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教案

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教案

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教案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教案一、引言在小学阶段,卫生与保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教育机构和教师要积极推行相关教育教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目标1. 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3. 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如饮食平衡、锻炼身体等。

4. 培养环保意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与卫生与保健相关的知识,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健康等。

1.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保持健康的基础,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方法:通过图片、视频、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刷牙方法等,并进行实地示范。

2. 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保持整洁的环境。

- 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清洁活动,如校园清扫、垃圾分类等,并通过讲解与实地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3. 饮食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饮食平衡的概念和方法。

- 方法:通过图片、视频、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正确的饮食搭配,并进行互动讨论。

四、教学总结与回顾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总结与回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关键信息。

2. 教学回顾: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理解。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小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益,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尤为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通用7篇)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通用7篇)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通用7篇)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进餐时菜汤泼在桌子上或身上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能根据图片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碗里的汤泼了》活动过程:1、教师讲,引起幼儿兴趣,讨论:汤泼了怎么办?教师:午餐时,大家都在吃饭,吃着吃着,玲玲突然叫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汤泼了......玲玲的汤泼到哪里了?(桌上)如果你的汤也泼在了桌上,你会怎么办?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吃饭时,汤泼在了桌子上,要赶紧把胳膊移开,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脏了,甚至烫伤了自己。

2、继续听故事,继续讨论:汤泼了怎么办?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

)他该怎么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

)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

然后,可以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

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

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

(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

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计划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班主任指导

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计划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班主任指导

卫生与保健教学工作计划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班主任指导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常识。

2. 能够掌握卫生与保健方面的主要危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能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和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1. 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2. 个人卫生常识的掌握。

3. 卫生与保健方面的主要危害因素的了解。

教学难点: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生病的发生。

教学方法:1. 说教结合。

2. 图片解说。

3. 视频播放。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1. 导入活动。

让学生们举手说出一些关于个人卫生的常识。

2. 看书学习。

老师给学生们播放短视频、幻灯片和图片等直观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卫生与保健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3. 师生互动。

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小作业,例如画一幅关于卫生与保健的画。

第二节课:个人卫生常识的掌握1. 导入活动。

老师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导入,引导学生们回忆和复习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例如洗手、刷牙、洗脸等。

2. 看书学习。

老师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基本的个人卫生常识,例如洗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刷牙的正确方式和频率等。

对于一些特殊时期(比如预防流行病期间,预防结膜炎、手足口、感冒等)的卫生保健也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

3. 看图说话。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根据图片进行说教和讨论,掌握更多的个人卫生常识。

第三节课:卫生与保健方面的主要危害因素的了解1. 学习活动。

老师引导学生们认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主要危害因素,例如食品卫生问题、环境卫生问题、人群聚集问题等。

2. 视频播放。

老师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有关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危害因素。

3. 自我保护。

老师引导学生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有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措施,帮助他们预防不必要的伤害和疾病的发生。

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教案

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教案

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教案现代社会,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培养良好的卫生与保健习惯至关重要。

为此,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一环。

本教案将以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培养规律作息的习惯,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防疾病能力。

二、分析教学内容1. 基本的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卫生问题,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

2. 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的辅助,学生可以了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培养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并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影响。

3. 规律作息的习惯:介绍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逐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4. 基本的急救知识: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心脏复苏等,培养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自救能力和互助意识。

5. 防疾病能力的提高: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洗手、合理饮食等,帮助学生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确定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通过投影仪、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引入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分享对卫生与保健的认识和经验,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急救场景、做一些简单的卫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如卫生知识竞赛、运动小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确定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卫生问题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设备,详细介绍基本的卫生知识和相关概念,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第七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第七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卫生与保健教案(四年级上)第一课神经系统及其主要功能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神经系统的构成。

2、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自我的意识和互助意识。

教学难点: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问话导入:你知道人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吗?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课题3、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小结二、讲读课文,学习知识(一)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请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教师讲解课文,适时板书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脑——司令部大脑、小脑和延髓(二)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课文2、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适时板书传导作用——器官—刺激—传—命令—传—肌肉反射作用——(紧急)刺激—命令—肌肉(三)讲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课文2、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适时板书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四)接合课文,学生做趣味题。

题目:神经传递速度每秒100米,大脑发出一个命令到脚要的时间?1、学生计算,交流2、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对学生回答进行讲评。

三、教学小结提要求,完成课本作业板书设计:第一课大脑和神经神经系统脑(司令部)大脑、小脑和延髓脊髓周围神经传导作用——器官—刺激—传—命令—传—肌肉反射作用——(紧急)刺激—命令—肌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第二课科学用脑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科学用脑的意义,知道大脑的工作和休息。

2、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用脑方法,提高学生效率。

3、教育学生联系生活,注意科学卫生用脑。

教学重点:认识意义,学生做法。

教学难点:如何才能正确用脑。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问话导入: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知道大脑的工作和休息是怎么一回事吗?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课题二、讲读课文,学习知识(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请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教师讲解课文。

思维活动都是大脑来完成的。

小学四年级《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计划》这是优秀的教学计划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四年级《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计划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

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学好《卫生与保健》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因为里面有很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常识,还有许多常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学期教程安排十四课,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血压和脉搏;2、体温;3、体育锻炼好处多;4、预防中暑;5、鼻出血后怎么办;6、小外伤的处理;7、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8、预防脊柱畸形;9、防烫伤、烧伤;10、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11、吸烟的危害;12、健康成长;13、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14、别人眼中的我。

教学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学科的教学: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康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具体体现。

因此,我在这门课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怎么科学用脑、睡眠卫生有哪些、预防肺结核等。

通过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卫生意识。

二、在教学中注意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课堂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因此,我非常注意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态,懂得健康生活。

如果能做到持之以恒就是更好的了。

2、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小学生卫生健康主题教案(精品8篇)

小学生卫生健康主题教案(精品8篇)

小学生卫生健康主题教案(精品8篇)小学生卫生健康主题教案篇1教学资料:1、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讲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2.了解学校安全隐患。

3.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卫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春天天来了,天气变化大。

而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中到处飘浮着的可细菌可不怕冷,这时如果你不注意讲卫生,细菌就会来危害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应当怎样做呢?(讲卫生)对了,今日我们就来一齐学习关于清洁卫生的一些知识。

二、组织讨论:1、细菌最喜欢躲藏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

2、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注意清洁卫生呢?⑴个人卫生生1:每一天洗两次脸、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2:拿了脏东西要洗手。

生3:每一天要刷两次牙。

生4、每两个星期要洗澡一次.师:很多细菌都经过手来传播到我们的身体,那你们明白怎样预防吗?学生:经常洗手。

师:那你们明白怎样洗手呢,才叫真正的洗手呢?学生茫然。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能够预防流感。

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明白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

怎样才算是正确科学的洗手方法?一齐来了解一下。

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

要有效预防甲流等传染性疾病,医生提议,洗手需要按照七步法: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手心对手背交叉相叠搓洗;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搓洗;第七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教师还提醒大家,全部的洗手时间至少约需30秒,以到达有效的清洁。

懂得了如何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景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景是必须要洗手的。

比如从医院出来,外出回家,打喷嚏或咳嗽后,接触钱币之后都要立刻洗手,这样能够降低患病的风险。

(完整)四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与反思

(完整)四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与反思

第一课讲究仪表美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仪表美,养成讲究仪表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1仪表美要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谁如弓2注意个人卫生:头发要勤洗,勤理发。

穿着打扮整洁,美观,大方,符合保健要求。

3小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辩论:生活上的小事小吗?不扫一室,能扫天下吗?三、教学后记: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注重仪表美。

纠正不良姿势,使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常发展。

第二课养成独立学习、生活能力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生和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

2学会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做到学习、休息两不误。

睡眠、进食和运动和理安排,有规律。

3培养整洁的习惯早上起床后,整理被褥,收拾房间;整理好书籍。

4培养劳动习惯:在家中应担负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小组讨论:怎样养成好的习惯?三、教学后记:一个人要有良好的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适应生活,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

本课主要是介绍这一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课七大营养素(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人类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食用维生素。

二教学过程: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足够的蛋白质能帮助我们增强记忆力,促进生长发育。

并提高免疫力。

2含蛋白质丰富的事物有:瘦肉、鱼、虾、鸡、鸭、蛋、豆类、奶类。

3肪:主要功能是给人体提供热能,维持体温,保护内脏,溶解维生素,滋润肌肤。

4含脂肪多的事物有:花生油、菜油、豆油、猪油、奶油。

5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

是淀粉和糖的总称。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热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6含碳水化合物多的事物:大米,面粉,玉米,豆类和薯类。

此外,水果和蔬菜含糖量也不少。

7讨论:偏食我们会怎么样?8调查:我们身边通常吃什么事物?三、教学后记: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充足的营养保证他们体力、智力等方面的充分生长和发育,并为成年以后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重要性。

2、懂得心脏的作用,知道心脏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心脏教学过程:1、导语、切入: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器官?(内脏)2、看挂图:让学生上来指出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3、让学生读全文提问:心脏有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功能?如何保护心脏?交流汇报:(1)看图,说说图上心脏是有什么构成的。

(2)小组讨论:你知道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吗?4、学生自由演示心脏工作示意图。

5、模拟医生:同座的互相测定心脏起跳的次数。

6、全班交流,得出心脏大概跳动的频率(每分钟)7、作个小画家请你根据文章的描述,小组合作画一张心脏的结构图。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血液的知识(血液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血液的类型等内容)。

2、知道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学重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学难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1)学习血液是有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2)血液的类型有哪几种?(3)如何保持血液的健康?2、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酌情讲解。

3、补充讲解。

(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a、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c、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

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三、课堂总结。

第三课情绪与健康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3、学会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的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不同情绪的对比。

1、表演:喜——怒——哀——惧——2、解释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赞美时,便有高兴、快乐的反应;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产生难过、伤心、生气的反应,这些喜、怒、哀、惧(课件)的心理感受就是人的情绪,简单说情绪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

3、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围绕“情绪与健康”的话题来谈一谈。

(板书课题)二、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教师补充资料介绍)1、情绪影响身体健康2、对于人,情绪对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3、情绪影响学习和工作三、交流调节情绪的方法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呢?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主要围绕着“情绪与健康”这个话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2、一个健康的人,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六、小结:情绪与健康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身体、心理健康第四课学会克制自己教学目的:1、学会克制自己的重要性。

2、知道怎样克制自己。

3、通过学习,用学到的知识约束自己。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知道怎样克制自己,用学到的知识约束自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认识克制自己的重要性1、讨论:如果遇到不满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好不好?2、小结克制自己的重要性。

三、怎样克制自己1、阅读课文,找找专家给我们提出的建议。

(1)深呼吸。

(2)合理宣泄。

(3)遇到不良诱惑时,通过控制时间和空间来约束自己。

2、举例子。

3、小结四、巩固第五课缺铁性贫血教学目标:1、什么是缺铁性贫血?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教学重难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

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1、体力劳动能力减低。

2、影响认知能力。

3、引发免疫力下降。

二、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原因以及有哪些症状?1、阅读课文找答案2、汇报交流3、小结三、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六课碘缺乏病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碘1、碘是存在于大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

2、什么情况下会引起缺碘?(1)缺碘地区(2)孩子成长若得不到足够的碘量就会引起缺碘。

(二)缺碘会引起哪些疾病?1、碘的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佝偻病等。

2、缺碘儿童会抑制儿童的成长发育。

3、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神经、骨骼、肌肉的成长、发育。

(三)怎样预防碘的缺乏1、必须坚持食用碘盐。

2、常吃含碘食物:海带、紫菜、贝类。

3、严重缺碘的地区要服碘丸或注射碘剂。

第七课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教学目标:1、认识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对身体的危害。

2、知道剧烈运动后正确的饮水方式。

教学重难点:认识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对身体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新知1、参加体育运动后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1)运动时胃肠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

(2)运动结束后,心脏由于负担减轻了,应得到休息。

(3)汗水里含有盐分,在出汗的同时也损失了一些盐分。

(4)会引起纳代谢平衡失调,容易出现抽筋的状况,也会出现头痛、疲乏等症状。

2、小结。

3、剧烈运动后正确的饮水方式。

一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在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最好饮用1%的淡盐水。

还可以喝碱性运动饮料。

三、巩固今后我们应怎样做?第八课血吸虫病的预防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预防血吸虫病生活史: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预防:管好水源,粪便消灭钉螺积极治疗不喝生水第九课怎样预防食物中毒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

吃了腐败、被病毒、农药等污染食物,本身会有毒素的食物(二)食物中毒的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吐白沫、抽搐等现象。

(三)食物中毒的危害性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轻者损伤肠、胃,严重损伤肝脏,有时留下病根。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不吃腐败、被污染的食物,如病死的牲畜肉和家畜肉。

2、加工、贮存食物,生熟要分开,并烧熟煮透。

3、食物要新鲜,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不吃本身有毒素的东西,如河豚肉、发芽的马铃薯以及霉变的甘蔗、玉米和花生等。

(五)怎样处理中毒现象1、赶紧喝大量的盐开水或茶水,再用手抠喉咙,尽量吐出吞下的有毒食物。

2、迅速送医院检查治疗。

第十课为什么要合理营养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七大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

3.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成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收不同的营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树妈妈生了2个孩子,,它们出生时一样的健康和可爱,可是几年后一个孩子长得很健康,另一个孩子却长得很瘦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同学们也要象这棵茁壮的小树一样,需要吸收各种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怎样进食才能做到合理的营养呢?(齐读课题)二、学习新知每天,我们都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喝大量的水,你知道我们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回答。

(1)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呢。

请各小组根据自学提示,自由选择2—3种营养物质学习,学完之后选一位最棒的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出示自学提示(2)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3)把学习的结果归纳如下,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怎样进食才能做到合理、营养呢?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请你说说平时你在家里有没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好不好?三、深化理解(1)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不喜欢吃胡萝卜、青菜、西红柿,它们可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下面请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2)听了3种蔬菜的自我介绍,你还想不想听听其他食物的介绍呢,同学们找到了许多资料,谁愿意来当食物的角色,自我介绍一下。

(3)听了这么多食物的介绍,原来有偏食、挑食习惯的同学,今后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了食物中所含的七大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四、课后延伸(课件出示)回家后请你调查每天家里的饮食是否做到合理搭配,科学进食?第十一课看不见的杀手——紫外线教学目标:1、什么是紫外线。

2、紫外线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3、怎样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教学重难点:紫外线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怎样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新知1、什么是紫外线。

2、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3、学会看“紫外线指数”。

4、预防紫外线伤害应做到:(1)多摄入一些绿茶、红茶、米糠和大豆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2)掌握紫外线的强度时段。

(3)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4)注意保护视力。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