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1
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是药物分析含量测定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和滴定法等。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应用对象: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活性成分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于具有荧光特性的活性成分,可以选择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
2.灵敏度和准确度:选取具有良好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以确保对样品中微量活性成分的准确测定。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是常用的灵敏度高的色谱法。
3.可行性和经济性:考虑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以确保分析成本和操作难度的控制。
在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选择后,需要对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密度和重复性:重复测定多个样品,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RSD越小,说明方法的重复性越好。
2.准确度: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计算方法的准确度。
一般使用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回收率越接近100%,说明方法的准确度越高。
3.灵敏度和线性: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并计算测定结果的线性相关性。
通常使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来评估方法的线性。
4.特异性和选择性:分析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并验证方法对活性成分的选择性。
一般通过添加干扰物质来测试方法的特异性。
5.稳定性:测试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确保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一致。
除了以上验证的基本步骤,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其他适当的验证参数的测试。
在实际操作中,应制定详细的验证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按照规定的方案进行验证实验。
实验结果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规定的标准判断方法的验证结果。
综上所述,药物分析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和验证是确保药物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进行严格的验证,可以保证药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色谱分析法

标示量(%)=(C供×D ×V平/V ×B)×100% V平为单位制剂的标示装量 V为供试品的量取体积 B为制剂的标示量
12
13
9
10
三、色谱分析法—GC
标准溶液加入法
t
t
C供=△CX/[(AIS/A供)-1] △CX为所加入的已知浓度的待测成分
对照品的浓度
AIS为加入对照品后组分的色谱峰面积
11
二、色、光谱分析法
※原料药
含量(%)=(C供×D/ W)×100% D—稀释体积; W—供试品取样量
※固体制剂:
标示量(%)=(C供×D ×W平/W ×B)×100% W平为单位制剂的平均重量(或装量) B为制剂的标示量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n=5.54(tR/Wh/2)2
(2)分离度: R=2(tR2-tR1)/(W1+W2) R应大于1.5
(3)重复性:同一样进5次 RSD≤2.0%
(4)拖尾因子:T=W三、色谱分析法—HPLC 3.测定法
(1)外标法 含量:
C供=(A供/ A对) C对
5
用外标法测定某胺类药物的含量。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50.0mg,置50m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mL, 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10.034g, 研细,精密称取本品0.2034 g 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充分振摇使溶解, 再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 续滤液10 ml,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0.45 µ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 溶液。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进样, 测得对照品溶液中,对照品的峰面积分别为1350, 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分别为1313。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的含量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1.仪器装置
凯氏烧瓶为30-50ml( 半微量法)或500ml
(常量法)硅玻璃或硼玻璃制成的硬质茄形烧瓶。
常量法(含氮量25-30mg)
第一法
半微量法(含氮量1.0-2.0mg) 第二法
14
前处理方法 -湿法破坏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
15
前处理方法 -湿法破坏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 验证
1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分析前要采用一定的方法, 使待测药物或待测元素 转化为适宜的状态 后,再进行分析测定
2
前处理对象
第五章
1. 含卤素(F、Cl、Br、I) 2. 含金属(Ca、Fe、Hg、Zn) 3. 硒、磷、硫
3
前处理样品分类 -含卤素有机药物
CH3 1.卤素C与H脂3 肪C链的C碳C原l子3 相连,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 )
难以分解的药物 辅助氧化剂 30% 过氧化氢和高氯酸
不能在高温时加入,应待消解液放 冷后加入,并再次加热继续消解
17
前处理方法 -湿法破坏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 )
3.应用范围:含有氨基或酰胺结构的药物含量 偶氮或肼结构的含氮药物,在消解过程易
NaCl + AgNO3
AgCl↓+NaNO3
AgNO3 + NH4SCN
AgSCN? +NH4NO3 8
前处理方法 -不经有机破坏
(二)还原法
将含碘有机药物在碱性下,加还原剂 (如锌粉)加热回流,药物产生还原裂解 反应,使其转变为无机的碘,然后采用银 量法测定。
药物分析试验试验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一

(八)耐用性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四、实验内容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填充剂:十八烷基键和硅胶为流动相
流动性:甲醇-水(70:30) 检查波长: 240 nm 理论板数按醋酸地塞米松峰计算不得低于 4000,醋酸地塞米松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
度应符合要求。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四、实验内容
2.方法学验证
(1)专属性:醋酸地塞米松片中附加成分
有糖粉、淀粉、预胶化淀粉、粉晶纤维素、
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10%淀粉浆。 记录色谱图,衡量分析方法是否受到干扰。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四、实验内容
2.方法学验证
(2)线性与范围:以峰面积(Y) 对进样浓度 (X)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醋酸地塞米松在20~100μg/ml 的范围内,峰面
地塞米松的含量。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四、实验内容
3.样品测定 外标法:
标示百分含量:
Thank you
药物分析实验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
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 验证内容和要求; 2.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 原理; 3. 熟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思路。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二、实验原理
药品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根据其使用的对象
和检验目的不同,需要验证的项目也不同。
对分析方法评价不仅是要验证采用的方法是 否适合于相应的检验要求,同时也为建立新 的分析方法提供实验研究依据。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C样 D C样= 1% 含量%= 100% E1cm 100 W
A
A样
含量%
1% E1 cm
1 D 100 100% W
c. 标准曲线法 A=a+bC d. 计算分光光度法 e .比色法
A
C(浓度)
例1. 奥沙西泮原料药含量测定
精密称定 0.0150g ,置 200ml 容量瓶中,加乙 醇 150ml ,于温水浴中加热,振摇使奥沙西泮溶 解,放冷,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Sb5++2KI I2 +2Na2S2O3 Sb3+ +I2 2NaI +2Na2S4O6
O C O Sb
-
不 经 有 机 破 坏 的 方 法
CH O
CH O Sb O CH
C O-
O
2K+ 3H2O O C O
O C
O CH
O
第二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2. 经水解后测定法
不 经 有 机 破 坏 的 方 法 (1)碱水解后测定法 适用卤素原子与碳原子结合不牢固药 物。如卤素与脂肪碳链相连。 将含卤素的有机药物溶于适当溶剂 (如乙醇)中 , 加氢氧化钠溶液回流使其 水解 , 将有机结合的卤素转变为无机的卤 素离子,然后选用间接银量法进行测定。
1% E1 cm
3. 仪器校正和检定
波长校正用汞灯中较强谱线 237.83,253.65,275.28,296.73, 313.16,334.15,365.02,404.66,435.83,546.07nm 与 576.96nm 或 用 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进行校正。
吸收度的检定:用 K2CrO7(60mg)+0.005mol/LH2SO4 液至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含量测定方法,最常见的是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是通过已知浓度的试剂与待测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定量测定。
而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测定。
二、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最常用的色谱法之一、它通过将药物溶解于流动相中,经过固定相的作用,不同成分在流动相的驱动下以不同速度通过,从而分离和测定药物中的活性成分。
三、免疫学测定法:免疫学测定法主要是利用抗体与药物中的特定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通过染色、标记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如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酶联免疫测定(ELISA)等。
一、方法准确性验证:方法准确性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吻合程度。
验证方法准确性通常采用标准样品加测实验、自行合成样品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等方法,来评估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二、方法精密度验证:方法精密度是指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测定的结果的分散程度。
验证方法精密度通常采用平行测定、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等方法。
三、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验证: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是指说明测定方法的新颖性,以及该方法能将要测定的物质在样品中与其他干扰物质分开。
验证过程中需要进行对不同样品和干扰物进行测定,以确定测定结果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
四、方法线性验证:方法线性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测定结果与浓度之间的直线关系。
验证方法线性通常需要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
五、方法限度验证:方法限度是指测定方法能对样品中含量低至何种程度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验证方法限度通常采用比较检验,即比较待测样品中最低可检测含量与其他方法、药典或他国标准的要求。
六、稳定性验证:稳定性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验证稳定性通常需要进行如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实验,评估测定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的变化情况。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自学)第二节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自学)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改变、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该验证过程亦被称为方法再验证,方法再验证的内容可以是全面验证或是部分验证。
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也应作必要验证。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视具体方法,拟定需要验证的内容。
表4-3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要求,可供参考。
一、准确度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并按下式计算回收率;或用本法所得的结果与己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加入量:加入对照品的量。
一般与制剂原有的含量按1:1加入。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得其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无法直接测试(采用对照品对照法计算含量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可推算出的情况下,该项目可不再进行验证。
2、制剂的含量测定:主要测试制剂中其他组分及辅料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
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制剂各组分混合物(包括制剂辅料)进行测定,回收率的计算同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项下。
如不能获得制剂的全部组分,则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回收率则应按下式计算;或用本法所得的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紫外光谱法
利用药物在紫外光区的 特征光谱来测定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归一化法
外标法
通过比较待测药物与其他已知浓度的标准 品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来计算药物的含量 。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通过 比较待测药物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与标准 曲线来计算药物的含量。
内标法
面积归一化法
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通过比 较待测药物与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 来计算药物的含量。
03
要求RE和RSD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精密度验证
精密度验证的方法
通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已知含量的样品,评估测定方 法的精密度。
精密度验证的指标
包括标准偏差(SD)和变异系数(CV),用于衡量 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精密度验证的要求
要求SD和CV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测定方法的 精密度。
通过比较待测药物与其他组分在色谱图上 的峰面积总和来计算药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 通过比较待测药物与内标物在色 谱图上的峰高或峰宽来计算药物 的含量。
外标法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 线,通过比较待测药物在色谱图 上的峰高或峰宽与标准曲线来计 算药物的含量。
标准加入法
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
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实现样品前处理 、进样和数据分析等过程的自动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误差。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药物 含量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 数据解释、预测和优化等方面的智能 化应用。
06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最新研 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250 1 100% 715 5 m
B. A 715 250 1 100% 5m
C. A715 100 250 1 100%
5
m
D.
A 715
1 m
100%
E. A 100 250 1 100%
715 5
m
二、光谱分析法
含量的计算 (2)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计算(自学) 例题: 《中国药典》规定: 维生素B12注射液(规格0.1mg/m1)含量测定如下:精密 量取本品7.5m1,置25ml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置lcm石英池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在361±1nm波长处 吸收度为0.593,按百分吸收系数为207计算,维生素B12标 示量%为多少?
算该胶囊中按标示量表示的百分含量。
13.01(25.00
17.94)
0.1025 0.1
3.0780
标示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5361000
20 100% 94.33%
0.1
二、光谱分析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度法 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
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基本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A=-lgT=ECL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右江民族医学院 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教研室
概述
药物定量分析是指准确测定药品有效成分或 指示性成分的含量,是评价药品质量、判断 药物优劣的重要手段
化学分析法:重量分析,滴定分析 仪器分析法:专属性高(分离能力强) 验证内容:八个方面
第一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0.1 100% 99.72%
0.3630 1000
例: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
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碱量法测定含量。先
加入氢氧化钠液(0.1mol/L)25.00ml,回 滴时消耗0.1015mol/l的盐酸液14.20ml, 空白试验消耗0.1015mol/l的盐酸液 24.68ml。求供试品的含量,每1ml氢氧 化钠液(0.1mol/L)相当于37.25mg的青霉 素钾。
二、光谱分析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度法 仪器校正和检定(148页) 测定法 (1)在规定波长附近测试几点的A值(±2nm) (2)以A值最大波长为测定波长
注:A值以0.3-0.7为宜
二、光谱分析法
应用 1.对照品比较法: C样=C对A样/A对 同种物质,同台仪器,同一波长测,故 E、
L相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例题:测得两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1=6.5min,tR2 =8.3min,峰宽W1=1.0min,W2=1.4min, 则两峰分离度R为:
A.0.22
B.1.2
C.2.5
D.0.75
E.1.5
答案:E
三、色谱分析法
例题:HPLC法与GC法用于药物复方制剂的 分析时,其系统适用性试验系指 A.测定拖尾因子 B.测定回收率 C.测定保留体积 D.测定分离度 E.测定柱的理论板数
三、色谱分析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概述 HPLC:液体作流动相,高压输液,高效固定相,高灵
敏度检测器。 特点:HPLC 有机物80%(GC,有机物20%) 分类:LLC 分配,离子交换色谱
LSC 吸附,离子对色谱 化学键合固定相:极性(正相键合色谱);非极性
(反相键合色谱)OD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
B.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峰高
E.峰面积
答案:DE
三、色谱分析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高效液相色谱仪
1)贮液瓶 2)高压输液泵 3)色谱柱(分离系统) 4)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最为常用) 5)数据处理系统
三、色谱分析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4.一般要求 固定相:硅胶;化学键合硅胶;ODS C18、C8、氨基、
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 被测物的特性。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 考察其专属性。
第五节 分析方法的验证
(四)检测限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能检出被测组分的最低
浓度或最低量。 当被测组分的量高于检测限时,即可被检出,
但一般不能准确测定。
第五节 分析方法的验证
(五)定量限 分析方法可定量测定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最低
二、光谱分析法
(二)荧光分析法
某些物质受到光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 之外还会发射出比原来所吸收的光的波长更长 的光;当激发光停止照射后,这种光线也随之 消失,这种光称为荧光。
从样品池出来的荧光是各方向发射的,在与激 发光光源排成直角的方向测荧光强度可以避免 透射的激发光的干扰。
三、色谱分析法
几个基本术语
1.化学计量点(等当点):当滴入的标准溶 液的物质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量恰好符合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时,称化学计量点(等 当点)。
2.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 生颜色变化(或电子设备的信号发生变化) 的转变点,称滴定终点。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3.滴定误差:由于指示剂的变色点不恰好在 化学计量点而引起的误差为滴定误差。
第五节 分析方法的验证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 1.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
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2.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 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 结果的精密度。
第五节 分析方法的验证
(三)专属性 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
下测定。
D.可以在任何波长处测定。 E.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之一。答案:BCE
二、光谱分析法
含量的计算
(1)原料药百分含量计算
对照法
C对 A供 D V
百分含量(%)
A对
100%
W
吸收系数法
百分含量(%)
A E1%
1cm
1 DV 100
100%
W
例题: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 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 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1,加水 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 系数( E11c%m )为715计算,即得。若样品称样 量为m(g),测得的吸收度为A,则含量百 分率的计算式为:
C.滴定等当点
D.滴定终点
E.滴定误差
答案:D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配位滴定 沉淀滴定 非水滴定
碘量法
溴量法 铈量法 亚硝酸钠法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滴定度: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 药物的质量。通常用毫克(mg)表示。 aA+bB→cC+dD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方法。 优点: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应用:各国药典中广泛用作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 分类:
流动相:气体→气相色谱法 液体→液相色谱法 固定相:固体或液体 气-固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 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电泳法 分离机制:分配、吸附、离子交换、分子排阻及亲合色谱法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按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
浓度)正确表示为
A.盐酸滴定液(0.152mol/L)
B.盐酸滴定液(0.1524mol/L)
C.盐酸滴定液(0.152M/L)
D.0.1524M/L盐酸滴定液
E.0.152mol/L盐酸滴定液
答案:B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三、色谱分析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基本原理 塔板理论;Van Deemter 速率理论 色谱峰:峰高、峰面积→定量 峰位(保留值)→定性 区域宽度(峰宽)→衡量柱效
三、色谱分析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例题:在气相色谱法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色 谱峰的:
A.保留体积
W
例题: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
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 亚硝酸钠液(0.1010mol/L)滴定,用去 20.00m1。每1ml亚硝酸钠液(0.1mol/L) 相当于17.92mg的C10H13O2N。计算非那 西丁的含量为?
17.92 20.00 0.1010
非那西丁%
注意:(1)摩尔吸收系数:ε
(2)百分吸收系数,C为1g/100ml
二、光谱分析法
例题:某药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很大,则 表示: 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透光率很高 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答案:C
T (mg / ml) m a M b
m:滴定液摩尔浓度 a:被测药物摩尔数 b:滴定剂的摩尔数 M:被测药物的毫摩尔质量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含量的计算: 1.浓度校正因数
实际摩尔浓度 F 规定摩尔浓度
2.百分含量的计算 (1)原料药百分含量计算
V-V0 或
百分含量(%) VTF 100% V0-V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 物的溶液中,至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 (通过适当方法指示),然后根据滴定液的 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计算 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简便,准确,快速,耐用性高 专属性差(适用于主成分含量较高的试样分
析。如化学原料药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