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试题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A}2. 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肌肉生长: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肾上腺素D. 胰岛素{答案:A}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心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心率不变{答案:A}4. 下列哪种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提高效果最显著:A. 短跑B. 长跑C. 游泳D. 健身操{答案:B}5. 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呼吸频率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是______代谢。
{答案:有氧}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肌纤维}3.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杠杆,产生______。
{答案:运动}4. 人体运动系统由______、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答案:骨}5.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______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答案:运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答案:有氧运动是指在充足氧气供应的条件下,通过持续、稳定的运动方式,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
无氧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快速的运动方式,主要依赖肌肉内的能量储备,如短跑、举重等。
}2. 请简要说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和肺活量;(2)使心脏肌肉发达,心腔扩大,心脏壁变厚;(3)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增强抗凝血功能。
运动生理学测试题

运动生理学测试题1. 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了()。
[单选题] *A、牵张反射B、腱反射C、翻正反射D、状态反射(正确答案)2. 跳水运动员在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
[单选题] *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正确答案)C、旋转运动反射D、直线运动反射3. 投掷时的引臂动作和起跳前的屈膝下蹲利用了()。
[单选题] *A、牵张反射(正确答案)B、状态反射C、翻正反射D、姿势反射4. 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句话反映的是感受器的哪种特征?() [单选题] *A、适应性(正确答案)B、换能作用C、适宜刺激性D、编码性5. 下列哪一个不是激素的作用特点(): [单选题] *A、能量转换作用(正确答案)B、高效性C、信息传递作用D、特异性6. 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 [单选题] *A、合成代谢B、同化过程C、异化过程(正确答案)D、能量代谢7. 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是: [单选题] *A、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确答案)B、两个不同的过程C、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称谓D、先后进行的两个过程8. “反应”和“适应”用于描述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单选题] *A、运动强度不同B、效果不同C、调节机制不同D、是一次性练习还是长期训练的影响(正确答案)9. ( )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
[单选题] *A、神经、肌肉和腺体(正确答案)B、神经、肌肉和血液C、神经、骨骼和皮肤D、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10. 条件反射属于: [单选题] *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C、前馈(正确答案)D、正反馈11. 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单选题] *A、 ATPB、 CP(正确答案)C、葡萄糖D、脂肪酸12. 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物质利用的情况是:() [单选题] *A、主要是糖类B、完全依靠脂肪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D、糖类利用低于脂肪(正确答案)13. 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单选题] *A、生成乳酸B、不需要氧(正确答案)C、生成H2O和CO2D、产生大量的ATP14. 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时的不同点是: [单选题] *A、是否需要氧B、是否生成乳酸(正确答案)C、是否产生ATPD、是否生成H2O和CO215. ()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体育生理学题库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绪论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B、适应C、反应和适应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A、兴奋B、抑制C、兴奋和抑制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运动生理学2、新陈代谢3、刺激4、应激性5、兴奋6、兴奋性7、适应性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10、正反馈*11、负反馈四、简答题: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五、问答题: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案: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1、(—)2、(—)3、(+)4、(—)5、(—)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C)2、(C)3、(C)4、(D)5、(B、D、A、C)6、(B、A)7、(C)8、(C)四、简答题答案: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3.新陈代谢4.同化过程5.异化过程6.兴奋性7.可兴奋组织8.刺激9.兴奋10.应激性11.适应性12.内环境13.稳态14.神经调节15.体液调节16.靶细胞或靶组织17.自身调节18.生物节律19.非自动控制系统20.反馈控制系统21.负反馈22.正反馈23.前馈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
A.骨骼B.肌肉C.皮肤D.肌腱2.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
A.合成代谢B.同化过程C.异化过程D.能量代谢3.在下列环节中,不属于体液调节过程的是()。
A.激素分泌B.血液运输C.动作电位的传导D.靶器官的生理活动4. 下列关于运动生理学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B.属于应用基础理论学科C.研究对象主要是人D.其研究局限于实验室内5.可兴奋组织包括()。
A.神经、肌肉、骨骼B.神经、肌肉、腺体C.神经、肌肉D.神经、骨骼、腺体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作用()。
A.缓慢B.持久C.弥散D.以上均不是7.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在调节机能活动过程中()。
A.有时不需中枢神经的参与B.条件反射是先天特有的C.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D.存在反馈且以正反馈多见8.下列哪种情况属自身调节()。
A.氧分压下降→氧分压回升B.血糖浓度的调节C.肾上腺髓质的分泌D.骨骼肌收缩前的长度对收缩力的调节9.条件反射属于()。
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C.正反馈D.前馈10.“反应”和“适应”用于描述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A.运动强度不同B.效果不同C.调节机制不同D.是一次性练习还是长期训练的影响三、填空题1.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至少有五方面的基本活动表现,即()、()、()、()和()。
2.可兴奋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过程。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基本规律的科学?A. 动物运动B. 体育运动C. 人体运动D. 机械运动答案:C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肌纤维B. 肌原纤维C. 肌动蛋白D. 肌球蛋白答案:B3. 有氧代谢的主要能量系统是什么?A. 磷酸系统B. 无氧糖酵解系统C. 有氧糖酵解系统D. 脂肪代谢系统答案:C4. 人体运动时,心脏输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A. 心率B. 心肌收缩力C.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 以上都是答案:D5. 肌肉疲劳的原因是什么?A. 能量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传导障碍D. 以上都有答案:D二、填空题1. 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ATP、CP2. 肌肉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是否改变。
答案:肌肉长度3.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分为两种,即时肌肉酸痛和__________肌肉酸痛。
答案:延迟发作4. 运动生理学中,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衡量一个人__________能力的指标。
答案:有氧耐力5. 运动中,电解质的丢失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汗液、尿液三、简答题1. 简述肌肉收缩的过程。
答: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触发的一系列生化过程。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会导致肌膜去极化,电信号沿着肌膜传播至肌浆网,引起钙离子释放。
钙离子与肌球蛋白结合,触发肌肉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力量,导致肌肉收缩。
随后,通过ATP提供的能量,肌肉纤维恢复到静息状态,准备下一次收缩。
2. 描述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区别。
答: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是人体产生能量的两种主要方式。
无氧代谢不需要氧气,可以在短暂的高强度活动中迅速产生能量,例如通过磷酸肌酸途径和无氧糖酵解。
然而,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较少,且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A)的原动力。
A、肺通气B、组织通气C、气体运输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A、主动的,被动的B、被动的,主动的C、主动的,主动的3、呼气时肺内压(),而吸气时肺内压(B )。
A、减小,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B、大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B、平静时C、最大呼吸时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C)。
A、最大通气量B、最大肺容量C、肺活量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C)的影响。
A、呼吸深度B、呼吸频率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B)肺通气量。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二、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就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得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ﻩ)3、人体对运动得适应性变化就是运动训练得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就是生命得本质,它就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移得过程、( )5、神经调节就是机体最主要得调节方式,这就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得。
(ﻩ)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就是()得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对运动得()。
A、反应B、适应C、反应与适应3、运动生理学得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通过( )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得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得最基本反应就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得特点就是( )而( ),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 )而( )。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 ),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得表现形式就是( )A、兴奋B、抑制C、兴奋与抑制8、人体机体得机能调节主要由(ﻩ)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3、神经调节4、体液调节四、简答题:机体得基本生理特征就是什么?第一章练习一、就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TP得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得参与。
( )2、肌肉舒张也需要ATP,就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 )3、等速收缩得特点就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 )4、ATP不仅就是肌肉活动得直接能源,也就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得直接能源。
(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得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就是利用弹性贮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判断1.运动生理学时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学科。
错2.任何组织都是具有兴奋性。
错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时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对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错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错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物质代谢改变)。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精确)的,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而(广泛)的。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完成。
三、概念题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3.刺激:能引起活组织或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4.应激性:机体和一切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
5.兴奋: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6.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特性。
7.适应性:生物体在环境变化中,以适当的反应保持自身的生存,克服可因这种变化造成危害的特性。
8.神经调节:特点是迅速而而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胜似缓慢而广泛,作用持久。
9.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货借助于血液循环被送到一定器官和组织,以引起特有的反应,并以此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以及肌肉活动的适应等重要机能。
10.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11.负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
12.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四、简答题1.机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队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来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肌小节。
对3.在肌小结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对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对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对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到最高水平。
对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对18.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乙醇胆碱。
对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
对20.兴奋时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对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对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对28.红肌属慢肌具有耐力较强的特点。
对二、选择题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
2.阀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组织地兴奋性越高。
3.时间阀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地最短作用时间。
4.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兴奋性的曲线。
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阀强度。
6.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K+外流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7.膜电位的特征是外正内负。
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Na+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9.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内正外负。
10.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于K+外流而使电位恢复到原来水平。
1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水平前微小而缓慢变动为后电位。
12.动作电位恢复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恢复依赖于钠钾泵。
13.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14.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膜受体结合后首先产生终板电位。
15.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连过程。
16. 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链接因子是Ca++。
17.构成骨骼肌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是(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8.肌原纤维中直接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是(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9.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肌凝蛋白)组成。
20肌肉收缩时是(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相结合。
21.肌肉收缩过程中试(肌纤蛋白)在移动。
22.肌肉收缩时能量直接来源于(ATP)。
23.给与高频率的连续刺激肌肉可产生(强直收缩)。
24.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与刺激程度呈现(正比关系)。
25.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低)。
26.当达到最大收缩时给予较强刺激肌肉收缩(可减弱)。
27.肌肉强直收缩后,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的收缩能力则(不变)。
28.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等长收缩)。
29.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等张收缩)。
30.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初长度)。
31.肌肉的初长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正比)。
32.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后,肌肉的收缩能力将(不变)。
33.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34.快肌的生理特点是(收缩快易疲劳)。
35.收缩速度慢但持续收缩时间较长的肌肉类型是(红肌纤维)。
36.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一种具有(不相同)生理特性的过程。
37.肌肉是一种不完全的弹性体这是由于(粘滞性)所致。
38.刺激时间延长则所需刺激强度下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正比关系)。
39.时值与时间阀值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概念。
40.静息电信位是在(膜内)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差。
41.超射电位发生于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
42.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外电位平衡后,电位的变化仍未停止是因为(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
43.动作电位复极化后离子的恢复是(耗能过程)。
44.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一个(动作电位)的传播。
45.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具有)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46.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快于)无髓鞘纤维。
47.终板电位是一种(局部)电位。
48.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量与(神经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49.终板乙醇胆碱的作用(很快被清除掉)。
50.肌纤维中三联管系统是(机细胞膜延续部分)。
51.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原宁蛋白)想结合。
52.兴奋—收缩耦联中Ca++的释放其动力来源于(动作电位)。
53.肌小节收缩时,各光带中(明带)变化最为明显。
54.横桥结合肌纤蛋白完成一次收缩需(多次摆动结合)。
55.在实际肌肉收缩过程中完全的等张收缩(不存在)。
56.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力量(减小)。
57.快白肌和快红肌的共同特征是(运动神经元大,酵解酶活性高)。
三、概念题1.阀刺激:是指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地临界刺激强度,这种临界强度刺激称为阀刺激。
2.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阀强度,称为基强度。
3.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短作用时间。
4.动作电位: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会出现迅速可逆性波动,这种可逆性的迅速变化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
5.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6.等张收缩: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肌肉长度改变。
7.终板电位:是神经肌肉传递时在终板部位所看到的局部电位变化。
8.前负荷:指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
9.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后负荷。
四、简答题1.肌肉的物理特性有哪些?答:肌肉具有伸性,弹性和粘滞性三个物理特征。
2.肌肉的生理特性有哪些?答:肌肉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两大生理特征,兴奋性是电变化过程,收缩性是机械变化过程。
3.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地条件是什么?答:引起神经——肌肉兴奋需要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和刺激时间。
4.强度时间曲线有什么意义?答:强度——时间曲线的意义在于说明引起组织兴奋强度再大也需要一定的刺激时间,或刺激时间再长也不能小于一定的刺激强度。
5.膜电位与动作电位有什么区别?答:静息电位是细胞膜静息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其特征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动作电位是细胞膜接受刺激后出现的一种电位波动,其特征是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6.简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
答:刺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局部为外负内正,而周围未受刺激部位仍保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水平,这样已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差引起电流,电流沿神经干传导。
7.什么是兴奋—收缩耦联?答:神经冲动传至三联管外引起终池Ca++释放,Ca++与原宁蛋白结合解除了肌纤蛋白抑制,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结合收缩过程开始,这种Ca++将兴奋与收缩结合的过程称为收缩兴奋耦联。
8.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有何区别?答:不完全强直收缩时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有波峰曲线,而完全强直收缩时刺激落在每次在收缩期内肌肉保持持续缩短状态,收缩曲线为一条直线,没有波峰可见。
9.单收缩包括哪几个过程?答:一次单收缩包括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10.前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何意义?答: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可拉长肌肉,增加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因而增加肌力。
11.后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什么影响?答:后负荷指肌肉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增加肌肉收缩张力增加,而收缩速度减慢。
12.肌电图测定有何意义?答:肌电图的可测定两方面机能,一方面可测定神经系统运动单位的募集,另一方面可了解肌肉本身的幸福特征。
五、问答题1.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膜电位的产生需具有两个条件:离子浓度和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在静态状态下细胞膜允许K+通透,而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顺着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扩散,使膜外正电位升高而膜内显示负电位。
当膜外的正电位增高到足以阻止浓度差驱使K+外流式,K+外流便停止,电位达到平衡,所以静息膜电位又成K+平衡电位。
2.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1)当细胞膜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便依浓度差和电位差向膜内迅速扩散使电位逆转,形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去极化时相。
(2)随着膜对Na+通透性停止,对K+通透性增加,K+便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驱动下迅速流向膜外使电位很快恢复至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原有电位水平,这一过程称为复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