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失根的兰花》课件1-优质公开课-鲁教六下精品

《失根的兰花》课件1-优质公开课-鲁教六下精品

比较

GO
阅读最后一段,比较陈之藩
《失根的兰花》与郑思肖画的兰花
的异同。

提示:从二者抒发的感情的 角度来思考。
比较陈之藩《失根的兰花》与
郑思肖画的兰花的异同: 相同点:都以兰花为喻,抒发对祖国 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不同点:陈之藩的文章抒发的是飘零 之苦。郑思肖的画更多表达的是亡国
之痛。
深 入 费城郊区的大学像幅“画”。 思 跟随叔父割麦是幅彩色的版“画”。 考
朗读精彩句段,练习表情朗读。

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 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 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 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更美丽了。
问题探究
朗读了以上句子,思考:作者要
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案:作者身处异国,文化 上无法认同,感受异样的眼光, 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以及飘零异国之苦。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朗读课文,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坍塌( tān tā ) 晨曦(

点缀( 万壑( 盎然(
zhuì hè àng
) ) )
)
拙重( zhuō ) 喧哗( xuān huá )
栅栏( zhà lan )
朗读精彩句段,练习表情朗读。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乱流。那

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 苦,萍总还有水流可借,以我看,人生 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课文赏析

GO
文中第三段中,“泪,不知道为什
么流下来。”看了文章之后,同学 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从两方面来回答,读3、4、5
段概括出第一点;读6、7段概括出第
二点。
“泪不知道为什么流下来。”解析:

《失根的兰花》PPT课件3 (共40张PPT)

《失根的兰花》PPT课件3 (共40张PPT)

人生如(
人生如(


人生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一)家的定义 (二)家庭的功能
a.生育 b.养育 c.教育
(三)吾爱吾家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其个性、喜好, 最常说的一句话等。
(四)有福同享(快乐的家庭生活回忆) (五)有难同当(患难相扶持的经验)
人不亲,土亲
(一)没有泥土哪有花
泥土孕育万物,幽兰生于空谷,仙人掌根植 沙漠,苔藓长在低湿的地方。而乡土,是人 类感情的根源。
<例句> • 古人说:人生如萍。 • 他(郑思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 • 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
排比法
用结构相似的句法,接二连三地表现出 同范围,同性质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句> • 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台 阶或亭阁栅栏。 •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 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 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笨的老牛, 才显得纯朴可爱。
(二)在怀思中吐露浪子心声
第四段 以明利的笔调,展现当时年少时的意 气风发,四海为家的豪情壮志。 第五段 一句「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笔锋陡落,豪情不再,终领悟「蚕」 未离开桑叶,则处处可以为家,一离 开桑叶,便处处不可为家。 第六段 身处异地他乡,方真正体会出故乡花 草的美丽。 第七段 延伸在回忆中,在一幅幅的画面中, 蕴藏着苦涩的思念。
失根的兰花
千言万语难表情 凭花祈意显君心
*昙花:夜之美人 *康乃馨:伤心与懊悔
*风信子:内心的喜悦 *美人樱:无比的诱惑
*鸡冠花:永不凋谢的爱情
*矮牵牛:断情
*荷花:君子般的交往 *凤仙花:怀念过去

失根的兰花课件

失根的兰花课件
定期检查兰花的土壤 湿度和排水情况。确 保土壤质量良好,盆 器透气性好。
营养物质的补 充
根据兰花的养分需求, 定期施肥和补充营养 物质,保持根部的健 康。
控制湿度和通 风
提供适当的湿度和通 风条件,避免土壤过 湿和根部缺氧的问题。
防治病虫害
定期观察兰花的状态, 如有发现病虫害的迹 象,及时采取相应的 防治措施。
1 缺乏水分
兰花过度干燥会导致根部失去水分,无法正 常生长和吸收养分。
2 缺乏养分
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时,兰花的根系无法获取 足够的营养,导致失根。
3 透气不良
兰花的根部需要充足的氧气,若土壤密实或 过湿会导致根部缺氧。
4 病虫害侵袭
某些病虫害会危害兰花的根部,使其无法正 常生长。
应对措施
检查土壤和盆 器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兰花,并 掌握正确的养护方法,以让兰花在家中绽放绚丽的 光芒。
收获与反思
1
成功挽救兰花
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和及时的处理,成功挽救了失根的兰花,使其重新恢复生机。
2
对兰花养护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次经历,我们深刻认识到兰花养护的重要性,并吸取了经验教训,以避免 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结语
再次强调兰花的重要性
兰花是一种珍贵而美丽的植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 护它们。
希望通过本次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兰花和它 的养护方法
养护方法
浇水
兰花需要适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避免干燥和过度浇水。
施肥
兰花需要养分来维持生长和开花。选择合适的 肥料并根据需要进行施肥。
遮阴
兰花喜欢明亮的光线,但并不耐受强烈的阳光。 提供适当的遮阴,避免兰花受到过度的日照。

《失根的兰花》ppt课件7

《失根的兰花》ppt课件7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比喻:生动形象的道出了失去根 的游子的内心愁绪。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 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 破,国不可亡”。
“身辱” “家破”仅仅带给人以空间上的 不定感和心理的不安全,而“国亡”却让 人的精神失去了全部的支撑。这句话表现 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之情。“国不 可亡”振聋发聩,令人欣慰,作者这种置 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于个人生死与家庭之 上的精神,令每一位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 子孙为之振奋。
山河、花木属于自然景观,故事、诗歌属 于文化景观。 “祖宗的肃静墓庐”暗喻 祖宗过去所创造的文化,而“儿童的喧哗 笑语”则暗喻儿童代表着现在和将来的文 化。这些丰富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幅生动 的画面,在作者心目中,祖国的自然景观 美,文化景观也美;祖先传承下来的东西 美,儿童将会创造的新文化会更美。
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读一读,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文章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的对自己 经历的回顾,抒写了自己漂泊异乡之苦, 表达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
快速读课文,探究:
①作者少年离家时与到美国后的感受有 何不同?
②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从文中找 到一个字,围绕这个字来概括)
①作者十几岁离开家,从未因见到与故乡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 人搬到美国来,也同样的不安心。
花的处境和人的处境是何等的类似! 用类比手法,巧妙地表达出一种思 乡爱国之情。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 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 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 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 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 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 笑语与祖宗的肃静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 了。

《失根的兰花》课件

《失根的兰花》课件
总结词
客观冷静、内敛克制
详细描述
作品叙事客观冷静,不张扬,情感表 达内敛克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词
多角度叙述、丰富多元
详细描述
作品采用多角度叙述方式,展现出 丰富多元的视角和情节,使故事更 加立体生动。
意象运用
总结词
寓意深远、富有象征意义
总结词
意象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总结词
意象与主题相互呼应、相 得益彰
留学背景
陈之藩曾赴美留学,这段留学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失根的兰花》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文 化的深深眷恋。
时代背景的影响
20世纪的中国
20世纪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战争、动荡、政治运动等都深刻地影 响着人们的生活。陈之藩通过《失根的兰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内 心的挣扎。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陈之藩通过《失根的兰 花》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忧虑。
作品的文化内涵
传统与现代
《失根的兰花》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陈之藩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传统 文化的敬意,同时也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家国情怀
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作品 中的“兰花”象征着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和追求 。
兰花的生物特性
01
02
03
04
兰花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 独特的形态和结构。
兰花的叶子通常较长,呈剑形 或带状,花朵则形态各异,色
彩丰富。
兰花的花朵分为三部分:萼片 、花瓣和唇瓣,不同种类的兰 花在花朵形态上也有所不同。
兰花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分 株、播种和组织培养等方式进

《失根的兰花》 精品PPT课件2

《失根的兰花》 精品PPT课件2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歌德 12、终身努力便是天才。——门捷列夫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1、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利特 2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23、要想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斯大林 24、向所有人学习,不论是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 25、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周培源 2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27、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2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9、学习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3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