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了解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冰箱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4块大小相同的馒头。

- 第一块馒头:不做任何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如厨房角落)的地方。

- 第二块馒头:滴上几滴水,使馒头表面湿润,然后放在温暖(如靠近暖气)、潮湿的地方。

- 第三块馒头: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第四块馒头:放在干燥(如窗台通风处)、温暖的地方。

2. 每天观察并记录馒头的变化情况,持续观察一周左右。

(四)实验现象。

1. 放在温暖、潮湿地方且滴水的第二块馒头,发霉速度最快,几天内就会长出大量的霉菌。

2. 不做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地方的第一块馒头,也会发霉,但速度比第二块稍慢。

3. 放在干燥、温暖地方的第四块馒头,发霉现象不明显或者基本不发霉。

4. 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第三块馒头,基本没有发霉迹象。

(五)实验结论。

1. 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生长迅速。

2.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低温也能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实验二: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状态、蜡油的流淌情况等。

2.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3. 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 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的蜡受热融化,变成液态蜡油流淌下来,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2. 当把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

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实验骤:
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4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和毛巾上拉一拉,比一比
3、将砝码6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拉一拉,与在桌面上拉4个砝码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力的大小由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反射的光也是沿( )传播的。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光和热
实验目的: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
观察到的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 )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是( )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中午( ),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五年级上册
班次
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
小车朝( )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五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科学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实验四: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三: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四: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篇九: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一: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吴洪梅评定等级(时间):优秀6.8篇十六: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全体同学者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七: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