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变速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 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齿轮啮合的过程
主动齿轮通过轮齿的推力作用,将动 力传递给从动齿轮。
齿轮传动的速度比
齿轮传动的速度比定义
主动齿轮转速与从动齿轮转速之比。
速度比的计算公式
i=n1/n2,其中n1为主动齿轮转速,n2为从动齿轮转速。
齿轮机构ppt课件
目录
• 齿轮机构概述 • 齿轮机构的基本原理 • 齿轮机构的类型与结构 • 齿轮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 齿轮机构的制造工艺与装备 • 齿轮机构的维护与保养
01
齿轮机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齿轮机构是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 成,通过齿轮间的啮合传递运动 和动力的机械传动装置。
分类
根据齿轮轴线相对位置的不同, 齿轮机构可分为平行轴齿轮机构 、相交轴齿轮机构和交错轴齿轮 机构。
06
齿轮机构的维护与保养
齿轮机构的润滑与密封
润滑方式
根据齿轮机构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如油浴 润滑、喷油润滑、循环油润滑等。
润滑剂选择
根据齿轮机构的载荷、速度、温度等条件,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如 齿轮油、润滑脂等。
密封措施
采用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润滑剂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齿轮机构内 部,确保齿轮机构的正常工作。
斜齿圆锥齿轮机构
轮齿与圆锥母线呈一定角度,传动平稳,噪音小,但会产生轴向 力。
曲线齿圆锥齿轮机构
轮齿形状为曲线,传动效率高,噪音小,但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 较高。
蜗杆蜗轮机构
普通蜗杆蜗轮机构
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但效率较低,发热量大。
机械基础-齿轮机构

齿轮啮合几何
要考虑齿轮啮合的接触比例和角度。
齿轮材料
应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承载和耐磨的要求。
润滑和冷却
确保齿轮运转时有适当的润滑和冷却。
结论和要点
• 齿轮机构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传动装置。 • 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 齿轮机构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 优点包括高效能量传递和精确的动力转换。 • 设计时需要考虑参数和材料选择。
机械基础-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传动装置,由一组齿轮组成。它们在各种机械 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精确的动力转换和传递。
齿轮机构的定义
齿轮机构是由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通过齿廓的啮合传递运 动和力量。
齿轮机构的种类
直齿轮
最常见的类型,齿轮齿条是直的。
锥齿轮
齿轮轴倾斜,可实现角度传动。
2 机械制造
齿轮机构用于工厂设备和机械运行的传动系统。
3 航天工业
齿轮机构用于控制和导航飞行器,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齿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 高效能量传递 • 精确的动力转换 • 可靠性和耐久性
缺点
• 噪音和振动 • 需要润滑和维护 • 有限的速度和扭矩范围
齿轮机构的设计考虑因素
齿轮模数
决定齿轮尺寸和啮合性能的参数。
斜齿轮
齿条倾斜,产生平滑的齿轮啮合。
行星齿轮
中心齿轮包围周围的行星齿轮,实现高速与低 速的转换。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1
啮合
齿轮通过齿廓的啮合,沿着相对方向旋转。
2
转速比
齿轮数量和直径确定了转速的比例。
3
传递力量
齿轮之间的啮合使能量和力量得以传递。
齿轮机构的应用领域
齿轮机构工作原理

齿轮机构工作原理
齿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机构,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主要有平面齿轮传动和立体齿轮传动两种。
平面齿轮传动是将两个平行轴或交叉轴上的齿轮通过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立体齿轮传动是将两个相交或同轴的齿轮通过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在齿轮机构中,一般将驱动轮称为主动轮,被驱动轮称为从动轮。
主动轮通常由电动机或手动操作来提供动力,从动轮则通过主动轮的转动来带动其他机械部件的运动。
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齿形的设计特点。
齿轮的齿顶、齿槽和齿侧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啮合时能够产生相互啮合的传动关系。
当主动轮转动时,其齿顶与从动轮的齿槽相啮合,通过齿顶和齿槽之间的啮合力矩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是由齿轮的模数、齿数和啮合方式决定的。
通过改变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或改变齿轮的模数,可以改变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实现不同的传动效果。
总的来说,齿轮机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通过改变齿轮的参数可以调整传动比,实现不同的传动效果。
同时,齿轮机构还具有传递动力平稳、传动效率高和传动精度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三齿轮传动机构

25
AT
AT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①
四元件: 输入:太阳轮 输入:后齿圈 输出:前圈后架 固定:前行星架 特点: 两排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个太阳轮
26
AT
AT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②
27
AT
AT
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①
四元件: 输入:前太阳轮 输入:后太阳轮 输出:齿圈 固定:行星架 特点: 两排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个齿圈,长短两排行 星轮。
5
AT
AT
行星齿轮组件(4L60E)
6
AT
AT
行星齿轮机构的特点
结构紧凑,太阳轮、齿圈、行星架、三 者都绕共同的轴线转动。 太阳轮、齿圈、行星架、三者始终处于 常啮合状态。 换档时迅速、平稳、准确。 换档时不会产生齿轮间的碰撞。 换档时不会产生齿轮的不完全啮合。
7
AT
AT
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规律
AT
倒档(方案一) 从动
行星架(n3=0)固定 太阳轮(n1)主动 齿圈(n2)从动
固定
n1 n2 1 n3 0
i1、2
n1 >1 n2
主动
固定行星架,行星轮轴线被固定(行星轮只 有自转没有公转)行星轮只是个惰轮。太阳轮顺 时转动促使行星轮驱动齿圈逆时针转动。
Z2/Z3=70/104=0.673 i3、2
n3 Z2 n2 1 Z3
23
AT
AT
传动比计算方法分析(倒档)
传动比计算公式: Z1=34 z从 n主 i n从 z主 Z2=70 Z3=Z1+Z2=104 倒档: n2 1 Z1 Z1/Z2=34/70=-0.489 i2、1
变速齿轮原理

变速齿轮原理
变速齿轮原理:利用杠杆的平衡力学知识,通过改变力臂来实现动力转换。
这种结构在自行车上经常见到,例如后拨和飞轮都是这样。
在机械传动中还有一种叫做“星形”的结构。
就像图示那样,它其实也是由两个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曲柄组成的,通过改变两者之间距离可以调节两者的转速差,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摩擦损耗等目的。
在某些汽车上(例如福特F150),我们会发现变速器是分为三段式的,即前面两个部件与后面一个部件之间用链条连接,这时候的变速器主要作用就是将前面两个部件的运动转化为后面一个部件的运动。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哎呀,说起齿轮机构啊,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对齿轮感兴趣,还是小时候玩那种老式的机械玩具,就是那种上发条的小车,一扭发条,小车就能跑起来。
那时候我就想,这小车是怎么跑的呢?后来才知道,原来里面就是齿轮在起作用。
齿轮机构,说白了,就是一堆齿轮相互咬合,一个齿轮转,其他的齿轮也跟着转。
就像你和朋友们一起跳舞,一个人开始转圈,其他人也跟着转,只不过齿轮是机械的,它们可不会累。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一家工厂参观,那里面有个巨大的齿轮机构,是用来控制生产线上物料的流动。
那个齿轮,比我人还高,转起来的声音,啧啧,那叫一个震撼。
我当时就站在那儿,看着那些齿轮,一个接一个,咬合得那么紧密,那么精确,我差点都看呆了。
齿轮之间,有的平行,有的交叉,有的还斜着。
它们就像一群默契的舞者,虽然动作各异,但目的一致,就是让整个生产线运转起来。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些齿轮,听着它们发出的咔嚓咔嚓声,感觉就像是在听一首机械的交响乐。
齿轮的工作原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利用齿与齿之间的咬合,传递动力。
你想想,如果你用手去转动一个齿轮,其他的齿轮也会跟着转,这就是动力的传递。
而且,齿轮的大小不同,转的速度也会不一样。
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可能要转好几圈,这就是齿轮的减速或者增速作用。
那次参观,我还看到了一些特别的设计,比如齿轮上有些是直齿,有些是斜齿,还有些是螺旋齿。
这些不同的设计,让齿轮机构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有的适合高速运转,有的适合承受大的扭矩。
齿轮机构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它的设计和制造都需要非常精细的工艺。
每一个齿轮的齿形、齿距、齿数,都需要精确计算,这样才能保证齿轮机构的稳定运行。
现在想想,齿轮机构还真是无处不在,从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到工厂的生产线,再到汽车的发动机,都有齿轮的身影。
它们默默地工作着,虽然我们平时可能不会注意到它们,但它们却是现代机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说,齿轮机构,这个看似简单的机械结构,其实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整转速和扭矩。
3
正、反转
改变齿轮的旋转方向可以实现正向传动 和反向传动。
常见类型
直齿轮
齿轮的齿直接和平行于轴线,传输功率效率高。
蜗杆齿轮
通过蜗杆和齿轮组成,传递力矩大且稳定。
斜齿轮
齿轮的齿倾斜,使得啮合平稳无噪音。
行星齿轮
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组成,实现多级 传动。
应用领域
1 汽车工业
2 工程机械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是一种由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用于传输和改变功率和运动方向。 它是机械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机构之一。
齿轮机构的定义
齿轮机构是一种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和转换动力和运动。
工作原理
1
啮合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齿轮的齿与齿之间形成啮合关系,通过
速比
2
滚动或滑动传递动力。
齿轮的大小和齿数决定了速比,可以调
3 制造业
用于传递引擎的动力和转 动力矩,实现变速和驱动。
用于推动起重机、挖掘机 等大型机械的运动和操作。
用于传输和改变加工设备 的运动和力量,如机床和 输送带。
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 高传动效率 • 可调速 • 传递大扭矩
局限性
• 噪音和振动 • 齿轮磨损 • 需要润滑
设计考虑因素
1 齿轮类型选择
根据传动需求和工作条件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
2 齿数和模数计算
根据传动比和扭矩要求计 算齿数和模数。
3 减振措施
使用减振装置和合理设计 来减小噪音和振动。
维护与故障排除
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和润滑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清洁和润滑齿轮以延长使用寿命。故障排除时,检查齿 轮的啮合情况、润滑状态和轴对中情况,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齿轮变速机构

档位 前进1档 倒挡 超速2档 超速1档 不用 前进2档
小结
• 平行轴式齿轮机构的传动原理 •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传动原理 • 传动比 • 齿轮运动情况
课后作业:
齿轮传动机构
平行轴式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平行轴式、行星齿轮式
齿轮传动原理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
运动方向:相反 减速增矩 低速挡
齿轮大小相等
运动方向:相反 等速 直接挡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
运动方向:相反 增速减矩 超速档
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
组成:太Hale Waihona Puke 轮、行星架、齿圈两种啮合方式
主动齿轮旋转方向:顺时针 从动齿轮旋转方向:逆时针 方向相反
主动件 5 3 6 1 4 2 太阳轮 太阳轮 行星架 行星架 齿圈 齿圈
从动件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
固定件 齿圈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 太阳轮 小带大 小带中 大带小 大带中 中带小 中带大
传动比 大于1 大于1 小于1 小于1 小于1 大于1
速度转矩 减速增矩 减速增矩 增速减矩 增速减矩 增速减矩 减速增矩
4
5 6
行星架
齿圈 齿圈
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
太阳轮
行星架 太阳轮
7 8
任意两个连成一体 只固定一件,其他无主从动件
如何运动
主动件 1 2 3 4 5 6 太阳轮 太阳轮 行星架 行星架 齿圈 齿圈 从动件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 固定件 齿圈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行星架 太阳轮 小带大 小带中 大带小 大带中 中带小 中带大
传动比 1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 增速减矩
• 太阳轮、行星架、齿圈三元件可以绕同一传 动轴转动,也可将其中任意一个元件锁定, 另外两个元件中任意一个为主动元件,另一 个为从动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链式传动带
2.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控制装置
(1)起步装置
(2)前进挡和倒挡转换机构
(3)无级变速机构
3.无级自动变速器与有级变速器的特性比较
(4)行星排和单向离合器的装配 3.3 组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1.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特点
2.动力传动路线分析
(1)D-1挡和2-1挡
(2)D-2挡
(3)D-3挡
(4)D-4挡
(5)2-2挡
(6)L-1挡
(7)R挡
(8)“N”位(空挡)和“P”位(停车挡)
3.3.2 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
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特点
2.动力传动路线分析
各个挡位传动路线描述如下: (1)R挡(见图3-49) (2)1挡(见图3-50) (3)2挡(见图3-51) (4)3挡(见图3-52) (5)4挡(见图3-53)
3.3.3 行星齿轮机构 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2.各挡位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2.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1)P位置 (2)N位置 (3)D-4和D-3位的1挡 (4)D-4和D-3位的2挡 (5)D-4和D-3位的3挡 (6)D-4的4挡 (7)R挡 (8)1位的1挡
3.4.2 无级变速机构 1.带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与传动带
(1)带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
(2)传动带 1)金属传动带
3.1 行星齿轮机构传动原理 3.1.1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3.1.2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分析
1.减速传动
(1)减速传动一
(2)减速传动二
2.直接传动
3.减速反向传动
4.增速传动
(2)增速传动二
5.增速反向传动
3.2 换挡执行机构 3.2.1 离合器 1.离合器的结构
(2)换挡工作过程分析 1)P/N挡(见图3-56)
2)1挡动力传输原理(见图3-57)
3)2挡动力传输原理(图3-58)
4)3挡动传输原理(见图3-59)
5)4挡动力传输原理(见图3-60)
6)R挡动力传输原理
3.4 其他变速齿轮机构 3.4.1定轴式变速齿轮机构 1.结构
2.片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2.3 单向超越离合器 1.棘轮式单向超越离合器
2.滚柱斜槽式单向超越离合器
3.楔块式单向超越离合器
3.2.4 换挡执行元件的检修 1.离合器、制动器的检修
(1)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分解 1)离合器的分解
2)制动器的分解
(2)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检修 1)检查离合器、制动器摩擦片和钢片 2)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鼓 3)检查离合器和制动器活塞 4)检查回位弹簧和密封圈
(3)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装配
2.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修
(1)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分解 在分解行星排、单向离合器之前,应先确认各单向离合器 的锁止方向,其方法是:用双手分别握住与单向离合器内 外圈连接的零件,朝不同的方向相对转动,检查并记下内 外圈的相对锁止方向。 (2)后行星排和低挡单向离合器F2的分解 (3)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验 1)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的齿面,若有磨损或疲劳剥 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2)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 3)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等零件的轴颈或滑动轴承处 有无磨损。 (4)行星排和单向离合器的装配磨损。
第三章 变速齿轮机构
3.1 3.2 3.3 3.4 行星齿轮机构传动原理 换挡执行机构 组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其他变速齿轮机构
【本章要点】 1.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组成和传动原理; 2. 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3. 几种结构形式的三挡和四挡辛普森行星齿轮 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三挡和四挡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和工作 原理; 5. CR行星齿轮结构机械传动原理; 6. 平行轴式变速机构和无级变速机构。
2.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3.自由间隙
多片湿式离合器装配后,在卡簧和压板之间要预留一定的 间隙,称为自由间隙。
4.止逆球的作用
3.2.2 制动器 1.带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带式制动器结构组成
(2)带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带式制动器的制动鼓与行星齿轮机构的某一基本元 件相连接,并随之一起转动。制动带一端支承在变速器壳 体上的制动带支架或制动带调整螺钉上,另一端与液压缸 活塞上的推连接。当液压缸的施压腔和释放腔内无液压油 时,带式制动器不工作,制动带与制动鼓之间有一定的间 隙,制动鼓可以随与它相连接的行星排基本元件一同旋转。 当液压油进入制动器液压缸的施压腔时,作用在活塞上液 压油压力推动活塞,使之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移动,活 塞上的推杆随之向外伸出,将制动带箍紧在制动鼓上,于 是制动鼓被固定住而不能旋转。在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且 有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释放腔时,由于释放腔一侧的活塞 面积大于施压腔一侧的活塞面积,所以释放腔一侧的压力 大于施压腔一侧的压力,因此活塞在这一压力差及回位弹 簧弹力的共同作用下后移,推杆随之回缩,制动带被放松, 使制动器由制动状态转成释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