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授课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完整版)《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复旧课:
导入新课:
1.配气机构概述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3.配气相位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4.气门间隙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富康DC7140型轿车
捷达轿车
进气门:
热机:0.15~0.25
冷机:0.20
排气门:
热机:0.35~0.45
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教学方法:。

3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空调系统

3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空调系统

30《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空调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汽车空调系统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鼓风机等。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制冷剂的循环、热量的转移和分配等。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工作流程。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 实际操作测试:安排学生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操作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构造》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汽车空调系统的图片、图表和视频。

3. 实车教学:安排实车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

4. 工具和设备:汽车空调系统的工具和设备,用于实际操作演示和练习。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详细讲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空调系统的实际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某汽车构造教案

某汽车构造教案

某汽车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等部分的构造和作用;3. 学习汽车构造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4. 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2. 汽车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3. 汽车构造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4. 汽车构造的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汽车构造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组成的。

2. 理论讲解(30分钟)通过PPT、教材等形式,讲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等内容,介绍相关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3. 知识巩固与实践(6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通过图纸和模型等实物进行汽车构造的模拟和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每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并进行小组展示。

4. 案例分析(30分钟)以实际的汽车构造案例为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5. 总结与讨论(15分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回顾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学习成果,答疑解惑。

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解2. 图片展示3. 实物模拟4. 小组讨论5. 案例分析6. 总结讨论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汽车构造的知识;2. 对汽车结构进行个人分析和总结;3. 撰写一份关于汽车构造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辅助资源1. PPT课件2. 教材资料3. 图片和视频资源4. 实物模型七、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2. 课堂表现3. 课后作业成绩八、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模拟、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汽车构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汽车工程、汽车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教案章节一: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让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实现内燃机的做功。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连杆、活塞、气缸、轴承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直线运动,驱动连杆旋转,从而实现曲轴的旋转。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案章节二:曲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曲轴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曲轴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曲轴的结构特点:曲轴轴线、曲拐、曲柄等。

4. 曲轴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案章节三:连杆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连杆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连杆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小头、连杆大头、连杆身等。

4. 连杆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汽车构造教案范文

汽车构造教案范文

汽车构造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1.汽车的基本构造2.发动机及其工作原理3.变速器和传动系统4.制动系统5.悬挂系统6.转向系统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2.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部分的作用;3.掌握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变速器的调节方法;4.知道制动系统的原理和如何保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5.了解悬挂系统的原理和调节方法;6.理解转向系统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每个部件的功能,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

2.概念解释(20分钟)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以及各个零件的作用。

3.示范教学(30分钟)展示各个部件的实物或视频,解释其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例如,展示变速器的构造和换挡的步骤,让学生理解。

4.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观察实物、互相讨论和研究,对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并参与讨论。

5.总结(10分钟)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汽车的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以及为什么保持汽车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四、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的完成情况和质量;2.讨论和提问时的参与程度;3.对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活动:1.参观汽车工厂,亲自观察和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2.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和保养的活动,让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3.为学生提供一些汽车构造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六、教学资源:1.实物展示:展示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实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和研究。

2.视频资料:展示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讲义和练习题:提供相关的讲义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

七、教学反思:汽车构造是中学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理解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1《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

1《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熟悉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1.2 汽车的分类1.3 汽车的发展历程1.4 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2.1 发动机2.2 底盘2.3 车身2.4 电气系统第三章:汽车的功能与性能3.1 汽车的动力性能3.2 汽车的制动性能3.3 汽车的舒适性3.4 汽车的安全性能第四章:汽车行业的重要性4.1 汽车行业的经济影响4.2 汽车行业的社会影响4.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五章:汽车文化的内涵与影响5.1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内涵5.2 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5.3 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汽车案例,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功能与性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学生研究汽车文化的影响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汽车总论的掌握情况。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汽车总论教学内容:第六章: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6.1 汽车行业的发展机遇6.2 汽车行业的挑战与变革6.3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七章: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7.1 汽车生产的基本流程7.2 汽车生产的关键工艺7.3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八章:汽车市场与营销策略8.1 汽车市场概述8.2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8.3 汽车品牌的营销传播第九章:汽车使用与维护9.1 汽车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9.2 汽车的基本维护知识9.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章:汽车安全与环境影响10.1 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与措施10.2 汽车与环境的关系10.3 汽车排放控制与环保技术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挑战、汽车生产流程与工艺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

汽车的构造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汽车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大集合》中的第三节《汽车的构造》。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身、车轮、车灯、车窗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汽车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对交通工具的认知。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汽车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够正确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模型、图片、视频、挂图等。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玩具汽车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汽车的构造,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5分钟)通过汽车模型、挂图等,向幼儿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身、车轮、车灯、车窗等,并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辆汽车图片,让幼儿指出图片中的汽车构造,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泥、画纸等材料制作汽车,加深对汽车构造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其他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尝试说出它们的构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汽车的构造:1. 车身2. 车轮3. 车灯4. 车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汽车,记录下汽车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案示例:汽车的构造:车身:保护乘客,装载物品车轮:支撑车身,行驶作用车灯:照明,警示作用车窗:通风,观察外界2.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并与同伴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对汽车的构造有了基本的了解。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汽车构造》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汽车构造》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相关知识
一、传动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种类
二、离合器
1.离合器的功用和种类
2. 离合器的构造
1)主动部分
2)从动部分(离合器从动盘)
5)加湿装置
6)操纵控制系统
2.空调制冷系统
1)制冷剂
2)压缩机
3)冷凝器
4)膨胀阀和膨胀管
5)蒸发器
6)储液干燥器或集液器
7)软管和管接头
8)压力开关
3.空调暖风系统
1)热水阀
2)加热器和鼓风机
4.空调调节和通风系统
1)空调调节系统
2)空调通风系统
5.自动空调控制系统
1)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组成
2)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相关知识
一、转向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1.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1)转向操纵机构
2)转向器
3)转向传动机构
2.转向系统的类型
1)机械转向系统
2)充电方法:定流充电、定压充电、脉冲快速充电
3.保险装置
1)易熔线
2)熔断器
4.继电器
1)继电器的概念
2)继电器的类型
3)汽车继电器的典型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构造教案本书教学目的和任务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汽车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汽车维修业也随之繁荣,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汽车维修和汽车驾驶人员。

总论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汽车的发展2、掌握汽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参数二、重点和难点1 现代汽车类型2汽车的总体构造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4汽车的行驶原理三、课时安排: 2 个学时四、教学内容§1 现代汽车类型5 轿车6客车7货车8牵引车和汽车列车9特种车10工矿自卸车11农用汽车12越野汽车类型发动机排量(L)车型微型≤1.0 夏利、奥拓普通型>1.0~ ≤1.6 富康、捷达中级>1.6~ ≤2.5 桑塔纳、奥迪100中高级>2.5~ ≤4.0 皇冠、奔驰300高级>4.0 CA770、卡迪拉克、林肯、奔驰500系列轿车的分类-2.按发动机布置形式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二)、客车的分类-按长度分类类型车辆长度(m)微型<3.5轻型 3.5~7中型7~10大型10~12 超大型>12(铰接式)10~12(双层)客车的分类-按车身型式分类长(短)头客车箱形客车流线型客车铰接式客车双层客车(四)、货车的分类-按驾驶室总成结构型式分类栏板式罐式自卸式平台式箱式篷式按汽车质量分类:类型总质量(t)微型< 1.8轻型 1.8~6中型>1.6~ ≤2.5重型>14(五)、内燃机型号的排列顺序及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规定如下:型号编制举例(1) 汽油机1E65F:表示单缸,二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4100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4100Q-4: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第四种变型产品CA6102: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02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8V100:表示八缸,四行程、缸径100mm,V型,水冷通用型TJ376Q: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CA488: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2) 柴油机195: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通用型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6135Q: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35mm,水冷车用X4105: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2 汽车的总体构造1)发动机2)底盘3)车身4)电气设备§3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整车整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完整的发动机、底盘、车身、全部电器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地辅助设备质量。

2.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

4.最大轴载质量: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5.车长:垂直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短突出部位的两垂面间的距离。

6.车宽:平行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7.车高:车辆支撑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8.轴距: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9.轮距:在支撑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

10.前悬:在直线行驶时,汽车前端刚性固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

11.后悬:汽车后段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件的距离。

12.最小离地间隙:满载时,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13.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转弯直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

§4 汽车的行驶原理汽车行驶所受阻力:滚动阻力F f、空气阻力Fw、上坡阻力F i、加速阻力F j行驶时总阻力与驱动力(Ft)的关系:加速:Ft > ΣF 匀速:Ft =ΣF 减速:Ft <ΣF驱动力与附着力(Fψ):Fψ=Gψψ =附着系数驱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Ft ≤Fψ=Gψ汽车正常行驶Ft >Fψ=Gψ汽车车轮打滑作业:课后习题第3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教学的目的和要求2、了解汽车发动机一般构造及术语3、了解发动机的组成、类型及型号4、掌握发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二、重点和难点1、基本概念2、发动机总体构造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3发动机的分类三、课时安排:8个学时四、教学内容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汽车最主要的总成之一,动力的来源。

被称为汽车的“心脏”。

§1.1 基本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S)曲柄半径(R)气缸工作容积(V h )发动机排量(VL)燃烧室容积(Vc )气缸总容积(Va )压缩比(ε)V h= πD2·S ×10-6/4 (L)VL= V h ×I ε= Va / Vc压缩比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用ε表示。

ε= Va/Vc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现代化油器式发动机压缩比一般为6~9(轿车有的达9~11)。

上海桑塔纳轿车汽油机压缩比为8.2压缩比过大的不良后果§1.2 发动机总体构造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同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

配气机构:为使发动机循环连续进行,必须定时开闭气阀,以便气缸内充入混合气和排出废气。

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把汽油和空气混合为合适的可燃混合气送入气缸,并使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排入大气。

润滑系:将润滑没输送到相对运动零件的磨擦表面,减轻机件零件磨损,不定期有冷却和清洗零件表面的功能。

点火系: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

冷却系:把机体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以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启动系:发动机起始工作的动力,由启动机带动曲轴转动,发动机正常工作后,启动机不再起作用。

§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2.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2、压缩行程3、作功行程4、排气行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状态§1.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共同特点:1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2 每一行程曲轴转半周。

3 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

§1.2.3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二冲程发动机2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3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1.2.4 发动机的分类1按燃料: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和多种燃料发动机2按工作行程数:四冲程和二冲程3、按点方式:点燃式和压燃式4、按气缸排列形式:单缸和多缸5、按冷却方式:水冷式和风冷式§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3发动机的性能指标4动力性指标(1)、有效转矩M e: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

N·M(2)、有效功率Pe: 发动机通过飞轮在单位时间内对外做功量。

KW2、经济性指标(1)、G T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耗油量,kg/h(2)、Pe 发动机有效功率,KW。

二、发动机性能特性(1)、速度特性: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油消耗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

(2)、发动机负荷特性:目的是为了研究各种负荷下工作的发动机经济性。

作业:习题册第2章曲柄连杆机构4教学的目的和要求5、了解曲柄连杆机构。

6、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和作用。

7、了解不同8、车型的曲柄连杆机构。

二、重点和难点1、机体组2、活塞连杆组3、曲轴飞轮组三、课时安排:8个学时四、教学内容§2.1 概述一、功用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二、组成1、机体组2、活塞连杆组3、曲轴飞轮组三、工作条件承受机械载荷:1、气体压力、往复惯性力、离心力、摩擦力2、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冲击力。

以上各种力,使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的各零件承受了不同形式的载荷,为保证工作可靠,需要采取相应结构措施。

§2.2 机体组机体组组成:一、气缸体1、气缸体: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

气缸体的工作特点:高温高压、高速运动摩擦气缸体的结构特点: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高精度内表面2、分类(1)按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位置不同分为(2)根据冷却方式不同1、水冷2、风冷(3)根据气缸的排列方式1、直列式: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但发动机长度和高度较大2、双列式:缩短了机体的长度和高度,增加了刚度,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形状复杂,加工困难。

六缸以上发动机使用。

3、对置式:高度小,总体布置方便。

轿车中应用不多(4)整体式气缸体和镶嵌式气缸体a、整体式气缸体:气缸直接镗在气缸体上。

强度和刚度好,能承受大负荷。

成本高。

b、镶嵌式气缸体:气缸套镶嵌到气缸体内的气缸。

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修理和更换气缸套,延长了气缸体的使用寿命。

(5)干缸套和湿缸套干缸套: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

壁厚1~3mm。

强度和刚度都较好,加工复杂,拆装不便,散热不良。

湿缸套:外壁直接与冷却水接触。

壁厚5~9mm。

散热良好、冷却均匀、加工容易。

强度和刚度不如干缸套,易漏水。

二、曲轴箱1、概念:曲轴箱:气缸体下部用来安装曲轴的部分。

2、结构:上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下轴箱贮存润滑油(油底壳)3、材料:薄钢板冲压(下曲轴箱)三、气缸盖功用:密封气缸的上部,与活塞、气缸等共同构成燃烧室。

材料:灰铸铁或合金铸铁,铝合金(导热性好、利于提高压缩比,适用与高速高强化汽油机)。

工作条件:由于接触温度很高的燃气,所以承受的热负荷很大。

四、燃烧室(1)、半球形:结构紧凑、火焰行程段、燃烧速率高、热损失小、热效率高。

例子,桑塔纳夏利富康(2)、楔形:结构简单、紧凑、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少;火花塞置于燃烧室最高处,火焰传播距离长。

例子,切诺基(3)、盆形:工艺性好、成本低、进排气效果不如半球形燃烧室。

例子,捷达、奥迪(4)、楔形:燃烧速度快,充气效率较高,对高速的动力很有利。

五、气缸垫1、功用:安装在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接触面的密封,防止漏气、漏水和漏油。

2、材料:有弹性、耐热性、耐压性3、安装时注意方向§2.3 活塞连杆组(一)活塞1、功用: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驱使曲轴旋转。

2、工作环境:高温、散热条件差;顶部工作温度高达600~700K,且分布不均匀;高速,线速度达到10m/s,承受很大的惯性力。

活塞顶部承受最高可达3~ 5MPa(汽油机)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