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1、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
1FTU=1JTU。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
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
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2、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浊度和悬浮物理解

浊度和悬浮物理解浊度和悬浮物是水质监测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都涉及到水体中颗粒物或杂质的存在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它们的基本定义和测量方法,然后分析它们在水环境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一、概念解析1. 浊度浊度是指水体由于含有颗粒物或有机物而呈现的浑浊程度,这些颗粒物主要是泥土、有机物、无机物、悬浮固体等。
浊度的大小通常通过测量穿过水体的光线亮度来确定,当光线穿过水体时,颗粒物会阻挡部分光线,导致亮度下降,浊度越高,水体的亮度越低。
2. 悬浮物悬浮物是指水体中处于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这些物质通常是不溶于水的无机和有机颗粒。
悬浮物的来源可以是自然因素,如土壤侵蚀、岩石风化和生物残骸等,也可以是人为因素,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城市污水等。
悬浮物的含量通常用毫克/升或吨/升表示,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测量方法1. 浊度测量浊度的测量通常使用浊度计,这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测量水体亮度的仪器。
浊度计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线,然后测量穿过水体的光线强度。
通过比较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水体的浊度。
浊度计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快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等领域。
2. 悬浮物测量悬浮物的测量通常采用重量法,即通过过滤一定体积的水样,收集其中的悬浮物,然后在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最后测量悬浮物的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在过滤器上放置一张已知重量的滤纸或滤布,用注射器或抽滤装置将水样抽过过滤器,收集悬浮物。
将过滤器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3小时,然后称重悬浮物。
通过比较悬浮物的质量与空白滤纸或滤布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悬浮物的含量。
重量法测量精度较高,但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时间。
三、重要性和相互关系1. 重要性浊度和悬浮物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浊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体的美观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高浊度的水体会降低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影响生态平衡。
此外,浊度过高也会影响人类用水安全和水的处理效率。
废水物理化学教案中的废水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

废水物理化学教案中的废水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的浊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悬浮物是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包括悬浮颗粒、胶体和悬浮沉淀物。
而悬浮物的去除则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一、废水浊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废水的浊度是指单位体积废水中悬浮颗粒物质散射光线的能力,是悬浮物质对光的直接反射和散射效应。
浊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使用浊度计、离子计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二、浊度与悬浮物去除的关系废水中的悬浮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因此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去除这些悬浮物。
而浊度则是评价废水中悬浮物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废水处理前的浊度较高,处理后的浊度较低,表明废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
三、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技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技术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3.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和去除,包括沉淀、过滤、澄清等。
- 沉淀:通过控制废水流速和静置时间,使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颗粒沉淀到废水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过滤:通过设置过滤层或紧密堆积的颗粒物质来阻挡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无法通过,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澄清:利用特定的澄清剂,通过与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反应生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3.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凝聚、沉淀和析出等反应,以达到悬浮物去除的目的。
- 凝聚:通过添加凝聚剂,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提高废水的沉淀速度,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沉淀: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迅速沉淀到废水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析出:通过改变废水的pH值或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析出反应,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四、不同工艺组合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效果废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技术相结合的工艺组合进行悬浮物去除。
实验一水样悬浮物和浊度的测定

实验一 水样悬浮物和浊度的测定1 实验目的(1)明确水体物理指标对水质评价的意义;(2)掌握悬浮性固体、浊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2 悬浮物的测定悬浮性固体是指剩留在滤器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直接测定法是将水样通过滤纸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纸,将所称质量减去滤纸质量,即为悬浮性固体,常用SS 表示。
SS =总固体一溶解性固体2.1步骤(1)将中速定量滤纸在103~105℃烘至恒重。
(2)剧烈振荡水样,迅速用量筒取100mL 水样,并使之全部通过滤纸,如悬浮物质太少,可增加取样体积。
(3)将滤纸及悬浮物在103~105℃下至少烘1h ,放人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并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4mg)。
2.2计算 VB A L mg SS 10001000)()/(⨯⨯-=式中 A ——滤纸加残渣质量,g;B ——滤纸质量,g ;V ——过滤水样的体积,mL 。
2.3注意事项(1)树叶、根、茎等不均匀物质应从水中除去。
(2)水样不能保存,应尽快分析,如水样清澈,可多取水样,最好能使固体量在50~100mg之间,如水样中有腐蚀性物质,会腐蚀滤纸影响测定结果,可以使用0.45 m滤膜过滤。
(3)滤纸上固体太多,会残留水分,应延长烘干时间。
(4)含大量钙、镁、氯化物、硫酸盐的高度矿化水可能吸潮,需延长烘干时间,并迅速称量。
3 浊度的测定白陶土标准比浊法: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规定相当于1mg白陶土(SiO2)在1L水中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作为一个浊度单位,用度表示。
3.1 试剂浊度标准溶液:称取约3g纯白陶土,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水,充分研磨成糊状,移人1L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充分搅拌后,静置24h,用虹吸法收集约500mL中间层水溶液于瓶中。
取此悬浊液50mL,置于已恒定重量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放于105℃烘箱内烘2h,在干燥器内冷却20min,称重,重复烘干,并称重,直至恒重,求出每毫升悬浊液中含有白陶土的质量(mg)。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是对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以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用途。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一、物理指标1.温度:水体的温度对其化学和生物过程有重要影响,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单位进行测量。
2.浊度: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浑浊度越高,水质越差。
浊度可用物理方法测量,如通过测定悬浮物对光线的散射程度来评估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
3.色度:水体颜色的深浅程度,也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测量。
颜色可能与有机物、金属离子或其他成分的存在有关。
4.密度:水体的密度也可以反映其质量,可通过密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二、化学指标1.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性,对水中物质的溶解和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pH计测量,pH值在1-14之间,pH<7为酸性,pH>7为碱性。
2.溶解氧(DO):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生物生存和呼吸的必需物质。
可以通过溶解氧仪进行测量。
3.化学需氧量(COD):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氧化速度和氧化物质的总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开放反应法和封闭反应法。
4. 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反映水体中悬浮物的总量和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5.总溶解固体(TDS):水体中的总溶解物质的质量,包括常见的无机离子、溶解有机物以及其他溶解性物质。
6.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反映水体中氮的形态和浓度,也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7.总磷(TP)和总氮(TN):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同时也是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8.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总有机碳(TOC):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浓度,也可用作水质评价的指标。
9.重金属:水体中的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对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
三、生物学指标1.叶绿素-a: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可以反映蓝藻和其他浮游植物的存在和繁殖程度,也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1、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
1FTU=1JTU。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
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
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2、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过滤水多少数值标准

过滤水的标准是根据水质的不同以及特定用途来制定的。
一般来说,过滤水的标准可以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对过滤水标准的详细探讨:1. 物理性能标准:- 悬浮物:悬浮物是指水中的固体颗粒,包括泥沙、铁锈等,其含量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口感。
一般来说,饮用水的悬浮物含量应该控制在5毫克/升以下。
- 色度:色度是指水中颜色的深浅程度,通常是由有机物质引起的。
为了获得清澈的饮用水,色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下。
- 浑浊度:浑浊度是表征水中悬浮物数量和大小的指标,一般要求饮用水浑浊度应该在1度以下。
2. 化学成分标准:- 重金属:重金属是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铅、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比如中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各种重金属的允许含量限值。
- 有机物:有机物是指水中的含碳化合物,包括各种农药、工业废水等。
有机物的含量超标会影响水的味道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 无机盐:无机盐包括硫酸盐、氯化物等,其含量超标会导致水咸味增加,同时对部分特定人群有害。
因此,在饮用水中需要合理控制无机盐的含量。
3. 微生物标准:-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如果出现在饮用水中则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
因此,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应该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一般要求每100毫升水中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 其他致病微生物:除了大肠杆菌外,水中还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微生物,如霍乱弧菌、志贺氏菌等,其数量也需要受到严格控制。
以上列举的标准仅是过滤水的部分指标,实际标准还包括pH 值、溶解氧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等多项指标,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在中国,相关的水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公众饮用水安全。
实验三 悬浮物和浊度的测定

环保环境监测实训实验四废水悬浮物和浊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
2.学会浊度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目视比浊法测定浊度的方法。
二、悬浮固体的测定P34(一)原理悬浮物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
(二)仪器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孔径为0.45μ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玻璃漏斗、内径为30—50mm称量瓶。
(三)测定步骤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h,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用分析天平),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
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计算式中: 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B——滤膜及称量瓶重(g);V——水样体积(mL)。
三、浊度的测定P35、66(一)原理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
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
将水样和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
相当于1mg 一定粘度的硅藻土(白陶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二)仪器100mL具塞比色管、1L容量瓶、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玻璃质量和直径均一致)、1L量筒。
(三)试剂浊度标准液(1)称取10g通过0.1mm筛孔(150目)的硅藻土,于研钵中加入少许蒸馏水调成糊状并研细,移至1000mL量筒中,加水至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1、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
1FTU=1JTU。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
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
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
2、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
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3、在同样条件下用福尔马肼标准混悬液散射的光的强度和在一定条件下水样散射光强度进行比较。
散射光的强度越大,表示浊度越高。
没有严格的换算关系因为一个是质量浓度单位,一个是散射浊度单位,但如果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确定的话,就有经验公式了
NTU 散射浊度单位,这是一个当量单位,与ppm为一个数量级。
据我个人了解,NTU与mg/L之间有个换算关系,1mg/L=0.13NTU,当然只是个经验公式,
浊度是代表了水中悬浮物的多少,是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浊度的单位为NTU,水中含有100ppm二氧化硅其浊度约为50NTU。
对轻饮用水而言,是污物意味着水中有微生物,也意味着有各种微粒,这样对饮用者的健康有害。
为此各国政府都制订了饮用水和废水排放的浊度、固体悬浮物标准。
我国的自来水出厂标准是浊度小于2NTU,对于废水我国的标准是固体悬浮物浓度不超过20ppm。
在自然界中一般江河水的浊度为几百个NTU,而能见度为6米的加勒比海水的浊度小于0.1NTU。
一般是采用光学方法测量浊度,浊度的意义是指悬浮物所引起的光散射使透过的光束变暗。
当浓度较低时,散射光强度和悬浮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可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来得知悬浮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散射光是在黑色的背景下测量的,所以灵敏度较高。
但是当浊度较高,悬浮物的浓度低于2000ppm,由于多次散射的存在,使浊度的值低于实际值,在此时需采用吸收法。
图3是散射光和悬浮物浓度的关系。
在图中AB段中散射光和悬浮物浓度成线性关系,可利用测散射光强度来测浊度。
4、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
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
1FTU=1JTU。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
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
但由于过去水厂一
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
1.散射浊度单位(NTU)
将一定量的硫酸肼与六次甲基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
2.浊度,即水的混浊程度,由水中含有微量不溶性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所致,ISO标准所用的测量单位为FTU(浊度单位),FTU与NTU(浊度测定单位)一致。
制酒行业用EBC单位,1FTU=4EBC。
3.烛光浊度单位(JTU)
将水样与用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以确定水样的浊度.规定1L蒸馏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或白陶土)所产生的浊度为一个浊度单位,简称度.
浊度单位转换表
JTU(度)FTU(NTU)SiO2(mg/l)
JTU(度) 1 19 2.5
FTU(NTU) 0.053 1 0.13
SiO2(mg/l) 0.4 7.5 1
1FTU=1NTU=0.13mg/L=4EBC
FTU(Formazan Turbidity Units,)o 甲zan浊度单位,规定1.25mg硫酸肼/L和12.5mg/L 六次甲基四胺/L水中的甲ZAN聚合物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NTU指散射浊度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
FNU 指福尔马肼散射法单位,同样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
NTU 用于USEPA的《方法180.1》和《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FNU用于欧洲的ISO7027浊度方法。
人们开始采用福尔马肼作为浊度的一级标准物质后,FTU,即福尔马肼浊度单位也就开始使用了。
但是,这个单位并不专用于某种测量样品浊度的方法。
FAU,即福尔马肼衰减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180°角的方向上测量光线穿过样品后的衰减程度。
通常用分光光度计或是色度计进行这种测量,多数管理机构并不认可这种测量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浊度单位,NTU、FNU、FTU或是FAU,标定所用的均是同样的福尔马肼基准物。
因此,对同一份福尔马肼标准液进行测量时,用任何单位表示的值都是一样的,但测量样品时,不同单位表示的值可能会有显著差别。
JTU,即杰克逊浊度单位是一个过去使用的单位,当时人们利用杰克逊浊度计目测浊度:将待测水样倒入一支竖直置于火焰正上方的玻璃管中,直到无法看清玻璃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