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涂片检查在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
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
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涂片培养;痰标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49-0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医院诊疗过程中,患者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实施尿液检查,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液检查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涂片是通过自然咳嗽所获取,痰涂片极易受到口腔内的正常细菌所污染,降低病原菌的检出率,还会导致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1]。
痰涂片镜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高,痰涂片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有效提高[2],痰标本涂片为呼吸道感染的诊疗和诊断提供有效证据[3]。
笔者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获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主要分为A级、B级,C级标本送至科室重新采集。
1.2 方法(1)采集晨痰。
将收到的痰液,作为标本分为A、B、C类级:A类主要为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10,合格;B类有部分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25,较为合格;C类有口水或者泡沫痰,白细胞低于10,上皮细胞超过25,不合格。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引言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尽管真菌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相对较少见,但随着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数量的增加,真菌感染的检测和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旨在对这两种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痰真菌培养痰真菌培养是一种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真菌感染的常规方法。
该方法能够判断真菌感染的种类,并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
真菌培养的原理是将痰样本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适当的条件培养出真菌的菌落。
通过观察和鉴定菌落的特征,可以确定真菌感染的种类。
痰真菌培养的优点在于其特异性高,可以准确地鉴定感染的真菌种类。
痰真菌培养可以提供真菌的药物敏感性信息,指导治疗的选择。
痰真菌培养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培养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才能得出结果,这会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痰真菌培养的结果会受到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影响,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涂片镜检查涂片镜检查是一种快速而直接的方法,可以迅速识别呼吸道标本中的真菌感染。
该方法通过制备痰涂片,直接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特征。
一般情况下,涂片镜检查包括染色和无染色两种方法。
染色方法包括格拉姆染色、石蓝染色等,可以增强真菌细胞的可见性,提高检出率。
而无染色方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形态特征。
涂片镜检查的优点在于其快速性和直接性。
通常情况下,涂片镜检查可以在数分钟内得出初步结果,可以及时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
涂片镜检查还可以观察到真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丝、孢子等,对于真菌感染的鉴定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涂片镜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涂片镜检查对真菌菌量要求较高,菌量较少时可能会漏诊。
由于涂片镜检查的结果是主观判断,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一定的限制。
价值分析痰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查是常用的下呼吸道感染真菌检测方法。
两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1. 引言1.1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的概述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痰真菌培养是通过将患者的痰样本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出真菌,从而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和数量。
涂片镜检查则是通过将痰样本涂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形态和数量。
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真菌病原体,并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真菌感染,指导合理用药,避免抗真菌药物的滥用。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比较分析,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
【2000字】1.2 研究背景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随着临床病例的增多,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愈发重要。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作为诊断手段之一,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痰真菌培养是一种通过培养方法检测痰中真菌的技术,可用于确定真菌感染的种类和药敏情况。
而涂片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痰中的真菌结构和特征,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这两种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的价值和局限性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分析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3 研究目的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这两种检查方法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价值。
痰涂片合格标准

痰涂片合格标准痰涂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痰涂片的制备和染色,可以观察痰液中的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白细胞等情况,对于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痰涂片的合格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痰涂片的制备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在采集痰液样本后,应立即将样本涂抹于玻璃载玻片上,然后用火焰烘烤至干燥。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细菌污染,保持无菌操作。
制备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染色处理,确保染色效果清晰,有利于后续观察和分析。
其次,痰涂片的染色质量也是衡量其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染色是痰涂片制备的关键环节,染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不同的染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原体检测。
在进行染色时,应严格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的浓度,确保染色效果清晰、准确。
此外,观察痰涂片的过程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在观察痰涂片时,应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观察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确保不遗漏任何细微的异常情况。
最后,对于痰涂片的结果判读也需要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
医学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痰涂片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痰涂片的合格标准涉及到制备、染色、观察和结果判读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依照标准操作,确保痰涂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痰涂片检查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分析

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讨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
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的51份痰样本,均采用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分析其一致性和合格率。
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相比,痰涂片检查灵敏度95.2%(40/42)、特异度88.9%(8/9)、准确率94.1%(48/51)、阳性预测值97.6(40/41)、阴性预测值80.0%(8/10),痰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
经检验显示,在51分痰标本中,其中大肠埃希菌21.6%(11/51)、肺炎克雷伯菌33.3%(17/51)、金双色葡萄球菌31.4%(16/51)为病原菌主要菌株。
结论痰标本合格率与培养结果一致性较高,通过痰涂片检查可提升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痰涂片检查;细菌培养;一致性;痰标本;合格率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对协助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痰细菌学检查结果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感染情况,避免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1]。
本文结合我院的51份样本,均采用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分析其一致性和合格率。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的51份痰样本,来自于51名住院患者,其中27名男性,24名女性,年龄24至76岁,平均(46.7±4.5)岁。
1.2标本采集在清晨早床后用清水漱口,用力自肺部用力咳,将痰液存放至无菌瓶当中。
经过痰诱导后,用纤支镜蘸取痰液送检。
1.3涂片检查将脓性较强或带有血丝的痰标本作为涂片检测样本,均匀涂在薄片上,并用革兰染色镜检查。
以在低倍视野中发现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中细菌个数≥25个为判断标准。
根据细菌所称形态判断目标菌。
1.4细菌培养合格的痰标本在经过消化后分别接种在平板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CHROMagarTM假丝酵母菌显色平板),完成后将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孵育箱中,箱内温度35℃恒温;CHROMagarTM假丝酵巧克力平板平整放置在CO2母菌显色平板凭证放置在30℃恒温箱;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痰真菌培养及涂片镜检查是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分析。
一、痰真菌培养的价值
痰真菌培养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它能够直接分离出真菌,并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类,
可以为医师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痰真菌培养的阳性率
很高,可达到70%-80%,就算炎症状态降低,病人需要依赖激素治疗时,也可检出一定数
量的真菌。
二、涂片镜检查的价值
涂片镜检查是一种简便而精确的诊断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痰中的真菌形态和结构,
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得出病情状况和真菌感染定量,有助于确定真
菌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更重要的是,涂片镜检查可以在诊断过程中快速发现真菌形态的改变,提前发现感染的变化和恢复情况。
在轻度感染和初期感染时,涂片镜检查是一种很好
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师提前发现并治疗真菌感染。
三、综合分析
痰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为医师提供
更加全面的诊断信息,对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患者而言,尽早诊断和治疗,可
以避免病情恶化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痰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查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
但是,由于真菌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等,所以在使用这两种诊
断手段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变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多种因素,才能
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痰涂片检查在肺结核病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 通 用 的螺 旋 盖 痰 瓶 ,或可 密 封 塑 料 盒 、蜡 纸 盒 。痰 标 本性 状 属 于 干 酪痰 、褐 色 血 痰 、黏 液 痰 为 合 格 标 本 。 干 酪 痰 的 标 本 外 观 以 黄 色 ( 酪 奶 色) 、脓 样 、团 块 状 的肺 部 分 泌 物 为 主 , 黏 度 较 低 。染 色镜 检 后 可 见 大 量脓 性 炎 症 细 胞 ,肺 上 皮 脱 落 细胞 ,此 类 标 本 是 由肺 部 深 部 咳 出 ,对 肺 结 核 的 诊 断价 值 最 高 ;血痰 标 本 是 黏 液 痰 或 干 酪 痰
正确 的 留痰 方 法 是 ,在 留 痰 之前 先 用 清 水 漱
受 ,但 对在 治疗 前 及 治 疗过 程 中要 定 期 查 痰 还 不 能理 解 甚 至不 能 接 受 。 其 实痰 涂 片 检 查 对 治 疗 和 控制肺结 核病是 极为 重要 和必不可 少 的。 首 先 ,痰 涂 片检 查 是诊 断肺 结 核 病 以及 判 断 肺 结 核 病传 染 性 强 弱 的最 直 接 、最 主要 的依 据 。 疑 有肺 结 核 病 除进 行 X线 胸 透 、摄 片检 查 外 ,必
标 本 中 混有 血 液 而 成 ,颜 色 为 褐 色 或 深 褐 色 ;黏
液痰 的标 本 外 观 以 白色 、黏 度 较 高 的肺 部 和 支气 管分 泌物 为 主 。唾 液标 本 整 体 外 观 以透 明 或半 透 明水 样 、黏度 较 低 的 口腔 分 泌 物 为 主 ,标 本 中有 时伴 有 气 泡 ,此 类标 本 检 出率 很 低 ,属 于 不 合 格 标 本 。痰 标 本 不 合 格者 ,应 予 以进 一 步 指 导并 要 求 其 重新 送 检 。 初次 就 诊 需 查 痰 者 ,要 求 送 检 三 个 痰 标 本 :① 即 时痰 :就 诊 当 时 咳 出 的痰 ;② 夜 间 痰 :前 一 天 晚 间 咳 出 的痰 ;⑧ 清 晨 痰 :起 床 后 深 咳 吐 出 的痰 ,其 中 以清 晨 第 一 次 咳 出的 痰 效 果
涂片检查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应用意义?唐志鹏

涂片检查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有什么应用意义?唐志鹏发布时间:2023-07-10T12:53:07.677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唐志鹏[导读] 涂片检查是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涂片检查是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包含痰标本涂片检查、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便标本涂片检查、真菌涂片检查等,不同类型涂片检查的应用意义具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分别说说各种类型涂片检查的应用意义。
1.痰标本涂片检查痰标本涂片检查是取痰液标本进行涂片和镜检,观察微生物状况,而痰液是肺泡、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因此,痰标本涂片检查可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吸虫等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
痰标本涂片检查还能发现少见菌或特殊菌感染,如奴卡菌是一种少见菌,但是,其会引起慢性化脓性、播散性、恶急性疾病,早期检出奴卡菌对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革兰染色阳性、短或长的分枝菌丝,高度提示这类菌丝属于可疑奴卡菌,再采用改良Kinyoun抗酸染色法进行复查,可检出奴卡菌。
另外,痰标本涂片检查还能快速检出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类型,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评估疗效和进行疾病预后判断等。
2.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无菌体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指的是取受检者血液、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关节腔积液、鞘膜液等体液作为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其中,血液涂片检查主要是取受检者末梢血或静脉血进行涂片检查,可检出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形态等是否异常以及机体是否携带病原体。
脑脊液涂片检查可以检出受检者是否存在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水肿等疾病。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涂片检查可检出淋巴瘤、白血病、腺癌、鳞癌、免疫岛病等。
关节腔积液涂片检查可检出关节腔积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若中性粒细胞<0.30,白细胞数为(3-5)×109/L,提示机体发生绒毛结节状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轻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若中性粒细胞>0.50,白细胞数为(12-50)×109/L,提示机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重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涂片检查在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09-08-11T17:15:42.8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1期供稿作者:栾杰 (哈尔滨市第八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 [导读]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老年和儿童致病和致亡的普遍原因[1]。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100-02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老年和儿童致病和致亡的普遍原因[1]。
因此确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呼吸道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
对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够较为直接了解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从而较快地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
1 操作简单、易开展,能快速帮助临床做出诊断和治疗
我国部分实验室对细菌检验开展得不够理想,加上细菌检验技术人员缺乏,细菌检验操作不规范,特别是痰细菌培养中,由于痰标本质量不易把关,导致不可靠结果较多,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和误导用药,致使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及传播,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2]。
所以对细菌检验开展得不理想的实验室开展对痰细菌涂片检查,既可避免不可靠结果的出现,又可帮助临床快速诊断。
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正常菌群,下呼吸道分泌物易受到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所以造成病原菌判断和结果的复杂化,如痰涂片检查见有大量的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小于1:2.5[3]),并可见到大量的细菌则具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见有大量单一G-杆菌或G+球菌;(2)见有少量的G.双球菌或少量G+链球菌,同时可见大量G-杆菌或G+球菌;(3)见有少量的G-双球菌和G+链球菌,同时可见大量G-杆菌或G+球菌。
如见有以上三种情况应立即报告临床,帮助临床快速做出诊断和治疗。
如能结合培养且培养结果和涂片结果吻合则诊断意义更大。
2 对厌氧菌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近年来,国内从临床感染病例中分离出厌氧菌的报道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已认识到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但我国大多数实验室没有将厌氧菌培养作为常规检验开展,加上厌氧菌鉴定技术条件复杂和培养装置造价昂贵,一股实验室和基层单位难以开展和普及厌氧菌培养的工作,造成厌氧菌的漏检率很高。
所以涂片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厌氧菌感染起到很人的作用。
如多次直接涂片见到大量的白细胞和火量细菌,但普通需氧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再结合临床症状,则可考虑为厌氧菌感染。
这样可把信息快速地提供给临床,及时指导临床做出诊断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造成耐药菌株产生。
所以,如无条件做厌氧菌培养的实验室,在对痰液作普通需氧培养的同时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有助于厌氧菌的诊断和治疗。
3 对真菌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随着广普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深部真菌的医院内感染逐年增高,调查资料显示以念珠菌感染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占89.1%[2]。
曲霉菌的感染在院内感染中的位置也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对真菌的检出显得日益重要。
人的口腔正常寄生有大量的真菌,痰标本极易受口腔真菌的污染,所以如不做痰涂片就直接做痰真菌培养往往阳性率极高,易造成临床诊断的错误。
痰涂片镜检见有大量白细胞和大量菌丝或假菌丝及芽生孢子,则可提示临床真菌感染的信息,让临床早期做出诊断和治疗,这样可避免因真菌培养时间长而造成延误诊断和治疗,避免过多抗菌药物的使用。
4 在结核菌感染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们开始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表示赞扬时,近两年来结核菌的感染又开始大面积漫延,结核病不断回升,我国是结核病受害大国,要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是及时发现,治疗和管理好痰排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
痰检是筛查传染源的基础,也是考核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结核菌检查手段不多,结核菌PCR检测价格昂贵,不易普及;结核菌培养时间长不利于临床早发现,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杆菌是临床常用的简易、快速的检查方法,它能快速地帮助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并及时地采取预防和隔离措施。
5 对苛养菌和某些特殊菌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据报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感染占绝大部分,这三种细菌均为苛养菌,实验室检查不易检出,易漏检,不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这三种细菌的形态特征与其它细菌有一定的差异,痰直接涂片检查如见有革兰阳性成双排列,矛头状,钝端相对,尖端向外则怀疑为肺炎链球菌;如见有革兰阴性细长杆菌,形态多样,长短不一则怀疑为嗜血杆菌;如见有大量白细胞并可见有大量革兰阴性、肾形、成双排列的球菌则可怀疑为卡他莫拉菌感染;还有些诺卡菌培养生长缓慢,易被漏检,所以在痰涂片检查时如见有细长丝状、分支如蜘蛛状排列的革兰阳性杆菌可怀疑为诺卡菌感染。
以上信息快速地提供给临床,能及时地帮助临床做出诊断和治疗。
避免因实验室的原因延误诊断和治疗。
6 在其它疾病诊治方面的作用
痰液涂片镜检有时还会获得意外信息。
可发现非白细胞有核细胞时提示癌细胞的可能,这样可提示临床医生做肿瘤细胞检查。
特别是肺癌,其诊断意义更为明显;此外痰液直接涂片还有利于发现活动的原虫、寄生虫等。
总之,痰涂片检查能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许多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它比较适应现代临床的需求,有助于临床全面评价病情和确定处理方针,避免盲目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节约抗生素资源。
参考文献
[1]梁冰,孙英姿,付海波,等.痰标本直接涂片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治的价值评估[J].医学检验进修杂志,2001,8:29.
[2]肖卓.痰涂片革兰氏染色临床价值探讨[J].黑龙江医学,2004,28:682.
[3]庞载元,张婷.涂片直接观察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