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制度史

外国教育史制度史

教育制度类比较分析类一、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制度的异同在古希腊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最具有代表性,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

(一)共同之处1.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人才。

古代斯巴达和雅典都属于奴隶制城邦,因此二者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在这两个国家中,教育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并为其所垄断和控制,平民和奴隶的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具有强烈的等级性。

2.在教育内容上都重视体育和军事训练。

奴隶制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二者都非常重视体育和军事训练的重要作用,都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3.教育体制都比较完善。

二者都有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教育体制,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所受的教育与比较严格的规定。

(二)不同之处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把教育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组织、管理,教育开支完全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虽然也高度重视教育,但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雅典人认为,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具有的理智、智慧、公正等品质,应由国家规定,然而在如何安排个人的闲暇时间以及勇敢、强壮等品质的培养上,则不能完全依靠由国家控制的教育。

因此,雅典盛行私人办学,而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

2.培养目标不同。

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对奴隶和平民的压迫和统治非常残酷,奴隶和平民经常进行暴动、反抗起义。

因此,斯巴达经常处于军事戒备状态。

这种社会政治状况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教育培养目标是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

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已整理)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

(已整理)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题一、有关常识: (2)二、名词解释: (2)三、简答题: (3)1、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3)3、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3)5、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4)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4)7、试评析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4)8、古代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9、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罗马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5)10、评价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5)11、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

(5)12、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

(5)13、试述中世纪拜占廷的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的基本特征。

(5)14、试分析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6)15、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6)16、试评析英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

(6)17、试比较分析法国近代和美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特征。

(7)18、简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19、评析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

(7)20、近代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8)21、试评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8)22、试分析英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23、试评析法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24、试评价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9)25、分析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9)26、《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9)27、试析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动向。

(9)28、试分析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及内容。

(10)29、试评述20年代至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10)30、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些大的教育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0)31、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特征及其影响。

浅析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差别

浅析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差别

浅析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差别09初教系教育学小学语文李秋宬 20090906114关键词:斯巴达雅典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缺点摘要:斯巴达与雅典是古希腊众多城邦中最强大也是最具特色的两个城邦,它们的各种制度都完全不同,其中教育制度几乎是相反的。

雅典重视文化教育,雅典的教育希望教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雅典公民。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雅典留下了众多的艺术品以及举世闻名的思想家和艺术家。

而斯巴达则完全相反。

斯巴达不重视文化教育,他们希望教育出英勇无比的战士。

因此斯巴达的教育方式采用的是野蛮的体罚。

这使得斯巴达没有留下一件艺术品,也没有培育出一位思想家或是艺术家。

然而,它们在当时都可以算是相对成功的教育,并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同时也对现代的教育给出了不同的启示。

斯巴达与雅典是古希腊的两个城邦,在古希腊的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强大,而他们的教育制度也各具代表性。

首先,从教育内容上看,斯巴达人崇尚武力,这也导致他们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培养出合格的战士。

纵观整个古希腊的历史,斯巴达人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几乎就是尚武和好斗。

这与斯巴达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斯巴达,7-18岁的儿童在军营里被教授战斗的技巧,而教师的教育方式是野蛮的体罚。

他们不重视文化教育,偶尔进行的文化教育也是为军事教育做基础。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斯巴达没有一件艺术品留世,只留下了它赫赫的战功。

斯巴达的女性同样要接受军事训练。

我认为这点与同时代的雅典教育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为斯巴达人认为,只有强壮的母亲才能孕育强壮的斯巴达战士。

在斯巴达,妇女有一定的地位。

妇女的教育被视为国家的重要职责,因为妇女负有生育健康的孩子的使命。

这是斯巴达女子的首要职责。

斯巴达女子的第二职责是通过言行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妻子们和母亲们不必参与战斗,但是她们要支持当兵的丈夫和儿子并鼓励他们为国家献出自己最后的热诚。

一个斯巴达母亲必须做到不流泪地劝告她的丈夫和儿子,奔赴边界和战场,不战胜归来便应马革裹尸。

古希腊前期的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发展概述

古希腊前期的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发展概述

古希腊前期的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发展概述一.斯巴达的教育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需要,斯巴达人高度重视教育,建立了以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为目的教育制度。

这种教育不重视人的智慧的培养;而是经过长期、严格有序的军事训练,使年轻一代成为忠于祖国、勇敢善战、对奴隶残暴的军人。

斯巴达的教育由国家控制,家庭几乎不承担教育的任务。

斯巴达人很注重道德训练,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服从长上,忠于祖国。

采用的方法是道德灌输,利用对话的方式训练青少年的道德;还利用音乐和诗歌来培养道德,例如采用歌颂英雄的歌曲来培养青少年高尚爱国的心灵。

斯巴达的教育中不重视智育,而且鄙视知识,甚至那些在国外学习了修辞学的人回到国内还要受到惩罚。

斯巴达人训练青少年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反对罗嗦。

他们也学习诗歌、音乐,但这都是口头进行的,而且服务于军事的需要。

斯巴达人很重视教育女子。

当男孩在军营里接受训练时,她们在家中或附近接受专门的训练。

与男子相同的是,她们同样有组织、有纪律,而且很严格。

她们训练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当男子出征时,她们在家乡担任保卫城邦的重任;二是用音乐、舞蹈去奖励和慰问勇敢的战士,并嘲笑怯懦的人;三是可以生育健壮的婴儿。

在斯巴达社会中,妇女地位比较高。

在这一点上,雅典则相形见绌。

总之,斯巴达是当时希腊半岛上很小的一个城邦,但却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教育以统治阶级的后代为对象,其全部教育服务于镇压奴隶与平民的目的。

因而,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片面的,它培养的士兵英勇善战,服从严酷的纪律但文化知识却极端落后。

虽然斯巴达教育制度中也有值得注意之点,诸如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怀,教育工作有严密组织,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等,但整个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落后的。

这种教育曾影响过雅典的柏拉图等人的教育思想。

斯巴达教育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于欧洲后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二.雅典的教育雅典的教育在于把年轻人培养成不仅是军人,而且是多才多艺、能言善辨、善于工商业事务的政治家和商人。

外国古代教育

外国古代教育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古代部分)1、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注重军事体育训练;国家举办教育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实施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

古希腊(雅典)的“七艺”教育: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教仆:是古代雅典出现的特有现象,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些教仆可以责打奴隶主儿童。

3、智者派⑴智者和智者派: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

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⑵特点:①智者能周游列国,是流动的②主要生活于雅典,收徒授学要收费,是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⑶条件:①要有广博的知识(大量的阅读)②流畅的口才③通晓文法、修辞、逻辑等⑸贡献:①注重文法、修辞、逻辑(后称“三艺”)②玩文字游戏、诡辩③收费的讲师4、苏格拉底—产婆术⑴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

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这即是“产婆术”。

⑵评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但是,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5、★柏拉图⑴哲学观点:理念论—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

⑵教育思想:①教育目的: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公民。

斯巴达和雅典娜幼儿教育区别

斯巴达和雅典娜幼儿教育区别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校
173D班
制作人:周彤 包容
• 共同点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共同点 是都比较重视教育,并且教育都为 奴隶主阶级服务
一.早期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斯巴达历史沿革: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 部的拉格尼亚平原→公园两千年代初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征服了啦哥尼亚 雅典娜的历史沿革:位于希腊东南的 阿涅夫半岛→公元前594年剥夺贵族特 权→公元前508年剥夺了贵族势力→
5.师资队伍
斯巴达:受到了地理位置和自给自足的 小农场的影响,斯巴达人思想保守,斯 巴达教育机构的成员都是奴隶主阶级的 成员,严谨其他人员的加入、参与。
雅典:由于师资便利,雅典的文化教育 比较开放,包容,雅典的教师队伍里出 来本国的统治阶级外,来自外邦的 指着也为数众多。
6.教育的特点
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一切 活动的教育都是围绕军事进行的。斯 巴达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
斯巴达:通过严酷的军事体制训练 吧个贵族子弟训练成体格最强的武 士。 雅典娜:雅典娜因为商业发达,因此 雅典娜在培养国家统治者、维护者之 外,也力图把儿童培养成商人、辩论 家或政治家
2.教育的机构
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由国家控制。教 育经费由国家承担,儿童完全属于国家所 有,必须服从国家安排 雅典: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国家和家 庭职责,上学要缴费。教育机构以私立为 主。
雅典:雅典重视理性主义,追求身心和 谐发展教育的教育,对专业和职业化 的巡礼啊,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色、 包容的特色,雅典教育的方法也比较 灵活
7.教育的弊端
• 斯巴达:几乎所有人一生都是在军营 中度过的(60岁才能退伍)。重武轻文, 忽视了对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造成对知 识文化的轻视。 • 雅典:妇女的地位较低,教育方面也不被 重视,只能在家接受教育,其教育也多位 防止、缝纫等

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与文化差异

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与文化差异

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与文化差异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差异雅典和斯巴达是古代希腊两个最重要的城邦,它们在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就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差异展开论述。

一、政治制度与军队雅典与斯巴达在政治制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政府由民众选举产生,并由议会进行管理。

相比之下,斯巴达采用的是寡头制度,由国王与一小部分贵族组成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

这种政治形式下,两个城邦的统治者和政策制定者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参与程度。

在军队组织方面,斯巴达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著称,其社会制度以军事为核心。

每个斯巴达公民都需要接受持久而严格的军事训练,军队扮演着该城邦运作的重要角色。

相对而言,雅典则更注重文化发展和艺术成就,军事并不是其主要关注点。

二、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在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雅典被认为是文化和学问的中心,注重知识和智慧的培养。

他们的教育系统强调个人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公民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相比之下,斯巴达的教育则更注重军事训练和身体锻炼,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顽强、勇敢的战士。

因此,斯巴达的教育相对较为严苛和军事化。

在价值观方面,雅典崇尚个人自由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

文化、艺术和民主的发展是雅典文明的核心。

而斯巴达则更注重纪律、奉献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强调战斗精神,并以忠诚和勇敢为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结构与女性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雅典与斯巴达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雅典社会由自由民、奴隶和外国居民构成,政治和社会活动主要由成年男子参与,这些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

而斯巴达则相对平等一些,所有受良好军事训练的成年男子都有投票权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力。

然而,斯巴达的平等并不包括所有人,他们忽视和剥夺了非公民、奴隶和女性的权利。

在古代希腊社会中,雅典妇女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被认为是家庭的财产,主要负责生育和家务劳动。

学校体育学 (课后题答案 及全部名词解释)

学校体育学 (课后题答案 及全部名词解释)

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第一章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答:在斯巴达,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

军魂是一种实用的、面向国家的军事教育。

教育已经成为斯巴达统治和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工具。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培养合格士兵。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

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

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

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运动训练,轻视学术知识。

这种以国民教育为目的的片面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人才发展。

然而,其教育实践中的民族性、实用性和职业化教育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对雅典教育的理解对理性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与斯巴达式的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答:第一个世界电台是在20世纪初成立的。

所有国家都重视学校体育。

“新体育”是美国学者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

许多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但过分强调儿童的兴趣和自由,导致体育教学组织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3.制约中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

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

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丰富的教学内容2。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3。

测试系统的实现4。

课外体育活动受到广泛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有共同点,其共同点是都比较重视教育,并且教育都为奴隶主阶级服务.雅典非常重视教育,其教育是其繁荣的文化,科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雅典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雅典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心灵和身体的和谐发展.因此,雅典的教育,不仅要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而且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同时斯巴达也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将氏族贵族子弟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但是二者也有不同点.雅典的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是比较全面的教育,而斯巴达只关注军事体育训练,不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是比较片面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

在教育史上,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不仅对西方的教育制度,而且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只是后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