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简介一、心理学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的发展就像心理学的历史一样,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渊源,可追溯到1985年。

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心理学教学科研的机构。

1986年, 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暨心理咨询室,1987年开始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硕士生,1995年获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招生资格。

1993年成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在实际上承担了课题、调查、合作交流项目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为社会学系及全校开设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

在沙莲香等老一代学者的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心理学系的师资队伍梯队合理,该专业由国内知名的教授主持教学及研究,与副教授、讲师及博士后等构成的师资梯队,拥有优秀的专业背景,年富力强、成果丰硕。

2011年4月,心理学系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下设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二级学科。

二、师资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目前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目前博士生导师5人。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著名大学的心理学学科科研单位有广泛的学术联系。

姓名研究领域孙健敏教授人力资源管理胡平教授情绪管理雷雳教授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时勘教授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张积家教授语言的认知机制张清芳教授心理语言学三、分数简介单科线60 60 180总分线350四、毕业生去向毕业生的去向:心理学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

包括在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教育、管理、金融、财政、新闻等领域就业,以及在工业、军事、司法、航空、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就业。

政府机关、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都急需心理学专业人才。

五、复习书单其中基础方向和应用方向是参加全国统考,专业课按照全国312大纲指定书目复习就行。

社会心理学方向是自主命题,考试科目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第二章参考文献: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1,23卷,2期,113-119.杨治良(主编).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郑昭明.认知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胡德辉.现代心理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Atkheim.R.(1972). Psychology today: all introduction(2nd).Del Mar: CRM.Coon,D.(1977).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West. Izard,C.(1977).Human emotions. New York: Plenum Press.第三章心理健康朱敬先. 2002年.《健康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梁宝勇. 2002年.《心理卫生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洪炜. 1996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第四章变态心理⒈李心天主编 1998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97-458⒉沈渔邨主编 2001年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26-435,512-519,524-529⒊陈彦方主编 2001年 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43-259, 278-287,313-325⒋翟书涛相德森主编 1998年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42-336⒌范肖冬等译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0-116,156-173⒍丁宝坤 2002年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84-196⒎张伯源陈仲庚 1986年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⒏江达开 2002年变态心理见:李建林主编医学心理学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4-114⒐丁宝坤 1987年变态心理学见:李鸣杲、金魁和主编医学心理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14-222 ⒑(美)伯纳德·D·贝特曼岳冬梅李晓白译丁宝坤李鸣杲审校 1995年心理治疗技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8-128第七章参考文献1.倪青.睡眠—人生的三分之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游国雄,张可经等.失眠与睡眠障碍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李融,花戎.失眠自然疗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李雪梅,杨华.失眠调养与护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徐俊冕.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7.周军,郑日昌,刘嘉.英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顾瑜琦,刘克俭.中华现代行为医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金伯利(美).毛英明,毛巧明译.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0.Patricia Wallace(美).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1.Phillip L.Rice(美)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李仲廉,华勇.慢性疼痛治疗学基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季建林.医学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谭冠先.疼痛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姚东.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江正辉,王泰龄.酒精性肝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第八章参考文献岳文浩,张红静,潘芳.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凌文辁,宾治世.心理测验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第十二章参考文献1.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北京2. 时容华. 社会心理学. 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 上海3. 刘晓虹. 护理心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北京4. 吕国香. 医学心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北京5. 史瑞芬. 护理人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北京。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总目标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各类心理学教学、科研和应用等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规格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精神、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

2.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3.精通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4.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包括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科学研究以及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6.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道德修养以及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

7.具有健康的体魄,能承担繁重的工作。

8.掌握一门外语。

9.掌握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和应用技术。

二、培养方向1.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

2.学校心理教育。

三、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一般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见附表)五、培养方式1.导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2.系统讲授与自学研讨相结合。

六、专业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附表课程设置:注:学位课程用“★”在备注一栏中注明研究方向02:管理心理学注:学位课程用“★”在备注一栏中注明课程编号:1 总学时:60 教学要求:课程名称:心理学研究方法任课教师:张守臣开学学期:3开课单位:教育系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开展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通过系统学习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将方法和内容整合于具体研究情境中,使学生对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提高研究技巧,促进心理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研究基本问题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广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相关研究法、个案研究;实验法(变量、实验和准实验设计)(二)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心理物理学、知觉、注意与反应时、条件反射与学习、记忆与遗忘、思维与问题解决、个别发展与差异、社会影响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书目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上海)。

2、[美]齐斯克著,沈明明译:《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美]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袁亚愚,、徐晓禾编译:《当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吴玉编著:《管理行为的调查与量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7、[美]艾尔·巴比,李银河编译:《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孙孔文:《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美]N﹒R﹒汉森:《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10、郭志刚、郝虹生、杜亚军、曲海波:《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戴建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沈关宝、仇立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4、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美]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7、孙廷华、王小真编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8、许远贤编著:《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李华君、王郁基主编:《政务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版。

20、仇雨临、何凡兴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21、晁秀棠:《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课)提纲⏹ 1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2 心理学研究性质与特征⏹ 3 研究问题的确定⏹ 4 查阅文献⏹ 5 实验设计、抽样设计⏹ 6 观察法、访谈法⏹7 学习中问题的讨论(一)⏹8 问卷法⏹9 测验法⏹10 心理统计初步⏹11 实验报告的撰写⏹12 学习中问题的讨论(二)怎样进行“研究方法”的学习哈佛大学学生对“学习”的三种理解1. 被动地获取知识2. 领悟到知识是与背景密切相关的和相对的。

教师被看作是对客观事物表达出其主观看法的许多人中的一个。

3. 自己创造知识,认为必须按照知识去做,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情境。

考试要求研究方法的学习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开卷:提前给出题目,最后一堂课结束后一星期收卷。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30分)●第二部分:简答(30分)●第三部分:(40分)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完成一项心理学研究设计,符合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

包括:•提出理论假设、确定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确定数据采集的方案和研究计划第一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课)一、学习研究方法的目的1 评价有关人的行为(教育、医疗、管理);2 向与人有关的各实践领域提供科学依据;3 亲自进行心理学研究.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行为⏹外显行为(overt behavior)与内隐行为(covert behavior)⏹目的:1 描述人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2 查明行为的相关和因果关系——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发生?3 预测人的行为——这种行为何时发生?4 控制行为——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有哪些?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基本要求——1 客观性2 系统性 3 有效性 4 实用性特征——1 跨学科特性 2 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人的研究的文化特性。

四、研究方法与批判思维(第二课)1 科学研究的功能摆脱权威和个人直觉的局限性⏹提供一套收集资料的方法⏹制定出评价人的行为的规则⏹用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实践2 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一种评价、对比、分析、判断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判别一个断言是否为真,重要的是搜集支持和反对这个断言的证据,并对证据的质量作出评价。

心理学推荐书籍及 北大研究生 本科生 课程

心理学推荐书籍及 北大研究生 本科生 课程

研究设计方面:心理学报心理发展教育心理科学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史》[美]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像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心理学史》[苏]米哈伊尔·亚罗舍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体系明细,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是编著,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

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发展》可以一看;另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优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些乱)《心理学史导论》[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著作,被列为心理学史著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著作)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心理学纲要》(克雷奇);他还开出了《社会心理学参考书目》14种,其中9种是国外学术专著。

《心理学纲要》[美]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人民邮电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心理学》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苏]E·C库兹明,B·E谢苗诺夫卢盛中译杭州大学心理系《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上海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A·L·Edwaids 四川教育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心理学经典书籍推荐心理学名著1、《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和克拉威克著(James P.Chaplin & Theophile S.Krawiec)1960年出版。

本书围绕心理过程的传统题目或分支领域对于各学派体系和各种理论模式进行研究和评价,并重视对心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的分析研究。

2、《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Edwin Garrigues Boring)1926年出版。

此书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史著作。

全书共27章。

第1-8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科学中的起源,以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及人差方程式为主。

第9-13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哲学中的起源,以笛卡尔哲学,英国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法国的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以及赫尔巴特哲学为主。

第14-16章论述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第17章论述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18-19章分述“新”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

第20章论述英国心理学。

第21-26章分述冯特后的各国心理学流派。

第27章作一扼要的回顾。

【人差方程式(个人方程式)1796年,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N.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D.Kinnebrook)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他以为这是金布鲁克粗心所致,因而将其辞退。

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自己的观察与其他著名天文学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心所致,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

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人差方程又称个人方程式,是发现人与人反应时间差别的开端。

这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差别有关】【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Musterbegriffe):内心自由,个人意志与判断的关系;完善,多方面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仁慈,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正义,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3、《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墨菲著 1929年出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2.科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所进行的有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际研究。

3.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描述对象的状况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心理学理论: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命题,它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具体说明,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各种现象。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跟中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推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6.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创始人。

7.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8.方法论也叫方法学,是有关方法的理论和学说。

9.科学方法论:是有关所有科学的方法的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方法研究,改进、加强和发展科学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1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3)心里测量的理论与方法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1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

1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14.费希纳进行了独立的心理学实验,提出了心理物理方法,揭示了客观刺激量和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5.艾宾浩斯运用实验方法和无意义音节,测定了记忆和遗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16.比纳和西蒙运用测验方法,编制了第一个智力量表。

17.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冯特),采用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经验、心理结构。

18.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和斯金纳),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2.科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所进行的有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际研究。

3.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描述对象的状况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心理学理论: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命题,它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具体说明,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各种现象。

5.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跟中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推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6.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创始人。

7.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8.方法论也叫方法学,是有关方法的理论和学说。

9.科学方法论:是有关所有科学的方法的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方法研究,改进、加强和发展科学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1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3)心里测量的理论与方法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1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

1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14.费希纳进行了独立的心理学实验,提出了心理物理方法,揭示了客观刺激量和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5.艾宾浩斯运用实验方法和无意义音节,测定了记忆和遗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16.比纳和西蒙运用测验方法,编制了第一个智力量表。

17.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冯特),采用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经验、心理结构。

18.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和斯金纳),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

19.格式塔学派(韦特墨),采用现象学方法、主观报告、行为测定演示,研究知觉组织、主观体验强调知觉、记忆、思维。

20.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采用了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心里异常和潜意识。

21.机能主义学派则通过内省和客观观察,研究心理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22.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大样本范式与小样本范式。

23.大样本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的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24.大样本范式的三项程序:1)运用随机化程序选择被试2)对被试进行试验控制3)运用统计方法检验研究的结果25.大样本范式的基本思想:一项研究所采用的被试越多,统计检验就越有效。

26.小样本范式的基本思想:对少量的被试进行大量的心里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展开有效的研究。

27.小样本范式的三个阶段:1)确定所研究对象的行为基线或反应方式2)操作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3)撤出自变量,继续检测因变量的情况28.小样本范式的优缺点:小样本范式更严密地检测了对象的行为,更系统地测量了自变量的效应,并得以更细致地进行“被试内”比较和分析。

但是小样本范式的外部效度不易达到要求,并容易受被试系统差误的影响。

29.研究方法的分类: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

30.定量研究:是指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里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作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

31.定性研究: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出定性的分析。

32.定性方法分为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综合法。

33.个案分析法:是指选择少量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分析。

(常用的方式是进行参与观察)34.文献综合法:指从各种书面的、口头的方式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日记、书信、传记、简历和自由访谈的记录等等。

35.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文章,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

36.维纳创立的控制论。

37.控制论分析方法是以某种标准来侦察系统状态的偏离,并采取步骤来矫正系统行为以消除系统差误,即通过反馈指导行为。

38.管理心理学中的组织控制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反馈控制。

工程心理学的行为控制理论运用拉普拉斯变换。

39.组织控制模型是建立在基本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的。

它包含着某种信息反馈、决策和控制过程,使组织按照其目标和计划发挥功能。

40.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或实体。

41.系统方法是一种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42.列联方法:强调了系统之间关系的具体特征与模式,重视在变化的条件和具体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

(观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3.计算机的基本用途:1)研究数据的处理2)心理学实验的操作与控制3)心理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化44.心理模型分类: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45.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对各种变量与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46.控制的含义:1)指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景的控制能力2)研究对于自变量的控制程度3)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

47.休谟的理论观点:强调因果关系推理的三个条件1)一个原因和它的结果,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常相接近的2)一个原因常前于它的结果3)一个原因于其结果之间,必须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无论何时得到这种结果,原因总是同时存在的。

48.穆勒的因果关系推理的标准:1)一个原因在时间上总是先发生,然后才是结果2)所假定的原因于结果之间相互关联3)其他可能的因果关系解释都排除。

(提出一致法、差异法、共存法)49.波普的理论:由于研究者不可能构建出所有的备择假设,在研究中设法否证某种因果关系的预测,要比证实这种理论遇见的收获更多。

50.科林伍德的活动理论:在日常语言里,因果关系的概念蕴含着操纵。

原因被操纵以后,才会使结果发生,原因于结果都是人的活动。

51.海德的认识论观点:按照进化认识论的观点,人类具有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人类的进化总是伴随着某种探索环境的需要,通过对于环境的操纵和改造,获取有关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

52.因果关系分析的原则:1)因果关系的可检验性2)因果关系的层次性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4)因果关系的动态特点53.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路:指整个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54.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观点:静态的观点把心理学研究看作一种提供系统知识的活动,即发现新事实、增加新信息的活动,这种观点还把研究作为一种对所观察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的方式。

动态观点强调理论和相互关联的概念图式,并以此开展进一步研究。

55.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本成分是数据和理论。

(对应归纳和演绎)56.理论构思的重要组成成分:建立明确的假设。

57.假设: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猜测性陈述。

58.传统心理学三种理论思路和概念模型:特征论模型、心理动力模型和情景型模型。

特争论模型重视人们的个性与智力特征;心理动力模型则主要强调人的动态心理场。

情景论模型主要通过环境的考察来寻找决定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

59.相互作用心理学基本思想,集中于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人与环境的多向交互作用,并且认为,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人和情景是相互依存而非单方面所决定的。

60.相互作用心理学基本观点:1)个体的行为是他们与所处情景之间多方向的连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个体在这一交互作用过程中是有意识的和主动的3)在交互作用的人的方面,认知和动机因素是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4)在交互作用的情景方面,情景对于个体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球球群18163489961.经典的测量测量理论与方法,是认为心理测量所得到的分数包含两大部分:反应真实心理特征的“真分数”和由测量误差造成的“误差分数”。

62.项目反应理论(潜特质理论的一种):它指出了个体的项目反应类型与某些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63.理论的功用:1)理论起着组织数据的作用,2)理论发挥着预测功能64.理论构建的类型或方式: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技能式理论和模型。

归纳式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应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学习和动机理论)。

技能式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即强调数据,有重视解释(认知失调理论)。

65.模型能够适应其预测与实际数据之间较大的差异(黑箱)。

66.理论的评价标准:简洁性、精确性、可检验性。

67.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发现、解释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模型构建的基本方面也是表述这种因果关系,或叫做因果模型。

68.一般递归系统:如果变量系统中在时间t上被作为内源变量的任何变量都不能同时作为另一内源变量的原因和结果,那么这种系统就成为一般递归系统。

69.建立因果模型的条件:1)规范的理论陈述2)因果关系的理论假设3)明确的因果顺序和因果方向4)自抑式函数方程5)明确的理论边界6)模型的稳定性70.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1)提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2)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3)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4)实际数据与结构模型相拟合71.传统型因素分析发展为验证型因素分析。

72.自然观察: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研究类型,它通过对自发生的活动的系统观察或调查,分析和研究有关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73.自然观察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研究的对象是在自然发生与发展中的现象,并非人为地创设的情景;二是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或操纵某些因素,使所进行的观察尽可能不引人注意而影响正常活动。

74.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

(重视结果,属于自然观察)75.参与观察: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76.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都属于自然观察,特别使用与研究的早期阶段,从而为进一步的比较严密的研究提供依据。

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主要弱点,是这些研究一般是描述性的,不容易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个案研究的另一个弱点是难以重复研究,再现原有结果,并且容易受研究者现有的理论假设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偏向。

个案研究一般取样较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

77.偏差个案分析:它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而结果不同的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较好地客服了个案研究不易作因果关系推论等问题。

78.相关研究:是根据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对象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的研究。

(最常用的研究指标是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79.实验和准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类型之一。

80.实验是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操纵,从而观察这种操作对于行为的效应的研究形式。

(环境变量保持恒定,必须进行两种水平的变量操纵)81.实验的主要优点:能够对研究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决定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因变量的差异,作出有关心理现象的因果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