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8.1 .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特点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题(有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试题(12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1. 8086CPU芯片的外部引线中,数据线的条数为()。

A.6条B.8条C.16条D.20条2.8086CPU工作在总线请求方式时,会让出()。

A.地址总线B.数据总线C.地址和数据总线D.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3.8086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AL寄存器的内容输出到()上。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存储器 D.寄存器4.8086CPU的I/O地址空间为()字节。

A.64KB B.1MB C.256B D.1024B5. 当8086CPU读I/O接口时,信号M/IO和DT/R的状态必须是()。

A.00B.01C.10D.116. 在8088CPU中, 用于寄存器间接寻址输入输出指令的寄存器是()。

A. AXB. BXC. CXD. DX7.两片8259A级联后可管理()级中断。

A.15 B.16 C.32 D.648.8086中断系统中优先级最低的的是()。

A.可屏蔽中断B.不可屏蔽中断C.单步中断D.除法出错9.CPU在执行IN AL,DX指令时,其()。

A. IO/M为高, RD为低 B. IO/M为高, WR为低C. IO/M为低, RD为低 D. IO/M为低, WR为低10. 内存从A4000H到CBFFFH,共有()A.124KB.160KC.180KD.224K11. 8088CPU中的CS寄存器是一个多少位的寄存器?()。

A.8位B.16位C.24位D.32位12.地址译码器的输出一般可为接口的()信号。

A.片选 B.数据输入 C.地址 D.控制13. 8255工作在方式0时,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A、B、C三个口输入均有锁存能力B. 只有A口输入有锁存能力C. 只有C口输入有锁存能力D. A、B、C三个口输入均无锁存能力14. 实现DMA传送,需要()A.CPU通过执行指令来完成B.CPU利用中断方式来完成C.CPU利用查询方式来完成D.不需要CPU参与即可完成15.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寄存器的内容送到地址总线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1.什么是总线,微机中的总线通常分为哪几类?答:是一组信号线的集合,是一种在各模块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有四类,片内总线,微处理器总线,系统总线,外总线。

2.微处理器为什么需要用接口和外设相连接?答:因为许多接口设备中,在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信息格式以及工作速度方面彼此相差很大,因此为了进行速度和工作方式的匹配,并协助完成二者之间数据传送控制任务。

3.一般的I/O接口电路有哪四种寄存器,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输入寄存器,数据输入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

数据端口能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隔离,寄存的作用;状态寄存器用来保存外设或接口的状态;控制寄存器用来寄存CPU通过数据总线发来的命令。

4.8086最多可有多少级中断?按照产生中断的方法分为哪两大类?答:有8级;按照产生中断的方法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

5.什么是中断?什么是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地址范围?答:中断就是CPU在执行当前程序时由于内外部事件引起CPU暂时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向执行请求CPU暂时停止的内外部事件的服务程序,该程序处理完后又返回继续执行被停止的程序;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子程序的入口地址;地址范围是00000H-003FFH。

6.中断向量表的功能是什么?若中断向量号分别为1AH和20H,则它们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的什么位置上?答:中断向量表的功能是当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时,即可查找该表,找出其中断向量,就可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子程序。

1AH在中断向量表的位置是1AH*4=68H在中断向量表0000:0068处;20H在中断向量表的位置是80H在中断向量表0000:0080处。

7.通常,解决中断优先级的方法有哪几种?答:3种,软件查询确定优先级,硬件优先级排队电路确定优先级,具体中断屏蔽的接口电路。

8.8259A通过级联的方式可以由几片构成最多多少级优先权的中断源。

答:8259A通过级联的方式由9片构成最多64级优先权的中断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含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含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复习(含答案)微机接口练习题(供4-6班使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果CPU执行了某一_________,则栈顶内容送回到CS和IP。

()A.子程序返回指令 B.数据传送指令C.退栈指令 D.子程序调用指令2.8086的读周期时序在_________时钟周期时,数据总线上有一段高阻态(浮空状态)。

()A.T1 B.T2C.T3 D.T43.Pentium是_________位的微处理器,它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外部数据总线是_________位的。

()A.32,32 B.32,64C.64,32 D.64,644.当CPU与打印机以程序查询方式相连接,并送数据供打印机打印时,CPU的大部分时间均用于()A.读打印机状态信息并判断 B.向打印机送数据C.执行算术运算指令 D.CPU停机5.在串行接口中,接口芯片同CPU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接口芯片同外设之间传送的数据分别是()A.并行和并行 B.并行和串行C.串行和并行 D.串行和串行6.在各类数据传送方式中,_________是硬件电路最简单的一种。

()A.无条件传送方式 B.程序查询方式C.中断方式 D.DMA方式7.在微机系统中采用DMA方式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A.由CPU控制完成B.由执行程序(软件)完成C.由DMAC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D.由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8.已知中断类型号为18H,则其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存放在中断向量表的_________中。

()A.0000H∶00072H~0000H∶0075HB.0000H∶00072H~0000H∶0073HC.0000H∶00060H~0000H∶0063HD.0000H∶00060H~0000H∶0061H9.在中断系统中,中断类型号是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送往CPU 的。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各章重点题库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各章重点题库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各章重点题库及答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第一章基础知识一、填空1、计算机中米用二进制数,尾符用B 表示。

2、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 码,用1个字节表示。

3、10111B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___ H,八进制数表示为_0。

4、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称为真值:如果把其符号位也数字化,称为原码。

5、已知一组二进制数为-1011B,其反码为10100B ,其补码为10101B 。

6、二进制码最小单位是位,基本单位是字节。

7、一个字节由_8—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简记为1B ,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 个信息。

&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编码,简称为BCD 码。

9、8421码是一种有权BCD 码,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 码。

二、选择1、计算机中采用—进制数。

A. 2B. 8C. 16D. 102、以下的C 编码是一种有权码。

A. 循环码B. BCD码C. 8421码D.余3码3、八进制数的尾符是—B_。

A. BC. DD. H4、与十进制数254等值的数是A 。

A. 11111110B.11101111C. 11111011D. 111011105、下列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C 。

A. 11011101BB. 334OC. 1219DD. DAH6、与十六进制数BC等值的数是—。

A. 10111011B. 10111100C. 11001100D. 110010117、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 KB. YC. aD. i&最大的10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C 。

A. 51B.512C.1023D.10249、A的ASCII码值为65D, ASCII码值为68D的字母是C 。

A. BC. DD. E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1KB=1024 X 1024BB. 1MB=1024BC. 1KB=1024D. 1MB=1024 X 1024B第二章微型机系统概述一、填空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微型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题库(选择题、判断题精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题库(选择题、判断题精选)

一:选择题(70分)1. 堆栈指针的作用是用来指示 B 。

A 栈底地址B 栈顶地址C 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D 上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2. CPU对存储器或I/O端口完成一次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为一个 B 。

A 指令周期B 总线周期C 时钟周期D机器周期3. 微机读写控制信号的作用是 D 。

A 决定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流的方向B 控制存储器读写操作的类型C 控制流入、流出存储器信息的方向D 以上三种作用4. 80X86中IP/EIP寄存器的作用是 C 。

A 保存当前栈顶地址B 保存代码段的基地址C 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D 暂存当前执行的指令地址5.一个具有24根地址线的微机系统中,装有16KB ROM、480KB RAM和100MB的硬盘,说明其内存容量为 A 。

A 496KB B 16MBC 100.496MBD 100MB6.查询方式输入/输出时,在I/O接口中设有状态寄存器,通过它来确定I/O设备是否准备好。

输入时,准备好表示(1)A,输出时准备好表示(2)B。

(1)A.稳定 B.已空 C.已满(2)A.稳定 B.已空 C.已满7.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某80X86微机内存中的数据,判断INT 11H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A)。

0000:0040 B3188ACC4DF800F0 41F800F0C5188ACC0000:0050 39E700F0A0198ACC 2EE800F0D2EF00F0A. F000:F84DB. A019:8ACCC. CC8A:19A0D. 4DF8:00F08.存储字长是指 B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C 存储单元的个数D 寄存器的位数9. 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B 。

A 存储器的容量B 指令字长C 机器字长D 存储器的类型10. 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 C ,CPU的效率最高。

A 程序查询方式B 中断方式C DMA方式D 软件查询方式11.从硬件的角度而言,采用硬件最少的数据传送方式是 D 。

08 常用接口芯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牟琦-清华大学出版社

08 常用接口芯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牟琦-清华大学出版社
8255的内部结构如图8.2所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8.2 8255内部结构
8.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1) 面向CPU的接口电路 (1) 数据总线缓冲器:是一个三态双向的8位缓冲器,是8255与系统数据
总线的接口。接口的数据线D7~D0直接与CPU数据总线相连, 以实现CPU与8255接口之间的信息传递。CPU向8255写入控制 字或从8255中读状态信息以及所有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需要 通过数据缓冲器来进行传递。
清华大学出版社
8.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2) 此时接口也可向CPU发出一个中断请求信号,同上面的输入过程相 同,CPU可以用软件查询方式或中断的方式将CPU中的数据通过接 口输出到外设中。当输出数据送到接口的输出缓冲寄存器后,再输 出到外设。
(3) 与此同时,接口向外设发送一个启动信号,启动外设接收数据。外设 接收到数据后,向接口回送一个“输出回答”信号。
清华大学出版社
8.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并行接口中包括状态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分别存放 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中。 1) 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外设的信息,CPU通过访问这个寄存器来了解某
个外设的状态。 2) 控制寄存器:CPU对外设的操作命令都寄存在控制寄存器中。 3) 数据缓冲寄存器:缓冲器是用来暂存数据的。这是因为外设与CPU交换
(2) 外设接到回答信号后,将撤销“输入数据准备好”信号。在接口 收到数据后,它会在状态寄存器中设置“准备好输入”状态位,以 便CPU对其进行查询。
清华大学出版社
8.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3) 接口向CPU发出一个中断请求信号,这样CPU可以用软件查询方 式或中断的方式将接口中的数据输入到CPU中。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复习题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复习题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微机原理和接⼝技术》复习题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13级《微机原理与接⼝技术》复习练习题与答案(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彭⽞璋)⼀、填空题1、8086/8088 CPU内部结构按功能分为两部分,即由执⾏单元和总线接⼝单元组成。

2、若CPU的数据线宽度为16位,则它的字长为 16 位;地址线宽度为20位,则它的寻址空间为 1MB 。

3、8086CPU为了适应各种应⽤场合有两种⼯作模式,即是最⼩模式和最⼤模式。

4、8086/8088CPU复位后,CS的内容为 0FFFFH ,IP的内容为 0000H 。

5、8086的16位标志寄存器包括 6 个状态标志位和 3 个控制标志位。

6、计算机的I/O端⼝地址的编址⽅式有统⼀编址和独⽴编址,⽽8086CPU寻址外设采⽤独⽴编址⽅式。

7、CPU与外设间有4种I/O信息传送⽅式,即⽆条件传送、查询传送中断传送、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8、若某输出外设的I/O接中的数据端⼝地址为100H,要将字节数据从8086CPU 输出到外设的指令是 MOV DX,100H 和 OUT DX,AL 。

9、响应可屏蔽中断INTR的条件是控制标志IF= 1 。

10、若8253的某⼀计数器⽤于输出⽅波,该计数器的⼯作⽅式为 3 ;若该计数器输⼊频率为100KHz,输出⽅波频率为10KHz,则计数初值应设为 10 。

11、串⾏通信协议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2、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进制数据的位数。

13、8088 组成的系统中,存储器分若⼲个不超过 64K 字节的段。

14、当8088CPU的INTR端输⼊⼀个⾼电平时,可屏蔽中断获得了中断请求。

15、8088⼯作于最⼩⼯作模式时,控制总线由 CPU本⾝产⽣,⼯作于最⼤⼯作模式时,控制总线由总线控制器8288 产⽣。

16、数据的并⾏I/O⽅式是以字节或字为单位进⾏传送;数据的串⾏I/O ⽅式是以位为单位进⾏传送。

17、从地址/数据复⽤线中分离出地址信息需⽤逻辑芯⽚锁存器,地址/数据复⽤线中的双向数据传送需⽤逻辑芯⽚双向缓冲器。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微机原理1. 基本知识部分答:微机是由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系统总线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2. CPU部分答:CPU主要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解码指令、控制程序流程,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3. 存储器部分答:存储器按照存取方式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按照存储介质又可分为内存芯片和磁盘等。

4. 总线部分答: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用于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

5. 输入输出部分答:输入输出设备用于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处理的形式,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第二部分:接口技术1. 并行接口答:并行接口是指同时传送多个位的接口,常见的并行接口有并行打印接口(LPT接口)和并行通信接口(例如IEEE1284接口)。

2. 串行接口答:串行接口是指逐位传送数据的接口,常见的串行接口有串行打印接口(COM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例如RS-232C接口)。

3. USB接口答:USB接口是一种通用的外部总线接口,具有热插拔、高速传输和多设备连接等优点。

4. 接口传输速率答:接口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接口所能传输的数据量,常见的接口传输速率有Mbps、Gbps等。

5. 接口阻抗匹配答:接口阻抗匹配是指信源电路和信宿电路的阻抗之间的匹配关系,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第三部分:考试试题1. 选择题:(1)微机是由以下哪些部分构成的?A. 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B. CPU、显卡、硬盘C. 内存、硬盘、显示器D. CPU、显卡、键鼠(2)CPU由以下哪些单元构成?A. 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B. 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C. 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D. 算术逻辑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2. 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存储器的随机存取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同步传输式 =无条件传输方 式
③中断传输
①异步通信方式
②同步通信方式
可编程并行 8255A 接口芯片
可编程串行 8251A 接口芯片
1
8.1.1
串行通信的实现
第八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2014-7-6
2. 解决两端数据传输的 “同步” (协调,配合)问题: 概念 措 施 1 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 位数。 波特率单位是 bps。 标准的波特率: 110 (bps) 、 …、 19200 (bps) 措 施 2 设置数据的传输格式 使接受方知道数据何 时发送。 有了波特率和数据的 传输格式,于是就可 以在接收端实现同步 信号的恢复和数据的 正确接收 | 1 1 .. 1 措施 确定同步信号的传输速率: 为使在接收端恢复发 送端发来的同步信号 提供了可能。
T 6
T 7
T 8
T 9
T 10
T 11
T 12
T 13
T 14
T 15
T 16
16 个 T 启 动 检测 确 认 自 动 位
采样数值 (数据最稳定)
4
2
8.1.1
串行通信的实现
第八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2014-7-6
·在同步通信方式中 (一)面向字符型的数据格式: ⑴单同步信息式(P172) | 帧 SYNC SYNC 同步 字符
字符填充。
| CRC2 CRC2
CRC1 数据 字节 „ 数据块 数据 字节 CRC1
循环控制码 (冗余校验码)
【注】帧间无间隔,cpu 来不及输出数据时,用同步
1 F
以下例说明
= 一个时钟脉冲用时 传 输速 率 = 波特率 = 位 数 /s (即数据在串行数据传输 线上的传输速率) 时钟频率 F F = 波特率因子 波特率
(16、32、64)
波特率= 时钟频率F 波特率因子 每位所占用的时间长 =
1 (s) 波特率
=
波特率因子 时钟频率F
=波特率因子 T
⑵双同步信息式(P172) ⑶外同步信息式( (P172) (二)面向位型的数据格式: 例 SDLC==IBM 的同步数据链控制规程 图 8-9/ P173 措 施 3 时钟频率 F:时钟发生器 发出的脉冲数/s 时钟周期 T = 设置波特率因子 在异步通信方式进行 通信时,实现在传送 数据的中心点(此处 的信号最稳定)对接 收信号线采样。
接收端波特率 = 发送端波特率
·在异步通信方式中 数据的传输格式 1 .. 1 | 帧 = 字符 0 … 低…. 高
| 空闲位 |
起始位=0 有效数据=数据位(5-8 位)与奇偶校验验位 奇偶校验验位(1 位或无) 停止位(1, 1.5,2 位….) 空闲位=若干个 1 起始位,奇偶校验验位,停止位 (称 为 辅 助 位)
速度快,引线多,距离短
速度慢,引线少,距离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接口 计 算 机 图 示 接口 TxD 接口 TxD 外设
I /O 设

计 算 机
(数据流:输入、输出)
CPU(写) CPU(读)
RxD TxD (通路:单工、半双工、全半双工) RxD 发送端 接受端 串行输入/出线 一位 先传输最低位,接着 依次传输其余各位 发送端
3
8.1.1
串行通信的实现
第八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2014-7-6
例 |
设波特率因子=16 16 T | 数 一个数据位的时间长=16 T 据 位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8
T 9
T 10
T 11
T 12
T 13
T 14
T 15
T 16
T 1
T 2
T 3
T 4
T 5
并行输入/出线
I / O 设备
接受端
位 数 低 位 先 行 规 则 要 解 决 传 输 方 式 接 口 芯 片
4 位、8 位、16 位、32 位、46 位。 当传 16 位字符型数据时需两次传输过程
解决 CPU 与设备间工作速度差异的问题
解决两端 “同步” (协调,配合)的问题:
①异步查询传输 方式=有条件
8.1.1
串行通信的实现
第八章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2014-7-6
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特点 通信方式=计算机与外设之间信息交换方式
并行输入/输出=并行通信方式
串行输入/输出=串行通信方式
用 于 定 义 优 缺 点
同时传输多位数据
计算机与 I / O 设备之间通信 逐位传输数据,即多位数据需多次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