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项目检测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水质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安全操作规程1. 介绍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水质检测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所有参与水质检测工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能力。

2.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2.1 使用前检查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2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应按照相关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进行。

2.3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熟悉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方法。

3. 样品采集3.1 样品采集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3.2 样品采集应干净无污染,避免任何外部污染对样品质量的影响。

3.3 采集样品的过程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样品,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

4. 样品保存和运输4.1 样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样品的原样性和完整性,避免任何外部因素对样品产生影响。

4.2 样品的保存温度和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止样品变质。

4.3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密封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样品泄漏和污染。

5. 检测操作规程5.1 在进行水质检测之前,检测设备和仪器应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质量控制操作。

5.2 检测操作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流程。

5.3 操作人员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6. 紧急事态处理6.1 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紧急事态处理程序,包括事故报告、应急演练和紧急处置措施等。

6.2 操作人员应熟悉紧急事态处理程序,并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3 如发生紧急事态,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7. 培训和考核7.1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水质检测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

7.2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参加培训和考核,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

8. 监督检查和整改8.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水质简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简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简分析操作规程水质简分析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样的简单分析,判断水质的优劣,并根据结果评估其适用于特定用途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测定仪、溶氧仪、温度计等。

2. 试剂:指示剂、标准溶液、缓冲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水样从待测水源中采集适量的样品,并使用玻璃瓶或塑料瓶保存。

2. pH值检测(1)根据实验室条件设置pH计,并对其进行校准。

(2)将待测水样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记录pH值。

3. 电导率测定(1)根据实验室条件设置电导率测定仪,并对其进行校准。

(2)将待测水样倒入电导率测定仪的测量池中,启动测定,并记录电导率值。

4. 溶氧测定(1)根据实验室条件设置溶氧仪,并对其进行校准。

(2)将待测水样倒入溶氧仪的测量池中,启动测定,并记录溶氧值。

5. 温度测定(1)使用温度计对待测水样的温度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6. 分光光度测定(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并进行所需的反应。

(2)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得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并记录结果。

7. 数据处理及分析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综合评估水质的优劣。

四、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2.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3. 确保实验用具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污染样品。

4. 操作过程中,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测定方法。

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操作方法和观察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实验结束后,清洗仪器设备,并归还到指定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的判定及意义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对水质的优劣进行判断,并评估其适用于特定用途的能力。

例如,根据pH值可以判断水样的酸碱性质;根据电导率可以初步了解水样的盐分含量;根据溶氧测定可以判断水样中的氧气含量;根据分光光度测定可以判断水样中某种成分的含量等。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实验室准备是水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确保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室环境准备a.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杂质的干净工作台。

b.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稳定,不应受外界因素影响。

c.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和气味的散发。

d.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透明玻璃器皿以及其他必要的试验用具,以满足不同水质化验的要求。

2. 仪器设备准备a. 校准仪器:在进行水质化验之前,要先校准使用的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b.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试剂,保证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c. 确保仪器设备的干净和完好,首次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操作。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与保存是水质化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采集水样前,应提前了解采集点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采样计划。

1. 采样点的选择a. 根据实验需要,在不同位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b. 考虑到水质的变化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进行重复采样。

c. 避免采样点受到废水排放口、工业排放口等造成的污染。

2. 采样容器的准备a. 选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采样,可使用玻璃瓶、聚乙烯瓶等,避免使用容易污染的塑料袋。

b. 确保采样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水样产生二次污染。

3. 采样方法a. 采样前要先将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质。

b.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铲子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手部和工具的污染。

c. 采样时要深入水体,保持水样的代表性,避免表层污染的影响。

d. 采样时要注意水样的标识和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4. 水样保存a. 采样后,要立即封闭容器,避免水样受到空气、光线和其他外界因素的污染。

b. 所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保存和运输造成水质变化。

三、水质化验操作步骤水质化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试剂配置、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的准备:a. 确保实验室内干燥、温度适宜,并保持良好的通风;b. 确保实验室内无杂物,工作台面清洁整齐;c. 检查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材料和试剂的准备:a. 检查所需的试剂和材料是否充足,并检查其质量和保质期限;b.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磁力搅拌器等,并确保其清洁干净;c. 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控制样品。

二、样品采集和处理1. 样品采集:a. 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b. 在采样前,清洗双手并戴上手套,以避免样品污染;c. 对于液体样品,用适当的容器进行采集,并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d. 对于固体样品,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杂质的混入,并使用干净的工具进行采集。

2. 样品处理:a. 对于液体样品,搅拌均匀后,取出适量的样品(根据需要的实验量);b. 对于固体样品,需要进行样品制备和处理,以获得合适的试样;c. 对于大气样品,如气体和颗粒物,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收集。

三、实验操作流程1. 外标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依次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加入样品容器中;c.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如光强、温度等;d. 记录测得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2. 比色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c. 使用比色计对比色皿中的溶液进行测量;d.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3. 其他测定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测定法等)的操作流程与上述类似,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a.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记录所得数据,并标明所测量的物质和条件;b. 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清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文旨在规范水质化验和水泵操作的安全技术规程,确保水质检测和水泵运行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水质化验实验室和水泵使用单位。

二、水质化验规程1. 实验室装备和设施1.1 实验室应配备完善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确保能够进行准确可靠的水质化验。

1.2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防止有害气体积蓄。

2. 实验人员要求2.1 所有进行水质化验的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实验室操作流程,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2 实验人员应正确佩戴实验室服装、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个人安全。

2.3 实验人员应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和吸烟,确保实验环境的纯净与安全。

3. 试剂的使用和管理3.1 所使用的试剂应进行标识,确保能够准确识别,避免混淆。

3.2 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应储存在专用储柜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3.3 各类试剂应定期检测过期情况,避免使用过期试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实验操作规范4.1 实验前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4.2 操作前应认真查看实验操作流程,了解试剂用量和实验步骤,确保能够正确执行实验。

4.3 在进行危险试剂的使用时,应戴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4.4 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并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和报告。

三、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水泵设备安装1.1 水泵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和安装环境,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周围环境符合安装要求。

1.2 水泵设备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1.3 安装完成后,应对水泵设备进行检测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无异响和泄漏。

2. 水泵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 操作前应检查水泵设备的所有连接部位,确保无松动和泄露。

2.2 水泵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水质项目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项目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水处理车间水质项目检测实验室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地进行各项化验操作使用设备、仪器、药剂、器皿。

2.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公司水质化验的操作.3.职责3。

1水处理车间主管负责检查本规程的执行。

3.2水质化验员依照本规程负责进行化验的操作。

4.程序要点4.1、造纸废水的采集4.1.1 对于连续排放水质较稳定的废水,可采用间歇式取样,即隔一定时间取等体积的水样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4.1.2大型纸厂,设有两处以上排水口,若废水性质相同,则分别采集等体积的水样,混匀装瓶,若性质不同的废水,则先测定各出口处流量。

然后根据流量的不同按比例采样,混合后装瓶备用。

4.1。

3大型废水储存池的纸厂,其废水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消化后,性质较稳定,可采取一次采样。

4。

2 水样的保存及初步处理废水采样后应尽快检验,变化较快的成分,需在现场进行分析,如余氯、PH等。

常采用的转化方法:(1)硫化物:于250-500ml采样瓶中,加入1ml250g/L醋酸锌溶液,使硫化物沉淀。

(2)酚类物质:于每升水样中加0.5g氢氧化钠和1g硫酸铜。

(3)溶解氧:按后述的测定方法在所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4)氮化合物:于每升水样中加0。

8ml浓硫酸,保持氮的平衡.分析前,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之。

4。

3造纸废水的检测检测项目:悬浮物(SS)、PH及水温、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SV30、生物相观察4.3。

1 悬浮物(SS)测定操作规程4.3。

1。

1 将滤纸放入称量瓶中,于(105±2)℃温度下在烘箱内烘干至恒重.4。

3。

1.2 迅速取经搅动混匀的水样100ml于滤纸上过滤(悬浮物太少,可增加取样量)。

4。

3。

1。

30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滤纸烘干再称滤纸重量,然后将滤纸和残渣置于称量瓶中,在烘箱中于(105±2)℃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所增加之质量即为悬浮物重。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

水质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检测是为了评估水的质量,并确定是否符合特定标准的过程。

水质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以及保护公众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水质检测的标准化指导,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确保所有实验设备、仪器和器材都经过正确的校准和验证。

2.所有设备都需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保持干净并具备正常运行状态。

3.所有试剂都需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并确保在使用前检查其有效期限。

三、采样方法1.根据标准操作程序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器具。

2.使用适当的容器和方法收集水样,避免污染。

四、样品保存和运输1.样品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中的化学和微生物变质。

2.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极端温度变化和阳光直射。

3.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封闭,以防止交叉污染。

五、分析方法1.根据所需测试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2.准确记录所有实验数据、仪器读数和计算结果。

3.如果有需要,可使用对照样进行校准和验证。

六、质量控制1.每个批次的样品需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当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对照样品应随着每个测试批次一同进行。

3.根据需要,定期验证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七、结果解释和报告1.通过比较测试结果与适用法规、标准和指南,对结果进行解释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2.所有测试结果需及时、准确地报告,并进行适当的文档记录和存档。

3.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水质不合格,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重新采样和再次测试。

八、安全操作1.引用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和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

2.在进行任何实验前,确保对可能的危险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正确的评估。

九、文件管理1.所有记录和文件都需要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和维护。

十、设备维护和校准1.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校准和验证。

2.记录每次维护和校准的日期、方法和结果,并按照标准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存档。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监测是确保水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质监测的步骤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水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供指导。

二、设备准备1. 器材选择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样采集瓶、温度计、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计等。

2. 仪器校准在进行监测之前,务必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校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记录校准结果。

三、水样采集1. 采集点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水样采集点,应保证采集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前,需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3. 采样方法使用采样瓶采集水样时,需将瓶口置于水面以下10至30厘米的位置,避免污染水样。

4. 采样量根据监测要求采集足够的水样量,确保后续实验的需要。

四、水样保存与运输1. 标签标识在水样采集时,需在采样瓶上进行标签标识,包括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2. 保存方式将采集好的水样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水样中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

3. 运输条件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冷链的保持,避免样品受到温度的影响。

五、实验室分析1. 样品处理将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

2. 实验操作根据监测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电导率测定等,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六、结果分析与报告1. 数据处理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解读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与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

3. 编写报告根据监测要求编写水质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七、质量控制1. 平行样品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可采集平行样品进行比对,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标准物质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和实验方法验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规范水处理车间水质项目检测实验室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地进行各项化验操作使用设备、仪器、药剂、器皿。

2.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公司水质化验的操作。

3.职责3.1水处理车间主管负责检查本规程的执行。

3.2水质化验员依照本规程负责进行化验的操作。

4.程序要点4.1、造纸废水的采集4.1.1 对于连续排放水质较稳定的废水,可采用间歇式取样,即隔一定时间取等体积的水样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4.1.2大型纸厂,设有两处以上排水口,若废水性质相同,则分别采集等体积的水样,混匀装瓶,若性质不同的废水,则先测定各出口处流量。

然后根据流量的不同按比例采样,混合后装瓶备用。

4.1.3大型废水储存池的纸厂,其废水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消化后,性质较稳定,可采取一次采样。

4.2 水样的保存及初步处理废水采样后应尽快检验,变化较快的成分,需在现场进行分析,如余氯、PH等。

常采用的转化方法:(1)硫化物:于250-500ml采样瓶中,加入1ml250g/L醋酸锌溶液,使硫化物沉淀。

(2)酚类物质:于每升水样中加0.5g氢氧化钠和1g硫酸铜。

(3)溶解氧:按后述的测定方法在所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4)氮化合物:于每升水样中加0.8ml浓硫酸,保持氮的平衡。

分析前,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之。

4.3造纸废水的检测检测项目:悬浮物(SS)、PH及水温、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SV30、生物相观察4.3.1 悬浮物(SS)测定操作规程4.3.1.1 将滤纸放入称量瓶中,于(105±2)℃温度下在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4.3.1.2 迅速取经搅动混匀的水样100ml于滤纸上过滤(悬浮物太少,可增加取样量)。

4.3.1.30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滤纸烘干再称滤纸重量,然后将滤纸和残渣置于称量瓶中,在烘箱中于(105±2)℃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所增加之质量即为悬浮物重。

4.3.1.4结果计算废水悬浮物含量X(㎎/L)按以下公式计算X=(m2-m1)÷v*1000m1——称量瓶及滤纸的质量(单位㎎)m2——称量瓶及滤纸和悬浮物的质量(单位㎎)v——水样体积(单位 ml)同时进行两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0.4㎎。

4.3.2 PH 及水温测定操作规程测定仪器:上海雷磁PHBJ-26便携式PH计1.打开电源,将电极保护瓶盖旋开。

2.电极球泡测量端向下,捏住电极帽部分空甩数次,使球泡内充满溶液没有气泡。

3.用蒸馏水清洗球泡测量端数次,用滤纸轻轻擦拭球泡表面的水渍。

4.开始测量样品PH值;电极浸入被测溶液时,晃动电极数次,使溶液均匀与球泡接触,读取PH值及水温测量结果。

4.3.3 溶解氧(DO)测定仪器:哈纳 HI9146N 溶解氧测定仪一、技术参数二、使用前的准备1.初步探头检查①去掉红色和黑色塑料盖,因其视为装运目的而设计,可以扔掉。

②将探头底部2.5cm浸泡于电解液中,以浸湿感应器。

③轻荡电解液以漂洗薄膜,然后再装满干净的电解液;用指尖轻击薄膜的边缘,确保无气泡,并与水分离。

④避免损坏薄膜,不能直接拍击薄膜的底部。

⑤确保橡胶O型环准确地位于膜盖内。

⑥将感应器面朝下,顺时针方向旋拧膜盖,一些电解液将会溢出。

2.校准为获得最大的精度,建议仪器经常校准。

仪器标准的校准程序通常是两个值:0.0%(零点),100%(斜率)。

仪器校准简单,在校准之前,确定探头安装无误并极化完全,探头处于可测量状态。

初步准备:将少量的HI7040零氧液倒入一个烧杯内,如果有肯能使用塑料烧杯以降低EMC干扰。

确保电极可测量。

按ON/OFF键打开仪器。

为精确校准,建议等候15分钟,调整电极。

设置合适的高度系数,盐度系数设置为零。

⑴零点校准①将电极插入HI7040零氧液中,轻轻搅动2-3分钟②按CAL键,“~”符号和“NOT READY”字样会闪烁直到读数稳定③一旦读数稳定且偏差在范围之内u,开始闪烁“CFM”,按CFM键确认“0.0%”读数④按CAL键,仪器会回到测量模式并会记录零点校准数据。

⑵斜率校准建议在空气中进行斜率校准。

用大量洁净清水清洗电极,去掉电极上残留的零氧液。

①擦干电极头等候几分钟让读数稳定,“~”符号和“NOT READY”字样会闪烁直到读数稳定。

②一旦读数稳定,“CFM”开始闪烁,按“CFM”键确认“100.0%”D.O.值。

③一旦读数稳定且在偏差范围之内。

仪器会保存数据(同时调整斜率点),仪器会记录零点校准数据,并回到测量模式。

④如果读数未接近选定值,“WRONG”字样会闪烁,如果读数超出量程,则“WRONG”字样会同时闪烁。

三、操作指南1.DO测量确保仪器已校准,保护盖去掉,然后将探头浸入被测样品溶液中。

同时确保温度感应器也浸入样品中,等待读数稳定(约1分钟左右)。

溶解氧值显示在主屏幕上,下方屏幕显示温度。

按RANGE键,数值在ppm和饱和百分比之间转换。

2.温度测量仪器内置温度探头,在测量之前应使探头与外界达到热平衡,这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

温度差距越大,所需时间越长。

①若屏幕上出现“---”以及有“NO Probe”字样闪烁,表明溶解氧探头连接有误或测量温度超出量程,也有可能是探头损坏。

②若测量温度超出量程,“℃”字样会闪烁。

③若读数超出量程,则所有范围数值或闪烁④确定仪器在测量样本前已经过校准⑤若需成功测量多个样本,得到精准读数,在探头浸入样本前,需用去离子水彻底的清洗探头。

4.3.4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操作规程4.3.4.1使用普通移液管,则罐内放入一支玻璃棒。

①吸取水样5ml(同时做空白试验)沿玻璃棒流入(为消除氯离子干扰,则加水样后先加约0.1g固体硫酸汞使其反应);②加入重络酸钾消解液5ml;③加入硫酸→硫酸银5ml,对准玻璃棒放液;将玻璃棒上残留的水样和消解液全冲洗入罐内,加盖拧紧,均匀放入微波消解仪关好炉门;操作:CODcr消解时间(分钟)=(消解灌个数+2)分钟(例如:CODcr消解罐个数6个,消解时间应为6+2=8分钟)消解程序:1.按动停止/取消键2.按功能键1次,接通微波炉消解电路3.设定消解时间,按1分钟按键设置消解时间。

如按1分钟按键8次,将显示8分钟4.按启动键消解时间倒计时开始进行消解4.3.4.2消解完打开微波消解仪炉门,戴手套取出消解罐后将消解罐竖立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

①小心旋开罐帽,将试样转入150ml锥形瓶中,用小量水冲洗帽内和罐内部2-3次,控制总体积30-40ml;②加入2滴试亚铁灵指示剂(1,10-菲绕啉);③用硫酸亚铁铵0.042mol/L滴定由黄转蓝绿色再至清亮的红棕色;4.3.4.3计算公式[(v0-v1)*C*8*1000]CODcr(1/2 O2㎎/L= ————————————V2v0——空白消耗的硫酸亚铁铵单位:mlv1——滴定水样的硫酸亚铁铵用量单位:mlC——硫酸亚铁铵的标定浓度单位:mol/L8——氧(1/2 O2)摩尔质量 g/molV2——取水样的体积单位:ml4.3.5 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的测定操作规程测定仪器:哈希BOD测定仪4.3.5.1采样量的选择测量范围 BOD 单位:㎎/L 采样量单位:ml0-35 4200-70 3550-350 1600-700 954.3.5.2水样的测定①量取水样(20℃)注入反应瓶内,加入一粒营养剂,加一粒干净的磁子搅拌子;②把橡皮套固定在瓶口,用漏斗把氢氧化锂加入到橡皮套内;③把反应瓶放到B0D计上,盖上相应管道的盖子,放入20℃恒温培养箱内;④打开BOD计的电源,检查搅拌子是否正常运转;⑤同时按住“<(左)”“>(右)”键,设定时间、日期;⑥选择测定渠道编号,按“OFF”键,显示屏出现END时,按“ON”键,再按“<(左)”或“>(右)”键选择测量范围;⑦然后一直按住“ON”键,直至出现反映坐标,反映即开始,坐标右边显示DLY,一小时后变为RUN,五天后变成END;⑧选择反映渠道编号,可读取每一编号的反应过程或结果。

4.3.6 总磷(TP)的测定操作规程测定仪器:连华科技5B-2P总磷快速测定仪1.打开消解系统开关,消解器自动升温;准备数支反应管,置于冷却架的空冷槽上。

2.准备量取8.0ml蒸馏水加到“0”号反应管中;然后分别准确量取各水样8.0ml,依次加入到其他反应管中。

3.依次向各个反应管中加入1.0ml过硫酸钾试剂。

4.盖上各反应管的密封盖,然后将密封盖拧紧;将反应管内的水样及试剂充分摇匀。

5.将各反应管依次放入消解器的消解孔中,盖上防喷罩;按定时键(调整为30分钟),定时键,进行定时消解。

6.消解完成后仪器报警提示;将各样品依次从消解器中取出,放入冷却架的水冷槽中,(提前在水冷槽中加入自来水)按定时键(调整为2分钟),再按定时键。

7.消解器2分钟报警提示;依次取出各反应管置于冷却架的空冷架上拧下密封盖;分别向各反应管中加入P1试剂1.0ml。

8.依次向各反应管中加入P2试剂1.0ml并混匀。

9.将水样与加入的试剂充分混匀;按定时键(调整为10分钟),再按定时键。

对样品进行静置;打开比色系统开关,对其进行预热。

10.静置完成后仪器报警提示;将各反应管中的溶液依次倒入对应编号的比色皿中。

11.先将“0”号比色皿(空白溶液)放入主机的比色槽中,并关闭上盖。

12.按空白键,仪器屏幕将显示C=0.000㎎/L;然后将“0”号比色皿(空白溶液)从仪器中拿出。

13.再将“1”号比色皿,放入比色槽中,并关闭上盖。

此时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即为1号样品的总磷值;其他样品同上,依次放入比色槽后,关闭删改,仪器将显示处该样品的总磷值。

4.3.7氨氮(NH3-N)的测定操作规程测定仪器:Lovibond ET6500氨氮离子测量仪1.将仪器设置到用户校正模式或出厂校正模式。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开机后按MODE键,选择分析模式A2(测量范围0.2至10.0㎎/L)3.取1个清洁干净的Φ24比色皿,加入1ml水样再加入过滤去离子水,至其10ml刻度处,盖紧盖子。

将比色皿放入比色槽内,并确保比色皿▲与仪器比色槽▲对齐。

4.按ZERO键,屏幕显示闪烁约3秒钟后,显示为0.0.0.5.零点校准完毕,取出比色皿,倒出少许水样。

6.将比色皿中去离子水倒去,加ET512580(AMMONIA 1)试剂1片,并用随机所配药品搅拌棒将药品碾碎,再加入ET515470(AMMONIA 2)试剂1片并碾碎,加入待测样品,至其10ml刻度处,盖紧盖子上下轻轻摇动,使药品充分溶解。

7.将比色皿放入比色槽内,并确认比色皿▲与仪器比色槽▲对齐。

8.等待10分钟,是溶液可充分进行显色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