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对其进行管理。

2范围本程序文件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公司活动、服务中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和管理。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核、批准。

3.2项目部负责本项目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更新。

3.3质安部负责各部室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更新。

3.4质安部负责组织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工作程序4.1初始环境评审公司进行初始环境评审,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

4.1.1明确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4.1.2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诉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使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

4.1.3识别环境因素和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4.1.4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4.1.5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环境事故,环境处罚等的调查。

4.1.6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包括环评报告、“三同时”验收4.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2.1以公司的全体部门和项目为对象,每年3月份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4.2.2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4.2.3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4.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4.3.1环境因素识别时需覆盖时态和状态1)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

2)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4.3.2各部门各项目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公司的活动、服务所排出的水、气、声、固废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公司、地区等造成的影响。

2)公司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协件等的分供方、工程合同方、废弃物处理者以及运输公司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3)正常运行条件、异常运行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情况或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事故)所伴随的环境影响;4)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以及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要求。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一、环境因素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

以下是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1.收集信息:通过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如调查问卷、采访、观察等方法,收集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

2.整理信息:将收集到的环境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价。

3.分析信息:通过对收集到的环境因素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对企业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对识别到的环境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以下是环境因素评价的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环境因素的指标,如污染物浓度、资源利用率等,以量化地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

2.收集数据:收集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监测等手段获取。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

4.评估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三、环境因素控制环境因素控制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环境因素控制的步骤:1.制定环境政策和目标:制定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和目标,为环境因素控制提供指导。

2.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政策和目标,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环境因素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3.实施环境控制措施:根据环境管理计划,采取相应的环境控制措施,如减少排放、优化资源利用、加强环境监测等。

4.监测和评估:对环境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环境因素控制的效果。

5.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控制措施,实现环境因素控制的持续改进。

总结起来,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程序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不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程序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也需要企业与政府、社会各界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0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0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旨在对服务实现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确保环境因素及时更新,为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物业管理、服务活动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3 职责3.1 督导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实施;负责对新增办公设备、新上小型基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负责对新的物业管理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审批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工作程序4.1 环境因素的识别4.1.1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4.1.1.1服务实现过程活动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1.2新增或修改的服务活动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1.2服务供方提供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施工、花木租赁、电梯空调维修、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安防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机房设施设备大中修、专用设备维保年检(如电梯等)、垃圾外运、化粪池清淤等等维修保养等。

4.1.1.3本公司识别的重点区域为督导部、会议室、食堂、机房、监控室、档案室、车辆等。

4.1.2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因素:4.1.2.1对环境的影响;4.1.2.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1.2.3 服务对象及相关方要求;4.1.2.4不同时态、不同状态和不同方面的情况。

4.1.2.4.1三种不同时态:过去、现在、将来4.1.2.4.1.1过去: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对现在仍有影响;4.1.2.4.1.2现在:指现在管理、服务中存在的,正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4.1.2.4.1.3将来:指将来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现存的环境因素或将要存在的环境因素。

4.1.2.4.2三种不同状态:正常、异常、紧急4.1.2.4.2.1正常:指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属于正常的、计划中的和经常的服务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须依据本程序重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4.3.1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
4.3.2新改扩建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
4.3.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
4.3.4相关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环境因素的修改应在公司内部审核后、管理评审后或者发生4.3的四种改变时进行,每年例行一次整体修改。
4.2.6重要环境因素
1)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由品保部根据评价结果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审议,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2)重要环境因素的登记:由品保部登记已确认的重要环境因素,作成《重要环境因素登记表》,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及总经理批准后,由品保部存盘,作为制订公司环境目标和指针的依据。
4.3环境因素的更新
※过去时态是指过去的环境影响持续到现在﹔
※现在时态是指现在的环境因素影响着环境﹔
※将来时态是指环境因素对将来的环境产生的影响。
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是指活动中连续作业状态,其包括日常事务管理活动﹔ ※异常状态是指活动停止和设备停机检修状态时,其环境问题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
※紧急状态是指可预见的如发生火灾、油和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爆炸等情况。
4)原材料的使用,月消耗量大于50吨的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重大影响的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如火灾、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环保设施故障、人为事故造成严重影响或超标排放)。
6)总分值大于等于25分的为重要环境因素。
4.2.4打分法
打分法即风险评估法,即综合考虑:严重性(S)、影响持续的时间(T)、发生频率(O)、环境影响涉及的范围(C)。风险越大,环境因素越重要。
公式:R=S+O+T+C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管理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运行控制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有效识别、评价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3、依据性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8《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3.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3.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3.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12《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3.13《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3.14《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4、职责4.1安全技术部负责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各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工作;负责编制本程序并监督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物的排放、固体废物等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负责排污费缴纳;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定期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和处置。

4.2综合部负责公司办公生活垃圾处置;负责环保纠纷、信访事件的调查处理;负责委托社区服务中心对厂区生活区生活污水进行管理。

4.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负责污染防治管理,控制能源资源的消耗,施工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公司科学文明检修及其他相关要求。

5、工作程序本管理程序包括的工作事项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法律法规管理,环境运行控制,环境监督检查管理,环境事故应急管理,环境因素的更新。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了识别公司生产、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的或可期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评价具有和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管理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管理。

三、职责
1、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本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组织实施和汇总。

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协助质量安全管理部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四、工作程序
1、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1)本公司生产、管理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所有相关部门及所有场所。

(2)相关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识别的环境因素。

2、环境因素的识别步骤和方法
(1)质量安全管理部向各部门发放《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登记表》,各部门负责识别出本,部门的环境因素。

(2)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覆盖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

0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0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0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1.12.23.3广东人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版号,序号修改状态修改内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识别所从事的活动过程和设备,公司在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03-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2017-07-15 20:39:52 | #1楼GDRX/MP-03广东人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版号A/0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编制:日期:发放编号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文件印章)修改记录序号修改状态修改内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GDRX/MP-031.0目的广东人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版页号:A/0码:1/3为明确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的方法,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以便对重大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环境影响的评价过程。

3.03.1职责公司各部门经理及项目监理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并报送公司综合部。

3.2公司综合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汇总、登记,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3.33.44.04.14.1.1公司综合部根据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列出“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工作程序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十个方面;4.1.1.1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a.正常状态:按要求正常运行的状态;b.异常状态:异常运行的状态;c.紧急状态:指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如环保设施的突然失效,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4.1.1.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a.过去:在时间上属于过去发生的;b.现在:在时间上属于现在正在发生的;c.将来:在时间上属于尚未发生,将来可能发生的。

4.1.1.3十个方面:a.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规、规定;b.向大气的排放;c.向水体的排放;a.废弃物的处置;e.土地污染;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页码:2/3f.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g.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h.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记录;i.企业施工工艺与环境因素特性;j.主要施工过程流程图。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为识别、评价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发生的所有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和更新。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领导工作及批准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安全监察部部长负责审核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3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和指导公司各部门/车间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工作,并汇总评价各部门/车间上报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3.4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上报安全监察部。

3.5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批准本部门/车间《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 工作程序4.1环境因素识别4.1.1识别范围环境因素识别要考虑生产以及采购、销售、服务的全过程。

4.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状态、时态和类型: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c)几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辐射、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对社区的影响及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

4.1.3环境因素识别方法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为指导思想,采用过程分析、查阅文件或记录、专家咨询、调查、监测、现场观察等方法识别环境因素。

4.1.4环境因素识别步骤a)各部门/车间负责进行本部门/车间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并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填写在公司统一格式的《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中,报安全监察部。

b)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对各部门/车间上报的环境因素识别的准确性进行核实、汇总。

4.1.5 2 环境因素的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4.1.6 2.1评价流程分析调查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评价影响程度一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提要:公司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评议的方法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及可能施加影响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

3、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

品质部
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更新。

负责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

4、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
公司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评议的方法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及可能施加影响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环境因素覆盖范围
业主入住和装修
社区文化活动
清洁服务
绿化服务
公共秩序管理
维修服务
办公过程
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供货方、承包方、业主)
环境因素分类
Ⅰ类:水、气、声、渣污染物排放或产生。

Ⅱ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Ⅲ类:对相关方可施加影响环境问题及要求;
Ⅳ类:其他。

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八种类型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向土地的排放;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源使用;
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g.废物和副产品;
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的应予以识别。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进行预见性分析,确保环境因素全面、系统。

环境因素识别主要从废水、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能源和材料的浪费、急性中毒、潜在污染(异常情况、紧急情况)几方面进行。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
客观的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

相关方有要求的。

各部门采取上述识别依据和方法,对本部门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现场调查,识别出本部门环境因素,填写部门《环境
因素识别表》上报品质部,品质部汇总审核后,编制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环境因素评价流程
分析调查影响环境的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依据
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和发生频次。

环境事故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

本公司的实际控制情况。

相关方要求和关注程度。

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
评价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考虑以下5个指标:
a.遵守法律法规和污染物达标状况;
b.发生频率(排放量);
c.控制状况;
d.影响程度;
e.节能降耗增效。

评价方法:
a.专家评定法;
b.综合打分法。

计算E=B+c+D,A≥4或E≥10为重要环境因素;A:法律符合性,B:污染因素发生频率;c:控制状况;D:影响范围;E:综合值;详见《环境因素评价表》。

由品质部组织,管理者代表主持各部门依据环境因素评价,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对已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并由品质部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环境因素清单的发放
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的《环境因素识别表》、《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品质部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办法,发放到相关部门。

4.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提要:公司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评议的方法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及可能施加影响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4品质部应监督、协调各部门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执行《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河南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jw/QEm-019-2005标题: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章节号版本号0/B
制定管理程序执行相关运行控制程序;
培训与教育;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保持现有措施。

环境因素的更新
品质部每年管理评审前应组织一次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定工作。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品质部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更时。

当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时。

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当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

当服务项目、活动及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相关部门应重新识别环境因素,并反馈给品质部,由品质部确认、评价、更新环境因素,相关部门根据更新意见修改《环境因素识别表》、《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公司在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培训、信息交流、绩效监测等时,应考虑重要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程序产生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表》jw/
《环境因素评价表》jw/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j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