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情境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
2. “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该名取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氓》中写热恋中的青年女子,见不到自己的心上人时哭得泪水不断,而她即将见到男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纯洁美好的情感。
4. 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5.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一句里的“红”字,借代红花。
古诗中还有许多以“红”字代指“红花”的诗句,如“__________”。
6. 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
7.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性格。
笛有时是民间的、村野化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而箫多是仙界的、书生化的,声调悠长、高雅悲凉,苏轼曾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了箫声“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新高考古诗情境化开放性默写练习(共30题,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古诗情境化开放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
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不胜枚举。
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
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
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
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或“”。
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黄冈竹楼记(1)《黄冈竹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写竹楼夏天适宜听急雨,雨声如瀑布飞流直下之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古诗词中关于赏雪的联想奇特而丰富,如通过“撒盐空中差可拟”写雪的模样;通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写雪纷扬的姿态;而王禹在《黄冈竹楼记》中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写雪坠落时的声音。
(3)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叙述自己因为竹楼得以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其中写棋子落盘声清脆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写箭镞触壶声清亮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
(4)《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儒雅,将简易的竹楼与四大名楼“贮妓女、藏歌舞”的腐朽进行对比。
(5)《黄冈竹楼记》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铿锵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取向。
(6)《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惧贬谪的心态,又含蓄地表达了其愤懑不平之情。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借助登高、乘坐车马走路等社会现象作喻来论述学习的作用,最终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境默写练习(共9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 __”。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论语》十二章(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2.劝学(节选)(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节选)(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情景式默写的出现,比以前我们读古典诗词,背诵死记硬背的考察方式要求更高了一些,高三复习语文要做哪些情景式默写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蜀道难》情景默写题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高三语文情境默写训练

高三语文情境默写训练1.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2.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3.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才能邀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云:何陋之有?”,与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相呼应。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突出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爱莲说》中写莲的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清高风度,“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清高。
10.《记承天寺夜游》中生动形象、贴切新颖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甫《望岳》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专项训练

情景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这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这一句则用比喻手法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朴实本质和文采修饰的协调关系指出了成为君子的标准。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光辉下日观峰以西诸峰颜色丰富错杂的特点,更赋予山峰以人的动态,形象生动。
(3)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它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写到了湖水景色的诗词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追求物质享受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1)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周敦顾在(爱莲说》中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也”。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赞美屈原“________”,而“________”也具有莲的高洁品德。
(3)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题写“天下为公“并以此作为毕生的理想追求。
“天下为公”一词出自于(礼记礼运》中“________,________"句。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前文对秋天萧瑟景物的描写转为对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态的描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情境默写训练
1.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2.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3.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才能邀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云:何陋之有?”,与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相呼应。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突出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爱莲说》中写莲的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清高风度,“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清高。
10.《记承天寺夜游》中生动形象、贴切新颖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甫《望岳》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
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杜甫《春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诗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16.杜甫《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念家人、感时伤怀的复杂情怀。
18.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却取早春咏叹,其中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0.《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赤壁》诗中表达作者辩证地看问题,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花草描写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28.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9.李煜《相见欢》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愁绪描绘出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被誉为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后代甘于自我献身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以江水为喻将“愁”写得真切、深刻。
45.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46.“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虞美人》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指出:成大事者只有经历种种磨难,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孟子认为“上天”通过三个方面的途径来磨炼“是人”的意志,其中身体的磨炼是:___________,
高三语文情境默写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