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历年城市市政设施情况统计(2012-2016)
无锡城市化历程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无锡城市的当代发展,既受到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调控,更多的是在继承和发扬工商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动力,通过“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壮大经济开发区促进外向型经济,推进区域城市化、城镇组团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实现城市化。
从人口增长、建成区面积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结构和在区域中地位的变化来看,可将无锡当代的城市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期第一阶段(1949—1978),无锡城市化发展处于基础期。
这一时期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不大,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城市专业功能区发展缓慢,在长三角区域中地位有所回落。
1、这一时期,从人口增长来看,有统计数据的市区人口由1952年的48.79万人增加到了1978年的66.51万人,i平均年增长率为1.02%,人口增长缓慢;从建成区面积来看,由1949年的11平方公里增加到1978年的35平方公里,平均年增长率为8.4%,增长速度较慢;从城市功能的提升来看,由比较单一的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向多功能提升,城市功能从1953年提出的轻工业的风景都市转向1959年提出的以纺织、轻化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和风景游览城市以及交通运输中心;从城市结构来看,由于无锡地区所辖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断变动,建制镇一度缩小,城市内的居住、工业和商业等功能基本上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明确有序的专门功能区,城市形态结构上也基本保持纺锤形;从区域中的地位来看,由1949年的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第3名(仅次于上海和南京)到1978年位居第6(次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
这一时期,无锡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自1949年开始不断上升,至1957年到达高峰,随后急剧下降,1970年到达最低点并开始缓慢上升,这个时期城市化年平均增长百分点为—0.12,ii但总体上看,无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为今后城市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十五年数据告诉你市政工程行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十五年数据告诉你市政工程行业的四大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政府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在未来5-10年中,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容量将继续增加,对建筑企业来说,市政建设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未来发展的重点在哪里?通过分析15年历史数据(包括城市和县城,乡镇数据均不纳入统计),本文总结了市政工程行业的四大发展趋势,希望能对建筑企业有所启示。
1建设投入从快速增长到稳定发展1978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
2000年之后开始突破2000亿元,并进入快速增长期,尤其在2009年国家四万亿投资之下,投资额实现两连跳,迅速从2008年的9000亿元突破到2009年的1.2万亿,再到2010年的1.6万亿,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6.3%。
在历经10年的投资高速增长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大体完成,2012年之后投资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通道,近几年的投资额基本稳定在2万亿左右,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持续下降。
2016年全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1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
2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但城市、县城差距仍较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开辟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相继建设了一大批供水、燃气、供热、道路、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公园绿地等项目,设施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大大增强。
近15年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各项数据均翻了好几番,其中轨道交通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增长速度尤其之快,已建成轨道交通长度从2002年的200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3586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2年的40.0%提高到2016年的93.4%;但总体来说,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随着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饱和,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也将成为市政工程企业区域发展的方向之一。
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城市桥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城市道路照明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的理解,洞悉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指标分析 (3)一、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现状统计 (3)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现状统计 (3)三、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占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比重统计 (3)四、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指标分析 (7)一、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占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江苏省城市桥梁指标分析 (11)一、江苏省城市桥梁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市桥梁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江苏省城市桥梁占全国城市桥梁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江苏省城市桥梁(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江苏省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市桥梁(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江苏省城市桥梁同全国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15)一、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15)三、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占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 (15)四、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同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指标分析 (19)一、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现状统计 (19)二、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现状统计 (19)三、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占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比重统计 (19)四、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同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指标分析 (23)一、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现状统计分析 (23)三、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占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比重统计分析 (23)四、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同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图表目录表1:江苏省城市市政设施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现状统计表 (3)表4: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占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比重统计表 (3)表5: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表 (4)表6: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占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江苏省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同全国年末实有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江苏省城市桥梁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市桥梁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江苏省城市桥梁占全国城市桥梁比重统计表 (11)表21:江苏省城市桥梁(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江苏省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市桥梁(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江苏省城市桥梁同全国城市桥梁(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15)表28: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占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15)表29: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江苏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同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现状统计表 (19)表36: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占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比重统计表 (19)表37: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江苏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同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现状统计表 (23)表44: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占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比重统计表 (23)表45: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灯同全国城市道路照明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
无锡市200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

旅游资源禀赋
0
0
0
0
0
0
0
0
0
0
收入(元) 30000 25000
20000可支配收入(元)
150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0000
5000 0 年份
GDP(亿元) 7000 6000 5000 4000
GDP(亿元)
3000 2000
1000
1000 0 年份
长三角地区无锡市200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
2000年 户籍人口总数(万) GDP(亿元) 人均GDP(元) 接待海外旅游者(万人) 接待国内旅游者(万人) 旅游总收入(亿元) 总收入占GDP% 旅游增加值(亿元)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5A级景区 4A级景区 3A级景区 2A级景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地质公园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资源类型 丰度 资源品位 品位度 434.61 1201 27680 32.76 1128 116.10 9.67% 60.32 0.9785 8603 5262 6975 2001年 435.9 1360 31246 39.54 1167 111.5 8.20% 1.18 9454 5524 2002年 438.58 1601.7 36632 47.7 1871.7 150 9.37% 38.50 1.5 9988 5860 3975 2321 2003年 442.54 1901.22 42962 43.8 2200.87 180.51 9.49% 30.51 1.59 11647 6329 2004年 447.19 2350 52550 53.95 2201.56 229.68 9.77% 49.17 2.07 13588 7230 2005年 452.84 2805 61942 65.87 2637.5 301.6 10.75% 71.92 2.63 16005 8004 2006年 457.8 3300 57709 76.17 3032.89 376.72 11.42% 75.12 3.17 18189 8880 11372 6508 2007年 461.74 3858 65203 76.15 3350.76 445.76 11.55% 69.04 3.62 20898 10026 12257 7177 2008年 464.2 4419.5 73053 64.96 3682.44 520.3 11.77% 74.54 23605 11280 13563 7943 2009年 2010年 465.65 466.56 4992 5758 81151 90000以上 66.16 86.5 4310.48 5067.27 618.95 748.73 12.40% 13.00% 98.65 129.78 4.81 25027 27750 12403 14002 15619 17003 8832 9790 2 14 8 11 15 6 1 1 1 2 4 0 0 2 2 2 71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3•【字号】锡政办发[2012]270号•【施行日期】2012.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2〕270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2月3日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方案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年。
根据国家、省和市统一工作部署,为组织开展好《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的意义开展中期评估是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根本要求。
科学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评价我市“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是确保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重要保证。
开展中期评估是确保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结合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开展中期评估,客观把握我市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是确保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开展中期评估是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必然要求。
中期评估也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开局之年。
通过中期评估,加强“十二五”规划与长三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对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是实现无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 全国历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1981-2016)

81.53
8.41
10.34
45.67
7.39
31.66
27.72
3.21
2005
91.09
82.08
8.62
10.92
51.95
7.89
32.54
28.51
3.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6.07 (97.04)
93.83 94.73 96.12 96.68
79.11 (88.58)
11.80
39.22
35.27
2.95
14.39
87.30
12.26
39.59
35.72
2.89
14.87
89.34
12.64
39.70
35.78
2.83
15.34
90.18
13.08 40.22
36.29
2.79
15.60
91.90
13.35 40.12
36.36
2.75
2016
98.42
95.75
Transport Per Capita
10,000
(m2)
Persons
(standard unit)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
Public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Per Capita (m2)
Green Coverage Rate of
Built District
40.0
4.5
5.22
25.84
2.93
25.53
20.57
2.95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01•【字号】锡政办发[2012]83号•【施行日期】2012.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2〕83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无锡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城为导向,以治理太湖水环境为重点,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加快推进“四个无锡”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到2012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2%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左右,万元GDP水资源消耗量低于55.3m3/万元,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均累计削减8%。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达到33.3%,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9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8%,林木覆盖率25.57%,自然湿地保护率22.8%。
初步建成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生活质量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建成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生态市,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示范城市。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无锡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无锡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7•【字号】锡政办发[2009]72号•【施行日期】2009.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无锡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72号)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了查清我市地下管线现状,做好轨道交通线路涉及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改变道路建设中重复开挖、无序建设的局面,市政府决定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目标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查清市区各类地下管线,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加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和规划管理,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管理和服务机制,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
二、普查范围和对象(一)普查范围地下管线普查范围为本市建成区及外围乡镇。
(二)普查对象1.地下管线普查对象为给水、排水、电信、电力(含路灯)、燃气、热力、工业、人防(不含小区)及综合管沟(块)。
2.城市道路上及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范围内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含沿街建筑入户管、雨水连接管、信号灯以及灯箱电缆)及上述范围外其他区域敷设的城市市政主干管线和其他各类专用管线。
3.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其他小区范围内专为该地块配套服务的管线不纳入本次普查范围,但对配套管线主要接入、排出段进行普查。
三、组织方式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为加强领导、便于协调,市政府决定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由规划、财政、建设、公用事业、公安等部门和相关区、单位组成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管线普查总体方案、实施计划和经费安排,协调解决地下管线普查有关问题。
在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以管线专业管理及产权单位为主体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