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m x x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B .3mC .3m <且2m ≠D .3m 且2m ≠ 2.用配方法解方程2x 4x 70+-=,方程应变形为( ) A .2(2)3x += B .2 (x+2)11= C .2 (2)3?x -= D .2()211x -= 3.方程22x x =的解是( )A .0x =B .2x =C .10x =,22x =D .10x =,2x =4.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售价由原来的每件100元降到每件64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A .15%B .40%C .25%D .20%5.为促进消费,重庆市政府开展发放政府补贴消费的“消费券活动”,某超市的月销售额逐步增加;据统计4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接下来5月,6月的月增长率相同,6月份的销售额为500万元,若设5月、6月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2001500x +=B .()2002001500x ++=C .()22001500+=xD .()20012500+=x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0x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常数c 的值为( ) A .3B .6C .8D .9 7.一元二次方程20x x -=的根是( ) A .10x =,21x =B .11x =,21x =-C .10x =,21x =-D .121x x == 8.用一条长40cm 的绳子怎样围成一个面积为75cm 2的矩形?设矩形的一边为x 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x (40-x )=75B .x (20-x )=75C .x (x +40)=75D .x (x +20)=7 9.关于x 的方程()---=2a 3x 4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且3a ≠B .1a >-且3a ≠C .1a ≥-D .1a >- 10.有1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 )人.A .40B .10C .9D .8 11.已知m 是方程2210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242020m m -+的值为( )A .2022B .2021C .2020D .2019 12.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则输入x 的值为( )A 31B .31C 31或31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3.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很多植物的生长都有这样的规律:即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后,每个支干又会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现有符合上述生长规律的某种植物,它的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则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多少个小分支?设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x 个小分支,可列方程___________.14.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22a b a ab b =++◆.若方程()250x -=◆的两根记为m 、n ,则22m n +=______.15.若二次式236x -的值与2x -的值相等,则x 的值为_______.1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______. 17.已知方程22610x x -+=的两根为12,x x ,则2212x x +=_______.18.“新冠肺炎”防治取得战略性成果.若有一个人患了“新冠肺炎”,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6个人患了“新冠肺炎”,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______人.19.若a ,b 是方程22430x x +-=的两根,则22a ab b +-=________.20.已知2x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的一个根,则m =_________.三、解答题21.(1)x 2﹣8x+1=0;(2)2(x ﹣2)2=x 2﹣4.2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x k x k -++=. (1)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2)若1x =是方程的一个根,求k 的值和方程的另一根.23.按要求的方法解方程,否则不得分.(1)2450x x -=+(配方法)(2)22730x x -+=(公式法)(3)(1)(2)24x x x ++=+(因式分解法)24.(1)解方程290x (直接开平方法)(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534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求m 的值.25.如图,为了美化街道,刘大爷准备利用自家墙外的空地种两种不同的花卉,墙外宽度无限,墙的最大可用长度是11.5m ,现有长为21m 的篱笆,计划靠着院墙围成一个中间有一道隔栏的长方形花圃.(1)若要围成总面积为36平方米的花圃,边AB 的长应是多少?(2)花的面积能否达到39平方米?若能,求出边AB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已知m 是方程220x x --=的一个实数根,求代数式22()(1)m m m m--+的值. 对于代数式2ax bx c ++,若存在实数n ,当x=n 时,代数式的值也等于n ,则称n 为这个代数式的不变值. 例如:对于代数式2x ,当x=0时,代数式等于0;当x=1时,代数式等于1,我们就称0和1都是这个代数式的不变值. 在代数式存在不变值时,该代数式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的差记作A .特别地,当代数式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则A=0.(1)代数式22x -的不变值是________,A=________.(2)已知代数式231x bx -+,若A=0,求b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的意义得到m-2≠0且△≥0,即(-2)2-4×(m-2)×1≥0,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 2-2x+1=0有实数根,∴m-2≠0且△≥0,即(-2)2-4×(m-2)×1≥0,解得m≤3,∴m 的取值范围是 m≤3且m≠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2.B解析:B【分析】根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答即可.解:用配方法解方程2470x x ,方程应变形为24411x x ++=,即()2211x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配方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C解析:C【分析】移项并因式分解,得到两个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移项,得220x x -=,因式分解,得()20x x -=,∴0x =或20x -=,解得10x =,22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4.D解析:D【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该商品的原价及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依题意,得:100(1-x )2=64,解得:x 1=0.2=20%,x 2=1.8(不合题意,舍去).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C解析:C【分析】根据“4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接下来5月,6月的月增长率相同,6月份的销售额为500万元”,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00(1+x )2=500,【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这是一道典型的增长率问题,是中考常考题.6.D解析:D【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c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260x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2(6)40c ∴∆=--=,解得:9c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得出关于c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详解】解:∵x 2-x=0,∴x (x-1)=0,则x=0或x-1=0,解得:x 1=0,x 2=1,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8.B解析:B【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x 表示另一边,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矩形的一边为x 米,则另一边为(20-x )米,∴x (20-x )=75,故选:B.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9.B解析:B【分析】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显然原方程应该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因此得到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当a-3≠0时,且判别式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关于x 的方程()32a x 4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3≠0,且2=(4)4(3)(1)440a a ∆--⨯-⨯-=+>解得:1a ≥-且a≠3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据判别式,列出关于参数a 的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则一轮传染后共有(1+x )人被传染,两轮传染后共有[(1+x )+x(1+x)]人被传染,由题意列方程计算即可.【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由题意,得:(1+x )+x(1+x)=81,即x 2+2x ﹣80=0,解得:x 1=8,x 2=﹣10(不符合题意,舍去),故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8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是解答的关键.11.A解析:A【分析】把x m =代入方程2210x x --=求出221m m -=,把2242020m m -+化成()2222020m m -+,再整体代入求出即可.【详解】∵把x m =代入方程2210x x --=得:2210m m --=,∴221m m -=,∴()222420202220202120202022m m m 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采用了整体代入的方法.注意: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2.C解析:C【分析】先根据数值运算程序可得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319x --=-, ()213x -=,1-=x ,1x =±即1x =或1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数值运算程序正确建立方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1+x+x2=91【分析】如果设每个支干分出x 个小分支根据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可知: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2个然后根据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解解析:1+x+x 2=91【分析】如果设每个支干分出x 个小分支,根据“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可知: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 2个,然后根据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解:依题意得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 2个,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1+x+x 2=91,故答案为:1+x+x 2=91.【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6【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mn 为方程x2+2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2mn=﹣1将其代入m2+n2=(m+n )2﹣2mn 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x ◆2)﹣5=x2+解析:6【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m 、n 为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2、mn=﹣1,将其代入m 2+n 2=(m+n )2﹣2mn 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x ◆2)﹣5=x 2+2x+4﹣5,∴m 、n 为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m+n=﹣2,mn=﹣1,∴m 2+n 2=(m+n )2﹣2mn=6.故答案为6.【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 a 、两根之积等于c a是解题的关键. 15.-1或【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的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x2-6=x-2整理得:3x2-x-4=0∴(x+1)(3x-4)=0∴x+1=0或3x-4=0解析:-1或43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的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x 2-6=x-2,整理,得:3x 2-x-4=0,∴(x+1)(3x-4)=0,∴x+1=0或3x-4=0, 解得1241,,3=-=x x ∴当x=-1或43时,二次式3x 2-6的值与x-2的值相等, 故答案为:-1或4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6.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 解析: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440b ac k ∆=-=--=, 解得:4k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17.8【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列出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的值再对其进行变形即可求解【详解】由题可得:∴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变形求值熟记结论且灵活变形是解 解析:8【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列出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的值,再对其进行变形即可求解.【详解】 由题可得:1212132x x x x +==,, ∴()222212121212329182x x x x x x +=+-=-⨯=-=, 故答案为:8.【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变形求值,熟记结论且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 18.3【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人则第一轮共有人患病第二轮后患病人数有人从而列方程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人则:或或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取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 解析:3【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则第一轮共有()1x +人患病,第二轮后患病人数有()21x +人,从而列方程,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则:()1+116,x x x ++=()2116,x ∴+=14x ∴+=或14,x +=- 3x ∴=或5,x =-经检验:5x =-不符合题意,舍去,取 3.x =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3人.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的传播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9.4【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2ab=-再变形后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是方程的两根∴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能够整体代入是解此题的关键解析:4【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2,ab=-32,再变形后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a ,b 是方程22430x x +-=的两根, ∴42232a b ab ⎧+=-=-⎪⎪⎨⎪=-⎪⎩, ()()()222222224a ab b a a b b a b a b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能够整体代入是解此题的关键.20.-8【分析】利用方程的根的性质把x=2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详解】已知是关于x 的方程的一个根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问题掌握方程的根的性质会用方程的解代入构造 解析:-8【分析】利用方程的根的性质把x=2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详解】已知2x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的一个根,22220m +⨯+=8m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问题,掌握方程的根的性质,会用方程的解代入构造参数方程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x 1=x 2=42)x 1=2,x 2=6.【分析】(1)先配方、然后运用直接开平方求解即可;(2)先将等式右边因式分解,然后移项,最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x 2﹣8x+1=0,x 2﹣8x =﹣1,x 2﹣8x+16=﹣1+16,(x ﹣4)2=15,∴x ﹣4=∴x1=x 2=4(2)∵2(x ﹣2)2=x 2﹣4,∴2(x ﹣2)2﹣(x+2)(x ﹣2)=0,则(x ﹣2)(x ﹣6)=0,∴x ﹣2=0或x ﹣6=0.解得x 1=2,x 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有两个实数根,证明见解析;(2)1k =,2x =【分析】(1)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根的情况,即可得到答案;(2)把1x =代入方程,即可求出k 的值,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另一个根.【详解】解:(1)根据题意,在一元二次方程()2220x k x k -++=中, ∵2(2)42k k ∆=+-⨯,244k k =-+,2(2)0k =-,∴对于任意的实数k ,原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1x =是方程2(2)20x k x k -++=的一个根.∴1(2)120k k -+⨯+=,解得:1k =,∴原方程为2320x x -+=,解得:11x =,22x =,∴原方程的另一根为22x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23.(1)1215x x ==-,;(2)12132x x ==,;(3)1221x x ,=-=.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3)方程整理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2450x x -=+,移项得:245x x +=,配方得:24454x x ++=+,即()229x +=,直接开平方得:23x +=±,∴1215x x ==-,;(2)22730x x -+=,∵2a =,7b =-,3c =, ()2247423250b ac =-=--⨯⨯=>,∴754x ±==, ∴12132x x ==,; (3)(1)(2)24x x x ++=+, 整理得:23224x x x ++=+,即220x x +-=,因式分解得:()()210x x +-=,∴20x +=或10x -=,∴1221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4.(1)13x =,23x =-;(2)4【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答案;(2)根据常数项为0得出关于m 的方程,解之求出m 的值,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1)解:290x (直接开平方法)29x =,∴3x =±,∴13x =,23x =-.(2)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534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 ∴210340m m m +≠⎧⎨--=⎩, 解得4m =,1m =-(舍去),∴m 的值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1)AB 的长应是4米;(2)花的面积不能达到39平方米.【分析】(1)设AB=x 米,根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把不合题意的解舍去即可求解; (2)设AB=x 米,根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无实数根,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AB=x 米,由题意得 x (21-3x )=36,整理得 27120x x -+=,解得123,4x x ==,当x=3时,21-3x=12>11.5,不合题意,舍去;当x=4时,21-4x=9<11.5,符合题意.答:若要围成总面积为36平方米的花圃,边AB 的长应是4米.(2)设AB=x 米,由题意得 x (21-3x )=39,整理得 27130x x -+=,()2247411330b ac ∆=-=--⨯⨯=-<∴方程无实数根,∴无法围成总面积为39平方米的花圃.答:无法围成总面积为39平方米的花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解题时注意根据题意检验根的合理性.26.(1)-1,2;3;(2)11b =-+21b =--【分析】(1)根据不变值的定义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 的值,再作差后可求出A 的值;(2)由A=0可得出方程23(1)1x b x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可得出△=0,解答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220x x --=,解得,11x =-,22x =∴A=2-(1)=2+1=3,故答案为:-1,2;3;(2)根据题意得,23(1)1x b x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1)]2-4×3×1=0∴11b =-+21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根的判别式,根据不变值的定义,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k y x b =+分别交x 、y 轴于点A 、B 两点,OA=5,∠OAB=60°.(1)如图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图2,点P 为直线AB 上一点,连接OP ,点D 在OA 延长线上,分别过点P 、D 作OA 、OP 的平行线,两平行线交于点C ,连接AC,设AD=m,△ABC 的面积为S,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在PA 上取点E ,使PE=AD, 连接EC,DE,若∠ECD=60°,四边形ADCE 的周长等于22,求S 的值.【答案】(1)直线解析式为353y x =-+(2)S=5325322m +;(3)203S =. 【解析】 【分析】(1)先求出点B 坐标,设AB 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A(5,0),B(0,3分别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2)由题意可得四边形ODCP 是平行四边形,∠OAB=∠APC=60°,则有PC=OD=5+m ,∠PCH=30°,过点C 作CH ⊥AB ,在Rt △PCH 中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H=)352m +,再由S=12AB •CH 代入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即可得; (3) 先求得∠PEC=∠ADC ,设∠OPA=α,则∠OPC= ∠ADC= ∠PEC=60°+α,在BA 延长线上截取AK=AD ,连接OK ,DK ,DE ,证明△ADK 是等边三角形,继而证明△PEC ≌△DKO ,通过推导可得到OP=OK=CE=CD ,再证明△CDE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E=CD=DE ,连接OE ,证明△OPE ≌△EDA ,继而可得△OAE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A=AE=5 ,根据四边形ADCE 的周长等于22,可得ED=172m -,过点E 作EN ⊥OD 于点N ,则DN=52m +,由勾股定理得222EN DN DE +=, 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 的值后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在Rt △ABO 中OA=5,∠OAB=60°, ∴∠OBA=30°,AB=10 , 由勾股定理可得OB=53,∴B(0,53),设AB解析式为y kx b=+,把点A(5,0),B(0,53)分别代入,得0553k bb=+⎧⎪⎨=⎪⎩,∴353kb⎧=-⎪⎨=⎪⎩,∴直线解析式为353y x=-+;(2)∵CP//OD,OP//CD,∴四边形ODCP是平行四边形,∠OAB=∠APC=60°,∴PC=OD=5+m,∠PCH=30°,过点C作CH⊥AB,在Rt△PCH中 PH=52m+,由勾股定理得CH=()35m+,∴S=12AB•CH=135325310(5)2m m⨯⨯+=+;(3) ∵∠ECD=∠OAB=60°,∴∠EAD+∠ECD=180°,∠CEA+∠ADC=180°,∴∠PEC=∠ADC,设∠OPA=α,则∠OPC= ∠ADC= ∠PEC=60°+α,在BA延长线上截取AK=AD,连接OK,DK,DE,∵∠DAK=60°,∴△ADK是等边三角形,∴AD=DK=PE,∠ODK=∠APC,∵PC=OD,∴△PEC≌△DKO,∴OK=CE,∠OKD=∠PEC=∠OPC=60°+α,∠AKD= ∠APC=60°,∴∠OPK= ∠OKB,∴OP=OK=CE=CD,又∵∠ECD=60°,∴△CDE是等边三角形,∴CE=CD=DE ,连接OE ,∵ ∠ADE=∠APO ,DE=CD=OP , ∴△OPE ≌△EDA , ∴AE=OE , ∠OAE=60°, ∴△OAE 是等边三角形, ∴OA=AE=5 ,∵四边形ADCE 的周长等于22, ∴AD+2DE=17, ∴ED=172m-, 过点E 作EN ⊥OD 于点N ,则DN=52m +, 由勾股定理得222EN DN DE +=, 即22253517()()()22m m -++=, 解得13m =,221m =-(舍去), ∴S=153253+=203.【点睛】本题考查的四边形综合题,涉及了待定系数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阅读与应用: 阅读1:a ,b 为实数,且a >0,b >0,因为()2≥0,所以a ﹣2+b ≥0,从而a +b ≥2(当a =b 时取等号).阅读2:若函数y=x+(m>0,x>0,m为常数),由阅读1结论可知:x+≥2,所以当x=,即x=时,函数y=x+的最小值为2.阅读理解上述内容,解答下列问题:问题1:已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4,其中一边长为x,则另一边长为,周长为2(x+),求当x=时,周长的最小值为;问题2:汽车的经济时速是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某种汽车在每小时70~110公里之间行驶时(含70公里和110公里),每公里耗油()L.若该汽车以每小时x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1h的耗油量为yL.(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求该汽车的经济时速及经济时速的百公里耗油量.【答案】问题1:2,8;问题2:(1)y=;(2)10.【解析】【分析】(1)利用题中的不等式得到x+=4,从而得到x=2时,周长的最小值为8;(2)根据耗油总量=每公里的耗油量×行驶的速度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经济时速就是耗油量最小的形式速度.【详解】(1)∵x+≥2=4,∴当x=时,2(x+)有最小值8.即x=2时,周长的最小值为8;故答案是:2;8;问题2:,当且仅当,即x=90时,“=”成立,所以,当x=9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9,此时,百公里耗油量为,所以,该汽车的经济时速为每小时90公里,经济时速的百公里耗油量为10L.【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提供的材料,易错点是了解“耗油总量=每公里的耗油量×行驶的速度”,难度中等偏上.3.阅读下面材料: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它通常用字母d表示,我们可以用公式(1)2n nS na d-=+⨯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公式中的n表示数的个数,a表示第一个数的值,)例如:3+5+7+9+11+13+15+17+19+21=10×3+10(101)2-×2=120.用上面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2+8+14+20+26+32+38+44+50+56+62+68+74+80+86+92+98+104+110+116(2)某县决定对坡荒地进行退耕还林.从2009年起在坡荒地上植树造林,以后每年植树后坡荒地的实际面积按一定规律减少,下表为2009、2010、2011、2012四年的坡荒地面积的统计数据.问到哪一年,可以将全县所有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答案】(1)1180;(2)到2017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公式(1)2n nS na d-=+⨯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设再过x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由题意,得6d=,20n=,2a=,∵(1)2n nS na d-=+⨯,∴20(201)22062S-=⨯+⨯401140=1180=+;(2)解:设再过x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根据题意,得1200x+(1)2x x-×400=25200,整理得:(x﹣9)(x+14)=0,∴x=9或x=﹣14(负值舍去).∴2009+9-1=2017;答:到2017年,可以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题.4.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元二次方程(a ﹣6)x 2+2ax+a=0的两个实数根.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x 1+1)(x 2+1)是负整数,求实数a 的整数值. 【答案】(1)a≥0且a≠6;(2)a 的值为7、8、9或12. 【解析】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 1+x 2=﹣2-6a a ,x 1x 2=-6a a ,由(x 1+1)(x 2+1)=x 1x 2+x 1+x 2+1=﹣66a - 是是负整数,即可得66a -是正整数.根据a 是整数,即可求得a 的值2. 【详解】(1)∵原方程有两实数根, ∴260(2)4(6)*0a a a a -≠⎧⎨∆=-->⎩, ∴a≥0且a≠6.(2)∵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6)x 2+2ax+a=0的两个实数根, ∴x 1+x 2=﹣26a a -,x 1x 2=6aa -, ∴(x 1+1)(x 2+1)=x 1x 2+x 1+x 2+1=-6a a ﹣26a a -+1=﹣66a -. ∵(x 1+1)(x 2+1)是负整数, ∴﹣66a -是负整数,即66a -是正整数. ∵a 是整数,∴a ﹣6的值为1、2、3或6, ∴a 的值为7、8、9或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能根据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3)(x ﹣4)﹣m 2=0. (1)求证:对任意实数m ,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证明见解析;(2)m 的值为±2,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 【解析】 【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b 2-4ac 证明判断即可;(2)根据方程的根,利用代入法即可求解m 的值,然后还原方程求出另一个解即可. 【详解】 (1)证明:∵(x ﹣3)(x ﹣4)﹣m 2=0, ∴x 2﹣7x+12﹣m 2=0,∴△=(﹣7)2﹣4(12﹣m 2)=1+4m 2, ∵m 2≥0, ∴△>0,∴对任意实数m ,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方程的一个根是2, ∴4﹣14+12﹣m 2=0,解得m=±,∴原方程为x 2﹣7x+10=0,解得x=2或x=5,即m 的值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是关键.当△=b 2-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 2-4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6.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21)1y x k x k =--++的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2,x x ,且它们的倒数之和是32-,求k 的值. 【答案】(1)k <-34;(2)k=﹣1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交点得个数,让y=0判断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然后根据判别式△= b 2-4ac 的范围可求解出k 的值;(2)利用y=0时的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直接列式求解可得到k 的值.试题解析:(1)∵二次函数y=x 2-(2k-1)x+k 2+1的图象与x 轴有两交点,∴当y=0时,x 2-(2k-1)x+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2-4ac=[-(2k-1)]2-4×1×(k 2+1)>0. 解得k <-34; (2)当y=0时,x 2-(2k-1)x+k 2+1=0. 则x 1+x 2=2k-1,x 1•x 2=k 2+1, ∵=== 32-, 解得:k=-1或k= 13-(舍去), ∴k=﹣17.如图,在ABC ∆中,90ACB ∠=︒,以点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 于点E ,连结CD .(1)若28A ∠=︒,求ACD ∠的度数; (2)设BC a =,AC b =;①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ax b +-=的一个根吗?说明理由. ②若线段AD EC =,求ab的值. 【答案】(1)ACD ∠=31︒;(2)①是;②34a b =. 【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D ,计算即可; (2)①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比较即可; ②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1)在ABC ∆中,90ACB ∠=︒. ∴90B A ∠=︒-∠9028=︒-︒ 62=︒,∵BC BD =,∴1802BBCD BDC ︒-∠∠=∠=180622︒-︒=59=︒.∴DCA ACB BCD ∠=∠-∠9059=︒-︒ 31=︒.(2)①BD BC a ==, ∴AD AB BD =- AB a =-.在Rt ABC ∆中,90ACB ∠=︒,AB ==∵2220x ax b +-=,∴x =a =- a AB =-±.∴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ax b +-=的一个根. ②∵AE AD =, 又∵AD EC =, ∴2b AE EC ==, ∴2b AD =. 在Rt ABC ∆中,222AB AC BC =+,∴2222b a b a ⎛⎫+=+ ⎪⎝⎭, 22224b a ab b a ++=+,∴234b ab =. ∵0b >, ∴34b a =,∴34 a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OA>OB).(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D(4,7)(2)y=3944x-(3)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OA、OB的长度,过点D作DE⊥y于点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DAB=90°,然后求出∠ABO=∠DA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DAE 和△AB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OA,AE=OB,再求出OE,然后写出点D的坐标即可;(2)过点C作CM⊥x轴于点M,同理求出点C的坐标,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k≠0,k、b为常数),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点P与点B重合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点P为点B关于点C 的对称点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x2﹣7x+12=0,解得x1=3,x2=4,∵OA>OB,∴OA=4,OB=3,过D作DE⊥y于点E,∵正方形ABCD,∴AD=AB,∠DAB=90°,∠DAE+∠OAB=90°,∠ABO+∠OAB=90°,∴∠ABO=∠DAE,∵DE⊥AE,∴∠AED=90°=∠AOB,∵DE⊥AE∴∠AED=90°=∠AOB,∴△DAE≌△ABO(AAS),∴DE=OA=4,AE=OB=3,∴OE=7,∴D(4,7);(2)过点C作CM⊥x轴于点M,同上可证得△BCM≌△ABO,∴CM=OB=3,BM=OA=4,∴OM=7,∴C(7,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k、b为常数),代入B(3,0),C(7,3)得,,解得,∴y=x﹣;(3)存在.点P与点B重合时,P1(3,0),点P与点B关于点C对称时,P2(11,6).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2、正方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一次函数9.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ɑ=4,若b 、c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4(k ﹣12)=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答案】△ABC 的周长为10.【解析】【分析】 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 值,将k 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 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 的值,由b+c=a 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a =4为腰长时,将x =4代入原方程,得:()214421402k k ⎛⎫-++-= ⎪⎝⎭解得:52k =当52k =时,原方程为x 2﹣6x +8=0, 解得:x 1=2,x 2=4,∴此时△ABC 的周长为4+4+2=10;当a =4为底长时,△=[﹣(2k +1)]2﹣4×1×4(k ﹣12)=(2k ﹣3)2=0, 解得:k =32, ∴b +c =2k +1=4.∵b +c =4=a ,∴此时,边长为a ,b ,c 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 ,10BC = ,将矩形沿直线EF 折叠.使得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G 处,且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含端点),连接CF .(1)当BG =时,求AE 的长;(2)当AF 取得最小值时,求折痕EF 的长;(3)连接CF ,当△FCG 是以CG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BG 的长.【答案】(1)92AE =;(2)62EF =;(3)185BG =. 【解析】【分析】 (1)根据折叠得出AE=EG ,据此设AE=EG=x ,则有BE=6-x ,由勾股定理求解可得;(2)由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显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从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①FG=FC ;②FG=GC ;分别求解可得.【详解】(1)由折叠易知,AE EG =,设AE EG x ==,则有6BE x =-,由勾股定理,得()()222632x x =-+,解得92x =,即92AE = (2)由折叠易知,AF FG =,而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当FG BC ⊥时,点E 与点B 重合,此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折痕226662EF =+=.(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FG=FC 时,如图2,过F 作FH ⊥CG 于H ,则有:AF=FG=FC ,CH=DF=GH设AF=FG=FC=x ,则DF=10-x=CH=GH在Rt △CFH 中∵CF 2=CH 2+FH 2∴x 2=62+(10-x )2解得:x=345,∴DF=CH=GH=10-165,即BG=10-165×2=185,②当FG=GC时,则有:AF=FG=GC=x,CH=DF=10-x;∴GH=x-(10-x)=2x-10,在Rt△FGH中,由勾股定理易得:x2=62+(2x-10)2,化简得:3x2-40x+136=0,∵△=(-40)2-4×3×136=-32<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综上可知:BG=18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也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方程22(1)110m x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lB .m≥-l 且m≠1C .m≥-lD .m >-1且m≠1 2.277423x -±+⨯⨯=是下列哪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A .22730x x ++=B .22730x x --=C .22730x x +-=D .22730x x -+= 3.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时,配方错误的是( )A .x 2﹣2x ﹣99=0化为(x ﹣1)2=100B .x 2+8x+9=0化为(x+4)2=25C .2x 2﹣7x ﹣4=0化为(x ﹣74)2=8116 D .3x 2﹣4x ﹣2=0化为(x ﹣23)2=109 4.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3ax -2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B .-1或-4C .-1或4D .1或-4 5.方程(2)2x x x -=-的解是( ) A .2B .2-,1C .1-D .2,1- 6.设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的两个根,则23m m n -+=( )A .1-B .1C .17-D .17 7.《代数学》中记载,形如2833x x +=的方程,求正数解的几何方法是:“如图1,先构造一个面积为2x 的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一边向外构造四个面积为2x 的矩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为331649+=,则该方程的正数解为743-=.”小聪按此方法解关于x 的方程2100x x m ++=时,构造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0,则该方程的正数解为( ).A .6B .3532C .532D .5358.用一条长40cm 的绳子怎样围成一个面积为75cm 2的矩形?设矩形的一边为x 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x (40-x )=75B .x (20-x )=75C .x (x +40)=75D .x (x +20)=7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m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B .14mC .14m <D .14m > 10.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则输入x 的值为( )A 31B .31C 31或31D .无法确定 11.已知方程2202030x x +-=的根分别为a 和b ,则代数式2a a 2020a b ++的值为( )A .0B .2020C .1D .-2020 12.若()()2222230xy x y ++--=,则22x y +的值是( ) A .3 B .-1 C .3或1 D .3或-1 二、填空题13.当a =______,b =_______时,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_____.14.将方程2630x x +-=化为()2x h k +=的形式是______.15.某小区2019年的绿化面积为3000m 2,计划2021年的绿化面积为4320m 2,如果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__.16.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1=0,则方程可变形为(x+2)2=_____.17.一元二次方程22(1)210a x x a +++-=,有一个根为零,则a 的值为________. 18.已知方程22610x x -+=的两根为12,x x ,则2212x x +=_______.19.“新冠肺炎”防治取得战略性成果.若有一个人患了“新冠肺炎”,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6个人患了“新冠肺炎”,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______人.20.当x=______时,−4x 2−4x+1有最大值. 三、解答题21.(1)x 2﹣8x+1=0;(2)2(x ﹣2)2=x 2﹣4.22.按要求的方法解方程,否则不得分.(1)2450x x -=+(配方法)(2)22730x x -+=(公式法)(3)(1)(2)24x x x ++=+(因式分解法)23.(1)解方程290x (直接开平方法)(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534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求m 的值.24.解方程:(1)x 2+6x ﹣2=0.(2)(2x ﹣1)2=x (3x +2)﹣7.25.解方程:(1)2340x x --=;(2)()()2151140x x -+--=.26.(12. (2)解一元二次方程:x 2﹣4x ﹣5=0.【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解可得.【详解】∵方程22(1)10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m -≠,解得1m ≠±,10m +≥,解得:1m ≥-,∴1m >-且1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C解析:C【分析】根据求根公式逐一列出每个方程根的算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22730x x++=的解为x=B、22730x x--=的解为x=C、22730x x+-=的解为x=D、22730x x-+=的解为x=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3.B解析:B【分析】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然后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继而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由x2﹣2x﹣99=0得x2﹣2x=99,则x2﹣2x+1=100,即(x﹣1)2=100,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x2+8x+9=0得x2+8x=-9,则x2+8x+16=-9+16即(x+4)2=7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由2x2﹣7x﹣4=0得2x2﹣7x=4,则x2﹣72x=2,∴x2﹣72x+4916=2+4916,即274x⎛⎫-⎪⎝⎭=8116,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3x2﹣4x﹣2=0,得3x2﹣4x=2,则x2﹣43x=23,∴故x2﹣43x+49=23+49,即(x﹣23)2=109,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原方程化为a2x+bx+c=0(a≠0)的形式;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4.D解析: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知,x=-2满足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3ax -2a 2=0,可得出关于a 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a 的值.【详解】解:将x=-2代入一元二次方程2x 2+3ax -2a 2=0,得:()()222-23-2-20a a ⨯+⋅=,化简得:2+340a a -=,解得:a=1或a=-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所有解都满足该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式. 5.D解析:D【分析】先移项得到x (2﹣x )+(2﹣x )=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详解】解:x (2﹣x )+(2﹣x )=0,(2﹣x )(x +1)=0,2﹣x =0或x +1=0,所以x 1=2,x 2=﹣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6.B解析: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详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得:2430m m -+=,即243m m -=-,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441m n -+=-=, 则2234m m n m m m n -+=-++,()()24m m m n =-++,34=-+,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7.D解析:D【分析】 仿照题目中的做法可得空白部分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2,先计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再用其减去两个空白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详解】解:如图2,先构造一个面积为2x 的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一边向外构造四个面积为52x 的矩形,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5045025752⎛⎫+⨯=+= ⎪⎝⎭, ∴525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读懂题意并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x 表示另一边,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矩形的一边为x 米,则另一边为(20-x )米,∴x (20-x )=7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9.B解析:B【分析】由方程有实数根即△=b 2﹣4ac ≥0,从而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解之可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b 2﹣4ac =[﹣(2m ﹣1)]2﹣4m 2=﹣4m +1≥0, 解得:14m,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C解析:C【分析】先根据数值运算程序可得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319x --=-, ()213x -=,1-=x ,1x =±即1x =或1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数值运算程序正确建立方程是解题关键.11.A解析:A【分析】将a 代入方程,可得2202030a a +-=,即220302a a =-,代入要求的式子,即可得到3+ab ,而a 、b 是方程的两个根,根据韦达定理,可求出ab 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方程2202030x x +-=的根分别为a 和b∴2202030a a +-=,即220302a a =-∴2a a 2020a b ++=32020a -+ab+2020a=3+ab∵ab=-3∴2a a 2020a b ++=32020a -+ab+2020a=3+ab=3-3=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韦达定理,熟练解代入方程以及观察式子特点,抵消部分式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用22a x y =+,解出关于a 的方程,取正值即为22x y +的值是.【详解】解:令22a x y =+,则(2)30a a --=,即2230a a --=,即(3)(1)0a a ,解得13a =,21a =-,又因为220a x y =+>,所以3a =故22x y +的值是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换元思想可以使做题简单,但需注意220a x y =+>. 二、填空题13.4315【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多项式转化为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解:===∴当a=4b=3时多项式有最小值15故答案为:4315【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解析:4 3 15【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转化为22(1)(3)15a b b --+-+,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解:22222425a ab b a b -+--+=22222691152b a a b b b a b --+-+++++=2222(1)(1)(3)15a a b b b -++-+++=22(1)(3)15a b b --+-+∴当a=4,b=3时,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有最小值15.故答案为:4,3,15.【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4.【分析】将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左右两边都加上9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解析:()2312x +=【分析】将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左右两边都加上9,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2630x x +-=∴263x x +=∴26939x x+++=∴()2312x+= 故答案为:()2312x+=【点睛】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常数,开方即可求出解. 15.20【分析】设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为x 根据该小区2019年及2021年的绿化面积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3000(1+x )解析:20%【分析】设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为x ,根据该小区2019年及2021年的绿化面积,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3000(1+x )2=4320,解得:x 1=0.2=20%,x 2=-2.2(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析】先移项再两边配上4写成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详解】解:∵∴即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即可解析:3【分析】先移项,再两边配上4,写成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详解】解:∵241x x +=-,∴24414x x ++=-+,即()223x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即可. 17.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a+1)x2+2x+a2-1=0再解关于a 的方程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a 的值【详解】解:把x=0代入(a+1)x2+2x+a2-1=0得a2解析: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a+1)x 2+2x+a 2-1=0,再解关于a 的方程,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a 的值.【详解】解:把x=0代入(a+1)x 2+2x+a 2-1=0得a 2-1=0,解得a=1或a=-1,而a+1≠0,所以a 的值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8.8【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列出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的值再对其进行变形即可求解【详解】由题可得:∴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变形求值熟记结论且灵活变形是解 解析:8【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列出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的值,再对其进行变形即可求解.【详解】 由题可得:1212132x x x x +==,, ∴()222212121212329182x x x x x x +=+-=-⨯=-=, 故答案为:8.【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变形求值,熟记结论且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 19.3【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人则第一轮共有人患病第二轮后患病人数有人从而列方程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人则:或或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取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 解析:3【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则第一轮共有()1x +人患病,第二轮后患病人数有()21x +人,从而列方程,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人,则:()1+116,x x x ++= ()2116,x ∴+=14x ∴+=或14,x +=- 3x ∴=或5,x =-经检验:5x =-不符合题意,舍去,取 3.x =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3人.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的传播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配方进而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4x2-4x+1=-(4x2+4x-1)=-(2x+1)2+2-(2x+1)2≤0∴当x=-时4x2-4x+1有最大值 解析:12- 【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配方,进而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4x 2-4x+1=-(4x 2+4x-1)=-(2x+1)2+2,-(2x+1)2≤0,∴当x=-12时,4x 2-4x+1有最大值是2. 故答案为:-1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正确配方得出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x 1=x 2=42)x 1=2,x 2=6.【分析】(1)先配方、然后运用直接开平方求解即可;(2)先将等式右边因式分解,然后移项,最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x 2﹣8x+1=0,x 2﹣8x =﹣1,x 2﹣8x+16=﹣1+16,(x ﹣4)2=15,∴x ﹣4=∴x1=x 2=4(2)∵2(x ﹣2)2=x 2﹣4,∴2(x ﹣2)2﹣(x+2)(x ﹣2)=0,则(x ﹣2)(x ﹣6)=0,∴x ﹣2=0或x ﹣6=0.解得x 1=2,x 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1215x x ==-,;(2)12132x x ==,;(3)1221x x ,=-=.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3)方程整理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2450x x -=+,移项得:245x x +=,配方得:24454x x ++=+,即()229x +=,直接开平方得:23x +=±,∴1215x x ==-,;(2)22730x x -+=,∵2a =,7b =-,3c =, ()2247423250b ac =-=--⨯⨯=>,∴775224x ±±==⨯, ∴12132x x ==,;(3)(1)(2)24x x x ++=+,整理得:23224x x x ++=+,即220x x +-=,因式分解得:()()210x x +-=,∴20x +=或10x -=,∴1221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3.(1)13x =,23x =-;(2)4【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答案;(2)根据常数项为0得出关于m 的方程,解之求出m 的值,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1)解:290x (直接开平方法)29x =,∴3x =±,∴13x =,23x =-.(2)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534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 ∴210340m m m +≠⎧⎨--=⎩, 解得4m =,1m =-(舍去),∴m 的值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1)x 1=﹣,x 2=﹣3;(2)x 1=2,x 2=4.【分析】(1)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整理后,利用分解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方程整理得:x 2+6x =2,配方得:x 2+6x +9=11,即(x +3)2=11,开方得:x +3=,解得:x 1=﹣,x 2=﹣3(2)方程整理得:x 2﹣6x +8=0,分解因式得:(x ﹣2)(x ﹣4)=0,可得x ﹣2=0或x ﹣4=0,解得:x 1=2,x 2=4.【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5.(1)14x =,21x =-;(2)16x =-,23x =.【分析】(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解即可;(2)把x-1看作一个整体,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2340x x --=,()()410x x -+=,40x ∴-=或10x +=,14x ∴=,21x =-;(2)()()2151140x x -+--=, ()()17120x x -+-⎡⎤⎡⎤⎣⎦⎣⎦-=,60x ∴+=或30x -=,16x ∴=-,2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熟练掌握各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1)2;(2)125, 1.x x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2|3+23=2 (2)x 2﹣4x ﹣5=0,(x ﹣5)(x +1)=0,∴x ﹣5=0或x +1=0,∴x 1=5,x 2=﹣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2>bc2B.a2>b2C.|a|>|b|D.a+c>b+c2.若A=a2+3ab,B=4ab-b2,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A≤BB.A≥BC.A<B或A>BD.A>B3.已知a∈R,则“a>6”是“a2>36”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某校对高一美术生划定录取分数线,专业成绩x不低于95分,文化课总分y高于380分,体育成绩z超过45分,用不等式(组)表示是( )A.Error!B.Error!Error! D.Error!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d,则ac>bdB.若1a>1b,则a<bC.若b>c,则|a|b≥|a|cD.若a>b,c>d,则a-c>b-d6.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4a≥4 B.a2+b2≥4abC.ab≥a+b2D.x2+3x2≥237.不等式x+61-x≥0的解集为( )A.{x|-6≤x≤1}B.{x|x≥1或x≤-6}C.{x|-6≤x<1}D.{x|x>1或x≤-6}8.某文具店购进一批新型台灯,若按每盏台灯15元的价格销售,每天能卖出30盏;若售价每提高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盏,现决定提价销售,为了使这批台灯每天获得400元以上(不含400元)的销售收入.则这批台灯的销售单价x(单位:元)的取值范围是( )A.{x|10≤x<16}B.{x|12≤x<18}C.{x|15<x<20}D.{x|10≤x<20}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9.若x>y>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x2>y2B.-x>-yC.1x<1yD.xy<x+1y+110.已知实数a,b,下列不等式一定正确的有( )A.a+b2≥ab B.a+1a≥2C.≥2D.2(a2+b2)≥(a+b)211.若正实数a,b满足a+b=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ab有最大值14B.a+b有最小值2C.1a+1b有最小值4 D.a2+b2有最小值22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2.如果a>b,ab<0,那么1a与1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13.已知a>0,b>0,则1a+ab2+b的最小值为________14.若不等式x2+ax+b<0的解集为{x|-1<x<2},则a+b= ;不等式bx2+ax+1<0的解集为 W.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设a>0,b>0,比较a2b +b2a与a +b的大小.a b || b a16.(16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x-b>0(a,b∈R)的解集为{x|x>2或x<-1}.(1)求a,b的值;(2)若c∈R,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ac+b-1)x+(b-1)c<0.17.(16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a)(x-a2)<0.(1)当a=2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当a∈R,a≠0且a≠1时,求不等式的解集.18.(16分)如图所示,要设计一张矩形广告,该广告牌含有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个矩形栏目(即图中阴影部分),这两栏的面积之和为18 000 cm2,四周空白的宽度为10 cm,两栏之间的中缝空间的宽度为5 cm,怎样确定广告牌的高与宽的尺寸(单位:cm),能使矩形广告牌最省料?19.(16分)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kx 2+kx -38<0,k ≠0.(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k 的值;(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 ,求k的取值范围.{}3x |x 12-<<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 解析:对于A,当c=0时,ac2=bc2,A错误;对于B,当a=1,b=-1时,a2=b2,B 错误;对于C,当a=1,b=-1时,|a|=|b|,C错误;对于D,由于a>b,所以a+c>b+c,D 正确.故选D.2.B 解析:因为A-B=a2+3ab-(4ab-b2)=+34b2≥0,所以A≥B.3.A 解析:由a>6,得a2>36,所以“a>6”是“a2>36”的充分条件;由a2>36,得a>6或a<-6,所以“a>6”不是“a2>36”的必要条件,故“a>6”是“a2>36”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4.D 解析:由题中x不低于95,即x≥95;y高于380,即y>380;z超过45,即z>45.5.C 解析:A项,a,b,c,d的符号不确定,故无法判断;B项,不知道ab的符号,无法确定a,b的大小;C项,|a|≥0,所以|a|b≥|a|c成立;D项,同向不等式不能相减.6.D 解析:若a<0,则a+4a≥4不成立,故A错;a=1,b=1,a2+b2<4ab,故B错;a=4,b=16,则ab<a+b2,故C错;由基本不等式可知D项正确.7.C 解析:不等式x+61-x≥0等价于Error!解得-6≤x<1.故解集为{x|-6≤x<1}8.C 解析:设这批台灯的销售单价为x元,则[30-(x-15)×2]x>400,即x2-30x+200<0,∴10<x<20,又∵x>15,∴15<x<20.故选C.二、选择题9.AC 解析:对于A,当x>y>0时,x2>y2,A成立;对于B,当x>y>0时,-x<-y,B不成立;对于C,当x>y>0时,xxy>yxy,即1x<1y,C成立;对于D,xy-x+1y+1=x(y+1)-y(x+1)y(y+1)=x-yy(y+1),∵x>y>0,∴x-y>0,∴xy-x+1y+1>0,即xy>x+1y+1,D不成立.故选AC.2b(a)210.CD 解析:当a <0,b <0时,a +b 2≥ab 不成立;当a <0,时,a +1a≥2不成立;因为≥2,故C 正确;因为2(a 2+b 2)-(a +b)2=a 2+b 2-2ab =(a -b)2≥0,所以2(a 2+b 2)≥(a +b)2,故D 正确.故选CD .11.AC 解析:∵a>0,b>0,且a +b =1,∴1=a +b ≥2ab ,∴ab ≤14,∴ab 有最大值14,∴A 正确;(a +b)2=a +b +2ab =1+2ab ≤1+(a +b)=2,∴0<a +b ≤2,∴B 错误;1a +1b =a +b ab =1ab ≥4,∴1a +1b 有最小值4,∴C 正确;∵a 2+b 2=(a +b)2-2ab =1-2ab ,且ab ≤14,∴a 2+b 2≥1-2×14=12,∴a 2+b 2的最小值是12,∴D 错误.故选AC .三、填空题12.答案:1a >1b 解析:1a -1b =b -a ab >0,所以1a >1b.13.答案:22 解析:∵a >0,b >0,∴1a +a b 2+b ≥21a ·a b 2+b =2b +b ≥22,当且仅当1a =a b 2且b =2b ,即a =b =2时取等号,∴1a +a b 2+b 的最小值为22.14.答案:-3, 解析:根据题意,不等式x 2+ax +b <0的解集为{x|-1<x <2},则-1和2是方程x 2+ax +b =0的两个根,则有(-1)+2=-a ,(-1)×2=b ,解得a =-1,b =-2.故a +b =-3.bx 2+ax +1<0⇒-2x 2-x +1<0⇒2x 2+x -1>0,解得x <-1或x >12,即不等式bx 2+ax +1<0的解集为.四、解答题a b a b ||||||b a b a+=+{1x |x 1x 2⎫<->⎬⎭或{1x |x 1x 2⎫<->⎬⎭或15.解:因为a>0,b>0,所以a2b +b2a=ab+ba.根据均值不等式可得ab+b≥2a,①ba+a≥2b,②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由①+②,得ab+ba+ a +b≥2( a +b),即a2b+b2a≥ a +b.16.解:(1)关于x的不等式ax2-x-b>0(a,b∈R)的解集为{x|x>2或x<-1},即方程ax2-x-b=0的根为2,-1,∴Error!解得a=1,b=2.(2)由(1)得关于x的不等式x2-(c+1)x+c<0,即(x-1)(x-c)<0,当c>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1<x<c};当c=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c<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c<x<1}.17.解:(1)当a=2时,不等式为(x-2)(x-4)<0,解得2<x<4,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2<x<4}.(2)因为a∈R,a≠0且a≠1,当0<a<1时,a2<a,解不等式(x-a)(x-a2)<0,得a2<x<a;当a<0或a>1时,a<a2,解不等式(x-a)(x-a2)<0,得a<x<a2.综上所述,当0<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a2<x<a};当a<0或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a<x<a2}.18.解:设矩形栏目的高为a cm,宽为b cm,则ab=9 000.①广告牌的高为(a+20)cm,宽为(2b+25)cm,其中a>0,b>0.广告牌的面积S=(a+20)(2b+25)=2ab+40b+25a+500=18 500+25a+40b≥18 500+2 25a·40b=18 500+21 000ab=24 500.当且仅当25a=40b时,等号成立,此时b=58a,代入①式得a=120,从而b=75.即当a=120,b=75时,S取得最小值24 500 cm2.故广告牌的高为140 cm,宽为175 cm时,可使矩形广告牌最省料.19.解:(1)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2kx2+kx-38<0的解集为,所以-32和1是方程2kx2+kx-38=0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32×1=,得k=18.(2)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2kx2+kx-38<0的解集为R,k≠0,所以Error!解得-3<k<0,故k的取值范围为{k|-3<k<0}.{}3x|x12-<<382k-。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一)(解析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x -1)(x -2)=2B. 21x +1x =2C. ax 2+bx +c =0D. 3x 2-2y =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A 选项:由原方程知:x 2-3x +1=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B 选项:该方程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 选项:当a =0时,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 选项:该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选A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2)x 2+5x +m 2-4=0的常数项是0,则( )A. m =4B. m =2C. m =2或m =-2D. m =-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解答:∵常数项为0,∴m 2-4=0解得m =±2,又∵是一元二次方程,∴m -2≠0,∴m =-2.选D .3、解下列方程:(1)(x -2)2=5,(2)x 2-3x -2=0,(3)x 2+x -6=0,较适当的方法分别为( )A. (1)直接开平法方(2)因式分解法(3)配方法B. (1)因式分解法(2)公式法(3)直接开平方法C. (1)公式法(2)直接开平方法(3)因式分解法D. (1)直接开平方法(2)公式法(3)因式分解法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1)所给出的方程,符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方程的结构特点,应用直接开平方法.(2)所给出的方程,系数较小,是整数,且左边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因此应用公式法.(3)给出的方程,左边可以进行因式分解,应用因式分解法.选D.4、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则(2m2-4m-1)(3n2-6n+2)的值等于()A. 4B. 5C. 6D. 7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答:∵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m2-2m-1=0,n2-2n-1=0,∴m2-2m=1,n2-2n=1,∴2(m2-2m)=2,3(n2-2n)=3,∴(2m2-4m-1)(3n2-6n+2)=[2(m2-2m)-1][3(n2-2n)+2]=(2-1)(3+2)=5,即(2m2-4m-1)(3n2-6n+2)的值等于5.∴B选项是正确的.选B.5、若方程(x-m)(x-a)=0(m≠0)的根是x1=x2=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m且a是该方程的根B. a=0且a是该方程的根C. a=m但a不是该方程的根D. a=0但a不是该方程的根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答:方程(x-m)(x-a)=0(m≠0)的根为x1=m,x2=a,由题得:x1=x2=m,∴m=a,且a≠0,即a=m且a是方程的根.选A.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1B. m<1C. -3≤m≤1D. -3<m<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答:根据题意:Δ=()2-4×1×m≥0,m+3-4m≥0,3m≤3,m≤1,同时:m+3≥0,m≥-3,故-3≤m≤1,选C.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它的两根之积为()A. 3B. 2C. -2D. -3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2)2+3×(-2)+a=0,解得a=2.∴方程为x2+3x+2=0,∴两根之积为2.选B.8、已知x≠y,且x2+2x=3,y2+2y=3,则xy的值为()A. -2B. 2C. -3D. 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依题意可知,x、y可以看作是关于t的方程t2+2t-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y=-3.选C.9、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ax2+bx+c=0,N:cx2+bx+a=0,其中a+c=0,以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A. 如果方程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如果方程M有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C. 如果5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15是方程N的一个根D. 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根必是x=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解答:A.∵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即b2-4ac>0,而此时N的判别式Δ=b2-4ac>0,故它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正确;B.M的两根符号相同:即x1·x2=ca>0,而N的两根之积=ac>0也大于0,故N的两个根也是同号的,故正确;C.如果5是M的一个根,则有:25a+5b+c=0①,我们只需要考虑将15代入N方程看是否成立,代入得:125c+15b+a=0②,比较①与②,可知②式是由①式两边同时除以25得到,故②式成立,故正确;D.比较方程M与N可得:ax2+bx+c=0,cx2+bx+a=0,故(a-c)x2+(c-a)=0,即(a-c)x2=(a-c),x2=1,此时x=±1,故可知,它们如果有根相同的根可是1或-1,故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0、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m|+(2m+1)x-m=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m-2)xm|+(2m+1)x-m=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且|m2.∴m=-2.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4)(x+4)+3a(x+1)=5a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答案:3a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解答:∵(x-4)(x+4)+3a(x+1)=5a,∴x2-16+3ax+3a=5a,∴x2+3ax-2a-16=0,∵(x-4)(x+4)+3a(x+1)=5a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ax-2a-16=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为3a.故答案为:3a.12、定义新运算:m,n是实数,m*n=m(2n-1),若m,n是方程2x2-x+k=0(k<0)的两根,则m*m-n*n=______.答案:0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新定义.解答:∵m,n是方程2x2-x+k=0(k<0)的两根,∴2m2-m+k=0,2n2-n+k=0,即2m2-m=-k,2n2-n=-k,则m*m-n*n=m(2m-1)-n(2n-1)=2m2-m-(2n2-n)=-k-(-k)=-k+k=0,故答案为:0.13、方程x2-3x-1=0与x2-x+3=0的所有实数根的和是______.答案:3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答:∵x2-3x-1=0,a=1,b=-3,c=-1,∴b2-4ac=13>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这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与x2,则x1+x2=3;又∵x2-x+3=0,a=1,b=-1,c=3,∴b2-4ac=-11<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方程x2-3x-1=0与x2-x+3=0的所有实数根的和等于3.故答案为:3.14、如果关于x的方程kx2-6x+9=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k<1且k≠0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答:根据题意得k≠0且Δ=(-6)2-4k×9>0,解得k<1且k≠0.故答案为k<1且k≠0.15、二次项系数为2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那么这个方程是______.答案:2x2-4x-4=0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设这个方程为ax2+bx+c=0,将原方程变形为x2+bax+ca=0,∵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ba,x1·x2=(=ca,解得ba=-2,ca=-2则所求方程为2x2-4x-4=0,故答案是:2x2-4x-4=0.16、对于实数p,q,我们用符号min{p·q}表示p,q两数中较小的数.若min{(x-1)2,x2}=1,则x=______.答案:2或-1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解答:∵min{(x-1)2,x2}=1,当x=0.5时,x2=(x-1)2,不可能得出最小值为1,∴当x>0.5时,(x-1)2<x2,则(x-1)2=1,x-1=±1,x-1=1,x-1=-1,解得:x1=2,x2=0(不合题意,舍去),当x<0.5时,(x-1)2>x2,则x2=1,解得:x1=1(不合题意,舍去),x2=-1,综上所述:x的值为:2或-1.故答案为:2或-1.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x12+x22=23,则m=______.答案:-3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由题a=1,b=-m,c=2m-1,x1+x2=-ba=m,x1x2=ca=2m-1,∵x12+x22=23,∴(x1+x2)2-2x1x2=m2-2(2m-1)=23,m2-4m+2=23,m2-4m-21=0,(m-7)(m+3)=0,∴m=7或-3,当m=7时原式为x2-7x+13=0,Δ=49-13×4=-3<0,∴不成立,m=-3时原式为x2+3x-7=0,Δ=9+4×7=37>0,综上m=-3.18、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bx+1=0的两根为x1=1,x2=2,则方程a(x-1)2+b(x-1)+1=0的两根之和为______.答案:5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两个方程的系数、结构相同,∴1、2也是也是关于(x-1)的方程a(x-1)2+b(x-1)+1=0的两个根,∴x-1=1或x-1=2,∴x=2或x=3,∴2+3=5,故答案为:5.19、小卖部从批发市场购进一批杨梅,在销售了部分杨梅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3元,直至全部售完,销售金额y元与杨梅销售量x千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销售这批杨梅一共赢利220元,那么这批杨梅的进价是______元/千克.答案:10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由题干图象知,40千克前的售价为:600÷40=15元/千克,40千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3元,可得此时售价为15-3=12元/千克,余下的杨梅:(720-600)÷12=10千克设进价为t元/千克则40(15-t)+10(12-t)=220解得t=10,∴这批杨梅的进价为10元/千克.三、解答题20、解下列方程:(1)(2x-1)2=9.(2)x2+3x-4=0(配方法).(3)(x+4)2=5(x+4).(4)2x2-10x=3.答案:(1)x1=2,x2=-1.(2)x1=1,x2=-4.(3)x 1=-4,x 2=1.(4)x 1,x 2.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1)(2x -1)2=9,开方得:2x -1=3或2x -1=-3,解得:x 1=2,x 2=-1.(2)x 2+3x -4=0,方程变形得:x 2+3x =4,配方得:x 2+3x +94=254, 即(x +32)2=254, 开方得:x +32=±52, 解得:x 1=1,x 2=-4.(3)方程整理得:(x +4)2-5(x +4)=0,分解因式得:(x +4)(x +4-5)=0,解得:x 1=-4,x 2=1.(4)移项,得:2x 2-10x -3=0,a =2,b =-10,c =-3,b 2-4ac =100+24=124>0,x解得:x 1=52,x 2=52. 21、某公司投资新建了一商场,共有商辅30间.据预测:当每间的年租金定为10万元时,可全部租出.每间的年租金每增加0.5万元,少租出商铺1间.该公司要为租出的商铺每间每年交各种费用1万元,未租出的商铺每间每年交各种费用0.5万元.当每间商铺的年租金定为多少万元时,该公司的年收益(收益=租金-各种费用)为275万元?答案:10.5万元或15万元.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设每间商铺的年租金增加x 万元,则每间商铺的年租金为(10+x )万元,依题意有:(30-0.5x )×(10+x )-(30-0.5x )×1-0.5x ×0.5=275, 2x 2-11x +5=0,解得x =5或0.5,故每间商铺的年租金定为10.5万元或15万元.答:当每间商铺的年租金定为10.5万元或15万元时, 该公司的年收益为275万元.22、若关于x 的方程x 2-(m -5)x -3m 2=0(m ≠0)的两个根为x 1,x 2,且满足|12x x |=34. (1)求证:方程由两个异号的实数根.(2)求m 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答.(2)103或10.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 解答:(1)Δ=[-(m -5)]2+12m 2=13(m -513)2+30013≥0, ∴Δ>0,又∵x 1·x 2=-3m 2<0,方程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2)原方程的两个根为x 1,x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m -5,x 1·x 2=-3m 2,把|12x x |=34代入求得:m 1=103,m 2=10, 答:m 的值是103,10. 22、等腰△ABC 的直角边AB =BC =10cm ,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均以1cm /s 的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P 沿射线AB 运动,Q 沿边BC 的延长线运动,PQ 与直线AC 相交于点D .设P 点运动时间为t .△PCQ 的面积为S .(1)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P 运动几秒时,S △PCQ =S △ABC ?(3)作PE ⊥AC 于点E ,当点P 、Q 运动时,线段DE 的长度是否改变?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当0<t <10时,S =2102t t -, 当t >10时,S =2102t t -.(2)点P 运动到S △PCQ =S △ABC .(3)DE 的长度不变,证明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1)由题意得,当0<t <10时,PB =AB -AP =10-t ,CQ =t ,在△PCQ 中,S =12PB ·CQ =12t ×(10-t )=2102t t -, 当t >10时,PB =t -10,S =12PB ·CQ =12t ×(t -10)=2102t t -. (2)S △ABC =12×AB ×BC =12×10×10=50, ∵S △PCQ =S △ABC ,当0<t <10时,可列方程2102t t -=50,无解,当t >10时,2102t t - =50,解得t 或t ,∵t >10,∴t故点P 运动到S △PCQ =S △ABC .(3)DE 的长度不改变.如图所示,过Q 点作AC 的延长线的垂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PE ⊥AC ,QF ⊥AC ,则∠PEA =∠QFC ,且△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EAP =∠ACB =45|=circ ,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知∠QCF =∠ACB =∠P AE ,在△AEP 和△CFQ ,PAE QCF PEA QFCAP CQ∠=∠⎧⎨∠=∠=⎩,∴△AEP≌△CFQ(AAS),∴PE=QF,∵PE//QF,∴四边形PEQF是平行四边形,∴DE=12EF=12(EC+CF)=12(EC+AE)=12AC,∵AC的长度不变,故DE的长度不变.。
郑州中学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②连接 AP、BD 交于点 E ,当 AP BD 时,求出 t 的值;
(2)如图②,连接
AN、MD 交于点 F
.当 a
3,t 8
8 3
时,证明: SADF
SCDF
.
【答案】(1)① t 2.5 , a 1.1或 t 2 , a 0.5 ;② t 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当 △PBM △PCN 时或当 △MBP △PCN 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时,周长的最小值为
;
问题 2:
汽车的经济时速是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某种汽车在每小时 70~110 公里之间行驶时(含
70 公里和 110 公里),每公里耗油(
)L.若该汽车以每小时 x 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
1h 的耗油量为 yL.
(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CDF ;
【详解】
解:(1)① ABC BCD 90,
当 △PBM △PCN 时,有 BM NC ,即 5 t t ①
5 1.5t 4 at ②
由①②可得 a 1.1, t 2.5 .
当 △MBP △PCN 时,有 BM PC , BP NC ,即 5 1.5t t ③
5 t 4 at ④,
在△ABP 和 BCD 中,
BAP CBD
AB
BC
,
ABC BCD
△ABP △BCD ASA ,
BP CD ,
即5t 4,
t 1;
(2) 当 a 3 , t 8 时, DN at 1,而 CD 4, 83
DN CD ,
点 N 在点 C 、 D 之间, AM 1.5t 4 , CD 4,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2)2=0.(1)求A、B两点的对应的数a、b;(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 x﹣8的解.①求线段BC的长;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解:∵|a+3|+(b﹣2)2=0,∴a+3=0,b﹣2=0,解得,a=﹣3,b=2,即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
(2)解:①2x+1= x﹣8解得x=﹣6,∴BC=2﹣(﹣6)=8即线段BC的长为8;②存在点P,使PA+PB=BC理由如下:设点P的表示的数为m,则|m﹣(﹣3)|+|m﹣2|=8,∴|m+3|+|m﹣2|=8,当m>2时,解得 m=3.5,当﹣3<m<2时,无解当x<﹣3时,解得m=﹣4.5,即点P对应的数是3.5或﹣4.5【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及平方的非负性,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都为零从而得出解方程组得出a,b的值,从而得出A,B两点表示的数;(2)①解方程2x+1= x﹣8 ,得出x的值,从而得到C点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得出BC的长度;②存在点P,使PA+PB=BC理由如下:设点P的表示的数为m,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m﹣(﹣3)|+|m﹣2|=8,然后分类讨论:当m>2时,解得m=3.5,当﹣3<m<2时,无解,当x<﹣3时,解得m=﹣4.5,即点P对应的数是3.5或﹣4.5 。
2.如图,数轴上有、、、四个点,分别对应,,,四个数,其中,,与互为相反数,(1)求,的值;(2)若线段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 ________时,点与点重合,当 ________时,点与点重合;(3)若线段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线段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则线段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所需时间多少秒?(4)在(3)的条件下,当点运动到点的右侧时,是否存在时间,使点与点的距离是点与点的距离的4倍?若存在,请求出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由题意得:∵∴,∴,(2)8;(3)解:秒后,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重合∴解得 .∴线段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所需要的时间是6秒(4)解:①当点在的左侧时∵∴解得②当点在的右侧时∵∴解得:所以当或时,【解析】【解答】(2)若线段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则A点表示为-10+3t, B点表示为-8+3t,点与点重合时,-10+3t=14解得t=8点与点重合时,-8+3t=20解得t=故填:8;;【分析】(1)由与|d−20|互为相反数,求出c与d的值;(2)用含t的式子表示A,B两点,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2)用含t的式子表示A,D两点,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在的左侧时②当点在的右侧时,然后分别表示出BC、AD的长度,建立方程,求解即可.3.一根长8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阶段测试(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记载了用图解法解方程22x ax b +=的方法,类似地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求方程210x x +-=的一个正根,如图,裁一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纸片ABCD ,先折出BC 的中点E ,再折出线段AE ,然后通过折叠使EB 落在线段EA 上,折出点B 的新位置F ,因而EF EB =,类似地,在AB 上折出点M 使AMAF =,表示方程210x x +-=的一个正根的线段是( )A .线段BMB .线段AMC .线段AED .线段EM B解析:B【分析】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AF =AM =x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AF =AM =x ,则BE =EF =12,AE =x+12, 在Rt △ABE 中,∴AE 2=AB 2+BE 2,∴(x +12)2=1+(12)2, ∴x 2+x -1=0,∴AM 的长为x 2+x -1=0的一个正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27742322x -+⨯⨯=⨯是下列哪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A .22730x x ++=B .22730x x --=C .22730x x +-=D .22730x x -+=C解析:C【分析】 根据求根公式逐一列出每个方程根的算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22730x x ++=的解为x =B 、22730x x --=的解为x =C 、22730x x +-=的解为x =D 、22730x x -+=的解为x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 3.若用配方法解方程24121x x +=,通常要在此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适当”的数,则下面变形恰当的是( )A .2221212412122x x ⎛⎫⎛⎫++=+ ⎪ ⎪⎝⎭⎝⎭B .22241212112x x ++=+C .2412919x x ++=+D .241212112x x ++=+C 解析:C【分析】把原方程变形为2(2)621x x +⨯=,将2x 看成未知数,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详解】解:方程24121x x +=变形为2(2)621x x +⨯=, 2(2)62+91+9x x +⨯=∴2412919x 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能正确配方.4.方程()55x x x +=+的根为( )A .15=x ,25x =-B .11x =,25x =-C .0x =D .125x x ==-B解析:B【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 ()55x x x +=+,()()550+-+=x x x ,()()510x x +-=,11x =,25x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5.设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的两个根,则23m m n -+=( ) A .1-B .1C .17-D .17B 解析: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详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得:2430m m -+=,即243m m -=-,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441m n -+=-=, 则2234m m n m m m n -+=-++, ()()24m m m n =-++,34=-+,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果有一人患病,经过两轮传染后有81人患病,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下列列式正确是( )A .(1)81x x x ++=B .2181x x ++=C .1(1)81x x x +++=D .(1)81x x +=C解析:C【分析】平均一人传染了x 人,根据有一人患病,第一轮有(x+1)人患病,第二轮共有x+1+(x+1)x 人,即81人患病,由此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根据题意得,x+1+(x+1)x=8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得到两轮传染数量关系,从而可列方程求解.7.用配方法解方程23620x x -+=时,方程可变形为( )A .21(3)3x -=B .21(1)33x -=C .21(1)3-=x D .2(31)1x -=C 解析:C【分析】先移项得到2362x x -=-,再把方程两边都除以3,然后把方程两边加上1即可得到()2113x -=. 【详解】移项得:2362x x -=-,二次系数化为1得:2223x x -=-, 方程两边加上1得:222113x x -+=-+, 所以()2113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8.不解方程,判断方程236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无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C解析:C【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60>0,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方程23620x x --=中,△=(-6)2-4×3×(2)=60>0,∴方程23620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0ax bx c ++=B .22(1)x x x -=-C .2325x x y -+=D .2210x +=D 解析:D【分析】根据“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当a=0时,该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该方程化简整理后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该方程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该方程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10.一元二次方程x (x ﹣2)=x ﹣2的解是( )A .x 1=x 2=0B .x 1=x 2=1C .x 1=0,x 2=2D .x 1=1,x 2=2D解析:D【分析】方程x (x ﹣2)=x ﹣2移项后,运用因式分解法可以求得方程的解,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x (x ﹣2)=x ﹣2,移项,得x (x ﹣2)﹣(x ﹣2)=0,提公因式,得(x ﹣2)(x ﹣1)=0,∴x ﹣2=0或x ﹣1=0,解得x =2或x =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题的关键是会利用提公因式法解方程. 二、填空题11.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22a b a ab b =++◆.若方程()250x -=◆的两根记为m 、n ,则22m n +=______.6【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mn 为方程x2+2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2mn=﹣1将其代入m2+n2=(m+n )2﹣2mn 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x ◆2)﹣5=x2+解析:6【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m 、n 为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2、mn=﹣1,将其代入m 2+n 2=(m+n )2﹣2mn 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x ◆2)﹣5=x 2+2x+4﹣5,∴m 、n 为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m+n=﹣2,mn=﹣1,∴m 2+n 2=(m+n )2﹣2mn=6.故答案为6.【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 a 、两根之积等于c a是解题的关键.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______.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解析: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440b ac k ∆=-=-=,解得:4k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mx +=+的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___.3【分析】先将x=1代入求得m 的值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另一根【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1∴1+m+3=0即m=-4∴(x-1)(x-3)=0x-1=0x-3=0∴x=1或x=3即该方解析:3【分析】先将x=1代入求得m 的值,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另一根.【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30x mx +=+的一个根为1∴1+m+3=0,即m=-4∴2430x x -+=(x-1)(x-3)=0x-1=0,x-3=0∴x=1或x=3,即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mx +=+的一个根为1求得m 的值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4.方程220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m n ,则11m n+的值为_________.;【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1mn=-2将其代入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方程x2+x ﹣2=0的两个根分别为mn ∴m+n =﹣1mn =﹣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 解析:12;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m+n=-1,mn=-2,将其代入11n m m n mn++=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方程x 2+x ﹣2=0的两个根分别为m ,n ,∴m +n =﹣1,mn =﹣2, 111122n m n m m n mn mn mm +-∴+=+===-. 故答案为:1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 a ,两根之积等于c a是解题的关键. 15.用因式分解法解关于x 的方程 260x px --=,将左边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为3x -,则的p 值为_______1【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因式分解得到再展开去括号根据恒等式即可求出p 的值;方法二:将代入方程可得一个关于p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解得则;方法二:由题意得是关于x 的方程的解析:1【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因式分解得到26(3)()x px x x a --=-+,再展开去括号,根据恒等式即可求出p 的值;方法二:将3x =代入方程可得一个关于p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226(3)()(3)3x px x x a x a x a --=-+=+--, 3p a ∴-=-,36a -=-,解得2a =,则1p =;方法二:由题意得,3x =是关于x 的方程260x px --=的一个解,则将3x =代入得:23360p --=,解得1p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16.关于x 的方程2880k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且【分析】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 由于原方程有实数根那么判别式大于或等于零【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解得:且故答案为且【点睛】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说明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故解析:k 2≤且0k ≠【分析】利用根的判别式b 2-4ac .由于原方程有实数根,那么判别式大于或等于零.【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2880kx x -+=有两个实数根,2(8)480k ∆=--⋅⋅≥,且0k ≠,解得:k 2≤且0k ≠,故答案为k 2≤且0k ≠,.【点睛】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说明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故“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2)“根的判别式△的值要大于或等于0”;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解题时不要忽略了第一个条件.17.当m =___________时,方程(2150m 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详解】∵是一元二次方程∴且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且)特别要注意【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详解】∵(2150m 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212m -=且0m +≠,解得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20ax bx c ++=(且0a ≠).特别要注意0a ≠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18.已知a 、b 是方程2320190x x +-=的两根,则24a a b ++的值为________.2016【分析】将x=a 代入可得然后由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整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016【分析】将x=a 代入2320190x x +-=,可得2320190a a +-=,然后由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3a b +=-,整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320190a a +-=,3a b +=-,232019a a ∴+=,24a a b ∴++23()a a a b =+++20193=-201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a 2+1=3a ,b 2+1=3b ,且a ≠b ,则11a b+=_____.【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ab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得到a 和b 的和与积再把两根和与两根积求出代入所求的式子中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a2+1=3ab2+1=3b 且a≠b ∴ab 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析: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得到a 和b 的和与积,再把两根和与两根积求出,代入所求的式子中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a 2+1=3a ,b 2+1=3b ,且a ≠b∴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 +1=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得:a +b =3,ab =1, ∴113a b a b ab++==. 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分式的通分,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0和3,写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一般式为______.参考答案【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得到方程【详解】解:根据题意知方程符合题意即: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30x x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得到方程-=(3)0x x .【详解】解:根据题意,知方程-=(3)0x x 符合题意,即:230x x -=.故答案是:230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解下列方程:(1)2x 2﹣4x +1=0;(2)(2x ﹣1)2=(3﹣x )2.解析:(1)x 1=1x 2=1;(2)x 1=﹣2,x 2=43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详解】(1)解:2x 2﹣4x +1=0,x 2﹣2x =﹣12, x 2﹣2x +1=﹣12+1,即(x ﹣1)2=12,∴x ﹣1=±2,∴x 1=1+2,x 2=1﹣2; (2)解:(2x ﹣1)2=(3﹣x )2.(2x ﹣1)2﹣(3﹣x )2=0,[(2x ﹣1)+(3﹣x )][(2x ﹣1)﹣(3﹣x )]=0,∴x +2=0或3x ﹣4=0,∴x 1=﹣2,x 2=43.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并熟练运用是关键.22.解方程:2410y y --=.解析:12y =22y =【分析】方程移项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开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410y y --= 24=1y y -24+4=5y y -2(2)=5y -2=y -±解得,12y =22y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水果店张阿姨以每斤4元的价格购进某种水果若干斤,然后以每斤6元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150斤,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水果每斤的售价每降低0.1元,每天可多售出30斤,为保证每天至少售出360斤,张阿姨决定降价销售.(1)设这种水果每斤的售价降低x 元(02x ≤≤),每天的销售量为y 斤,求y 与x 的关系式;(2)销售这种水果要想每天盈利450元,张阿姨需将每斤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解析:(1)300150y x =+;(2)只需将每斤的售价降低1元.【分析】(1)销售量=原来销售量+下降销售量,据此列式即可;(2)根据销售量×每斤利润=总利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当02x ≤≤时,150303001500.1x y x =+⨯=+ (2)由题意得:()()64300150450x x --+=解得:112x =,21x = 当12x =时,13001503003602y =⨯+=<(舍去) 当1x =时,3001150450360y =⨯+=> ∴只需将每斤的售价降低1元.【点睛】本题考查了理解解题的能力,销售量×每斤利润=总利润,掌握利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解方程:(1)2x 2+1=3x (配方法)(2)(2x-1)2=(3-x)2(因式分解法)解析:(1)11x =,212x =;(2)12x =-,243x = 【分析】(1)首先把方程移项变形为2x 2-3x=-1的形式,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进行配方即可; (2)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此方程.【详解】(1)解:移项,得2x 2-3x=-1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32x =12- 配方,得x 2-32x +234⎛⎫ ⎪⎝⎭=12-+234⎛⎫ ⎪⎝⎭231416x ⎛⎫-= ⎪⎝⎭ 解得11x =,212x =. (2)解:原方程化为: ()()222130x x ---=()()2132130x x x x -+---+=()()2340x x +-=20x +=或340x -=解得 12x =-,243x =.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5.解下列方程(1)2210x x ++= (2)233x x解析:(1)121x x ==-;(2)123,4x x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详解】(1)2210x x ++=,2(1)0x +=,解得121x x ==-;(2)233x x ,2330x x , 3310x x ,即()()340x x --=,30x -=或40x -=,3x =或4x =,即123,4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主要解法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换元法等,熟练掌握各解法是解题关键.26.解方程:22350x x --= (请用两种方法解方程) 解析:152x =,21x =- 【分析】采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方法1:∵a =2,b =-3,c =-5,∴2449b ac ∆=-=,∴34x ±=, ∴152x =,21x =-; 方法2:()()2510x x -+=∴ 152x =,21x =-. 【点睛】 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7.解答下列各题.(1)解方程:2(1)90x --=.(2)已知1x =,求225x x -+的值.解析:(1)14x =,22x =-;(2)6.【分析】(1)方程整理后,直接开平方即可求解;(2)代数式225x x -+配方整理成()214x -+后,把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由原方程得2(1)9x -=, ∴13x -=±,解得:14x =,22x =-;(2)∵2225(1)4x x x -+=-+, 将21x =+代入得: 原式()22114=+-+ 24=+6=.【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以及求代数式的值,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8.阅读下列材料: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 ,b ,总有2a b ab +≥成立(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这个不等式称为“基本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一些代数式的最小值.例如:若0x >,求式子1x x +的最小值. 解:∵0x >,∴112212x x x x+≥⋅==,∴1x x +的最小值为2.(1)若0x >,求9x x+的最小值; (2)已知1x >,求2251x x x -+-的最小值. (3)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COD △的面积分别为4和9,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解析:(1)6;(2)4;(3)25.【分析】(1)将原式变形为9x x +≥ (2)结合阅读材料将原式变形为()411x x -+-后即可确定最小值; (3)设S △BOC =x ,已知S △AOB =4,S △COD =9,则由等高三角形可知:BOC AOB COD AOD S S S S =△△△△,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36AOD S x =△,再按照题中所给公式求得最小值,加上常数即可. 【详解】解:(1)∵0x >,∴9x x +≥又∵6=, ∴96x x+≥ ∴9x x+的最小值为6; (2)∵1x >∴10x ->, ∴222521411x x x x x x -+-++=--()2141x x -+=-()411x x =-+-≥∵∴22541x x x -+≥- ∴2251x x x -+-的最小值为4. (3)设(0)BOC S x x =>△,则由等高三角形可知:BOC AOB COD AODS S S S =△△△△ ∴49AOD x S =△,即36AOD S x=△, ∴四边形ABCD 面积364913x x =+++≥,∵13=25,当且仅当x=6时,取等号, ∴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同时本题还考查了等高三角形的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对不能直接应用公式的,需要正确变形才可以应用,本题中等难度略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1.Rt△ABC中,∠ACB=90°,AC=BC=6,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到达点C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过点P作PD⊥AC,交AB于D,若△PBC与△PAD的面积和是△ABC的面积的79,求t的值;(2)点Q在射线PC上,且PQ=2AP,以线段PQ为边向上作正方形PQNM.在运动过程中,若设正方形PQNM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8,求t的值.【答案】(1)t1=2,t2=4;(2)t 47758.【解析】【分析】(1)先求出△ABC的面积,然后根据题意可得AP=t,CP=6﹣t,然后再△PBC与△PAD的面积和是△ABC的面积的79,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2)根据不同时间段分三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Rt△ABC中,∠ACB=90°,AC=BC=6,∴S△ABC=12×6×6=18,∵AP=t,CP=6﹣t,∴△PBC与△PAD的面积和=12t2+12×6×(6﹣t),∵△PBC与△PAD的面积和是△ABC的面积的79,∴12t2+12×6×(6﹣t)=18×79,解之,得t1=2,t2=4;(2)∵AP=t,PQ=2AP,∴PQ=2t,①如图1,当0≤t≤2时,S=(2t)2﹣12t2=72t2=8,解得:t1=477,t2=﹣477(不合题意,舍去),②如图2,当2≤t≤3时,S=12×6×6﹣12t2﹣12(6﹣2t)2=12t﹣25t2=8,解得:t1=4(不合题意,舍去),t2=45(不合题意,舍去),③如图3,当3≤t≤6时,S=126×6﹣12t2=8,解得:t1=25,t2=﹣2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t的值为477或25时,重叠面积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和矩形上的动点问题,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和分情况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边AB、BC的长(AB<BC)是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C边A→B→C→A的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求AB与BC的长;(2)当点P运动到边BC上时,试求出使AP长为10时运动时间t的值;(3)当点P运动到边AC上时,是否存在点P,使△CD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AB=3,BC=4;(2) t=4;(3) t为10秒或9.5秒或535秒时,△CDP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边长; (2)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分为:PC =PD ,PD =PC ,PD =CD ,三种情况分别可求解. 试题解析:(1)∵x 2-7x +12=(x -3)(x -4)=0 ∴1x =3或2x =4 . 则AB =3,BC =4(2)由题意得()223t-3?+= ∴14t =,22t =(舍去) 则t =4时,AP.(3)存在点P ,使△CDP 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PC =PD =3时, t =3431++ =10(秒). ②当PD =PC(即P 为对角线AC 中点)时,AB =3,BC =4.=5,CP 1= 12AC =2.5 ∴t=34 2.51++ =9.5(秒) ③当PD =CD =3时,作DQ⊥AC 于Q. 1341221552DQ ⨯⨯==⨯,95PQ == ∴PC=2PQ =185∴183453515t ++==(秒) 可知当t 为10秒或9.5秒或535秒时,△CDP 是等腰三角形.3.“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即为母亲节,节日前夕巴蜀中学学生会计划采购一批鲜花礼盒赠送给妈妈们.(1)经过和花店卖家议价,可在原标价的基础上打八折购进,若在花店购买80个礼盒最多花费7680元,请求出每个礼盒在花店的最高标价;(用不等式解答)(2)后来学生会了解到通过“大众点评”或“美团”同城配送会在(1)中花店最高售价的基础上降价25%,学生会计划在这两个网站上分别购买相同数量的礼盒,但实际购买过程中,“大众点评”网上的购买价格比原有价格上涨52m %,购买数量和原计划一样:“美团”网上的购买价格比原有价格下降了920m元,购买数量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15m%,最终,在两个网站的实际消费总额比原计划的预算总额增加了152m%,求出m的值.【答案】(1)120;(2)20.【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介绍两种解法:解法一:设标价为x元,列不等式为0.8x•80≤7680,解出即可;解法二: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先求出1个礼盒最多花费,再除以折扣可求出每个礼盒在花店的最高标价;(2)先假设学生会计划在这两个网站上分别购买的礼盒数为a个礼盒,表示在“大众点评”网上的购买实际消费总额:120a(1﹣25%)(1+52m%),在“美团”网上的购买实际消费总额:a[120(1﹣25%)﹣920m](1+15m%);根据“在两个网站的实际消费总额比原计划的预算总额增加了152m%”列方程解出即可.试题解析:(1)解:解法一:设标价为x元,列不等式为0.8x•80≤7680,x≤120;解法二:7680÷80÷0.8=96÷0.8=120(元).答:每个礼盒在花店的最高标价是120元;(2)解:假设学生会计划在这两个网站上分别购买的礼盒数为a个礼盒,由题意得:120×0.8a(1﹣25%)(1+52m%)+a[120×0.8(1﹣25%)﹣920m](1+15m%)=120×0.8a(1﹣25%)×2(1+ 152m%),即72a(1+52m%)+a(72﹣920m)(1+15m%)=144a(1+152m%),整理得:0.0675m2﹣1.35m=0,m2﹣20m=0,解得:m1=0(舍),m2=20.答:m的值是20.点睛: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二问有难度,正确表示出“大众点评”或“美团”实际消费总额是解题关键.4.我市茶叶专卖店销售某品牌茶叶,其进价为每千克 240 元,按每千克 400 元出售,平均每周可售出 200 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 10 元,则平均每周的销售量可增加 40 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品牌茶叶要想平均每周获利 41600 元,请回答:(1)每千克茶叶应降价多少元?(2)在平均每周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答案】(1)每千克茶叶应降价30元或80元;(2)该店应按原售价的8折出售.【解析】【分析】(1)设每千克茶叶应降价x 元,利用销售量×每件利润=416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为了让利于顾客因此应下降价80元,求出此时的销售单价即可确定几折. 【详解】(1)设每千克茶叶应降价x 元.根据题意,得: (400﹣x ﹣240)(200+10x×40)=41600. 化简,得:x 2﹣10x +240=0. 解得:x 1=30,x 2=80.答:每千克茶叶应降价30元或80元.(2)由(1)可知每千克茶叶可降价30元或80元.因为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所以每千克茶叶某应降价80元.此时,售价为:400﹣80=320(元),320100%80%400⨯=. 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8折出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10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1x ,2x ,且满足1212215x x x x +=-,求m 的值. 【答案】(1)14m <且0m ≠;(2)15m =- 【解析】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140m m ∴∆=-->且20m ≠,然后求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12221m x x m -+=, 1221x x m =,加上14m <且0m ≠,则可判断10x <,20x <,所以1212215x x x x --=-,2221215m m m--=-,然后解方程求出m 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m 的值. 【详解】(1)因为方程()221210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1240m m ∴∆=-->,解得14m <; 又因为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20m ≠,0m ∴≠.m ∴的取值范围是14m <且0m ≠. (2)1x ,2x 为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12221m x x m -∴+=,1221x x m = 14m <且0m ≠,122210m x x m -∴+=<,12210x x m=>,10x ∴<,20x <. 1212215x x x x +=-,1212215x x x x --=-,2221215m m m -∴-=-,215210m m ∴--=,解得113m =,215m =-, 14m <且0m ≠,113m ∴=不合题意,舍去,15m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正确理解概念和熟练运用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6.问题提出:(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D BC ∥,90D ∠=︒,4BC =,ABC 的面积为8,求BC 边上的高. 问题探究(2)如图2在(1)的条件下,点E 是CD 边上一点,且2CE =,EAB CBA =∠∠,连接BE ,求ABE △的面积 问题解决(3)如图3,在(1)的条件下,点E 是CD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E 、BE ,若EAB CBA =∠∠,AB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2)203;(3)存在,最小值为16216 【解析】 【分析】(1)作BC 边上的高AM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2)延长DA ,过B 点作BF ⊥DA 于点F ,作BH ⊥AE 于点H ,易得四边形BCDF 为矩形,在(1)的条件下BC=CD=4,则BCDF 为正方形,由EAB CBA =∠∠,结合∠FAB=∠CBA 可得∠FAB=∠EAB ,从而推出BF=BH=4,易证Rt △BCE ≌Rt △BHE ,所以EH=CE=2,设AD =a ,则AF=AH=4-a ,在Rt △ADE 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a ,最后根据S △ABE =1AE BH 2即可求解; (3)辅助线同(2),设AD=a ,CE=m ,则DE=4-m ,同(2)可得出m 与a 的关系式,设△ABE 的面积为y ,由y=1AE BH 2得到m 与y 的关系式,再求y 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作BC 边上的高AM ,∵S △ABC =1BC AM=82∴82AM==44⨯ 即BC 边上的高为4;(2)如图所示,延长DA ,过B 点作BF ⊥DA 于点F ,作BH ⊥AE 于点H ,∵AD BC ∥,90D ∠=︒ ∴∠BCD=∠D=90°=∠F ∴四边形BCDF 为矩形, 又∵BC=CD=4∴四边形BCDF 为正方形, ∴DF=BF=BC=4, 又∵AD ∥BC ∴∠FAB=∠CBA 又∵∠EAB=∠CBA ∴∠FAB=∠EAB∵BF ⊥AF ,BH ⊥AE ∴BH=BF=4,在Rt △BCE 和Rt △BHE 中, ∵BE=BE ,BH=BC=4 ∴Rt △BCE ≌Rt △BHE (HL ) ∴EH=CE=2同理可证Rt △BAF ≌Rt △BAH (HL ) ∴AF=AH设AD=a ,则AF=AH=4-a在Rt △ADE 中,AD=a ,DE=2,AE=AH+EH=4-a+2=6-a 由勾股定理得AD 2+DE 2=AE 2,即()22226+=-a a解得8=3a∴AE=6-a=103S △ABE =111020AE BH=4=2233⨯⨯ (3)存在,如图所示,延长DA ,过B 点作BF ⊥DA 于点F ,作BH ⊥AE 于点H ,同(2)可得CE=EH ,AF=AH ,设AD=a ,CE=EH=m ,则DE=4-m ,AF=AH=4-a在Rt △ADE 中,AD 2+DE 2=AE 2,即()()22244+-=-+a m a m 整理得8=4+ma m ∴AE=AH+HE=2816444+-+=++m m m m m设△ABE 的面积为y ,则y=()222161116AE BH=42244++=++m m m m ∴()()24216+=+y m m整理得:223240++-=m ym y ∵方程必有实数根∴()2=423240∆-⨯⨯-≥y y整理得2322560+-≥y y∴()()16216162160⎡⎤⎡⎤-----≥⎣⎦⎣⎦y y (注:利用求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又∵面积y ≥0 ∴16216≥-y即△ABE 的面积最小值为16216-.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得出AB 平分∠FAC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BF=BH ,结合勾股定理求出AE 是解决(2)题的关键,(3)题中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最值是解题的关键.7.有n 个方程:x 2+2x ﹣8=0;x 2+2×2x ﹣8×22=0;…x 2+2nx ﹣8n 2=0. 小静同学解第一个方程x 2+2x ﹣8=0的步骤为:“①x 2+2x=8;②x 2+2x+1=8+1;③(x+1)2=9;④x+1=±3;⑤x=1±3;⑥x 1=4,x 2=﹣2.” (1)小静的解法是从步骤 开始出现错误的.(2)用配方法解第n 个方程x 2+2nx ﹣8n 2=0.(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方程的根) 【答案】(1)⑤;(2)x 1=2n ,x 2=﹣4n . 【解析】 【分析】(1)根据移项要变号,可判断;(2)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使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详解】解:(1)小静的解法是从步骤⑤开始出现错误的, 故答案为⑤; (2)x 2+2nx ﹣8n 2=0, x 2+2nx=8n 2, x 2+2nx+n 2=8n 2+n 2, (x+n )2=9n 2, x+n=±3n , x 1=2n ,x 2=﹣4n .8.如图,在ABC ∆中,90ACB ∠=︒,以点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 于点E ,连结CD .(1)若28A ∠=︒,求ACD ∠的度数; (2)设BC a =,AC b =;①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ax b +-=的一个根吗?说明理由. ②若线段AD EC =,求ab的值. 【答案】(1)ACD ∠=31︒;(2)①是;②34a b =. 【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D ,计算即可; (2)①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比较即可; ②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1)在ABC ∆中,90ACB ∠=︒. ∴90B A ∠=︒-∠9028=︒-︒ 62=︒,∵BC BD =,∴1802BBCD BDC ︒-∠∠=∠=180622︒-︒=59=︒.∴DCA ACB BCD ∠=∠-∠9059=︒-︒31=︒.(2)①BD BC a ==, ∴AD AB BD =-AB a =-.在Rt ABC ∆中,90ACB ∠=︒, 22AB AC BC =+22a b =+∵2220x ax b +-=,∴x =a =-a AB =-±.∴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ax b +-=的一个根.②∵AE AD =,又∵AD EC =, ∴2b AE EC ==, ∴2b AD =. 在Rt ABC ∆中,222AB AC BC =+, ∴2222b a b a ⎛⎫+=+ ⎪⎝⎭, 22224b a ab b a ++=+, ∴234b ab =. ∵0b >, ∴34b a =, ∴34a 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ɑ=4,若b 、c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4(k ﹣12)=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答案】△ABC 的周长为10.【解析】【分析】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 值,将k 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 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 的值,由b+c=a 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 当a =4为腰长时,将x =4代入原方程,得:()214421402k k ⎛⎫-++-= ⎪⎝⎭解得:52k =当52k =时,原方程为x 2﹣6x +8=0, 解得:x 1=2,x 2=4,∴此时△ABC 的周长为4+4+2=10;当a =4为底长时,△=[﹣(2k +1)]2﹣4×1×4(k ﹣12)=(2k ﹣3)2=0, 解得:k =32, ∴b +c =2k +1=4.∵b +c =4=a ,∴此时,边长为a ,b ,c 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 ,10BC = ,将矩形沿直线EF 折叠.使得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G 处,且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含端点),连接CF .(1)当32BG = 时,求AE 的长;(2)当AF 取得最小值时,求折痕EF 的长;(3)连接CF ,当△FCG 是以CG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BG 的长.【答案】(1)92AE =;(2)62EF =3)185BG =. 【解析】【分析】 (1)根据折叠得出AE=EG ,据此设AE=EG=x ,则有BE=6-x ,由勾股定理求解可得;(2)由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显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从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①FG=FC ;②FG=GC ;分别求解可得. 【详解】(1)由折叠易知,AE EG =,设AE EG x ==,则有6BE x =-,由勾股定理,得()()222632x x =-+,解得92x =,即92AE = (2)由折叠易知,AF FG =,而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当FG BC ⊥时,点E 与点B 重合,此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折痕226662EF =+=.(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FG=FC 时,如图2,过F 作FH ⊥CG 于H ,则有:AF=FG=FC ,CH=DF=GH设AF=FG=FC=x ,则DF=10-x=CH=GH在Rt △CFH 中∵CF 2=CH 2+FH 2∴x 2=62+(10-x )2解得:x=345, ∴DF=CH=GH=10-165, 即BG=10-165×2=185, ②当FG=GC 时,则有:AF=FG=GC=x ,CH=DF=10-x ;∴GH=x-(10-x )=2x-10,在Rt △FGH 中,由勾股定理易得:x 2=62+(2x-10)2,化简得:3x 2-40x+136=0,∵△=(-40)2-4×3×136=-32<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综上可知:BG=18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也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