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冷库选型

合集下载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

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法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是在进行冷库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正确估算冷库的制冷负荷可以帮助决定冷库的制冷设备的规格和容量,从而确保冷库的运行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合理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冷库制冷负荷估算算法。

冷库的制冷负荷包括传热负荷和非传热负荷两部分。

传热负荷是由传热引起的制冷负荷,包括冷库墙体、屋顶、地板以及冷库货物与空气的换热等。

非传热负荷包括冷库照明、设备散热、人体代谢等。

1.冷库传热负荷的估算传热负荷的估算通常使用传热负荷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是传热负荷计算公式: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冷库外表面积,ΔT为温度差。

首先,需要计算冷库的外表面积。

对于长方形的冷库,外表面积可以通过计算长方形各个面的面积累加得到。

对于其他形状的冷库,可以使用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技术来估算外表面积。

然后,根据冷库内外的温度差和传热系数,计算传热负荷。

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利用经验公式来估计。

温度差一般取冷库内部设计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之差。

2.冷库非传热负荷的估算冷库的非传热负荷包括照明、设备散热、人体代谢等。

估算非传热负荷需要对冷库的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和测定。

对于照明负荷,可以根据冷库的照明设备功率和使用时间来估算。

设备散热负荷可以通过测定设备的耗电功率和散热系数来计算。

人体代谢负荷可以根据冷库内部人员数量和身体活动程度来估算。

3.冷库制冷负荷总估算最后,将传热负荷和非传热负荷进行累加得到冷库的制冷负荷估算值。

在估算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各种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重复计算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冷库的制冷负荷估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冷库内外的各种因素,如气候条件、冷库结构、货物类型、货物堆放方式等。

因此,在进行制冷负荷估算时,应该尽量准确地获取冷库的相关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制冷负荷估算结果。

总之,冷库制冷负荷估算是冷库设计和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以下介绍冷库制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以下介绍冷库制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以下介绍冷库制冷量中最主要部分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第1条冷库制冷量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十Q4+Q5
Qq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一围护结构传热量(千卡/小时);
Q2一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一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一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一操作热量(千卡/小时);
P一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第2条冷库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它冷间取1。

第3条冷库制冷量的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
Qj=(n1∑Q1+N2∑Q2+N3∑Q3+N4∑Q4+N5∑Q5)R
式中Qj一机械负荷(千卡/小时);
n1一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
n2一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
n3一同期换气系数,一般取0.5-1.0(“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大值);
n4一冷库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
n5一冷库的冷间同期操作系数;
R一冷库的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一般直接冷却系统取l.07,间接冷却系统取1.12。

第4条冷库制冷量中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1),一般应根据生产旺季出现的月份,按附录三规定采用。

当全年生产无明显淡旺季区别时,应取1。

第5条冷库制冷量中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冷加工间和其它冷间应取1;冷却物冷藏间宜取0.3-0.6;冻结物冷藏间宜取0.5-0.8。

第6条冷库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n4)和冷间的同期操作系数(n5),应按表1规定采用。

30年老师傅总结 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

30年老师傅总结 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

30年老师傅总结I 制冷系统简单计算与经验公式1、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水冷螺杆机冷量,都是参考美国以冷吨为单位,1冷吨=3.516KW,风机盘管的话,制冷量是按照KW为单位,这样换算就可以了。

例:求冷(热)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有一蓄水箱(温度7度日容量10立方米),要通过冷水机将水在4-5小时之内将温度升高到15度,需要多少热量,需要压缩机的功率是多少,是怎样计算。

计算方法: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60÷0.86(系数)=(W);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间(时)÷0.86(系数)=(KW);按照上述方法计算: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2、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风冷式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

例(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

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比例一般为:1:15。

如风冷式冷凝器为300㎡,水冷式冷凝器则为:300÷15=20㎡。

冷却水质差可适当缩小比例至1:10左右。

3、蒸发器的配置经验以60立方米的,库温-18℃的库房为例:库温-18℃,风冷式蒸发器(冷风机)的配比一般以压缩机的制冷功率相近。

库温-18℃,蒸发器采用吊顶铝排,按库房底面积的两倍配置即可(即库房底面积X2)。

铝排蒸发器,应该按照库房容积的大小(即制冷量的大小)分组安装,一般3~5P制冷量为一组。

膨胀阀则按蒸发组配置。

4、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高温活动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冷库选型

冷库选型

活动冷库设计经验总结一:活动冷藏库:一般活动冷藏库的高度在2.5米左右,维护结构以聚氨脂发泡保温板做成.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在0.03-0.05kal/m.h.℃(0.035-0.058w/m.℃)左右, 每取温差7-8℃隔热材料的厚度为25mm, 得经验公式£=(t1-t2)/(8℃)×25×10-3 ( m ).对于容积在2000m3左右的高温冷藏库,其冷负荷以每立方米配150w 冷量即可.如果是保温性质的冷库则按照100w/m3.冻结物冷藏库按照每立方米150-250w 计算,冻结间按照300w/m3计算注:小型冷库取最大值,大型冷库取小值。

A: 在小型冷库中一般使用风冷式冷凝器与水冷式冷凝器,冷库内使用冷风机。

一般风冷式冷凝器的迎面风速取v=1.5-2.5m/s,热流通量为250kcal/㎡(传热系数20~30kcal/㎡.h.℃,△t=10~15℃)。

B: 库高2.5~3m,对库温在-5℃~5℃的冷库冷风机组蒸发面积与库房面积之比为2:1~4 :1,蒸发器冷风机组的热流通量为100~150kcal/h.㎡.,(传热系数k 取10,温差取10时每平米冷风机组配80~120m3的风量)。

C: 在库温-15℃冻结物冷藏库以每立方米冷负荷配250kcal/h, 风速取0.25~0.3m/s, 冷风机组蒸发面积与库房面积之比为1 :1~1.8 :1。

冷凝器热负荷是蒸发器冷负荷的1.5倍(冷凝器负荷系数)。

体积为240m3,按照每立方容积给100kal/h的冷负荷,那么该冷库的冷负荷为24000kcal/h.该库冷例如:库体占地面积为80m2, 高度为3m ,温度要求在5℃~-5℃,配冷冻机组标准制冷量为30000kcal/h, 冷凝器热负荷为37200 kcal/h,采用72(21600w/ 台)平米的风冷式冷凝器两只风量6000m3×4,冷库容风机组原来配置为两只80平米的冷风机组,后为增加制冷量采用4只80平米冷风机组。

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及冷藏库实例

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及冷藏库实例
(1) 冷却过程:
Q2 G c1t1 t2 /3600 24 (kW)
G:平均一昼夜最大进货或最大生产量
c1 :被冷却货物的比热容,kj/(kg·K)
t1 、t2 :分别为冷却前后的温度,℃
(2) 冻结过程 三个阶段:1) 货物从初始温度冷却到它开始冻结的温度t; 2) 进一步冷却时货物在等温t下冻结; 3) 冻结后货物温度从t降至;
F:冷库围壁的计算面积中心线之间的尺度,m2
tn:冷库温度,℃
tH:库外环境空气的温度,℃
☆ 计算冷库热负荷所用的室外气象参 数应采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参 数” 。此外,还需注意一些选用原则: (1)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量计算所用的 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 平均温度。 (2)计算冷间围护结构最小总热绝缘系 数时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采用最热 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Q3=n·V·ρ(hw-hn)/(3600·24) (kW)
LOGO

公式各部分含义
V: 冷间的净容积 n: 冷间每昼夜需要的换气次数,一般为3-6 hw :室外空气焓值,宜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干
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hn:冷间内空气的焓值kj/kg
LOGO

操作热
1.定义:因冷库操作人员,各种发热设备工作而产生的热量
2.主要项目:
(1) 照明热:Q4-1=q4-1·F·10-3 (kW) F:冷间面积
-1:单位面积冷间所需照明热,按冷库照明规定选取
(2) 动力热:
Q4-2=
1
2

Ne


(kW)
LOGO

二、冷负荷组成:
(1) 温差渗入热; (2) 太阳辐射热; (3) 货物热; (4) 换气热 (5) 操作热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

冷库制冷量简单的计算公式及两器的配置在讨论冷库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和两器配置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冷库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冷库是指用于存储和保鲜冷藏物品的特殊设施,通常具有保持低温的结构和设备。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冷空气输送到冷库内,降低冷库内部的温度,以保持冷藏物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1.冷库内部环境的热量负荷:冷库内部的人员、灯光等会产生热量,需要将其纳入考虑范围。

2.冷库外部环境的热量负荷:冷库的四面墙体和屋顶都会受到外界的热量辐射,需要通过绝热措施减少这部分热量负荷。

3.冷藏物品的热量负荷:冷藏物品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将其纳入计算。

4.制冷系统的能力:制冷系统能提供的制冷量与冷库的热量负荷相比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常用的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Q=Q1+Q2+Q3其中,Q表示冷库的制冷量,Q1表示冷库内部环境的热量负荷,Q2表示冷库外部环境的热量负荷,Q3表示冷藏物品的热量负荷。

接下来是冷库制冷系统的配置问题。

一般情况下,冷库的制冷系统由两个主要的组件组成:压缩机和冷凝器。

压缩机用于压缩和传递制冷剂,而冷凝器用于散热。

以下是两器配置的两种常见方案:1.单台压缩机单台冷凝器配置:这是一种简单的配置方案,适用于冷库规模较小,制冷量较低的情况。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传递到冷凝器中进行散热,然后再传递到冷库中进行制冷。

该配置方案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成本低。

2.多台压缩机多台冷凝器配置:这是一种针对大型冷库和高制冷量需求的配置方案。

通过使用多台压缩机和冷凝器,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冷却效率和制冷量。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联合运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这种配置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系统负荷需求进行灵活调节,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冷库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以及两器的配置方案是冷库设计和运行的基础。

在进行冷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冷库内外部环境和冷藏物品的热量负荷,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系统配置方案。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

一、制冷负荷计算1、设计参数2、冷间内各项冷负荷计算 (1)维护结构传入热Q1 根据公式:)(n w t t a F K Q -∙∙=式中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K ;F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查《制冷装置设计》表2-2-2可得;t w —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当计算外墙、顶棚时,按规定值取;当计算内墙地坪时,按邻室温度规定值取; t n —冷间设计温度℃。

(2)货物放热量Q 2()()()()2'n 21'321b '321'2d 2c 2b 2a 2q G -G 2q q G 10t t BC G 10h h G Q Q Q Q Q +++⨯-+⨯-=+++=ττ式中 Q 2a —食品放热量;Q 2b —食品包装材料和承载工具的热量; Q 2c —食品冷加工过程的呼吸热; Q 2d —食品冷藏过程中的呼吸热;G ′—冷间每天进货量(kg );G ′=72000kg h 1、h 2—货物进出冷间的焓值kJ/kg ;τ—货物冷加工时间,s ;本次设计中设置货物冷加工时间为24小时 B —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的重量系数; C b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热,kJ/kg ·K ; t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t 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降温终止时的温度一般为库房设计温度,℃; q 1、q 2—鲜果冷却初始、终止温度时的呼吸热,W/t ; G n —冷却物冷藏间的最大冷藏量,kg ,G n =900000kg 。

冷藏间:Q 21=80.2Kw+3.2Kw+6.1Kw+15.7Kw=105.2Kw(3)通风换气冷负荷Q3式中:hn ,hw—室内外空气的焓值,kJ/kg;n—每日换气次数,取2次;V—冷间内的净容积,m3;ρn—冷间内空气密度,kg/ m3。

(4)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冷负荷Q4式中: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ζ—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1,在冷间外取0.75;ρ—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冷风机配用的电动机取1,对冷间内其他设备用电动机可按使用情况取值。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

冷库冷负荷计算:一、概述冷库是用于冷藏、冷冻食品、药品、奶制品、花卉等物品的重要设施。

冷负荷是冷库需要保持恒定的低温环境所需要的冷量。

准确计算冷库的冷负荷,对于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确保冷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方法1. 确定库房类型和面积:根据冷库用途和规模,确定冷藏库、冷冻库或两者皆有。

了解冷库的总面积和各区域的分布。

2. 考虑温度需求:根据冷库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的温度范围,如冷藏库维持在+5℃~-15℃范围内,冷冻库通常在-20℃以下。

3. 选用合适的传热系数:冷库围护结构有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其传热系数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和厚度。

一般而言,冷藏库的传热系数为2.5W/m2·K,冷冻库的传热系数为4.0W/m2·K 左右。

4. 冷负荷计算公式:根据冷库的结构和所处环境,选用适当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般而言,冷藏库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K*(ΔT*A+B),冷冻库的公式为Q=K*ΔT*A*β。

其中,Q为冷负荷,K为传热系数,ΔT为温差,A、B为围护结构面积,β为保温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折减系数。

5. 冷量损失考虑:除了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还需要考虑其他冷量损失源,如门开启时的冷量损失、设备散热等。

三、实例分析假设有一冷冻库,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计温度范围为-30℃~-5℃。

已知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3.5W/m2·K,考虑的主要冷量损失为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和设备散热。

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出该冷冻库的冷负荷约为Q=3.5*(5*1000+1000)+2*(1000)=3700W。

四、结论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冷库的冷负荷,为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和控制系统提供依据。

同时,考虑到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差波动、新风引入等,实际选用的制冷设备应具有一定的余量和能效比,以确保冷库能够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3.3055556
2 440 83 9.5 1.22
2--3次 m3 kj/kg kj/kg kg/m3
2度时的
2 操作人员数量n 人员需要新鲜空气量
4 电动机运转的热流量 Q4 电动机额定功率 p 每日操作时间
6

0
m3.ren
625
5
kw
3
h
5 操作热流量 Q5
2606.666667
冷间地板面积 a
6511.95 W
0.45 59 32 3 769.95
w/m2.k m2 ℃ ℃ w
0.45 200 32 3 2610
w/m2.k m2 ℃ ℃ w
地板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5 围护边缘传热面积 A5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5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5
Q13
0.5 68 35 3 1088
每日换气次数 n
<50
10
100
7
300
4
600
2.5

1000
2
>2000
1.5
2580
可按250 m3/人 计
体积越大次数越少(1--2--5-10次)
0.5 1
每日开门次数n 《1000m3
〉1000m3
3-5次 2次
围护结构热负荷Q1所占比例
40.0 %
库内
0.24 0.3 0.38
冷库面积
冷库总的热负荷 安全系数取1.1
冷库单位面积热负荷
考虑安全系数后
200 m2
16299.92222 W 17929.91444
81.49961111 w/m2
89.64957222 w/m2
冷库单位体积热负荷 考虑安全系数后
20.37490278 w/m3 22.41239306 w/m3
冷库热负荷的计算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100mm彩钢板传热系数 K=
32 3
0.45
℃ ℃ w/m2.k
西墙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2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2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2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2
Q12 北墙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4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4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4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4 Q14
w/m2.k m2 ℃ ℃ w
2 入库货物热流量 Q2 货物初温度 t1 货物终温度 t2
货物的比热容c
每日进货质量 m
货物冷加工时间(降温时 间)
5643 30 3
3.344 5400
24
W ℃ ℃ kj/kg. ℃ kg
h
一般冷 藏间取 24 小时
3 通风换气热流量 Q3
1 每日换气次数 n 冷间内净体积vn 冷间外空气的焓hw 冷间内空气的焓hn 冷间内空气的密度
冷库热负荷的计算

20
m

10
m

4
m
1 围护结构热负荷Q1 东墙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1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1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1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1
Q11 南墙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3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3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3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3 Q13
以鸡蛋为例计算,可以以此参考 每日进或出货量5%,进货温度30 ℃
外壁

西
南 北 屋顶 地板
室外温度
加3
加3
加2 加0 加8 加 20
内壁
邻室温度
外墙与顶棚
w/m2.k
传热系数
两侧温差
0.139
80
0.62
70
0.197
60
0.232
50
0.29
40
0.39
30
0.58
20
0.638
10
库内容积 m3
每平方米地板照明热流量qa
操作人员数量n 操作人员热流量 qc 冷间外空气的焓hw 冷间内空气的焓hn
每日开门次数n
操作人员每日操作时间 冷间内净体积vn 空气幕修正系数
200 m2
3
w/m2
2.3-4.7
6

280 w/ren
83
kj/kg
9.5 kj/kg 2度时的
4

估计
3
h
440 m3
1


屋顶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6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 A6 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tw6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tn6
Q14
0.45 40 32 3 522
0.45 200 32 3 2610
w/m2.k m2 ℃ ℃ w
w/m2.k m2 ℃ ℃ w
0.45 200 35 3 2880
w/m2.k m2 ℃ ℃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