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鲸》 (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鲸》 (1)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小学语文第九册)资料连接:鲸是哺乳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

鲸的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多米,最小也超过5米。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余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廓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嘴边有毛(有少数没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

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

一般以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鱼类为食。

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

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鲸的繁殖能力比较差,平均两年只能产下一头幼鲸。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

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

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一般吃微生物;齿鲸类,有锋利的牙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一般食肉。

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

须鲸却是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

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

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

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

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

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

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

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

《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鲸的种类、特点和习性。
难点
如何运用说明文的方法生动地介绍鲸。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鲸 的已有认知,如鲸的种类、生活 习性等,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
入课文。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 分析等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内容。
结束环节
总结归纳
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05
课后作业与要求
作业布置
01
02
03
作业一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 堂所学知识。
作业二
阅读相关鲸的科普文章, 了解更多关于鲸的知识。
作业三
搜集有关鲸的图片,制作 一个鲸的图片展。
《鲸》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课后作业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鲸的 分类和进化过程。
提高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能够 从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 结。
要求与建议
要求一
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 袭。
要求二
认真对待作业,尽量独 立完成。
建议一
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 以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
讨论。
建议二
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 生活相结合,加深理解

06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鲸鱼在海边》教案1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鲸鱼在海边》教案1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鲸鱼在海边》教案1设计思路:自大班以来,发现孩子们虽然乐意与同伴游戏、交往,但在遇到困难时,不知该如何面对解决,大多数孩子都是寻求老师的帮助。

幼儿正值品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结合本月我们开展的“有趣的水”主题活动,幼儿带着对水的特性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也了解到海洋生物离不开水,同时抓住本故事要点,因而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大胆想出各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幼儿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1.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2.懂得人多力量大,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视频,海浪的音效,故事PPT。

操作提示:1.导入(意图:交流去海边的经验,引出故事。

)(1)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音效)(2)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说说你在海边做过什么有趣的事?(3)小结:是啊,在海边玩可真有趣,可是今天海边发生了一件特别事,一起来听故事吧!2.分段欣赏故事,思考问题。

(意图: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可怕的大鲸鱼(1)大鲸鱼为什么要来到海边?(2)海边从来没有来过大鲸鱼,小动物们看到大鲸鱼会有什么反应呢?(紧张、害怕、讨厌、不知所措)他们会让大鲸鱼加入游戏吗?(3)海水退潮了,大鲸鱼为什么留在海滩上?(4)小动物们会怎么做?为什么?*救救大鲸鱼(1)大鲸鱼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微弱的声音)(2)听到大鲸鱼的求救,小动物会怎么想?(3)本来都很害怕的小动物,现在他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4)小结:海蟹觉得大鲸鱼是来跟他们一起玩的,坚定地救他;海贝还有些胆小有些犹豫;海龟看它没力气,也没之前那么害怕了。

*小动物有办法(1)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动物们想了哪些办法来帮助大鲸鱼?(观察四幅图片)(3)这样做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观察图片细节,表情、动作)(4)大鲸鱼实在是太重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劲,大鲸鱼还是在原地。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4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4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让学生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鲸的图片)你认识它吗?对它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预习所得谈对鲸的了解,可带上图片资料展示。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鲸的了解真不少,想了解更多的关于鲸的知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1.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2.注意读准“捕”“哺”的声母“b”,读准“腭”的`发音;注意“肺”字右部不要写成“市”。

3.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师生评议。

4.课文对鲸做了深入细致的介绍,每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一个特点,语言简练、准确。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可以勾画出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可用短语或简洁的句子列出提纲。

(1)学生自读思考,并批注。

(2)同桌交流,相互启发。

(3)集体交流。

归纳: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三、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

2.熟练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鲸的资料。

9.鲸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V1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V1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V1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一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为例,重新整理内容,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该文本。

一、课文简介《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之一,是一篇描写鲸的文章。

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向读者展现了震撼人心的鲸的形态和壮观的游弋场景。

二、文章核心1.描写鲸的形态:文章通过描写鲸的巨大、笨拙和神秘,展现了鲸的惊人形态。

2.介绍鲸的种类:文章详细介绍了蓝鲸、座头鲸、虎鲸等不同种类的鲸,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布。

3.展示鲸的游弋场景:文章通过描写鲸的游弋场景,如追逐、攀浪、呼吸等,向读者展示了鲸的神秘和壮观。

三、文章结构分析1. 文章开头:以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启发性的语言引导读者了解鲸的一些基础知识,引起读者的兴趣。

2. 第一部分:介绍鲸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首先介绍了鲸的巨大和笨重,接着介绍了鲸的呼吸方式和音乐才能。

这部分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鲸的形态和鲸的生理特征的生动形象。

3. 第二部分:介绍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这一部分中,通过对不同种类鲸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鲸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

4. 第三部分:展示鲸的游弋场景。

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描写鲸的游弋、攀浪、追逐和呼吸的场景,向读者展示了鲸的神秘和壮观。

5. 文章结尾:通过回以往提出的问题,并以疑问的语气结束了全文,引发读者探究、思考鲸的生存和保护的深层次问题。

四、文章亮点1. 简洁明了的语言,不仅给予读者详细的信息,同时又能让读者轻松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2. 描写精致,生动、形象。

通过对鲸的形态、特点、习性、游弋场景等重点内容的生动渲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鲸的世界之中,强烈感受到鲸的神秘和壮观。

3. 语言风格新颖。

在充满儿童趣味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上,文本中富含科普知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能得到知识的补充。

五、结语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鲸》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充满神秘感和浩瀚感的动物形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1)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1)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上册第单元精读课文《鲸》课件(1)鲸,是大海中神秘而又壮观的生物。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鲸》作为第一单元精读课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鲸鱼的知识盛宴。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主题,就《鲸》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阅读课文在阅读课文《鲸》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看一些有关鲸鱼的图片或视频,让孩子们对鲸鱼有一个初步认知。

接着,引导孩子们逐段朗读课文,理解每段之间的联系,并回答一些问题,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容。

二、课文解析1.文学体裁这篇课文属于文学体裁,作者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鲸鱼的外貌特征、生存环境以及它们的习性等,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感受到美妙的语言魅力。

2.文中描写的鲸鱼特征文章详细地描述了鲸鱼的特征。

鲸鱼既有壮观的体态,又有灵敏的感官,诸如听觉、嗅觉等等,因此能够在大海中自由地游动,以获得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空气。

3.鲸鱼的神秘与魅力《鲸》这篇课文着重表现了鲸鱼的神秘和魅力。

大海广漠无垠,而鲸鱼则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种生物。

鲸鱼的体形庞大,它们所活动的区域也相当广阔,感受到这种庞大的存在,仿佛也能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广袤无际。

4.保护鲸鱼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课文也肯定了保护鲸鱼的重要性,因为这些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生物,也受到了人类活动对它们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

我们应该呼吁人类保护鲸鱼生存环境,让它们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向着更健康的未来发展。

三、课后思考1.除了鲸鱼,您还喜欢其他哪些生物?它们有怎样的特征?2.我们如何保护生物栖息地,让它们能在健康的环境下生存?3.生物保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之一,您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物保护问题吗?如果是,我们可以怎样做?通过阅读《鲸》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熟悉和了解鲸鱼这个神秘的生物,从而让他们对生物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生物和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鲸》相关知识:鲸的种类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鲸》相关知识:鲸的种类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鲸》相关知识:鲸的种类
在希腊,“鲸”这个字代表海洋巨兽。

我们把鲸类分为两群:齿鲸类: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

须鲸类:有胡须的鲸。

事实上这些胡须是长在嘴内的折角形齿片,用于过滤水和捕捉鲸所食用的虾和其它小动物,这些齿片就代替了牙齿。

根据种类,须鲸有两种不同的捕食方法。

脱脂式:如白鲸,在慢慢游动的过程中过滤浮游生物,嘴半开,水从连合处流入。

吞食式:当这种鲸靠近海底一大摊的虾时,就张大嘴吞食大量的水,装进可以伸长的、折叠的肚子。

当嘴闭合时,鲸舌就卷食那些鲸齿片过滤的水。

如蓝鲸一次可以吞食25000公升的水。

每年,一些鲸都会离开食物丰富的极地海洋去寻找更加温暖的海域以便生育后代。

它们在非常确定的时期内,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行程数千公里。

每个冬天,许多游客航行万里,就是为了在夏威夷海和墨西哥湾能遇到它们。

对抹香鲸而言,雄性则不能迁徙,因为在繁殖海域区不能找到足够的枪乌贼这种食物。

《鲸鱼》优秀教案设计

《鲸鱼》优秀教案设计

《鲸鱼》优秀教案设计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鲸鱼》这篇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关系,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鲸鱼》这篇故事的基本情节与人物关系
- 掌握并使用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 理解故事中想要传达的主题
能力目标
- 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预测故事情节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观察故事封面和标题,根据封面和标题所
提供的信息,预测故事情节,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汇报。

活动2: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教师出示故事主要人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逐一了解每个人物,并以问题的形式检测学生理解情况。

活动3: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和教师引导,分析故事情
节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呈现给全班。

活动4:研究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师出示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并引导学生探究字义和使
用方法,学生通过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巩固。

活动5:讨论故事主题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事中想要传达的主题,并通过组内讨论,总结组员不同意见,找到共同点,并汇报给全班。

活动6:展现自己的理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并呈现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个人见解。

课堂作业
-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于故事主题的理解和观点的文章,并将文
章在下次上课前交给教师。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能够深入思
考故事所想要告诉我们的主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用我们前面批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鲸的生活习性部分,并探讨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汇报时,播放课件)
师:说明性文章,不仅要有到一些说明方法,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老师这有一组句子,请大家看看带点的词用的好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说的很好。

3、学习第4小节:
你还想了解鲸的哪些生活习性呢?
⑴介绍吃食:
请学生自由读读课文第4小节,思考:须鲸吃什么?齿鲸吃什么?
⑵学习须鲸吃食:
①须鲸吃什么呢?
②它是这样吃虾和小鱼的?
③想象一下,鲸吃食的样子,自己读读做做。

④范读,生表演。

⑤你觉得你把鲸吃食时候的那些动作表演出来了吗?
(在“张开、吸进、滤出来、吞进”下加着重号。


试着把这些词读好,自己练读。

⑥指名读。

⑦填上表示须鲸吃食动作的词。

⑶学习齿鲸吃食:
①齿鲸吃什么呢?它又是怎么吃的?同桌两人一起来读读、做做。

②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用的特别好?为什么?
③比较词语“游过去、扑上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⑷块头这么大的鲸一顿要吃多少呢?比如说须鲸要吃多少?
⑸我们来回顾一下鲸的吃食,能读好吗?能表演出来吗?
(学生部分读,部分表演。


4、学习5、6、7小节:
⑴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分组自学5、6、7自然段:
①讨论:
三个自然段分别描写鲸哪方面的特点?
②动嘴讲讲、动笔画画、动手摆摆这三个特点。

⑵交流:
①第5小节主要讲鲸的什么呢?
②第6小节讲了什么呢?
老师这儿有几头鲸,这是它的头,这是它的尾巴,现在到了睡觉的时间了,谁来指挥一下这群鲸呢?
③那第7小节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呢?
鲸的生长速度怎么样呢?从哪儿看出来呢?
三、总结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鲸的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来介绍鲸,用词非常准确、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今后介绍动物的文章中,我们也要学会像作者这样描写。

三、自学3~7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3~7自然段,提取重点内容填表。

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鲸
()鲸
说明方法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

2、汇报交流
(1)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填写表格
(2)师生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判断“须鲸吃虾和小鱼”对吗?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须鲸、齿鲸、虎鲸吃食的句子,其他学生体会它们吃食有什么不同。

C、指名学生上黑板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请一小组的学生表演鲸是怎样睡觉的。

E、说说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3、自由读第3~7自然段,修改表格。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
1、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

2、读写结合: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鲸的某一方面特点,注意尝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3、学生写文,教师巡视指导。

4、几种交流,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大作比较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须鲸齿鲸列数字
9、鲸食物
生活习性呼吸举例子
睡觉
生长打比方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⑴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⑵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⑶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3、读一读、比一比自学
4、
5、6自然段,须鲸与齿鲸有什么异同。

自学4、5、6自然段,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然后填写下列表格:
种类项目有无牙齿食物呼吸睡觉
须鲸
齿鲸
4、认识鲸的生活习性,教师适时点拨:
△吃食:
1、须鲸吃什么?齿鲸吃什么?
2、用△画出他们捕食的动词。

须鲸:吃、游、张、吸、闭、滤、吞
齿鲸:吃、遇、扑、咬、结、围、
3、齐读,加上动作、手势。

4、小结:这些表动作的词描写得非常生动,我们称它们为动词串,写作中要懂得用上动词串,使文章更加生动。

2、在写鲸吃食这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举例子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3、找找有几个“主要吃”?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指导把鲸的大饭量给读出来。

△呼吸
1、鲸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鲸用肺呼吸,不像鱼用腮呼吸,也可证明鲸不是鱼类。

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每次呼吸从鼻孔喷出的气会形成水柱。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不一样。

2、作者正是从鲸呼吸的器官、时间、特征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的。

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的描述,自己想办法或与别人合作,显示和介绍鲸呼吸的特点?(学生自由组合,讨论演示。


(表演和介绍、画水柱、朗读等形式)
3、课文中说鲸的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说明方法:打比方)但更胜于花园里的喷泉,它是个天然的喷泉。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赞一赞这美丽、奇特的“喷泉”吧。

4、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课件)
△睡觉:
1、鲸怎么睡觉的?(“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几头聚在一起—鲸是群居的)
2、画鲸睡觉的示意图
过渡:这么大的鲸要长多少年呢?
△生长:
1、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还可证明鲸不是鱼类。

2、什么是胎生?举例说明,像鸡、鱼等是什么生的?
3、找出表示鲸生长快的句子读一读,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的?
4、鲸的寿命怎样?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课堂检测:
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2)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3)齿鲸幼鲸须鲸
二、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鲸很大、很重
()鲸用肺呼吸
()鲸是胎生的
()鲸有鳍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五、小练笔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课外资料,并从以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进行练笔。

1、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3、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体验学习】一、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的____、____、____和____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作者写鲸的生活习性时,从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写。

课文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四、比一比,找一找:
1、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鲸的种类写了它的生活习性,找出描写须鲸和齿鲸生活习性的语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填写下列表格:
种类牙齿食物水柱
须鲸
齿鲸
2、找出准确、生动的词句,在旁边做上批注,注明说明方法或你的理解。

五、画一画
1、须鲸、齿鲸呼吸时不同的水柱
2、鲸睡觉的样子。

六、演一演
一天,海底龙王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

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域,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

当鲸到达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

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论。

他们会为什么争论,怎样争论的?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想到什么?
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型是世界上存在的动物中最大的,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鲸形状像鱼,鼻孔在头的上部,
用肺呼吸。

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油”。

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

目前全世界13种鲸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

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经灭绝。

为保护鲸类,国际捕鲸委员会自1986年起禁止商业捕鲸活动。

【课后练笔】
v (1)以某一类鲸的口吻自我介绍。

v (2)“我不是鱼”。

(3)阅读资料袋内容,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