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图)(2004-08-13 23:43:12)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

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

发展简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

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后来的自然哲学家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都企图在它们背后找出永恒不变的因素来。

恩培多克勒认为是水、火、土、气4种“元素”;阿那克萨哥拉则认为是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种子”,万物是由它们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德谟克利特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形状、排列、状态的不同。

万物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

这些自然哲学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

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被称为智者。

他们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

智者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

为了反对传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制度和思想,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对待宗教的 态度是若即若离,无 可无不可。 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 警句箴言、引证比喻 表达方式介于说理和 说教之间。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希腊哲学与宗教几乎没 有交集,它可以说是与 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 物。 希腊哲学的方式,最为 思辨、充满着论辩、推 理和证明。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看 到希腊哲学的特征是: 1、非宗教。 2、思辨。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3、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理智: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又译做“心灵”。希腊 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朽。但 “理智”的观念则是哲学特有的,第一个雅典哲学家阿 那克萨戈拉首次提出心灵是万物的本源,苏格拉底对此 大加赞赏再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提倡,理性主义最 突出最明显的体现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 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 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统 一。当理智和人的灵魂相通时,它构成了灵魂的纯粹部 分,统摄着灵魂一切的活动。这就打破了灵魂与身体不 能分割的思想。


2、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 有充分的闲暇。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 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粹的思辨活动。于是,亚里士多 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但闲暇只是一 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 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从词源上看希腊文“闲暇”(shule)派生出西文“学校” (school)。学校是柏拉图之后哲学家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样,从事哲学研究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

毕达戈拉斯学派以数为本原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生 成过程: 数有两种形式,即奇数和偶数,其中奇数是 有定形的,偶数是无定形的,所以奇数是完满的, 偶数是不完满的。自然万物的本原是“一元”, 从“一元”产生“二元”,从完满的“一元”和 不完满的“二元”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目产生 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 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大 元素,产生出一切物体。



(1)毕达戈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天体的和谐。“和谐” (harmonia)在毕达戈拉斯学派那里主要指一定的数的 比率关系。 (2)“宇宙”(cosmos)的本来含义是“秩序”,后 来逐渐从“秩序”转变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 即“宇宙”。 (3)在毕达戈拉斯学派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 或产生于和谐。 (4)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说相比,数本原的“秩序” 与“规定性”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 古代希腊人居住地区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 小亚细亚西岸 、 黑海沿岸、南意大利、 西西里岛。 ◎ 地理特点 半岛内部多山、地貌崎岖 具有交往上的闭塞性与粮食生产的非自给性 半岛绵长的海岸线,具有航海的便利性 克里特岛气候潮湿,地势平坦,四通八达,东南 与具有古老文明的埃及和西亚隔海相望,利于希 腊人吸取埃及和西亚的先进文化,
(一)爱琴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青 铜器时代,在克里特和南希腊少数地区出现早期 奴隶制国家。 (二)荷马时代(公元前11-9)世纪):铁器时 代开始,多利亚人南下后,爱琴文明被毁灭,希 腊人各部落原始社会解体。 (三)古朴时代(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各奴 隶制城部形成,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 (四)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前期):希腊 奴隶制城邦达到极盛,然后趋于衰落。 (五)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2世纪 中期):希腊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之下,最 后为罗马所灭。

古代哲学的智慧希腊的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的智慧希腊的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的智慧希腊的哲学思想古代哲学的智慧——希腊的哲学思想在古代,希腊被认为是哲学的发源地,众多的哲学思想家从这片土地上诞生和发展,为人类思维和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智慧。

希腊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社会,并对全球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希腊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其所传递的智慧。

1. 自然哲学——弗西尼思想约公元前6世纪,弗西尼(Physis)的思想成为了古希腊哲学发展的首次高潮,他提出了“一切事物都来自于自然”的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应该通过观察和研究来认识自然界的真相。

这种思维方式奠定了古希腊哲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启示。

2. 世界的构成——希波克拉底思想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希腊医学的创始人,他强调健康和疾病是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他认为人体是由四种元素(土、水、空气和火)构成的,这种观点后来演变为后来哲学家们对世界构成的思考。

希腊哲学家们通过探索世界的本质和构成,试图找到人类生存和存在的真理。

3. 人的智慧——苏格拉底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强调人类的智慧和道德价值。

他通过不断提问和探索来唤起人们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认识,他相信通过思考和确立价值观可以获得真理和智慧。

苏格拉底对思考和知识的重视,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并为人们提供了追求智慧和美德的指引。

4. 经验和认识——亚里士多德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另一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对经验和认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通过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可以探求事物的真相,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的科学和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认识方法。

5. 公共利益和个人存在——柏拉图思想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提倡了一种理想国家的构想。

他认为个人的存在应该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并通过政治和道德来完成个人的美德和追求。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与文化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与文化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古代希腊是一个拥有广泛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文明古国。

这个强大的城邦文化在全球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希腊哲学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希腊哲学是欧洲思想和文化的源头,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索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当代文化和世界。

一、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探索了形而上学、伦理、政治、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问题。

这些哲学家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泰勒斯、埃皮米尼德斯等等。

这些哲学家提出的思想是希腊哲学的核心,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以他的理念论闻名于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实物或现象只是一个理念的阴影,这一理论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中庸之道”、“因果律”、“学习之道”等思想,这些思想都在当今的哲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不停地不断变化着,他提出了“无常深奥”和“虽有曲折但无扭转”等思想,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观的发展。

由此可见,古代希腊哲学是思维深刻的精髓,激发了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同时也为当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基础。

二、古代希腊的文化古希腊不仅是哲学的发源地,还是艺术、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先驱,其文化是它赖以成为世界级民族的关键之一。

文学方面,希腊人创作出了伟大的史诗诗歌《荷马史诗》。

这些史诗以战争、爱情、命运等为主题,文笔优美,气势恢宏,对欧洲的文学创作影响至今。

艺术方面,希腊人开创了戏剧及雕塑艺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雕塑是公认的卫城雕像,这些雕像展示了希腊人对人体的理解,是欧洲文化中的杰作。

由此可见,古代希腊的文化是由深度的思考和对人类本质的探索所滋养的,不论是在文学、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影响。

三、古代希腊哲学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传承。

在欧洲文化中,古希腊文化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现代文化的基础。

古希腊文化的思想与哲学

古希腊文化的思想与哲学

古希腊文化的思想与哲学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思想和哲学在今天仍然对人类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古希腊文化的思想和哲学。

第一,古希腊文化的美学思想。

古希腊是一个非常注重美的文化,这一点在古希腊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希腊文化赞美身体,赞美肌肉线条的美感,并将其用在神话体系和艺术作品中。

例如,古希腊雕塑的主题常常是裸体的男性或女性,体现了对身体美感的追求。

古希腊建筑的风格也常常是流线型的,非常注重美感和比例。

此外,古希腊诗歌和戏剧也是古希腊文化中重要的美学表现形式,它们通过语言和表演传达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第二,古希腊文化的哲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一,它对今天的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

古希腊哲学家们常常尝试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人类的意义、道德的本质、宇宙的本质等。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

柏拉图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注重精神和理智的追求,他的作品包括《理想国》和《饶公说话》等。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另一位巨匠,他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和现实,他的作品有《论逻辑》和《政治学》等。

第三,古希腊文化的史学思想。

古希腊文化对历史和记载历史的方式也有很深的思考和贡献。

古希腊历史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事实,尽可能在史料中寻找真相和客观性。

他们善于记载历史事件,并将其分析和解释,例如赫罗多德的《历史》和塔西特的《希腊史》,它们被称为古希腊历史学的代表作。

第四,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

古希腊是一个非常注重政治和社会的文化,他们的民主政治模式对人类历史的政治体系影响深远。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雅典,它是一种通过公民投票选出领导人和决策的政治形式,而非君主专制。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施为现代政治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影响着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主建设。

浅析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浅析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浅析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及其意义11000字古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分支,它对后世哲学、文化和人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神话到理性在古希腊,神话是人们最初的信仰和思维方式,它是一种直觉化的感知方式,不能够对现象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从神话走向理性,从直觉走向思辨,尝试着用理性和逻辑推导来解释问题和探求真理。

他们摆脱了神话和宗教体系的束缚,开始独立思考,并把理性和逻辑推理作为研究的重要方法,这是古希腊哲学最重要的特点。

二、以问题为中心古希腊哲学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了很多现象的问题,例如:宇宙万物的起源、人的本质、善恶的定义、政治组织的建立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古希腊哲学家不满足于对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从问题出发,寻找深入探究的方法和答案。

因此,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具体的存在,而是存在背后的问题。

三、途径和方法的多样化古希腊哲学家对问题和真理的探讨,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柏拉图使用对话的形式阐述思想,亚里士多德则倡导逻辑分析和实证主义;赫拉克利特注重矛盾和对立的思想,而泰勒斯则更关注自然界的科学实验。

这些方法和途径都给古希腊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古希腊哲学的内涵和形式。

四、崇尚智慧与理智古希腊哲学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强调理性、思辨和推理,崇尚智慧和理智。

相对于信仰、传统和习惯,古希腊哲学家始终站在理性和自由的立场上,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理智的掌控之下。

这种理念在古希腊哲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古希腊哲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历史的贡献古希腊哲学是欧洲文明的重要起点,它对欧洲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打破了神话和宗教的束缚,在推理和思辨中发掘了人类的潜力和智慧,推动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二、对思想的启示古希腊哲学以问题和理性为中心,反思人类的本质和命运,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价值的命题和理论,对后世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欧洲希腊与罗马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哲学。

它是随着奴隶制社会的确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将这一时期的哲学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自然哲学问题。

最早的唯物主义派别是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为代表的米利都派和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爱非斯派。

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气等物质性东西。

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等古代光辉的辩证法思想。

最早的唯心主义派别是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派和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受利亚派。

前者认为抽象的“数”是世界木原,后者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最初的哲学家都围绕着世界木原问题展开了讨论。

(2)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城邦奴隶制繁荣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哲学除继续探讨世界木原问题之外,还注重社会政治、伦理和人的问题的研究。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唯物主义,是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与此同时,智者派将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的问题,他们大多都带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

柏拉图在前人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派生的。

人的认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亚里士多德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作为形式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形式就在具体事物之中。

但他又认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主动的;质料的特性是由形式决定的,这就导向了唯心主义。

他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人。

(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城邦奴隶制衰落时期的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原子唯物主义,认为原子除了具有形状、大小、秩序和状态区别之外,还有重量区别,从而提出了原子偏斜理论,克服德谟克利特否认偶然性存在的局限性。

伦理学是这一时期哲学讨论的重点。

伊壁鸠鲁派认为幸福就是追求快乐,但反对纵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 同。演说家是舌头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艺术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快乐是 由于感官和对象的元素成分相同,相反就 会产生痛苦。身体中物质元素结构稀松的 人笨拙而勤劳,元素拥挤的人则血液流动 较快,容易冲动。血液中的元素混合的越 均匀,人就越聪明,反之就是笨人。
2,四根自身是永恒的,不变不动,不生不灭,并且 没有结合和分离的能力 (二)四根与万物之间的流转通过爱与恨两种力量。 爱 结合 恨 分离 万物都是爱恨在四根中发生作用的结果,爱恨的力 量此起彼伏,因此四种元素不断分离又不断结合, 因此万物处于生灭变化中。
“这个过程在人的肢体中看的很明显:有时,当精力 旺盛的时候,身体的一切部分由爱团聚成一个整体; 在另一个时候,则由残酷的恨将他们拆散,各自在 生命的边缘踟蹰。”
第二章 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一节 智者派
n
背景
雅典民主政体繁荣期,政治活动频繁,人们热衷于演 讲和辩论,需要表表达思想的技艺:逻辑推理与语言 技巧。 智者运动推动了修辞学、逻辑学和哲学发展,但末流 智者成为诡辩家 普罗泰戈拉认为,教给人们的技艺即 "在私事中如何能把家庭料理的井井有条,在公事中如何 能在语言上行动上对城邦产生最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 古希腊哲学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
(一)泰勒斯
(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 585/584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本原论) “始基”(arche)--又称“本 原”,指万物的根源或元素。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 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 1、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即“无定型”(无限者)。
(2)模仿说(象征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任何事物都是对数的模仿: 1是真理,2是意见,4和9代表正义,5是婚姻 (广义的对立关系的结果,两极的统一),7 是雅典娜女神,8是友谊与爱情,10是完满。 具体事物都是对本质的模仿,具有某种数量 关系就具有数所代表的性质。
3,矛盾的范畴表
一与多,有限与无限,奇与偶, 左与右,阴与阳,动与静,直与曲 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
2、阿派朗充满“冷热,干湿”等对立,对立从中分离出 来,从而生成万物。
3,分离的过程就是产生的过程,万物复归与阿派朗的过 程就是消亡的过程。 3、这种产生和灭亡的过程是命运注定的,他把这叫做 “补偿原则”。
(三)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 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 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火—稀散—气—凝聚—风—云—水—土—万物
第五节 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一 、恩培多克勒 鼎盛年约公元前492年—432年, 西西里岛南部的阿克拉迦人 主要思想: “首先请听真,万物有四根: 宙斯造万物,赫拉育生命; 还有爱多妞以及奈斯蒂,她 用自己珍珠泪,浇灌万灵生 命泉”
主要哲学观点: (一)四根说 1,万物的始基是水、火、土、气“四根”结合而成。万 物因四根的结合而生成,因四根分离而毁灭。万物流转, 四根不变。(物质结构方面的探讨) 2,万物不同,是因为所含四根的相对数量和排列的不同 骨头是由两分水+两分土+四分火混合而成,肌肉=四种 等量元素混合而成。 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 是水,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维 是血液的作用。
据说毕达戈拉斯学派有两条最能典型概 括他们思想特色的格言:“什么最智慧? ──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在哲学上,毕达戈拉斯最重要的思想有 三点,即数本原说、和谐观念和灵魂理
二、主要思想
(一)数本源说 1,数是万物的本源。由思维的定形把握感 性的定形。但是数离不开物质,表现的是数 的关系。 2,如何产生万物? (1)物理的,科学的方式(还原论的) 一非奇非偶,是数的基础。一是万物的本源。 一是点(物理点),二是线,三为面,四为 体。产生水火土气,生成万物。
二、阿那克萨戈拉 (一)生平: 公元前500—428年,生于伊奥尼 亚的克拉左美奈 (二)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了“种子”是万物的始基 “种子”是由米利都学派(提出) 向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重要 的过度环节。
2,种子的特点:
(1)种子的在数量和种类上是无限的 (2)种子是构成事物的最小的微粒,无限小,可以无 限分割 (3)种子是“异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4)"一切包含一切"
第三,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存在物事不动的,被巨大的铁链捆绑着,它是同 一的,始终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
第四,存在是有定形的:圆球(空间有限)
存在不是具体的存在物,是只能靠理性和逻辑思 维来把握。 存在不是纯粹思维或精神性实体,没有超出他所 处的时代,但是是早期哲学的最高水平。
(二)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蕴含思想: 1,“量”决定变化程度——毕达哥拉斯 2,火比气更稀薄——赫拉克利特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一、生平: 毕达戈拉斯(Puthagoras,盛年约在 公元前532年)出生于靠近伊奥尼亚的 萨摩斯岛,四十岁左右搬到南意大利的 克罗顿,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于他本 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所以后人把他 的思想与学派其他思想家的思想统称为 毕达戈拉斯学派。
3、提出了“关于心灵(奴斯)的学说
(1)是万物中最精美的,最轻,最薄的东西。据有关 于一切事物的知识。是万物秩序的安排者 (2)努斯是与物质不同的精神性的本源 (3)努斯是单一,自身同质的,独立存在的单纯物 (4)心灵是无限的、无形的、自动的、独立的实体 (5)努斯是万物运动的能动力量,
(6)“心灵说”第一次把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具 有二元论的倾向。 “这是一道光芒开始放射很出来,(诚然它还是很 微弱)心智被认为是原理。” --黑格尔 “在此之前,我们只看见过各种思想,现在思想自 身才被当做原理”
第三节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一 、生平 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爱菲斯王族,拒 绝接受王位,并让给弟弟。性格高傲,孤僻, 蔑视民众。被称为晦涩哲学家。 二、主要哲学思想 (一)火本原说 1,火是万物的本源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人或神所创造的,它 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 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2,火与万物的关系 火 气 水 土 万物 火因为冷熄灭转换成万物 下降的道路 万物然后又转换为火 上升的道路 上升的道路与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路(的两个 方面),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万物都转换成火,火也转换成万物,正像货 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
第四节 埃利亚学派
一 、克塞诺芬尼
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 对古希腊传统宗教的批判 1,神人同形同性 2,道德 3,多神 提出作为“一”的神 1,特点:独一无二的,不变不动的,不生不灭的 (归谬法论证);无形的神,以思想统治世界 2,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 3,开创理性神的传统,具有哲学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
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 500年 在《论自然》一开头,他借女 神之口,提出了两条研究的 途径: “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 在”; “不存在者不存在,不可能 存在”。 第一条路被称为“真理之路”, 第二条路则是“意见之路”。
(一)存在 1,存在是对克塞诺芬尼的"一"在哲学上的展开。 实质上是以此来概括世界全体的普遍必然的本质, 一种表示世界全体统一的本性。 2,存在的特点 第一,存在是独一无二的 “存在物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 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或少些,妨碍 他们联系,它整个是连续的” 第二,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论证) “存在没有过去的存在和未来的存在,整个都是 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连续的东西。”
(三)流射说、同类相知说
1,认为事物和感官都可以发出一些物质性的 “流”,感官自身有一些孔道,可以穿过极其精 细的物质性的“流”,人也是由四根构成的,感 官中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感觉就 产生了。 “我们用土来看土,用水来看水,用气来看明亮的 气,用火来看耗散的火,用爱来看爱,用可怕的 恨看恨” 2,没有区分思想和感觉."智慧就是以相同对待相同, 无知是以相异对待相异”"思想等同于,或非常接 近于感觉”。 3,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
一.普罗泰戈拉 生平:公元前490—410年,阿布德拉人,第一位 智者。 (一)主要思想 1,人是万物的尺度(《泰阿泰德篇》) “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 的尺度,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主 体意识的觉醒(相对于前苏格拉底哲学 的客体意识) Ø 感觉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 “对我来说,事物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 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 子。” Ø 反对传统神本主义的人本主义 Ø 矛盾
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体现希腊形而上学的传统。
(二)灵魂学说
(1)毕达戈拉斯派的灵魂观具有宗教和哲学 的双重意义。 (2)“灵魂”(psukhē)是希腊哲学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在《荷马史诗》中表示人死方 止的呼吸、生命;在泰勒斯那里表现为普遍 的生命力和活动的原则;而在毕达戈拉斯学 派那里,同一个灵魂可以流动于不同的身体, 因而开始有了个体性和独立性,虽然还不具 有完全的非物体性。
2、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永远追 不上乌龟。 3、飞矢不动——运动不存在。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证明:存在的独一无二(否定杂多的证明) 1,关于大小的论证
无限多
存在是多 无体积 有限多 连续的 间断的 2,一粒谷子与很多谷子 无限小 无限多 无限多 有体积 无限大
四,麦里梭
对巴门尼德的思想进行修正 1,巴门尼德:时间上永恒,空间上有边界 麦里梭: 时间上永恒,空间上无限 2,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 在 麦里梭:感性事物是不真实的存在。 真正的非存在是虚空,运动的背景,空无一物, 因此不存在。(由二分变为三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