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生产工艺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海藻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得到的,在提取工艺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海藻作为原料。
常用的海藻种类有海带、裙带菜等。
随后,海藻经过清洗、浸泡、研磨等工艺处理,将其中的藻胶蛋白质等物质去除。
然后,通过酸碱法进行提取,即在一定的pH值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对海藻进行提取,得到海藻酸钠溶液。
最后,对溶液进行过滤、浓缩、冷冻干燥等处理,得到固态的海藻酸钠。
海藻酸钠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
首先,海藻酸钠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可以在水中形成胶状物,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凝胶性质。
其次,海藻酸钠具有与碱金属离子和银离子等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此外,海藻酸钠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领域可以作为药物包埋剂或药物缓释剂使用。
另外,海藻酸钠还具有润滑性、乳化性、稳定性等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除了上述优异的性能外,海藻酸钠还具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海藻酸钠的质量易受原料海藻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产品的差异性较大。
此外,由于其特殊的水凝胶性质,在食品等领域应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克服其粘稠性和黏着性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藻酸钠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生物高分子材料,通过合适的提取工艺,可以获得具有多种优异性质的海藻酸钠产品。
然而,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优化。例如, 有研究通过优化碱提取法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碱浓度等,提高了海藻酸 钠的提取率和纯度。同时,也有研究尝试将多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如将碱提取法 和酸提取法相结
合,以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提取效率。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海 藻酸钠的改良中,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改良海藻品种,提高海藻酸钠的产量和纯 度。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目录
01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02 二、海藻酸钠的应用
03
三、海藻酸钠的发展 前景
04 四、关键词相关
05 参考内容
海藻酸钠是一种由海藻类植物提取的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 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保等领域,海藻酸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1、材料及设备
提取海藻酸钠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是海藻,如泡菜海藻、马尾藻等。设备包 括粉碎机、搅拌器、过滤器、沉淀器等。
2、工艺流程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1)将海藻粉碎成细小颗粒;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3)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4)用过滤器过滤掉残渣; (5)将滤液酸化, 使海藻酸钠沉淀; (6)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海藻酸钠。
2、价格趋势
海藻酸钠的价格主要受原料成本、生产工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未 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海藻酸钠的价格有望降低,使其更广泛 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3、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海藻酸钠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 争关系。未来,拥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

海藻酸钠提取方法研究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研究目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有:酸凝一酸化提取法、钙凝一酸化法、钙凝一离子交换法提取法、酶解提取法、超滤提取法酸凝一酸化提取法该提取方法的提取过程如下:浸泡一切碎一消化一稀释一过滤一洗涤一酸凝一中和一乙醇沉淀一过滤一烘干一粉碎一成品该提取方法的操作要点及原理如下:1)浸泡:加10 倍于海带重量的水,在常温下浸泡4 h,并加适量的甲醛,使甲醛溶液初始浓度为1. 0% ,将海带色素固定在表皮细胞中,不致因海带色素溶于水而导致产品色泽加深. 同时,甲醛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组织有破坏作用,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海藻酸盐的置换与溶出。
浸泡结束后,取出海带,用水洗涤直至洗涤液为无色.2)消化:将切碎的海带在一定温度下,加入一定浓度和一定体积的Na2CO3溶液进行消化.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2 M(Alg)n + nNa2CO3→ 2 n NaAlg + M2(CO3)n其中:M 为Ca,Fe 等金属离子;Alg 代表海藻胶。
3)过滤:消化后,海带变成了糊状,比较轴稠。
要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将糊状液体稀释,再过滤。
由于直接抽滤这种糊状的液体速度太慢,因此首先用纱布初滤一次,再将滤液用真空泵抽滤。
4)酸凝:将过滤后的料液加水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至开始有絮状沉淀为止,然后静置8 ~ 12 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调节pH 值约为1 ~ 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去清液,留下酸凝块。
此过程反应方程式如下:NaAlg + HCl →HAlg↓ + NaCl5)中和: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溶解酸凝块,直至pH 值为7. 5,中和完成2 HAlg + Na2CO3→ 2 NaAlg + H2O + CO2↑6)析出海藻酸钠: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95%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20% ,结果析出了白色的沉淀。
由于海藻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海藻酸钠产品,可以用乙醇将部分溶解在水中的海藻酸钠一并析出,这样可以提高提取率。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藻酸钠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酸凝-酸化法将原料海带浸泡,除去机械杂质、褐藻糖胶、无机盐类等水溶性组分,然后将海带取出,洗涤,切成均匀块状。
在25℃下,用低于0.01mol/L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处理。
然后加入碳酸钠,在55-75℃搅拌下反应1-1.5h,把多价金属离子型的海藻酸转化为钠型。
反应方程式如下:2M (Alg)n+nNa2CO3→2nNaAlg+ M2 (CO3) (1)( M 为Ca 、Fe 等金属离子,Alg 代表海藻胶)将原料消化液先过滤,除去其中的粗大颗粒,过滤后的料液加水稀释,再往料液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至开始有絮状沉淀为止,然后静置8~12h,最后往静置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调节PH约为1~2,海藻酸即凝聚成酸凝块。
反应式如下:NaAlg + HCI→Halg↓+NaCI (2)2NaAlg + H2SO4→2HAlg↓+Na2SO4 (3)收集酸块,洗涤、脱水、粉碎、拌入粉状碳酸钠。
一般加碱量为8%左右,于搅拌下混合均匀,再静置4~6小时,使其完成转化过程,生成海藻酸钠。
中和后的产品含水率为65~75 %,pH 为6.0~7.5,此为固相中和。
也可进行液相中和:海藻酸粉碎后,分散于凝胶量40%的80%以上的碱性乙醇溶液中,于搅拌下混合反应得海藻酸钠,直至pH为7.5中和完成后,过滤,干燥,粉碎即可得产品。
2.钙凝-酸化法原料处理、浸泡、消化、澄清工序与"酸凝-酸化法"相同,只是后面的凝固等工序不同:消化液过滤后,在pH为6.0~7.0条件下,加入定量的10%的氯化钙溶液,搅拌下凝聚。
钙凝得到的海藻酸钙经水洗除去残留的无机盐类后,用10%的稀酸酸化30分钟,使其转化为海藻酸凝块。
再用碳酸钠溶液通过液相法或者固相法转化成海藻酸钠,过滤,干燥,粉碎即可得产品。
3.钙凝-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的原料处理、浸泡、消化、预中和稀释、过滤、钙凝与"钙凝-酸化法"工序相同。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

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1.海藻的收集海藻酸钠主要从褐藻纲植物中提取,常见的褐藻植物有海带、裙带菜、昆布等。
首先需要在海岸线附近收集新鲜的海藻,以保持其充足的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
2.海藻的粉碎将收集到的海藻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然后将海藻置于搅拌机中进行粉碎,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粉碎后的海藻通常会变成浆状。
3.海藻组织的提取将粉碎后的海藻浆置于溶剂中进行提取,一般常用的溶剂是水。
将溶剂与海藻浆混合,并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以促进溶剂中的有效成分的释放。
此过程中,海藻中的多糖会溶解于溶剂中,而其他杂质将被过滤出去。
待溶液冷却后,将其过滤以除去杂质。
4.海藻酸的转化将过滤出的溶液与酸反应,使其中的海藻酸转化为可溶于水中的形式,即得到海藻酸钠。
反应通常使用硫酸或盐酸作为酸性催化剂,添加在溶液中,如有需要,可通过调整酸的浓度和反应时间来控制反应的产率。
待反应完成后,通过中和和沉淀处理,最终得到固体的海藻酸钠。
5.海藻酸钠的分离和干燥将得到的固体海藻酸钠进行分离和洗涤,以去除无机盐等残留物。
常见的分离方法是通过离心机将溶液分离出来。
分离之后,将海藻酸钠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真空干燥或风干等方法。
干燥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海藻酸钠。
总结起来,提取海藻酸钠的方法主要包含收集海藻、粉碎海藻、提取海藻组织、转化为海藻酸钠、分离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从褐藻植物中得到纯度较高的海藻酸钠,以供后续的应用。
当然,具体的提取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

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2.1.3 反应原理消化:()2lg A Ca + 32CO Na → lg 2NaA + 3CaCO()2lg A Mg 32CO Na →lg 2NaA + 3MgCO钙化:lg 2NaA + 2CaCl → ()2lg A Ca + NaCl 2酸化:()2lg A Ca +HCl 2 → lg 2HA + 2CaCl海藻酸:lg 2HA + 32CO Na → lg 2NaA +O H 2 + 2CO2.1.4 生产工艺流程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制备流程:将干海带(褐藻)及刚从海中捞出来的鲜海带(裙带)放到大池中浸泡约40分钟,第二次浸泡水可以用于下一次浸泡时的第一次用水,其主要目的是使碘溶于水。
之后进行点海带主要为了除去杂质,接着就用泵将海带打到反应釜中,所用电机为2900r/min,足以将海带打成短片状,为下一步的甲醛浸泡争取了为时间,再次清洗海带(去沙)。
加醛浸泡,使水没于海带浸泡约3小时,其主要目的是可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提高物色的鲜度,进而提高粘度,软化海带,减少消化时间。
加入32SO Na 使海带溶解,加碱量的多少要根据海带的数量及杂质含量的多少来确定。
一边加碱一边搅拌,至其pH 为11-12,此时海带已成糊状,锅内温度达到52-54℃。
(碱量过多会降低其黏度,过少会增加消化的时间)。
接着就用泵打胶液至罐内,在此过程中要向料液中缓慢加入纯碱,pH 控制在11-12之间,放料,并用履带式过滤机(320目)进行三级过滤。
因为海藻酸钙不溶于水,因此加入氯化钙与料液反应,生成海藻酸钙包围在泡沫中,取上层泡沫,加入盐酸酸化,控制其pH在6-7.5之间,经三级水洗利用离心的原理将海藻酸旋到压榨机(300斤)中进行压榨,剩余水分约78%,再用泵将半成品打到粉碎机,再次加入碳酸钠变成海藻酸钠,进行烘干、造粒、磨粉等。
在此整个过程中可根据客户们的不同需要随时可取中间产物。
对产品进行化验,包装。
海藻酸钠的生产工艺

海藻酸钠的生产工艺海藻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干的或湿的海草(藻)经碾碎、水洗除杂、强碱水萃取、澄清得粗海藻酸盐溶液,经氯化钙沉淀得带色的海藻酸钙,经脱色、脱味后用酸处理,除去可溶性杂质得海藻酸沉淀,与碳酸钠作用得海藻酸钠,再经干燥、粉碎、过筛得海藻酸钠粉末。
海藻酸钠的用途用途一:用作纺织品的上浆剂和印花浆,同时作为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用途二:作乳化稳定剂和增稠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用途三: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分散剂;胶凝剂;被膜剂;悬浮剂。
用途四:用于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压,排除烧伤所产生的组胺类毒素以及创伤失血、手术前后循环系统的稳定、大量出血性休克、烧伤性休克、高烧和急性痢疾等全身脱水,治疗效果良好。
还具有使胆固醇排出体外,抑制Pb、Cd、Sr被人体吸收以及保护胃肠道、整肠、减肥、降血糖的作用。
在药剂上主要用作助悬剂、乳化剂、黏稠剂、微囊的囊材等。
用途五:海藻酸钠是一种高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与淀粉、纤维素等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羧基,是β-D-甘露糖醛酸的醛基以苷键形成的高聚糖醛酸。
其功能性质如下:(1)亲水性强,在冷水和温水中都能溶解,形成非常粘稠的均匀的溶液。
(2)形成的水溶液具有其他类似物难于获得的柔软性、均一性及其他优良特性。
(3)具有很强的保护胶体的作用,对油脂的乳化力强。
(4)在溶液中加入铝、钡、钙、铜、铁、铅、锌、镍等金属盐,就会生成不溶性的藻酸盐。
这些金属盐是钠、钾的磷酸盐、乙酸盐等的缓冲剂,可以抑制、延迟凝固。
(5)通常pH值为7,呈中性,可在4-10之间调整。
(6)是线状高分子电解质,可制成强韧的纤维(藻朊酸纤维)或薄膜,具有防止龟裂作用。
(7)粘着性小,适用于经纱浆料、脱模等。
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

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
《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
嘿,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海藻酸钠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哟!
咱就说先得有海藻吧,那海藻一般都是从大海里捞上来的呀。
就好像我那次去海边玩,看到渔民们一网一网地把海藻从海里捞起来,那场面可壮观啦!然后这些海藻就被送到工厂里啦。
到了工厂,第一步就是清洗海藻,把海藻上的杂质啥的都洗掉,就跟咱洗菜似的,得洗得干干净净的。
接着呢,就把海藻放到一些大容器里,加上一些化学试剂,这时候就开始发生一些奇妙的反应啦。
哎呀,我想起有一次我看工人师傅在那操作,那专注的样子,真的特别认真,就好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似的。
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那些液体就慢慢变得浓稠起来啦。
再之后,把这些浓稠的液体进行过滤呀,去除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这过滤的过程可重要啦,就像我们筛沙子一样,把细的留下来,粗的去掉。
最后,经过干燥等步骤,那神奇的海藻酸钠就出来啦!我还特意拿了一点在手里观察,感觉它有点软软的,还有点弹性呢。
总之呢,海藻酸钠的生产流程就是这样啦,从大海里的海藻变成我们能用到的海藻酸钠,这中间可经历了不少有趣的过程呢!就像我那次海边的经历,和这海藻酸钠的生产也有着奇妙的联系呀!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藻酸钠生产工艺
工艺下达日起:工艺员:车间接收人:
1、投料固色
本次投草F草,每池投巨藻1500Kg。
先向处理池内打水,水量6吨。
同时加入150Kg 甲醛,开启压缩空气使甲醛混合均匀。
然后投入1500Kg巨藻。
固色24小时。
每4小时开启压缩空气搅拌3—4分钟。
2、清洗
固色时间达到24小时后,排掉固色水。
打入水洗菜,水位以浸没巨藻25~30cm为宜。
清洗10个小时,每2.5小时换水一次。
清洗过程中每次换水前开压缩空气搅拌10分钟。
3、粉碎
将清洗好的巨藻过绞笼用清水清洗1遍,然后通过泵输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通过热水一起打入一级消化罐消化。
4、消化
消化的加水7吨每锅。
打入巨藻后搅拌10~15分钟,,同时加入130公斤纯碱,保证消化温度在55℃~60℃,消化7小时(3-2-2)。
5、磨浆
每次倒锅前一小时磨浆。
6、冲稀
冲稀时开启压缩空气,加水量以冲稀混匀后胶液粘度为105-110秒为准。
7、发泡
开启发泡机,将冲稀合格的胶液打入发泡机内。
胶液的流量以发泡机的电流不应超过20安为宜。
将发泡后的胶液放入相应的漂浮池。
发泡过程中打入稀释好的甲壳素(甲壳素:冰醋酸=1:1.3)
8、漂浮
将发泡好的胶液放入漂浮池内,漂浮池应一次注满(15分钟),中断20分钟以上不再注入。
注满后静置3.0小时进行漂浮,待胶液澄清后,打开清胶阀,关闭回收阀,放出清胶后将回收液放入回收池,回收液放入回收池,重新冲稀,离心发泡漂浮。
注意漂浮池,所有的管道设施卫生,定期消毒。
9、平板过滤
过滤前,检查设备及滤网,正常方可进行操作。
滤网为:上160目,下300目。
开启平板过滤器,将漂浮后的清液依次通过上下两层筛网过滤。
过滤过程中,随时调节阀门流量,以保证胶液质量。
并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滤网跑偏、破烂应立即停车修复后再过滤。
10、钙化
用泵将过滤好的清胶液泵入脱钙罐,开启钙化罐搅拌,同时加入含量为10%-11%的氯化钙溶液,流量0.8-1.0m3/h,启动胶液泵,根据胶液流浪调节钙水加入流量(保证足够的漂白液用量)。
11、脱钙
稀酸水的浓度定为1.1%,流量定为3.5-4.0 m3/h。
12、清洗
脱钙结束后的胶块进入清洗罐,清洗脱酸,过绞笼后进入脱水工序。
水洗水PH控制在1.8-2.1
13、脱水
脱水分单螺旋、双螺旋脱水两个阶段。
酸块水分控制在68%-72%
14、液相中和
脱水后的酸块经粉碎后计量加入中和罐中,每罐加入80公斤酸块。
先将80公斤65°---70°(v/v)的酒精加入罐内,加入已经粉碎的80公斤酸块颗粒,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液碱,启动搅拌,期间不断用万能指示液测试PH,临近终点时加入2-3公斤漂白液漂白5---10分钟。
,直到PH稳定在6-8时放料。
整个过程约为45分钟。
将中和好的海藻酸钠连同废酒精一起放入离心机内离心。
15、造粒、烘干
将离心后的海藻酸钠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造粒后的颗粒送入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0.3Mpa。
控制烘干后水分在13.0%~18.0%。
温度控制在60-65度。
16、磨粉、
烘干后的产品在磨粉至120目。
定包20公斤/件入库。
注意事项:
各个工序每天清理各自打扫卫生,每3天用消毒液消毒一次,胶液钙化、酸块中和时漂
白液量要足够,禁止工人私自关闭或减少漂白液。
单双螺旋转速合适,争取一次将水分压到72%一下,不进压榨机节省工序时间。
品控技术部
海藻酸钠生产工艺
工艺下达日起:工艺员:车间接收人:
11、投料固色
本次投草F草,每池投巨藻1500Kg。
先向处理池内打水,水量6吨。
同时加入150Kg 甲醛,开启压缩空气使甲醛混合均匀。
然后投入1500Kg巨藻。
固色24小时。
每4小时开启压缩空气搅拌3—4分钟。
12、清洗
固色时间达到24小时后,排掉固色水。
打入水洗菜,水位以浸没巨藻25~30cm为宜。
清洗10个小时,每2.5小时换水一次。
清洗过程中每次换水前开压缩空气搅拌10分钟。
13、粉碎
将清洗好的巨藻过绞笼用清水清洗1遍,然后通过泵输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通过热水一起打入一级消化罐消化。
14、消化
消化的加水7吨每锅。
打入巨藻后搅拌10~15分钟,,同时加入130公斤纯碱,保证消化温度在55℃~60℃,消化7小时(3-2-2)。
15、磨浆
每次倒锅前一小时磨浆。
16、冲稀
冲稀时开启压缩空气,加水量以冲稀混匀后胶液粘度为105-110秒为准。
17、发泡
开启发泡机,将冲稀合格的胶液打入发泡机内。
胶液的流量以发泡机的电流不应超过20安为宜。
将发泡后的胶液放入相应的漂浮池。
发泡过程中打入稀释好的甲壳素(甲壳素:冰醋酸=1:1.3)
18、漂浮
将发泡好的胶液放入漂浮池内,漂浮池应一次注满(15分钟),中断20分钟以上不再注入。
注满后静置3.0小时进行漂浮,待胶液澄清后,打开清胶阀,关闭回收阀,放出清胶后将回收液放入回收池,回收液放入回收池,重新冲稀,离心发泡漂浮。
注意漂浮池,所有的管道设施卫生,定期消毒。
19、平板过滤
过滤前,检查设备及滤网,正常方可进行操作。
滤网为:上160目,下300目。
开启平板过滤器,将漂浮后的清液依次通过上下两层筛网过滤。
过滤过程中,随时调节阀门流量,以保证胶液质量。
并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滤网跑偏、破烂应立即停车修复后再过滤。
20、钙化
用泵将过滤好的清胶液泵入脱钙罐,开启钙化罐搅拌,同时加入含量为20%-22%的氯化钙溶液,流量1.0-1.5m3/h,启动胶液泵,根据胶液流浪调节钙水加入流量(保证足够的漂白液用量)。
17、脱钙
稀酸水的浓度定为1.1%,流量定为3.5-4.0 m3/h。
18、清洗
脱钙结束后的胶块进入清洗罐,清洗脱酸,过绞笼后进入脱水工序。
水洗水PH控制在1.8-2.1
19、脱水
脱水分单螺旋、双螺旋脱水两个阶段。
酸块水分控制在68%-72%
20、液相中和
脱水后的酸块经粉碎后计量加入中和罐中,每罐加入80公斤酸块。
先将80公斤65°---70°(v/v)的酒精加入罐内,加入已经粉碎的80公斤酸块颗粒,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液碱,启动搅拌,期间不断用万能指示液测试PH,临近终点时加入2-3公斤漂白液漂白5---10分钟。
,直到PH稳定在6-8时放料。
整个过程约为45分钟。
将中和好的海藻酸钠连同废酒精一起放入离心机内离心。
21、造粒、烘干
将离心后的海藻酸钠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造粒后的颗粒送入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0.3Mpa。
控制烘干后水分在13.0%~18.0%。
温度控制在60-65度。
22、磨粉、
烘干后的产品在磨粉至120目。
定包20公斤/件入库。
注意事项:
各个工序每天清理各自打扫卫生,每3天用消毒液消毒一次,胶液钙化、酸块中和时漂
白液量要足够,禁止工人私自关闭或减少漂白液。
单双螺旋转速合适,争取一次将水分压到72%一下,不进压榨机节省工序时间。
品控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