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2滴定分析习题库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考试题目)

化验员季度考试试题(滴定分析基本操作)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在滴定分析中,要用到三种能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仪器,即、和。
2、滴定管是准确测量的仪器。
3、滴定管按其容积不同可分为、和。
4、在滴定管的下端有的称为酸式滴定管,的称为碱式滴定管。
5、酸式滴定管适用于装溶液,不适宜装碱性溶液,因为。
6、碱式滴定管适宜于装溶液,能与胶管起作用的溶液,如、、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7、滴定分析最好在中进行,必要时也可在中进行。
8、滴定时,应使滴定管尖端部分插入锥形瓶口下处。
9、滴定过程中,应边滴边摇,摇动时向同一个方向作而不应前后振动,因为。
10、滴定管在注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后才能读数,目的是使。
11、滴定管读数时,应用拇指和食指拿住使管身保持垂直后读数。
12、对于无色溶液或浅色溶液,读数时应读弯月面,对于有色溶液,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面两侧相切。
13、滴定管进行滴定时,最好每次从开始,这样可固定在某一段体积范围内滴定,从而。
14、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将管的下口插入欲洗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会产生吸空,,太深会。
15、移液管调节液面时,应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管身保持,略为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
16、移液管调节好液面后,在放出溶液前,应将尖端的液滴。
17、移液管在放出溶液时,应使锥形瓶倾斜,移液管,管下端。
18、移液管在放出溶液时,当溶液流完后尖端接触内壁后,再将移液管移去。
19、残留在移液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
20、容量瓶主要用于或。
21、容量瓶在定容过程中,加蒸馏水稀释到约体积时,将容量瓶,切勿,这样可作初步混匀,避免混合后。
22、容量瓶在摇匀过程中,应用按住塞子,顶住瓶底边缘,将容量瓶,再倒转过来,使,如此反复,即可混匀。
23、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以防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容量瓶可在烘箱中烘干。
()2、如需使用干燥的容量瓶,可用电吹风吹干。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复习题单项选择1.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是A 提高药物分析的研究水平B 提高药物的经济效益C保证药物的绝对纯净D 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 提高药物的疗效2 我国现行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A 《中国药典》B 《局颁药品标准》C 《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D A和B项E A、B、C三项均是3 关于《中国药典》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 是收载所有药品的法典B 是一部药物词典C 是我国制定的药品质量标准法典D 是由国家统编的重要技术参考书E 是从事药品生产、使用、科研及药学教育的依据4 关于药典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是由国家统一编制的重要技术参考书B 是从事药物生产、使用、科研及药学教育的依据C 是国家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国家法典,具有法律作用D 药典未收载的药物品种,一律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E 药典已收载的药物品种,地方可根据地区的情况作适当处理5 对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分析检验,其结果仅含量测定不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中规定的要求,则该药品为A 合格药品B 优等品C 二等品D 三等品E 不合格药品6 药品的鉴别是证明A 未知药物的真伪B 已知药物的真伪C 已知药物的疗效D 药物纯度E 药物的稳定性A JPB BPC USPD ch.pE ph.Eur7 《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8 《英国药典》英文缩写为9《日本药局方》英文缩写为10 《美国药典》英文缩写为11 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A 相对密度B 黏度C 比旋度D 折光率E 旋光度12 相对密度测定法中的比重瓶法适合于测定A 不挥发或挥发性很小的液体药物B 固体药物C 易挥发的液体药物D 气体药物E 受热晶型易改变药物13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液体相对密度是指A 20℃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B 18℃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C 22℃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D 30℃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E 15℃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14 《中国药典》2005版对药物进行折光率测定时,采用光线是A 日光B 钠光D线 C紫外光线 D 红红外光线 E 可见光线15 比旋度是指A 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B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C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D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E 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0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16 药物杂质检查的目的是A 控制药物的纯度B 控制药物的疗效C 控制药物的有效成分D 控制药物的毒性E 检查生产工艺的合理性17 检查药物中氯化物时,为排除某些弱酸盐的干扰,应加入一定量的A 稀氨液B 硫酸C 稀硫酸D 稀硝酸E 稀盐酸18 对照法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氯化物的最大允许量存在于A 供试品中B 供试品溶液中C 标准氯化钠溶液中D 对照溶液中E 白色浑浊中19 炽灼残渣如需留作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采用A 800℃B 700-800℃C 600-700℃D 500-600℃E 500℃以下20在古蔡法检查砷装置中,装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A 吸收多余的氢气B 吸收氯化氢气体C 吸收硫化氢气体D 吸收砷化氢气体E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1 检查氯化钠的酸碱度,采用的方法是A 酸碱滴定法B 指示剂法C PH值测定法D 广泛PH试纸法E 以上都不是22—26共用答案A 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B 氯化钡溶液做沉淀剂C 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D 硫氰酸铵溶液做显色剂E 溴化汞试纸做显色剂22 重金属检查23 氯化物检查24 硫酸盐检查25 铁盐检查26 砷盐检查27某药物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和碘试液,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
分析化学复习题

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在后面)一、判断题专项训练判断题,(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10 分)第一组训练1.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越高,即E 越小,采样单元数n越大。
2.滴定分析法中,当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定量反应完全时的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也就是滴定终点。
3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是一个六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六种存在形式。
4.醋酸(HOAc)的共轭碱是OAc-,HCO-3是两性物质。
5.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能指示终点,其实质是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有色配合物,且K MIn<K MY,才能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EDTA取代MIn中的In。
6.酸效应系数用来描述溶液H+的浓度对配位滴定剂配位能力的影响,酸效应系数越大,酸效应越严重,配位体的配位能力下降。
7.条件电极电位校正了一定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位,反映了离子强度与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
8.重量分析要求制备纯净的沉淀,应尽量克服共沉淀现象。
9.显色反应中,显色酸度、温度、显色剂用量及其他试剂用量等都是影响显色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显色酸度。
10.当T为15%~65%时,即A在0.2~0.8时测量误差≤±2%。
第二组1.筛号也就是网目,它是以每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筛号越大则筛孔直径越小。
( )2.按分析试样的多少,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其固体试样量在0.1 ~ 10 mg的分析称为超微量分析。
--------------------------( )3.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会产生随机误差。
---------------( )5.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是一个六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六种存在形式。
------------------------( )6. 常用的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有三类:自身指示剂、淀粉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大学实验化学 滴定分析法

大学实验化学 滴定分析法难题解析 [TOP]例12-1 称取1.6160 g 硫酸铵固体,用水溶解后,转入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25.00 mL ,加过量NaOH 蒸馏,再用40.00 mL 0.051 00 mol·L -1的H 2SO 4溶液吸收产生的NH 3,剩余的H 2SO 4用17.00 mL 0.096 00 mol·L -1的NaOH 溶液中和(返滴定)。
计算试样中NH 3的质量分数。
反应式为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解 (NH 4)2SO 4与NaOH 的反应式为:(NH 4)2SO 4 + 2NaOH = 2NH 3 + Na 2SO 4 + 2H 2OH 2SO 4吸收NH 3的反应式为: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返滴定反应: 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由上述反应式可得出计算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式为:)(NaOH 21)SO (H )(NH 21423n n n -=mL25.00mL 250.00 )L mol 00 0.096L 1017.0021 Lmol 00 0.051L 10(40.002)(NH 1-3-133⨯⋅⨯⨯⨯-⋅⨯⨯⨯=--n 根据质量分数: )()(N H )(N H )NH ()NH(3333试样(试样)=m M n m m =ω0.25751.61617.002101017.00)00 0.0961/200 0.051(40.00)(NH 33=⨯⨯⨯⨯⨯⨯-⨯=-ω例12-2 精确吸取氯化钙(M r =111.0)注射液2.00 mL ,用水稀释并加过量草酸铵使之沉淀,所得草酸钙沉淀分离洗净后,加稀硫酸使沉淀完全溶解。
用c (KMnO 4) = 0.020 00 mol·L -1的溶液滴定所析出的草酸,用去KMnO 4溶液26.12 mL 。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复习题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复习题第三章复习题⼀、选择题(可能多选)1. 汽油等有机溶剂着⽕时,不能使⽤下列哪些灭⽕剂:A,砂; B.⽔;C.CO2D.CCl4C.2、3、4、1 D. 4、1、2、33. 下列贮存试剂的⽅法中何者是错误的?A. P2O5存放于⼲燥器中;B. SnCl2密封于棕⾊玻璃瓶中;C. NH4F密封于棕⾊玻璃瓶内;D. KOH密封于塑料瓶⼩;4. 现需配制0.2mol/L HCl溶液和0. 2mol/LH2SO4溶液,请从下列仪器中选⼀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A 容量瓶;B 移液管; C. 量筒;D.酸式滴定管;5. 欲取50 m1某溶液进⾏滴定,要求容积量取的相对误差≤0.1%;在下列量器中宜选⽤何者?A.50ml量筒: B. 50ml移液管;C.50ml滴定管; D 50ml容量瓶;6. 现需配制0.1000mol·L-1 K2Cr2O7溶液,请从下列量器中选⽤⼀最合适的量器:A.容量瓶 B 移液管;c.量筒;D 酸式滴定管;7. 沉淀灼烧温度⼀般⾼达800℃以上,灼烧时常⽤下何种器⽫:A.银坩埚; B 铁坩埚; C 镍坩埚; D 瓷坩埚8. 使⽤碱式摘定管进⾏滴定的正确操作⽅法应是:A. 左⼿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B.左⼿捏于稍⾼于玻璃珠的近旁;C.右⼿捏于稍⾼于玻璃珠的近旁;D.左⼿⽤⼒捏于玻璃珠上⾯的橡⽪管上。
9. 下列哪些操作是错误的?A.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量筒量取⽔;B. 把K2Cr2O7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把Na2S2O3标准溶液贮于棕⾊细⼝瓶中,D. ⽤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时,滴定速度要慢些;10. 下列物质的⼲燥条件中何者是错误的:A. 邻苯⼆甲酸氢钾在105~110℃的电烘箱中;B. Na2CO3在105~110℃电烘箱中;C. CaCO3放110℃的电烘箱中⼲燥;D.H2C2O4·2H2O放在空的⼲燥器中;D. NaCl放在铂⼲埚中500~650℃保持40~50分钟并在硫酸⼲燥器中冷却。
化学分析工复习题(有答案)..

化学分析工高级理论知识复习一、 单项选择。
1、可以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含硫化合物是( B )。
A 、硫醇B 、磺酸C 、硫醚D 、磺酰胺2、在实际中,广泛使用(D )水解法测定酯的含量。
A 、醇B 、盐C 、酸D 、碱3、消除试剂误差的方法是( A )。
A 、对照实验B 、校正仪器C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D 、空白试验4、可逆反应2HI (气) H 2(气)+I 2(气)这一可逆反应,在密闭容中进行,当容器中压强增加时,其影响是( A )A 、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同程度增加B 只增加正反应的速率C 、只增加逆反应速率D 、正反应速率比逆速率增加得快5、5.12707.71303.40234.0⨯⨯的结果是( D ) A 、0.0561259 B 、0.056 C 、0.05613 D 、0.056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砝码若有灰尘,应及时用软毛刷清除B 、有空腔的砝码有污物,应用绸布蘸少量无水乙醇擦洗C 、砝码可以随意放置在砝码盒内D 、出现氧化污痕的砝码应立即进行检定7、铁矿石试样常用( A )溶解。
A 、盐酸B 、王水C 、氢氧化钠溶液D 、水8、以BaCl 2作为SO 42-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 B )。
A 、100%B 、20~30%C 、50~80%D 、100~150%9、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B )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 、甲、乙两组相同B 、甲组比乙组高C 、乙组比甲组高D 、无法判别10、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0%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报告、合理的是( D )。
A 、(30.78±0.1)%B 、(30.78±0.1448)%C 、(30.78±0.145)%D 、(30.78±0.14)%11、以E-V 曲线法进行电位滴定,若所绘曲线形状不对称、拐点不敏锐,则应采用( C )法来求滴定终点。
【执业药师 药分】习题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

1、溴百里酚蓝的pK In为7.3,其变色范围是A、4.4~6.4B、6.3~8.3C、7.6~8.8D、8.1~10.1E、9.5~10.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pK In±1。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弱酸需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A、C*Ka≤10-8B、C*Ka≥10-8C、Ka≥10-8D、Ka≤10-8E、C*Ka≤10-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当溶液浓度一定时,Ka愈小,滴定突跃范围愈小;当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即使弱酸的浓度为1mol/L,也无明显的突跃,此时很难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当弱酸的K一定时,溶液的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也愈大。
反之1根据滴定误差应<0.1%的要求,若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只有当C*Ka≥10-8时,才能用强碱准确滴定。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氨水时,使用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B、铬黑TC、酚酞D、淀粉E、硫酸铁铵【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基橙是在酸性区域变色,酚酞是在碱性区域变色;淀粉是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铬黑T是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硫酸铁铵是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
建议考生掌握常用指示剂的用途。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8.00~9.70D、4.30~9.702E、9.70~1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越及突越范围的概念和计算。
根据强酸(碱)的滴定曲线四个阶段(滴定开始前、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和化学计量点后)不同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化学计量点±0.1%的范围内,溶液pH 由4.30增大到9.70,即可确定此滴定的突越范围。
12滴定分析习题库

章后习题解答[TOP]习题1。
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0321 (2) 0。
0215 (3) p K HIn = 6、30(4) 0、01﹪ (5) 1。
0×10-5解5;3;2;1;22、分析天平得称量误差为±0、0001 g,用减差法称取样品时,两次称量得最大误差可达±0。
0002g,欲使称量得相对误差小于0.1%,求至少应称取样品质量(g)?解RE = ×100%T = 0.2 g所称样品至少要大于0、2 g。
3. 两人分析同一试样中得含铜量,其结果质量分数(ω)如下:甲0、3610 0、36120.3603乙0、364l 0。
3642 0、3643巳知此试样中含铜量得真实值为0、3606、试问何人所得结果得准确度高?何人得结果精密度高?为什么?解甲得 = (0、3610 + 0。
3612 + 0.3603)/3 = 0.3608乙得 = (0、364l + 0、3642 + 0。
3643)/3 = 0.3642甲得准确度高,因平均测量值接近于真实值;乙得精密度高,因它得重现性好、4、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得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得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溶液所测得得浓度就是偏大还就是偏小、(1)滴定管中NaOH溶液得初读数应为1、00 mL,误记为0、10 mL。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得质量应为0、3518g,误记为0。
3578 g。
解可利用下式计算NaOH溶液得浓度:(1)初读数1、00 mL误计为0、10 mL,使V (NaOH)偏大,由上式可知测定得NaOH 溶液浓度偏低;(2)由于将称量得邻苯二甲酸氢钾得质量0、3518 g误计为0。
3578g,使m (K HC 8H 4O4)偏大,由上式可知测定得Na OH溶液得浓度偏高。
5、 某一弱碱型指示剂得K In - = 1、3×10-5,此指示剂得变色范围就是多少?解 p KIn - = —lg KIn - = —lg (1、3×10-5) = 4、89pK HIn = 14-4、89 = 9.11故变色范围为 pH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后习题解答 [TOP]习题1. 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0321 (2) 0.0215 (3) p K HIn = 6.30(4) 0.01﹪ (5) 1.0×10-5解 5;3;2;1;22. 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 ±0.0001 g,用减差法称取样品时,两次称量的最大误差可达±0.0002 g ,欲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至少应称取样品质量(g)?解 RE =TE ×100% 1000002.01.0⨯=T T = 0.2 g所称样品至少要大于0.2 g 。
3. 两人分析同一试样中的含铜量,其结果质量分数(ω)如下:甲 0.3610 0.3612 0.3603乙 0.364l 0.3642 0.3643巳知此试样中含铜量的真实值为0.3606。
试问何人所得结果的准确度高?何人的结果精密度高?为什么?解 甲的X = (0.3610 + 0.3612 + 0.3603)/3 = 0.3608乙的X = (0.364l + 0.3642 + 0.3643)/3 = 0.3642甲的准确度高,因平均测量值接近于真实值;乙的精密度高,因它的重现性好。
4. 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的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 溶液所测得的浓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1)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初读数应为1.00 mL ,误记为0.10 mL 。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应为0.3518 g ,误记为0.3578 g 。
解 可利用下式计算NaOH 溶液的浓度:)O H KHC ()NaOH ()O H KHC ()NaOH (448448M V m c ⨯= (1)初读数1.00 mL 误计为0.10 mL ,使V (NaOH)偏大,由上式可知测定的NaOH 溶液浓度偏低;(2)由于将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0.3518 g 误计为0.3578 g ,使m (KHC 8H 4O 4)偏大,由上式可知测定的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
5. 某一弱碱型指示剂的K In - = 1.3×10-5,此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多少?解 p K In - = -lg K In - = -lg (1.3×10-5) = 4.89p K HIn = 14-4.89 = 9.11故变色范围为 pH 8.11~10.116. 称取分析纯Na 2CO 3 1.3350 g ,配成一级标准物质溶液250.0 mL ,用来标定近似浓度为0.1 mol·L -1HCl 溶液,测得一级标准物质溶液25.00 mL 恰好与HCl 溶液24.50 mL 反应完全。
求此HCl 溶液的准确浓度。
解 一级标准物质溶液25.00 mL 中Na 2CO 3的质量 mL250.0mL 25.00g 0 1.335)CO Na (32⨯=m =0.1335 g 根据Na 2CO 3标定HCl 溶液的计量关系 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O得 )CO Na ()CO Na (2)CO Na (2)HCl ()HCl (323232M m n V c ⨯== 1313232L mol 1028.0L1050.24mol g 0.106g 1335.02)HCl ()CO Na ()CO Na (2)HCl (---⋅=⨯⨯⋅⨯=⨯⨯=V M m c 因此HCl 溶液的准确浓度为0.1028 mol·L -1。
7. 标定浓度为0.1 mol·L -1的NaOH 溶液,欲消耗25 mL 左右的NaOH 溶液,应称取一级标准物质草酸(H 2C 2O 4·2H 2O)的质量约为多少?能否将称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05﹪范围之内?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结果又如何?解 (NaOH)(NaOH)O)2H O C (H 22422V c n =⋅ (NaOH)(NaOH)O)2H O C (H O)2H O C (H 224222422V c M m =⋅⋅g15.02mol g 126L 1025L mol 1.02O)2H O C (H (NaOH)(NaOH)O)2H O C (H 13124222422=⋅⨯⨯⨯⋅=⋅⨯=⋅---M V c m 若称量草酸采取差减法进行,则分析天平引起的绝对误差为0.0001 g ×2%133.0%10015.00002.0=⨯=RE ,故不能控制在0.05%范围内。
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M (KHC 8H 4O 4)=204 g·mol -1)NaOH ()NaOH ()O H (KHC 448V c n =g51.0mol g 204L 1025L mol 1.0)O H (KHC )NaOH ()NaOH ()O H (KHC 131448448=⋅⨯⨯⨯⋅=⨯=---M V c m%039.0%10051.00002.0=⨯=RE ,故可以控制在0.05%范围内。
8.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有何不同?在各类酸碱滴定中,计量点、滴定终点和中性点之间的关系如何?解 化学计量点是化学反应的等量点,而滴定终点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
在各类酸碱滴定中,所选指示剂的变色点与该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应尽可能接近。
中性点的pH 值永远等于7,而化学计量点和变色点的pH 值则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和所选指示剂的不同而不同。
9. 用NaOH 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时,已知加入40.00 mLNaOH 溶液时达到化学计量点,而加入NaOH 标准溶液16.00 mL 时,溶液的 pH 值为6.20。
求此弱酸的离解常数。
解 设一元弱酸为HA ,)NaOH (m L )00.1600.40()NaOH (m L 00.16lg p )HA ()NaA (lg p pH a a c c K n n K ⨯-⨯+=+= mL00.24mL 00.16lg p 20.6a +=K p K a = 6.3810. 下列各酸(假设浓度均为0.1000 mol·L -1,体积均为20.00 mL),哪些能用0.1000 mol·L -1NaOH 溶液直接滴定?哪些不能?如能直接滴定,应选用什么指示剂,各有几个滴定突跃?(1) 蚁酸(HCOOH) p K a = 3.75(2) 琥珀酸(H 2C 4H 4O 4) p a1K = 4.16; p a2K = 5.61(3) 顺丁烯二酸(H 2C 4H 2O 4) p a1K = 1.83; p a2K = 6.07(4) 邻苯二甲酸(H 2C 8H 4O 4) p a1K = 2.89; p a2K = 5.51(5) 硼酸(H 3BO 3) p a1K = 9.27解 (1)能,因为p K a = 3.75,K a = 1.7×10-4,cK a ≥ 10-8,由于滴定突跃范围为6.75~9.70,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2)能,因为c a1K ≥ 10-8,c a2K ≥ 10-8,但a1K /a2K < 104,故只有一个滴定突跃,可作为一元弱酸进行滴定。
由于化学计量点时的pH 9.6左右,故可选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3)能,因为c a1K ≥ 10-8,c a2K ≥ 10-8,且a1K /a2K > 104,故有2个滴定突跃,可进行分步滴定。
由于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 = 3.95,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的pH = 9.30,因此可分别选用甲基橙和百里酚酞作为两步滴定的指示剂。
(4)能,因为c a1K ≥ 10-8,c a2K ≥ 10-8,但a1K /a2K < 104,故只有一个滴定突跃,可作为一元弱酸进行滴定。
由于化学计量点时的pH 9.0左右,故可选用酚酞或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5)不能,因为c a1K ≤ 10-811.已知柠檬酸H 3Cit(H 3OHC 6H 4O 6)的三级解离常数分别为p a1K = 3.13,p a2K =4.76,p a3K =6.40,浓度为0.1000 mol·L -1柠檬酸溶液,用0.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将有几个滴定突跃?应选用什么指示剂?解 因为 c a1K ≥ 10-8、c a2K ≥ 10-8、c a3K ≥ 10-8 但 a1K /a2K < 104、a2K /a3K < 104因此,只有一个滴定突跃,可作为一元弱酸进行滴定。
由于化学计量点时的pH = 9.40,故可选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12. 某试样中含有Na 2CO 3、NaHCO 3和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称取该样品0.6839 g 溶于水,用0.2000 mol·L -1的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的红色褪去,计用去HCl 溶液23.10 mL 。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橙色,又用去HCl 溶液26.81 mL 。
计算样品中两种主要成份的质量分数。
解7160.0g0.6839molg 106.0L 1010.32L mol 0.2000试样)()HCl ()HCl ()HCl ()CO Na (131-132=⋅⨯⨯⨯⋅=⨯⨯=--m M V c ω 09114.0g 0.6839molg .048L 10)10.3281.26(L mol 0.2000)试样((HCl)](HCl)(HCl)[(HCl))NaHCO (131-123=⋅⨯⨯-⨯⋅=⨯-⨯=--m M V V c ω 13. 准确称取粗铵盐 1.000 g ,加过量NaOH 溶液,将产生的氨经蒸馏吸收在50.00 mL0.2500 mo l·L -1H 2SO 4溶液中。
过量的酸用0.5000 mol·L -1NaOH 溶液返滴定时,用去NaOH 溶液1.56 mL 。
计算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
解 根据反应式+4NH + OH - = NH 3 + H 2O 2 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 2H 2O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可得各物质的计量关系)NaOH (21)SO H ()NH (21423n n n == mol10422.2)L 1056.1L mol 5000.0L 1000.50L mol 2500.0(2)SO H (2)NH (23131423-----⨯=⨯⨯⋅-⨯⨯⋅⨯==n n 4125.0g000.1mol g 03.17mol 10422.2)试样()NH ()NH ()NH (12333=⋅⨯⨯=⨯=--m M n ω 14. 准确量取过氧化氢试样溶液25.00 mL ,置于25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