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

合集下载

第13章 镇痛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13章 镇痛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一节 阿片类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种 生物碱。包括菲类的吗啡、可待因,异喹啉类的罂粟碱等。 • 菲类:吗啡和可待因,是主要镇痛成分。 • 异喹啉类:罂粟碱,无镇痛作用,有松弛平滑肌、 舒张血管
的作用。
123
• 阿片在16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止咳、解除焦虑和 催眠。由于疗效显著,有“天赐良药”的美名。
3 耐受性和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适应性改变,一旦 停药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兴奋、
耐受性:长期用药(2-3周失腹)眠泻流后、泪甚,、至流虚C涕脱N、、S出意对汗识药、丧震失颤等、—呕—吐戒、
断症状(withdrawal syndrome)。
物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达到原来的药效。
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吗啡类药物与阿片受体(μ) 结合,模拟内阿片肽样作用(1)
P PP
P
吗啡类药物与阿片受体(μ) 结合,模拟内阿片肽样作用(2)
P PP
P
EE E
阿片受体
阿片类药物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内源性阿片肽 阿片类镇痛药
产生镇痛作用
激动阿片受体
Gi 抑制AC 促进K+外流 减少Ca2+内流
123
减弱或阻滞痛觉 信号传递
•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吗啡纯品。
Papaver somniferum 罂粟
The word “morphine” came from Morpheus, the Greek god of dreams.
The beautiful, useful but “terrible” flower

镇痛药使用原则

镇痛药使用原则

镇痛药使用原则
镇痛药使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镇痛药剂型和用量。

2. 所用药物应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尽可能小。

3. 一般应采取“起小剂量,逐步加量”的方法,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4. 药物治疗前,应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考虑是否存在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或其他相似疾病史等。

5. 取药时应按规定用药时间定时服用,并在药效作用时间结束前及时续药。

6. 必须严格遵循药物的贮存、使用和处理原则,不得随意乱用、弃药或借药。

7. 镇痛药治疗必须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理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

总之,镇痛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了解药物的作用、要求、禁忌和注意事项,以及药品的副作用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重度不良反应的处理
过敏性休克
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治疗, 如肾上腺素的使用,必要时进行
心肺复苏。
肝肾功能损害
应停药,进行保肝保肾治疗,必 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心脏骤停
立即停药,进行心肺复苏,必要 时进行电除颤治疗。
04
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措施
合理选用镇痛药物
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疼痛程度,选择适 当的镇痛药物,避免使用不必要的高 强度镇痛药物。
详细描述
在使用镇痛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心 血管系统的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 医。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 用或禁用某些镇痛药物。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总结词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失眠、嗜睡等症状,可能与药物的副作用有 关。
详细描述
在使用镇痛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某些镇痛药物。
哺乳期妇女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控 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影响乳汁的 分泌和质量。
老年人镇痛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选 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并注意调整剂量。
老年人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遵 循小剂量、短疗程的原则,避免
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
老年人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密 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
避免频繁更换药物
每种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不 同,应避免频繁更换药物,以免增加 不良反应的风险。
注意用药剂量与频次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镇痛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频次。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疼痛程度存在差异,用药剂量和频次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镇痛类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阻断疼痛传导:镇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例如,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阻断疼痛神经纤维的传导,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

2. 中枢镇痛作用:某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疼痛的感知和处理过程。

例如,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与脑内的μ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传递途径,减少疼痛的感知。

3. 抗炎作用:某些镇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或减少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

4. 神经调节作用:有些药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或控制疼痛感。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降低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镇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使用镇痛药物时,应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第十六节镇痛药课件

第十六节镇痛药课件
复方制剂
将多种药物成分组合在一起制成复方制剂,可以 同时针对疼痛的多个环节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并 减少副作用。
药物联合应用
针对不同疼痛机制的镇痛药进行联合应用,可以 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未来镇痛药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未来镇痛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型镇痛药物的研发、传统镇痛药的改良与优化 、以及针对疼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等。
第十六节镇痛药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镇痛药概述 • 常见镇痛药介绍 • 镇痛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镇痛药的合理使用与自我管理 • 镇痛药的研发与未来展望
01
镇痛药概述
镇痛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镇痛药是一类能够减轻或消除疼 痛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症 状。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镇痛 药可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如 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处方药, 以及吗啡、可待因等处方药。
如何避免
饭后服用镇痛药,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若出现消化系统 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
部分镇痛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尤其在老年人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如何避免
使用镇痛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困难等症 状,及时停药并就医。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部分人对镇痛药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如何避免
在使用镇痛药前,告知医生自己的过 敏史。若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 就医。
其他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镇痛药时,应避免饮酒或同时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以免加重药物副作用。
如何避免
在使用镇痛药期间,避免饮酒或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若必须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意见。

第五章 镇痛药

第五章 镇痛药

收缩平滑肌(支气管、膀胱括约肌);
导致支气管哮喘、尿潴留。 ⑷ 对抗缩宫素兴奋子宫的作用,降低分 娩子宫张力, 产程延长。
临床应用
1、镇痛
•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 性锐痛(严重创伤、战伤、烧伤、晚期癌 症) • 胆绞痛和肾绞痛:加用M受体阻断药如阿托 品 • 心肌梗死剧痛 —— 镇静和扩血管,血压 正常方可使用。
五、用药护理
1.药物的相互作用 a. 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吩噻嗪类等中枢抑制药可增强本 类药物的作用,但对中枢的抑制 作用也增强; b.本类药物与肌松药合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给药方法 本类药物多采用口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时 要注意抽回血,不可误入静脉。
3.用药监护 a.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有无眩晕、 恶心、呕吐、排尿困难、便秘、嗜睡、呼吸抑制等,定 时检测血压、呼吸的变化,一旦出现呼吸频率减慢、瞳 孔缩小等反应要及时通知医生,以免发生中毒; b.哌替啶注射后有人会有角膜麻痹现象,而失去角膜反 射,应警惕此现象发生; c.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应大于4h,以免发生耐 受性和依赖性。
3.急性中毒 原因:用量过大
表现: 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 血压下降、紫绀、少尿、 体温下降,甚至呼吸麻痹。 抢救: 人工呼吸,给氧, 用纳洛酮治疗
【禁忌症】
1. 分娩止痛及哺乳妇女
2.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因收缩
支气管及抑制呼吸)
3.颅脑损伤所致颅内压增高 4.肝功能严重减退患者。
可待因 1. 在体内脱甲基转化为吗啡后才产生作用;
镇痛药的分类
可分三类
阿片生物碱 类镇痛药
人工合成的 镇痛药
其他类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止痛药止痛原理

止痛药止痛原理

止痛药止痛原理
止痛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用于缓解疼痛和不适。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
减轻疼痛,包括阻断神经传导、抑制炎症反应和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止痛药及其止痛原理。

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
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热。

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3. 吗啡。

吗啡是一种鸦片类止痛药,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结合来减轻疼痛。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的疼痛感知中枢,从而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达到止痛的效果。

但是吗啡也有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总的来说,止痛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疼痛,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影响
神经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然而,使用止痛药也需要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

希望大家在使用止痛药时能够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镇痛药

镇痛药

CH3
10
D
9H
1 11
B 15
8
14
2
12 A
13 C
7
E
34 HO
56
O
OH
11
吗啡.药理作用
中枢作用 1、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强大 慢性钝痛间断性锐痛 对意识无明显影响 兼有镇静和欣快
12
吗啡.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 特异性的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亚型 :μ、κ、δ
•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痛觉传入、整合、感受
21
吗啡.不良反应
• 过量致急性中毒 –昏迷、缩瞳、呼吸抑制、休克 –抢救:人工呼吸、呼吸兴奋药、适量 给氧、纳洛酮
22
吗啡.禁忌症
分娩止痛,哺乳期妇女止痛 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 颅外伤
23
可待因
镇痛作用比吗啡弱(1/10~1/12) 镇咳作用比吗啡弱(1/4) 成瘾性的发生率比吗啡低 用于:中等程度疼痛的止痛和剧烈干咳
37
2.常见新型毒品种类
新型毒品常见于娱乐场所
①冰毒: 甲基苯丙胺,毒性强烈,吸食后严重损害 心脏、大脑组织,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引发暴 力行为。 ②摇头丸 :冰毒的衍生物,苯丙胺类为主要成分, 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幻觉下常引发集体淫乱、 自残与攻击行为 ③K粉: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易让人产生性冲动, 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29
其他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
• 芬太尼 fentanyl
– 效价强度约为吗啡的80-100倍 – 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神经组织镇痛术
• 美沙酮 methadone
– 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当 – 剧痛及脱毒治疗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镇痛药
一、概述
1.分类
天然生物碱、半合成镇痛药、合成镇痛药、内源性多肽
2.结构特点(掌握)
镇痛药结构特点:受体
a.平坦芳香结构平坦区
b.碱性中心,生理条件下阳离子阴离子部位
c.碱性中心和芳香结构共平面
d.烃基部分(乙胺链部分)突出于平面前方合适空穴
二、天然生物碱
盐酸吗啡(熟练掌握)
1.结构
部分氢化菲环的母核、哌啶环、呋喃环、五个稠杂环、5个手性碳原子(C5, C6, C9, C13, C14)、酚羟基(氧化),叔胺,具旋光性,药用品为左旋体。

2.性质
⑴酸碱性:酚羟基弱酸性,叔胺弱碱性
吗啡为两性物质,碱性稍强,药用盐酸盐
⑵酚羟基易氧化,生成伪吗啡
⑶吗啡盐类水溶液的稳定性与溶液的 pH 值有关
在配制吗啡注射液时,通常调整PH为5.6-6.0
吗啡的氧化反应为自由基反应, 其注射液除控制PH外,还可充氮气,或加入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EDTA-2Na等为稳定剂
⑷酚羟基特征反应:与FeCl3呈蓝色
⑸甲醛硫酸反应(苯环结构),呈紫堇色后变为蓝色
(6)吗啡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可脱水并进行分子重排,生成阿朴吗啡,临床上用作催吐剂
(7)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
3.代谢:生成少量去甲吗啡
4.用途:u受体强效激动剂。

临床上主要用于抑制剧烈疼痛 ,亦用于麻醉前给药。

吗啡构效关系
17位叔胺氮原子是影响镇痛活性的关键基团,氮原子引入不同取代基可使激动药转变为拮抗药,如纳洛酮的17-位为烯丙基,成为阿片受体拮抗药
例题:
吗啡结构中含有
A.酚羟基和伯氨基
B.酚羟基和叔氮原子
C.羧基和伯氮原子
D.羧基和叔氮原子
E.芳伯氨基和羧基
答案:B
盐酸吗啡加热的重排产物主要是
A.双吗啡B.可待因C.苯吗啡D.阿朴吗啡 E. N-氧化吗啡
答案:D
三、合成镇痛药(掌握)
盐酸哌替啶
HCL
性质:
⑴强酸弱碱盐,易溶于水。

遇碳酸钠溶液析出游离碱
⑵酯键不易水解:苯环空间位阻
⑶甲醛-硫酸反应:橙红色
⑷遇苦味酸乙醇溶液生成黄色结晶性哌替啶苦味酸盐沉淀
(5)遇光易变质,故应密闭保存
(6)代谢:代谢物主要有去甲哌替啶、哌替啶酸和去甲哌替啶酸,仅去甲哌替啶弱镇痛、惊厥
u受体激动剂。

哌替啶镇痛活性仅为吗啡的1/10,且成瘾性弱,但不宜长期使用。

作用时间短,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不能用。

盐酸美沙酮
性质:
⑴具旋光性,左旋体有效,临床用外消旋体
⑵羰基位阻较大,不能发生一般羰基反应
⑶与甲基橙生成黄色复盐沉淀
u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较吗啡强,适用于各种剧烈疼痛,也用于戒除吗啡类药物成瘾性的替代疗法。

例题:盐酸哌替啶的结构式是
A. B.
C.D.
E.
答案:B
四、半合成镇痛药(掌握)
磷酸可待因
性质:白色针状结晶性粉末,空气中渐风化,水溶液显酸性,具左旋性。

无游离酚羟基,为吗啡甲基化产物,比吗啡稳定,但遇光易变质,需避光保存。

吗啡与亚硝酸反应,氧化后与氨水呈黄棕色,可检出可待因中微量吗啡
还可利用本品不能直接与三氯化铁呈色的方法与吗啡区别。

u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较吗啡弱。

用于中等疼痛的止痛。

中枢麻醉性镇咳药
例题:
关于吗啡及其合成代用品产生镇痛作用的结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1个平坦的芳环结构
B.分子中有1个碱性中心,在生理PH条件下部分电离成阳离子
C.苯环与碱性中心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D.哌啶环的乙撑基突出于平面之前,与受体上一个方向适合的空穴相适应E.苯环以平伏键与哌啶环相链接
答案: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