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培训第十九讲电路(精)
物理竞赛电学讲义全

静电场一、电场强度 1、 实验定律a 、 库仑定律:[内容]条件:⑴点电荷,⑵真空,⑶点电荷静止或相对静止。
事实上,条件 ⑴和⑵均不能视为对库仑定律的限制, 因为叠加原理可以将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应用到一般 带电体,非真空介质可以通过介电常数将 k 进行修正(如果介质分布是均匀和“充分宽广”的,一般认为k ' = k / r )。
只有条件⑶,它才是静电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但这一点又是常常被忽视和被不恰当地“综合应用”的 )。
b 、 电荷守恒定律c 、叠加原理2、 电场强度a 、 电场强度的定义(使用高斯定理)电场的概念;试探电荷(检验电荷);定义意味着一种适用于任何电场的对电场的检测手段;电场线是抽象而直观地描述电场有效工具(电场线的基本属性)。
b 、 不同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决定电场强弱的因素有两个,场源 (带电量和带电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这可以从不同电场的场强决定式看出一一⑴点电荷:E = k ■Q 2 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和叠加原理,我们可以求出任何电场的场强r⑵均匀带电环,垂直环面轴线上的某点 P : E = ——kQr3,其中r 和R 的意义见图。
(r 2 R 2) 2⑶均匀带电球壳内部:E 内=0外部:E 外=k Q 2,其中r 指考察点到球心的距离r如果球壳是有厚度的的(内径R i 、外径R 2),在壳体中(R i V r v R 2): E =-3中P 为电荷体密度。
这个式子的物理意义可以参照万有引力定律当中 (条件部分)的“剥皮法则”理解〔亍「3 R3)即为图中虚线以内部分的总电量〕。
U= W 参考点即电势为零的点,通常取无穷远或大地为参考点。
和场强一样,电势是属于 q 场本身的物理量。
W 则为电荷的电势能。
2、典型电场的电势a 、点电荷 以无穷远为参考点,U = k —rb 、均匀带电球壳以无穷远为参考点,U 外=k 号,U 内=k —3、 电势的叠加:由于电势的是标量,所以电势的叠加服从代数加法。
中学物理竞赛 电学实验讲座 88页PPT

找出电源 ⑹ ⑾ 接有电源,且⑹为电源正 极,这两个端子在余后的检测中无须检测;
32
测出图中标示的Ra、Rb的阻值,以便确定另外 的Ra和Rb
33
黑盒中的器件布局图
检测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和按钮开关等器件。
34
2、组装自动控制航标灯
注意:本题要求旨在 自动控制,因此按钮 开关不接(接了不扣 分?)得分(16线) 8分 灯亮得4分、连 线图正确的4分
38
T (°C)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10
0
Rt (Ω)
529 448 380 32 27 23 20 17 13 368597
39
2、电子温度计定标(10分) 根据原始电路参数和测量参数,接通mA表开 关,将电子温度计定标于30℃(0mA)和 100℃(10mA),简述定标过程。
子的检测方法和判断流程
26
电学黑盒子的检测方法和判断流程图
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点评】
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复赛(山 东赛区)实验试题 考查学生对电子元件特性的理解、分析判断能 力,从黑盒子中找到航标灯所需有关元件; 考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手动和自动不同方案,让学生体会知识的 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黑盒子器件布局图
24
【说明】
1、黑盒子中的每个器件接在两个接线端子上, 器件之间不混联(即一个端子上只接一个器 件引脚)
2、电容极性约定,接线端子序号小的一端为 “+” ,序号大的一端为“-”
【题说】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复赛(山东赛区)实验试题
高中物理竞赛第19章稳恒磁场 (共43张PPT)

二、磁感应强度
设元线圈面积为 s ,电流为 I 0
n
I0
s
线度小 试验元件:小载流线圈 电流小
元线圈的磁矩
面积s,电流I0
Pm I0sn
Pm
:
n : 线圈法线正方向, 又称右旋单位法线矢量.
实验发现:将载流线圈放入稳恒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 而转动,转至某一方向稳定平衡(称线圈平衡 位置)。 规定:线圈处于稳定平衡位置的法线正向为磁场方向。 实验表明:规定方向与该处磁针N极方向相同。
第十九章 稳恒磁场
§19-1 稳恒电流
一、电流与电流密度
1.电流
设在 强度:
t
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Q ,则电流
Q dQ I lim t 0 t dt
标量; 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单位:A(安培) 形成电流的带电粒子(称载流子):电子,质子,正负离子等
2、电流密度
Idl sin dB 2 4 r
0
方向: 垂直纸面向里
可看出导线上各电流元在P点 产生的 dB 的方向相同.因 此求磁感应强度B 的矢量积分 变成标量积分.即
B dB
4
0
Idl sin
r
2
须统一变量l,r,θ . r=acscθ, l=actg(π -θ)=-actgθ ∴dl=acsc2θdθ
I
S
dqint j dS dt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二、欧姆定律和电阻
1、欧姆定律 而
l R S 是电阻率
U IR
l R S
1
电阻定律
是电导率
2、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目录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13)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5)第三讲习题课 (1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2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4)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5)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5)第三部分运动学 (3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5)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37)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70)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6)第七部分热学 (86)一、分子动理论 (8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89)三、理想气体 (91)四、相变 (98)五、固体和液体 (102)第八部分静电场 (10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07)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0)第十部分磁场 (13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3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3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46)第一讲、基本定律 (146)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5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5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57)第一节黑体辐射 (158)第二节光电效应 (161)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68)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72)第0部分绪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基础(2013年开始实行)说明:.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第十九讲_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条件及RC正弦波振荡电路

FV
1
32 ( 0 )2 0
( 0 )
f arctg
0
3
当
0
1 RC
或
f
1
f0 2RC
幅频响应有最大值
1 FVmax 3
相频响应 f 0
3.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
分析方法:
1、会找出三个组成部分;
(+) (+)
A
(+)
2、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是
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a f 2n 首先找出反馈线,在A处断开反馈线,假设在放大电路的
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反馈系数
FV (s)
Vf (s) Vo (s)
Z2 Z1 Z2
sCR
1 3sCR (sΒιβλιοθήκη R )2又 s j且令
0
1 RC
则
FV
3
j(
1
0
)
0
幅频响应 FV
1
32 ( 0 )2 0
( 0 )
相频响应 f arctg
0
3
2.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AV FV
3 1 1 3
电路可以输出频率为
1
f0 2RC
的正弦波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于产生频率低于 1 MHz 的正弦波
4. 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振荡建立: 就是要使电路自激,从而产生持续的振荡,由直流电变为交
流电。 当电路一接上直流电源,由于电冲击或噪声或干扰等信号
的存在,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谐波,总有与振荡频率f0相同的谐 波,这个信号虽然很微弱,但经过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平的衡作用, 使输出信号的幅值越来越大,正弦波振荡由小到大地建点立起来。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oh)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专题-电路分析

要使R不随t而变,只需:
R101 R20 2 0
R10
10 l1
s
R20
20 l2
s
l1 20 2
l2
10 1
10 l11 20 l2 2 0
s
s
思考题:用电阻不计的两个金属片夹住半圆形电 阻接入电路,图甲中电流表读数为I,则图乙中电 流表读数为( )
A
A
U
U
甲
I
A.
4
I B. 2
RC
rb
RA RC RA RB
RC
rc
RA
RA RB RB
RC
例5、如图:已知R1=4Ω, R2=2Ω, R3=2Ω,
R4=4Ω, R5=1Ω,求AB间的等效电阻。
R1 C R2
c R2
A
R5
B
Rc
b
R3 D R4
Ra
Rd
R4
a
d
解:将A、C、D间的Δ电路变换为acd星形电路。
ra
R1 R3 R1 R3
R2=2Ω, R3=3Ω, R4
B
=3Ω, UAB=12v,C= 1.0×10-8F,求电容所
带电量Q。
分析:关键是要求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EF。可 取B为零势点,先求出UE及UF,由UEF=UE-UF 可得UEF,再由Q=C UEF可得带电量Q。
三、基尔霍夫方程组
R1 R2
I
A
I1 I5 I-I1
阻为R,求:(1)ROA ;
O
(2)RAB
A
(1)AO接入电路时,由于电路关于AO所在直线对称, C、D是等势点。6和8、4和5、1和3都是并联关系。
第19讲 利用电表进行电路故障分析-2023年中考物理重点核心知识点专题讲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19讲常见三种电路故障的分析电路故障分析技巧:如上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根据电表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电路故障(假设只有一处故障)先判断电流表再判断电压表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L 短路电压表无示数→L 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L 断路电压表无示数→L 断路题型一:电流表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例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后一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一个电表有示数,另一个电表无示数,若故障中出现在其中一个灯泡两端,则故障可能是()A.灯泡L1断路B.灯泡L2断路C.灯泡L1短路D.灯泡L2短路1.(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L1断路B.灯泡L1短路C.灯泡L2断路D.灯泡L2短路2.(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灯L1不发光,L2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电路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断路B.电压表短路C.灯L1断路D.灯L2短路3.(2022·江苏镇江·统考二模)如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发光,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电阻R短路D.电阻R断路4.(2022·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
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泡L开路B.灯泡L被短路C.电阻R开路D.电阻R被短路5.(2022·安徽亳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两个电表中有一个示数突然变大,另一个示数突然变小,电阻R1或R2有一处发生故障,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竞赛培训第十九讲 电路一.知识网络或概要 1、电流强度:tq I =;I=nqvS 2、电阻定义式:IU R =(R 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3、电阻定律:SL R ρ= 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0at t +=ρρ (a 为电阻率的温度系数,温度t 变化不大)5、欧姆定律:RU I =(此式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均匀分布的电解液导电,对非线性元件(如灯丝、二极管等)和气体导电就不适用了。
6、电功和电热:IUt U It qU W =⋅== 焦耳定律:Rt I Q 2=7、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特点: ====321I I I I +++=321U U U U等效总电阻: +++=321R R R R电流分配规律:R U ∞ I R U R U R U==== 332211功率分配规律:R P ∞ 2332211I R P R P R P ==== (2)并联电路:特点: ===321U U U +++=321I I I I等效总电阻: +++=3211111R R R R 电流分配规律:RI 1∞ U R I R I R I ==== 332211功率分配规律:RP 1∞2332211U R P R P R P ==== 8、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当导体内部有电源时,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服从另一规律,称为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一点都有稳定的电势,任意两点间都有稳定的电势差。
假定电流方向为从a 到b ,则经过E 1后,电势降低E 1欧姆定律为:baU Ir E IR Ir E U =-+---2211IR Ir Ir E E U U b a +++-=-2121注意:(1)ba U U -就是表示从a 到b 电势降低的值。
(2)电路元件上的电势降的正、负符号规定。
当支路上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从电源的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和走向一致时,电源的电势降为电源电动势的负值(电源内阻视为支路电阻),反之取正值。
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若图中的a 、b 两点用导线相连,则此电路称之为闭电路。
按上述方法得:a a U Ir E IR Ir E U =-+---221102211=-+---Ir E IR Ir E上式说明在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上,电势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符号规定同上,只不过前述两点间的走向要改为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向。
10、电动势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用ε表示,其大小定义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即q W /非=ε,单位为伏(V )。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路端电压)与内电压之和。
11、输出功率电源的输出功率是指通过外电路的电流强度I 与路端电压U 的乘积,即P 出=IU 。
rR r R R r R I P 4/)()(22222+-=+==εε出,当R=r 时,P 出有最大值即rRP m 4422εε==。
电源的效率是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100%100)(22⨯+=⨯+=r R R r R I R I η,因此当R 增大时,η提高,当R=r 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但效率仅为50%。
12、电池组把n 个电动势都是ε、内阻都是r 的电池串联起来,所得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ε串=n ε,r 串=nr 。
当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高于单个电池组的电动势时,可以用串联电池组供电。
但这时全部电流要通过每个电池,所以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小于单个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把n 个电动势都是ε、内阻都是r 的电池并联起来,所得的并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ε并=ε,r 并=r/n 。
当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比单个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大时,可以采用并联电池组供电。
但这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必须低于单电池的电动势。
若上述两种情况都不满足,可用混联电池组。
13、叠加原理若电路中有多个电源,通过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等于电路中各个电动势单独存在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流之代数和。
这与力学中常用的“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极为相似。
应用时要注意,当单独考虑某一电源的作用时,将其他电压源的电动势用内电阻代替,若电源为理想电压源(即内阻等于零),则将电源短路;同时,若电源为电流源,则将电流源开路用内阻代替,若为理想电流源(其内阻无限大),将电流源开路即可。
14、惠斯通电桥用欧姆表测电阻,虽然很方便,但不够准确;而用伏安法测电阻,电表引起的系统误差又难以消除。
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常用惠斯通电桥。
如图所示是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图。
R 1、R 2、R 3、R x 四个电阻是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 x 是待测电阻,G 是灵敏电流计。
测量时,调节R 3使电流计G 中的电流为零时,A ,B 两点等势,电桥平衡,易得如下关系式:R 1R x =R 2R 3惠斯通电桥的精确决定于已知电阻的准确度和电流计G 的灵敏度。
采用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既避免了电流表分流、电压表分压的影响,又能消除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惠斯通电桥有多种形式,中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滑线式电桥,如图所示。
CD 为1m 长的均匀电阻线,B 是滑动触头,可沿CD 移动。
当电桥平衡时,可得:RL L R x 12=15、补偿电路补偿电路是一种比较精确地测量电压、电动势、电阻、电流的仪器,用于测电动势、电压时叫电势差计。
如图是用补偿法测量电动势的原理电路图,其中εx是被测电源,εs是标准电池,ε是工作电源。
AC 是一段均匀电阻丝,G 是灵敏电流计。
先将开关K 掷于1方,调节触头B 使电流计电流为零。
这时D 与B 点等电位,故ABAB x IR U ==ε(I 是流过AB 的电流)再将开关掷于2方,因一般εS ≠εx ,调节滑动触头至另一点B ′以重新达到平衡。
同理有ABAB x R I U '==ε因两种情况下G 都无电流,故I=I ′,则有:B A AB B A AB s xL L R R ''==εε其中L AB 及L AB ′分别为AB 及AB ′段的长度。
测出L AB 和L AB ′,利用εS 的已知值便可由上式求得εx 。
用电势差计测量电动势的最大优点是它不影响被测电路的工作情况。
因此在精确测量中经常用到。
二、重点难点解析 1.各种功率的区别(1) 与电源相关的几种功率①电源的功率:P = IE ;②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 = I 2r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 IU 端 ;④三种功率间的关系:P = P 内 + P 出 ⑤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当R= r 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rE R E P 4422max ==(2)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P 额 = I 额U 额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P 实 = I 实U 实实际功率并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是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相等的情况.用电器在不使用时,实际功率是0,而额定功率仍然是它的额定值.(3) 电功率和热功率①电功率:P 电 = IU ;②热功率:P 热 = I 2R ③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和热功率相等:RU R I IU P P 22====热电④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和热功率不相等:P 电≠P 热 (4) 输电线路上的损耗功率和输电功率①输电功率:P 输 = IU 输 ;②热功率:P 线 = I 2R 2.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对于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按局部→全局→局部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推理.一般步骤:①确定电路的外电阻,外电阻R 外总如何变化; 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R E I +=外总总,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③由r I U 内内=,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④由内外U E U-=,确定电源的外电压(路端电压)如何变化;⑤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⑥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 3.电路的简化和识别(1) 电路化简原则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②等电势的各点化简时可合并;③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变形;④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⑤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2) 常用等效化简方法①电流分支法:a .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上;b .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电路原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断);c .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d .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②等势点排列法:a .将各结点用字母标上;b .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设加上电压);c .将各结点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结点之间支路画出;d .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一般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4.含容电路的分析(1)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稳定的两个状态来了解不稳定中间变化过程. (2)只有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器支路中才会有电流,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对电路的作用是断路.(3)电路稳定时,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电压.6.电路的故障分析电路出现的故障有两个原因:(1)短路;(2)断路(包括接线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电器损坏等情况).一般检测故障用电压表.①如果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上无电流通过,则可能电压表所在支路有断路,或并联路段内有短路.②如果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上有电流通过,则在并联路段之外无断路,或并联路段内无短路. 1、有如图所示的电阻网络,求A 、B 之间的电阻R AB分析:要求A 、B 之间的电阻R AB 按照电流分布法的思想,只要设上电流以后,求得A 、B间的电压即可。
2、有n 个接线柱,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都接有一个电阻R 求A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
3、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单边的线型无限网络,每个电阻的阻值都是R ,求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4、如图所示是一个无穷方格电阻丝网络的一部分,其中每一小段电阻丝的阻值都是R 求相邻的两个结点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
分析:假设电流I 从A 点流入,向四面八方流到 无穷远处,根据对称性,有I/4电流由A 点流到CAB DA∙A B ∙B 点。
假设电流I 经过无限长时间稳定后再由四面八方汇集到 B 点后流出,根据对称性,同样有I/4电流经A 点流到B 点。
5、如图所示,R 1、R 2、R 3为定值电阻,但阻值未知,R x 为电阻箱.当R x 为Ω=101x R 时,通过它的电流Ω==18;121x x x R R A I为当时,通过它的电流.6.02A I x =则当AI x 1.03=时,求电阻.3x R6、下图为用补偿原理测电池电动势Ex 的电路图,Es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且已知,内阻r 未知,R 1、 R 2为两只标准电阻箱,当K1、K2合上时,调节电阻箱2为一定阻值R 2’, 调节电阻箱1为一定阻值R 1’ 时,检流计G 指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