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中兴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兴交换机VS华为交换机

中兴交换机VS华为交换机

华为技术、中兴通讯都是我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企业,同时,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根据一些权威的数据分析显示华为交换机的市场受欢迎度要高于中兴,那么中兴交换机究竟好不好呢?又有哪些光模块可供选择?本文飞速光纤()整理了中兴ZXR102850-26TM-AC24口交换机的相关资料,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兴ZXR102850-26TM-AC24口交换机介绍ZXR102850系列接入交换机是中兴通讯推出的盒式百兆设备,提供了中低密度以太网接口,具有丰富的业务功能和安全特性,经济实用,满足企业用户的接入需求,助力用户提供高速、高效、经济的接入方案。

RS-2850-26TM-AC是ZXR102850系列接入交换机一种型号设备,下图是这款交换机的示意图。

整体图前面板中兴产品价格中兴交换机VS华为交换机ZXR102850-26TM(AC)¥3700S5720-36PC-EI-AC¥6500S5720S-28P-SI-AC¥3900产品类型运营级接入交换机千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企业级应用层级二层/三层背板带宽19.2Gbps598Gbps/5.98Tbps/包转发率 6.6Mpps222Mpps96Mpps宜,且从各项参数来看,性能方面也不必华为交换机差。

中兴机ZXR102850-26TM-AC24口交换机结构紧凑、应用广泛;业务功能丰富;安全特性完善;管理能力良好,也不失为一种绝佳的选择。

中兴ZXR102850-26TM-AC24口交换机常见问答问题一:百兆以太网络路由接口≥2个吗?答:这款交换机没有路由接口,有一个扩展板卡,可以扩展。

问题二:飞速光纤上有中兴光模块吗?答:有的,飞速光纤新上架10G sfp+中兴光模块,具体型号如下表。

SFP-10GSR-85中兴SFP+万兆光模块850nm300mSFP-10GZR-55中兴SFP+万兆光模块1550nm80kmSFP-10GLR-31中兴SFP+万兆光模块1310nm10kmSFP-10GER-55中兴SFP+万兆光模块1550nm40km 问题三:是否支持POE供电答:这款机型不支持POE供电。

中兴和华为对比

中兴和华为对比

海外市场策略
中兴:“农村包围城市”之海外版
2004年1月,精神领袖侯为贵和新任总裁殷一民等人提出了中兴2008年愿景:中兴将有50%销
售额来自国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为中兴的三大战略核心之一。
不过,“农村”的增长空间毕竟有限,由“农村”向欧美等“城市”市场的进攻是必然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占据了电信市场的85%,其余的国家和地区加起来才只有15%,中兴、华为此前都是在这15%的圈子里面转。要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成功,必须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
1999年前后,中兴了解到,数据和光通信领域将会是一段时间内美国市场的需求所在。特别是在数据方面,下一代网络(NGN)即是一个方向。从那时起,中兴开始将目标转移到对未来美国市场的争夺上。
尽管中兴和华为这两家“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全球经营的跨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根本就是完全矛盾,但在它们仍然得以在曲折中前行。
这正印证了一个道理:管理模式无所谓好坏,只要适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做到极致,一样可以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中兴力图实施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核心是用感情、待遇、事业相互结合留人。这缘于侯为贵等人将“人性本善”作为一个基本假设的思想。 以人为本,并不是公司就要对员工处处留情。恰恰相反,保持适当的竞争可以确保能者有其位。为此,中兴推行了一种末位淘汰制度,使每年能保持5%左右的自然淘汰率,以保持整个组织的活力。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克林顿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2个月后,任正非也飞赴美国考察IBM等著名公司。
在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时,华为通常都由政府牵引和扶持,因为我国和这些发展中国家有着传统的友谊和援助项目,因此,先以产品援助打开大门,逐步取得当地政府和电信部门的信任。

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比较研究

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比较研究

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比较研究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比较研究2007年08月29日星期三 10:27华为技术、中兴通讯、大唐电信都是我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企业。

同时,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三家企业各具特点,企业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中兴通讯和大唐是上市公司,华为公司的电源事业部部分正积极筹备上市。

本文对这些差异和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电信行业的现状和前景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一、所有权结构比较三家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完全不同。

中兴通讯是公、私合营的经济,但是私方享有企业的控制权。

中兴通讯的总裁是侯为贵。

他原为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为一私营企业),也是该公司的最大股东。

1993年4月,在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深圳航天广宇工业二、企业效率分析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效率。

从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来看,私有企业具有最高的效率,公私合营但控制权在私方的效率次之,公司合营但控制权在公有方又次之,完全公有的企业的效率最次。

从理论上讲,华为是完全私有的企业,其代理成本最小,因而其效率最高。

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中的低效率现象开始出现(这是难以避免的)。

中兴通讯公司是公私合营,但控制权在私方,又由于公、私两方有明确的奖罚协议,作为上市公司,企业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较轻,因而同样具有较小的代理成本,企业效率较高。

大唐电信是公司合营,但是公司的控制权(或主要部分)为国有方代表享有,其代理成本最大,因而有较低的效率。

企业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司的总经理的个人魅力。

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涉足电信行业已十多年,从白手起家到今天最大的民族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其过人的经营才能是为人公认的。

他的存在是华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支柱。

中兴通讯公司的总裁也是空手创业,展示了其才华,最终才得以有机会同公营经济合资并担任总裁。

相比之下,大唐电信的总裁的企业家才能是证明最不充分的。

该总裁长期从事科研,仅有的商业经历是担任西安大唐公司经理,时间尚短,经验不够丰富,并且业绩也不十分出色。

员工持股计划研究——基于华为与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员工持股计划研究——基于华为与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员工持股计划研究——基于华为与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员工持股计划研究——基于华为与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员工持股计划成为一种常见的激励手段。

华为和中兴通讯作为中国电信设备行业的两大巨头,都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以激励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本文旨在比较华为和中兴通讯这两家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1. 概述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旨在建立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利益共享机制。

该计划以员工购买公司股份的方式进行,员工可以通过购买股权与公司利润挂钩,分享企业业绩增长的红利。

2. 优势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势在于激励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首先,持股计划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增强了员工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股权激励可以绑定员工与公司的利益,让员工与公司实现利益共享。

这不仅稳定了员工队伍,减少了员工的离职率,还可以减少外部竞争对公司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不足之处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该计划主要面向高级员工和骨干员工,对于一线员工的覆盖面相对较窄,可能会造成员工之间的阶层差距。

其次,员工持股计划需要员工支付购买股权的资金,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员工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的股权行使和退出机制还不够规范,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三、中兴通讯的员工持股计划1. 概述中兴通讯的员工持股计划也是一种股权激励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中兴通讯的员工持股计划是通过为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或期权的方式进行,员工可以根据公司业绩和自身表现获得相应的股票或期权激励。

2. 优势中兴通讯的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势在于覆盖面较广和灵活性较强。

首先,该计划面向的员工范围相对较广,不仅包括高级员工和骨干员工,还包括一线员工,能够更好地拉动团队的凝聚力。

中兴与华为有多大差距?为何这几年中兴逐渐没落,华为快速崛起?

中兴与华为有多大差距?为何这几年中兴逐渐没落,华为快速崛起?

中兴与华为有多大差距?为何这几年中兴逐渐没落,华为快速崛起?几年前,国内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多手机品牌以山寨为主,那时候的手机给人的感觉就是便宜、分辨率低、用久了容易卡等,然而技术更新,当年靠山寨的手机品牌,如今都有了不容小觑的市场规模。

其中少不了华为、中兴。

就在几年前,似乎中兴手机和华为奇虎相当,可是这两年在手机市场上中兴销声匿迹,华为却一飞冲天,究竟他们各自遭遇了什么呢?今年一场被称作企业与国家的对抗最终落下帷幕。

中兴在美国解禁的代价目前是10亿美元的罚款和4亿的保证金。

这也让渐渐远离大众视线的中兴再次回归。

中兴和华为作为国内两大通讯公司,我们习惯性拿来作对比。

不得不说最近几年华为已经远远超过中兴。

到2017年华为的营收是中兴的6倍。

市场占有率和口碑方面华为也是更胜一筹。

十年之前,中兴华为旗鼓相当。

到如今,不少人为之诟病的不只是在“剁手兴”这一个,还有中兴国企民营的背景,2015年中兴终端中国区CEO吴海卷入中国联通腐败一案。

还有侯为贵在卸任中兴董事长时曾说:我给中兴留下的最有价值的不是账面上的财富,而是经过多年沉淀,并得到全体员工认可的一种企业文化。

而且在中兴的历史上,侯为贵罢免过三位高管,长达30年的董事长生涯,即使外行的我们也明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鲜血液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

中兴的出手过于保守,侯为贵的“牛文化”在任正非的“狼文化”面前确实有些羸弱。

企业文化与企业财富哪个更重要,我们不谈,但是管理层的问题与中通今日的没落有直接关系。

2011年,中兴推出Blade880,销量超过千万,但也是这一年,中通出现首次亏损,这一年中兴忽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错失良机,2013年推出GrandS企图进军高端机市场,但惨淡的销量使梦想破灭。

2014年中兴推出“星星”系列定位中端,但由于定制机品控问题,中兴亏损严重。

中兴在高中低都进行过尝试,但由于各种原因打烂了一手好牌。

营收乏力、手机业务下滑、营运利润过低,手机也表现乏力,中兴的手机之所以没落,究其原因,周周觉得一方面是品牌建设和营销战略上的失误,另一方面是从功能机像智能机升级转换中,没有敏锐的跟上消费者的需求。

华为与中兴待遇横向比较

华为与中兴待遇横向比较

声明:所有内容与数据均整理自网络,真真假假实实虚虚无从考证,仅供有识之士参考比较华为与中兴一、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公司主页:/cn/公司名称:华为外文名称:H UAWEI总部地点: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成立时间:1988年经营范围:无线电,微电子,通讯公司性质:民营企业公司口号: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年营业额:284亿美元(2010年)员工数:110,000(2010年12月)重要任务: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最快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位于深圳南山区科技园。

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6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5,000,000股(其中向职工配售6,500,000股)。

A股股票代码000063,主承销商为君安证券有限公司,上市推荐为君安证券有限公司、蔚深证券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香港股票代码00763。

2004年,实现合同订货额340亿元人民币。

2005年,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惟一的IT和通信制造企业率先入选全球“IT 百强”(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0)。

中兴通讯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了近20项国家“863”重大课题,是通信设备领域承担国家863课题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并在美国、印度、瑞典及国内设立了13个研究中心。

中兴何以与华为渐行渐远?

中兴何以与华为渐行渐远?

近12年来,中兴与昔日旗鼓相当的华为差距不断增大。

帅印易主的中兴并未扭转与华为的差距,在营业收入、总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经营性现金流等指标上,二者的差距反倒达到了历史最大。

作为成立于同时代,分别起步于体制内外的两家高科技企业,中兴、华为成长环境迥然相异,两家企业被植入天冠地屦的“牛”与“狼”的企业文化基因,核心竞争力早已霄壤之别。

面对华为的强势竞争,中兴逐渐避开与其正面较量,向政企网领域转型,并进行了非相关多元化尝试,二者在通讯市场上渐行渐远。

杜冬东/文中兴何以与华为渐行渐远?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HK,下文简称“中兴”)2015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8.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6%;营业利润为76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35%;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0%,净利润金额达到历史同期最高。

而早在2015年4月23日,中兴股价一度高达29.28元/股,总市值达到1007亿元。

中兴总裁史立荣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称:“今天,按公司A股收盘价,公司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

”而立之年的中兴看似呈现如日方升之势,董事长侯为贵却未必心甘。

上世纪80年代,时任航天691厂车间干部的侯为贵带队南下深圳,创立了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

随后,该公司经过多次改制、重组,成为如今闻名遐迩的中兴通讯。

1997年和2004年,中兴先后在A股、H股上市,一度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通讯公司。

在以侯为贵为总裁的10余年间,中兴抓住CDMA、小灵通等数次通讯市场机遇,从一个原始投资仅有300万元的原料加工企业,迅速成长为营业收入160多亿元的国家重点高科技企业,与华为在全球市场上一度齐驱并进。

2004年开始,步入花甲之年的侯为贵退居幕后,仅任中兴董事长,总裁职位交棒于“技术控”殷一民。

当年,中兴营收达226.98亿元,与同期营收313亿元的华为规模比值尚不足1.38倍。

各大网络厂商对比

各大网络厂商对比

国内常见网络设备提供商分析1、总体分析在商业分销领域,高端路由器的应用几乎可以忽视,因为我们很少碰到客户需求高端路由器的情况。

在中低端路由器和全系列交换机产品市场上,中兴体现出产品线型号过少、功能不够齐全、功能不够完善,并且有产品断档的现象。

2、中端路由器市场分析在中端路由器产品(例如GER系列)中,中兴产品型号过少、业务板卡类型少、性价比不占优势。

目前中兴只有GER08这一款产品在应用,而GER04、02都不销售了。

这样就大大缩减了产品线,对于中低端用户而言就没有了选择的空间。

在性能同等的情况下,价格高于H3C和锐捷。

H3C的有些型号在价格持平的情况下性能指标大大高于中兴产品。

并且在业务板卡种类上面,中兴缺少类似防火墙单板、语音、视讯板卡的类型。

Cisco在这个档次具有最多的型号,但是性能和价格不占优势。

Cisco可以罗列不同主控配置、不同内存大小的机器型号来吸引用户。

在语音和视讯支持方面,Cisco的产品板卡也很丰富。

H3C在这个档次中,产品的性能体现很好、型号多样,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占优势。

并具有可选的功能完善的防火墙单板产品。

锐捷在这个档次产品中,体现不出什么性能优势,但是产品型号覆盖很好,高、中、低三款产品,价格低廉。

3、低端路由器市场分析在低端路由器市场(ZSR系列38、28、18),中兴本身拥有8款产品,但是其中3款停售,略显产品单一。

总体来说,产品覆盖率还是不错的,从性能来看,全部性能档次产品都齐全。

但是,价格上不占优势,单板的种类没有安全、语音优化等类型的板卡。

Cisco在这个产品档次中,型号很多,我在表中没有一一列出。

Cisco还是秉承一贯的做法,将一点点小的更改都单独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型号,这样彰显型号丰富,给用户一个产品线庞大的感觉。

在性能方面,Cisco的覆盖是最全的,高到大于500Kpps,小到75Kpps,全系产品都能支持。

并且具有专业语音处理板卡。

H3C在这个档次中,体现了很高的性价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公司的产品覆盖面广,涵盖了交换、传输、介入、无线电及移动通信、涵盖了交换、传输、接入、无线及移动通信、A TM、数据通信、智能网、支撑网、智能高频开关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产品。

中兴通讯的产品包括交换机、接入网、光纤通传输、多媒体通信、动力环境监控、网管等。

中兴通讯产品的覆盖面较华为窄,但是在其产品进入的领域,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兴的接入网、会议电视和监控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接入网的前景十分广阔。

华为和中兴营销策略的差异性:
1、以和为贵VS 任我所为
中兴通讯的性质是国有民营,工程师出身的董事长侯为贵一向以儒雅温和著称,他的性格直接影响了中兴的公司氛围,中兴公司洋溢着“以和为贵”的气氛。

华为技术作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任正非即是企业的大家长,军人出身的任在管理上雷厉风行,严厉果断,甚至有些“任我所为”,高级副总裁犯了错误,任可以张口就骂,甚至拳脚相向。

任作出的决策,整个公司从上至下都会毫无疑问地执行。

这种领导风格层层传递,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管理和销售团队,明确的目标考核机制成为考核销售业绩的军令状,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牛”VS “狼”
不同的管理风格形成了中兴和华为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兴以“牛”文化为代表,而华为则以“狼”文化著称。

中兴在市场销售中,埋头苦干及被动应标多于主动进攻,很多情况下中兴被作为“价格杀手”引入项目,其参与的很多投标都是在“陪太子读书”。

3、循规蹈矩VS 剑走偏锋
在销售竞争中,中兴偏重于循规蹈矩的策略而华为则更善于剑走偏锋。

中兴缺乏商战的技巧,多数情况喜欢采用朴实的方式迎战:简单而实事求是的技术方案,缺乏竞争力;单一而呆板的商务策略,缺乏灵活性;“低价、劣质”几乎成了中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华为则具有灵活多变的销售及商务策略,并且其敢于在销售手段上剑走偏锋。

华为内部的“打中办”、“打港办”等就是专门打击对手的办公室,他们的考核指标就是击败对手、抢占对手市场份额并且不惜成本。

他们可以为了争取客户而贿赂高管,也会为了获取信息而采取间谍甚至窃听活动,有时为了抢夺战略市场,华为可以免费赠送价值几亿的设备
4、成本战略VS 扩张战略
中兴一贯坚持低成本战略,其销售费用及运营成本都远低于华为。

中兴在销售投入上一贯是小心谨慎,不见兔子不撒鹰。

对于客户提出的设备新功能需求,中兴的策略一般是先承诺可以支持而不投入研发,等项目成功并进展良好才会真正进行投入和开发。

对于空白市场的开拓,中兴也一贯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跟随的策略,等华为将市场局面大致打开了,中兴才会逐步加大投入。

5、本土战略VS 国际战略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这是中兴和华为的共同战略,但在国际化的步伐上,华为明显快于中兴。

6、令行“不”止VS 令行禁止
中兴的执行力远远落后于华为,比如老师上课所说的吸烟的事情。

两个公司都规定在办公楼内禁止吸烟,但中兴的会议室、厕所、甚至办公室吸烟者大有人在,即便三令五申,仍然没用,因为领导首先就是规则的破坏者。

而在华为则不可能有人敢在办公楼内吸烟,除非你愿意为每支烟付出5000元的罚款。

华为公司的技术开发投入强度最大。

在高科技已经行的领域方面比中兴的竞争能力大。

中兴的资金不如华为雄厚,因而选择了跟踪华为、重点突破的战略,在接入网、多媒体通讯等领域获得优势,并在交换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