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格律诗八首
二 格律诗八首

二格律诗八首浜屻€€鏍煎緥璇楀叓棣?1.?2.В鏈夊叧璇楁瓕浜х鐢熷钩銆佹€濇兂銆?3.鎵€琛ㄨ揪鐨勬繁鍒荤殑鎬濇兂鎰熸儏锛屼簡瑙h瘲姝屾墍钑存兜鐨勬枃鍖栧唴娑点€?ㄣ€?勭編銆?璇炬椂瀹夋帓3璇炬椂銆??鏉ュ睍绀轰笘鐣岀殑涓囧崈姘旇薄锛屽舰璞¤€屽惈钃勫湴鎶掑啓澶嶆潅鐨勬??1.?锛?锛夊惉閰嶄箰锛??锛??瑕佹眰锛氭敞鎰忔妸鎻℃湕璇绘椂鐨勮妭濂忋€侀煹寰嬨€佸0璋冨拰閲嶉煶?2.浣滆€呯畝浠嬨€?鐜嬬淮锛屽瓧鎽╄瘶锛屽攼浠h瘲浜恒€佺敾瀹讹紝鏅氬勾鏃犲績浠曢€旓紝涓撹瘹濂変經锛屾晠鍚庝笘浜虹О鍏朵负鈥滆瘲浣涒€濄€備粬鐨勮瘲鐜板瓨涓嶈冻400绫绘垚灏辨渶澶с€傜帇缁寸殑澶у栭潤璋фх殑浣滃搧銆備汉浠缁寸殑浣滃搧锛岃繖涓ゅ彞鍑鸿嚜鑻忚郊鐨勫悕瑷€闈炲父鍑嗙‘鍦拌瘎浠蜂簡?3.鑳屾櫙浠嬬粛銆?寮€鍏冧簩鍗佷簲骞达紙737锛夋渤瑗胯妭搴﹀壇浣垮磾甯岄€告垬鑳滃悙钑鍥界簿绁炵殑璧炵編銆?4.鍝佸懗璧忔瀽銆?锛?熸槸鍦ㄤ粈涔堟儏鍐典笅鍑轰娇鐨勶紵鍑轰娇鐨勭洰鐨勬槸浠€涔堬紵缁撴灉濡備綍锛?勬渤瑗胯妭搴﹀壇浣垮磾甯岄€搞€傜帇缁磋交杞︾畝浠庯紝瑕佸幓閬ヨ繙鐨勮タ鍖楄竟濉炪€傜粡闀块€旇穻娑夛紝鍦ㄨ惂鍏抽亣鍒颁簡楠戝叺锛屽嵈娌℃銆?锛?岃暣娑典簡浣滆€呮€庢牱鐨勬劅鎯咃紵ч拰鎶戦儊銆?锛??澶ф笂锛岄偅鐑界伀鍙颁笂鐕冭捣鐨勪竴缂曠櫧鐑熺洿涓婁簯闇勶紝鏄惧緱寮傚父殢涓€鈥滅洿鈥濆瓧锛ф紶鏃犺竟鏃犻檯锛岄粍娌虫澇鏃犲敖?5.灏忕粨銆?璇椾汉铏芥槸濂変娇鎱板姵鎴樿儨涔嬪啗锛屽嵈鍗冮噷杩㈣竣锛屽瓚鐒朵竴韬澶ф??1.?锛?锛夋暀甯堣寖璇汇€?锛??锛?勫師鍥犮€?2.浣滆€呬笌鑳屾櫙绠€浠嬨€?鏉滅敨锛?12鈥?70О鏉滃皯闄点€佹潨宸ラ儴绛夈€傜敓浜庢渤鍗楀珐鍘匡紙浠婃渤鍗楃渷宸╀箟锛夛紝滄潕鏉溾€濓紝浜虹О鈥滆瘲鍦b€濄€備竴鐢熷啓璇?400?60骞存?65骞达紝涓€鐩村府?70埞涓婏紝鏃跺勾58宀併€?娉婅タ鍗楀ぉ鍦伴棿鈥濓紝鍦ㄢ€滀綍鏃ユ槸褰掑勾鈥濈殑鍙规伅澹颁腑鑻﹁曗€曟墍鏈夎繖浜涳紝鍍忔祿浜戜技鐨勬椂鏃跺帇鍦ㄤ粬鐨勫績澶达紝浠栦负浜嗘帓閬i儊闂锋姳鐥呯櫥鍙般€?3.鍝佸懗璧忔瀽銆?锛?鎮层€?锛?锛夋湰璇楅兘浣撶幇浜嗗摢浜涙偛鎰忥紵ヤ笁鍙癸紝鎯呮劅鏇磋秼娌夐儊锛岃瘲鎰忔洿瑙佹偛鎱ㄣ€?锛?囦粈涔堬紵滅敨鎮叉剚閮佺粨锛屼笉寰楁帓閬o紝鏇存槸鎮蹭笂鍔犳偛锛?锛?佃瘽锛岃〃杈炬劅鎮燂紝鍔涙眰绮惧僵锛屽厛鍦ㄥ皬缁勫唴浜ゆ祦锛屽啀鍦ㄥ?€?嬫渶宸モ嶈兘鍐嶄负鍥藉敖鍔涖€傚洶椤夸腑杩樻兂鎸界媯婢滀簬鏃㈠€掞紝濮嬬粓鍏蹇犺瘹锛岃惤榄勪笉鏀瑰咖鍥斤紝娼﹀€掍笉蹇樿媿鐢熴€傞€忚繃姝よ瘲锛Е?4.鍐欎綔鐗硅壊銆?鏈変汉璁や负鏉滅敨鐨勩€婄櫥楂樸€嬫槸鈥滃彜浠婁竷寰嬩箣鍐犫€濓紝閭璁恒€傦級达紝灏捐仈涓ゅ彞鍦ㄧ粨鏋勪笂浜曠劧鏈夊簭鐨勬帓鍒楋紝涓嶄粎绗﹀悎缇庡犲瓧锛屾棆寰嬩紭缇庯紝闊宠妭鍜岃皭锛屽ぇ澶у姞寮轰簡璇楁瓕鐨勯煶涔愮編锛屼娇璇昏€呰兘鍦ㄦ繁娌夐噸娴婄殑闊佃皟涔嬩腑锛屼綋鍛冲嚭璇椾汉棰?浜屾槸鎯呮櫙浜よ瀺锛岀瑪娉曢敊缁煎彉鍖栧嵈鍙堢浉浜掔収搴斻€傚墠鍥涘彞鍐欐櫙锛屽悗鍥涘彞鎶掓儏锛岃惤绗旂殑瑙掑害铏界劧涓嶅悓锛屼絾閮藉洿у瘑鑱旂郴鐨??1.浣滆€呯畝浠嬨€?猴紝涓庢潨鐗ч庝笌鏉滅敨鏇翠负鎺ヨ繎锛屾潨鐗х?鑰屽洜涓哄勾浠d?6宀佸嵆浠ャ€婃墠璁恒€嬨€婂湥璁恒€嬩袱绡囨枃绔犫€滃嚭璇稿叕闂粹€濓紝骞跺彈涓滈忛珮鎵嬶紝鏉庡晢闅愬緱浠栨倝蹇冩寚鐐癸紝寰堝揩闈掑嚭浜庤摑锛岃繖涓€鎶€涔嬮暱鎴愪负浠栧悗鏉ヨ皨鐢熻繃绋嬩腑寰堥噸瑕佺殑涓€绉嶆妧鑳姐€?鏉庡晢闅愮殑鐖辨儏璇楁垚灏辨瀬楂橈紝浠栦互銆婃棤棰樸€嬩负棰樼殑鐖辨辨儏璇楀張鏈閬椾骇銆?2.鏁翠綋鎰熺煡銆?椼€?3.鍝佸懗璧忔瀽銆?锛?锛夊紑澶翠袱鍙ヨ瘲濂犲畾浜嗘€庢牱鐨勫熀璋冿紵寮€澶翠袱鍙ヨ瘲濂犲畾浜嗗叏璇楁劅浼ゅ咖閮佺殑鍩鸿皟銆傗€滅浉瑙佹椂闅惧埆浜﹂毦鈥濓紝瑙侀毦锛屾寚鏈轰細闅惧緱锛涘埆闅撅紝鎸囦笉蹇嶅垎绂€濆康绛夊緟鍜屽埆绂绘椂鐨勭棝鑻﹀咖浼ゃ€傗€滀笢椋庢棤鍔涚櫨鑺辨畫掓儏鑰呭績澧冪殑鍙嶆槧銆傜墿鎴戜氦铻嶏紝蹇冪伒涓庤嚜鐒跺彇寰椾簡绮惧?锛?濊繖涓ゅ彞璇楋紵鈥滄槬铓曞埌姝讳笣鏂瑰敖鈥濅腑鐨勨€滀笣鈥濆瓧涓庘€滄€濃€濊皭闊冲亱鐫€銆傛墍浠ワ紝杩欎袱鍙ユ棦鏈夊け鏈涚殑鎮蹭激涓庣棝鑻︼紝涔熸湁缂ц憲涓庤拷姹傘€?锛?欏彞璇楄〃杈句簡涓€绉嶄粈涔堟牱鐨勬儏鎰燂紵康涔嬫儏锛屽苟浣垮洜鍙楃浉鎬濅箣鑻﹁€屽潗鍗т笉瀹夌殑鎭嬩汉褰㈣薄璺冪劧绾镐笂銆?锛?锛夋渶鍚庝袱鍙ュ€熷姪绁炶瘽琛ㄨ揪浜嗘€庢牱鐨勬儏鎰燂紵€蹇碉紝涓庤瘲鐨勫紑澶寸浉鐓у鎬濅箣鎰忥紝鍏跺疄叏璇楃殑鎮插墽鑹插僵銆?4.?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閽楀ご鍑?鍞愩€€鐞?涓栨儏钖勶紝浜烘儏鎭讹紝闆ㄩ€侀粍鏄忚姳鏄撹惤銆傛檽椋庡共锛屾唱鐥曟??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鍗滅畻瀛?鏉庝箣浠?績锛屽畾涓嶈礋鐩告€濇剰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鏃犮€€棰?鏉庡晢闅?考锛屽績鏈夌伒鐘€涓€鐐归€氥€傞殧搴ч€侀挬鏄ラ厭鏆栵紝鍒嗘浌灏勮?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銆€閿︺€€鐟?鏉庡晢闅?磋澏锛屾湜甯濇槬蹇冩墭鏉滈箖銆傛钵娴锋湀鏄庣彔鏈夋唱锛岃摑鐢版棩鏆栫??1.?2.鏍规嵁鍏朵腑涓€棣栬瘲鐨勬剰澧冿紝灞曞紑涓板瘜鑰屽悎鐞嗙殑鎯宠薄锛屽啓涓€绡囨暎鏂囥€??э紝涔熸槸鍏ㄤ笘鐣屾枃瀛﹀疂搴撲腑鐨勪竴棰楃拃鐠ㄧ殑鏄庣彔銆傚攼浠g殑璇椾汉濡傛弧澶╃殑鏄熸枟涓€鏍凤紝浠栦滑鐢ㄨ嚜宸辩嫭鐗圭殑椋庢牸鍜屾妧宸э??1.浣滆€呯畝浠嬨€?? 2.?呮劅銆?锛??锛?锛夋暀甯堣寖璇汇€?锛??3.鍝佸懗璧忔瀽銆?涓轰笅鏂囩殑杩戞櫙鍒荤敾鎵撲笅浜嗗熀纭€銆?棰旇仈鈥滄洸寰勯€氬菇澶勶紝绂呮埧鑺辨湪娣扁€濓紝鐐瑰嚭棰樹腑鈥滃悗旈Ε紝鑰屼笖琛ㄧ幇鍦ㄥ叾鎬濇兂鍐呮兜鐨勬繁閭冧笂銆備經鏁欐彁鍊$溂銆佽€ゅ惈钃勬洸鎶樺湴琛ㄧ幇鍍т?э拰璋愯€屽畬缇庣殑浜ゅ搷涔愩€傜帇瀹夌煶鐨勫悕鍙モ€滄槬椋庡張缁挎睙鍗楀哺鈥濆巻鏉ヤ负浜轰滑鎵€绉拌獕锛屾槸缂樹簬鈥滅豢鈥濆瓧鐢ㄥ緱濂姐€傝€岃繖涓ゅ彞璇椾腑鐨勨€滄偊鈥濃€滅┖鈥濅簩瀛楃殑鐢ㄦ硶涓庘€滅豢鈥濆瓧鐩稿悓锛岀殕涓哄舰瀹硅瘝褰撳仛浣垮姩鏉ョ敤锛屼笖鈥滄偊鈥濃€瀹夌煶涔嬩笂銆?ф偊锛屽畬鍏ㄩ亖鍏ヨ嚜鐒朵笌绂呭畻閭e畬缇庣粺涓€鐨勯潤缇庝笘鐣岀殑鎬€鎶遍噷锛岃嚜鐒惰€岀劧浼氫骇鐢熲€滀竾鐨勪笘鐣屾洿涓哄簞涓ワ紝瀹冧娇涓€鍒归偅鎴愪负姘告亽銆?4.灏忕粨銆???1.?鏁欏笀嬪拰璇椾腑钑存兜鐨勬儏鎰熴€?2.浣滆€呯畝浠嬨€?璐惧矝锛?79鈥?43х殑璇椾蹇典經浜嗐€備絾鍚庢潵涓庨煩鎰堢浉璇嗭紝鎵у紵瀛愪箣绀笺€傚湪闊╂剤鐨勫姖璇翠笅锛岃繕淇楀簲涓俱€備负鍍ч蹇冦€備織鍛冲緢娴擄紝鍍у懗涔熶笉娣°€備粬姝f槸鍦ㄨ繖鍙岄噸鎬т腑?3.鏁翠綋鎰熺煡銆?棣栬仈锛氶棽灞呭皯閭诲苟锛岃崏寰勫叆鑽掑洯銆?闄勮繎娌℃湁浜哄?棰旇仈锛氶笩瀹挎睜杈规爲锛屽儳鏁叉湀涓嬮棬銆?鏈堝厜鐨庢磥锛屼竾绫佷勘瀵傦紝楦熷効鏍栨伅鍦ㄦ睜杈圭殑鏍戜笂锛屼竴浣銆?棰堣仈锛氳繃妗ュ垎閲庤壊锛岀Щ鐭冲姩浜戞牴銆?Щ锛屼豢浣涘北鐭冲湪绉诲姩銆??害瀹氾紝鎴戞槸涓嶄細澶辫█鐨勩€?4.鍝佽瘎鍚嶅彞鈥曗€曗€滈笩瀹挎睜杈规爲锛屽儳鏁叉湀涓嬮棬鈥濄€?敱杩欎袱鍙ユ潵鐨勩€傝繖涓ゅ彞绮楃湅鏈変簺鏃犳硶鐞嗚В锛屼粠璇椾腑鍙鎬濆阀濡欍€佺敤蹇冭壇鑻︿箣澶勩€傚ぇ瀹堕棴涓婄溂鐫涙兂璞¤繖鏍蜂竴骞介潤銆?5.鑹烘湳鐗硅壊銆?浼楁墍鍛ㄧ煡锛岃淳宀涙槸涓€浣嶁€滆嫤鍚熲€濊瘲浜猴紝鐒惰€岃淳宀涚殑鑻﹀悷锛屽疄闄呬笂鍦ㄧ偧鎰忋€佺偧鍙ャ€佺偧瀛楃瓑鏂归潰閮界敤浜嗕?棣栧厛鎴戜滑鐪嬪埌璐惧矝闈炲父鐢ㄥ姏浜庣偧鎰忥紝鍥犺€屼粬鐨勪綔鍝佸鐨勬剰澧冿紝鐒跺悗杩樺繀椤讳繚璇佽繖绉嶆剰澧冭兘澶熷湪瀛楀彞涓婂厖鍒锛屼竴姘斿懙鎴愩€?锛屾墍璋撯€滆嫤鍚熲€濆彧鑳戒粠浣滆€呯敤鍔熺殑鏂归潰璇鑻︽潵銆??1.?2.囥€??娆$編鐨勬礂绀笺€??1.浣滆€呯畝浠嬨€?鏉滅墽锛屽瓧鐗т箣锛屽彿妯婂窛锛屼含鍏嗕竾骞翠汉銆傛槸鏅氬攼涓€浣嶈?6宀佷腑杩涘+锛屼负寮樻枃棣嗘牎涔﹂儙銆傚悗鏉ワ紝鐢变簬鍗峰叆浜嗙墰鏉庡厷浜夌殑鏀挎不鏃嬫丁涔嬩腑锛屼娇浠栫殑鏀10ㄩ粍銆佹睜銆佺潶銆佹箹绛夊窞鍋氳繃鍒哄彶锛岃繕鏇句换杩囩洃瀵熷尽鍙层€佸徃鍔熷憳澶栭儙绛夎亴锛岀粓浜庝腑涔﹁垗浜恒€傝憲鏈夈€婃▕宸濇枃闆嗐€嬨€?2.?勯煹寰嬬編鍜屾儏鎰熺編銆傦級3.?Е?锛?鐨勬劅瑙夛紵Е勫噭杩锋櫙璞°€?锛??х潃姹熻竟鐨勬矙宀搞€傚畞闈欑殑澶滈噷鎶婅埞鍋滃湪宀歌竟锛岄潬杩戦厭瀹躲€?锛?绗肩僵銆?锛?锛夆€滃瘨鈥濆瓧浠や綘鎯冲埌浜嗕粈涔堬紵€?锛?蹇冪殑鍐枫€?鐮? 锛?В?鎸囦互鍗栧敱涓虹敓鐨勬瓕濂炽€?锛??涙棤鐭ユ瓕濂宠繛浜″浗鎭ㄩ兘涓嶆噦锛岃繕鍞辫繖绉嶄骸鍥戒箣闊筹紒锛?鐐规瓕鑰呫€傛病鏈夊惉浼楋紝姝屽コ涔熸棤鎰忓敱杩欎釜鏇插瓙銆傚ぇ瀹舵?鍦ㄥ唴蹇у?锛?锛?熸椿鐨勪汉銆?锛?勫績鎯呭簲璇ユ槸鎬庢牱鐨勶紵鎰熸叏銆侀剻瑙嗐€佸咖浼ゃ€佹偛鎰ゃ€傛墍浠モ€滃晢濂充笉鐭ヤ骸鍥芥仺鈥濓紝琛ㄩ潰涓婃槸璇村崠鍞辩殑濂冲瓙涓嶆噦浜″浗涔嬫仺锛屽疄闄呬笂岃繖浜涜豹闂ㄨ吹鏃忎笉浠ヤ负閴达紝涓€鏍蜂細姝ラ檲鍚庝富鐨勫悗灏樸€彶鍏翠骸鐨勬?4.鎷撳睍缁冧範銆?鎴戜滑鎺ヨЕ鐨勶紵杩囬浂涓佹磱鏂囧ぉ绁??? 鎯舵亹婊╁ご璇存兌鎭愶紝闆朵竵娲嬮噷鍙归浂涓併€?ф睏闈掋€??闄嗐€€娓?? 澶滈槕鍗у? 鏄ャ€€鏈?鏉溿€€鐢???鐑界伀杩炰笁鏈堬紝瀹朵功鎶典竾閲戙€???1.?锛?€?锛??锛??2.浣滆€呯畝浠嬨€?鐜嬪畨鐭筹紙1021鈥?086О滃攼瀹嬪叓澶у负鈥?1?3.鏁翠綋鎰熺煡銆?у崈瀵婚珮濉斻ф壙棣栧彞韩鍦ㄦ渶楂樺眰銆傗€濅笉鎬曟诞浜戦伄潃娣卞埢鐨勫摬鐞嗐€?4.璧忔瀽鈥滀笉鐣忔诞浜戦伄鏈涚溂锛岃嚜缂樿韩鍦ㄦ渶楂樺眰鈥濄€?杩欎袱鍙ヨ瘲鐪嬩笂鍘诲緢娴呮樉锛屽叾瀹炴槸鐢ㄤ簡鍏告晠銆傝タ姹変汉鏇紙銆婄櫥閲戦櫟鍑ゅ嚢鍙般€嬶級鎰忔€濇槸璇磋у厷鎬庝箞ц??1.??2.浣滆€呯畝浠嬨€?敼闈╁紛鏀匡紝鍙楀綋灞€鎺掓尋锛?8宀侀偅骞存劋鐒惰緸瀹樺崡褰掋€備粬?3.鑳屾櫙浠嬬粛銆?1839锛夈€傝繖涓€骞翠綔鑰呮劋鐒惰緸瀹樺崡褰?15棣栨潅璇楋紝缁熷悕鏇般€婂繁浜ユ潅璇椼?4.鏁翠綋鎰熺煡銆?滆€呬竴鐗囨嫵鎷冲繝鍚涚埍姘戜箣蹇冪殑褰㈣薄浣撶幇銆傚悗涓ゅ彞鎶掓儏锛岃繍鐢ㄦ瘮鍠伙紝鎶婅惤绾㈡瘮涓鸿緸鐨勫墠閫斿懡杩愩€?5.?璇椾汉鐢ㄧЩ寲浣滄槬娉ユ洿鎶よ姳銆傗€濆湪璇椾汉鐪嬫潵锛岃惤鑺变綔涓轰釜浣擄紝瀹鍏诲嚭鏂扮殑鑺辨灊锛屽畠鐨勭敓鍛藉氨鍦ㄤ笅涓€浠g兢浣撹韩涓婂緱浠ュ6.灏忕粨銆??8€??1.?。
格律诗八首练习题

古诗词默写练习1、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3、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4、莫笑农家腊酒浑,。
《游山西村》5、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6、,,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7、伫倚危楼风细细,,。
《凤栖梧》8、为报倾城随太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9、《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 __ 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8、《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9.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10.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11.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12.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
13.《钱塘湖春行》描写早春禽事(莺歌燕舞的景象)的句子:,。
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15、《钱塘湖春行》交代春游的起点,诗人了望湖面之景的句子是:,。
16、《钱塘湖春行》交代春游终点,表达诗人对湖东景色的迷恋的句子是:,。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
19、《赤壁》一诗中抒写了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绝的句子是,。
2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2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 2 格律诗五首《无题》教学设计 长版

《无题》教学设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的爱情诗,并且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两个有情人难以经受的离恨、终生不渝的爱情及重见遥无期的哀伤。
这首诗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意境朦胧,感情深沉,凄婉而迷离,极富艺术感染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1. 欣赏体会本诗的朦胧美;2. 了解无题诗的基本特征;3.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及其对创作的影响;4.思考文学的多义性问题,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体会诗歌的朦胧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点】1. 背诵默写诗歌;2. 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体会诗歌的朦胧美。
【教学难点】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搜集李商隐生平与创作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题目《无题》)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1、格律诗八首

格律诗八首一、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诗歌的一种,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二、背景介绍。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洛阳人,曾往来于吴、楚间,很早就有诗名。
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诗人沿长江往东,泊舟北固山下,见江南残冬风光而产生了乡思,写下了此作。
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这印证了“人以诗传”的道理。
三、解词:1、选自《全唐诗》 1、次:住宿,此指停泊。
3、旧年:未尽的一年4、乡书:家书5、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6、边:泛指某处四、主题:本诗中写出诗人客留他乡的思乡之情,以及放眼山川的博大胸怀。
五、理解性默写:1、诗中表明诗人客游他乡的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描写长江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即景抒情,表现诗人客游日久,引动归思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旭日初升,江南早春的景象/概写岁末江边风光,感叹逝水如情/流传千古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表明诗人思乡心切,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最能表现作者的乡悲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格律诗八首——《己亥杂诗》》教案

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 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 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 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 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 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句写
三四句写
夕阳
浩荡
课题
课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型
新授课
设 计 人
பைடு நூலகம்蔡巍
教学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目标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 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 课前演讲 一、导入新课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 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 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 315 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 1839 年,道光十 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 315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 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 19 年(1839),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 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 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 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五、理解诗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 学 过 程 差 异
近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格律诗五首黄鹤楼练习长春版(2021学年)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2 格律诗五首黄鹤楼练习长春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2 格律诗五首黄鹤楼练习长春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2 格律诗五首黄鹤楼练习长春版的全部内容。
《黄鹤楼》同步练习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B。
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9.本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0。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展现的景象。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课后能力提升6.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7.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8.B9.思乡10。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格律诗八首 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格律诗八首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格律诗八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
2.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体会诗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读和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次北固山下》、《春望》、《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自学指导指导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4、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完成自学目标一、:文学常识关于作者二、字词的音形意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2、重点词语的理解3:、重点词句理解三、体会主旨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就诗歌本身而言,这颗文学明珠拥有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让我们走进格律诗的世界,感悟格律诗的魅力。
二、学习《次北固山下》。
1.朗读诗歌。
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1)节奏停顿;(2)轻重缓急;:(3)抑扬顿挫;(4)感情充沛。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来才抑扬顿挫。
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
2.作者简介。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
格律诗八首

格律诗八首
1、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音:属shǔ国汉塞sài 候骑hîu jì都dū护燕yān然
2、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音:渚zhǔ清飞回huí
3、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音:为wèi探看kān
4、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5、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紧承前句,描绘 塞外景色,以征蓬归雁作比,侧重表现行程的艰苦 遥远。“征逢”言逢草遇秋,随风远去,这里以征 蓬喻万里行程;“蓬”,“燕”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燕”一样进入 “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 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 “归雁”要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 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 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 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 过。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 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4.长河:指黄河。
5.“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护 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 (jì),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 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 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 ,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结尾二句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 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 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 国热情。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 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萧 关”,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在前线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 护”,官名,边疆都护府的长官,此指河西节度 副使崔希逸。“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 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 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借作前 线的代称,并非实指,暗示唐军作战得胜。
开 元 二 十 四 年 ( 736 年 ) 吐 番 发 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 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 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 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 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 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联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 黄昏落日的典型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 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边塞荒凉,烽 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 “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 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 “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 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 苍茫的感觉。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 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 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 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 精神。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激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头交代 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轻车前往,向 哪里去呢?“典车”,写其轻车简从,言慰 问使团规模不大。“问”,慰问。“边”指 边塞。“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 时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自指(一说 作附属之国,颜师古注:“凡言属国者,存 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居延”, 城名,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 。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老人家在西北边 塞。
二、格律诗八首
使至塞上 登高 无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李凝幽居 泊秦淮 登飞来峰
己亥杂诗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 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 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 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得宰相张九龄提拔为右拾 遗,后迁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因张九龄 受贬,王维也受排挤。这年春天奉使出塞,在凉州住 了一段时间。开元二十七年从凉州返回长安,任殿中 待御史。开元末至安禄山叛乱前,曾先后在终南山、 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天宝十五年(756) 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而被俘,被迫授伪职。 叛乱平息后,受降官处分。乾元二年(759)迁中书 舍人,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 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 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独 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还是边塞诗和山水诗,都达 到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 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 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 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 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宗称王维是“天宝 中诗名冠代”人物。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 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