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1.什么是眩光,怎样防止眩光??眩光的定义: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时,产生的刺眼、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避免眩光现象-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限制直接眩光①限制光源亮度②减小窗户眩光(2)控制反射眩光①合理布置光源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③合理选用工作面材质④采用大面积和低亮度的灯具(3)控制对比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物体亮度与背景亮度对比,防止产生对比眩光2.简述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

安全科学体系有四部分组成: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它与其他三个字系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了安全工程学这一整体。

3.如何选用百分位和适用度??(课本44-45)确定设计对象的功能尺寸的主要依据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而它的选用又与设计对象的类型密切相关。

首先应确定所设计的对象是属于哪一类型;在确认所设计的产品类型及其等级之后,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依据是适用度。

人机工程学设计中的适用度,是指所设计产品在尺寸上能满足多少人使用,通常以适合使用的人数占使用者群体的百分比表示。

适用度的确定应根据所设计产品使用者总体的人体尺寸差异性、制造该类产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综合优化。

下面为网上答案仅供参考(常见设计和人体数据百分位选择依据有(1)凡间距类设计常取第9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2 )凡净空高度类设计常取第99百分位的人体数据;(3)凡属于可及距离类设计一般应使用低百分位数据;(4)座面高度类设计常取第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5)隔断类设计则视情况而定;(6)公共场所工作台面高度类设计从女子第5百分位到男子第95百分位数据)4.试述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的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

人机知识点整理

人机知识点整理

⼈机知识点整理第⼀章⼈机⼯程学概论1. ⼈机⼯程学:是研究⼈、机械及其⼯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的学科。

2. ⼈机⼯程学名称:⼈类⼯效学、⼈间⼯学、⼈-机-环境系统⼯程、⼈体⼯程学、⼈类⼯程学、⼯程学⼼理学、宜⼈学、⼈的因素等。

3. ⼈机⼯程学的发展阶段:1)经验⼈机⼯程学【特点】:机械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学、电学、热⼒学等⼯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适应于机器;2)科学⼈机⼯程学【特点】:重视⼯业与⼯程设计中“⼈的因素”,⼒求使机器适应于⼈;3)现代⼈机⼯程学【特点】:现代⼈机⼯程学着眼于机械装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越出⼈类能⼒界限之外;密切与实际应⽤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泛实验性研究,尽可能利⽤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进⾏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求使实验⼼理学、⽣理学、功能解剖学等学科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程学、⽅⾯的研究⼈员共同努⼒,密切合作。

4.现代⼈机⼯程学研究的⽅向是:把⼈-机-环境系统作为⼀个统⼀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获得系统的最⾼综合效能。

5.⼈机⼯程学科的研究⽅法:观察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第⼆章⼈体测量与数据应⽤1.⼈体测量:是通过测量⼈体各部位尺⼨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体尺⼨上的差别,⽤以研究⼈的形态特征,从⽽为各种⼯业设计和⼯程设计提供⼈体测量数据。

2.⼈机⼯程学范围内的⼈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体构造尺⼨:是指静态尺⼨功能尺⼨:是指动态尺⼨3.⼈体测量主要⽅法:普通测量法、摄像法、三维数字化⼈体测量法。

4.⼈体测量基准⾯:⽮状⾯、正中⽮状⾯、冠状⾯、横断⾯、眼⽿平⾯5.百分位:百分位由百分⽐表⽰,称为“第⼏百分位”。

例如,50%称为第50百分位。

6.百分位数:百分位数是百分位对应的数值。

例如,⾝⾼分布的第5百分位数为1543,则表⽰有5%的⼈的⾝⾼将低于这个⾼度。

人机工程学重点

人机工程学重点

人机工程学重点第一章:概论1、人机工程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可分为三个阶段:(1)经验人体工程学;(2)科学人体工程学;(3)现代人体工程学(或为经验期、创建期、发展成熟期)。

2、经验人体工程学三大试验:(1)肌肉疲劳试验:1884年德国莫索;(2)铁锹作业试验:1898年美国泰勒(泰勒制);(3)砌砖作业试验:1911年美国吉尔伯勒斯。

科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950年2月英国海军军部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人机工程学这一名称。

3、国际人机工程学会(简称IEA)的定义为: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生活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4、目前国内学者通常认为: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人: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及人适应机器(或人造物)和环境的能力都是其研究的课题。

机:即机器(或人造物),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怎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需求,符合人的行为规律的产品是人机工程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环境:人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因素对人的工作生活的影响等是其研究的对象。

6、人机界面按性质分三类:(1)控制系统人机界面(也叫人机接口);(2)工具性人机界面;(3)环境性人机界面。

7、人机关系:人适机:通过最佳的训练方法,使人适应于机器和环境,更好地发挥人机系统的效能,但要注意人适机是有限度的。

机宜人:器物设计要适合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人的因素,根据人的特点来设计机器。

但要注意不能单方面地强调机器适应人,应当人机相互适应,合理分工,达到人机系统的最优化。

第二章:人体动作与行为因素1、人体测量学:是一门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上差别的科学。

人机工程学复习归纳

人机工程学复习归纳

第一章绪论1.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和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

综上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2.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特点:1)不同于传统人际工程学研究中着眼于选择和训练特定的人、使之适应于工作要求的特点,现代人机工程学着眼于机械设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越出人类能力界限之外。

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尽可能利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力求使实验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等学科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3.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实现这种设计的目标主要以设计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符号学为基础。

动力心理学只要研究人行动的基本特性。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使机器适应人的生理特性、行为特性的同时,还强调机器适应人的思维方式和过程等心理特性,从而减轻用户的体力和精神负担,更好地为人服务。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人体特性的研究2)研究人与机器间信息传递装置和工作场所的设计3)环境控制和人身安全装置的设计4)人的行为特性与产品设计5)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5.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测法;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6)分析法;7)调查研究法。

6.人机工程学的目的: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三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从而确保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7.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以及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工业设计中“人的因素”提供人体特征参数2)为工业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3)为工业设计中“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4)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5)为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第二章人体基本生理特征及作业空间设计1.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类与机器交互的学科,它研究如何设计和改进人机界面,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效率。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机工程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1.1 人机交互的定义和意义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1.2 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用性:设计人机界面时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能力,使其易于学习和使用。

- 可理解性:界面的信息和操作要清晰明了,避免用户产生困惑和误解。

- 可预测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能够预测到系统的反应和结果,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 反馈:系统应该及时给予用户反馈,告知其操作的结果和状态。

- 一致性:界面的设计要保持一致性,避免用户在不同的操作中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二、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2.1 易学性一个好的人机界面应该易于学习和使用。

在设计界面时,应该尽量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遵循用户的习惯和心理模型。

例如,将常用的功能放在易于找到的位置,使用直观的图标和符号等。

2.2 易记性用户在一段时间不使用界面后,应该能够轻松地回忆起如何使用。

界面的布局和操作流程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复杂性和冗余。

2.3 易操作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应该能够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

界面的操作方式应该简单直观,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2.4 可控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应该能够主动控制和调整界面的功能和参数。

界面的设计应该提供足够的选项和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三、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软件界面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软件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人机工程学_复习知识点概要

人机工程学_复习知识点概要

5、研究内容:人-机-环相互关系
3
第二部分 系统中的人
4
2.1
人体尺寸(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 体之间在个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体形态特征,从而 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一、人体有关参数的测量
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基准面和基准轴 2、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
2、最小准则
最小准则是指家具产品设计的尺寸依据人体测量数据的最小值进行设计。有人 体某一部分决定的物体,如腿长、臂长决定的座面高度和手所能触及的范围等, 其尺寸应该以第5百分位的尺寸为依据,若小个子够的着,大个子自然没有问题。 应用最小准则时,这个产品可以满足95%的大多数需要。
3、平均准则
平均准则是指家具产品以人体平均尺寸为依据来进行设计,目的不在于确定 界限,而在于决定最佳范围时,以第50百分位人体尺寸为依据,即以体型中等的 人的人体测量数据为准, 这种方法照顾到了大多数的人。学校的课桌高度、门铃、插座和电灯开关的安装 高度以及付账柜台高度就要以平均准则来设计。 4、特殊情况下,如果以第5百分位或第95百分位为限值会造成界限以外的人员 使用时不仅不舒服,而且有损健康和造成危险时,尺寸界限应扩大至第1百分位和 第99百分位,如紧急出口的直径应以第99百分位的数据为准,使用者与紧急制动 9 杆的距离以及栏杆间距应以第1百分位数据为准。
8
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1、最大原则
最大准则是指家具产品的尺寸依据人体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进行设计。有人体总 高度、宽度决定的物体,如门、入口、通道、座面的宽度、床的长度、担架等, 其尺寸应以95%百分位的尺寸数据为依据,若能满足大个的需要,小个子自然没 有问题。用最大准则设计产品时,它可以满足95%的大多数人的需要。 在设计床的长度时,应该按照男子的身高幅度的上限加鞋厚来考虑。

人机工程学重点(参考)

人机工程学重点(参考)

人机工程学重点(参考)
(注:以下所列重点是咨询12级工业工程学生所得,仅供参考,欢迎补充、指正、分享)
第一章:绪论
弄清相关字母缩写含义,相关概念(填空题、名词解释)
第二章:人的形体参数
1、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计算题,P19)
2、百分位数(计算题,P20)
3、人体结构尺寸(计算题,P25的例2-1)
4、人体生物力学参数的计算(P28)
5、人体尺寸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计算题,P31、32的表2-10)
6、人体模板的应用(P40)
第三章:人的机能特征
1、人的信息传递(P48,特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
2、人的感觉和直觉(P56,感觉;P58,知觉)
3、视觉(P61,视觉特征)
第七章: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输入装置(P145,键盘)
第八章: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设计
1、P167页的显示器、刻度盘是重点
2、P203页的控制器与显示器在运动方向上的配合一致可能会考
3、P210页的作业题8-
4、8-5肯定是重点
4、P237页的9-5肯定是重点
第十章:作业环境
1、P238页的绪论是重点
2、P239页的湿度、相对湿度会考
3、P241页的人体对微观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重点,看懂图10-2 第十一章:人机系统设计与分析评价
P327页汽车人机工程设计是重点,大家顺便百度一下老式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人机工程学考试复习要点

人机工程学考试复习要点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对象);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研究目的)。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观察、实测、实验、模拟和模型试验、计算机数值仿真、分析、调查研究法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

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作业空间: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作业空间包括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近身、个体、总体作业空间如何控制噪声1/声源控制A、降低机械噪声:选择发声小的材料、改变传动方式、改进设备机械结构B、降低空气动力性噪2/控制噪声的传播: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调整声源指向、充分利用地形、采用吸声隔声等措施、采用隔振减震措施。

降低工作疲劳的方法改善工作条件1/合理设计工作环境2/改进设备和工具3/改进工作方法1、合理确定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1/疲劳后身体恢复2/休息时间的确定3/休息方式:积极休息、消极休息2、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制度激励产生及其影响因素产生:1、系统偏离最佳状况2、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不匹配3、动机因素的作用:一般认为,当系统偏离最佳状态的时候操作者往往会纠正偏差,偏离越大,纠正的动机也越大。

如果操作者的一系列行动不能减小偏离,便会发生激励。

影响因素:1/工作因素2、环境因素3、组织、社会因素4、生理节奏与其他因素。

内在因素:责任心、对成功的渴望等大题:如何合理用力1/两只手同时开始和完成动作2、除休息外两只手不应同时动作3、两只手臂应做相反对称动作,并同时进行4、尽量减少手的动作种类5、避免静态持续用力6、手动作最好平稳连续进行7、动作尽量符合运动特性,有节奏感作业场所布置原则1、重要性原则2、使用频率原则3、功能原则4、使用顺序原则坐姿作业面高度确立原则1/如果作业面高度可调节,则必须将高度调节至适合操作者身体尺度及个人喜好的位置2/应使臂部自然下垂,处于合适的放松状态3/不应使脊椎过度弯曲4/若在同一作业面完成不同作业,则作业面高度应可调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一个界值,用Pk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景下发生的行为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2实测法: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3调查研究法:口头访问、问卷调查,直至精细评分以及心理和生理学分析判断与间接意见、档案和建议分析等4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数字环境中建立人体模型。

可利用人体模型模仿人的特征和行为,描述人体尺度、形状和人的心理5系统分析评价法:将人——物——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人体工程学理论体系:人体工程学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由多门科学相互交叉、综合、渗透、重构而形成的,是交互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

第二章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传输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产生了感觉。

感觉的基本特性为:1适宜刺激: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种能量形式,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能量形式做出最敏感的反应。

这种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适宜刺激。

2感觉阈(yù)限: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当这个刺激的强度较小时,尽管在物理上可以测到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某种反应,但人却没有感觉到,只有刺激强度逐渐增加到某一界限时,人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觉。

这种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

3适应: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4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这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时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

6余觉:余觉是指当刺激取消以后,感觉还继续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把某些知觉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叫知觉选择性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运动3主观因素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来理解当前知觉对象特征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错觉: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知觉称为错觉。

视觉机能:是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识别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视角、视力、视野、视距、色觉、对比感觉和视觉适应等。

视野视野可分为静视野和动视野两种静视野: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动视野:头部固定不动而眼球可以转动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

视距:视距是人在工作过程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一般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0-760mm之间 560mm最适宜小于380mm会引起目眩超过760mm 细节会看不清观察时头部转动角度,左右均不宜超过45度上下均不宜超过30度视觉适应当光的亮度不同时,视觉器官的感受性也不同,亮度有较大变化时,感受性也随之变化。

视觉器官的感受性对光刺激变化性顺应性称为适应。

人眼的适应性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最初为5min 适应速度很快,之后速度减慢整个暗适应过程大约要30min明适应过程一开始,人眼感受性迅速降低,30s后变化很缓慢,大约1min后明适应过程才趋于完成。

根据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在设计工作面照明时,亮度需均匀而且不产生阴影,否则眼睛的频繁调节,不仅会增加眼睛的疲劳,而且会引起错误操作。

视觉明适应、暗适应特性对光环境设计影响较大。

眩光物体表面产生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叫眩光。

多来源于外界物体表面过于光亮、亮度对比过大或直接强光照射。

眩光有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两种。

最佳视域由于重力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人们习惯从上往下看,水平面上人们习惯从左向右看,相应的,在有限的平面里,当眼睛偏离视中心,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优,依次为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就可以称为“最佳视域”运动中的视觉除了相对静止地观看对象外,人们观看更多的是运动着观察对象,从多视角、多方位感知对象,就如同中国园林中的“移步换景”在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观众在展示空间中行走的轨迹被称为“动线”,“动线”不仅仅指空间位臵的变化,也是时间顺序的体现。

空间设计应该考虑到观众的视知心理,通过空间分割,景点分配,标志导语等手段安排观众的动线。

触觉也称压觉或触压觉,皮肤表面承受物体压力或触及物体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触觉的产生有两种 1被动触觉 2主动触觉嗅觉主要特性1嗅觉阈限:嗅觉感受性的阈限同其他阈限一样,也是以对外界刺激的度量为依据的。

但嗅觉的差别阈限比其他感觉相对要高一些,这就是嗅觉系统的最基本特征2体积流速:通过实验证明,嗅觉同刺激物的刺激浓度和体积流速都有一定关系,随着其浓度增加嗅觉强度也随之增加,而刺激阈限随刺激物的体积流速增加而降低。

即嗅觉速度加快了。

刺激物的体积对觉察气味的能力没有影响。

3嗅觉适应:嗅觉适应是指有气味的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一定时间后。

嗅觉感受性就会降低。

4嗅觉的相互作用5失嗅和错嗅:失嗅就是嗅觉的缺损。

错嗅是一种错误的知觉第三章人体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系统。

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人体的活动,主要有三种骨杠杆形式:1平衡杠杆2省力杠杆3速度杠杆关节的运动形式角度运动旋转运动环转运动什么叫肌力?人体出力来源于肌肉的收缩,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称为肌力。

一般右手的肌力比左手约强10%而习惯用左手的人其左手肌力比右手强6%到7%。

人体的动作速度有以下规律:1人体躯干和肢体在水平面的运动比在垂直面的运动速度快2垂直方向的操纵动作,从上往下的运动速度比从下往上的运动速度快3水平方向的操纵动作,前后运动速度比左右运动速度快,旋转运动比直线运动更灵活。

4顺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比逆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速度更快,更加习惯。

5一般人的手操纵动作,右手比左手快,而右手的动作,向右运动比向左运动快6向身体方向的运动比离开身体方向的运动速度更快,但后者准确性高。

疲劳的种类肌肉疲劳慢性疲劳局部疲劳全身疲劳精神疲劳生理节奏疲劳(昼夜疲劳)反应时间从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操作动作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人的反应时间。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刺激的性质2刺激的强度3刺激的多少4刺激与背景对比的强弱5执行动作的运动器官6人的年龄和性别7人的心理准备情况8人的疲劳程度第四章人体测量的分类1静态人体测量静态人体测量是指被测者静止地站着或坐着进行的一种测量方式2动态人体测量动态人体测量是指被测者处于动作状态下所进行的人体尺寸测量,有时也有一些静止地动作。

动态人体测量的特点是,当人体进行任何一项身体活动时,并不是某个身体部位独立完成的,而是身体各部位协调完成,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活动性。

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地区与种族年代年龄性别职业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的人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Pk 作为一种位臵指标、一个界值。

一个百分位数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测量值分为两部分,有K﹪的测量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K)﹪的测量值大于它。

在设计中最常用的是P5,P50,P95三种百分位数第5百分位数代表小身材,指有5%的人群身材小于此值有95%的人群大于此值第50百分位数代表适中身材,是指大于和小于此人群身材尺寸的各为50%第95 百分位数代表大身材是指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小于此值人体模板简介所谓人体摸板,就是以人体测量尺寸为基础,考虑到人体各部位运动舒适要求,制作出的辅助设计用模型。

人体模板的应用1用于工作系统的设计生产区域的工作面高度、坐平面高度和脚踏板高度2用于驾驶室的设计驾驶室驾驶座3用于家具的设计椅类 VDT办公家具的设计4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直观地了解空间的大小以及陈设、用具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工作椅以舒适性、稳定性为主要设计因素,坐面要求受力均匀、腰部要有支撑,主要用于工作、学习或会议等。

根据作业强度又可分为一般工作用椅和轻度工作用椅学习椅办公椅子作业用椅、餐椅、平衡椅等学习椅学习椅是指提供给人们特别是孩子学习时使用的一类家具办公椅办公椅是指在办公室内与办公桌配套使用的座椅。

强调办公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人体坐姿与体压分布体压分布坐姿时、人体重量作用于座椅面的压力分布,称为坐姿体压分布座面座高座高是指座面中轴线前部最高点至地面的距离座深座深是指座面前沿中点至桌面与背面相交线的距离座宽座宽是指座面前沿的水平宽度。

若座面为梯形,座面宽度则分为前沿座前宽和后沿座后宽靠背靠背设计的主要功能尺寸包括靠背高度、靠背宽度和靠背倾斜角度第六章使用环境对床具尺度的要求47cm宽度不够 70cm稍好些但不能满足要求老人房对床具的要求除了考虑人体的高度以外,还要考虑头、脚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60岁的老年人男性平均身高1640mm 床的长度取2000mm老年人适合宽大的床单人1000mm 双人一般为1500cm或1800mm高度420mm 床头板倾斜角100度弧度设计儿童房3~6岁长1000~1200mm 宽约650~750mm之间床高约在400mm左右双层床下铺面至上铺底板的层间净高不小于950mm]第七章桌台类家具属于准人体类家具。

它与人体类家具不同。

其功能既与人体有关。

同时也与物有关。

桌台类家具可分为桌、台和几桌类供人们坐姿状态下使用台类供站姿或坐、站两种姿态下使用几具有陈放物品和装饰的作用人—桌界面在使用卓类家具的过程中。

人的知觉、思维、动作和情绪等都会与桌类家具相互“接触”而发生各种关系。

我们将这种称为人—桌界面,包括信息性界面、工具性界面和环境性界面等。

桌类家具与人体尺度及活动范围桌类家具与人体的尺度以及人的活动范围有着密切关系。

依据人体的姿势特征以及人—桌界面关系,可将人体的操作活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工作区域工作区域是桌类家具功能尺寸设计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平面工作区域、垂直工作区域、立体面工作区域。

平面工作区域是桌台类家具幅面设计的主要依据。

垂直工作区域是确定桌台类家具的高度及垂直方向上各功能部件的尺寸依据。

水平面工作区域操作者坐姿作业时,上肢在水平面上移动形成的轨迹所包括的区域称为水平面工作区域。

桌面高度的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1按大小尺寸的人进行设计,小尺寸的人使用时,可加高座面和使用垫脚台。

2桌面高度可调时,调节范围应能满足多数人的使用要求,可将高度调节自身身高喜好或适宜于自身尺寸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