,获得奖品的总价值ξ不少于其数学期望E ξ的概率为 .2.已知对任意的()()[],00,,1,1x y ∈-∞+∞∈-U ,不等式22268210x xy y a x x+----≥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3.在xOy 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22(1)1(1)x y x -+=≥和22(3)1(3)x y x -+=≥、两条直线1y =和1y =-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D ,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 绕y 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Ω,过(0,)(||1)y y ≤作Ω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2418y ππ-+,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Ω的体积值为 。
4.已知()y f x =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 且()y f x =的图像关于点(6,0)对称. 若实数x , y 满足不等式22(6)(836)0f x x f y y -+-+≤, 则22x y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5.已知一玻璃杯杯口直径6cm, 杯深8cm. 如图所示, 其轴截面截杯壁所得曲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一个玻璃小球放入玻璃杯中, 若小球能够碰到杯底, 求小球半径的范围(不记玻璃杯的玻璃厚度).CPxO y二.选择题:6.已知O 是ABC ∆外接圆的圆心, A ,B ,C 为ABC ∆的内角, 若cos cos 2sin sin B C AB AC m AO C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则m 的值为 答 [ ] A. 1 B. sin A C. cos A D. tan A7.已知点列()(),n n n A a b n N *∈均为函数()0,1x y a a a =>≠的图像上,点列(),0n B n 满足1n n n n A B A B +=,若数列{}n b 中任意连续三项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5151⎛⎫-++∞ ⎪ ⎪⎝⎭⎝⎭U (B )5151⎫⎛-+⎪ ⎪ ⎝⎭⎝⎭U (C ) 31310,,22⎛⎫⎛⎫+∞ ⎪ ⎪ ⎪ ⎪⎝⎭⎝⎭U (D )3131,11,22⎛⎫⎛⎫ ⎪ ⎪ ⎪ ⎪⎝⎭⎝⎭U 8.过圆22(1)(1)1C x y -+-=:的圆心,作直线分别交x 、y 正半轴于点A 、B ,AOB ∆被圆分成四部分(如图),若这四部分图形面积满足|||,S S S S I ∏+=+¥则直线AB 有( )(A ) 0条 (B ) 1条 (C ) 2条 (D ) 3条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2y x =是双曲线2222:1x y C a b-=的一条渐近线,点()()()1,0,,0A M m n n ≠都在双曲线C 上,直线AM 与y 轴相交于点P ,设坐标原点为O.(1)设点M 关于y 轴相交的对称点为N ,直线AN 与y 轴相交于点Q ,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T ,使得?TP TQ ⊥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过点()0,2D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R,S 两点,且OR OS RS +=u u u r u u u r u u u r,试求直线l 的方程.xy O BCA10.已知双曲线22:12x C y -=, 设过点(A -的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e k =r .(1) 当直线l 与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m 平行时, 求直线l 的方程及l 与m 的距离;(2) 证明: 当k 时, 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不存在点Q , 使之到直线l .11.已知集合M 是满足下列性质的函数()f x 的全体:存在非零常数k ,对定义域中的任意x ,等式()f kx =2k+()f x 恒成立. (1)判断一次函数()f x =ax +b (a ≠0)是否属于集合M ;(2)证明函数()f x =2log x 属于集合M ,并找出一个常数k ;(3)已知函数()f x =log a x ( a >1)与y =x 的图象有公共点,证明()f x =log a x ∈M .12.设函数)(x f 和)(x g 都是定义在集合M 上的函数,对于任意的x M ∈,都有))(())((x f g x g f =成立,称函数)(x f 与)(x g 在M 上互为“H 函数”.(1)函数x x f 2)(=与x x g sin )(=在M 上互为“H 函数”,求集合M ;(2)若函数xa x f =)((0a a >≠且1)与1)(+=x x g 在集合M 上互为 “H 函数”,求证:1>a ;(3)函数2)(+=x x f 与)(x g 在集合1|{->=x x M 且32-≠k x ,*N k ∈}上互为“H函数”,当10<≤x 时,)1(log )(2+=x x g ,且)(x g 在)1,1(-上是偶函数,求函数)(x g 在集合M 上的解析式.13.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1.n n n S a S n N*-=∈(1)求出123,,S S S 的值,并求出n S 及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111n n n n b a a n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3)设()()1n n c n a n N =+⋅∈*,在数列{}n c 中取出()3m m N m *∈≥且项,按照原来的 顺序排列成一列,构成等比数列{}n d ,若对任意的数列{}n d ,均有12n d d d M +++≤L ,试求M 的最小值.14.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 项的和为n S ,满足nn a p S p -=-2)1((*N n ∈),其中p 为正常数,且1≠p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当M n >时,7823741a a a a a n >⋅⋅⋅⋅-Λ恒成立?若存在,求出使结论成立的p 的取值范围和相应的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21=p ,设数列}{n b 对任意*N n ∈,都有2123121a b a b a b a b n n n n ---++++Λ 12121--=+n a b n n ,问数列}{n b 是不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求出其通项公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5.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C 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1-3 集合的运算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第二章函数第一节映射与函数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四节二次函数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七节幂函数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八节函数的图象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九节函数与方程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第十节函数综合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题型3-1 导数的定义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第二节导数的应用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题型4-2 α2是第几象限角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题型4-13 化简求值第四节解三角形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六章数列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题型6-6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题型6-7 数列的求和第三节数列的综合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第七章不等式第一节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节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第五节不等式综合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4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2 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题型8-3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题型8-4 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题型8-5 直观图、三视图题型8-6 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7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8 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题型8-9 证明“线共面”、“点共面”或“点共线”题型8-10 异面直线的判定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1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2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题型8-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题型8-14 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七节空间角与距离题型8-15 空间角的计算题型8-16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第九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第一节直线的方程题型9-1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题型9-2 直线的方程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题型9-3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题型9-4 有关距离的计算题型9-5 对称问题第三节圆的方程题型9-6 求圆的方程题型9-7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题型9-8 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9 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题型9-10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题型9-1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型9-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13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题型9-14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题型9-15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题型9-1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十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一节椭圆题型10-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0-2 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0-3 焦点三角形第二节双曲线题型1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题型10-5 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及其取值范围问题题型10-6 双曲线的渐近线题型10-7 焦点三角形第三节抛物线题型10-8 抛物线方程的求解题型10-9 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题型10-10 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第四节曲线与方程题型10-1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第五节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题型10-1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0-13 中点弦问题题型10-14 弦长问题第六节圆锥曲线综合题型10-15 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题型10-16 定点问题题型10-17 定值问题题型10-18 最值问题第十一章算法初步题型11-1 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结果题型11-2 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题型11-3 求输入参数题型11-4 算法综合第十二章计数原理第一节计数原理与简单排列组合问题题型12-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题型12-2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推导、化简和计算题型12-3 基本计数原理和简单排列组合问题的结合第二节排列问题题型12-4 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题型12-5 元素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6 元素不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7 元素定序问题题型12-8 其他排列:双排列、同元素的排列第三节组合问题题型12-9 单纯组合应用问题题型12-10 分选问题和选排问题题型12-11 平均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第四节二项式定理题型12-12 证明二项式定理题型12-13 T r+1的系数与x幂指数的确定题型12-14 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和题型12-15 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最值题型12-16 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第十三章排列与统计第一节概率及其计算题型13-1 古典概型题型13-2 几何概型的计算第二节概率与概率分布题型13-3 概率的计算题型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题型13-5 正态分布第三节统计与统计案例题型13-6 抽样方法题型13-7 样本分布题型13-8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解读题型13-9 线性回归方程题型13-10 独立性检验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第一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题型14-1 归纳猜想题型14-2 类比推理第二节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题型14-3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第三节数学归纳法题型14-4 数学归纳法的完善题型14-5 证明恒等式题型14-6 整除问题题型14-7 不等式证明题型14-8 递推公式导出{a n}通项公式的猜证及有关问题的证明第十五章复数题型15-1 复数的概念、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题型15-2 复数的几何意义第十六章选讲内容第一节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题型16-1 圆和直角三角形中长度和角的计算题型16-2 证明题题型16-3 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第二节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题型16-4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题型16-5 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题型16-6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第三节不等式选讲(选修4-5)题型16-7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题型16-8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16-9 一般综合法和分析法(含比较法)题型16-10 数学归纳法。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试题整理

完美格式整理版A. 相交 B .异面 C .平行 D •异面或相交第I 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6.设四棱锥P- ABCD 勺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用平面(如图),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的平面a ( )1.在空间,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①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 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仅②不正确 B.仅①、④正确 C .仅①正确 D.四个命题都正确2. 如果直线a 是平面a 的斜线,那么在平面%内( )A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 B不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C 与a 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D 与a 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A.不存在B .只有1个C •恰有4个D.有无数多个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题a 去截此四棱锥 3.平面a 内有一四边形 ABCD P 为a 外一点, P 点到四边形ABCD 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四边形 A 必有外接圆 BD 必是正方形必有内切圆( )C既有内切圆又有外接圆4.已知六棱锥PA ±平面 ABC PA= 2AB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PB 丄ADBC .直线BC//平面PAED 平面PABL 平面PBC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 7.设P 是厶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到厶ABC 各边的距离也相等,那么△ A 是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BC 是等边三角形DP 到厶ABC 各顶点的距离相等,而且 PABC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是A 、B 、C 所述的三角形8.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 点,则AE , 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E 是SB 的中 A. 13B.-23 C-33D. 23完美格式整理版5•若a , b是异面直线,直线c // a,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完美格式整理版侧面BB 1C 1C 的中心,贝V AD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大小是()1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0为正方形ABCD 中心,则厲0与平 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2B.—2C.1D.二323A . 30°B . 45°C . 60°D . 90° w.w.w.k.s.5.u.c.o.m 12.已知直线I 、m ,平面、,且| , m ,则//是I m 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6.在正方体 ABCDAB 1C 1D 1中,若E 是A 1C 1的中点,则直线 CE 垂直于( )A ACBBD C A ,D DA 1D 117.四条不共线的线段顺次首尾连接,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A. 1 B . 3 C . 4D. 1 或 49.正方体 ABC —ABCD 中,E 、F 分别是 AA 与CG 的中点,则直线 与DF所成角的大小是 ()EDA .B 。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专题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专题练习题1•下列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A) y ( 4)x (C) y 4x (D) y a x2,(a 0且a 1)2•若a 0,则函数y a x 1 1的图像经过定点 ( )(A)( 1, 2) (B)(2, 1) (C)(0, 1 1) (D) (2, 1+ a ) am3.若1 0.25n ,则m,n 的关系是 ( )44•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1)函数y 2,(a 0且a 1)不是指数函数; a(2)指数函数不具有奇偶性;⑶指数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是单调函数。
(A) 0 (B) 1 (C) 2 (D) 3 5•若a,b 满足0 a b 1,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a a a b (B) b a b b (C) a a b a (D) b b a b1.如果函数f(x) (a 1)x 在R 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比较大小:1.72'5 _______ 1.73 , 0.8 0.1 ___ 1.250'2 , 1.70'3_0.93'1 , 4.54'1 _3.73"4.函数y 2x 1的定义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B)y(A)m (B) m n (C)m n (D) m n112(6分)指数函数f(x) a x图像过点(2,丄),求f(0), f(1), f( 2).163(6分)画出函数y 2x 11图像,并求定义域与值域.5(8分)求函数y 32' 3x 6的单调递减区间.6(8 分)设 a 是实数,f (x) a x2 (x R),2 1(1) 试证明:对于任意a, f (x)在R为增函数;(2) 试确定a的值,使f(x)为奇函数.7(8分)已知奇函数f (x)定义域为R,当x 0时有f(x) (了 2 x,求f (x).。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3)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一.解答题(共30小题)1.(Ⅰ)求值:;(Ⅰ)解关于x的方程.2.(1)若=3,求的值;(2)计算的值.3.已知,b=(log43+log83)(log32+log92),求a+2b的值.4.化简或计算:(1)()﹣[3×()0]﹣1﹣[81﹣0.25+(3)]﹣10×0.027;(2).5.计算的值.6.求下列各式的值.(1)(2)已知x+x﹣1=3,求式子x2+x﹣2的值.7.(文)(1)若﹣2x2+5x﹣2>0,化简:(2)求关于x的不等式(k2﹣2k+)x<(k2﹣2k+)1ˉx的解集.8.化简或求值:(1)3a b(﹣4a b)÷(﹣3a b);(2).9.计算:(1);(2)(lg8+lg1000)lg5+3(lg2)2+lg6﹣1+lg0.006.10.计算(1)(2).11.计算(1)(2).12.解方程:log2(x﹣3)﹣=2.13.计算下列各式(Ⅰ)lg24﹣(lg3+lg4)+lg5(Ⅰ).14.求下列各式的值:(1)(2).15.(1)计算(2)若xlog34=1,求4x+4﹣x的值.16.求值:.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064﹣(﹣)0+160.75+0.25(2)lg25+lg5•lg4+lg22.18.求值:+.19.(1)已知a>b>1且,求log a b﹣log b a的值.(2)求的值.20.计算(1)(2)(lg5)2+lg2×lg50 21.不用计算器计算:.22.计算下列各题(1);(2).23.解下列方程:(1)lg(x﹣1)+lg(x﹣2)=lg(x+2);(2)2•(log3x)2﹣log3x﹣1=0.24.求值:(1)(2)2log525﹣3log264.25.化简、求值下列各式:(1)•(﹣3)÷;(2)(注:lg2+lg5=1).26.计算下列各式(1);(2).27.(1)计算;(2)设log23=a,用a表示log49﹣3log26.28.计算下列各题:(1);(2)lg25+lg2lg50.29.计算:(1)lg25+lg2•lg50;(2)30++32×34﹣(32)3.30.(1)计算:;(2)解关于x的方程:.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Ⅰ)求值:;(Ⅰ)解关于x的方程.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Ⅰ)利用对数与指数的运算法则,化简求值即可.(Ⅰ)先利用换元法把问题转化为二次方程的求解,解方程后,再代入换元过程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原式=﹣1++log2=﹣1﹣1+23=﹣1+8+=10.…(6分)(Ⅰ)设t=log2x,则原方程可化为t2﹣2t﹣3=0…(8分)即(t﹣3)(t+1)=0,解得t=3或t=﹣1…(10分)Ⅰlog2x=3或log2x=﹣1Ⅰx=8或x=…(13分)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以及换元法解方程,是基础题.要求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2.(1)若=3,求的值;(2)计算的值.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已知表达式,通过平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求出所求表达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值,即可求解.(2)直接利用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1)因为=3,所以x+x﹣1=7,所以x2+x﹣2=47,=()(x+x﹣1﹣1)=3×(7﹣1)=18.所以==.(2)=3﹣3log22+(4﹣2)×=.故所求结果分别为:,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立方差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已知,b=(log43+log83)(log32+log92),求a+2b的值.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求出a,对数运算法则求出b,然后求解a+2b的值解答:解:==.b=(log43+log83)(log32+log92)=(log23+log23)(log32+log32)==,Ⅰ,,Ⅰa+2b=3.点评:本题考查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4.化简或计算:(1)()﹣[3×()0]﹣1﹣[81﹣0.25+(3)]﹣10×0.027;(2).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求值即可.解答:解:(1)原式=﹣(3×1)﹣1﹣﹣10×=﹣﹣1﹣3=﹣1.(2)原式=+﹣2=+﹣2=﹣2+﹣2.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基础题,熟记有关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5.计算的值.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分数指数幂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要求熟练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6.求下列各式的值.(1)(2)已知x+x﹣1=3,求式子x2+x﹣2的值.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直接利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2)把已知的等式两边平方即可求得x2+x﹣2的值.解答:解:(1)==;(2)由x+x﹣1=3,两边平方得x2+2+x﹣2=9,所以x2+x﹣2=7.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指数幂的化简求值,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的计算题.7.(文)(1)若﹣2x2+5x﹣2>0,化简:(2)求关于x的不等式(k2﹣2k+)x<(k2﹣2k+)1ˉx的解集.考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方根与根式及根式的化简运算.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分析:(1)由﹣2x2+5x﹣2>0,解出x的取值范围,判断根号下与绝对值中数的符号,进行化简.(2)先判断底数的取值范围,由于底数大于1,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将不等式进行转化一次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Ⅰ﹣2x2+5x﹣2>0Ⅰ,Ⅰ原式===(8分)(2)Ⅰ,Ⅰ原不等式等价于x<1﹣x,Ⅰ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2分)点评: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底数的符号,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是正确转化的根本.8.化简或求值:(1)3a b(﹣4a b)÷(﹣3a b);(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2)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和lg2+lg5=1即可得出.解答:解:(1)原式==4a.(2)原式=+50×1=lg102+50=5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的运算法则和lg2+lg5=1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属于基础题.9.计算:(1);(2)(lg8+lg1000)lg5+3(lg2)2+lg6﹣1+lg0.006.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将每一个数化简为最简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再利用运算性质化简.(2)先将每一个对数式化简,再利用对数运算性质化简.解答:解:(1)===﹣45;(2)(lg8+lg1000)lg5+3(lg2)2+lg6﹣1+lg0.006=(3lg2+3)•lg5+3(lg2)2﹣lg6+(lg6﹣3)=3lg2•lg5+3lg5+3(lg2)2﹣3=3lg2(lg5+lg2)+3lg5﹣3=3lg2+3lg5﹣3=3﹣3=0.点评:本题考察运算性质,做这类题目最关键的是平时练习时要细心、耐心、不怕麻烦,考场上才能熟练应对!10.计算(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2)利用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解答:解:(1)原式=|2﹣e|﹣+﹣=e﹣2﹣+=e﹣2﹣e+=﹣2.(2)原式=+3=﹣4+3=2﹣4+3=1.点评:熟练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计算(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2)直接利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解:(1)==(2)==9×8﹣27﹣1=44.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2.解方程:log2(x﹣3)﹣=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中log2(x﹣3)﹣=2,由对数的运算性质,我们可得x2﹣3x﹣4=0,解方程后,检验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若log2(x﹣3)﹣=2.则x2﹣3x﹣4=0,…(4分)解得x=4,或x=﹣1(5分)经检验:方程的解为x=4.…(6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其中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将已知中的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是解答醒的关键,解答时,易忽略对数的真数部分大于0,而错解为4,或﹣1.13.计算下列各式(Ⅰ)lg24﹣(lg3+lg4)+lg5(Ⅰ).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Ⅰ)利用对数的运算的性质可得结果;(Ⅰ)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得结果;解答:解:(Ⅰ)lg24﹣(lg3+lg4)+lg5=lg24﹣lg12+lg5=lg=lg10=1;(Ⅰ)=×+﹣﹣1=32×23+3﹣2﹣1=72.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基础题.14.求下列各式的值:(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对数和指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log﹣9=log39﹣9=2﹣9=﹣7.(2)原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和指数幂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对数和指数幂的运算法则.15.(1)计算(2)若xlog34=1,求4x+4﹣x的值.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即可;(2)利用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和运算性质即可.解答:解:(1)原式===3.(2)由xlog34=1,得x=log43,Ⅰ4x=3,,Ⅰ4x+4﹣x==.点评:熟练掌握对数和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求值:.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有理数指数幂的定义,及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出的值.解答:解:原式…(4分)…(3分)=…(1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其中掌握指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的运算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0.064﹣(﹣)0+160.75+0.25(2)lg25+lg5•lg4+lg2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求;(2)利用对数运算性质可求;解答:解:(1)原式==0.4﹣1+8+=;(2)原式=lg25+2lg5•lg2+lg22=(lg5+lg2)2=(lg10)2=1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属基础题,熟记有关运算性质是解题基础.18.求值:+.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求出表达式的值即可.解答:解:原式==3+9+2000+1=2013.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19.(1)已知a>b>1且,求log a b﹣log b a的值.(2)求的值.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通过a>b>1利用,平方,然后配出log a b﹣log b a的表达式,求解即可.(2)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的值解答:解:(1)因为a>b>1,,所以,可得,a>b>1,所以log a b﹣log b a<0.所以log a b﹣log b a=﹣(2)==﹣4.点评:本题考查对数与指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整体思想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0.计算(1)(2)(lg5)2+lg2×lg50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把根式转化成指数式,然后利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2)先把lg50转化成lg5+1,然后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1)===(6分)(2)(lg5)2+lg2×lg50=(lg5)2+lg2×(lg5+lg10)=(lg5)2+lg2×lg5+lg2=lg5(lg5+lg2)+lg2=lg5+lg2=1(12分)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解题时要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21.不用计算器计算:.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lg25+lg4=lg100=2,,(﹣9.8)0=1,由此可以求出的值.解答:解:原式=(4分)=(8分)=(12分)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22.计算下列各题(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表达式的值.(2)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求解表达式的值即可.解答:解:(1)==9+﹣1=(2)===﹣45.点评:本题考查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3.解下列方程:(1)lg(x﹣1)+lg(x﹣2)=lg(x+2);(2)2•(log3x)2﹣log3x﹣1=0.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根据对数运算性质求出x,再根据对数的真数一定大于0检验即可.(2)设log3x=y,得出2y2﹣y﹣1=0,求出y的值,再由对数的定义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1)原方程可化为lg(x﹣1)(x﹣2)=lg(x+2)所以(x﹣1)(x﹣2)=x+2即x2﹣4x=0,解得x=0或x=4经检验,x=0是增解,x=4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4(2)设log3x=y,代入原方程得2y2﹣y﹣1=0.解得y1=1,.log3x=1,得x1=3;由,得.经检验,x1=3,都是原方程的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的定义域问题.属基础题.24.求值:(1)(2)2log525﹣3log264.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首先变根式为分数指数幂,然后拆开运算即可.(2)直接利用对数式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解答:解:(1)====.(2)2log525﹣3log264==4﹣3×6=﹣14.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式的运算性质,考查了有理指数幂的化简求值,解答的关键是熟记有关性质,是基础题.25.化简、求值下列各式:(1)•(﹣3)÷;(2)(注:lg2+lg5=1).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即可;(2)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1)原式=﹣b﹣3÷(4)…..3分=﹣…..7分(2)解原式=…..2分=…..4分=…..6分=….7分.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考查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其运算性质是化简的基础,属于基础题.26.计算下列各式(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2)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和换底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原式=﹣1﹣+=.(2)原式=+lg(25×4)+2+1==.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的运算法则和换底公式,属于基础题.27.(1)计算;(2)设log23=a,用a表示log49﹣3log26.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把第一、三项的底数写成平方、立方的形式即变成幂的乘方运算,第二项不等于0根据零指数的法则等于1,化简求值即可;(2)把第一项利用换底公式换成以2为底的对数,第二项利用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化简,log23整体换成a即可.解答:解:(1)原式=+1+=+1+=4;(2)原式=﹣3log22×3=log23﹣3(1+log23)=a﹣3(1+a)=﹣2a﹣3.点评:本题是一道计算题,要求学生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运算,会利用换底公式及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做题时注意底数变乘方要用到一些技巧.28.计算下列各题:(1);(2)lg25+lg2lg50.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指数的运算法则,直接求解表达式的值即可.(2)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直接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5分)(2)原式lg25+lg2lg50=lg25+2lg2lg5+lg25=(lg2+lg5)2=1 (5分)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考查计算能力.29.计算:(1)lg25+lg2•lg50;(2)30++32×34﹣(32)3.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指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原式=lg25+lg2(1+lg5)=lg25+lg2lg5+lg2=lg5(lg5+lg2)+lg2=lg5+lg2=1(2)原式=1+3+36﹣36=4.…(14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指数的运算性质的简单应,属于基础试题30.(1)计算:;(2)解关于x的方程:.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函数的零点.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分数指数幂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对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3;(2)原方程化为log5(x+1)+log5(x﹣3)=log55,从而(x+1)(x﹣3)=5,解得x=﹣2或x=4,经检验,x=﹣2不合题意,故方程的解为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指数幂和对数的运算,要求熟练掌握分数指数幂和对数的运算法则.。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最值问题试题(1).doc

函数的最值问题(高一)一.填空题:1. f ( x)3x 5, x[3,6] 的最大值是。
f ( x)11,3 的最小值是。
, xx2.函数 y 12 4x x 2 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3.函数 y1的最大值是,此时 x2 x 2 8x104.函数 y 2x 3 3, 2 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x , x15.函数 y 3 2, 1 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x , xx 16.函数 y= x 2 - 的最小值是。
y x 1 2x 的最大值是x 27.函数 y=|x+1| –|2-x|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8.函数 f x2 在 [2,6] 上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x 19.函数 y= 3x( x ≥ 0)的值域是 ______________.1 2x10.二次函数 y=-x 2+4x 的最大值11. 函数 y=2x 2-3x+5 在[-2 ,2]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12.函数 y= -x 2 -4x+1 在 [-1 , 3]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3.函数 f ( x ) =1 的最大值是y 2x 22x 5的最大值是1 x(1 x)x 2 x 114. 已知 f ( x ) =x 2- 6x+8, x ∈[ 1,a ]并且 f ( x )的最小值为 f ( a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15.函数 y= –x 2–2ax(0 x 1)的最大值是 a 2,那么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 f ( x )=x 2-2x+3 ,在闭区间[ 0, m ]上有最大值 3,最小值 2,则 m 的取值范围是17. 若 f(x)= x2+ax+3 在区间 [1,4] 有最大值 10,则 a 的值为:18.若函数 y=x 2 3x 4 的定义域为 [0,m], 值域为 [ 25/4, 4],则 m 的取值范围是19. 已知 f ( x ) =-x 2+2x+3 , x ∈[ 0, 4] ,若 f ( x )m 恒成立, m 范围是。
高中数学好题速递400题(第301—350题,word版,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好题速递301已知正数,x y 满足()()11124x y y x y x+=++,则xy 的最大值为 .解:()()112424x yxy xy x y y x y x x y x y ⎡⎤=+=+⎢⎥++++⎣⎦ 解法一:令2,4x y u x y v +=+=,得42,77u v v ux y --==则426142477777x y u v v u v u x y x y u v u v --⎛⎫+=+=-+≤ ⎪++⎝⎭当且仅当u v =,即3x y =时取得等号。
解法二:112424x y y x x y x y x y+=+++++令yt x =,则()2222115149211161442122414924924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令15142t m +=,则4215m t -=原式2211444242424249249215151515m mm m m m =+=+----⎛⎫⎛⎫⎛⎫⎛⎫++++ ⎪ ⎪ ⎪ ⎪⎝⎭⎝⎭⎝⎭⎝⎭2122512251941964644761964428764476m m m m m=+=+≤+=++++ 当且仅当74m =,即13t =时取得等号好题速递302设函数()()()()()0101111(),,(),1,222xn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n n N -==-=-≥∈,则方程()()12nf x n n =+有 个实数根.解:令1()()2n g n n =+,问题化为观察)(x f n 与)(n g 图像的交点有几个.由于)(0x f 是偶函数,故)(x f n 是偶函数,只要考虑0x ≥时的交点个数.n =1时,)(1x f 的图像是把)(0x f 的图像下移12,再把x 轴下的图像往上翻而得,1max 1()2f x =,有1个零点,以零点为界,)(1x f 呈“减增”状态,最后趋于12,如图1,有2个交点;n =2时,)(2x f 的图像是把)(1x f 的图像下移212⎛⎫⎪⎝⎭,再把x 轴下的图像往上翻而得,2max 21()2f x =,有2个零点,以2个零点为界,)(2x f 呈“减增减增”状态,最后趋于212⎛⎫⎪⎝⎭,如图2,有22个交点;……n = n ≥2时,max 11()()()()22n n n f x g n n =>=+,且有12n -个零点以12n -个零点为界,)(x f n 呈“减增减增…减增”状态,最后趋于12n⎛⎫⎪⎝⎭,故)(x f n 的每1个零点都对应产生2个两函数图像的交点,∴有1222n n -⋅=个交点,再由对称性知x <0时,也有2n 个交点,故共有12n +个交点,从而原方程有12n +个实根好题速递30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4n n n a a a ++=+*()n ∈N .设*( n n n a b n a λλμμ-=∈-N , , 为均不等于2的且互不相等的常数,若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则λμ的值为 .解:11123344222323424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b a a a a λλλλλμμμμμ++++⎡⎤--+⎢⎥-+--===⎢⎥-+--⎢⎥+--⎢⎥+⎣⎦因为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所以342λλλ--=-,342μμμ--=-,且公比为22λμ--,故λμ, 为方程342x x x --=-的两不等实根,从而3λμ=-.好题速递304已知22()9,f x x x kx =-++若关于x 的方程()0f x =在()0,4上有两个实数解,则k 的取值围是 .解:()0f x =可以转化为22|9|x x kx -+=-,记22()|9|g x x x =-+,则()0f x =在()0,4上有两个实数解,可以转化为函数2229,03()929,34x g x x x x x <≤⎧=-+=⎨-<<⎩与()h x kx =-的图象,结合图像和特殊点(3,9),(4,23)A B 可知23(,3)4k ∈--好题速递305已知向量a ,b ,c 满足++=0a b c ,且a 与b 的夹角的正切为12-,b 与c 的夹角的正切为13-,2=b ,则⋅a c 的值为 .解:易得1123tan tan()1 11123C A B +=-+==-⨯-,sin sin sin A B C =从而ABCNPDE 2222 111551025====由得,,a ca c 22214=5552⋅=⨯⨯则 a c 评注:这个题要注意向量的夹角是共起点的,所以要特别留意取本身还是补角。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二项式定理练习题.doc

选修 2-3 1.3.1 二项式定理一、选择题1.二项式 (a + b)2n 的展开式的项数是 ( )A .2nB .2n +1C .2n - 1D .2(n +1)2.(x -y)n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 r 项的系数是 ()A .C rr +1nB .C nr -1D .(- 1) r -1 r -1C .C n C n.在 - 10 的展开式中, x 6的系数是 ( )3 (x 3)64A .- 27C 10B .27C 106 4C .- 9C 10D .9C 104.(2010 全·国Ⅰ理, 5)(1+2x)3(1- 3x)5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是 ( )A .- 4B .- 2C .2D .45.在 2x 3+ 12 n ∈ * 的展开式中,若存在常数项,则n 的最小值是 ( )x (n N )A .3B .5C .8D .10.在 - 3 + x) 10的展开式中 x 5的系数是 ( )6 (1 x )(1 A .- 297 B .- 252C .297D .2077.(2009 北·京 )在 x 2-1 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15,则 n 的一个值可以是x()A .3B .4C .5D .6a 53的系数为 10,则实数 a 等于8.(2010 陕·西理, 4)(x +x ) (x ∈R)展开式中 x ()19.若 (1+ 2x)6 的展开式中的第 2 项大于它的相邻两项,则 x 的取值范围是()11 1 1A.12< x < 5B.6<x <51 21 2C.12< x < 3D.6<x <5.在3120的展开式中,系数是有理数的项共有 ()102x - 2A .4 项B .5 项C .6 项D .7 项二、填空题. + + 2·- x) 10 的展开式中, x 5 的系数为 ____________. 11 (1 x x ) (1. + 2 - x) 5 的展开式中 x 3的系数为 ________. 12 (1 x) (12 + 1 63 5 .若 x 的二项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 ,则 a =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3 ax 2. ·宁理,辽 + + 2-1 6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________. 14 (201013)(1x x )(xx)三、解答题15.求二项式 (a +2b)4的展开式.16. m 、 n ∈ N * ,f(x)= (1+x)m +(1+x)n 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 19,求 x 2 的系数的最小值及此时展开式中 x 7 的系数.17.已知在 (3x -1)n 的展开式中,第 6 项为常数项.3(1)求 n ;(2)求含 x 2 的项的系数; (3)求展开式中所有的有理项.118.若x +4n 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系数最 2 x大的项.1.[答案 ]B2[答案 ] D 3 [ 答案 ] D[ 解析 ]r 10- r(- 3) r.令 10-r = 6,∵ T r +1 =C 10x解得 r = 4.∴系数为 (-4443) C 10=9C 10. 4[答案 ] C[ 解析 ] (1+ 2 x)3(1- 3 x)5=(1 +6 x + 12x + 8x x)(1-3x)5,故(1+ 2 33 5 3 (- 3 3 0=- 10x + 12x = 2x ,所以 x 的系数为 x) (1- x) 的展开式中含 x 的项为 1×C 5 x) + 12xC 5 2.5[答案 ] Br3 n - r1 rn - rr 3n - 5r[ 解析 ] T r +1= C n (2x ) (x 2) = 2·C n x .令 3n -5r =0,∵ 0≤r ≤ n ,r 、 n ∈ Z .∴n 的最小值为 5.6[答案 ] D[ 解析 ] x 5 应是 (1+ x)10 中含 x 5 项与含 x 2 项. ∴其系数为 C 5 + C 2 (- 1)= 207.10107[答案 ] D[ 解析 ] r2 n - r1 rr r 2n -3rr通项 T r + 1=C 10( x ) (- x ) = (- 1) C n x,常数项是 15,则 2n = 3r ,且 C n = 15,验证 n =6时, r =4 合题意,故选 D.8[答案 ] D [ 解析 ]r r a 5- rr 5- r 2r - 5 ,令 2r -5=3, ∴r = 4,C 5·x ( x ) = C 5·a x4由 C 5·a = 10,得 a =2.9[答案 ]AT 2>T 11[ 解析 ] 由C 62x>1∴1< x <1.T 2>T 3 得 1 2 2C 62x>C 6(2x) 12510[ 答案 ]Ar320- r- 1 r 2 r320- r r20-r[ 解析 ] T r +1= C 20( 2x) 2 = - 2·( 2) C 20·x ,∵系数为有理数,20- r∴( 2)r与 2 3 均为有理数,∴ r 能被 2 整除,且 20- r 能被 3 整除,故 r 为偶数, 20-r 是 3 的倍数, 0≤r ≤ 20.∴ r = 2,8,14,20.11[答案 ] - 16212[ 答案 ] 5[ 解析 ] 解法一: 先 形 (1+x)2(1 -x)5=(1 -x)3·(1- x 2) 2= (1-x)3(1 +x 4- 2x 2) ,展开式中 x 3 的系数 -1+ (- 2) ·C 1( -1)= 5;3331222 1-1)= 5.解法二: C 5( -1) +C 2 ·C 5(- 1) +C 2C 5( 13[ 答案 ] 232 31 320 35 3[ 解析 ] C 6(x ) ·(ax) = a 3 x= 2x , ∴a =2.14[ 答案 ] -51[ 解析 ] (1+ x +x 2)(x - x )61 1 1 =(x -x)6+ x (x - x )6+x 2(x -x )6,1 6 1 1r 6 rr rr 6 2r∴要找出 (x - x )中的常数 ,x 的系数, x 2 的系数, T r + 1=C 6x- (- 1) x -r= C 6( -1) x-,令 6- 2r =0, ∴r = 3,令 6- 2r =- 1,无解.令 6- 2r =- 2,∴ r =4.∴常数 -34C6+ C 6=- 5. 15[ 解析 ] 根据二 式定理n0 n 1 n -1k n - k kn n(a +b) = C n a + C n a b + ⋯+ C n a b + ⋯+ C n b n 得40 41 32 22 3 3 4 4 4 3 2 2 3 4(a +2b) =C 4 a + C 4a (2b)+ C 4a (2b) + C 4a(2b) + C 4(2b) =a +8a b + 24a b +32ab +16b .16[ 解析 ] 由 m + n =19,∵m , n ∈ N *.m =1 m =2 m = 18∴ , , ⋯,n = 1 . n =18 n = 1722 2 = 1 2 1 2 2 - 19m +171. x 的系数 C m +C n 2(m -m)+ 2 (n -n)= m∴当 m =9 或 10 , x2的系数取最小7 的系数 7781,此 xC 9+C 10= 156. 17[ 解析 ] r 3 x) n - r ·(- 1 r(1)T r +1 =C n ·( )2 3xr1 n - r1 ·x - 1 ) r=C n ·(x )·(-332=( -1)r ·C r ·xn - 2r. n23∵第 6 常数 ,n -2r∴r = 5 时有 = 0, ∴n = 10.3n -2r1(2)令3 =2,得 r =2( n -6)= 2,∴所求的系数为 2 1 2 45 C 10(- ) =4 .210- 2r∈Z(3)根据通项公式,由题意得:30≤ r ≤ 10r ∈Z10-2r= k(k ∈ Z),则 10- 2r =3k , 令310-3k 3 即 r =2 =5-2k.∵r ∈ Z ,∴ k 应为偶数, ∴ k 可取 2,0,- 2,∴r = 2,5,8,∴ 第 3 项、第 6 项与第 9 项为有理项.21 22 51 5它们分别为 C 10·(-2)·x ,C 10(-2) ,C 8 ·(-1)8·x - 2. 102rn - r1 r[ 解析 ]x) · 4 . 通项为: T r +1= C n ·( x 22 11 1由已知条件知: C n +C n ·2n ·,解得: n = 8.2 = 2C 2 记第 r 项的系数为 t r ,设第 k 项系数最大,则有:t k ≥ t k + 1 且 t k ≥ t k - 1.又 t =C r - 1·2-r +1,于是有:r8k 1 ·2-k +1 k·2-k C 8-≥C 8k 1 ·2-k +1k 2 ·2- k + 2 C 8-≥C 8-8! × 2≥ 8!( k -1)! ·(9 -k) ! ,k ! (8-k)! 即8!8!≥( k -1)! ·(9 -k) ! × 2.(k - 2)!·(10- k) !2≥1,9- kk∴解得 3≤ k ≤4.12≥.37 ∴系数最大项为第 3 项 T3= 7·x5和第 4 项 T4=7·x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趣题集锦
猴子搬香蕉
一个小猴子边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过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压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请问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
解答:
100只香蕉分两次,一次运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这样走了1米的时候,前50只吃掉了两只,后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两米的时候剩下46+48只;...到16米的时候剩下(50-2×16)+(50-16)=18+34只;17米的时候剩下16+33只,共49只;然后把剩下的这49只一次运回去,要走剩下的33米,每米吃一个,到家还有16个香蕉。
河岸的距离
两艘轮船在同一时刻驶离河的两岸,一艘从A驶往B,另一艘从B开往A,其中一艘开得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们在距离较近的岸500公里处相遇。
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要停留15分钟,以便让乘客上下船,然后它们又返航。
这两艘渡轮在距另一岸100公里处重新相遇。
试问河有多宽?
解答:
当两艘渡轮在x点相遇时,它们距A岸500公里,此时它们走过的距离总和等于河的宽度。
当它们双方抵达对岸时,走过的总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