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五上)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 (共10张PPT)

赵文龙,他虽然只有12 岁,但是因为妈妈患有脊椎 裂和尿毒症,他每天需要承 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 的责任,每天早上,即使时 间紧张,他也会收拾完家, 给妈妈做好早饭再走,他几 乎会做所有家常菜 。此外, 每星期他都要陪妈妈去医院 做透析。在学校,他抓紧学 习,以他现在的成绩有望冲 击北大、清华。
面对厄运, 她说:“即使跌 倒一百次,也要 一百零一次地站 起来。”
廖智,舞蹈教师, 曾为世界小姐重庆赛区 总决赛献舞。 5·12大地 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 和跳舞的双腿, 而24岁 的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在 失去双腿仅两个多月后, 竟然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她用残缺的肢体继续演 绎力与美,给所有在灾难 和苦难中顽强生存的人 们带来最简单、最真挚 的东西——希望。
作业: 1.搜集两句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2.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也有着不屈不 挠的顽强毅力,选择一个人来写, 并试着运用数据突出人物品质。
❖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 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 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人生就 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 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 的信念。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 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 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
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 幸。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 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感受到谈迁在有坚定的 信念,就会有希望。
阅读资料 谈迁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我不善
于说话,年纪又大,北京的游人多得像蚂 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 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着 面,简直受不了;有时候到郊外跋山涉水, 寻访遗迹,北京的风沙大,到处是尘土, 鼻子口腔都脏得很,还时常迷路,遭到别 人的讥笑;有时又孤坐陋室整理搜集来的 资料。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3)学生搜集《囯榷》和谈迁的相关资料。
4. 课时:一课时【教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选取的都是励志的文章,通过对文中人物故事及其精神的感悟,其实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厄运,要想取得成功,应具备什么精神等。
本文主要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列举数据增加课文表现力,在教学时应加以关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寝、撰”等7个生字;会写“浙、迁”等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1、明白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重点)2、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难点)3、联系实际,理解“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难点)【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课文中的重要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但少部分学生不能把握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所以我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厄运”的意思,进而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也是紧紧围绕“厄运”组织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信念”的含义,并掌握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2.学生能够理解厄运的含义,并且能够掌握如何在遇到厄运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信念的含义。
2.学会如何维护并坚持自己的信念。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在遭遇厄运时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2.学生需要掌握不将厄运放在心上,专注自己理想和目标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程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课件:包含学习笔记、习题等等。
3.手段:图表、演示等工具以及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1.回忆上一课的故事,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入故事的主题。
2.对于本节课程的主题,向学生简要介绍“信念”和“厄运”的含义。
学习内容任务1:分享个人信念1.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信念,并介绍自己的信念。
2.学生自己也要分享自己的信念。
任务2:了解厄运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厄运。
2.回顾学生个人的经历,了解一些学生有没有遭受过厄运,并如何应对。
任务3:分析故事主人公的信念和厄运1.向学生介绍故事的主人公的信念和厄运。
2.学生分析故事中主人公如何经历厄运,并维持自己内在对信念的保持。
任务4:分享如何不屈服于厄运1.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持信念,并如何不屈服于厄运。
2.学生共同分享自己如何不屈服于厄运和坚持自己的信念。
总结1.从个人层面上,在确保自己正面回应厄运并坚持自己的信念方面,学生通过个人分享体会到了激励。
2.结束本课程,通过进行回顾及下一节课的预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1.阅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深入分析主人公的信念和遭遇,并写一篇300-400字的读后感。
2.思考并写出自己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遭遇厄运时,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力求整齐、美观;正确认读7个二类字;理解课后词语,积累文中四字短语。
2.朗读课文,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3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2. 体会文章使用数字和四字短语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文中的数字、重点词句(四字短语)去感受、体会,再通过感情朗读、根据情境想像练笔等形式体会人物的坚定信念。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和古今中外被厄运打不垮的人的故事或事例。
2.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同学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如何面对各种不幸的事情呢?作家蒋光宇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出示最后一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指生读)是啊,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生齐读)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史学家谈迁是如何战胜厄运的。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 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1)“厄运”--非常困难的遭遇,很不幸的命运。
(2)题目应该怎样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打不垮”语速稍慢、用力;读“信念”语调高昂、语气坚定。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新课件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完成填空练习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1、谈迁自幼_____,_____尤其喜爱 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_____的明史。 翔实可信
流传千古 的_____,谈 鸿篇巨制 2、面对这部可以_____ 可想而知 迁心中的喜悦_________。
3、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_ __,这对任何人 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 是 体弱多病 ____的老人了。
C.规模宏大,来之不易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 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 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默读第3段,思考 :
谈迁是如何开始从头 编写的?画出有关词 语。
读 一 读:
四处寻访
搜集逸闻 亲赴郊外 考察遗迹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
• 国榷,是指对国家大事、国家历史的商讨。 • 《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 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 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 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 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 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 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 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1、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白 天,他( );到了晚上,他( )。 2 、为了《国榷》,谈迁离妻别子,白 天,他( );到了晚上,他( )。 3 、为了《国榷》,谈迁从一个风华正 茂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百病缠身的老人,白 天,他( );到了晚上,他( )。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细读课文,体会谈迁。
厄:①困苦、灾难 ②阻塞 ③险要的地方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指谈迁编成的明史原稿被小 偷窃走,下落不明 信念: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 移的观点,文中指谈迁立志编写 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苏教版五语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入情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跟命运搏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板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师:请同学们有感情读这些词语:出示:课件2(1)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2)师:我们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写谈迁的,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会积累。
二、精读训练,悟情(一)品读“初次创作”,体会艰辛与不易1、小朋友,谈迁心中的信念是什么,他遭到了怎样的厄运,他最终成功了吗?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这三个问题。
出示(课件3)2、师生交流。
3、师:小朋友,“厄运”指生活中遭遇到不幸的命运,而谈迁不就是一部《国榷》手稿被偷走了吗?为什么对他来说是“厄运”呢?让我们来感受《国榷》的来之不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奋笔疾书 : “疾”字
(1) 病,身体不舒适
(2)疼痛
(3)恨: (4)快,迅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细读课文,体会谈迁。
新写的《国榷》共 104 卷, 428 万 4 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 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 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 此名垂青史。
浙江 遗迹
逸闻 诞生
坎坷 崎岖
挣脱 书稿ຫໍສະໝຸດ 心血决心 搜集流淌
撰写 孤灯
厄运
携带 翔实
打垮
都城 驱散
编年史
编年体史书
刻苦好学
明史巨著 四处寻访
博览群书
年老体弱 家徒四壁
翔实可信
下落不明 意想不到
化为乌有
夜难安寝
体弱多病
一袭破衫
茶饭不思
终日奔波
广泛搜集
鸿篇巨制
指作品。
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
传留后世
流传千古
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 的明史。
2、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
他编成的明史原稿被小 偷窃走,下落不明。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本文记叙了谁、干什么、 怎么样”的句式回答。)
本文记叙了谈迁在困境中撰 写好的明史巨著《国榷》被盗, 他又克服种种困难再次成功编写 《国榷》的故事。
( 书稿被盗 )的厄运打不垮 ( 谈迁 ) (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 )的信念。
名言录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决不向命运屈服。
——贝多芬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终身 追求我的理想…… ——霍金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 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 的成功。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 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的信念:
翔实可信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资料一:
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 史书,觉得其中错误太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 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
一天夜里,钱的财物,就把整 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
明末清初著名 文学家钱谦益修 订明史时,已经 成稿250卷。但他 的藏书楼遭遇火 灾,图书稿子全 部烧毁。他的精 神彻底崩溃,于 是皈依佛门。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 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 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 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 史书。
你认为是什么给了 他重新回到书桌旁的 力量呢?
资料链接(一)
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 在南方,流传着王公大臣李国桢英勇就义的 故事,谈迁想把它写进《国榷》,到了北京 就留意打听。可是北京的传闻和南方完全不 同。谈迁说:“我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一定要了解真实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 ,谈迁终于打听到李国桢的舅舅在北京,他 就一次又一次去找李国桢的舅舅。年老体弱 的谈迁鞋子磨破了,脚上起泡了,他的诚心 感动了李国桢的舅舅。他终于知道原来李国 桢是贪图赏金,投降敌人,最终被杀。 谈 迁感叹:流言真实误人啊。于是,就把真实 的历史记录了下来。
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 博:(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 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奋笔疾书:拿起笔来飞快地书写。疾:急速。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资料二:
永乐年间,三千多文人墨 客,历时四年,主编并完成了中
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最浩瀚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头再来至不移, 鸿篇再就垂青史。
《半 轮身 椅瘫 上痪 的的 梦张 》海 迪
聋哑盲的海伦· 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瘫痪的前体操运动员桑兰 和她的“桑兰式微笑”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乌有。 从头再来至不移, 鸿篇再就垂青史。
编年史
编年体史书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意想不到 家徒四壁 体弱多病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年老体弱 名垂青史
翔实可信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 化为乌有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明史巨著
一:谈迁自幼刻苦好学,他克服生活上的艰 难,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 史《国榷》 二:年近花甲的谈迁书稿被盗,但他没有 被厄运击垮决心重新撰写这部史书 三:谈迁不顾年老体弱,经过几年的奋斗, 完成了更翔实、更精彩的《国榷》 四: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 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指谈迁编成的明史原稿被小 偷窃走,下落不明 信念: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 移的观点,文中指谈迁立志编写 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浙江 坎坷 遗迹 心血 决心 搜集
逸闻 抄写 夜难安寝 诞生 崎岖 流淌 厄运 撰写 孤灯 携带 翔实
修改 挣脱 书稿 打垮 都城 驱散
新:①容量更大,共104卷, 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彩。 ②价值更大,是一部不 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使
得谈迁名完成了新 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 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 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 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 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 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 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 时间已经不多。
功夫不负有 心人,伴随 着他二十多 年的信念也 终于有了回 报,此时此 刻谈迁心中 会想什么?
人有旦夕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 这时,发生了 一件意想不到 的事。齐读第 二段,说一下 这件意想不到 的事是什么?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乌有。
致命的打击
他茶饭不思,夜 难安寝,只有两行热 泪在不停流淌。
(书稿被盗 )的厄运打不垮 ( 谈迁 )的 ( 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 )信念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 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 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 6次修改,谈迁终于 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 部500多万字的明朝 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 流传千古的的 鸿篇巨制,谈 迁心中的喜悦 可想而知。
对生活充满希望, 继续写作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 站不起来了,但厄 运并没有打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挣 脱出来,又回到了 书桌旁,下决心从 头撰写这部史书。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 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 的《国榷》共104卷,500万 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 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 名垂青史。