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CJJ 1-2-3-2C

54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 水泥砂 水泥砂砾 水泥碎石 水泥石屑 水泥石渣 水泥碎石土 水泥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 石灰砂砾 石灰碎石 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方案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施工方案 二O一九年二月

一、前言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研发并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与相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基本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可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降低30℃~40℃以上,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温拌混合料技术可节省燃油20%~30%,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排放50%左右,减少沥青烟等有毒气体排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节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 二、特点 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一样,适用于路面工程的各沥青结构层。因其具有有害气体排放少和在较低温度下仍有良好压实性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以下场合: 1)城市道路、人口密集区道路、隧道道面、地下结构工程道面等环保要求高的工程; 2)道路维修养护中的罩面工程; 3)较低环境温度条件下施工的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不宜在气温低于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或 2℃(其他等级道路)条件下施工,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除应遵照本指南的专门规定外,其他的要求和热拌沥青混合料一样,仍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其他等级道路在第一次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或施工经验不足时也应铺筑试验段。当同一施工单位在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与其他工程完全相同时,也可利用其他工程的结果,不再铺筑新的试验路段。试验路段的长度宜为100~200m。试验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通过试拌确定拌和工艺和参数,通过试铺确定摊铺、碾压工艺和参数等,并验证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正常路段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温拌沥青混合料研究

温拌沥青混合料研究 摘要: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沥青材料,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优势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弥补了传统材料的不足,其研发与应用对于集约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生产材料、应用领域以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温拌,应用,节能环保 Abstract: Warm mix asphalt mixture is a new type energy-saving asphalt material, and compare with traditional hot mix asphalt mixture and cold asphalt mixtures, it has obvious ecological advantages and broad prospects, make up for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deficiencie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nsive social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production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arm mix asphalt mixture to undert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Key words: asphalt mixture; mixing temperature; applicatio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P63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直以来,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施工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热拌沥青混合料高污染、高能耗的缺陷使得它已不能再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而与之相反的冷拌沥青混合料虽然低污染、低能耗,但其综合性能较低,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人们开始研发一种新的沥青材料来弥补传统材料的缺陷,于是,温拌沥青混合料应运而生。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降低了沥青的粘度,使其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搅拌和施工,在目前的实践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为110℃—130℃,施工温度为90℃¬¬—100℃,处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但其性能却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热拌沥青混合料。与传统沥青材料相比,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更高的环保效益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原理及技术类型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完整版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1.75 水泥砂2.05 水泥砂砾2.2 水泥碎石2.1 水泥石屑2.08 水泥石渣2.1 水泥碎石土2.15 水泥砂砾土2.2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1.68 石灰砂砾2.1 石灰碎石2.05 石灰砂砾土2.15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2.1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 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3)确定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的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按要求将沥青和矿料拌制成沥青混合料,并按上节表8-7(现行规范要求)或表8-9(新规范要求)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操作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2)测定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 首先,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并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在测试沥青混合料密度时,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密实程度选择测试方法。在工程中,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较密实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表干法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等不能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应采用蜡封法测定;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试件可采用体积法测定。 随后,在马歇尔试验仪上,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3.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以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表示)为横坐标,以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关系曲线如图8-6。 (1)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 根据图8-6,取马歇尔稳定度和密度最大值相对应的沥青用量a1和a2,以及与设计要求空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

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其特点是模量高、抗剪切能力强。那么沥青混凝土密度是多少呢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 水泥砂 水泥砂砾 水泥碎石 水泥石屑 水泥石渣 水泥碎石土 水泥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 石灰砂砾 石灰碎石 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 施工工艺要求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我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逐渐步入推广阶段。虽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仍待观察,但是将其作为基层或中面层来解决流动性车辙是有效的。因此各地交通部门和市政道路公司纷纷开始和设计部门合作将其作为中下面层进行推广。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 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合要求应纠正,如有松动或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压实时,不被挤压,移动。 4 喷洒封油层:先用人工将二灰碎石上的灰尘以及杂质,用风筒吹干净,吹至聚堆清理出路外。用洒水车洒一遍水,让基层顶面保持湿润。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边石,用土或石子压牢。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乳化沥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每平方米喷洒用量0.8~1.2 千克。最后均匀散布一层石屑。井口与收水口用铁板覆盖,油料摊铺时刷一层柴油,摊铺过去后立即找出。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1 .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50—170C。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C;温和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C。 2.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拌合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批准的工地配合比的要求,并应在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集料目标值的偏差,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 (1)来料的温度一定要满足摊铺温度,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0—150C。不超过160C为宜。为此在现场应有质量人员对油温进行测定。运料时,自卸车用篷布覆盖。 (2)车辆等候时,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倒车,停车,卸车应设专人指挥,防止运输车辆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影响摊铺质量。 (3)自卸车卸料后应将负载卸净,并听从指挥离开,避免粒料倒在摊铺机受料斗外影响摊铺工作正常进行。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 1 摊铺 (1)高程控制:施工前先在边石上用墨斗弹出每层油料的高程线(记得把虚高算上)。 摊铺底面层时用走高程的方法,路边一侧用边石(或钢丝线)做高程依据,路中一侧走导梁。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低面层的平整度,但是无法控制油料的厚度,所以要求二灰碎石的高程要准确。

沥青混凝土密度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1.75 水泥砂2.05 水泥砂砾2.2 水泥碎石2.1 水泥石屑2.08 水泥石渣2.1 水泥碎石土2.15 水泥砂砾土2.2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1.68 石灰砂砾2.1 石灰碎石2.05 石灰砂砾土2.15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2.1 石灰土砂砾2.15 石灰土碎石2.1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粉煤灰1.17 石灰粉煤灰土1.45 石灰粉煤灰砂1.65 石灰粉煤灰砂砾1.95 石灰粉煤灰碎石1.92

石灰粉煤灰矿渣1.65 石灰粉煤灰煤矸石1.7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1.28 石灰煤渣土1.48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碎石1.8 石灰煤渣砂砾1.8 石灰煤渣矿渣1.6 石灰煤渣碎石土1.8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2.1 碎(砾)石2.1 土1.7 土砂1.94 粒料改善砂、粘土1.9 砾石2.1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级配碎石2.2 级配砾石2.2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填隙碎石1.98 泥结碎(砾)石2.15 磨耗层砂土1.9 级配砂砾2.2 煤渣1.6 沥青碎石粗粒式2.28

细粒式2.26 沥青混凝土粗粒式2.37 中粒式2.36 细粒式2.35 砂粒式2.35 摘自交公路发[1992]65号《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附录一。 2.各种路面材料松方干密度如下:单位:t/m3 材料名称干密度 粉煤灰0.75 煤渣0.8 土1.15 矿渣1.4 煤矸石1.4 砂1.43 碎石1.45 石屑1.45 碎石土1.5 石渣1.5 砾石1.55 砂砾1.6 砂砾土1.65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重庆路快速路工程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简介: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按照拌和、摊铺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热拌混合料(HMA)和冷拌混合料(CMA)。热拌混合料拌和温度150-180℃,优点是主流技术、路用性能好,缺点是环境 污染重、能耗大、沥青老化较严重。冷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5-40℃(常温),优点是环保、节能、混合料可存储,缺点是路用性能很难与热拌混合料相比。如何保留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良好的特点并克服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重、能耗大、沥青存在老化等问题。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何在保留冷拌沥青混合料环保、节能等优势的同时克服其性能尚有差距的不足,成为努力的方向。而当今世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5月9日,云南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提出:我省的公路施工及养护中将逐步推广节能技术,重点开始温拌和燃油改煤技术等的推广。 在这些国际国内背景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应运而生。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是一类拌合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节能减排沥青混合料,其拌合温度为110℃ -130℃,摊铺和压实路面的温度为80~90℃,最低可达70℃。 该项技术起源于欧洲,于2000年起开始铺筑试验路,并在2000 年的国际沥青路面大会上首次进行交流。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主要分为四类:即沥青-矿物法(Aspha-Min)、泡沫沥青温拌法(WAM-Foam)、有机添加剂法、基于表面活性平台温拌法。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法,该技术由美国Meadwestvaco公司提出,2003年8月在南非铺筑了第一条试验路。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法,有三种工艺可以实现:乳化沥青法、浓缩液法、温拌沥青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浓缩液法和温拌沥青法。 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机理即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大大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的表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和反润湿、乳化和破乳、分散和凝聚、起泡和消泡以及增溶等一系列作用的化学品。浓缩液法施工工艺是将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浓缩液)直接加入搅拌锅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和。浓缩液法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温拌沥青法施工工艺是将表面活性剂直接加入到沥青中,制备温拌沥青。该温拌工艺不依据发泡或者降粘的原理,而是通过特殊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在温拌沥青混合料内部起到了降低集料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 适用范围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各结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的施工。 2 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复核水准点,必须全线联测。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准确测出中桩位置,并依据中桩确定各结构层边线位置。 3.1.2熟悉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班组长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前由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二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2 机具准备 3.2.1 拌和设备: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 3.2.2 运输设备:大吨位自卸汽车。 3.2.3摊铺设备:配备自动找平装置的摊铺机(有条件可配备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3.2.4碾压设备: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吨位宜大)。 3.2.5其他设备:装载机、空压机、水车、加油车、发电机、切割机、平板载重车等。 3.3 材料准备 原材料: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抗剥落剂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3.4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 3.4.1目标配合比设计包括: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作为拌和站的各冷料斗进料的比例及试拌使用。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宜按图3.4.1的步骤进行。

浅谈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越性

浅谈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越性 【摘要】作者在本文中分别从降低拌合成本、改善路用性能、改善工人的施工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浅谈了当今我国提倡使用新能源、节能降耗、减少雾气排放的一种路用新型材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点,为今后这种新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交通建设方面大面积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温拌沥青;混合料;优越性 所谓温拌沥青混合料(简称WMA),就是一种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其性能能够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它是通过添加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在混合料基本不改变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改进措施,使沥青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一般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低10-30℃,即120-130℃)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保持其不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技术,也称为温拌沥青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在不降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沥青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利用先进的温拌沥青技术完全可以使温拌沥青混合料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但由于其较低的拌和及压实温度,使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还有许多优点。 1.降低混合料的拌和成本 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使用成本方面能够大大降低。其一:由于加热石料的加热温度下降,混合料拌和的温度也相应明显降低,因此用其加热的燃油消耗量随之降低,其二:由于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沥青裹覆石料的难度下降,拌和能源消耗量和石料与机械磨损也相应下降,因此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根据大量的数据显示,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可降低燃油消耗量为20%以上。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生产同样多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和温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每生产1吨温拌混合料将节省1-1.5千克燃油,乳化沥青的投入量为6%时,假使生产30000吨温拌沥青混合料可节省30-40吨燃油,节省沥青约为450吨,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成本大大降低。 2.减轻了沥青老化,改善路用使用性能 大量的研究显示,当温度高于100℃时,沥青温度每提高10℃,沥青的老化速率将提高一倍,这样无形之中就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降低,显著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现象,从而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3.减轻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量,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工人的施工环境质量 由于单位成品料的燃油消耗量的降低,随之而来的油料燃烧时排放的有害气

关于LH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7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7.1 一般规定 7.1.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上面层、中面层及下面层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7.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表7.1.2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当采用圆孔筛作为过渡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 7.1.3 应根据不同地区道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从表7.1.3中选择适当的结构组合,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7.1.3.1应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撤、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情况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注:当铺筑抗滑表面层时,可采用AK-13或AK-16型热拌沥青混合料,也可在AC-10(LH-15)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嵌压沥青预拌单粒径碎石S-10铺筑而成。 7.1.3.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 7.1.3.3 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面层宜采用抗滑表面混合料,其他等级公路及少雨干燥地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表层。 7.1.3.4 沥青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及细粒式用于上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砂粒式仅适用于通行非机动及行人的路面工程。 7.1.3.5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7.1.3.6 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沥青面层宜采用I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作表层。 7.1.4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7.2 施工准备 7.2.1 基层准备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要求。 7.2.2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拌沥青混合料是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方法,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依靠先进的搅拌设备,将优质的组成材料,经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行充分的加热拌和,达到精确、均匀的路用混合料材料。 1工艺特点 成套大型机械施工,循环往复式作业,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2适用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以下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含SMA 混合料)生产。 3工艺原理及设计要点 3.1工艺原理 将不同规格的冷砂、石料经冷矿料储存及配料装置的给料机进行初配后,由冷矿料输送机送至干燥筒烘干、加热后从滚筒排出,由热矿料提升机送入筛分装置进行二次筛分;筛分好的各种砂、石料分别储存在热储料仓的隔仓,然后按预先设定的比例先后进入热矿料称料斗称重计量,此外,储存在保温罐的热沥青由沥青输送泵经带保温的沥青管道,抽送至沥青称量桶称重计量;各种材料按配合比分别计量后,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先后投入到搅拌器进行强制搅拌,掛待拌和均匀后,或直接卸入运输车中,或送至成品料储存仓暂时储存。 3.2设计要点 3.2.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其种类按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见表1。 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混合料类别 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公称 最大 粒径 (mm) 最大粒 径(mm) 连续级配间断级配 沥青碎石 沥青混凝 土 沥青稳定 碎石 排水式沥青 磨耗层 排水式沥青碎 石基层 特粗式ATB-40 ATPB-40 37.5 53.0 粗粒式 ATB-30 ATPB-30 31.5 37.5 AC-25 ATB-25 ATPB-25 26.5 31.5 中粒式AC-20 AM-20 19.0 26.5 AC-16 OGFC-16 AM-16 16.0 19.0 细粒式AC-13 OGFC-13 AM-13 13.2 16.0

沥青混合料考试试卷

沥青混合料考试试卷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1题 一般情况下,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 ℃ ℃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 批注: 第2题 用灌砂法测定压实,采用量砂应洁净,量砂粒径为()mm。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 批注: 第3题 量砂松方密度标定时,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用灌砂筒在标定罐上灌砂,测定()。标定应进行三次。A.装满标定罐后的剩余砂质量B.装满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C.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D.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内的砂质量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4题 当被测层粗糙度较大时,应()。A.更换被测层位置B.整平被测层表面C.在挖坑前测定填充表面空隙所需的量砂质量D.在挖坑前测定填充孔隙所需的量砂质量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5题 该光盘引用规程中的两种干密度计算方法有无实质性区别()。A.有B.无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6题 通常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就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明显降低。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7题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A.增加B.出现峰值C.减小D.保持不变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8题 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A.大B.小C.相同答案:A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9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10题 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 )的验证性指标。A.耐久性B.低温抗裂性C.高温稳定性D.抗滑性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

论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与步骤

论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与步骤 https://www.360docs.net/doc/0e6092791.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5-22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3月上旬刊供稿文/范晓鹏 [导读]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摘要: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为理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检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 0 引言 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本文结合规范有关条款及实际,就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标准密度取值、实际密度测试方法及压实度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理论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对任意一种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都是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项目,在路面质量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以下简称“测试规程”)给出其定义式为:K=ρs/ρox100(%)式中:K—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ρ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实际密度(g/cm3),ρo—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中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为拌和厂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ρs或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ρo,客观上实际密度和标准密度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定值,因此,压实度也为定值。但由于标准密度取值方法、实际密度试验方法等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检测 按照现行规范,标准密度可以有两种取值方法,即试验路段路面芯样密度或当天取样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制件密度。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经验,我们发现此二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1 试验路段路面芯样的密度我们知道,在正式摊铺之前都要铺筑试验路段,其目的主要是:①确定生产采用的标准配合比;②确定松铺系数;③确定碾压方法和碾压遍数。只要确定了上述参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即可正常进行。在确定上述参数时,压实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当然,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所有的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压实度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检测方法与标准探讨 1 现行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简介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 在沪宁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与评估报告中引用了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检验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是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标准进行计算,芯样密度仍按上述方法从路面面层中钻取实测,压实度要求标准为92%。最大理论密度是取松散沥青混合料用真空法测定 (T0711-93),将混合料试样浸入水中,在真空度为97.3kPa下持续15±2min,解除负压后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这样用最大理论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2 两种不同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研究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理论,对于同一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上述两种压实度应存在相关关系。现将沪宁高速公路一些标段路面的下面层(AC-25Ⅱ型沥青混合料)、中面层(AC-25Ⅰ型沥青混合料)和上面层(AC-16B型沥青混合料)两种压实度检测结果按下式线性关系作回归分析: Y=A+BX 式中Y-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X-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 A、B-回归系数。 分析结果列于表1。 3 分析和建议 对比分析表1所列检测结果,可得出如下结果: (1)两种不同的压实度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已接近于1。 (2)按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合格标准为96%。当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X=96时,其对应的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Y值:上面层各标段的算术平均值为91.71,中面层平均值为92.34,下面层平均值为91.15。由此可见,我国规范按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6%与美国Superpave法按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要求到92%的标准是一致的。 两种不同压实度的检测结果和相关关系表1 路段苏州A 苏州A 苏州A 苏州B 常州D 镇江E 镇江F 镇江F 南京G 镇江F 南京G 结构层位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上面层中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下面层 测点数 7 10 5 10 6 6 6 19 7 18 14 马歇尔试件密度 (gcm3) 2.603 2.593 2.590 2.444 2.572 2.512 2.497 2.446 2.462 2.424 2.443 最大理论密度 (gcm3) 2.715 2.709 2.715 2.561 2.699 2.638 2.626 2.545 2.554 2.554 2.572 A 2.151 16.211 4.800 5.424 18.276 4.512 1.043 2.481 -1.050 0.674 0.666 B 0.936 0.791 0.904 0.899 0.765 0.906 0.940 0.935 0.974 0.942 0.943 r 0.995 0.952 0.999 0.993 0.951 1.000 0.999 0.986 1.000 0.999 0.99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各结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的施工。 2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40-2005)。 2.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FTGF80/1-2004)。 2.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3技术准备 3.1.1复核水准点,必须全线联测。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准确测出中桩位置,并依据中桩确定各结构层边线位置。 3.1.2熟悉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班组长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前由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二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2机具准备

3.2.1拌和设备: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 3.2.2运输设备:大吨位自卸汽车。 3.2.3摊铺设备:配备自动找平装置的摊铺机(有条件可配备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3.2.4碾压设备: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吨位宜大)。 3.2.5其他设备:装载机、空压机、水车、加油车、发电机、切割机、平板载重车等。 3.3材料准备 原材料: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抗剥落剂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标准。 3.4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 3.4.1目标配合比设计包括: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作为拌和站的各冷料斗进料的比例及试拌使用。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宜按图3.4.1的步骤进行。

添加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6092791.html, 添加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 作者:吴超凡,曾梦澜,王茂文,夏漾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实验室沥青粘度试验与混合料击实试验,探讨添加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的合理确定方法。试验结果与结果分析显示,传统沥青等粘度原则方法远远低估了Sasobit的降温效果,不适用于添加Sasobit的沥青混合料。提出了混合料等体积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中值的方法,同时适用于净沥青混合料与Sasobit沥青混合料。对于净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等体积原则方法与沥青等粘度原则方法确定的压实温度实际相同;对于Sasobit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等体积原则方法确定的压实温度与厂商的建议与迄今的实践一致。鉴于导致Sasobit 沥青表观粘度与实际流动性差异的因素对相对值的影响有限,建议了合理假定,分别确定Sasobit 混合料压实温度的上下限以及混合料拌和温度上下限。 关键词:道路工程;温拌沥青混合料;Sasobit;拌和与压实温度;等体积原则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Determination of Mixing and Compaction Temperatures for Warm Mix Asphalt with Sasobit WU Chaofan1,2, ZENG Menglan2, WANG Maowen3, XIA Yang2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China, 410082; 2. Hunan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Changsha, Hunan, China 410015; 3. Hunan Chang-Ji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Changde, Hunan, China, 415000) Abstract: Asphalt binder viscosity tests and mixture compac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reasonabl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ixing and compaction temperatures of warm mix asphalt (WMA) with Sasobit additive. Test results and result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raditional binder equiviscous principle is not applicable to Sasobit mixture due to significant underestimation of temperature-decreasing effect of the additive. A mixture equivolumetric principle is proposed, which is applicable to both neat binder and Sasobit mixtures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temperature. For neat bind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