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大会上最有才的嘉宾,点评幽默风趣,却因一首诗被质疑

中国诗词大会上最有才的嘉宾,点评幽默风趣,却因一首诗被质疑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走过了五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
特别是今年第五季,大家都宅在家里,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创造了新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今年不到6岁的小恒屹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百人团里90岁的飞行员更是让敬佩。
阅读古诗词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最喜欢的一种爱好之一。
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几位嘉宾老师的精彩点评同样给人留下的非常深的印象。
目前已经播出的五季节目,点评嘉宾共有5位,分别是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杨雨。
前面4位老师全程参与了五季节目,来自中南大学的杨雨教授是从第四季开始参与点评,目前共点评了两季节目。
对于这5位点评嘉宾,每个不同的观众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
但要说这5位点评老师里,最有才的一位老师,很多人觉得应该要数康震。
很多人认为康震老师是中国诗词大会上最有才的嘉宾,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一、专业最对口节目中5位点评嘉宾,都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
但仅仅从古诗词的角度来看:王立群老师主攻古代文学,郦波老师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古典文学方向,蒙曼老师主要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杨雨老师则是主攻唐诗宋词方向,康震老师主要研究中国古诗词。
综合来看,论专业水平,首推康震老师。
二、点评幽默风趣到位很多人觉得学习古诗词,应该是很严肃很古板的事情。
但是,我们看到康震老师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点评,妙语连珠、引经据典,既专业到位,同时还带幽默风趣,兼顾专业和趣味,让人感觉古诗词真正的魅力。
三、中国诗词大会幕后学术顾问和总撰稿人康震老师不仅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对于整个节目来说,他还是幕后的学术顾问和总撰稿人。
同时我们还常常看到,康震老师时不时还需要在节目中承担现场做画出题的角色。
能点评古诗词,能画画、能写手好字,如此多才多艺的康震老师,让广大观众好生喜欢。
不过,康震老师却也因为一首诗被人质疑过。
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精选8篇)

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精选8篇)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
2023语文作文高考范文篇1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奇怪的执念。
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
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
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
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
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
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
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
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
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和年少轻狂。
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离去,最终又匆匆归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醒来,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
202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_14

202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2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诗词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上的结晶,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最近,我看了一期cctv的《中国诗词大会》。
主要是以用诗词答题比拼的方式来享受这场诗词狂欢的,比赛没有像其它比赛那样严肃,点评嘉宾都十分着名,有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几位嘉宾的点评与讲解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的《中国成语大会》与《汉字听写大会》上的双料冠军——彭敏已经当了四场擂主,在最后关头却与冠军宝座擦肩而过,成为亚军,让人扼腕叹息;而上一季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北大博士生陈更这一季也是争夺到了三场擂主,也算不负众望,但也与冠军宝座失之交臂;16岁的少女武艺姝这匹黑马却一往直前,最后一期只领先陈更11分,却成功晋级,又在飞花令中打败了百人团第一名王子龙,最后在擂主争霸赛中险胜彭敏,真可谓是高歌猛进,“英雄出少年”啊!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后的我也深受影响,不仅又知道了许多的古诗词,更是了解了许多的诗人,还打算去把家中藏书《诗经》找出来读一读呢!毕竟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再加上评委们的细心讲解,想不被吸引都难啊!真希望这档节目全年都会播出,而不是只在过年时!感谢诗词,让我遇见这么精彩的你!202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我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至今已播了5集,我都看过,攻擂成功的有4位擂主,第一季擂主是彭超,第二季擂主是李子琳,第三四季擂主是李四维,现在的守擂者是夏昆老师。
其实看第三季时,我看好了单计环,因为他是在上一期二十四道题用时最短并且都对的选手。
李子琳我为她感到惋惜,她与李四维只有一题之差,但李四维的古诗词容量又同样让人感到震撼。
这几季彭超的一句话让我觉得特别好“我要不留遗憾”,让我感受到他的努力与拼搏,让我非常受教。
这些人里,我比较喜欢“大师兄”和“国宝”老师。
“大师兄”姐姐真名叫吴空,而“国宝”老师的真名叫单计环。
吴空姐姐同样答对了10道题,分却比顾世宝低,顾世宝以166分的高分胜过前三位,只是李四维分比他还高,所以成为攻擂者。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5篇)_2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5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中国诗词大会》看完最后一期,殷怡航作为第一个挑战者黑马,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迫,力压群雄(芳),终获冠军。
她天真无邪,阳光灿烂,无忧无虑。
暗合了一身“正能量”,赢固欣然,失亦愕然,本性流露出于自然,尽管有些神经大条,仍不失可爱。
挑战时十道题满分;对决时先声夺人,拿下第一分,竟然产生4:1的阶段性优势。
对方李子琳追上2分,场上出现4:3,但李子琳在此关键时刻丢分给她,成全了她最后的胜利。
回过头来,咱再说说李子琳同学,16岁的年龄,五次上台,三次守擂,其诗词积累、临场发挥、应变能力都没得说。
好象今天的总决赛运气不在她方面啊。
对绝时双方分别丢一分,但优势的殷怡航丢得起,而劣势的李子琳丢不起呀。
此时,李子琳犯了陈更轻率出击的错误,这本不是她的风格,一贯以稳准狠著称李子琳丢分题本身,也是因低极错误使然,那题是:说出哪个不属于孤独的情形,她却快速选择了恰恰表现孤独的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不是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莫非天意?守擂三、四次也够多了,岂能好事都归一人?小小年龄,成府太深,心机太重,往往言不由衷。
对手说她“危险”,此前笔者说她“恐怖”大概“英雄所见略同”吧?要说李子琳失败,只能说她败给了自己,其精准度如答题机器,加沉着冷静,而所以落败,是其太想夺冠了。
小孩曾以“灭绝师太”名之,从年龄看未免太过,但观其做派风格却无一不象。
不想“危险妹”竟最终输给天真“女汉子”。
这结果把小孩感动的热泪盈眶,为殷怡航欢呼!同时,怎能忘记那些星光闪耀的群英谱啊——李四维、石继航、夏昆、祝浦成、吴空、陈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尽管诗词大会并不完美,并不尽如人意。
但有主持人董卿美才女轻松驾御,平添了几许格调风韵。
让人流连忘返,一步三回顾,恍若梦回大唐,穿越两宋。
仅以些诗与诸君共勉“何当再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又“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赋 满分作文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乐语文赋江西一考生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鹤氅而登台。
揽清风以盈袖兮,乐语文而开怀。
乐语文也,胜景每览,好怀常开。
若夫春也,初雷数声,残冰几块;近郊紫红,远山青黛;飞絮竞逐,游丝相赛;粉蝶恋花,黄蛱绕菜;帘外燕舞堪怜,柳底莺穿可爱;鸟鸣春眠不觉,花落未扫犹在。
夏也,朝雨迷蒙,暮云叆叇;叶浮飘萍,波翻细麦;浅涧水灵,深林天籁;东海涛惊,北泽浪骇;芰荷覆水景致,牛鹭留人风采;西园草盛径迷,南岭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云梨白;薄雾可织,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凉槐;静菊独傲,过雁相排;丹枫烂漫之极,白鹤野闲之太;碧落爽朗无云,银河澄莹如带。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苏幕密遮,红樱轻摆;寒烛影煌,暖日杳霭;丝竹冬丁,舟桡欸乃;翠竹环绕地阁,腊梅暗发山脉;凉风遍地骤驰,瑞雪漫天扑盖。
语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养人之态。
语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后之宅;高朋座满,雅客常来;美韵众和,佳酿频酾;歌阑箸落,宴罢冠歪。
语文者,如同窗旧交,忘机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气概;可与登楚岫,渡秦淮,游阆苑,醉蓬莱,攀绝壁之青松,抚穷乡之古柏;指杏酒以约沽,临陂路而议买。
语文者,如绮阁绿眉,雕楼青睐,雾寰杏眼,云鬓桃腮;可与之泛舟江南,系马河外;尽历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边塞。
无语文也,则竞夜无眠,终宵多hài (这个字打不出,竖心旁加“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此字,释为:〈书〉形痛苦;愁苦。
)。
苔痕侵壁隐忧,蛛网挂檐叵耐,尽怀低落之情,更无高驰之态,若抑郁于前失,如唏嘘于新败,顾瘦影以自怜,遣愁怀而无赖。
以至伤途穷而路末,怨时蹇而命乖,向墙隅以流涕,闻画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几载?每登高临远,观云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爱鸡肋之才?不付此生语文,何惜数尺病骸?”故出师访友,夜坐书斋;遗策常求,古书每猜;阅文沉醉,读诗尽呆;眼涩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诵心惟不怠。
2022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第二场观看记录

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场观看记录《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由央视推出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自从2016年第一季首播开始,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每一季节目都会推出新的环节,新的看点,让节目更加多元化,多角度呈现古代诗词的魅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和观众见面,在节目正式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节目组首先分享了嘉宾选择以及主持人选择。
在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节目主持人依然由龙洋担任。
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分别是w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以及杨雨,这些都是节目观众熟悉的面孔。
一、主持人:龙洋,198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郴州,中国内地女主持人。
2020年1月,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有她的优势,靓丽的形象、活泼的性格、超强的适应性、越来越好的表现,都让我们看到了她所散发的魅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s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不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有多少壮丽的山河,就有多少豪迈的传奇,有多少伟大的人民,就有多少光明的未来。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致敬。
二、点评嘉宾:本场比赛康震老师和郦波老师的出场依旧十分惊艳,她们首先祝福大家虎年大吉,然后各自用诗词开始了今天的祝福。
本场比赛的关键词是“少年”,大家都用带有江s的诗词来送出今天的祝福。
作者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中写道,“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新丰的美酒一斗就要花费十千,咸阳城里的那些游侠们多半都是青春少年。
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所以价格昂贵;京华地区,著称于世的人物虽多,但只有少年游侠堪称人中之杰。
杨奇函: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

如何成 为高考状元之 类的 “学霸 ” 。 而是在 目前 自己已经尽最 大努力 的情 况 下 ,能 报 考最 理 想 的大 学 。 高 考 前 ,他 仔 细 分析 了名 校历 届 报 考 数 据 ,准确抓 住同届高考生 的心理 “弱 点 ”,捡 漏报考清华经 管学院 ,甚 至 至今都是 该学院在黑 龙江 招生 的最 低 分纪录保持者 。
经 》,里面有许 多民 间传说 ,从那 以 后他 就喜欢上 了诗词歌赋 ,尤其喜欢 对联 。但在老 师眼里 ,杨奇 函还是那 个 淘气的 “学 渣”。有一次 上课 ,因 为一 件小事他把老 师给气哭 了 ,老 师 罚 他 写 检讨 ,杨 奇 函就 套 用 《出 师 表 》的格 式 ,写 了一 篇3000宇 的文 言 文检讨书 。结 果老 师没看 懂 ,再次 狠批 了杨奇 函一 次 ,说他 写检讨书不 认 真。
杨 奇 函 还 是 人 气 青 年 作 家 、 《奇葩大会 》的段子手 、 《中国诗词 大会 》的策划… …很 多人都很好奇 , 他 是 怎么 过上 自己想要 的 1%的生 活 的?
擘渣 钓 另粪成张 上清 华大 学 之 前 ,杨 奇 函 的 爸 爸就说 : “你 以后能做 个对社会有 点 用的人就不 错了。 ”他 的心态起点很 低 ,所 以杨 奇函从来没 有逼迫 自己成 为 “学霸 ”。相反 ,杨 奇函小 时候 的 梦想是像 舅舅一样 ,成 为一名优秀 的 乡村木 匠。舅舅做 的家 具非常精致 , 杨奇 函经 常到他 家去玩 。也喜欢做木 剑和木刀 ,做 好 了之后 就和表哥 “对 打 ”。 小 学 四年 级 那 年 ,表 哥 领 着 杨 奇 函到 同学 家玩 ,看到 一堆准备卖 的 旧书 ,杨奇 函从里面挑 了一本 《山海
到 了 中学 以后 ,杨 奇 函 终于 遇 到 了伯乐。刚上 中学时 ,他经 常与班 上 的同学打架 ,有一次打架 之后 。老 师让他 写检讨 ,杨奇 函故伎 重演 ,用 对偶 、排 比的修 辞手法 写了半文言文 半 白话文的检讨 ,老 师让他 当着全班 同学 的面念一遍 ,以示警告 。结果杨 奇 函念完 了之后 ,赢得 了全班 同学 的 热烈 掌声。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_2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这两年,过年时都会播出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今年是第二季。
过年时,我去了姥姥家,所以没能看上直播,只能回家后观看回放,不过精彩还是不变的,而且这季有几大亮点:点评嘉宾都十分著名,有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几位嘉宾的点评与讲解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的《中国成语大会》与《汉字听写大会》上的双料冠军——彭敏已经当了四场擂主,在最后关头却与冠军宝座擦肩而过,成为亚军,让人扼腕叹息;而上一季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北大博士生陈更这一季也是争夺到了三场擂主,也算不负众望,但也与冠军宝座失之交臂;16岁的少女武艺姝这匹黑马却一往直前,最后一期只领先陈更11分,却成功晋级,又在飞花令中打败了百人团第一名王子龙,最后在擂主争霸赛中险胜彭敏,真可谓是高歌猛进,“英雄出少年”啊!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后的我也深受影响,不仅又知道了许多的古诗词,更是了解了许多的诗人,还打算去把家中藏书《诗经》找出来读一读呢!毕竟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当代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再加上评委们的细心讲解,想不被吸引都难啊!真希望这档节目全年都会播出,而不是只在过年时!感谢诗词,让我遇见这么精彩的`你!《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到今年是第二季,毫无疑问它对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第二季我看就比第一季接地气不少,评委主持人和选手的即兴交流,既表现出了他们学识的修养的一面,又展现了诗词世界的自然之美,于调侃中流露生活的情趣。
这些无不在告述人们,生活中蕴含着诗意。
他们在言谈举止中所流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素养是令人羡慕的。
对于古诗词我们首先得爱看,爱读,有爱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我想"诗词大会"吟咏古诗名作,彰显古诗词的美,营造出热爱古诗词的气氛,吸引众多的人去关注喜欢它,这有什么错呢?少些谩骂,多谢鼓励;少些嘘声,多些掌声;少说点话,多做点事;少些浮躁,多些实做,这对弘扬古诗词没有坏处! 蒙曼,康震,王立群都是很有才学的学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之美
杨奇函
之前在参赛的时候,编导一直说让我收着,我就收着,但我觉得今天不能再收着了。
我刚才坐着的时候,我就想到两句诗: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当时想过这个上战场上的感觉,然后就想到什么,想到咱们说的古诗词。
其实我以前很多版的演讲稿有大量的古诗词,然后每次导演都说,你这古诗词太多,影响表达,我就都给删了。
大家最近应该看了很多关于古诗词的节目,OK,我自己也是一档古诗词的策划。
我在做了这个策划之后,我在这个选题、设置题型设置题目的时候,发现中国诗词真的是浩如烟海,实在是太美了。
中国诗词我们平时学用它来干嘛,高考考试对不对?但是,其实我们忽略了它最美的部分。
诗词之美第一美在什么,它能够给我们所有人,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表达体系。
外国人不会的,只有我们中国人能够通过中国的古诗词含蓄而优雅地表达丰富的情感。
举个例子,有姑娘分手了,跟一渣男分手了,她会发微博一
般怎么说,“人的一生总要遇到几个人渣”对吧?
如果懂古诗词的姑娘会怎么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你看这么有文化的,前男友肯定很后悔了,对吧?
你再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网上聊什么说“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用古诗词怎么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妥妥的,没毛病。
诗歌之美第二美,在于它能够给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份诗意的生活。
人不能活得太物质了,我们每天尤其是在特别讲求效率讲求速度这么一个环境下,每天GPA,我的KPI完成怎么样,我的房价怎么波动,我的股票涨跌,都是这些。
有人说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是注意,诗就能给你带来远方。
你不用出屋,你就在宿舍就在办公室,你就能通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受那波光粼粼皓月千里的豪迈。
你不用出屋,你就在屋里,你就能通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你就能感受那银装素裹下一叶扁舟的潇洒。
诗歌给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小生活中的大格局。
诗词之美第三美,它培养了我们中国人,培养了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
我们中国人对于贫穷,对于被压迫,有一种天然的悲悯和同情。
“朱门酒肉臭,面对这些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杜甫会怒斥什么,
路有冻死骨”。
战争给社会生产造成的破坏,家破人亡,曹操会怎么感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你再比如,这个空空世界是很无聊的,李商隐怎么宽慰过我们: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所以,中国古诗词告诉我们每个人要关注民生,关注实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古诗词构筑起了我们所有人最牢靠的集体意识,中国古诗词它也让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了最大的公约数。
我之前在英国的时候,我跟老外聊天,我们可以聊希腊神话,可以聊美国宪法,我们可以聊柏拉图,我们可以聊大数据,我们可以聊拉格朗日定理,什么都能聊,我们唯一聊不了的,就是中国古诗词。
他们都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世界顶级名校毕业生,但是他们就不能够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就你采根菊花,你就恬淡地追求生活了?
老外不理解,但是哪怕是我小学毕业的外婆,年年春节都可以跟我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华诗词,它给我们每个人的最原始记忆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共通的文化载体。
全世界不管我们走到哪儿,只要你是中国人,当你发现你浪费粮食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起那句长辈的责备,什么,“谁知盘中
餐,粒粒皆辛苦”。
只要你是漂泊远方的游子,你想念家乡的妈妈了,你肯定能理解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只要你背井离乡到他乡求学和打拼,当你累了你想家了,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着天上的明月,你肯定会想起那句:
当你垂垂老矣,三十年后万里归来,你已不是那翩翩少年,你只是那垂垂老矣的一位老先生的时候,站在你家的门口,迎接你的肯定是…是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而你心里想的肯定是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所以,面对今天这个时代我想说,传统文化需要回归。
我们可以说我们中国今天没错,我们中国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二,我们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一千年前没有这些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我们是。
一千年后,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还是。
什么决定我们永远都是中国人?文化,就是我们这些中国古诗词。
只要你会背“锄禾日当午”,走到哪不输谁,中国人不输谁。
儿不嫌母丑,不是说今天中国强大了我们爱国,当年中国弱小了,我们就不爱国。
中国的文化,让我们中国在强大的时候彬彬有礼,在弱小的时候坚韧不拔。
因为我们都是流淌着中国血、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
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才有了我们的民族大气磅礴,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
它是我们每个人的骨
气和底气,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
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
壮哉我中华诗词绵延不断,雄哉我中华诗词洋洋大观,奇哉我中华诗词星移斗转,美哉我中华诗词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