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
芭蕾名词解释

芭蕾名词解释芭蕾(Ballet)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舞蹈形式,以优雅、精准和技巧丰富的舞姿为特点。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舞台演出、舞蹈学习和艺术创作。
芭蕾舞基于一套独特的术语和名词,这些名词用于描述动作、姿势、技术和舞剧作品。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芭蕾名词进行解释:1. 手势(Port de bras):手臂和手的运动姿势,用于表达情感和塑造舞姿的优雅线条。
2. 脚法(Footwork):指脚在地面上的工作,例如走、跳和旋转等动作。
3. 脚线(Alignment):指身体站立时脚与腿、臀部、脊柱的正确对齐方式,保持平衡和姿势的稳定。
4. 包扎(Enveloppé):一种将腿或脚放在另一腿或脚周围的技术,用于创造流畅的移动。
5. 开发(Développé):将腿从面前抬到一侧或背后,同时展开膝盖和脚部的动作。
6. 转动(Pirouette):以一个脚为轴心旋转身体的动作,通常在小跳和舞蹈中使用。
7. 脚部动作(Piqué):以飞快的速度将一个脚迅速地触地,然后抬起另一个脚部动作。
8. 跳跃(Jump):空中中的一种动作,通常包括跳跃、旋转和扩展身体。
9. 劈腿(Grand écart):将两腿打开至最大角度,形成分开的姿势。
10. 圆环(Rond de jambe):一条腿相对于另一条腿在空中做圆圈形运动的动作。
11. 高抬腿(Battement):将一条腿抬高,并打开至一定角度,再慢慢放下的动作。
12. 前倾(Arabesque):一种站立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从后方抬起并与地面平行伸展出去的姿势。
13. 羽化(Plié):膝盖向外侧弯曲并回弹的动作,是芭蕾基本动作之一。
14. 夸张跳(Grand jeté):以一个脚起跳,然后在空中将另一条腿延展开来,并最终以跳跃地方式着地。
15. 舞剧(Ballet):用芭蕾舞表演的节目,通常根据故事情节编排动作和舞蹈。
芭蕾介绍

• 早期芭蕾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开始,是十五世纪 意大利和法国的所 有艺术——特别是 舞蹈、戏剧、音乐, 文学,舞台艺术已 不在受宗教观念的 控制,事实上是人 类精神的创造性表 现。
• 黄金时代
从1830年到1840年,称 做芭蕾的“黄金时代”。 芭蕾在内容、形式、技巧 风格以及舞蹈语汇各方面, 连续不断地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
• 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几乎到 脚踝附近,成吊钟型,有无袖的,灯 笼袖的颜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 色
芭蕾基训常用术语
蹲 Plier —半蹲 demi-plier —全蹲 grand-plier
2 —擦地 Tendu 3 —小踢腿 batte 4 —大踢腿 grand battemente 5 —屈伸(主力腿)Fondu 6 —划园 Gambe rond de 7 —控制 Deieboppe 8 —提踵(足尖力)Relever 9 慢动作 Adage 10 迎风展翅Arabesque 11 屈膝后举 Attutude 12 侧吸腿 Passe
右对称地向外打开。
• 所谓“立”,是指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 • “静止动作”是指女舞者在单脚尖上完成的静态平衡动作。
如“阿拉贝斯”、“阿提九”、“巴塞”等动作。
• 安全感、舒适感、自信感和冒险性是“高质量”的芭蕾表 演具备的四大方面。
• “足尖碎 个高
• 20公分顶重 要
• 开、绷、直、 立爹妈给
• 轻、高、快、 稳师傅教
芭蕾舞剧赏析
• 西方【吉尔赛】
【天鹅湖】
中国:【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杂技芭蕾
现代的芭蕾融入多种元素
最早运用足尖舞 的是在巴黎和俄国,19世 纪20年代在意大利得到重 大发展,到30年代后,已 成为女芭蕾舞蹈家所必具 的表现手段了。
芭蕾舞课程-详细版

5.经典曲目
湖芭 柴 》蕾 可
舞夫 剧斯 《基 天作 鹅曲
场景 双簧管
5.经典曲目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The Swan Lake"Ballet Suite 《天鹅湖》芭蕾组曲 01 Scene 3:05 02 Valse 4:21 03 Cygnes 1:37 04 Valse 4:44 05 Dansehongroise(Czardas) 6:23 06 Final Scene 6:03
最早的芭蕾是“席间芭蕾”。
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芭蕾大师们充分地利用了这样一个机缘,更在路易十四浓厚的芭蕾兴趣上推波 助澜,发扬芭蕾艺术,将所有业余的贵族舞者们赶下了舞台,确保了芭蕾表演 艺术放开手脚,向着高精尖的境界挺进。基本上从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 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
1700年,皇家舞蹈学院芭蕾大师们系统的整理与科学的提炼之后,确立了芭 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套用法 语固定下来的术语至今依然在广泛使用。
2、芭蕾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500年的芭蕾史分为:
早期芭蕾 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
3、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Nutcracker"Ballet Suite 《胡桃夹子》芭蕾组曲 12 Danse de la fee 1:43 13 Danse chinoise 1:09 14 SCHUBERT:Rosamunde Ballet Music No.1 舒伯特:芭蕾音乐《罗沙蒙德》 7:38 15 BORODIN:Prince Igor-Polovietkian Ballet Music 11:27 16 PROKOFIEV:Romeo and Juliet-Romeo at Juliet's Grave 6:32
芭蕾舞课件

狭义地说,芭蕾是西方的一种特定的舞种, 即通常所说的“古典芭蕾”或“芭蕾舞 (剧)”。
舞蹈认知体验
1.作品鉴赏:《四小天鹅》——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 第二部
作品介绍:
芭蕾舞蹈动作组合
二、动作组合
芭蕾舞蹈动作组合
课下作业:
浪漫芭蕾:是指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芭蕾舞 艺术。
舞蹈认知体验
2.作品鉴赏:《斗笠舞》——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第四场
作品介绍:
第一部中国民族芭 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改编自同名电影,问世 于1964年,是集体创作 的产物。自1954年北京 舞蹈学校建校起,经过 十年学习 、积累,成 长起一支芭蕾艺术队伍。 十年奠基,意味着中国 自己的民族芭蕾大厦即 将拔地而起——这便是 《红色娘子军》诞生的 历史背景。《红色娘子 军》以戏剧芭蕾的结构 方式,在舞台上展现了 一幅起伏跌宕、波澜壮 阔的画卷。舞剧再现严 酷的岁月,并以此为背 境描画娘子军可歌可泣 的业绩。舞剧特别集中 书写一个女奴琼花的成 长过程,透过对琼花命 运的追踪描写,勾勒一 条明晰的戏剧冲突主线, 映照了光明与黑暗的对 峙,生命与死亡的搏击。
指两个支撑点要保持在一个水平
5
面上。手要放在身体的前面一点, 不要过分向后打开,起到一个延
续双肩线条的作用
• 六位手:右手不动,左手从
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组成六
6
位,形成舞姿
• 七位手:右手不动,左手打
开到旁边,双手相同地放在
7
身体的两边
一、芭蕾舞基本动作
3.基本舞姿
芭蕾舞蹈动作组合
芭蕾舞基本知识

芭蕾舞基本知识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而高度技巧性的舞蹈形式,深受世界各地舞者和观众的喜爱。
它要求舞者具备极高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并需要熟练掌握一系列独特的舞步和动作。
在本文中,将介绍芭蕾舞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发展、基本动作和技巧。
一、芭蕾舞的起源与发展芭蕾舞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并在法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最早的芭蕾舞作品可以追溯到1581年的《突眼戏》(Ballet comique de la Reine)。
18世纪末,法国舞剧家玛丽·塔蓮提妮(Marie Taglioni)的表演开启了现代芭蕾舞的黄金时代,并将之推向世界。
二、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与技巧1. 接地动作芭蕾舞的基本动作源于自然的步伐和姿势。
接地动作是芭蕾舞中最基本的动作,包括站立、行走、跳跃和转身等。
在舞台上,舞者需要通过准确而轻盈的步伐来展示他们的舞蹈技巧。
2. 腿部动作芭蕾舞重视腿部的柔韧性和力量,其中最常见的动作包括抬腿、弯曲腿、展开腿和扩展腿等。
舞者通过精确的腿部动作展现优雅和协调的表演。
3. 转体和跳跃动作转体和跳跃动作是芭蕾舞中的关键元素,需要舞者具备出色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这些动作包括旋转、跳跃、腾空、翻转等,展示了芭蕾舞独特的魅力和动感。
4. 身体线条与手臂动作在芭蕾舞中,身体线条和手臂动作通常与腿部动作相呼应,形成流畅而协调的舞姿。
舞者需要通过身体的曲线与手臂的姿势来展示舞蹈的优雅和美感。
三、芭蕾舞的训练与表演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芭蕾舞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和练习。
芭蕾舞训练不仅强调舞蹈技巧的培养,还注重对身体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的锻炼。
舞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音乐感。
在表演中,芭蕾舞者要通过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四、著名的芭蕾舞剧和舞者芭蕾舞剧是芭蕾舞表演的核心内容,其融合了舞蹈、音乐和戏剧等要素,常常以故事情节为基础。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都是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剧作品。
芭蕾基础舞蹈知识点总结

芭蕾基础舞蹈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动作1. Plié(屈膝动作)Plié是芭蕾舞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它是从直立姿势开始,膝盖弯曲然后再伸直的一个过程。
Plié动作分为小跳和大跳两种,小跳 Plié主要用于在准备动作或者转向动作中,而大跳 Plié则是在跳跃中用到。
2. Relevé(提踮)Relevé是指将身体的重心移动到脚尖的动作。
这个动作需要舞者通过脚踝和小腿的肌肉来支撑身体的重量,从而实现站立在脚尖的状态。
Relevé动作在芭蕾舞中经常用于提高舞者的身体姿势和平衡能力。
3. Battement Tendu(伸展踢腿)Battement Tendu 是一种将腿从身体中心向外伸展然后再回到原位的动作。
在做Battement Tendu 动作时,舞者要保持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紧绷,并且要通过脚踝关节的弯曲来实现这个动作。
4. Battement Développé(伸展开展腿)Battement Développé是将腿从身体中心向外展开然后再抬起至大腿平行于地面的动作。
这个动作要求舞者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通过腰部和臀部的力量来完成。
5. Jeté(跳跃动作)Jet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跳跃动作,在这个动作中舞者需要用力将一个腿从地面上迅速挂力起来,然后在空中换腿着地。
在这个动作中,舞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保持上身的挺直和跳跃的高度。
二、基本技巧1. 身体姿势在学习芭蕾舞时,良好的身体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舞者需要保持躯干挺直、肩膀放松、下巴微微收紧、眼睛注视前方、手臂自然下垂。
这样的姿势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同时也能够提高表演的美感。
2. 脚部技巧脚部的技巧在芭蕾舞中尤为重要。
舞者需要通过脚踝和脚趾的力量来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例如 Relevé动作和 Battement Tendu 动作。
基础芭蕾知识点总结

基础芭蕾知识点总结一、芭蕾舞的起源和历史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舞会。
17世纪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宫廷中建立了芭蕾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从此,芭蕾舞开始了其辉煌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时,芭蕾舞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舞蹈艺术形式,并成为了许多古典作品和浪漫作品的表现载体。
二、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芭蕾舞的基础动作主要包括:漂浮(glissade)、張開姿态(éc happ é)、黑松(battement)、提弓(arabesque)等。
这些基础动作是芭蕾舞的基础,需要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
三、芭蕾舞的表演技巧芭蕾舞的表演技巧包括了:转子(pirouette)、腰部动作(port de bras)、腳踵動作(en dehors/ép aulement)等。
这些表演技巧是芭蕾舞演员表演时必备的基本技巧,需要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来提高。
四、芭蕾舞的剧目和流派芭蕾舞的剧目主要包括了古典作品、浪漫作品、现代作品等不同种类。
而芭蕾舞的流派主要有法国流派、俄罗斯流派、丹麦流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需要芭蕾舞演员不断学习和领悟。
五、芭蕾舞的服装和道具芭蕾舞的服装主要包括了:芭蕾舞裙、背心、练功用鞋等。
而芭蕾舞的道具主要有:芭蕾舞杆、芭蕾舞镜、练功器等。
这些服装和道具是芭蕾舞演员和学员练习和表演时必备的装备。
六、芭蕾舞的音乐和舞剧芭蕾舞的音乐主要是古典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和肖邦的钢琴曲。
而芭蕾舞的舞剧主要有天鹅湖、胡桃夹子、吉赛尔等。
这些音乐和舞剧是芭蕾舞的精髓,需要芭蕾舞演员和学员不断地学习和领悟。
七、芭蕾舞的教学和考级芭蕾舞的教学和考级主要有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法国巴黎国际芭蕾舞学院等知名学府。
而芭蕾舞的考级主要有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级别。
这些教学和考级是芭蕾舞学员必经的重要阶段,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八、芭蕾舞的演员和导师芭蕾舞的演员和导师主要有:王宝梅、玛雅·普利塔克、萨宾·梅罗、尼基塔·黑兰、玛格丽特·福特等。
芭蕾名词解释

芭蕾名词解释芭蕾舞是一种起源于法国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古典芭蕾舞,在技术上要求极高。
它是由一系列严格练习组成的,其中包括古典舞技术、基本舞步、礼仪等古典专业术语。
双足芭蕾舞的核心元素主要是拉伸、翻腾、抬腿、抬腿上升和单足芭蕾舞(抬高、广场舞、角度、抛物线)。
一、勃起(Plie)勃起是古典芭蕾舞表演中最常见的动作。
它指的是在双足同时抬起时收缩或拉伸膝盖和踝关节,使腿可以向上和向下展开,同时焦点是把身体贴近地面。
二、翻腾(Pirouette)翻腾是古典芭蕾舞中最具挑战性的舞步之一。
它需要芭蕾舞者在原地不动的情况下,用膝盖和脚尖实现一定的角度转身,然后以不同的方向移动。
翻腾的程度可以是单旋,也可以是双旋,是执行古典芭蕾舞最典型的动作之一。
三、抬腿(Relevé)抬腿是指芭蕾舞者在双腿站立过程中,先把脚尖向前抬起,然后让脚跟抬高脚面,最后将双腿伸展成一条直线。
四、抬腿跳跃(Grand Jete)抬腿跳跃是一种常用的古典芭蕾舞步。
它要求舞者在单腿抬起的基础上,用另一条腿跳起,腿尖相对,然后在原地实现单腿跳跃,最后返回到起点位置。
五、单足芭蕾(Pas de Chat)单足芭蕾是一种在芭蕾舞中最为常见的步法。
它要求舞者在单腿前抬起的基础上,用另一条腿腿跃起,然后将双腿跃到胸前,双脚抵到膝盖上,实现“单足”站立。
六、广场舞(Tendu)广场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古典芭蕾舞步,它要求舞者用膝盖和脚尖结合,在脚踝上慢慢拉伸双腿,使双腿伸展成一条直线。
广场舞包含了前广场舞和后广场舞两种。
七、角度(Battement)角度是一种困难的古典芭蕾舞步,它要求舞者一开始用双腿站立,先将一只腿向前抬起,然后前脚踝抬高,另一腿朝相反的方向抬起,画出一个类似角度的效果,再把双腿返回到起点位置。
八、抛物线(Fouette)抛物线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技巧性的古典芭蕾舞步。
它要求舞者在单腿前抬起的基础上,用另一条腿腿跃起,然后让腿让出跳动的节奏,实现一条抛物线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不住的女儿》在芭蕾史上的重大意义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作为18世纪法国芭蕾改革家诺维尔的入室弟子,他发 扬光大了“情节芭蕾”的优秀传统,在全剧中确保了舞蹈 既不是歌剧的附庸,也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情节生动,趣 味盎然的芭蕾舞剧;二是第一次用贵族风范的芭蕾,成功 地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故事;三是将地道的民间舞加工 改造,搬上了芭蕾舞台,为后世的“性格舞”模式的问世 奠定了基础。
玛丽·塔里奥尼
玛丽·塔里奥尼1804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 芭蕾世家,1884年卒于法国马赛。她早年随父学舞,在领 悟到芭蕾超凡脱俗之美后,每日超负荷训练直到不能动弹 因而18岁首次登台便身手不凡。1832年,她在巴黎歌剧院 金碧辉煌的大舞台上,成功地主演了父亲为其度身创作的 浪漫芭蕾舞剧的处女作《仙女》,开创了一个“白裙芭蕾” 的崭新时代,并使轻盈的脚尖舞步和飘逸的过膝长裙成为 后世芭蕾女演员必须尊崇的舞蹈形象,更使得“三长一小” 这种肢体特征,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的审美标准。
名家青史
菲利波·塔里奥尼 玛丽·塔里奥尼 亚瑟·圣-莱昂 卡洛塔·格里西
菲利波·塔里奥尼
菲利波·塔里奥尼1777年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芭蕾世 家,1871年卒于该国的科莫。其父就是意大利的芭蕾大师, 弟弟和儿子都是芭蕾表演家,但使他名垂青史的则是女儿 玛丽·塔里奥尼。正是由于他精心调教和度身编舞,小塔 里奥尼才能同《仙女》一道横空出世,首开浪漫芭蕾轻盈 飘逸的风气之先,芭蕾女演员才能同脚尖鞋结下不解之缘, 其编舞风格则被誉为“高贵典雅、轻盈飘逸”。
名作流芳
《仙蕾史上开脚尖舞之先河的里程碑之作。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 蕾舞团首演于该剧院。编导菲利波·塔里奥尼,仙女由玛丽·塔里奥尼 扮演,青年农民詹姆斯由马齐耶扮演。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苏格兰乡村。青年农民詹姆斯即将与同村少 女爱菲结为伉俪,但朦胧中却看到传说中的仙女从天而降,他第一次 感到魂不守舍的冲动,更禁不住与她翩然起舞。几经犹豫,他终于随 仙女私奔,到密林深处仙女们出没的空间,追求那种不着边际的仙凡 之恋,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新娘将蒙受羞辱,自己的情敌如愿以偿,算 命的女巫将自鸣得意。当他把那条女巫准备的魔巾缠在仙女翅膀上时 她却死在了他的怀中。村里传来热闹的乐曲,詹姆斯的未婚妻不得不 改嫁了追求她多年的同村农民格恩,而詹姆斯则成了人神两空的孤家 寡人。
以率先完成“交织击腿跳”这种至今仍为男性专利的腿部击 打动作而令世人瞩目,而她最大的历史功绩则是大胆将女舞 者的曳地长裙剪断,确保了她们能够轻装上阵,促使芭蕾的 表演风范和肢体美学能够轻盈飘逸地进入随后的“浪漫时 期”。
玛丽·萨莱1707年生于一个杂技世家,1756年卒于巴黎。 她11岁在巴黎首演,随后则开始在芭蕾名师门下习舞, 1727年成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女主演,并迅速与卡玛 戈相映成辉。与卡玛戈的过人精力与辉煌技巧不同,萨莱
第三章 芭蕾
芭蕾概述
芭蕾这种欧洲古典学院派的剧场舞蹈体系,起 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型并兴盛于 16—19世纪上半叶国力强盛的法兰西,鼎盛于19 世纪下半叶文化昌明的俄罗斯和丹麦,并于20世 纪初从俄罗斯走向世界各地,陆续形成了意大利、 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共六大流派。
500年的芭蕾史可分为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 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共五大时期。
由于各种世俗观念作怪,此前能在专业舞台露面者统统
都是男性。因此,法国芭蕾表演家拉芳丹小姐因率先登台
表演而名垂青史,便不足以为奇了。这位神秘的女性大约 在1655年生于法国,卒于1738年前后。1681年,她在巴黎歌 剧院的大舞台首次亮相,勇开女性芭蕾表演艺术之先河。 剧目是《爱神的凯旋》
拉芳丹天生丽质,眉目传情,身段窈窕为后世的古典芭 蕾女演员树立了楷模。
主要擅长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强烈的戏剧表演。她最大的贡
献是使芭蕾成为富于戏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 艺术。
让-乔治·诺维尔是法国的芭蕾表演家、编导家、教育
家和理论家,18世纪最重要的芭蕾改革家,舞蹈史上称 “情节芭蕾之父”他1727年生于巴黎,1810年卒于法国的 圣日尔曼昂莱,16岁开始在巴黎歌剧院首次登台,此后则 在欧洲各地巡演。1754年,他出任巴黎歌剧院的芭蕾大师,
身体规范和“轻、高、快、稳”的动作理想,以 及大量的程式化动作语言均在形成的过程中,舞 者们的动作远不像今天这样精确到位和得心应手, 技术的难度也无法与今天的技巧相提并论,芭蕾 的演出绝不像今天这样精美异常和结构严谨。
名家青史
巴尔塔扎·博若耶 路易十四(法王) 拉芳丹 玛丽·卡玛戈 玛丽·萨莱 让-乔治·诺维尔 让·多贝瓦尔
芭蕾史上有位国王可谓功高无量,他就是法王路易十
四。他生于1638年卒于1715年自幼学舞,13岁便首次登台, 演出了芭蕾舞剧《卡桑德拉》,而告别舞台是在31岁,演 出剧目为《花神》。
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在独立执政期间,率先于1661年创 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芭蕾教育机构—皇家舞蹈学院。 如今在各国依然广泛使用的手脚的五个位置,以及大量程 式化的芭蕾舞姿,都是1700年在这里用法语固定下来的, 因此,法语至今依然是国际芭蕾圈中通用的“世界语”。 而由他主演的宫廷芭蕾舞剧《夜芭蕾》,则成为“早期芭 蕾”的经典之作。
《爱神凯旋》中男女演员
的舞姿和服装
拉芳丹
玛丽·卡玛戈1710年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个西班 牙和意大利混血的乐舞世家,1770年卒于法国巴黎。在父亲 的启蒙下,她幼年登场,10岁时前往巴黎,随名师学舞,16 岁加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很快便晋升为女主演。
她一生跳过芭蕾舞剧近百部,舞风强劲风格洒脱,尤其是
剧本的创作灵感来自德国诗人海涅的《妖精的故事》和法国文豪 雨果《东方诗集》中的一首诗《幽灵》。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欧洲莱茵 河畔的一个小村庄,清纯的村姑吉赛尔与微服出访的伯爵阿尔布雷希 特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但是门第的悬殊只能使这场玫瑰梦化为 泡影,并导致吉赛尔当场心碎而死。阿尔布雷希特和单恋吉赛尔的看 林人希拉利昂均陷入了无法解脱的自责之中,并不约而同地去给吉赛 尔上坟。坟场上,欧洲民间传说中那些因被负心男人抛弃而屈死的女 鬼们列队出场,并对所有到场的男人都格杀勿论,方法是让他们疯狂 的跳舞,直到最后一口气,以发泄自己的满腹冤屈。不过在吉赛尔的 虔诚护佑下,阿尔布雷希特免遭一死,而希拉利昂则成了牺牲品。
1700年,经过皇家舞蹈学院芭蕾大师们系统的整理与科 学的提炼之后,舞者手脚的五个位置、一批基本的舞姿和 动作,以及完整的审美原则,作为规范化的舞蹈语言得到 公布,至今依然在广泛使用。
早期芭蕾舞者的形象完全不是我们今天心目中
的形象,穿硬头脚尖鞋翩翩起舞尚未成为女舞者 们“法定”的技艺,男女舞者们的肢体不像今天 这样线条修长且训练有素 “开、绷、直、立”的
亚瑟·圣-莱昂
亚瑟·圣-莱昂1821年出生,1870年逝世于法国巴黎。他 自幼随父学舞,14岁在慕尼黑开始职业舞者生涯,17岁 在布鲁塞尔皇家歌剧院任芭蕾男主演。1859年,他前往 圣彼得堡,接替佩罗出任帝国剧院芭蕾大师10年,随后 返回巴黎歌剧院任芭蕾大师,他编导的《葛贝利亚》成 为法国浪漫芭蕾喜剧的代表作,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作为编导家他改编的民间舞为古典芭蕾舞剧中的“性格 舞”模式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浪漫芭蕾(1832—1876)
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时期。浪漫芭蕾是法国 流派芭蕾的兴盛时期,其总体特征与整个法国文 化一样,可谓高贵典雅,严谨规范、轻盈飘逸、 情怀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法国流派对芭蕾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率先推 出了轻盈飘逸的脚尖技术,而身为瑞典-意大利后 裔的法国芭蕾巨星玛丽·塔里奥尼,作为巴黎歌剧 院芭蕾舞团的领衔明星,则因在这个歌剧院金碧 辉煌的大舞台上,主演了父亲菲利波·塔里奥尼专 门为她度身创作的“浪漫芭蕾的处女作”—— 《仙女》而名垂青史,更开创了一个“白裙芭蕾” 的新时代。
《仙女》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芭蕾巨星塔里奥尼第
一次穿上脚尖鞋翩然起舞,并与过膝的长裙一起为浪漫芭 蕾时期开创了“白裙芭蕾”这种轻盈飘逸的舞风。
吉赛尔
《吉赛尔》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悲剧代表作,巅峰之作, 1841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编导科拉利和佩罗,村姑吉赛尔 由格里西扮演,伯爵阿尔布雷希特由佩蒂帕扮演,女鬼王由迪米拉特 扮演。
卡洛塔·格里西
卡洛塔·格里西1819年生于意大利的维西纳达,1899 年卒于瑞士的圣让。她自幼赴米兰习舞,10岁便入斯卡拉 剧院芭蕾舞团担任群舞,是极为罕见的芭蕾神通。1834年, 14岁的她在那不勒斯邂逅了后来成为“浪漫芭蕾”编导大 师的佩罗,两人一见钟情随后以师生、舞伴和夫妻的三重 关系驰骋于巴黎舞台,并因此开始备受瞩目,1841年得到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聘书。同年夏天,她因主演由戈蒂 埃编剧,佩罗与科拉利共同编导的“浪漫芭蕾”悲剧代表 作《吉赛尔》而蜚声欧洲舞坛。
剧中众神林立 香水喷涌的花车
精美异常的花车
夜芭蕾
1653年上演于巴黎卢浮宫内的小波旁宫,主演吕里、博 尙和路易十四。这部剧开演于日落之际,收场于翌日凌晨 前后持续12小时之久。居中情节皆选自神话中发生在夜间 的不同故事,演员们均为皇亲国戚,而主演则是年仅14岁。 尚未登基的法王路易十四。他因在剧中成功地扮演了“太 阳”这个角色,而以“太阳王”的美名永垂青史。整部舞 剧的恢弘气势与富丽堂皇,尤其是当路易十四扮演的“太 阳王”随着霞光万丈般的烟火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时的场面 , 令在座的贵族观众们叹为观止。
路
易
十
四
“ 太 阳 王 ”
在 《 夜 芭 蕾 》
中
扮
演
的
关不住的女儿
1789年由法国波尔多大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于该 剧院,是法国早期芭蕾舞剧中至今依然活跃在舞 台上的唯一剧目,首演时取名为《稻草芭蕾》, 意为表现农民生活的芭蕾,编剧和编导均为多贝 瓦尔。
剧情的主线简单明了,说的是乡下少女丽莎与 同村青年克拉斯两小无猜,人们对此早就习以为 常,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急坏了丽莎的母亲 西蒙娜。多年来,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如今女儿 长大成人,母亲自然不愿她日后受苦,因此决定 把她嫁给磨坊主的傻儿子艾伦,无奈女儿同克拉 斯早就情投意合,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