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欣赏》教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掌握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3)认识故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直观地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特点。
(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故宫建筑群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2)故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故宫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及其寓意。
(2)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故宫相关资料、图片等。
(2)制作PPT,展示故宫建筑群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3)准备相关讲解稿,便于课堂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宫相关知识。
(2)收集有关故宫的资料,如书籍、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故宫建筑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壮丽景象。
(2)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故宫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如太和殿、乾清宫等,以及其功能和寓意。
(2)分析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如斗拱、黄琉璃瓦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宫建筑群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故宫建筑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公开课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深入浅出讲清楚。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音乐导入:《故宫的记忆》。
问题设计:同学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房间有多少间?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的导入,气氛的调动,引起学生兴趣。
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学生对此内容充满期待。
三.讲授新课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1.故宫的布局(图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看书本部分文字内容。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
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起到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整个全景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的大一统思想。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精品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紫禁城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 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 认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屋顶样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教学难点:宫殿、坛庙建筑的艺术特色,它们是如何体现封建礼制、皇权思想的。
【教学过程】。
皇权的象征

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重点
部分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故宫,从故宫的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装 饰彩画三方面的介绍,来了解古代建筑的 审美特征。
学情分析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知识储备量大,但建筑知识相 对匮乏,学生已经通过书本杂志或者影 视媒体对故宫有了一定的宏观理解,有 很多同学没去过故宫,所以“仅凭一张 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解不能解决根 本问题,我会通过穿插图片和视频的方 式来调动其积极性。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作一个总结,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 果。
课后作业
故宫的布局和建筑结构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板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一. 代表作品——故宫
1.导入
2.新授
(1) 故宫的布局
(2) 故宫的结构
(3) 装饰彩画
3.总结 二. 天坛(课后鉴赏)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 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 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 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
A、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用在
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这种建筑彩画在 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 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殿帝的
)王中
和发轴
3.故宫的建筑结构
(1)故宫的屋顶样式
庑殿 八角攒尖 硬山
歇山 四角攒尖 卷棚
三角攒尖 圆攒尖 悬山
(2)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
斗拱
(4)故宫中建筑彩画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 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 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 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 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 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 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 富丽堂皇。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说课稿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我的说课设计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总体说明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一、教材分析:《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三课第一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美术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这位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因此本课题在《美术鉴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古代园林艺术》打好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含的历史文化和鉴赏能力是以后学习《古代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学情分析: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我们,对于古代建筑,了解最多的可能是从影视作品当中,因此缺少进一步的接触,有距离感,因此本课需要借助多种形式来立体式的介绍古代建筑,拉近古代建筑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美术鉴赏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更客观欣赏评价故宫建筑。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难点的依据: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五、说教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过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1直观演示法:运用ppt. 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故宫建筑美术鉴赏教案

,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有奶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
第十五页,共46页。
•
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
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务使国中风调
雨顺,国泰民安。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永固。
•
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
百日方可成品。产品需“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可采用。此砖表面淡黑、油润、不
涩不滑,具有坚固耐磨、越磨真越亮等特点。
•
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
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
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
及赐宴。
第十八页,共46页。
中和殿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
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 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 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 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 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 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 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道也”之意。
,吉庆有余,或太平景象之意。
第十六页,共46页。
•
轩辕镜装设于殿顶天花板的中部,是个饰有蟠龙“藻文”的井形建筑,
称为藻井。在藻井“明镜”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铜胎中空,
外涂水银),此球即为轩辕镜。据传说,它是由中国远古时代的轩辕氏黄帝制
造的,为中国最早的镜子(实为清室所制)。悬球与藻井中的蟠龙联系一起,
到了清代,保和殿又用了新的功能,就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为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的艺术瑰宝。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一、通过对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二、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二、屋顶的类别及基本的木架结构(展示图片和结构框架)提出问题:看图思考屋顶的形式为什么有区别?
(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三斗五升的木架结构。)
三、观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片段》并回答问题。
1、天坛是皇帝的什么场所?
2、天坛布局有什么特点?
(位于北京崇文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是北京最大的园林景观,坛内祈年殿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局特点]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一条中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石,九座坛门。
题目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学科
美术
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这节课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成就,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想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难点
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妃),为什么?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例:北京四合院2、中国古代建筑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故宫的总体规划(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欣赏》教学
设计
www.5y
kj.co
m教学目的: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欣赏录像、提问,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思考:中国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哪几个种类?(宫殿、坛庙、寺观、民居、园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宫殿建筑。
(板书课题――宫殿建筑欣赏)
二.新授部分:
中国宫殿建筑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始建于距今3700年前的商代,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
而北京的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下面就让我们模拟参观故宫吧!
.模拟参观故宫
①简介故宫历史及布局等概况
②“参观”主要建筑(边欣赏、边解说其建筑形制和功能用途)
a午门
(极大地渲染了封建帝王的无上尊严)。
b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这种建筑形制象征了什么?(高高在上的皇权,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可见建筑的
形式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
c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皇帝的荒淫腐朽。
d御花园
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e神武门
出御花园就是北门――神武门,到此故宫参观便结束了。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总结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2.提问、讨论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问:从整体上看,故宫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a学生讨论回答
b教师总结
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庭院式组群布局,反映了庄严肃穆的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
②问:从个体上看,单体建筑有什么特点?
a介绍中国木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台基、梁柱、屋顶)
b分析木建筑结构的特点
.防震
2.便于分隔空间;
3.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c欣赏“飞龙”、“飞檐”、“兽吻”等建筑装饰
d欣赏古代建筑屋顶外形式样(大屋顶)
e学生讨论回答
f教师总结:结构精巧、屋顶优美。
③问:从内部空间看,室内布局有什么特点?
a以太和殿内景为例,了解其室内结构和功能(立柱、
天花、藻井等)
b学生讨论回答
c教师总结(强调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④问:从色彩上看,故宫给我们的整体色彩感觉怎样?
a观察墙壁、立柱、屋顶的色彩
b欣赏古代建筑彩画
c学生讨论回答
d教师总结①防腐,起到保护木架建筑的作用;②美观,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3.总结归纳中国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①整体:组群布局
②个体:结构精巧
③空间:灵活多变
④色彩:绚丽多彩
4.课后思考题:北京的宫殿建筑是怎样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提示:从建筑的布局和色彩这两方面来考虑故宫的设计思想)
教师总结: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
其设计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就是宫殿建筑的思想内涵。
教学小结:
.美术欣赏,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经历、文化基础、个性、情感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教师要避免结论性的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氛围。
2.美术欣赏还可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