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洗手、剪指甲、保持衣着整洁等。
2. 饮食卫生:合理膳食、食品安全、不挑食、不偏食等。
3. 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适度运动、不沉迷电子产品等。
4. 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卫生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卫生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2. 学生能关注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活动。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 学生具备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卫生的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短故事,引发学生对卫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个人卫生:讲解牙齿清洁、洗手、剪指甲、保持衣着整洁等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 讲解环境卫生:讲解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卫生。
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实践活动,如洗手比赛、垃圾分类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课时:本节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讲解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第2课时讲解生活习惯、环境卫生与心理健康。
八、教学资源:1. 卫生与健康知识讲解PPT。
2. 卫生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洗手液、垃圾分类桶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讲解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实践操作时,注意安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物品。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个人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2.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短片,讨论个人卫生的好处,演示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第二课时:饮食健康1. 教学内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习均衡饮食的知识。
2. 教学活动:讲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分析均衡饮食的必要性,进行饮食健康知识竞赛。
第三课时:环境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学习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方法。
2.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环境卫生情况,讨论环境卫生问题,学习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第四课时:体育锻炼1. 教学内容: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2. 教学活动: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演示科学的锻炼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第五课时:心理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学习调整心态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2. 学生能关注环境卫生,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活动。
四、教学资源:1. 个人卫生短片。
2. 健康饮食图片资料。
3. 环境卫生实地考察。
4. 体育锻炼示范视频。
五、教学建议:1.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个人卫生、饮食健康、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2. 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短片、图片、实地考察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集体卫生工作,培养关爱他人、关注集体的意识。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传染病预防1. 教学内容: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2. 教学活动:讲解传染病的知识,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讨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第七课时:意外伤害处理1. 教学内容:学习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了解如何进行急救。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第1课预防贫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原因是什?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贫血。
教学过程:1、什么是贫血:是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减少,或是红血球所含的血红素不够。
2、讲解贫血的症状以及危害性。
3、造成贫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体内缺乏铁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此外,还有一种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4、告诉学生怎么预防贫血:一要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多吃含铁的食物。
二要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第1课喝酒的危害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喝酒的危害,养成不喝酒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逢年过节,你们家的餐桌上,除了摆放着丰盛的饭菜外,大概还少不了一瓶酒吧?是的,许多人都喜欢喝酒。
可是你们知道吗?喝酒不是一个好习惯,究竟有哪些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十三、喝酒的危害)二、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小黑板放出)经常喝酒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三、理解课文内容:1、简介酒的历史:我国的酿酒业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酿酒业。
相传,我国最早掌握造酒技术的人是杜康。
2、分析酒的成份:酒除了酒精之外,大部分是水,只有少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的矿物质。
以卫生角度来讲,成年人偶尔喝一点白酒、啤酒、水果酒,可以助消化、增食欲,但不宜过量,成瘾会造成各种危害。
3、想一想,经常喝酒会有哪些危害?(注意引导学生从社会危害和人体健康危害这两方面思考)(学生一边回答问题,老师一边板书)4、除以上的危害外,还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回答浪费金钱)5、让学生算一算经济帐:(幻灯放出题目)据统计,我国喝酒的人不少于6000000人,如果这些喝酒者每天只喝一瓶啤酒,按4元计算,这样,全国每天因喝酒浪费的金钱是多少元?资助一个失学儿童读完大学,平均每人30万元,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读完大学?6、小结:喝酒而浪费的金钱是惊人的,而喝酒造成的人体伤害更加吓人:喝酒易引发肝硬化,胃溃疡和肾心血管病变,还会导致死亡。
小学五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教案题目:关于卫生与保健的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卫生与保健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掌握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环境卫生的重视,并能合理运用知识处理常见的卫生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个人与环境卫生的重视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卫生与保健的概念介绍(30分钟)a.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卫生与保健的含义,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b.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确卫生与保健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50分钟)a.通过实例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讨论个人卫生常见问题。
b.分小组讨论,总结个人卫生的培养方法,并做小结分享。
c.制作个人卫生习惯宣传海报,让学生表达个人卫生知识和培养方法。
3.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60分钟)a.通过图片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讨论环境卫生常见问题。
b.分组制作环境卫生宣传板,让学生展示环境卫生知识和处理方法,并与其他组互动交流。
c.观看环保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4.卫生与保健知识的运用(40分钟)a.设计卫生与保健知识运用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卫生问题。
b.小组比赛,进行卫生环保常识竞答。
c.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三、教学手段与策略1.图片和实物展示:通过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卫生与保健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与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并加深对卫生与保健知识的理解。
3.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视听材料:结合使用视频和音频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二课: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身体健康a. 学习正确的刷牙、洗脸、洗澡的方法b. 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c. 培养学生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2. 第三课:关注公共卫生,共建和谐校园a.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b. 了解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意识3. 第四课:运动与健康,快乐成长a. 学习科学的运动方法,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b. 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正确处理运动中的不适c.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4. 第五课:心理健康,快乐成长a. 学习如何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b. 了解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合作c. 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实践、观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卫生与健康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2. 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责任感得到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3. 实践材料:如牙刷、牙膏、洗手液等4. 参考资料:相关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的书籍、文章等。
六、第六课:饮食与健康,营养均衡1. 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各类食物的作用。
2. 掌握平衡膳食宝塔,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3.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七、第七课:生活习惯,健康之道2. 了解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预防近视和沉迷。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活规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第八课:自我保护,健康成长1. 学习如何正确应对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等。
小学五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设计

云教版第五册卫生与保健教案麻园小学程华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结合我省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这套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二、教材编排特点这套教材所设涉到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主要生理解剖知识。
2、懂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3、懂得合理、协调的营养与健康的联系。
4、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5、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措施。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教学具准备:教学配套挂图教学具准备课时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我们的肺 1 课时二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1 课时三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1 课时四保护嗓子 1 课时五预防近视 1 课时六预防沙眼 1 课时七气管异物的预防 1 课时八玩电子游戏应适度 1 课时九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1 课时十七大营养物质 1 课时十一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 1 课时十二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1 课时第一课:我们的肺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肺泡的结构挂图。
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教学方法:观察、谈话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
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
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
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回答:呼吸系统)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
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教案

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教案现代社会,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培养良好的卫生与保健习惯至关重要。
为此,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一环。
本教案将以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卫生与保健教育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培养规律作息的习惯,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防疾病能力。
二、分析教学内容1. 基本的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卫生问题,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
2. 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的辅助,学生可以了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培养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并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影响。
3. 规律作息的习惯:介绍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逐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4. 基本的急救知识: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心脏复苏等,培养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自救能力和互助意识。
5. 防疾病能力的提高: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洗手、合理饮食等,帮助学生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确定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通过投影仪、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引入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分享对卫生与保健的认识和经验,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急救场景、做一些简单的卫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如卫生知识竞赛、运动小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确定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卫生问题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设备,详细介绍基本的卫生知识和相关概念,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卫生与保健教案

卫生与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卫生与保健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卫生与保健的概念和重要性(1)卫生的概念卫生是指人们为了维护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卫生等方面。
(2)保健的概念保健是指人们在健康状态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行为。
(3)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卫生与保健是人们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它们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个人健康:良好的卫生与保健习惯可以预防疾病,保障个人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卫生与保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医疗费用;•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卫生与保健习惯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感冒预防方法:•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
治疗方法:•多喝水,多休息;•适当服用感冒药;•注意保暖。
(2)腹泻预防方法:•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饮用开水;•避免接触腹泻患者。
治疗方法:•补充水分,多喝水;•适当服用腹泻药;•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3)高血压预防方法:•饮食健康,控制盐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定期检查血压。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适量运动。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洗澡,勤换衣服;•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保持室内通风。
(2)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
(3)提高健康意识•学习健康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关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身体异常;•积极参与健康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卫生与保健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与保健》教案教师:杨学义五年级下册课题:心理健康的表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1页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内容.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1、理解健康的含义2、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没有疾病,体格健壮,精力充沛。
3.心理健康: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并且善于休息。
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
4.对社会实践能力:人的能力首要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质疑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
四、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五、小结。
课题:2、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7页教学目标:知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危害和危及的主要人群;知道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注意和预防流脑教学重点难点:流脑的危害和病状表现及预防措施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阅读几篇相关于流脑的现实的文章(先不关流脑是怎么一回事情),让学生知道流脑危害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新课:1.流脑的定义: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飞没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冬春季节发病。
2.流脑的症状:流脑开始时与一般的感冒相似,易忽视,但当病菌侵入血液后,病情和症状则发生相应的改变,出现标志性的高烧(此病从头至尾都伴有高烧),恶心、呕吐、皮肤下出现紫色的斑点等症状,呕吐成喷射状,而且次数频繁,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3.流脑的传染对象: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年龄越小,危害越严重,以及那些身体虚弱的老年人。
4.平时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开窗放气长晒衣,盐水漱口炼身体,流行季节少出去,生吃大蒜药喷喉。
三、巩固新知:利用题目的形式来巩固新学习的知识:1.15岁以上的人群最容易得流脑,而且年纪越大越严重。
2.流脑是由飞没传播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而且在秋季发病最为明显。
3.高烧是流脑从始至终所伴随的症状。
4.流脑很容易被人发现,一开始就表现的非常明显。
四、小结。
板书设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流脑的定义二、流脑的症状和危害三、流脑的预防四、想想练练(四小题)课后小结:学生通过老师对现实情况的报道,都对该课非常热情,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很熟练的记住新课的所有内容。
课题:3、运动环境与身体健康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14页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运动环境。
2、运动环境与身体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重点:运动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运动环境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所处的外界条件。
2、运动环境与身体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1场地运动场地的硬度和平滑情况,对人体在进行运动时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因为人体在进行跑跳活动时,踏地的力量很大,如起跳时的踏地力可达几百公斤,踏地力越大,受地面的反作用力越大;地面越硬,其反作用力也越大。
若场地过软,反作用力不够,就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跑不快,跳不高;相反,若场地过硬,反作用力过大,则容易造成下肢的应力性损伤(如骨与胫骨的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或创伤性关节炎等)。
场地不平或过滑则易使人摔倒而发生损伤。
还有,运动环境中的场地或水质不清洁、土壤或水中含有较多病菌,当人体与其直接接触时,特别是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发生伤口化脓或粘膜发炎等病症。
○2空气普通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空气约9升,而在剧烈运时,每分钟吸入的空气可达100升,增加了10余倍。
若空气中含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得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3温度、湿度人体有维持体温恒定的机能,它是通过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增强或减弱来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的。
当外界气温低时,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相反,外界气温高时,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体内产热都大量增加,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消耗热能约1.56千卡,而在剧烈运动时可达几十千卡甚至上百千卡,可比平时增加100倍以上。
体内产生这样多的热能,在高气温环境下是较难向外散发的,体内的多余热能不完全散发出来,就会蓄积在体内而使体温升高,因此,在高温环境下运动较容易发生中暑。
○4光线、声音等因素3、小结以上说明,环境对人体在运动时的影响比平时大,因此,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和保证运动能力的发挥,必须注意环境的状况,尽量使其符合卫生要求。
锻炼时要认真观察运动环境,注意安全。
不使用成人器械,以免发生意外。
课题:4、游泳的卫生与保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2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增强体质的运动。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评选班级游泳小能手。
2请学生谈谈游泳的体会。
没有参加游泳的学生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新课1、(教师总结大家的看法,肯定游泳对健身的好处,并要求大家积极参加游泳活动,人人都来做个游泳小能手。
)这次游泳活动是全班集体进行的,也是我们提倡的,知道为什么吗?在游泳前,要求做准备运动,要求认真做,这又是为什么?2、有谁遇到过抽筋的现象吗?有什么体会?是怎么解决的?(学生自己谈体会)3、大家游泳时特别高兴,结果就在水中哄闹,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是不是游的好的同学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游,什么也不用管呢?4、不管游泳水平有多高,都应该了解水情,弄清楚哪里是深水区,哪里是浅水区。
如果在河里或池塘里,更要了解水情,以防发生意外。
(介绍当地由于不了解水情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5、游泳除了要注意安全,还得注意什么?6、!对游泳的卫生也是不可忽视的。
请大家看看课文的第1、2点项和第7点项,说说怎样注意游泳卫生。
(学生看书,议论,大组交流。
)7、大家的看法很对,游泳前,应该请医生检查身体,得到医生的同意才能游泳。
否则,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别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除了注意自己的卫生外,再就是要注意水的卫生。
水质不好对人体有什么危害?8、课文最后再一次强调了预防血吸虫病,这一点大家千万得注意。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游泳的卫生和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重视这些问题。
9、小结课题:5、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31页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
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具(课前准备)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始有了什么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板书课题二、新授1、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小结3、课堂总结:(1)迅速长高。
(2)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肌肉的发育十分迅速(4)体重增加。
(5)神经兴奋性加强。
4、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归纳:(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课题:6、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35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青春期出现的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的了解。
2、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做好个人卫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一些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让学生了解女生进入青春期的一些异常现象。
注意个人卫生:1、勤洗澡2、勤换内裤(二)让学生了解男生的生理变化,及搞好男生的个人卫生。
1、勤洗澡。
2、不要穿紧身内裤,勤换内裤,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
(三)寻常性的"青春痘"1、长青春痘的原因。
2、注意事项:(1)少吃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
(3)切忌用手挤压,特别是三角区。
四,小结课题:7、青春期的心理保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云南省小学课本《卫生与保健》第十册第39页教学目标1、知道友情与爱情的区别;2、理解青春期应做到自尊自爱、互尊互爱、珍惜未来教学重点自尊自爱教学难点友情与爱情教具课件、录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青春期开始年龄女10-11岁男12-13岁二、正确认识性发育,培养高尚情操1、青春期生理变化为心理变化奠定了基础,生殖系统渐趋成熟,使性意识发展。
2、生理变化伏与心理变化,性意识萌动与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等矛盾,使心理经常处于不稳定与多变之中,3、异性之间产生羞涩的感觉、愿表现自己、男生喜欢争强好胜、女生注重仪表容貌。
4、对自身生理性征害羞、好奇。
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应正确认识自己,有关性知识问题,应大胆向老师家长询问,充实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
三、保持稳定情绪,积极奋发向。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的同学往往容易情绪激动,有时难以自制。
当在学习方面取得好的成绩时,就容易沾沾自喜;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就气馁消沉。
对这些现象。
我们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上,知难而进,同学之间互相信任,团结友爱;这样才能激发自己步入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四、体育活动对人体的作用户外的体育活动,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与完善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青春期尤为重要。
对于皮肤来说,户外的体育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皮脂腺和汉腺的分泌,提高人体对天气骤变的适应力,减少皮肤病的发生等。
对于骨骼,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加厚,并提高伸展性,从而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对于肌肉,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肌肉粗壮有力。
如一般人全身肌肉的重量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四十,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可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五、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人的饮食中的营养,既是生长发育的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
因此,必须注意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1、饮食的合理搭配。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豆制品、瘦肉、鱼、蛋等食品主要含蛋白质;各种粮食等食品主要含糖类;肉、油、芝麻、花生等食品主要含脂肪;各种蔬菜、瓜果粮食中还分别含有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平时的饮食应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
2、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俗话说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是有道理的。
不偏食、不挑食;因为有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会造成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